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常用字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ndows中使用的字体文件在FONTS目录下,点阵字体文件的扩展名为FON,矢量字体文件的扩展名为TTF。

英文的花体:Monotype Corsiva
哥特体是古代教会等机构用来抄写的一种艺术字型,是相当华丽的书写和印刷风格,多见于中世纪时的神学文献。

,竖线较粗,且多有装饰性很强的缀线,但是相当不容易辨认
常用等宽字体
Fixedsys是一种固定宽度的Windows字体。

它是Windows中最古老的字体,在Windows 1.0和2.0中就用作系统字体。

在Windows 95,98,和Windows Me中Fixedsys被作为记事本Notepad的缺省字体。

另外由于是非TrueType字体,不能编辑,故不适合用于排版软件1110000
编程常用的等宽字体
1. Bitstream Vera Sans Mono
2. ti92pluspc
3. Crystal
4. Monaco
5. Anonymous
6. Andale Mono
7. Raize
8. ProFontWindows
9. Sheldon
10. BSU Kermit
11. Lucida Sans Typewriter Regula Java 2 SDK附带
12. Courier New CSDN字体 (windows自带)
13. Courier, Windows自带
14. Lucida Consolev
15. ProggyTiny
16. ProggyClean
17. Fixedsys
18. Topaz-8
19. Free Monospaced
20. MS Mincho, Windows / Office自带
21. Hyperfont
22. Squareshooter Mono
有衬线字体与无衬线字体(serif vs sans serif)
在西方国家罗马字母阵营中,字体分为两大种类:Sans Serif和 Serif,打字机体虽然也属于 Sans Serif,但由于是等宽字体,所以另外独立出 Monospace 这一种类,例如在Web中,表示代码时常常要使用等宽字体。

Serif的意思是,在字的笔画开始及結束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而且笔画的粗细会因直橫的不同而有不同。

相反的,Sans Serif则沒有这些额外的装饰,笔画粗细大致差不多。

如下图:
有衬线字体:Times New Roman、 Georgia;宋体、细明体(繁体中常用)
无衬线字体:Arial、Tahoma、Verdana;黑体、幼圆
Serif 和 Sans Serif 的一般比较
Serif的字体容易辨认,因此易读性较高。

反之Sans Serif 则较醒目,但在行文阅读的情況下,Sans Serif 容易造成字母辨认的困扰,常会有来回重读及上下行错乱的情形。

Serif 强调了字母笔画的开始及结束,因此较易前后连续性的辨识。

Serif 强调一个word,而非单一的字母,反之Sans Serif则强调个别字母。

在小字体的场合,通常Sans Serif比Serif更清晰。

适用用途:
通常文章的內文、正文使用的是易读性较佳的 Serif 字体,这可增加易读性,而且长时间阅读下因为会以word为单位来阅读,较不容易疲倦。

而标题、表格內用字则采用较醒目的Sans Serif字体,它需要显著、醒目,但不必长时间盯著这些字来阅读。

像宣传品、海报类,为求醒目,它的短篇的段落也会采用Sans Serif字体。

但在书籍、报刊杂志,正文有相当篇幅的情形下,则应采用Serif字体来减轻读者阅读上的负担。

在Web设计及浏览器设置中也应遵循此原则为是。

四大英文滥用字体
正如Mark Simonson所言,Arial字体就像一种寄生虫,并且它毁灭了它的寄主Helvetica字体。

随着
Windows操作系统在中国的普及,两个可悲的字体标准被竖立起来,无衬线字体使用Arial,衬线字体使用Times New Roman。

也许是由于Arial被置于字体选择栏的顶部,它被选择的频率已经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这种所谓的成功不是建立在Arial字体本身内在的优秀,而是它的廉价。

Helvetica字体是一款由Linotype 公司发行的在50年代风行一时,它简洁、现代,堪称优秀。

然而Microsoft在当时为了建立自己的True Type 字体标准,购买了较为廉价的Arial字体。

其实,英文无衬线字体是极其丰富的,仅分类就有三种: Gothic, Geometric, Humanist。

有些字体是极其优秀的、完整的,不同的字体可以用来完成不同的设计任务,设计
师们完全可以不拘泥于那一两款诸如Arial的无衬线字体。

如同Arial字体一样,Times New Roman字体也成国内设计师选择的衬线字体的圭臬。

Times New Roman字体是由Stanley Morison,Victor Lardent为The Times报纸设计于20世纪30年代,这份报纸原来使用的字体是Times Roman,所以新的字体就被定名为Times New Roman,(Roman在现今字体设计中
表示正直字体的意思,区别于Italics斜体)。

因为它是专为报纸而设计的字体,所以它加大了字体磅数(weight), 以增加在新闻纸的辨识度,并且充分考虑了版面使用空间的经济性。

诚然,Times New Roman因为它的适用性与辨识度不失为一款优秀的字体。

但它被不加选择地使用的太多太多了。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多相似的衬线字体被设计出来?其实这些衬线字体并不相似,它们诞生于不同的艺术运动时期,同时也承载着迥异的艺术风格,被用来完成不竟相同设计任务。

