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

合集下载

(最新)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下册第3课第2框《青春有格》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下册第3课第2框《青春有格》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D.③④
6. 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且格。”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说过: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
不至”。古代信奉廉耻观的官吏,总能守身如玉地砥砺前行,换得一身清
白。“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知廉耻,懂荣辱
②树立底线意识
③只做违反道德的事情 ④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D 3、下列对于“止于至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 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7. 厦门大学自1921年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以来,始终秉承着“自强不
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止于至善 (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要求革除自己身上的陋习
③要求不断完善自己
④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礼记·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
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下列
A 行为符合材料所提及的道德准则的是(
)
①看到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 ②在自习课上安静地学
习 ③在家长监督下认真完成作业 ④班干部化解同
学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生活中的“格”
知识梳理 1、为什么说青春有“格”?(青春有格的含义)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 味着_肆__意__放___纵__,总有一些__基__本__规__则__不能违反,一些_基__本___界__限__不能 逾越,我们要让青春有_风___格__。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

《大学》的最高目 标,它教育人成为 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至善为目标,为标准,不断 自新(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 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发自内心做到你 的最好(美好的、 永不言弃的精神)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有我们的“至善” 追求;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新过 程;是一种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 引导和约束。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 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青春 要有格。
看疫情防控期间的图片·请你判断下面哪些行为是文明 行为,是有羞耻心的表现?哪些是不文明行为,没有羞 耻心?
×损坏防疫设施 √
遵守疫情期间的要求
√ 医护人员遵守劳动纪律 √
配合社区防疫人员检查
课堂 练习
例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些名句告诉我们,自省能够( C)
①检视自身的不足 ②打击自己的信心 ③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避免成长中犯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自省的理解。依教材得知,自省能够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 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没写完作业,看见邻 居家孩子出去玩,我 继续写作业
一边是没写完的作业, 一边是没打完的游戏, 我继续写作业
磨砺意志,不断增强自控 能力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小结
3 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 做。 ④“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8张PPT)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 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 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 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 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 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 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 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 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 “微尘”的行动。
以上行为属于什么行为?符合“知耻”的要求吗?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恶之心”引导我
A 们判断是非善恶,明 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在行动之前, 审查愿望。
B
D
在行动之后,反 思效果与影响。
C 在行动之中,
监督调节。
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二、止于至善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 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 光明正大的品德,鼓励天下 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是 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 “至善”?
“微尘”
有人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 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也 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 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 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 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 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 业的固定品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时练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时练习

第三课第二节青春有格1、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点的有()①心中有他人②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④说话做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的这句话表明()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会有收获D.善良要见诸行动3、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

这句话是说()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

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4、巴尔扎克说:“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A.强者是没有缺点的B.普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缺点C.当你有缺点时就不能成为强者D.要磨砺意志,不断增强自控力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是说每个人都能止于至善A.①②③B. 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6、下列行为属于“慎独”的是()①自习课上,同学们安静地学习②一个小女孩在个人独处的场合将果皮扔进垃圾箱③一位男生躲在校园的角落里吸烟④非得在老师的监督下才完成作业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晏子使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对这个故事,理解正确的是()①晏子的虚荣心太强②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人格③晏子维护了自己的尊严④晏子维护了齐国的尊严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止于至善”的完美诠释。

人教课标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第三课课 第二框

人教课标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第三课课  第二框

第 三 课 第 一 框 青 春 飞 扬
§
第三课 第二框
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
公主岭市范家屯一中 课件制作:史继武
课堂小结
第 三 课 第 一 框 青 春 飞 扬 第三课第一框:青春飞扬 1.进入青春期,我们成长的渴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 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为什么说青春期的探索需要自信? ①自信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 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与创造可能。 3.自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才能自强? 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 重要内容。 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4.自强的作用 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
第 三 课 第 二 框 青 春 有 格
§
行己有耻的含义
第 三 课 第 二 框 青 春 有 格
§ 1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2
3
第 三 课 第 二 框 青 春 有 格
§ 1 2
止于至善的含义
第 三 课 第 二 框 青 春 有 格
§
榜 样 的 作 用
止于至善的要求
第 三 课 第 二 框 青 春 有 格
§
第 三 课 第 二 框 青 春 有 格
§
什么是对青春 最好的证明?
课堂小结
1.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解;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 与影响。 (2)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道德和法律底线意识。 (3)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 力。 2.如何认识“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3.为什么要想榜样学习?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 基本态度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 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 为。 5.什么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 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第三课第二节《青春有格》学习任务清单

