工程测试技术(第四章)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四章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四章

同步解调,如图4-14所示。
图4-14
第二节 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3.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 (2)包络检波 包络检波亦称整流检波。
调制信号加足够直流偏置 的的调幅波如图4-15所示。
图4-15
第二节 调制与解调
一、 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调制与解调
3.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 (2)包络检波 包络检波亦称整流检波。
3.调频信号的解调 调频信号的解调亦称鉴频,一般采用鉴频器和锁相环解调器。
图4-21 调频器工作原理
第三节 滤波器
一、概述
滤波是指让被测信号中的有效成分通过: 而将其中不需要的成 分抑制或衰减掉的一种过程。
图4-22 四种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如图4-22所示。
第三节 滤波器
二、滤波器性能分析
1.理想滤波器 所谓理想滤波器:就是将滤波器的一些特性理想化 而定义的滤波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 版第四章
第一节 电桥
一、直流电桥换
电桥是将电阻、电感、电容等参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的一种 测量电路,由于桥式测量电路简单可靠,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因此在测量装置中被广泛采用。 电桥按其所采用的激励电源的类型可分为直流电桥与交流电桥;按其工 作原理可分为偏值法和归零法两种,其中偏值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第二节 调制与解调
二、频率调制与解调
1.频率调制的基本概念 频率调制是指利用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信号频率变化的过程。
图4-19 调制信号为三角波时的调频信号波形。
第二节 调制与解调
二、频率调制与解调
2.频率调制方法 频率调制一般用振荡电路来实现,如图4-20所示,
图4-20
第二节 调制与解调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1、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2、怎样选择仪表的量程大小?3、测量误差可以分为哪几类?引起各类误差的原因是什么?4、传感器按照被测物理量来分,可以分为哪几种?5、某电路中的电流为10A,用甲乙两块电流表同时测量,甲表读数为10.8A,乙表读数为9.5A,请计算两次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6、用1.0级量限100V的电压表甲,0.5级量限250V的电压表乙分别测量某电压,读数皆为80V,试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7、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800℃,精度等级分别为2.5级、2.0级和1.5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2.5%,选哪台仪表合理?解答:1、一个完整的工程检测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记录部分。

各部分作用:传感器——感受被测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信号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和转换;信号处理电路——对电信号进行计算和分析;显示记录部分——显示记录测试结果。

2、应根据被测量的大小,兼顾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和量程,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度值2/3以上的区域。

3、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疏失误差三类。

引起的原因如下: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零位误差、理论误差、环境误差和观察者误差等随机误差——温度、磁场,零件摩擦、间隙,气压和湿度的变化,测量人员分辨本领的限制等疏失误差——操作、读数、记录和计算等方面的人为误差等4、传感器按被测物理量可以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5、绝对误差:△I= I﹣I=10.8-10=+0.8A;△I= I﹣I=9.5-10=﹣0.5A相对误差:γ甲=△I甲/ I0=+0.8/10=8%;γ乙=△I乙/ I0=﹣0.5/10=﹣5%6、最大绝对误差:△V m甲=±K%·V m甲=±1.0%×100=±1.0V;△V m乙=±K%·V m乙=±0.5%×250=±1.25V最大相对误差:γm甲=△V m甲/ V=±1.0/80=±1.25%;γm乙=△V m乙/ V=±1.25/80=±1.56%故:甲表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高于乙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1.测试技术的静态特性是什么?其用哪些性能指标来描述?它们一般用哪些公式表示?①测试技术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测试技术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②衡量测试技术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阈值、稳定性、漂移和静态误差。

③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阈值、稳定性、漂移和静态误差。

2.测试技术的动态特性是什么?其分析方法有哪几种①测试技术的动态特性是指测试技术的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它反映了输出值真实再现变化着的输入量的能力。

②阶跃响应、频率响应3.测试技术数学模型的一般描述方法有哪些?传感器数学模型可分为静态和动态数学模型。

其中传感器静态数学模型一般多用多项式来描述,而动态数学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来描述。

4.测试技术系统有哪些典型环节?写出不同环节的微分方程。

输入,输出方程、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和单位阶跃5.为什么说零阶测试技术的动态特性是最理想的?因为零阶没有滞后6.简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出现的原因及特点。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固定不变的或按确定规律变化的因素所造成的。

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当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

系统误差在某些情况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还比较大,因此,研究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发现、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趋于正确和可靠,是误差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感官灵敏度和仪器精密程度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干扰及伴随着测量而来的不可预料的随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

它的特点是大小无定值,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因而又把它称为偶然误差7.标准误差的意义是什么?标准误越小,抽样误差越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好8.有效数字的运算原则和规则是什么?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是什么? 一般规定,数值中的可靠数字与所保留的1位(或2位)可疑数字统称为有效数字。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与敏感元件3-1 在机械式传感器中,影响线性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可举例说明。

