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浅析清政府的腐败
清末腐败清朝内部的腐败现象
![清末腐败清朝内部的腐败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7c722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3.png)
清末腐败清朝内部的腐败现象清末腐败:清朝内部的腐败现象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267年,然而,在清朝的晚期,腐败现象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清末腐败问题,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贪污腐败的表现在清朝晚期,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贿赂受贿现象的滋生。
官员通过接受贿赂收取暗礼或纳贿,以谋取私利,这种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官员的公正与廉洁。
其次,官员频繁敲诈百姓,征收过高税款或乱收费用,严重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此外,清末各级官员虽然工作繁忙,但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经济利益,例如揽权、受贿、挪用公款等等。
二、腐败现象的成因清末腐败现象的成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问题、社会风气问题以及经济问题。
首先,清朝政治制度腐败是造成清末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满、汉分化、洋务运动失败以及政治体制的僵化都导致了官员们对权力的贪婪。
其次,社会风气的退化也为官员贪污腐败提供了土壤。
在社会风气不端、道德缺失的背景下,官员腐败行为更容易被纳入常态化的体系中。
最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导致清末腐败的原因之一。
随着外国列强入侵,清朝内外交织的经济利益关系激化,官员们通过贪污腐败谋取利益成为一种合理化的行为。
三、腐败现象的影响清末腐败问题对清朝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内外交困问题日益严重,外患内忧交织,导致清朝实力逐渐衰退。
其次,腐败致使国家财政持续恶化,给国家带来巨额损失。
同时,官员贪污腐败行为也使得社会不公平现象进一步加剧,尤其是边远地区和贫民窟的民众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此外,腐败现象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公民对政府的失望、不信任感的增加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等等。
四、应对腐败的措施清末腐败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源上着手。
一方面,政治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建立起具有监督权力的独立机构。
此外,应当推行选贤任能的制度,确保官员的能力与廉洁。
另一方面,社会风气建设也非常重要。
晚清时期屈辱的历史概括作文
![晚清时期屈辱的历史概括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fa2a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6.png)
晚清时期屈辱的历史概括作文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关于“晚清时期屈辱的历史概括”的作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晚清时期就像一段黑暗而沉重的篇章,充满了无尽的屈辱与悲哀。
那时的清朝,犹如一艘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大船,在汹涌的波涛中艰难前行。
朝廷内部腐败成风,官员们一个个贪得无厌,只想着如何中饱私囊,全然不顾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死活。
就说那鸦片战争,英国人用鸦片这种邪恶的东西,侵蚀着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烟馆,里面挤满了骨瘦如柴、神情恍惚的人。
国家的白银大量外流,经济陷入混乱。
而英国佬呢,凭借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我们的军队呢,装备落后,训练不足,面对敌人的炮火,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圆明园,这座凝聚了无数工匠心血的艺术瑰宝,却在列强的烧杀抢掠下,化为一片废墟。
那曾经美轮美奂的宫殿,精美的雕刻,珍贵的文物,都被侵略者们肆意践踏和掠夺。
他们就像一群贪婪的恶狼,冲进了羊圈,毫无怜悯之心。
想象一下,那些价值连城的宝物,被他们粗暴地装进箱子,运走;那些无法带走的,就被无情地破坏。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黑烟笼罩着京城,仿佛是老天都在为这巨大的灾难哭泣。
甲午战争更是让人心痛不已。
咱们的北洋水师,曾经也是威风凛凛,被寄予厚望。
可结果呢?指挥不当,装备老化,内部勾心斗角。
在与日本的海战中,一艘艘战舰沉没,无数英勇的将士壮烈牺牲。
那鲜血染红了海面,却无法唤醒清政府的觉醒。
还有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等等,每一条都像是一把利刃,狠狠地刺在中华民族的身上。
割地、赔款,国家的领土被一块块分割出去,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
老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晚清的统治者们,要么懦弱无能,要么盲目自大。
面对列强的威逼利诱,他们一次次地妥协退让,把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拱手相让。
这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落后,就会挨打;如果腐败,就会灭亡。
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从中学到教训。
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不再受他人的欺凌。
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
![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f7a51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2.png)
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
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的推进,对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科学教育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范文一:浅析洋务运动的成与败摘要:洋务运动,满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开始是以军事自强为目的,到了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
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控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从而完全否定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
这些看法是值得讨论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改革影响洋务运动产生的性质一直以来,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
但是洋务运动是一场无奈下处于压迫后的运动。
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破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最强大敌人的挑战。
而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的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
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
英法联军的嚣张狂妄和大肆侵略,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的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多方面的活动。
他们在中央已奕?、桂良、文祥等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官吏,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7a9083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e.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西方列强以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落后的大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运动方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2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2000字论文篇一:《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摘要]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落后的大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运动方向,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同时,它既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促进作用,也对中国近代化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 鸦片战争;近代化;关系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无数仁人志士寻求着强国之梦。
中国的近代化,也随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中诞生了。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了,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以奕诉、曾国藩等人为代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适应近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社会结构的转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封建等级结构,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等级结构发生了动摇。
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在名义上权力如前,实际上大不如前。
政令难以完全贯彻,八国联军侵华,皇太后和皇帝逃难。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让武官失去了社会地位,文官在洋人面前也唯唯诺诺,使广大民众对官员失去了信任。
这时下层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百姓开始追求平等、自由和人道。
如浙江的“堕民”、“丐户”在雍正年间被允许开豁除籍,但多数人没有能够实现,光绪末年他们再兴抗争,得到平民的支持。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作文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c081b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f.png)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作文
今天咱们来聊聊清朝政府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吗?那时候的清政府,简直就是一滩烂泥,干啥啥不行!
