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苯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室内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方法作业指导书

室内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方法作业指导书
5.2 样品分析 将采样管中的活性炭倒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加 1.0ml 二硫化碳,塞紧管塞,放
置 1h,并不时振摇。取 1ul 进样,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每个样品作三 次分析,求峰高的平均值。同时,取一个未经采样的活性炭管按样品管同时操作,
测量空白管的平均峰高(mm)。
6 结果计算
6.1 将采样体积按式(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1)
(2)
式中:
C—空气中苯或甲苯、二甲苯的浓度,mg/m3
h—样品峰高的平均值,mm
h’—空白管的峰高,mm
BS—由 5.1 得到的计算因子,ug/mm ES—由实验确定的二硫化碳提取的效率 V0—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L
室内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方法作业指导书
1 原理 空气中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然后用二硫化碳提取出来。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的气相色谱仪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2 适用范围 2.1 测定范围:采样量为 20L 时,用 1ml 二硫化碳提取,进样 1ul,测定范围为 0.05-10mg/m3。 2.2 适用场所:本法适用于室内空气和居住区大气中苯浓度的测定。 3 试剂和材料 3.1 苯:色谱纯 3.2 二硫化碳:色谱纯 3.3 高纯氮气:99.999% 4 采样和样品保存
在采样地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孔径至少 2mm,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 以 0.5L/min 的速度,抽取 20L 空气。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 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样品可保存 5d。 5 分析步骤 5.1 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计算因子
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配制苯含量分别为 2.0、5.0、10.0、50.0ug/ml 的标准液。取 1ul 标准液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高。每个浓度重复 3 次,取峰 高的平均值。分别以 1ul 苯的含量(ug/ml)为横坐标(ug),平均峰高为纵坐标 (mm),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 BS(ug/mm)作为样 品测定的计算因子。

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三篇

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三篇

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三篇篇一: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二:室内环境氨作业指导书实验名称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室内氨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室内空气中的氨2.了解室内采样布点的要求及空气采样器的使用方法3.熟练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二、仪器设备、环境条件1 仪器设备722s分光光度计:可测波长340——1000nm。

电子天平:精确到0.1mg。

气泡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使用前后,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

2 环境条件检测室温度: 20±10℃湿度:60±10%三、采样方法及样品规格。

3.1 氨吸收原液(A1*):量取2.8mL浓硫酸(LS)加入水中,定容于1L容量瓶中;氨吸收液(A2):临用时将氨吸收原液(A1)稀释10倍。

吸取10mL A2入气泡吸收管。

3.2 采样3.3.1.在采样地点打开吸收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打开采样泵,调节流量0.5L/min,采样时间10min,采样体积5L。

采样后,将其保存在有密封措施的具塞比色管中。

采样的同时做好室外空白点的采集,记录采样时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4 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V0=Vt·T0·P/(273+t)P0四、检测方法4.1 前期准备溶液的配制4.1.1 水杨酸溶液(50g/L)(A3):称取10.0g水杨酸[C6H4(OH)COOH](SYS)和10.0g柠檬酸钠[Na3C6O7·2H2O](NSN),加水约50mL,再加55 mL氢氧化钠[c (NaOH)=2mol/L](A4),用水稀释至200ml。

此试剂稍有黄色,室温下可稳定一个月。

4.1.2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0g/L)(A5):称取1.0g[NaFe(CN)5·NO·2H2O]亚销基铁氰化钠(XPN),溶于100ml水中。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一、检测依据: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二、仪器与设备:1、大气采样器:恒流空气采样泵,在0.1-0.5L/min范围内流量稳定。

2、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调。

3、气相色谱仪:GC122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Tenax-TA吸附管:长15cm,内径3.5-4.0mm,外径6mm5、注射器:1μl、10μl、1ml、100ml若干支6、色谱柱:长30-50m,内径0.32或0.53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um-5um,柱操作条件为程度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至250℃,保持2min。