解答:主要因素是弹性敏感元件的蠕变、弹性后效等。

3-2 试举出你所熟悉的五种机械式传感器,并说明它们的变换原理。

解答:气压表、弹簧秤、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液体温度传感器、毛发湿度计等。

3-3 电阻丝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应如何针对具体情况来选用?解答:电阻丝应变片主要利用形变效应,而半导体应变片主要利用压阻效应。

电阻丝应变片主要优点是性能稳定,现行较好;主要缺点是灵敏度低,横向效应大。

半导体应变片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机械滞后小、横向效应小;主要缺点是温度稳定性差、灵敏度离散度大、非线性大。

选用时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现场条件、灵敏度要求等来选择。

3-4 有一电阻应变片(见图3-84),其灵敏度S g =2,R =120。

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000,问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表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表示值;3)电流表指示值相对变化量;4)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解: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R /R =S g 得 R =S g R =2100010-6120= 1)I 1=R =120=0.0125A=2)I 2=(R +R )=(120+0.012475A= 3)=(I 2-I 1)/I 1100%=%4)电流变化量太小,很难从电流表中读出。

如果采用高灵敏度小量程的微安表,则量程不够,无法测量的电流;如果采用毫安表,无法分辨的电流变化。

一般需要电桥来测量,将无应变时的灵位电流平衡掉,只取有应变时的微小输出量,并可根据需要采用放大器放大。

3-5 电感传感器(自感型)的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提高灵敏度可采取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会带来什么样后果?解答:以气隙变化式为例进行分析。

20022N A dLS d μδδ==- 又因为线圈阻抗Z =L ,所以灵敏度又可写成20022N A dZ S d μωδδ==-图3-84 题3-4图由上式可见,灵敏度与磁路横截面积A 0、线圈匝数N 、电源角频率、铁芯磁导率0,气隙等有关。

工程测试技术

工程测试技术

测试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2.新号分类:分类方法1是考虑信号沿时间轴演变的特性所作的一种分类。

根据这种时域分类法可定义两大类信号: 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

确定性信号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一般又分为正余弦信号、多谐复合信号、和伪随机信号。

非周期信号又可分成准周期信号和瞬态信号两类。

随机信号又可分成两大类: 平稳随机和非平稳随机信号。

测量误差:误差E是指示值与真值或准确值的差: E=Xm-X Xm-指示值;X-真值或准确值。

静态误差:定义:用来确定时不变测量值的线性测量仪器, 其传递特性为一常数。

而相应的非线性测量仪器的输入——输出关系是用代数方程或超越方程来描述的。

因而所产生的误差一般仅取决于测量值大小而其本身不是时间的函数。

这种误差称静态误差。

动态误差:定义:在测量时变物理量时, 要用微分方程来描述输入——输出关系。

此时产生的误差不仅取决于测量值的大小, 而且还取决于测量值的时间过程。

将这种误差称动态误差。

5.6.测量系统的五种干扰:一、机械干扰二、湿度及化学干扰三、热干扰四、固有噪声干扰五、电、磁噪声干扰7.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变片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导体的应变效应, 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 其电阻值随着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象。

8.电容式传感器变换原理:将被测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容量变化两平行极板组成的电容器,它的电容量为:9.δ、A或ε发生变化时, 都会引起电容的变化。

10.电感式传感器的组成:线圈,铁心和衔铁. 压电式传感器:1.变换原理:压电效应某些物质, 如石英, 受到外力作用时, 不仅几何尺寸会发生变化, 而且内部会被极化, 表面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时, 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西华大学)智慧树章节测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西华大学)智慧树章节测试

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测试系统由()组成。

选项:A:测量装置B:试验装置C:数据处理装置D:显示记录装置答案: 【测量装置;试验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显示记录装置】2、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是人工产生信号经自然的作用影响而形成的信号()。

选项:A:振动信号B:机械探伤信号C:地震信号D:物理信号答案: 【机械探伤信号】3、判断题:试验装置是使被测对象处于预定的状态下,并将其有关方面的内在联系充分显露出来,以便进行有效测量的一种专门装置()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判断题:测试装置是将测量装置输出的信号进一步进行处理,以排除干扰和噪声污染,并清楚地估计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5、判断题:显示记录装置是测试系统的输出环节,它可将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有用信号及其变化过程显示或记录(或存储)下来,数据显示可以用各种表盘、电子示波器和显示屏等来实现。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下列函数表达式中,()是周期信号。

