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1实验内容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筑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洁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预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看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2实验内容9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看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3实验内容10光与热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实验步骤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实验现象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局部,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看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枯燥,一边湿润。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了解和探索科学实验的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实验材料
- 一张白纸
- 一支铅笔
- 一杯水
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
1. 在桌子上准备一张白纸。

2. 拿起一支铅笔,准备进行下一步。

步骤二:实验操作
1. 将铅笔的一头放在白纸上,并用手掌轻轻按住铅笔的另一头,使其保持竖直状态。

2. 慢慢用力推动手掌,让铅笔从竖直状态倾斜。

3. 观察铅笔倾斜的过程,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铅笔在推动的过程中从竖直状态倾
斜了。

5. 实验分析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用力推动铅笔的一端时,它
会从竖直状态倾斜。

这是因为推动力使得铅笔的重心发生变化,从
而导致了倾斜。

6.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们了解到在物体受力作用下,它的形状和重心会
发生变化。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科学实验
的过程。

7. 实验改进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我们可以尝试重复实验多次,并记录每次实验的观察结果。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铅笔在不同推动
力下的倾斜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点变化。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过程:首先,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底部与水平面接触。

接下来,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水的沸点温度。

最后,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水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在常压下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这是因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分子变为水蒸气分子释放到空气中。

实验二: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玻璃瓶、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首先,将玻璃瓶倒置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点燃一支蜡烛,等待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接下来,将火柴迅速放入玻璃瓶中,并立即将瓶口紧密地盖住。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蜡烛的火焰逐渐熄灭。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玻璃瓶中的空气被火焰燃烧所需的氧气消耗殆尽,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这说明空气是由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而氧气是维持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三: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手电筒、白纸、半透明玻璃。

实验过程:首先,将白纸固定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将手电筒打开,将其光线照射在白纸上。

接下来,将半透明玻璃放置在光线传播路径上。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光线经过半透明玻璃后,改变了传播方向。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物体的阻挡和折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这说明光是一种能够传播的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铃铛、细绳、木板。

实验过程:首先,将细绳系在铃铛上,并将其悬挂在空中。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6改变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生态瓶、小鱼、水草实验步骤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3x年级x班x组组长:__实验时间:__实验名称:__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所用器材:(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

实验步骤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中。

2、观察玻璃杯里是否进满了水。

实验现象:水不能充满整个玻璃杯。

认识与结论:说明空气也占据空间。

科学实验报告4一、创意说明: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二、实验材料: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三、实验步骤: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2023科学实验报告(合集15篇)

2023科学实验报告(合集15篇)

2023科学实验报告(合集15篇)科学实验报告1x年级x班x组组长:实验时间:__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目的自主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构造。

所用器材:(装置)电池、电池夹、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回形针、纸片等。

实验步骤:1、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2、增加电池夹、小灯座、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个部分组成。

认识与结论:灯泡要亮须有电源、导线、开关等。

科学实验报告2学校:__年(班)级:__实验小组成员:__实验时间:__实验名称: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实验器材:烧杯、热水、瘪乒乓球我的猜测:球会鼓起来我这样做:1、将烧杯加入多半杯热水2、把瘪乒乓球放入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瘪乒乓球鼓起来了我认为:瘪乒乓球受热鼓起来;气体受热会膨胀授课教师:__评定等级:__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 7阳光下的影子实验地点室外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器材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科学实验报告1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

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

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

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操作: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原因: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20××年×月×日第×节实验名称:调查污染的来源实验目的':通过调查污染的来源,让学生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采访当地政府部门。

家庭生活污染物。

采访家用物资销售部。

医院采访。

实验现象:农药、化肥,洗涤剂等都会污染水。

实验结论:我发现水污染来自于××××××问题讨论: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好!实验人:xxx实验人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仪器管理员签字:xxx科学实验报告4今天上午,我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科学实验之染色工艺。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告诉我们什么叫染色工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盒。

