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计算书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学士]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学士]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学⼠]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届本科⽣毕业论⽂第⼀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1.1 设计原始资料1.1.1 ⼯程概况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占地⾯积为1310㎡,建筑⾯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5.1m,标准层层⾼3.6m,顶层层⾼4.5m,总⾼度25.5m,室内外⾼差0.450m,基础顶⾯距离室外地⾯1.05m,基础采⽤柱下独⽴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个独⽴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办公室等。

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

五、⼯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

地下稳定⽔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层深度由⾃然地坪算起。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览表序号岩⼟深度⼟层深度(m)厚度范围(m)地基⼟承载⼒(kPa)压缩模量(mPa)1 杂填⼟0.0—1.2 1.2 --- ---2 粉⼟ 1.2—2.0 0.8 200 5.0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4 砾砂 4.8—15.0 10.2 350 21.0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满⾜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图。

⼆、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图为: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图:⽐例 1:150(图1-1)2、主要⽴⾯图:⽐例 1:150(图1-2,图1-3)3、屋⾯排⽔布置图:⽐例 1:1504、剖⾯图:⽐例 1:1505、墙⾝⼤样及节点详图:⽐例 1:100及1:10图1-1 标准层平⾯图2图1-3 ○E-○A轴⽴⾯图3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在建筑⽅案设计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掌握⾼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法和基本构造要求,绘制施⼯详图。

(完整版)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完整版)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目录1绪论 (1)1.1工程背景 (1)1.1.1设计资料 (1)1.1.2材料 (1)1.2 工程特点 (1)1.3 本章小结 (2)2结构设计 (3)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3)2.1.1工程概况 (3)2.1.2 设计资料 (3)2.1.3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 (4)2.1.4 荷载计算 (5)2.1.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向位移验算 (11)2.1.6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15)2.1.7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16)3.1.8 内力组合 (22)2.1.9 截面设计 (30)2.2板的计算 (50)2.2.3 屋面板 (53)2.3 楼梯设计 (57)2.3.1 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 (57)2.3.2 设计资料 (57)2.3.3 梯段板设计 (58)2.3.4 平台板计算 (59)2.3.5 平台梁计算 (59)结论 (62)致谢 (63)参考文献 (64)1 绪论1.1工程背景本项目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约为960.96㎡,总建筑面积约为5765.76㎡;层高3.6m,平面尺寸为18.3m×52.0m。

采用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0.6m。

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设计资料(1)气象资料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室外气温最低-20℃。

冻土深度25cm,基本风荷载W。

=0.35kN/㎡;基本雪荷载为0.2 kN/㎡。

年降水量500mm。

(2)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形平坦,粘性土层,不考虑地下水。

(3)地震设防烈度八度1.1.2材料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

基础采用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1.2 工程特点本工程为六层,主体高度为21.6米。

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类型。

计算书

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题目:庐山花园7#楼6层住宅设计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土木工程班级学号: 06111326学生姓名:武浩指导教师:雷金波郑云扬二O一O年六月南昌航空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庐山花园7#楼6层住宅设计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建筑功能要求: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左右,共6层,一层为架空层,层高2.6米,其余各层层高2.8~3.0米。

一梯两户, 每个单元户型分别为两居室和三居室。

②粘性素填土,厚0.5m,γ=18kN/m3,f ak =130kP a,E s=500MP a③残积亚粘土,厚1.5m,γ=20kN/m3,f ak =220 kP a,E s=500MP a④一般亚粘土,厚1.5m,γ=20kN/m3,f ak =250 kP a,E s=500MP a⑤以下为风化砂岩,f ak =300 kP a,E s=600~1000MP a⑥地下水位埋深-1.5m。

⑦土方开挖按三类土考虑。

(2)荷载条件:基本风压:0.5N/m2,无雪荷载。

(3)抗震设防烈度:6度,冻土深度不考虑。

(4)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丙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5)气象资料查阅相关规范,取当地资料。

(6)材料供应:各种材料均能保证供应;施工技术条上:各种机具均能满足要求。

3、设计要求:每位同学有自己的设计特点和设计风格。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1)1周:开题报告。