就说那外国列强吧,一个个像恶狼一样盯着咱们中国这块大肥肉。
可清政府呢,就知道缩头乌龟一样躲着,不敢和人家正面刚。
我爷爷给我讲过,有一回,英国人开着大船带着大炮来了,清政府的那些官员吓得腿都软了,连反抗都不敢,就乖乖地把咱们的土地和财宝送给人家。
这能不让人生气吗?
还有啊,那时候的官员,一个个只知道自己捞钱,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却在那大鱼大肉,住大房子。
这就好比是一群老鼠在粮仓里偷吃,把粮食都糟蹋了,咱们老百姓只能挨饿。
我记得有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说到这事儿,小明气呼呼地说:“这清政府也太没用了,要是我在那时候,肯定和他们拼了!”我也跟着说:“就是就是,他们怎么能这么胆小怕事!”
而且,清政府还闭关锁国,就像把自己关在一个小黑屋里,外面的世界都变了,他们还不知道。
别的国家都在发展新的技术,造大船、造大炮,咱们还在原地踏步。
这不是等着被别人欺负吗?
还有那慈禧太后,过个生日都要花好多好多钱,这些钱要是用来买武器、发展军队,咱们能被别人欺负吗?这就像家里有困难,妈妈还拿着钱去买漂亮衣服,不管家里人的死活,能行吗?
后来,老百姓实在受不了了,就起来反抗。
太平天国运动不就是这样吗?可是清政府不但不支持,还去打压。
这不是糊涂吗?
我真想问问那些清政府的官员,难道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我觉得,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让咱们国家遭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咱们可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努力让咱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再也不让别人欺负!。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失利与政府腐败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失利与政府腐败](https://img.taocdn.com/s3/m/9a308b1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69.png)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失利与政府腐败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尊严受损的一次战争。
这场战争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政府腐败所导致的。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政府的失利和腐败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战争失利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中日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非常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多力量大”的说法,但在这场战争中,却是人少力量弱。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在战前没有进行足够的军事准备。
中国军队装备差,军官素质不高,没有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训练和战术,且指挥系统混乱。
另外,战争发生后,中国政府对抗日战争的态度缺乏明确,战争指挥系统混乱,战争指挥体系不完备,战役计划缺乏科学化和系统性,作战行动缺乏有效的指挥协调等等。
而日本则是通过近代化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队和武器,每一步战术都有完整和有效的计划和指挥协调,最终获得战争胜利。
当时的海上运输是支撑战争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政府却没有很好地利用海上运输来支援战争。
依靠运输船队从广东、福建等地向辽东方向运送粮食、炮弹等物资,海上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出现不能运输的情况,就会导致辽东卫军粮食紧张,装备缺乏,催生了种种问题。
尤其是对于未拥有大型铁甲舰的中国而言更加显得重要。
但是,中国政府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规划,连续遭受几次海战的惨败,使得战争失利的结局已经注定。
二、政府腐败中国近代史上政府腐败的问题一直存在,战争时期的政府腐败也是导致甲午中日战争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战争爆发前,清政府的粮食和军需储备中,大量被官员贪污,没有储存起来。
在战争期间,政府及其官员更是不断侵占军需物资,只为自己的私利,大减对军队的支撑。
军官系统内部还腐败得十分严重,一些封建地主和贩子通过贿赂等手段,成功地让自己的亲戚朋友成为高级军事官员,这些官员虽然智力和军事能力都很欠缺,但在战争中却掌握了大量的关键决策权。
此外,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
大学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2000字
![大学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f89d9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d.png)
大学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2000字中国近代史是一个西学东渐、中国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历史上最让人无法忘怀的一段历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2000字结课论文,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2000字结课论文篇一:《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摘要: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前人对此进行过大量的总结。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大方向上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一次新的探究。
关键词:戊戌变法宏观微观改革原因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对于中国的瓜分已经变得有恃无恐,中国即将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况。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
这场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通过分析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的表现,中国的国情,能构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同时,对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就此改革者开始了他们与各种保守力量的较量。
从微观上看,原因如下:一、康有为本人对于皇权的过度依傍和自我膨胀。
之前的洋务运动,在康有为眼里过于温和,而且这样一点一滴的改良,满足不了当时中国的迫切需要。
所以,他希望进行一次大手笔的改良。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他一直在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出将入相,皇帝能够对他言听计从,使他可以利用手中的君权发动一场变法。
这种思想必然会造成康有为对权力的渴望,对皇权的依傍。
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康有为不管是作为一个学者,还是一个政治家,他都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
但是,他的自我膨胀也是他不能克服的顽疾。
“汪大燮说他听张元济说,康有为和弟子曾在广西刻过“俚言书多册分送,其中说话亦无甚奇!惟每说及己则称康子,而康字必大于余字数倍”。
[1]在1897年,康有为游历桂林时,居然自命不凡的把它看到的山川,洞穴命名为“康岩”“素洞”,[2]康有为犯了一个大忌,那便是他触动了中国士人的伤疤。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ef0ac11fc4ffe473368abac.png)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
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