选项:2、单选题:.()sin2cos3 fttt =+ 的基本周期是()。

选项:A:4πB:2πC:πD:3π答案: 【3π】3、单选题:信号可以分为能量信号和()。

选项:A:功率信号B:物理信号C:振动信号D:确定信号答案: 【功率信号】4、多选题:δ函数的性质有()。

选项:A:视域扩散性B:偶函数对称性C:原点对称性D:抽样特性答案: 【视域扩散性;偶函数对称性;抽样特性】5、判断题:在信号分析中,以信号的实际用途加以分类,这样信号可以分为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时限信号与频限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等。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选项:A:回程误差B:阻尼系数C:线性度D:灵敏度答案: 【阻尼系数;线性度;灵敏度】2、单选题: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响应的卷积选项:A:阶跃B:斜坡C:脉冲D:正弦答案: 【脉冲】3、判断题:一线性系统不满足“不失真测试”条件,若用它传输一个1000Hz的正弦信号,则必然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内工大 测试技术 第四章_力参量的测量

内工大 测试技术 第四章_力参量的测量

第四章 力参量的测量--------20页,3万字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各种机械运动都是力或力矩传递的结果,因此力参量是机械工程中最常见的基础被测参量之一。

在研究机器零件的刚度、强度、设备的力能关系以及工艺参数时都要进行应力应变的测量。

本章所介绍的力参量测量就是指作用于构件或零件表面上应力的直接测量或经转换后的各种集中力, 如拉(压)力, 弯矩, 扭矩等的测量。

力施加于某一物体后, 将产生两种效应, 一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称为“动力效应” ;二是使物体产生变形,称为“静力效应”。

而在机械工程当中, 大部分测力方法都是基于“静力效应”。

在以上基础上发展出了多种力测量方法,如机械测力法,光学测力法和电测法。

而电测法就是利用各种电参量式力传感器和电子测量线路或仪器对力参量进行测量的方法。

电参量式力传感器有电阻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等。

其中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应用最为广泛。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变换后得到的电信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传输和各种变换处理, 例如可进行连续的测量和记录以及直接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接等。

本章主要介绍电阻应变式电测法,其测量系统主要由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测量电路、显示与记录仪器或计算机等设备组成,如图4-1所示。

ε图4-1 电阻应变式测试框图第一节 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

其基本元件电阻应变片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是一种将应变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变换元件。

将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随着构件受力变形,应变片产生与构件表面应变成比例的电阻变化,应用适当测量电路和仪器就能测得构件的应变或应力。

应变片不仅能测应变,而且对能转化为应变变化的物理量,如力、扭矩、压强、位移、温度、加速度等,都可利用应变片进行测量,所以它在测试中应用非常广泛。

电阻应变式测试技术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优点:①非线性小,电阻的变化同应变成线性关系;②应变片尺寸小(我国的应变片栅长最小达0.178mm ),重量轻(一般为0.1~0.2g ),惯性小,频率响应好,可测0~500kHz 的动态应变;③测量范围广,一般测量范围为10~10-4量级的微应变;用高精度、高稳定性测量系统和u 或i ε半导体应变片可测出10-2量级的微应变;④测量精度高,动态测试精度达1%,静态测试技术可达0.1%;⑤可在各种复杂或恶劣的环境中进行测量。

测试技术(2-6章)(李迪张春华著)华南理工大学教材供应中心课后答案

测试技术(2-6章)(李迪张春华著)华南理工大学教材供应中心课后答案

第二章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2-3 用标准测力机检定材料试验机,若材料试验机的示值为5.000MN ,标准测力仪输出力值为4.980MN ,试问材料机在5.000MN 检定点的示值误差、示值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解:示值误差=,020.0000.5980.4−=−示值的相对误差=%04.0000.5020.0−=−√2-8 设间接测量量z x y =+,在测量x 和时是一对一对同时读数的。

测量数据如下表。

试求的标准测量序号y z 偏差。

1 2 3 4 5 6 78 9 10 x 读数100 104 1029810310199101105102 y 读数51 51 5450515250505351解:101.5x =,51.3y =,0.42y σ=,0.687x σ=152.8z x y =+=z x y =+,1,1z z x y∂∂∴==∂∂ 由于10(,)()(0.55iix y x x y y ρ−−∴==∑0.98z σ∴=。

1m 距离的标准偏差为0.2mm 。

如何表示间的函数式?求测此10m 距离的标准差。

见书P27-28页的内容。

5.033,25.039,25.034mm 。

如不计其他不确定度来源,最佳值及其标准不确定度。

见书P36页例题2.8√2-9 用米尺逐段丈量一段10m 的距离,设丈量接测量解:参√2-14 用千分尺重复测量某小轴工件直径10次,得到的测量数据为25.031,25.037,25.034,25.036,25.038,25.037,25.036,2试估计解:参答案网 w w w .h k s h p .c n第三章 信号描述与分析-3 求指数函数的频谱。