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第三课第二节《青春有格》学习任务清单
1.张桂梅身上具有哪些品质?
2.榜样有什么作用?
四、理---课堂小结
五、练
1、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且格”。顾炎武说:“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知廉耻,懂荣辱②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事情
③要树立底线意识④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国民素质亟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类似事件为什么会频繁发生?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2)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维护国家尊严也是一种至善境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达到“至善”。
②真诚面对自我,,。
③树立,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坚决不做。
④,拒绝,不断增强自控力。(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3.什么是“止于至善”?
①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 ②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从做起。,。
②善于寻找、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2、 “‘德合天地,止于至善’是中华德善文化的价值追求。”对崇德向善价值理念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中国将“德善”作为一切道德的本源。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做到 ( )
①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善于寻找好 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④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第三课第二节《青春有格》学习任务清单
【学习目标】
1能够清楚表达“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含义及要求。
2学会辩证理性地对待青春,养成修身正己、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自律自省,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底线。

本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青春的价值,明确人生的目标,培养健康的人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但同时,他们也会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如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目标,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的价值,认识到青春是人生中宝贵的阶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目标。

3.培养学生自律自省的习惯,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底线。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青春的价值,明确人生目标。

2.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律自省的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实际案例和情景模拟,让学生深刻体验到青春的价值和人生的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用于模拟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青春期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青春的价值,明确人生目标。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青春的认识,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4.巩固(5分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底线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自律自省,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底线。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青春的价值和人生的目标。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青春的含义、青春的价值、以及如何做到有格的青春。

本章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认识青春的重要性,明确青春的价值,教育学生如何做到有格的青春,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青春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青春的价值,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含义、青春的价值,以及如何做到有格的青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具备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青春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青春的价值,知道如何做到有格的青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讨论题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的价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青春。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4.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做到有格的青春。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青春的价值和如何做到有格的青春。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青春的含义2.青春的价值3.如何做到有格的青春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青春期含义、青春的价值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通过问题让学生更加的专注,通过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就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少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教材版本
课题
预计课时
实际完成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
3.2青春有格
1课时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本课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分辨是非,认识到行为要有规则。我们应有知耻之心,从而做到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从而引导自己朝着“止于至善”的目标而努力。以“青春飞扬不张扬—青春有格高规格”为主线,通过“行为有则—行己有耻—知耻后勇”引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止于至善—见贤思齐—自省慎独”的思路,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过渡:我们看一看这个片段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了,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应看到小勇同学的优点,鼓励他的行为并向他学习。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共41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共41张PPT)
小男孩为拾荒老人戴上口罩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 想到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 “格”?
中华传统文化有关“格”的不同说法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海南00后女护士 奔赴湖北荆州抗疫一线
00后长大了!这就是中国年轻人的样子
00后康复者“献血”抗疫
00后志愿者的担当 双胞胎姐弟一线抗疫
“击剑王子”变身临时工一晚检查5000只口罩
出身军 医家庭 00后大 学生 担任医 院抗疫 志愿者
父母被隔离,8岁孩子刷爆信用卡打游戏
如何增强自控能力呢?
增强“我不要”的力 量
增强“我想要”的力 量
加强自我监控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睡 懒觉,不沉迷于手机游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坚持听 网课,健康打卡。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关注疫 情,关注国家大事。
“行己有耻”的内涵: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疫情期间,15岁熊孩子朝着电梯吐口水
(1)行己有耻要求我们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大家提供纸抽的小学生“温馨提示”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你认为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
(1)“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 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青春有格
同学们,疫情无情,青春的光彩却在寒冬中依旧 绽放。在这一次疫情中,我们欣慰的看到中国年 轻人的成长、责任和担当。正是有这样一批年轻 人 ,我们才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一代有一代 的梦想,一代有一代的责任,那么我们的青春将 如何度过呢?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导学案-3.2《青春有格》(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导学案-3.2《青春有格》(含答案)