(2)3周:建筑设计。

必要的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底层、标准层、顶层及屋面平面图,正立面、侧立面,剖面图,大样图等建筑施工图纸。

(3)4周:结构计算。

进行屋面及各层楼面荷载计算,选取一榀典型框架,手工进行内力分析、内力组合及其梁、柱及基础配筋计算,现浇楼梯设计计算,现浇梁板设计计算。

(4)4周:结构布置图。

制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结构设计总说明,层结构布置图,三~六层结构布置图,屋面结构布置图,框架配筋详图,楼梯结构施工图。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前言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的环节,是联系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强劲纽带。

本设计是某中学教学楼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

以结构设计为主线,即以结构选型与布置、选取计算模型与结构内力分析、构件设计与构造、施工图绘制为主线,将所学的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部分)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相应的构件设计,(结构设计部分)计算模型的选取、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本设计从毕业设计的任务出发,从每个设计细节,都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的要求。

建筑设计,主要以中小学设计规范为标准,阐明教学楼设计的各个细节,如:教室、卫生间的布置等。

结构设计主要从受力计算和构造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构件的相应设计,受力分析计算,从计算图的选取,内力分析,以及配筋施工图绘制,每一个细节做了详尽的叙述。

本设计从题目的初选到设计终稿的选定历经半年时间,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辅导老师万琳辉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设计者的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答辩老师及其他参阅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准备工作1.1 课题来源1.1.1 设计背景课题来源中华建筑是世界上历史与文明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为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除了众所周知的农业、医学、罗盘、造纸、火药、活字版印刷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还初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完整建筑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同步。

就其历史时期延续之长、地域范围分布之广、数量规模营造之巨,以及其建筑类型、结构、外观与构造变化之众,都是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所难以齿及的。

依我国古代文史载述与当今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迟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我国先民已经营造从穴居到干阑建筑以及地面房屋等多种类型的建筑了。

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计算书

中文摘要本毕业设计为长春市培训中心设计,建筑平面为矩形。

建筑总面积9980.11m2,主体建筑7层,一层层高为3.9m,二至四层层高均为3.6m五至七层层高均为3.3m,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毕业设计主要完成下列内容:一、建筑设计: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理念,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1-2011)、《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详图的设计,最后绘制了建筑施工图。

二、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等规范进行了手算和电算两部分。

手算完成了一榀框架配筋计算、板、楼体和基础的配筋计算。

电算利用PKPM 软件进行,初步对手算和电算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完成了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三、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多层办公楼建筑的施工相关要求确定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并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施工部署、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以及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一系列措施。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是忙碌的,也是受益匪浅的,在此感激每一位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

在各位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方案确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训练,加深了对相关规范、规程内容分类的理解;熟练掌握了天正建筑、Auto CAD、PKPM、等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软件。

整个毕业设计设计与制作,使我加深了对规范的认识,巩固了大学四年所学的想关专业知识和绘图技能,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颇丰,至此感谢辛勤指导我的老师们。

毕业设计手写计算书

毕业设计手写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题目: XXXXXXX教学楼设计系别: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工民建方向姓名:XX班级 X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二零一四年四月XXXXXXX教学楼设计design of Teaching building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52 页表格 18 个插图 13 幅第1章工程概况 (1)1.1 设计资料 (1)第2章荷载计算 (2)第3章楼板计算 (2)第4章框架设计 (5)4.1截面初选 (5)4.2框架结构分析 (11)第5章内力计算 (15)第6章内力组合 (21)6.1框架梁内力组合 (21)6.2框架柱内力组合 (23)第7章框架构件设计 (23)7.1框架梁截面计算 (23)7.2框架柱截面计算 (25)第8章节点设计 (29)8.1柱脚节点设计 (29)8.2框架梁柱边节点设计 (35)第9章混凝土基础设计 (38)第10章楼梯设计 (41)参考文献 (48)致谢第一章工程概况1.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XXXXXX(钢结构)教学楼设计(a University Teaching building of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2)建设地点:XXXXXXX(3)建筑介绍:本工程为XXXXX大学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物从室内地面至女儿墙高度为15.6m,层高均为3.9m。