7、标准品:TVOC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

8、容量瓶:50ml若干9、空盒压力表、手持式温度计等三、检测数量及取样方法:1、采样点的设置:⑴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数量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⑵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⑶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按房间面积设置:A、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B、房间使用面积在50~100 m2时,设2个检测点;C、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500m2时,不少于3个检测点;D、房间使用面积大于500~1000 m2时,不少于5个检测点;E、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0~3000 m2时,不少于6个检测点;F、房间使用面积大于等于3000 m2时,每1000 m2不少于3。

四、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将采样管(Tenax-TA管或白管)安装在解吸装置上(热导池),温度设在300℃,把热导池的开关打致到反吹通氮气(N2),活化最少10min,Tenax-TA管活化完成后(无杂峰),两端密封,置于干燥器中备用,此管可保存5天。

室内环境检测苯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检测苯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检测苯的测定作业指导书1.1 应用标准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1.2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1.3 原理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提取出来,再经二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1.4试剂、仪器与设备1.1.1 苯:标准气体。

1.1.2 纯氮:99.99%。

1.1.3 注射器:100mL。

体积刻度误差应校正。

1.1.4 活性炭采样管:长150㎜,内径3.5~1.0㎜,外径6㎜的玻璃管内装100 mg椰子壳活性炭。

1.1.5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1L/min,流量稳定。

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

流量误差应小于5%。

1.1.6 热解吸装置:热解吸装置主要由加热器、控温器、测温表、及气体流量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调温范围为100~400℃,控温精度±1℃,热解吸气体为氮气,流量调节范围为50~100mL/min,读数误差±1 mL/min。

所用的热解吸装置的结构应使活性炭管能方便地插入加热器中,并且各部位受热均匀。

1.1.7 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5采样在采样地点打开活性炭管,与空气采样器入口垂直连接,以0.5 L/min的速度抽取10L。

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同时同步采集室外空气平行样作为空白样。

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可保存5天。

1.6分析步骤1.6.1 色谱分析条件1.6.1.1流量调节阀圈数:氮气:8.36;氢气:1.40;空气:6.14 ;尾吹:5.68;分流:1.56。

1.6.1.2分析温度:柱温:60℃;进样器:250℃;检测器:250℃。

1.6.2 热解吸仪条件1.6.2.1流量调节阀圈数:1.20。

1.6.2.2解吸温度:320℃。

1.6.3 绘制标准曲线用100mL注射器取20mL,40mL,60mL苯标准气体分别注入活性炭管,热解吸5min后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每个体积重复三次。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一、抽样方法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氨、苯、tvoc的抽检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三间,当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凡惊醒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量减半,并不得少于三间。

民用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当按下表中设置。

(摘自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掌控规范gb50325―2021)室内环境监测布点规范房屋采用面积(m2)<50≥50,<100≥100,<500≥500,<1000≥1000,<3000≥3000监测点数(个)12不少于3不少于5不少于6每1000m2不少于3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监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店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监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m~1.5m。

监测点应分布均匀,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监测室,对使用分散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当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展开;对使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当在对外门窗停用1h后展开。

对装饰翻新工程中顺利完成的紧固家具时,应当确保正常采用状态。

二、原理及步骤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化合物应当按一下步骤展开测量:用tenaxta溶解管收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通过热解吸装置加热吸附管,并得到tvoc的解吸气体;将tvoc的MALDI气体转化成气象色谱仪展开色谱分析,以留存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

三、仪器及设备恒流取样泵:在取样过程中流量应当平衡,流量范围应当在0.02l/min~0.5l/min,能克服5kpa~10kpa之间的阻力,用皂膜断路器校准系统流量时,相对偏差不应当大于±5%。

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其解吸温度及载气流量可调。

3室内环境苯检测作业指导书

3室内环境苯检测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苯检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技术标准1.1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室内空气中苯浓度的检测。