√解:()e (00)atx t A a t −=>≥,3dt e Ae dt e t x X t j at t j ∫∫+∞−−+∞∞−−==0)()(ωωω220)()ωωωωω+−=+=+−=+∞+−a j a A j a A e j a Ata j (3-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0cos t ω0cos ||()0 ||t t x t t Tω<⎧=⎨≥T解:⎩(题图3-4 )的傅里叶变换。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第3版)》俞小莉(电子课件)第4章 温度测量(黄老师)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第3版)》俞小莉(电子课件)第4章  温度测量(黄老师)

热电偶原理
热 电 偶 测 量 优 点
测量范围宽,它的测温下限可达-250℃, 某些特殊材料做成的热电偶,其测温上限可达 2800℃,并有较高的精度。 可以实现远距离多点检测,便于集中控制、 数字显示和自动记录。
可制成小尺寸热电偶,热惯性小,适于快 速动态测量、点温测量和表面温度测量。
第4章温度测量
4.2 接触式测温计
第4章温度测量
4.2 接触式测温计
1. 膨胀式测温计 原理:物质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 a. 玻璃液体温度计 基于液体在透明玻璃外壳中的热膨胀作用,其测量范围取决于温度计 所采用的液体。
1)零点漂移 2)露出液柱的校正 式中,n为露出部分液柱所占的度数(℃);为工作液体在玻璃中的 视膨胀系数(水银≈0.00016);tB为标定分度条件下外露部分空气温度 (℃);tA为使用条件下外露部分空气温度(℃)。
分度号 S K E
热电偶材料 铂铑10-铂 镍铬-镍硅 镍铬-康铜
校验点温度(℃) 600、800、1000、1200 400、600、800、1000 300、400、500、600
第4章温度测量
4.2 接触式测温计
热电偶的校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它由交流稳压电源、调压器、管式电 炉、冰点槽、切换开关、直流电位差计和标准热电偶等组成。
属于贱金属热电偶,E型热电偶测温范围-200℃~900℃,其灵敏度在这 六种热电偶中最高,价格也最便宜,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缺点是抗氧化 及抗硫化物的能力较差,适于在中性或还原性气氛中使用。
第4章温度测量
4.2 接触式测温计
c.常用热电偶的结构 (1)普通工业热电偶
工业热电偶结构图
1-接线盒 2-绝缘套管 3-保护套管 4-热电偶丝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章节测试题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一)填空题1、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

这些物理量就是,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为独立变量。

3、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4、非周期信号包括信号和РРРРРРРРР 信号。

5、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6、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1、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2、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3、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4、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5、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在sdfs 率谱。

()(三)简答和计算题1、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求指数函数)0,0()(≥>=-t a Aet x at的频谱。

4、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t T t t t x ||0||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ω的频谱。

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一)填空题1、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ωωj j H ,输入信号2sin)(t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4.141n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3、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和。

4、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测试。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四章 隧洞工程监测PPT课件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四章 隧洞工程监测PPT课件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
第四章 隧洞工程监测
内容提要
隧洞工程监测的目的 隧洞工程监测的内容及测试方法 隧洞工程监测的相关规定 监测数据的分析反馈及信息化施工 盾构法和顶管施工监测 工程实例
第一节 隧洞工程监测的目的
一.简介
隧洞是修建在存在地应力场、由岩石(土)和各种结构面组合的 天然岩(土)体中的建筑物,是靠围岩和支护的共同作用保持其稳定性的。
(2) 锚杆内力量测方法
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围岩的松弛变形。这个限制作用的强弱, 一方面受围岩地质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锚杆的工作状态。锚杆 的工作状态好坏主要以其受力后的应力、应变来反映。因此,如果能采 用某种手段测试锚杆在工作时的应力、应变值,就可以知道其工作状态 的好坏,也可以由此判断其对围岩松弛变形的限制作用的强弱。
1盾构法施工监测目的95盾构法施工监测的内容及监测频率锚杆轴力计频率计锚杆轴力计频率计8螺栓锚固力螺栓锚固力钢筋应力计或应变计频率计钢筋应力计或应变计频率计7轴向力弯矩轴向力弯矩结构内力结构内力孔隙水压力计频率计孔隙水压力计频率计6隧道外侧水压力隧道外侧水压力压力盒频率计压力盒频率计5隧道外侧土压力隧道外侧土压力结构外力结构外力测微计测微计4管片接缝张开度管片接缝张开度全站仪全站仪3隧道洞室三维位移隧道洞室三维位移水准仪全站仪水准仪全站仪2隧道衬砌环沉降隧道衬砌环沉降收敛计巴塞特系统收敛计巴塞特系统1隧道结构内部收敛隧道结构内部收敛结构变形结构变形隧道隧道结构结构监测元件与仪器监测项目监测类型监测对象盾构法监测内容与使用仪器96经纬仪经纬仪4地表水平位移地表水平位移土压力盒频率计土压力盒频率计6水土压力水土压力侧前面侧前面裂缝计裂缝计筑物裂缝筑物裂缝经纬仪经纬仪3倾斜倾斜经纬仪经纬仪2水平位移水平位移水准仪水准仪1沉降沉降地面建下下管管孔隙水压力计频率计孔隙水压力计频率计8孔隙水压孔隙水压水位井标尺水位井标尺7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水土压力水土压力5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水平位移水平位移深层回弹桩水准仪深层回弹桩水准仪3盾构底部土体回弹盾构底部土体回弹分层沉降仪频率计分层沉降仪频率计2分层土体沉降分层土体沉降水准仪水准仪1地表沉降地表沉降沉降沉降地层地层监测元件与仪器监测项目监测类型监测对象盾构法监测内容与监测频率9899管片安全监测主要包括内力监测和变形监测具体有管片钢筋环向和纵向应力管片混凝土环向和纵向应变管片衬砌和地层的接触压力接头螺栓连接力管片接缝张开位移等