(2)实验步骤: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3)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內部岀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4)实验结论: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实验三: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烧杯、清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2)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④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且水面冒热气,杯底开始产生小气泡,气泡上升;随着加热进行,小气泡越来越多,上升速度越来越快;烧杯口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后,液面开始沸腾。

②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升到100℃时,水出现沸腾现象;再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移走酒精灯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③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来。

(4)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会沸腾。

水加热后有气体产生。

实验四: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共9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共9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共9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 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实验器材:雨量器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 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4、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6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6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6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1、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5、通过浮和沉的实验,使学生能对浮和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数学课中的各种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二本学期科学教材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八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3课《馒头发霉了》,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第14课《白天与黑夜》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分组实验。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岩石。
2、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分别滴在每一块岩石上。
3、采用其他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
观察到的现象:花岗岩上有、、。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
实验目的:了解花岗岩的组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自主检测学会科学的检测方法-----;推导——通过检测,,验证——打开盒子验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同一个结果方法。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目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
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吸上了。
实验结论: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轻小物体,说明梳子摩擦后产生了。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

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4、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试验方案通过验证试验,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水江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多个

水江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多个

实验一:冰和水的温度变化
目的:观察冰和水之间的温度变化,并探讨冰的融化过程。

材料:冰块,水杯,温度计,计时器。

步骤:
1.准备冰块并称量其质量。

2.在水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3.将冰块放入水中,并开始计时。

4.每隔一段时间,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5.当冰完全融化之后,停止计时并记录下总共用时。

6.分析数据并写出实验报告。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当冰和水接触时,水的温度会逐渐下降,直到冰完全融化为止。

开始时,水的温度快速下降,然后逐渐减缓,最后温度稳定在0℃左右直到冰完全融化。

冰的融化时间与冰的质量成正比,较大质量的冰块融化时间较长。

结论:冰的融化过程中会吸收水的热量,导致水的温度下降。

较大质量的冰块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融化。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5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5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模板〔通用 5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规律的合理性。

我敢确定,大局部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篇 1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地球构造模型的制作【试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构造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把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试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试验过程】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就制好了。

【留意事项】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观看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呈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试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试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试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外形,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看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试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局部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试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局部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试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试验过程】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依据楼房倒塌的状况,推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试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缘由。

【试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试验过程】1、每人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看发生的现象。

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 . . .科学实验报告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实验二:砖和陶瓷 (4)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7)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结冰了 (8)实验二:冰融化了 (9)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10)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11)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12)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3)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14)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15)实验四:别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6)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18)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19)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20)实验三:比拟两种电路连接 (21)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22)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23)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24)实验二:光与热 (25)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27)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28)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9)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0)实验三:浮力 (31)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32)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33)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34)实验七:摆的研究 (35)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36)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37)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38)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39)实验五:抵抗弯曲 (40)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1)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43)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4)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二:砖和陶瓷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结冰了实验二:冰融化了实验三:磁铁有磁性实验四:磁铁的两极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实验四:别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实验三:比拟两种电路连接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实验五:面包发霉了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实验二:光与热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实验四:我们的小车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三:浮力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七:摆的研究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杠杆的科学实验二:轮轴的秘密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实验四:斜面的作用实验五:抵抗弯曲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
小学生科学研究报告:Βιβλιοθήκη 年级:班级:年 月
小学生科学研究报告

研究的问题
我想研究“孔明灯”是如何飞上天的。

假设
我见过“孔明灯”飞在天上的样子,我假设它是靠风力飞上天的。

研究计划
准备一个“孔明灯”进行一次放飞实验。

实验材料准备
孔明灯、燃料块、打火机

观察数据和实验记录
我们在宽敞的地方拿出“孔明灯”,打开“孔明灯”使“孔明灯”成口袋状、开口向下,把燃料块固定在“孔明灯”开口下方、点燃燃料块,等“孔明灯”充满热气后松手,“孔明灯”就会慢慢飞上天空。

实验结果分析
我发现加热的空气比一般空气要轻,会往上串。“孔明灯”部充满了不断加热的气体使“孔明灯”向上飞走。

研究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终于知道“孔明灯”是靠热空气飞上天而不是靠风吹上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