1.2 技术标准《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11737-89)2 仪器设备、环境条件2.1 仪器设备2.1.1 GC-9860型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1.2 色谱柱:可选择柱长为2米,内径4mm不锈钢柱,内填充聚乙二醇6000-6201担体(5:100)固定相,柱温为90℃,汽化室温度为150℃,检测室温度为150℃,载气(氮气)流量:18mL/min.2.1.3 活性炭采样管:用长150mm, 内径(3.5~4.0)mm, 外径6mm的玻璃管,装入100mg椰子壳活性炭,两端用少量玻璃棉固定。

装好管后,再用纯氮气于(300~350)℃温度条件下吹(5~10)min, 然后套上塑料帽封紧管的两端。

此管放入干燥器中可保存5天。

若将玻璃管熔封,此管可稳定三个月。

也可用市售的已熔封的活性炭采样管,此管可稳定三个月。

2.1.4 空气采样器: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

2.2 环境条件检测室温度: 20±10℃湿度:60±10%3 采样方法及样品数量3.1采样3.1.1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3.1.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抽查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3.1.3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1.4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a)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b) 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c)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3.1.5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TVOC

TVOC

分发号:受控状态:室内环境检测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SXJCEU-03-02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湖南四兴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七月1、原理空气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用装有Tenax-TA吸附剂的采样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色谱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验,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2、仪器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调;色谱柱:长30-50m,内径0.32mm或0.53mm石英毛细管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5µm;空气采样器:0.1V-0.5L/min范围内流量稳定;注射器:1µL、10µL、1mL、100mL注射器若干;电热恒温箱:可保持60℃恒温。

3、试剂和材料Tenax-TA吸附管:内装200mg粒径为0.18mm~0.25mm(60目~80目)Tenax-TA吸附剂的的玻璃管或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使用前应通氮气加热活化,活化温度应高于解吸温度,活化时间不少于30min (每批活化的吸附管可抽样测定本底,看是否有明显杂峰)。

吸附管活化后应将两端密封,与密封容器中可保存14天。

标准溶液:VOCs[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氮气:纯度不小于99.99%。

4、操作步骤绘制标准曲线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温度:程序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10min,升温速率,5℃/min;检测室温度:250℃;汽化室温度:220℃。

配制标准系列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用气体外标法或液体外标法。

方法一:气体外标法准确抽取气体组分浓度约1mg/m3的标准气体100mL 、200mL 、400mL 、1L 、2L 通过吸附管,为标准系列。

方法二:液体外标法 取单组分含量为0.05 mg/mL 、0.1 mg/mL 、0.5 mg/mL 、1.0 mg/mL 、2.0 mg/mL 的标准溶液1-5μL 注入吸附管,同时用100mL/min 的氮气通过吸附管,5min 后取下,密封,为标准系列。

001室内环境作业指导书D0

001室内环境作业指导书D0

####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环境检测与监测室作业指导书室内环境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二〇一六年一月一日目录第一章采(抽)样第二章甲醛的测定第三章氨的测定第四章苯的测定第五章TVOC的测定第六章氡的测定第七章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测定第八章检测项目的限量标准第九章“三废”处理方法第一章采(抽)样1.1 布点1.1.1 布点应具有代表性,首先应保证抽取样本间(工程验收)有代表性,其次保证样本间内所设点有代表性(两点以上)。

1.1.2 布点数目依据所检测房间面积而定,50㎡以内布一个检测点,50-100㎡布两个检测点,100㎡以上布3-5个检测点。

1.1.3 一点采(抽)样时布点在中心点,两点以上视房间结构而定,除平行样外不可布成平行点,要保证各点代表性,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检测点须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0.8-1.5m。

1.1.4 现场布点位置依检测方案位置设定,检测点编号应与检测方案中编号一致,若确需调整,需在方案和采(抽)样记录中注明,并在布点图中标明,采(抽)样点数不可改变。

1.1.5 当房间内有两个及以上检测点时,以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1.1.6 现场检测布点参照执行。

1.2采(抽)样条件1.2.1 采(抽)样现场未经投入使用,没有人为添加的污染物。

1.2.2现场周围环境没有影响采(抽)样的干扰因素,如振源、辐射等。

1.2.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化合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1.2.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

