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全

合集下载

小学生语文知识大全《论语》

小学生语文知识大全《论语》

感谢您的下载!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
事情。
123
2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犹如流水一般,不论昼夜,时刻流
逝。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冬天来临的时候,才知道松树和柏
树是最后落叶的。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
的坏事。
2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统治者本身行为争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 得通;统治者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声, 百姓也不信从。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切勿强加给别人。
123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好学习,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 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真正崇高的人重视的是正义感,坚持自己的处事
原 则13,.不而愤卑不贱启的,人不仅悱仅不狭发隘。地从自身利益出发。 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 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 14的.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 少有仁德的!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
单纯追求速度就无法达到目的,只顾小
利,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25.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23
26.道不同,不相为谋
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公事。
27.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期礼仪,就不能够在人群中立足。
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解释: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篇》解释: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篇》解释: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篇》解释: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篇》解释: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考虑的是利益;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子曰:“君子博学而时习之,切问而近思。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子曰:“少也贱而贵,难乎终日而道之。


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子曰:“君子周急而不失其仁,小人反复而不失其公。


12、子曰:“君子安而不动,动而不怒,怒而不贰,悲而不伤,伤而
不绝。


1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4、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5、子曰:“颜回者,其言也老,老者安之。


16、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7、子曰:“譬如临深溪,将犹入也。


18、子曰:“学知识而无中庸,虽有禄也,可以入罪;学中庸而无知
识,有明论可以得罪,此之谓格物。


19、子曰:“得一人而好,若得百人;能使其身安,若使百家安。


2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论语大全100条

论语大全100条

论语大全100条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1.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方"指"一定的去处、方向,更重要的是指"方法"。

意思是父母身体健康时外出,要让父母知道你的去处是安全的。

如果父母的身体需要照顾,而自己又需要外出就"必须"安排好照顾好父母的"方法",以尽孝道游"必"有"方"。

1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8.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1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精选的论语名句及翻译大全

精选的论语名句及翻译大全

精选的论语名句及翻译大全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

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12、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论语语录大全人生哲理

论语语录大全人生哲理

论语语录大全人生哲理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学而》)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3.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论语·卫灵公》)4.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为政》)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里仁》)6. 巧言令色鲜能语,懦懒躁急少能事。

(《论语·乡党》)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8.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述而》)9.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乡党》)10.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颜渊》)11.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论语·为政》)12.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为政》)13.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子罕》)14.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论语·里仁》)15.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子罕》)1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1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仁》)1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2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学而》)21. 子曰:“听其言而信其行,是以诸侯贵得信也。

”(《论语·雍也》)22.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卫灵公》)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述而》)2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经典语句大全

论语经典语句大全

论语经典语句大全《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而成。

《论语》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内容涉及政治、伦理、教育、礼仪等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和故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被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名言。

《论语》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社会制度、道德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以下是论语经典语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第一》)解释: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取得成果后心情愉快。

2.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第五》)解释:虚伪的言谈和假装的微笑不能代替真正的仁爱之心。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政篇·第十二》)解释:只有喜欢并享受学习的人才会比纯粹懂得知识的人更有优势,只有喜欢并享受做事的人才会比单纯热爱工作的人更有优势。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为政篇·第九》)解释:有智慧的人不容易被迷惑,有仁爱之心的人不容易担心或忧虑,勇敢的人不容易害怕。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政篇·第十二》)解释:懂得知识不如喜欢学习的人优秀,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享受学习的人优秀。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八佾·内篇·第十五》)解释:诚实正直的人心态开放自然,视野宽广,而心怀不良的人总是疑心病重,心情不畅。

7.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第四》)解释:在父母错误的事情上进行适当的劝正,即使他们不采纳你的建议,也要尊敬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抱怨。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里仁篇·第八》)解释:懂得知识的人喜欢水,因为水不断生长扩张,像知识一样磨砺自己;有仁爱之心的人喜欢山,因为山能够容忍所有人,像仁爱一样能够容纳一切。

《论语》十大名言名句大全

《论语》十大名言名句大全

《论语》十大名言名句大全《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人生智慧。

本文将通过对《论语》十大名言名句的解读和分析,探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论语》十大名言名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篇》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篇》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为政篇》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罕篇》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公冶长篇》6.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述而篇》7. "己所欲也施于人,则先施于己矣。

"——《颜渊篇》8. "道听途说而后学;亦吾师也!"——《颜渊篇》9. "知其然也与知其所以然也,自也。

"——《雍也篇》1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卫灵公篇》这些名言名句凝练而深刻,道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下面我们将逐一解读这些名言名句,并探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学而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并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为政篇》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出了仁爱之道。