工程测试技术+习题答案

工程测试技术+习题答案

第一章三、计算题1-2 求正弦信号的绝对均值和均方根值。

解答:0002200000224211()d sin d sin d cos T TT Tx x x x x μx t t x ωt t ωt t ωt T T TT ωT ωπ====-==⎰⎰⎰222200rms000111cos 2()d sin d d 22T T Tx x ωtx x t t x ωt t t T T T-====⎰⎰⎰1-3求指数函数的频谱。

解答:(2)22022(2)()()(2)2(2)a j f t j f tat j f te A A a jf X f x t edt Ae edt A a j f a j f a f -+∞∞---∞-∞-=====-+++⎰⎰πππππππ22()(2)k X f a f π=+Im ()2()arctanarctanRe ()X f ff X f a==-πϕ1-5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见图1-26)的傅里叶变换。

单边指数衰减信号频谱图f|X (f )A /φ(f) f0 π/2-π/20cos ()0ωt t T x t t T⎧<⎪=⎨≥⎪⎩解:0()()cos(2)x t w t f t =πw(t)为矩形脉冲信号()2sinc(2)W f T Tf =π()002201cos(2)2j f t j f tf t e eπππ-=+ 所以002211()()()22j f tj f t x t w t e w t e -=+ππ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000011()()()22sinc[2()]sinc[2()]X f W f f W f f T T f f T T f f =-++=-++ππ可见被截断余弦函数的频谱等于将矩形脉冲的频谱一分为二,各向左右移动f 0,同时谱线高度减小一半。

也说明,单一频率的简谐信号由于截断导致频谱变得无限宽。

1-6 求指数衰减信号0()sin atx t eωt -=的频谱fX (f )Tf-f 0 被截断的余弦函数频谱解答:()0001sin()2j t j tt e e j-=-ωωω所以()001()2j t j tatx t e e e j--=-ωω单边指数衰减信号1()(0,0)atx t ea t -=>≥的频谱密度函数为11221()()j t at j t a j X f x t e dt e e dt a j a ∞∞----∞-====++⎰⎰ωωωωω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001010222200222000222222220000()()11()()()22()()[()]2[()][()][()][()]a j a j X X X j j a a a a ja a a a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指数衰减信号x (t )X (ω)-ππφ(ω)ωω指数衰减信号的频谱图1-7 设有一时间函数f (t )及其频谱如图1-27所示。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第四章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第四章
a
C4 R4 d
R2 c Uy
R3
U0 图4-4 电容电桥
令上式实部、虚部分别相等,则有下面两个平衡条件
R1R3R2R4
(4-11)
R3 R2 C1 C4
(4-12)
要使电桥达到平衡,必须同时调节电阻与电容两个参数,达
到电阻和电容都平衡。
2019年11月21日星期四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17
图4-5是一种电感电桥,两相邻桥臂为电感L1, L4与电阻R2,
所产生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将相互抵消;
2) 若相邻两桥臂电阻反向变化或相对两桥臂电阻同向变化, 所产生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将相互叠加。
2019年11月21日星期四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6
传感器可以三种形式接入电桥。
■ 半桥单臂连接
当 RR 时, 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U R E 4R
R R1
R2 U
R1 R2