1.3 采(抽)样数量1.3.1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1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

1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编号:WHKDLH/QW-2015-SH001 第 1 页 共 3 页 第 1 版 颁布日期 第 0 次修订 2015 年 12 月 1 日
1.编制目的 检验室内环境空气中的甲醛浓度是否超标,以保障居用人的身心健康。 2.检测标准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3.试验方法 GB/T 18204.2-2014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 2 部分:化学污染物。 4.适用范围 新建房和后装修的已建房(民用)室内环境。 5.使用仪器 大型气泡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2L/min,流量稳定; 具塞比色管:10mL; 分光光度计: 可测波长为 340nm—1000nm; 电子天平:精确到 0.1mg。 6.环境要求 实验室温度(18℃~28℃), 湿度≤85%。 7.人员要求 熟练掌握标准、规程,持证上岗。 8.抽样方法 应抽检民用建筑工程中有代表性的房间,抽测数量不小于 5%;并不得少于 3 间。抽样随机。 抽样测点距内墙 0.5m,距楼地面高 0.8-1.5m,避开通风管和通风口。 9.检验工作程序 1 试剂和材料 1.1 吸收原液(1.0g/L):称量 0.10g 酚试剂[C6H4SN(CH3)C:NNH2·HCl 简称 MBTH],加 水至 100mL。放冰箱中保存,可稳定 3d。 1.2 吸收液:量取吸收原液 5mL,加 95mL 水,即为吸收液,使用前配制。 1.3 硫酸铁铵溶液{ ρ[NH4Fe(SO4)2·12H20]=10g/L}:称量 1.0g 硫酸铁铵, 用 0.1mol/L 盐酸 溶解,并稀释至 100mL。 1.4 碘溶液[c(1/2I2)=0.1000mol/L]:称量 40g 碘化钾,溶于 25mL 水中,加入 12.7g 碘。待 碘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 1000mL,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1.5 氢氧化钠溶液(40g/L):称量 40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 1000mL。 1.6 硫酸溶液[c(1/2H2SO4)=0.5mol/L]:取 28ml 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 1000mL。 1.7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 1.8 淀粉溶液(5g/L):将 0.5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 100mL 沸水,并 煮沸 2min~3min 至溶液透明。冷却后,加入 0.1g 水杨酸或 0.4g 氯化锌保存。 1.9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取 2.8mL 含量为 36%~38%甲醛溶液,放入 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至刻度,此溶液 1mL 约相当于 1mg 甲醛。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取 20.00mL 甲醛 标准贮备溶液,置于 250mL 碘量瓶中,加入 20.00mL 碘溶液和 15mL 氢氧化钠溶液,放置

《苯、甲苯、二甲苯》作业指导书

《苯、甲苯、二甲苯》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人身安全。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环境空气机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和苯乙烯的测定。

本标准也适用于常温下低浓度废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当采样体积为1L时,苯系物的方法检出纤维5.0×10-4 mg/m3,测定下限为2.0×10-3mg/m3。

3.方法原理用填充聚2,6-二甲基对苯醚(Tenax)采样管,在常温条件下,富集环境空气或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采样管炼乳热脱附仪,加热后讲吸附成分导入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4.试剂VOCs标准样品,用甲醇定容。

甲醇,色谱纯5.仪器吸附管: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内装填吸附剂。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0.5L/min。

连接管:聚四氟乙烯材料胶管,用于采样器体管路的连接。

热解吸装置。

气相色谱仪: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色谱柱,毛细管柱,固定液未聚乙二醇,30m×0.32mm×1.00μm载气:氮气、氢气、空气,纯度99.99%,用净化管净化。

微量进样器:1~5μL6.分析步骤气相色谱测试条件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载气:N2,50ml/min;氢气40ml/min,空气350ml/min柱温箱程序升温:50℃,保持5min5℃/min,升温至170℃,保持1min30℃/min,升温至220℃,保持1min样品采集处理:常温下,用Tenax吸附管以10-200ml/min的流量采集空气10-20min,4℃遮光密闭保存,30d内分析。