室内外高差450mm,室内设计标高±0.000,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层数为5层,属二类建筑,二级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室外有停车场及绿化布置。

(4)建筑做法说明外墙做法:采用24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外墙涂料。

内墙做法: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内墙涂料。

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10mm厚水磨石地面,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屋面做法:25mm厚水泥砂浆找平,65厚挤塑聚苯保温,4+3油毡防水层(包括沥青防水卷材),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pkpm做毕业设计

pkpm做毕业设计

pkpm做毕业设计【篇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pkpm教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pkpm教程目录目录 (1)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 (6)(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 (6)(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 (6)(三)“底框结构剪力墙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 (6)(四)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的输入 (6)(五)砖混底框结构风荷载的计算 (7)(六)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该如何设计? (7)(七)砖混底框结构刚度比的计算与调整方法探讨 (7)第二章:剪切、剪弯、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比的计算与选择 (9)(一)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理解与应用 (9)(二)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三)剪弯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四)《上海规程》对刚度比的规定 (10)(五)工程算例 (11)(六)关于三种刚度比性质的探讨 (13)第三章: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14)(一)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倾覆力矩的计算 (14)(二)带框支结构短肢剪力墙的计算 (14)第四章:多塔结构的计算 (19)(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 (19)(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 (20)第五章:总刚计算模型不过的主要原因 (21)(一)多塔定义不对 (21)(二)悬空构件 (22)(三)铰接构件定义不对 (22)第六章:错层结构的计算 (22)(一)错层结构的模型输入 (22)(二)错层结构的计算 (23)第七章:pkpm软件关于砼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 (23)(一)规范要求 (23)(二)工程算例 (24)(三)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 (24)(四)注意事项 (25)(五)如何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这个条件? (26)第八章:梁上架柱结构的荷载导算 (26)(一)工程概况 (26)(二)内力分析 (27)第九章:如何选择剪力墙连梁的两种刚度模型 (28)(一)剪力墙连梁变形的相对位移 (28)(二)结论 (28)第十章:板带截面法计算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 (29)(一)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计算方法 (29)(二)有限元法计算的问题 (29)(三)板带截面法的特点 (29)第十一章:弹性楼板的计算和选择 (29)(一)什么是弹性楼板 (30)(二)弹性楼板的选择与判断 (30)(三)四种计算模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30)(四)工程实例 (32)第十二章: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一)斜屋面的建模 (34)(二)软件对屋面斜板的处理 (34)(三)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四)工程实例 (35)第十三章:次梁按主梁输和按次梁输的区别 (38)(一)导荷方式相同 (38)(二)空间作用不同 (38)(三)内力计算不同 (38)(四)工程实例 (38)第十四章: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40)(一)工程算例1 (40)(二)工程算例2 (43)第十五章:用satwe软件计算井字梁结构,为什么其计算结果与查井字梁结构计算表相差很大? (44)(一)计算假定不同 (44)(二)计算假定不同的结果 (44)(三)工程算例 (44)(四)砖混结构,井字梁楼盖,如何计算? (45)第十六章:jccad软件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45)(一)地质资料的输入 (45)(二)荷载的输入 (46)(三)筏板基础的输入 (47)(四)弹性地基梁基础 (47)第十七章:基础的计算 (48)(一)联合基础的计算 (48)(二)砖混结构构造柱基础的计算 (49)(三)浅基础的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 (49)(四)基础重心校核 (49)(五)弹性地基梁 5种计算模式该如何选择? (50)(六)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筏板基础时,倒楼盖和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结果差异很大,为什么? (51)(七)为什么同一个梁式筏板基础,采用梁元法计算和采用板元法计算二者之间会相差较大? (52)(八)基础沉降计算时,为什么会出现沉降计算值为0? (52)(九)基床反力系数k值的计算 (52)(十)单桩刚度的计算 (53)第十八章:钢结构 (53)(一)mu<1.2mp何意?如何解决? (53)(二)节点域不满足要求何意?如何解决? (55)(三)门式刚架结构,柱子的截面很大,应力比也很小,为什么柱长细比总不能满足要求? (57)第十九章:其它问题 (60)(一)结构周期比的计算 (60)(二)为什么satwe软件在调整0.2q0系数时要默认最大值为2.0?如果想突破最大默认值该怎么办? (61)(三)为什么有时候弹性板下的位移值小于刚性板下的位移值? (61)(四)模拟施工1、模拟施工2和一次性加载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61)(五)如果地震加速度值不是规范规定中的值该怎么办? (62)(六)砼柱的单、双偏压计算该如何选择? (62)(七)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该如何选择? (62)(八)结构振型数的选取 (62)(九)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该如何填? (63)(十)底部加强区起算层号该如何填? (63)(十一)结构基本周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填? (64)(十二)一根砼柱托两根不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梁该如何实现? (64)(十三)砼剪力墙暗柱为什么会超筋? (64)(十四)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配筋面积太大怎么办? (64)(十五)如何解决人防地下室工程梁延性比超限问题? (66)(十六)斜支撑输入中的常见问题 (67)(十七)satwe软件中“强制执行刚性板假定”是何意?该如何选择? (67)(十八)何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67)(十九)satwe和tat软件中“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里的值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可否作为基础设计依据? (68)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⑴由于墙梁的反拱作用,使得一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了竖向构件,从而使墙梁的荷载降低。