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落后: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的原因2、西方列强的侵略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补充一、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五次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⑤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局部侵华。
1937年七七事变,侵略平津(华北),全面侵华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略上海二、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归纳:孙中山一生最主要的历史功绩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你从孙中山身上受到哪些教育和启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谈谈中国近代史论文.doc
![谈谈中国近代史论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9574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a.png)
谈谈中国近代史论文谈谈中国近代史论文导读:中国近代史论文近代中国人们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炮轰开了国门,惊醒了熟睡的雄狮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使得封建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地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
面对英国的长炮洋枪,清政府表现得软出弱无力,事实上清政府的反抗也是无力的!日益腐朽的制度,封建王朝在西方工业文明的面前显得无力!在抵抗英国的入侵中,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在抵抗英国的中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
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年水深火热的日子。
二、平民们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在封建社会,长期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
战争失败以后,为了列强的巨额赔款,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的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向反抗的道路。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建立太平天国。
随后,太平军于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位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然而,太平天国的人员大多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阶级。
他们的文化教育基本上为零,对整个运动的引领有局限性。
且当时,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已经跟不上历史的发展,因而他也无法从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的领导们所信仰的拜上帝教教义并不是的思想理论,它不能正确的指导斗争,甚至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当太平天国稳定下来时,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开始滋长逐渐向封建地主的生活方式看齐,并且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在出理政务上有所欠缺处理方法具有片面性。
浅析中国近代有关反腐败的国家立法与监察体制
![浅析中国近代有关反腐败的国家立法与监察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0fcea631ba0d4a7302763aed.png)
浅析中国近代有关反腐败的国家立法与监察体制摘要:从清末督察院的改革到近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其间的更替与兴衰,充分反映了中国政治法律制度近代化的历史必然趋势。
1906年清政府官制改革,虽然保留了督察院,但是职能受到严重的削弱。
进入民国时期,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与近代西方法文化的深入传播,监察制度的近代色彩日益增多。
孙中山深受传统监察思想与制度的影响,同时又接受西方权力制约的理念,将监察权纳入宪法架构,形成“五权宪法”。
北京政府时期,1914年公布的《平政院编制令》规定了平政院的组织与职权。
1914年6月,北京政府根据该法令设平政院,固有的都察院的纠弹职能并入平政院。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五院制的中央机构。
不久便通过《中华民国监察院组织法》,对监察机构与监督人员以及监察区划作了详细规范。
该法是监察院成立和运作的法律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法律观的指导下,创行了新式的监察制度和监察法制仍然起到了一定的消除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近代;监察体制;反腐败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之间便有着纠缠不清的利益问题,而人各自有着各自的利益,便出现了数不清的贪污腐败的问题。
所以从古至今,如何反贪腐怎样反腐败都是各朝各代领导者最重视最关注的方面。
自从十八大之后,党倡导反腐倡廉,依法行政,严肃执政。
反腐败国家立法可以看作是监察权。
监察权是在党的领导下,由监察机关行使的一种特殊权力。
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设置监察机关,是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出发加强对公权力监督的重大改革创新。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整个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中国近代这个动荡的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本文所讨论的监察体制在近代也发生了很大变革。
自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建制度分崩离析,出现了多个阶级,如: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北洋军阀等等。
而不同阶级的统治也造成了中国近代形成了不同的监察制度。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f42214650e52ea551898ba.png)
中国近代史所谓中国近现代史,就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
其中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叫中国近代史。
而之后从1949年到现在的历史叫这个现代史。
毛泽东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而且还多次发出“学一点历史”的号召。
可见毛主席对于历史的注重。
而作为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和各条战线的主力军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未来,也要了解祖国的过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们必须学习的课程,无论什么专业,学习近现代史纲要都是必要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由此进入了中国的近代史的起点。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和扩大商品市场,英国先后占领了很多国家,而其中的一个目标便是中国,由此发动了鸦片战争。
而最后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8月29日,中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之后其他国家也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大片土地主权丧失。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侵略分四个方面,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渗透。
面对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救亡图存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