3.2 青春有格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通过举例、案例分析的方式理解并识记“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2.通过分析《大学》中的主旨让学生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通过探究与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识记“止于至善”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学习重点】1.行己有耻的要求(怎样做到行己有耻)2.止于至善的要求(怎样做到止于至善)3.榜样的作用。

【学习难点】生活中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自主预习】知识点一:行己有耻(请自主预习课本28—29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行己有耻”的含义(1)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是说()(2)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我们要()2.“行己有耻”的要求(怎样做到“行己有耻”)① 我们要知廉耻,()②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不断提高辨别()③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真诚(),闻过而终礼,()④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树立()触碰()的事情不做,违反()的事情坚决不做。

⑤“行己有耻”需要磨砺我们的(),拒绝(),不断增强()3.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是什么?① ()②()③()知识点二:止于至善(请自主预习课本29—3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止于至善”的含义(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至善的追求。

(2)“止于至善”是一种()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的精神状态。

2.“行己有耻”的要求(怎样做到“行己有耻”)①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有我们()② “止于至善”需要每个人都可以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③ “止于至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将他们作为()④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

“日省齐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端正自己的行为。

3.榜样的作用① 榜样不仅是()还是()② 好的榜样昭示()③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那么()【合作探究】探究一: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详细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详细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详细教案)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详细教案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懂得如何把握青春。

能力目标: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惯,做到慎独。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认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重难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复回顾:1、自信的作用?2、怎样做到自信?3、自强的作用?4、怎样做到自强?导入:笑话一则:我批评我的学霸同桌:“你看看你,上课不闹,下课不吵,作业不抄,考试自考,回家复完就睡觉,你就不能做一点出格的事情?”同桌说:“能”我惊奇道:“是什么?”同桌淡淡地回答:“写作文。

”请问:这个笑话的笑点在什么地方?点拨:同桌眼中的“格”是作文纸上的方格,而笑话中我眼中的“格”则是规则、纪律、品格的意思。

总结:写汉字需要方格规范,那么我们飞扬的青春需不需要规范呢?(生答:需要)青春也需有格。

可见,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

正课讲授:环节一: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出示研究方针: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2、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4、什么是“止于至善”?5、怎样理解“止于至善”?6、怎样追求“止于至善”?7、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过渡:本节课主要讲两个关键词: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

什么是行己有耻呢?这个词是谁说的呢?生答:略XXX说:“行己有耻”。

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这个词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比如我认为上课不听讲、说话是可耻的,所以我上课认真听讲、全身贯注。

所以,这是个褒义词,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

XXX对这四个字做了进一步说明:XXX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是说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克不及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
学生思考微尘这一称谓有什么意义,
微尘们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不以善小而不为,激发学生对社会善行的思考。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是谁,每天早上步履匆忙,赶到教室开门?
是谁?每天晚上辛苦守候,关灯关门?
是谁,每天值日认真打扫?
是谁,为班级活动建言献策,积极参与?
是谁,在班级中乐于助人,帮同学们解决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及张晓磊的感言,谈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学练结合,深化学生的思考。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青春有格
一、行己有耻
(1)知廉耻
(2)懂荣辱
(3)有所为
(4)有所不为
要求:
(1)明辨是非
(2)底线意识
(3)慎独
(4)磨砺意志
二、止于至善
(1)小事做起
(2)向榜样学习
(3)自我省察
是谁,看到父母的辛苦工作,老师的辛勤付出,能够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是谁,每天早上摇摇晃晃,早读课上才姗姗来迟?
是谁,总是破坏班级公物?
是谁,每天值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甚至制造垃圾?
是谁,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甚至捣乱?
是谁,在班级中欺负同学,对同学做恶作剧?
是谁,不管父母的辛苦工作,无视老师的辛勤付出,每天在学校里浪费时间?
某同学:我最觉得羞耻的事是上课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我答不出来,我想可能是老师注意到我走神了,虽然他没有批评我,但是在全班的注视中坐下去,太让我羞愧了。
有同学说,老师又没有批评我,我才不会羞愧呢!你觉得这对你来说是羞耻吗?
在我们的道路上经常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还有一些车主加塞骂人,这样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让人习以为常了,你还认为这些不是“耻”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框青春有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框青春有格学案