R4 R3
2019年11月21日星期四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4-4)
2
在实际测试中,桥臂分为半桥式与全桥式联接,见4-2图,
b R2
a
c
Uy
R4 d R3
b
a
c
Uy
R4 d R3
b
a
c
Uy
d
U0
U0
U0
a)
b)
c)
图4-2 直流电桥的连接方式 a)半桥单臂 b)半桥双臂 c)全桥
2019年11月21日星期四
U0 图4-3 平衡电桥
态测量,以手工调平衡。
2019年11月21日星期四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11
R1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份,共20分)1.测试技术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2.从时域看,系统的输出是其输入与该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的卷积。

3.信号的时域描述,以时间(t)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频率f 或)(ω为独立变量。

4.如果一个信号的最高频率为50Hz,为了防止在时域采样过程中出现混叠现象,采样频率应该大于 100Hz。

5.在桥式测量电路中,根据其激励电压(或工作电压或桥压或电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直流电桥与交流电桥。

6.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利用导体机械形变引起的电阻变化,后者利用半导体电阻率的(或半导体压阻效应)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7.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而工作的。

8.带通滤波器的上下限截止频率为fc2、fc1,其带宽B =12ccff-;若其带宽为1/3倍频程则fc2= 32 fc1。

9.属于能量控制型的传感器有电阻式传感器、涡电流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等。

10. 根据载波受调制的参数不同,调制可分为调幅、调频、调相。

11. 相关滤波的工作原理是同频相关不同频不相关/同频检测原理12 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可以用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数学描述。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空格上,每题1分,共10分)1.不能用确定的数学公式表达的信号是 D 信号。

A 复杂周期B 非周期C 瞬态D 随机2.平稳随机过程必须 B 。

A 连续 B统计特征与时间无关 C 各态历经 D 统计特征等于时间平均3.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是 C 。

A 固有频率B 阻尼比C 时间常数D 灵敏度4.系统在全量程内,输入量由小到大及由大到小时,对于同一个输入量所得到的两个数值不同的输出量之间的最大差值称为 A 。

A 回程误差B 绝对误差C 相对误差D 非线性误差5.电阻应变片的输入为 B 。

A 力B 应变C 速度D 加速度6. D 用于评价系统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因果性。

《工程试验技术》第四章-振动与波动理论基础(下-波动理论)

《工程试验技术》第四章-振动与波动理论基础(下-波动理论)

此即为原方程的通解。
其中 x0 为任意一点,而k 为积分常数,
F ( x) + G( x) = ϕ ( x) 1 x C − F ( x) + G( x) = ∫ ψ (α )dα − a x0 a
1 1 x C F ( x) = ϕ ( x) − ∫ ψ (α )dα + 2 2a x0 2a 1 x C 1 G( x) = ϕ ( x) + ∫ ψ (α )dα − 2 2a x0 2a
∂ 2u = 0 ∂ξ∂η
⎞ ⎟ ⎟ (C) ⎠
∂ u = 0 ∂ξ∂η
2
函数 F,G具体形式,由初值 条件确定:
∂u = F * (ξ ) ∂ξ
u (ξ , η ) =
* F ∫ (ξ )d ξ + G (η )
u( x,0) = ϕ ( x)
(初始位移)
F ( x) + G( x) = ϕ ( x)
速度幅值谱
时域测试曲线
加速度功率谱
速度功率谱
速度幅值谱
2、嵌岩桩的检测
嵌岩桩的桩尖反射应为反向,同向应作为异常,需要进行验证
台州某工程检测结果
台州某工程检测结果
台州某工程检测结果—对同类型桩已进行静载验证
临安某工程检测结果
临安某工程检测结果-已进行取芯验证
3、浅层缺陷检测与分析
宜进行开挖验证
上行的力波和速度波的关系为:
− EA p ↑= ⋅ v ↑= − ρAC ⋅ v ↑= − Z ⋅ v ↑ c
结论:杆件(桩)中的一维波动(振动)可以分解为两个传播方向相反, 但传播速度相同的两列独立的“行波”,波形由初始条件决定。
4、波在杆件端部的反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3 振动量的测量方法
电测法
加速度计
7 1 L/5 L
弹簧 试材(木板)
2 3 4 L/5 5 6
脉冲锤
电荷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
SCXI-1200 数据采集模块
计算机
振动方式测定木材强度的测试系统
4.1.4 激振信号
• 稳态正弦信号:最早采用,每次激振频率单一;频率可变。 • 随机信号:一般由白噪声信号发生器产生,理论上在整个 频率范围内具有连续、等值功率谱。 • 瞬态信号:脉冲冲击力;理想脉冲信号的频谱包含所有频 率成份,且各频率成份强度相同。