如Robert Bringhurst所言:Times New Roman有着人文主义的轴线,风格主义的比例,巴洛克风格的磅数(weight)和新古典主义的笔划尾端(finish) 。

Bank Gothic字体在中国的境遇也相当有趣,可以想象它第一次被中国设计师所认识时的情景,一款外形方正的英文字体,是不是与中国方块字的偶合?字体笔划非直即斜,弯曲的部分被减
少最低限度,清晰、有力、简洁,在浩如烟海的英文字体中颇为亮眼。

相信大家在初次看到这款字体时也会有相同的感觉。

然而只是对Bank Gothic字体最初步的认识。

这款字体是由Morris Fuller Benton于1930年设计的,相信是从包豪斯风格中得到的灵感。

他本身也是优秀而多产的字体设计师,如著名的Century、 Bodoni、Souvenir、 Garamond 3、 Bulmer字体都是他的杰作。

这款字体有很可能是通过Bitstream公司字体包的盗版
而流入中国,进而得到不加限制的广泛使用。

简洁、有力、几何感强是它的风格与特色,所以它也只应该被使用在相应风格的文字中。

Comic Sans字体的泛滥已经在国外字体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互联网上居然可以找一个专门宣传反对使用这款字体的网站,可见国外抵制Comic Sans字体程度。

其实字体本身并没有什么错。

它是由微软公司于1995年推出的一款适合连环画风格字体,正如它的名字一样。

随着国外企业在中国的进驻,
这款字体也无声而广泛地传播开来。

因为这款字体的风格是欢快的、轻松的,所以几乎可以在所有相关的产业,诸如餐饮、娱乐行业中找到它的身影。

字体的选择是严肃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的是敏锐的目光和清醒的头脑,人云亦云或是哗众取宠都不可能是到达目标的方式
在古文字学(Paleography)中可将拉丁语系字体演化分为六个阶段:
z首先是罗马时期,罗马帝国在扩张的过程中将拉丁文推广到欧洲各地,罗马体(Roman)一直流行到4世纪,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欧洲进入了中世纪;
z在5-8世纪,随着各民族意识逐步觉醒,文字也开始多元化,从较规范的安色尔体、半安色尔体(Uncial, Half-uncial)演化出诸多变种,如英国的海岛体(Insular),日尔曼人的如尼文字(Runes或Futhark),法国的梅尔罗加文手写体(Merovingian scripts),西班牙的西哥特小写体(Visigothic minuscule )等,这一段称作前加洛林时期(pre-Caroline);
加洛林王朝(Caroline)的强盛,阿尔昆(Alcuin)在此期间发明了著名的加洛林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z查理曼大帝在8世纪实现了
将字母大小写正式区分开,这套优美清晰的字符在欧洲迅速流传,虽然王国在查理死后就迅速衰落了,但这个字体却一直影响到几百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
z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王国在11世纪发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主导欧洲局势,于是这些哥特人后裔在宗教祭祀中使用的一种特殊字体——哥特体(Gothic)开始流行,但是这种富有装饰性的字体并不适合书写和阅读,于是又出现了许多变体,如用于写书的Anglicana(因为在英国广泛使用,故名),用于法庭记录的Chancery,和顾名思义的Secretary等等;
z到了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席卷了整个欧洲,人文主义学者们(humanist scholars)所采用的人文书体(Humanist scrip ts)成为主流,虽然这种基于加洛林小写体的字符仍带有某些哥特风格,1450年德国古登堡(Gutenburg)发明了活版印刷术后,老式的Black Lett er不适合这种新工艺,意大利的出版商就用他们当地流行的字体印刷了大量作品,从此以意大利体(Italic)闻名(国内译作斜体已是积重难返了),而德国也吸收了人文书体的一些优点形成哥特体的一个变种Fraktur以便印刷,而且在日常书写中也产生了自己的手写体Kurrent(Old Ger man Script),它现代的版本German Script 即通常所说的“花体”;
z在近现代仍有许多印刷字体、艺术字体和广告字体不断涌现,比如用于铜版印刷的圆体(English Round hand)、德国设计师聚特林发展出的聚特林字体(Sütterlin)等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常写的也就意大利体、花体、圆体几种。

这种利用平头笔尖的旋转来产生线条粗细变化的技巧与汉字的书写传统还是有不小差别的(与金农的漆书倒是有几分神似)。

因为只有26个字母,很容易上手,不过常常由于字形缺少变化而显得呆板,这时章法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最后介绍几个站点:英文书法国际联合会网站 IAMPETH,站点提供了许多会员作品,PDF扫描图书,在线课程,甚至示范视频等一系列免费资源,很有帮助。

另外,剑桥的中世纪英语书法在线课程(English Handwriting 1500-1700: An online course)则提供了更古老的材料,可窥见英文当年的风貌。

而意大利体的学习可以参考Arrighi’s Operina,这本16世纪的小册子提供了极好的范本,而且是免费发布的。

Webdings和Wingdings字体字符图形对应表
Webdings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Wingdings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