仁爱是儒家思想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之一。

通过对他人体谅、关心和尊重,我们可以建立起和谐、互助、亲密的人际关系,并为社会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

在《公冶长篇》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以正直、诚实、宽容的品质示人,而小人则以狡诈、狭隘、自私的行为败坏社会风气。

最新的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最新的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最新的论语经典名句大全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8、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9、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10、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论语·八佾》(尽善尽美)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宪问》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15、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论语·卫灵公》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1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20、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2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完整版论语大全

完整版论语大全

完整版论语大全目录
1. 引言
2. 学而篇
3. 为政篇
4. 八佾篇
5. 论衡篇
6. 古文观止篇
7. 齐物篇
8. 兼爱篇
9. 泰伯篇
10. 颜渊篇
11. 季氏篇
12. 卫灵公篇
13. 齐宣公篇
14. 述而篇
15. 泰子篇
16. 乡党篇
17. 里仁篇
18. 公冶长篇
19. 颜渊篇
20. 饮酒篇
21. 述而篇
22. 巧言篇
23. 堪忧篇
24. 见闻篇
25. 宪问篇
26. 岐阳篇
27. 先进篇
28. 养性篇
29. 性自道篇
30. 远音篇
引言
《论语》作为社会伦理学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记载而成。

该文献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和教育实
践,是研究儒家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本文档旨在整理和概述完整版的《论语》,方便读者查阅和研究。

学而篇
第一章
孔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继续完整版《论语》其他篇章的概述和内容)
总结
完整版的《论语》涵盖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多个篇章,记录了他们的思想和教育观念。

这是研究儒家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文献,也对人们的生活和道德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档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目录,以便他们查阅和学习《论语》的完整内容。

课外论语句子摘抄大全

课外论语句子摘抄大全

课外论语句子摘抄大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巧言令色,鲜亦仁!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

《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论语·述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

《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论语·述而》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

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乃与天通。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篇》)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

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日:“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句子精选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句子精选

1、子曰:“君子不器。

〞2、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4、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5、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19、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20、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1、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2、子谓子贱,“君子哉假设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23、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2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25、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6、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28、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那么吾未之有得。

〞29、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那么不孙,远之那么怨。

〞30、子曰:31、子曰:“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2、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33、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34、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5、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经典论语名句大全

经典论语名句大全

经典论语名句大全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2、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无道,危行言孙。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不学诗,无以言。

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6、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7、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0、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4、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5、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6、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18、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未知生,焉知死?28、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

29、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3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1、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6、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3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论语的好词好句大全

论语的好词好句大全

论语的好词好句大全好词:1不亦乐乎《学而》2犯上作乱《学而》3一日三省《学而》4节用爱人《学而》5贤贤易色《学而》6和为贵《学而》7食无求饱《学而》8居无求安《学而》9安贫乐道《学而》10巧言令色《学而》11告往知来《学而》12就正有道《学而》13贫而乐道《学而》14慎终追远《学而》15温良恭俭让《学而》16小大由之《学而》17学而时习之《学而》18言而有信《学而》19从心所欲《》20当立之年《》21而立之年《》22见义勇为《》23举枉措直《》24举直措枉《》25犬马之养《》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7三十而立《》28随心所欲《》29温故知新《》30言寡尤,行寡悔《》31一言以蔽之《》32异端邪说《》33知命之年《》34众星拱北《》35众星捧月《》36周而不比《》37知命之年《》38因材施教《》39哀而不伤《八佾》40爱礼存羊《八佾》41不咎既往《八佾》42成事不说《八佾》43告朔饩羊《八佾》44既往不咎《八佾》45戒奢宁俭《八佾》46尽善尽美《八佾》47乐而不《八佾》48了如指掌《八佾》49杞宋无征《八佾》50朝闻夕死《里仁》好句:1、三月不知肉味。

2、德不孤,必有邻。

3、虽蛮貊之邦行矣。

4、鸟兽不可与同群。

5、以约失之者鲜矣。

6、礼之用,和为贵。

7、未知生,焉知死?8、乡原,德之贼也。

9、小人之过也必文。

10、当仁,不让于师。

11、朝闻道,夕死可矣。

1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4、父母,唯其疾之忧。

15、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礼,与其奢也,宁俭。

19、不在其位,不谋其。

20、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1、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2、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27、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2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论语中的好句摘抄大全

论语中的好句摘抄大全

论语中的好句摘抄1.言必信,行必果。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0.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无惮改。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1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6.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7.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大全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卫灵公》)2.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子罕》)3.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忧、为政,则不成。

”(《论语·颜渊》)4. 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季氏》)5. 子曰:“君子周急而不殆,小人殆而不急。