现场采集一空白样品。

校准曲线的绘制:将苯系物标准品贮备液,用甲醇稀释定容,配制浓度为5、10、20、50、100μg/mg的标准系列。

常温下,用进样针注射1.0μL标准系列溶液,用100ml/min的流量通载气5min,得到5、10、20、50、100ng校准曲线系列采样管。

甲醇中的苯系物作业指导书

甲醇中的苯系物作业指导书

甲醇中的苯系物作业指导书
甲醇中5种苯系物溶液标准物质,主要用于工作场所、环境监测,城镇供水、自然环境水体中苯系物(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分析测试、方法评价、质量控制、能力验证。

一、原材料来源和制备工艺
本标准物质分别以纯度经准确定值的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标准物质为溶质,以甲醇为溶剂,在室温20℃±4℃洁净实验室中采用重量-容量法准确配制而成。

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
根据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察。

检验结果:均匀性符合f检验规则,稳定性考察良好。

本标准物质自定值日期起,有效期为2年。

研制单位将继续跟踪监测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有效期内如发现量值变化,将及时通知用户。

三、特性量值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物质以重量-容量法配制值作为浓度标准值,采用苯系物溶液标准物质气相色谱法进行量值核对。

四、溯源性描述
通过使用符合计量特性要求的制备、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确保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

五、正确性使用说明
使用前应恒温至20℃±4℃,并充分摇动以保证均匀。

本标准物质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不可再次封装后作为标准物质使用。

六、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物质2ml/支。

携带或运输时应有防碎裂保护,(2℃~6℃)或室温阴凉避光处保存。

七、安全警示
这种标准物质有毒有害,使用时要注意防护。

戴上口罩和乳胶手套,避免吸入和直接接触皮肤。

甲醇中5种苯系物参考气相色谱图
峰序列为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

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和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和苯乙烯的测定。

本标准也适用于常温下低湿度废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2方法原理用活性炭吸附采样管富集空气中苯系物后,加二硫化碳解吸,经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3.1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均为色谱纯试剂。

可使用有证商品标准溶液。

3.2二硫化碳(CS2):使用前经色谱检验,如有干扰峰应按(8二硫化碳纯化)方法3.3载气:氮气,纯度99.999%,用净化管净化。

3.4燃气:氢气,纯度99.99%。

3.5助燃气:空气,,用净化管净化。

4仪器4.1气相色谱仪,配有FID检测器。

4.2进样器4.2.110μl微量注射器,100μl微量注射器。

4.2.2毛细柱,填充物:DB-WAX30m×0.32mm×0.25μm4.2.3磨口具塞试管5ml。

4.2.4微量注射器1-5μl,精度0.1μl。

4.2.5无分度吸管:1ml。

4.3活性炭吸附采样管采样管内装有两段特制的活性炭,A段100mg,B段50mg,A段为采样段,B 段为指示段。

详见图1(取长10cm,内径6mm玻璃管,洗净烘干,每支内装20-50目粒状活性炭0.5g)活性炭应预先在马福炉内经350℃灼烧3h,放冷后备用),两端用玻璃棉充填。

4.4空气采样器流量0-1.5L/min内精确保持流量。

5样品5.1样品采集5.1.1采样前应对采样器进行流量校准,在采样现场将一只采样管和采样装臵相连,调整流量,此采样管只作调节量流量用,不用作采样分析。

5.1.2敲开活性炭采样管两端,与采样器相连(A端为气体入口)检查气密性,以0.2L-0.6L/min的流量采气1-2h(废气采样时间为5-10min)。

若大气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物,可在采样管前连接过滤头。

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黄石天园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目录1. 空气中氡、甲醛、苯、氨、TVOC检测作业指导书 (2)2. 土壤氡检测作业指导书 (5)3. 无机非金属材料放射性检测作业指导书 (7)空气中氡、甲醛、苯、氨、TVOC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技术标准1.1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室内空气中总游离的氡、甲醛、苯、氨、TVOC 浓度的检测。