y(t ) A cos(t )
• • • 式中A——位移的幅值,mm; φ——初始相位角,r; ω——振动角频率,1/s, ω=2π/T=2πf;
4.1.7 质量块受力产生的受迫振动
• 质量块受力所引起的受迫振动所示。在外力 的作用下,质量块m的运 动方程为
式中c为粘性阻尼系数,k为弹簧刚度,位移y(t)为振动系统的输出。
(2)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 螺管差动型位移传感器 • 杠杆式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
(3)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 利用线圈与金属导体之间的电涡流效应来实现位移测量,因此要求被 测体为导体。 • 测量端面与被测体表面原始距离1mm。 • 特点:灵敏度高,非接触测量,测量精度不高。
(4)光纤位移传感器
• 物性型光纤位移传感器 (a)光纤长度变化导致光相位变化;(b)光强变化;(c)相位与光 强均变化 • 结构型光纤位移传感器
4.5.3 热电偶
• 铂铑-铂热电偶:型号 WRP,0~1300℃ • 镍铬-镍硅热电偶:型号 WRN,0~900℃ • 镍铬-考铜热电偶:型号 WRK,0~600℃
(2)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办法
一般测温仪多是以冷端为0℃时刻度的,而使用式冷端温度 不同,所以需要进行补偿和校正。 a.冷端冰点恒温法 • 冷端放入0℃的冰水混合液体中 b.计算校正法 • 用其它温度计测出冷端温度,然后从该热电偶的分度表中 查出应当加上的校正值。
(5)绝对值脉冲编码器 • 通过读取编码盘上的图案 来表示轴的位置。 • 由二元信号“0”和“1”组 成代码,每一个代码对应 编码器的一个位置。 • 简单的直接编码原理图
• 图7-12,圆形编码器结 构示意图,16个位置 • 读码原理:导电―不导电 ―――电刷方法;透光- 不透光―――光电方法。
(6)光栅
(3)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 声功率W―――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出来的总能量。单 位:瓦(W) • 声功率级 LW 10lg(W / W0 ) 单位:分贝(dB) • W0=10-12 W 为基准声强 (4)响度和响度级 • 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听起来不一样响。 • 响度N―――从人听觉角度引出的与声强、频率和波形都 有关的物理量。单位:宋(Sone) • 规定1000Hz、声压比听阈声压大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 宋,且声压级每增加10 dB,响度增加1宋。 • 响度级LN―――单位:方(phon)。以1000Hz纯音为基 准声音,若噪音听起来与该纯音一样响,则该噪音响度级 的方值就等于该纯音声压级的分贝值。
4.5.4 辐射式测温方法
(1)热辐射原理 • 物体辐射波长从γ射线到无线电波,其中0.77~ 40μm红外线和0.4~0.77μm可见光部分能被其它 物体吸收并转换为热量。 • 热辐射多少与物体温度有关,所以利用热辐射可 以测温。 • 全辐射高温计―――测量高温和可见光范围; • 红外测温仪―――测量低温和红外线范围。
4.4.2 常用的速度测量装置
(1)离心式转速计
• 测量范围30~18000r/min
(2)磁阻式磁电转速传感器
• 齿轮转动――-空气隙变化―――磁阻变化―――感应 电动势变化
(3)光电式转速传感器 • 被测转轴上涂有黑白相间的标记。
(4)频闪测速仪
• 频闪次数可在100~150000次/分 • 这种方法利用人的视觉暂留作用来测量转速。 • 测量时,先在被测物体上画上标记;当频闪频率与转速频率相同或为 整倍数、整分数时,可以看到静止的标记。 • 正确做法:先估计转速,闪光频率由高向低调节,当出现两个静止标 记时,说明闪光频率是转速频率的两倍;再调低闪光频率,当第一次 出现一个静止标记时,闪光频率与转速频率相同。
(2)机械动力学特性参数测量 • 激振被测对象,同时测出输入激振力信号和振动响应信号。 • 目的:获取被测对象固有频率、阻尼比、动刚度、振型等。 • 这类测量又称:频率响应试验或机械阻抗试验 (3)机械动力强度和模拟环境振动测量 • 在规定条件下,对设备进行振动例行试验。 • 目的:检查设备的耐振寿命、性能稳定性,设计、制造、安装 的合理性。
4.3.3 位移测量的工程应用举例
(1)回转轴回转误差测量
(2)物位测量
4.4 速度测量
• 线速度,角速度
4.4.1 速度测量方法分类 • 模拟式测量方法:利用与速度成一定关系的某种连续变化 物理量来反映速度的大小。例如,离心式转速计 • 计数式测量方法:数出在一定时间内由运动物体发出的周 期性信号数目。例如,电容式转速传感器、涡流式转速传 感器等,将转速转换成脉冲信号。 • 同步式测量方法:将被测物体的运动频率与已知频率相比 较,进而求出转速。例如,频闪式测速方法。
c.补偿电桥法
• 在热电偶测量回路中串联 一补偿电桥 • 电桥在0℃时已调平衡,a、 b两点电位相等。
(3)热电偶测量线路
(a) 测量某点温度 (b) 测量两点间温差,两相同热电 偶反向串联 (c) 测几点温度和,几个相同热电 偶正向串联 (d) 测几点平均温度,几个相同热 电偶并联 (e) 测量温度偏差,在回路中接入 与热电势反向的基准电动势。
一、固有频率测定
• 对拾振传感器信号进行自功率 谱分析或频谱分析
二、阻尼比测量 (1)最大幅值法
• 利用位移导纳的幅频特性曲线 求固有频率和阻尼率(比)。