毕 业 设 计 (论 文)计算书

毕 业 设 计 (论 文)计算书
=2268KN
由于N/FcA≦0.9,故A>=1.1*N/Fc=1.1×2268000N/14.3N/m
㎡=417mm,增大20%——40%故取b=500mm
梁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层次
2---4
1
混凝土
强度等级
C30
C30
横梁(bxh)
纵梁
(bxh)
250×700
250×700
次梁
(bxh)
250×500
(1)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剪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2)在自身平面内刚性假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各框架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
(3)于结构体型规整、框架布置对称均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的影响。在以上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将空间框架分解为纵向和横向两种平面体系,即横向和纵向平面框架。楼板的作用是保证结构具有相同的水平侧移。
(2)梁内钢筋当d≧22时均采用焊接接头,d<22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52d,相邻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焊接接头错开不小于500毫米,绑扎接头错开不小于600毫米。同一截面接头面积应小于50%。
(3)楼板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52d。
(4)主筋接头位置:框架梁及次梁,楼板上部钢筋在跨中1/3L部位,下部钢筋在支座处1/3L部位。
2、设计资料:
(1)总建筑面积4388.93m²
(2)建筑层数4层
层高首层5.05m标准层3.6m
总建筑高度15.400m
(3)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建筑平面和剖面见附图
(5)该工程所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7度,场地土Ⅱ类
三、建筑方案评价
1.总平面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
2.000
2.000
屋面做法
屋3
3.000
3.000
3.000
现浇板120厚
3.000
3.000
3.000
顶棚做法
棚27
0.250
棚53
0.300
棚10B
0.150
活荷载标准值
2.000
2.000
2.000
恒荷载标准值
6.300
6.150
6.250
荷载标准值
8.300
8.150
8.250
活荷载设计值
6.保温层
7.现制(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图2-1 标准层楼面板分布(阴影处为结构降板)
图2-2 屋面板分布图2-2 机房层板分布
·2.2 屋面板和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2.2.1楼面板的荷载计算(见表2-1)
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表4.1.1取值
表2-1 楼面板荷载计算
0.250
棚53
0.300
棚10B
0.150
活荷载标准值
2.000
2.500
2.000
2.500
3.500
恒荷载标准值
4.450
4.450
5.
4.300
4.450
荷载标准值
6.450
6.950
7.
6.800
7.950
活荷载设计值
2.800
3.500
2.800
3.500
4.900
恒荷载设计值
5.340
2.1.1楼面的工程做法
楼8D 铺地砖楼面
1.5-10厚铺地砖,稀水泥浆(或彩色水泥浆)擦缝
2.6厚建筑胶水泥砂浆粘结层
3.素水泥浆一道(掺建筑胶)
4.34-39厚C15细石混凝土找平层
5.素水泥浆一道(掺建筑胶)
6.钢筋混凝土楼板
楼8F2 铺地砖楼面
1.5-10厚铺地砖,稀水泥浆(或彩色水泥浆)擦缝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 (2004年版)
·1.2结构方案选取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类别及所处抗震设防区域,结合《抗震规》,初步确定采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
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3.2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粘结层
4.20厚1:3水泥沙浆保护层(装修一步到位时无此道工序)
5.1.5厚聚氨酯涂模防水层(材料或按工程设计)
6.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及竖管根部位抹小八字角
7.素水泥浆一道(掺建筑胶)
8.最薄处30厚C15细石混凝土从门口处向地漏找1%坡
荷载编号
楼①
楼②
楼③
楼④
楼⑤
生产用房设备用房
门厅、公共走道
卫生间
阳台
楼梯及梯段板
单位
楼面活荷载
2.000
2.500
2.000
2.500
3.500
楼面做法
楼8D
1.
1.
1.
楼8F2
1.900
楼8E
1.150
现浇板120厚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顶棚做法
棚27
0.250
0.250
4.素水泥浆一道(掺建筑胶)
5.钢筋混凝土楼板
2.1.2 屋面的工程做法
屋3 彩色水泥砖面层屋面(上人)
1.25厚彩色水泥砖用1:3水泥砂浆铺卧,高缝3宽,用砂填满扫净
2.3厚麻刀灰或纸筋灰隔离层
3.防水层(柔性)
4.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5.最薄30厚1:0.2:3.5水泥粉煤灰页岩陶粒找坡2%坡
5.340
6.240
5.160
5.340
荷载设计值
8.140
8.840
9.040
8.660
10.240
·2.2.2屋面板的荷载计算(见表2-2)
屋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表4.3.1取值
表2-2 屋面板荷载计算
荷载编号
屋①
屋②
屋③
卫生间
阳台
其它房间
单位
屋面活荷载
建筑结构计算书毕业论文
·1 结构设计概况
·1.1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本工程按现行国家、市有关设计规、规程(如下)及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进行设计。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J 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首先,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工程为大空间生产用房,生产空间不能设置混凝土结构墙体。其次,考虑辅助用房及交通空间(楼电梯)等均设置在建筑一侧,如设置混凝土剪力墙,则会引起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严重不对称,结构扭转效应明显,不利于结构抗震,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确定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
·1.3基本设计资料
经方案确定,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用PKPM结构计算软件建模(如下图),进行了整体计算。基础类型为独立柱基。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0.2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Ⅲ类。基本雪压0.40kN/m2,基本风压0.4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
图1-1 结构模型
·1.4建筑材料
·1.4.1混凝土
表1-1 各部分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楼号
层号



