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中医辨证论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是外科范围中最常见的疾病。临床有一般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两种,一般性感染有痈、疖、疔、发、有头疽等;特异性感染有流痰、烂疔、疫疔等。疮疡的临床特点,在肿疡阶段一般以红、肿、热、痛为主,在溃疡阶段则多以溃腐流脓及机体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功能障碍及全身中毒症状。
痈痈是指发生在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但不同于西医所称的“痈”。痈有内外之分,内痈生于脏腑,外痈生于体表,两者虽同属“痈”,但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辨证论治和护理也不同,本节仅叙述外痈。痈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直径多在6〜9cm
有红肿热痛,易起、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和内陷。
西医学中的体表浅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疾病,均可参照本病症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火毒内生,或外伤邪毒导致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所致。热毒蕴结,故患部赤热。热毒较盛,腐血烂肉乃成脓。气血虚弱之体,因毒滞难化,不易透毒外出,常致病情加重。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如颈痈、腋痈、脐痈胯腹痈、委中痈等,但多数性质、诊治护理原则基本相同。根据所兼邪毒的差异,辨证
有所侧重。一般地说,发于头面部者,常夹风温和风热;发于下肢者,多夹有湿火和湿热;发于中部者,多夹有气郁或火郁。
(二)辨证分型
1.风热毒盛(初期)
证候表现:初起时皮肉间突然肿胀,表皮灼红,疼痛,逐渐高肿,可见发热、头痛等热象,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清热,行气活血。(治疗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加减)2.湿热火毒(成脓期)
证候表现:患处肿热高突,痛如鸡啄,纳呆口苦,壮热不退。若局部中软应指,示脓以形成,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活血,托毒透脓。(治疗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外治宜切开排脓。初溃时用九一丹纱条填塞引流,外敷金黄散。
3.脓泄邪退(溃后期)
证候表现:患处脓出,症状减轻。若排脓通畅,则肿消痛止。若脓出而疮口四周仍坚硬,或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为流脓不畅,或体质虚弱,不易收口。
护治法则:调补气血。(治疗代表方:八珍汤)
痈外治法:
1.初起宜清热消肿,可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或取金黄散、玉露散
以冷开水或醋等调成糊状外敷;或太乙膏掺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外
贴。
2.成脓宜切开排脓。
3.溃后宜提脓祛腐,用八二丹或九一丹,并用药线引流,再用金黄膏或
玉露膏盖贴。
4.收口脓腐已尽,宜生肌收敛,以生肌散掺入疮口中,病用红油膏、太
乙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
5.脓出不畅,若有袋脓者,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则扩疮引
流。
有头疽
有头疽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浓头,焮热红肿胀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莲蓬、蜂窝。由于脓液一时不易畅流排泄,而向周围蔓延扩展变大,范围常超过
9cm甚至大于30cm.好发于颈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一般说来,发于项后、背部者,常不易透脓,内陷变证较为多见,故病情较重;发于四肢者,容易透脓,内陷变证少见,故病情较轻。本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尤其以消渴患者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痈),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多有外感风寒、湿热、火毒之邪,内有七情内郁,气郁化火;或劳伤精气,水不济火;或恣食膏粱厚味,内生湿热火毒,最终导致脏腑蕴毒,气血阻滞,毒邪凝滞肌肉而发为疽。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辨虚实:实证多属火毒凝结或湿热壅滞,局部红肿高突,疼痛灼热,根脚收束,脓液稠黄,伴发热、口渴等,舌红,苔黄,脉数;虚证多为阴虚火炽或气虚毒滞,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紫黯或晦黯,疼痛剧烈或闷肿胀痛,脓腐难化,脓液稀少或带血水,口渴喜热饮,舌红,苔白或微黄或黄而干,脉细数。
(二)辨证分型
1. 火毒凝结证候表现: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根脚收束,脓液稠黄,能迅速化脓脱腐,全身发热,口渴,尿赤,苔黄,脉数有力。
护治法则:清热泻火,和营托毒。(治疗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2. 湿热壅滞证候表现:局部症状与火毒凝结证相同,全身壮热,朝轻暮重,胸闷呕恶,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护治法则: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治疗代表方:仙方活命饮)
3 . 阴虚火炽
证候表现;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紫滞,疼痛剧烈,脓腐难化,脓水稀少或带血水,全身发热烦躁,口渴多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细弦数。
护治法则: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治疗代表方:竹叶黄芪汤)
4. 气虚毒滞
证候表现:肿势平塌, 根脚散漫,皮色晦黯不泽,胀重疼痛,腐肉不化,脓液稀少,易成空腔。畏寒高热或身热不扬,小便频数,口渴喜热饮,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白或微黄,脉数无力。
护治法则:扶正托毒。(治疗代表方:托里消毒散加减)
5. 气血两虚
证候表现: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新肌色淡、淡红而不鲜或黯红,愈合缓慢,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舌淡胖,苔少,脉沉细无力。
护治法则:气血双补。(治疗代表方:十全大补汤)
有头疽外治法:
1.初期未溃者,患处红肿,脓头尚未破溃,属火毒凝结证或湿热壅滞
证,用金黄膏或千捶膏外敷。阴虚火炽证或气虚毒滞证,用冲和膏外
敷。
2.酿脓期,以八二丹掺疮口,如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改用七三丹,外
敷金黄膏。待脓腐大多脱落,创面渐洁,改掺九一丹,外敷红油膏。
3.收口期,创面脓腐已静,新肉渐生,以生肌散掺疮口,外
敷白玉膏。若疮口有空腔,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可用垫棉法加压
包扎。
4.若脓腐阻塞疮口,脓液蓄积,引流不畅者,可用五五丹药线或八二丹
药线多枚分别插入疮口,蚀脓引流。或用棉球蘸五五丹或八二丹,松松
填于脓腔以祛腐。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