1.2 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

2、仪器设备、环境条件2.1. 仪器设备测氡仪(FD-216), 双气路恒流大气采样器,分光光度计(7230G),气相色谱仪(GC2020),皂膜流量计,大型气泡吸收管,Tenax-TA吸附管,苯吸附管等。

2.2.环境条件检测室温度:20±10℃湿度:60±10%3、采样方法、样品数量3.1采样方法3.1.1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3.1.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少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 m—1.5 m。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和通风口。

3.1.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3.1.4在对甲醛、苯、氨、TVOC取样检测时,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3.1.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3.1.6采样前后需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3.1.7.1氡在测氡仪进气孔安装空气滤片,预热30min以上。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虽一、检测依据: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二、仪器与设备:1、大气采样器:包流空气采样泵,在0.1-0.5L/min范围内流量稳定。

2、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调。

3、气相色谱仪:GC122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Tenax-TA吸附管:长15cm,内径3.5-4.0mm,夕卜径6mm5、注射器:1 I、10 H I、1ml、100ml 若干支6、色谱柱:长30-50m,内径0.32或0.53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um-5um,柱操作条件为程度升温50-250E,初始温度为50C,保持时间10min,升温速率5C /min,至250 C,保持2min。

7、标准品:TVOC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

8、容量瓶:50mI若干9、空盒压力表、手持式温度计等三、检测数量及取样方法:1、采样点的设置:⑴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丁5%,并不得少丁3间;房间数量少丁3问时,应全数检测。

⑵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问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丁3问。

⑶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按房间面积设置:A、房间使用面积小丁50m2时,设1个检测点;B、房间使用面积在50~100 m2时,设2个检测点;C、房间使用面积大丁100~500m2时,不少丁3个检测点;D、房间使用面积大丁500~1000 m2时,不少丁5个检测点;E、房间使用面积大丁1000~3000 nf时,不少丁6个检测点;F、房间使用面积大丁等丁3000 m2时,每1000 m2不少丁3。

四、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将采样管(Tenax-TA管或白管)安装在解吸装置上(热导池),温度设在300C , 把热导池的开关打致到反吹通氮气(N2),活化最少10min, Tenax-TA管活化完成后(无杂峰),两端密封,置丁干燥器中备用,此管可保存5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环境苯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11737-89 )
一、适用范围、技术标准
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室内空气中苯浓度的检测。

.2 技术标准
《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11737-89)。

二、仪器设备、环境条件
2.1 仪器设备
2.1.1 GC7890 F型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1.2 色谱柱:可选择柱长为2米,内径4mm不锈钢柱,内填充聚乙二醇

6000-6201担体(5:100)固定相,柱温为90℃,汽化室温度为
150℃,检测室温度为150℃,载气(氮气)流量:28mL/min.
2.1.3 活性炭采样管:用长150mm, 内径(
3.5~
4.0)mm, 外径6mm的玻
璃管,装入100mg椰子壳活性炭,两端用少量玻璃棉固定。

装好管后,再用纯氮气于(300~350)℃温度条件下吹(5~10)min,
然后套上塑料帽封紧管的两端。

此管放入干燥器中可保存5天。

若将玻璃管熔封,此管可稳定三个月。

也可用市售的已熔封的活性
炭采样管,此管可稳定三个月。

2.1.4 空气采样器: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误差应
小于±5%。

2.2 环境条件
检测室温度: 20±10℃ 湿度:60±10%
三、采样方法及样品数量
3.1采样
3.1.1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3.1.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抽查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3.1.3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1.4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a)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b) 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c)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3.1.5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3.1.6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3.1.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苯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3.1.8 在采样地点取下采样管两端的塑料帽,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打开采样泵,调节流量0.5L/min,采样体积为10L,采样后,将活
性炭采样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采样的同时做好室外空白点的采集,记录采样时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2 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V0=Vt•T0•P/(273+t) •P0
式中: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 t—采样体积,为采样流量与采样时间乘积,L;
t—采样点的气温,℃;
T0—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273 K;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 a;
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101 kP a.
3.3 保存
采样后将活性炭采样管取下,将活性炭采样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样品可保存3天。