”(《论语·公冶长》)6. 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论语·季氏》)7. 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公冶长》)8.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尧曰》)9.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公冶长》)10.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行之,有所不行,知之者不怨,无知者不加乎其言。

”(《论语·公冶长》)11. 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季氏》)12.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13. 子曰:“事父母几谏,以俟其老;不敬,亦不辱也。

”(《论语·宪问》)14.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远利信,近利贞。

”(《论语·里仁》)15.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言信,不私而辞。

”(《论语·子路》)16. 子曰:“从其安易者,其辞让也;从其难易者,其辞犹若也。

”(《论语·子路》)17.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子路》)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子罕》)19. 子曰:“可与入居,不可与入言;可与入言,不可与入信。

”(《论语·宪问》)20.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中的励志名言大全

论语中的励志名言大全

论语中的励志名言大全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德不孤,必有邻。

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2、巧言令色,鲜亦仁!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论语》心得《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

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

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

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

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

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

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

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

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

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

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你,从思想的远方和你拉近了距离,而成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有朋”的“朋”,那就是虽说你们思想上有隔阂和距离,但你却是一直以“朋”来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那是不会“有朋”又自“远方”而来的。

再来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在这里我想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见打破常规来说。

我们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句。

第一句,学而……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加了自身的阅历以及修养,然后有朋……就从“远方”来了。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说你装腔作势,如何如何……而这个时候呢,你也不生气,必定人们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样。

必然要有分歧。

你也能给予理解。

并且还当他是‘朋’。

这样你在学而……慢慢他也会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的。

到那时难道不是‘不亦乐乎’的一件事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

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

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孝弟,这个‘弟’是‘悌’。

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

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

有子(孔子的学生)称‘孝弟’是‘为人之本’。

就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

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

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

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

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学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

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

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

所以,我读这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读书笔记之《论语》(三)——为政第二 1、 为政第二的第四句,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原文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说:我是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的,三十岁才能够自立起来,四十岁才做到不惶惑,五十岁才了解了人的一生,六十岁才做到了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才能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从不逾越规矩。

 首先说说“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十五向学”的观点,其实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学、去研究,从而养成一种对学习的兴趣。

 什么是不惑?还是让我引用于丹老师《论语心得》上的解释吧。

“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

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我想《中庸》之道还是很适合我现在的状况的。

 2、 《为政》里的第五句话,原文是: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一天,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 孔子外出,樊迟替孔子赶车。

孔子在路上对樊迟说“孟孙曾向我问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 樊迟问:“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给他讲解说:“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 《论语》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

从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他认为“无违”才是一切孝行的基础。

 3、 为政篇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该句文面的意思是,孔子说:“勤求学问而不用思索,那还是罔罔然无所知的,而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却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的。

”这个“学”不仅可以理解成博览群书,还要理解成了解自然和社会,用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理解。

见识的多了,学的才扎实,才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思考。

所以对现在的孩子,我是主张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放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时间带孩子到外边走走,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比死啃书本更好的学习方式。

第二句“思而不学则殆”的“思”,应该是和“学”相对立的,“思”中是不包含“学”的,是一种遐想,就是想和思考、考虑的意思。

这就又让我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它了,如果一个人整天的在遐想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科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而不去真正的学东西,那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浪费生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

所以,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再说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该句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并从中知道了新的知识,也就可以当老师了。

” 其实在这句中,孔老夫子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停的去温习原来学过的东西,这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达到“无忘其所能”,另一方面,还能在温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理念、新的发现。

其实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如果你不去用心的读它、学它和理解它,你只能看到面上的东西,但是往往你换一种角度去看、去读、去理解,可能你又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的读书,我想不能是一种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状态,那样的话,我看还不如不读得好。

(四)八佾第三 1、八佾的第一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原文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句的意思是:孔子讲到季氏在家庙用佾的乐舞这件事时说:“这种人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人不可以容忍的呢!” 孔子说这句话的起因是:当时在鲁国有三家是最有权势的贵族,分别是仲孙、叔孙和季孙,他们三家操纵着当时鲁国的政治和经济。

而这三家贵族在平时确实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按礼数办事,为所欲为。

孔子说的季氏就是季孙一家,按照当时的礼数,季氏作为大夫只能用四佾(佾为古时乐舞的行列),而他却违礼越分使用了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孔子对这种做法是痛彻不已,所以,才有了《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

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看出孔子虽无力改变却是敢于说出来并公开地进行批评的勇气。

2、八佾第十五句,原文是: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熟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 该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进入太庙,对每一件不十分明白的事都要向人请教。

有人说:“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庙,每一件事都要问。

”孔子听到后就说:“这就是礼呀。

” 读到这句话,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孔子是如何的重视“礼”。

他不仅从语言上重视礼,还从实际行动上重视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