楼梯
构造柱及混凝土带
6#
基础
C30
基础顶至二层顶
C40
C30
C30
C30
C20
三层、四层、五层
C35
C30
C30
C30
C20
屋顶层及水箱间
C35
C30Biblioteka C30C30C20
·1.4.2钢筋
基础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RB335
2.800
2.800
2.800
恒荷载设计值
7.560
7.380
7.500
荷载设计值
10.360
10.180
10.300
·2.3 连续双向板的弹性设计、单向板塑性设计
·2.3.1双向板的力计算及配筋
对于 的板为双向板,本设计中按照弹性方法计算。
跨中:
支座:
以生产用房的双向板B1为例
各层梁、柱、板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1.4.3填充墙材料
表1-2填充墙材料
部位及用途
材 料
强 度
密 度
混合砂浆标号
填充墙
300厚陶粒空心砖
≥MU2.5
≤8kN/m3
≥M5
200厚陶粒空心砖
≥MU2.5
≤8kN/m3
≥M5
·2 屋面板与楼面板设计
·2.1 楼面和屋面的工程做法(88J1-1 华北标)
9.防水砂浆填堵预制楼板板缝,板缝上铺200宽聚酯布,涂刷防水涂料两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无此道工序)
10.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楼8E 铺地砖楼面
1.8-10厚铺地砖,稀水泥浆(或彩色水泥浆)擦缝
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3.最薄处20厚干硬性水泥砂浆粘结层(加防水剂)向出水口找0.5%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