四、检测方法
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4.1.1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二硫化碳。

再以1000mg/l的苯标准液临用时用二硫化碳逐级稀释至0.5mg/l、1mg/l、2mg/l、4mg/l、8mg/l 的苯的标准液系列。

分别取1μL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和峰高,每个浓度重复3次,取峰高的平均值,以苯的含量(μg/mL)为横坐标,平均峰高(mV)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曲线斜率,截距及回归方程:
Y=bX+a
式中:Y—标准溶液的平均峰高,mV;
X—苯的含量,μg/mL;
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
b—回归方程式斜率。

以斜率倒数Bs(μg/(mL`mV))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

4.1.2 本标准曲线使用周期为30天。

4.2 样品的测定
4.2.1 将活性炭倒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加1.0mL二硫化碳,塞紧管塞,放置1h, 并不时振摇,取1μL进色谱柱,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mV)定量,每个样品作两次分析,求峰高的平均值。

同时取一个未经采样的活性炭按样品管同样操作,测量空白管的平均峰高(mV)。

4.2.2 空气中苯浓度按下式计算:
c=[(h-h0) •B s/V0-(h空-h0) •B s/V空] •V1
式中:c—空气中苯的浓度,mg/m3;
h—样品峰高的平均值,mV;
h空—室外空白点峰高的平均值,mV;
h0—空白管峰高的平均值,mV;
Bs—计算因子,μg/mL•mV;
V萃—萃取液体积,mL;
V0—样品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空—室外空白点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本方法最低浓度点为0.5mg/l,对应空气中氨浓度为0.05mg/m3.
五、数据的处理
5.1 检测结果保留二位小数,低于标准曲线限值的,如有相应值则以该相应值结果为准,如无,则注明低于检出下限。

5.2 数值修约基本参照“四舍五入”法,从第三位小数起,总值小于
0.005的不进位,等于0.005的奇进偶不进,大于0.005的进位。

六、 结果评定
6.1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应小于20%,否则重新检测。

6.2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6.3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GC7890气相色谱议操作规程
1. 开机前准备工作
打开载气钢瓶的开关阀。

2. 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

3. 柱箱温度的设置
按“柱温”键,数字键和“输入”键完成柱箱温度设置。

4. 进样器温度的设置
按“进样”键,数字键和“输入”键完成进样器温度设置。

5. 检测器温度的设置
按“进样”键,数字键和“输入”键完成检测器温度设置。

6. 柱箱程序升温的设置
a)按“向下”键,数字键和“输入”键完成初始时间的设置;
b)按“向下”键,数字键和“输入”键完成升温速率的设置;
c)按“向下”键,数字键和“输入”键完成终止温度的设置;
d)按“向下”键,数字键和“输入”键完成终止时间的设置;
e)如果需要进行多阶程序升温操作,继续按“向下”键,重复上述步骤进行设置即可。

7. 点火前准备
打开空气、氢气钢瓶的开关阀。

8. FID检测器的点火
待FID检测器温度升高到100℃以上,按“点火”键,点燃FID检测器的火焰。

9. 分析过程
待柱箱温度达到初始温度并且稳定(设置值与实际值一致),进样并同时按“开始”键,仪器即开始出现升温控制。

10. 分析过程的结束
出现升温完成后,自动回复到初始温度,等待第二次出现升温过程。

启动程序升温后,如果要终止此程序升温,按“终止”键即可。

11. 仪器运行的结束
a)关机时,先将高效净化器的氢气钢瓶和空气钢瓶的开关阀关闭,然后切断FID检测器的燃气和助燃气将火焰熄灭。

b)降温,在柱箱温度低于80℃以下关闭载气和电源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