青春有格一、学习目标1.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2.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二、自主预习1.在行动之前,;在行动之中,;在行动之后,反思与。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的事情坚决不做。

3.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和,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4.以,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三、合作探究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

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有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

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引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1)结合本课相关知识,从白居易带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后来幡然醒悟这件事告诉你什么?(2)西湖小小的几块天竺山石引发了白居易的一番思考,并写下“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的诗句。

从白居易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四、随堂演练1.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

这句话是说()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2.能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理由是()A.换位思考B.羞恶之心C.行为规范D.国家法律3.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

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A.可以尝试一下,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C.学会决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D.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4.最近小华很苦恼,原来他的同学小辉经常当面指出他的错误,他感到很丢面子。

对于小华的苦恼应该怎样认识()A.自己的错误应该由别人指出B.“自行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是伤自尊的事D.小华的反映是自尊心强的表现5.东汉时期,许衡与朋友出游,见路旁有梨,同伴纷纷摘梨止渴,皆曰:“乱世,梨无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7张PPT)
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做人要诚实自律, 不自欺。不能因为别人 没有看见就做对不起良 心的事情,要自觉,也 不能贪财。
“四知太守”杨震却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要继承他身上哪种道德修养的方式或境界?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虽然王珏走了,但他的善行却感动着温州,他“星雨星愿”的种子随风播撒, 落进千家万户,“兰小草” 爱心宣传日、“兰小草”爱心驿站、“兰小草”志愿者 服务队也先后设立,许多人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公益慈善事业。这说明了什么呢?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2017最美孝心少年获得者,12岁的李家帮,是 一个被收养来的孩子。在三口之家里,奶奶双目失 明,爸爸患股骨头坏死无法正常行走,从8岁起,他 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用自己感天动地的孝
精讲点拨
一、止于至善的内涵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 的“至善”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 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精讲点拨
二、行己有耻的要求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 增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Step 1 增强”我不要” 的力量
Step 2 增强“我想要” 的力量
加强自我监控
Step 3
精典题例
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以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 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的形象 跃然纸上。 材料二: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 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 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群奋力拼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 害。真可谓“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 (1)青春的我们需要“行己有耻”吗?为什么? (2)羞恶之心对青春的我们有哪些作用呢? (3)“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参考答案: (1)需要。①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②我们要知廉耻,懂 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②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 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①需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③树立底线意 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生活中如何做到“至善” 呢?
追求至善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 让座
帮助同学 陪伴和分享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最重要的人物 评选活动之一,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 史诗”。
江西奉新泥洋小学教师 支月英——芳兰振惠叶
事迹: 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 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 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 ,成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 “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颁奖词: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 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 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 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 你的麻花辫。
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
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
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
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
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好的榜样的作用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 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 家才会变得更好。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学习目标
• 1.通过学习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 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 2.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 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 3.培养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 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 ,追求理想的境界。
3怎么做到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制学科七年级集体备课电子稿
(多媒体显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1)《大学》这本书的宗旨是什么?
提示:《大学》的主旨是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阅读---------阅读感悟微尘”p30
(2)谈谈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提示:行善在于是心,在于是行动。

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多媒体显示)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看到同学的优点,心理。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提示:分组讨论,探究合作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

榜眼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多媒体显示)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

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