2 1 2n 2r
(2)分量法
• 频率响应函数分解为实部和虚部两个部分,利用实部-频率曲线 求得固有频率和阻尼率。
(2)全辐射高温计
• 测温范围100~2000℃ • 黑体:能吸收全部落在该物体 上辐射能的物体。黑体具有全 波长辐射能力。 • 灰体 • 测量灰体温度时,示值温度低 于被测真实温度,需要修正。
(3)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
4.5.5 机床升温测量
4.5.6 切削温度测量
4.6 力测量
4.6.1 车削测力仪
第四章
典型非电量参量的测量方法
4.1 振动测量
振动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
4.1.1 振动分类
自由振动,受迫振动,自激振随机振动
4.1.2 振动测量的类别
(根据测量工作目的不同分) (1)振动基本参数测量 • 在工作状态下,对振动着的结构或部件进行实时测量分析,测 量振动体上某点的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等。 • 目的:识别振动状态、寻找振源。
4.6.2 铣削测力仪
4.6.3 钻削测力仪
4.6.4 磨削测力仪
4.6.5 压电晶体式测力仪
4.7 压力测量
• 液体或气体对容器或管道 等的压强。单位 Pa=1N/m2 • 绝对压力 • 表压力指绝对压力与大气 压力值之差。 4.7.1 压力敏感元件 • 弹簧管(波登管),膜片, 波纹管 • 在波纹管弹性范围内,自 由端的位移与作用压力呈 线性关系。
• 这是一个典型的一阶振动系统,其系统频率响应函数 H(ω)、幅频特 性函数 A(ω)和相频特性函数分别为
• 式中 ωn——固有圆频率, • ζ——阻尼比, • 通常把振动幅频特性曲线A(ω)上幅值最大处的频率ωr称为位移共振频 率。
4.1.8 振动参数的测量
• 振动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 模态 • 机械结构的模态:一阶模态、 二阶模态、三阶模态、多阶模 态 •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会有多阶模 态存在。每一阶模态都有它确 定的固有频率、阻尼、质量、 刚度等。
4.1.5 激振器
激振器 功率放大器 信号发生器
(1)电动式激振器
• 当线圈7通以激振信号电流时,所 产生的交变电动力会通过顶杆输 出激振力。 • 工作频率5~2000Hz
(2)电磁式激振器
• 励磁线圈3通以交变信号电流。 • 工作频率500~800Hz
(3)电液式激振器
• 用于大型试件的激振 • 小型电动激振器带动液压伺服阀,从而驱动活塞振动。 • 工作频率0~100Hz
4.7.2 常用压力传感器
(1)膜片应变片压力传 感器
(2)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3)其它压力传感器
4.7.3 压力传感器的安装
• “齐平”安装,“管道-容腔”安装。 • 测量动态压力时,前者效果好。
4.8 噪声测量
(1)声压和声压级 • 声压(声压强)p―――空气中有声波传播时的波动压强 与没有声波传播时的静压强之差值。 • 声压级 Lp 20lg( p / p0 ) 单位:分贝(dB) • p0=20μPa为基准声压,指人耳刚能听到的1000Hz纯音的 声压,又称为听阈声压。 (2)声强和声强级 • 声强I―――在声音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 积的声能量。单位W/m2 • 声强级 LI 10lg( I / I 0 ) 单位:分贝(dB) • I0=10-12 W/m2 为基准声强,又称听阈声强。
• 压力式温度计:组成 一个封闭系统,温包 放入被测介质中,当 温度变化时,封闭系 统中的压力随之变化。 -80~500℃
• 电阻式温度计:利用 金属或半导体的电阻 指随温度变化来显示 温度值。-200~ 600℃
• 热电式温度计:利用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 将温度转换为热电势输出。-271~1800℃ • 辐射式温度计:通过检测被测物体的热辐 射来确定温度。 (2)按测温元件是否与被测物体接触,分为 接触式测温方法和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