1842年5月,发生了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此次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在这其间还出现了太平军·义和团等一批批爱国的人民。
反侵略斗争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会失败,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出现了一大批救亡图存的有志的人,其中以孙中山·康有为为主要人物。
由于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所以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在1912年结束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近代史论文--浅析清政府的腐败
![近代史论文--浅析清政府的腐败](https://img.taocdn.com/s3/m/15e0fa8cd0d233d4b14e697d.png)
浅析清政府的腐败一,政治腐败。
1.无知守旧,虚骄自大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对于世界的发展毫无所知,甚至在清人所著《明史·外国传》中竟然不分彼此,将葡萄牙、法兰西、西班牙等国家统统称为“红毛番”。
对于世界一些国家尤其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
对此外国人评价说当时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人根本不加区别“一体被中国人看作是夷人,他们那种亚洲式陴睨一切的气概是那样的浓厚,以致不屑再分什么彼此厚薄。
”当时的官员,都信奉“以模凌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
由此道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
”因此,很多参与重大决策的官员都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决定对未来有多少影响。
在嘉庆、道光年间久任要职的军机大臣曹振镛,对讨教官运亨通之道的门生说:“无它,但多瞌头少说话耳!”这正如时人所揭露的“士不知耻, 为国大之耻。
历览近代之士, 其自敷奏之日, 始进之年, 而耻已存者寡矣。
官益久则气愈, 望愈崇则谄愈固, 地益近则媚亦益工。
“鸦片战争之后,虽然中国被迫接受了西方日益强大的事实,部分官员和封建王室仍因循守旧,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1876年6月,英国怡和洋行不顾清廷的劝阻,擅自在上海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清政府觉得外国人在祖宗留下的土地上修筑铁路,有碍风水和面子,最后决定以28.5万两银子从怡和洋行手里买下吴淞铁路,并派人将铁路拆毁,抛于江海之中。
1881年,手握重权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煤问题,修建了一条唐山至胥各庄全长只有11公里的铁路。
当铁路首次通车时,顽固派声称机车行驶会震动皇陵,李鸿章被逼得只好一度改用马拉车厢在铁路上行走,成为当时的奇闻。
2.贪污成风,搜刮无限康熙晚年, 奢侈腐败之风已经兴起, 后来经过雍正时期的厉行节约和严刑峻法等改革措施而有所控制。
到乾隆时, 随着经济繁荣和财力充裕,奢靡腐败之风重新抬头并愈来愈甚。
乾隆六巡江南, 游山玩水, 沿途接驾送驾、进贡上奉、大兴土木, 豪华与排场空前, 糜费特甚。
清政府的腐败
![清政府的腐败](https://img.taocdn.com/s3/m/b6146a1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8.png)
背 国内:1、清政府的腐败;2、皇帝大臣盲目自大,闭目塞听,缺乏对世界的了解 景 国际: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根本原因:为了掠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英 中国由于自然经济的影响,处于出超地位贸易 英国走私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危害清政府的统治 时间:1839年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目的: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关键人物:林则徐(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第 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坚强信心 1840年6月战争开始(英军封锁珠江口) 一 经过: 战争扩大(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战争结束(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次 政治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 影 社会矛盾上: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鸦 响 革命任务上:由反封建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由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片补充: 内 容 影 响战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并以此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南京条约》的主 赔款2100万银元; 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争 要内容及影响 开放广州、宁波、厦门、上海为通商口岸; 使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协定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贸易主权 名 称 影 响B 、 A 、《黄埔条约》(中法):→ 使法国最早取得在中国传教的权利《南京条约》附 B 、《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使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件及影响: 及在通商口岸租地,租房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C 、《望夏条约》(中美):→ 允许美军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 立教堂”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即为了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原因: 直接原因:中国政府拒绝修约第 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 “马神甫”事件 1857年底二 经 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英法占领广州,建立联军委员会(中国近代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次 过 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柏贵) 鸦 结 中国战败,1858年被迫与各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片 果 俄国占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 1、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清政府开始沦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 使中国的半殖 争 影 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 民地化半封建 响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大肆倾销商品,掠 的程度进一步 夺原材料和劳动力 加深补:《天津条约》的内容及影响◇1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主要原因) 原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因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传入 时间:1851—1864年准备: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1853年)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 前期 北伐(推翻清朝,李开芳、林凤祥,失败)(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太 全盛:西征(巩固天京,赖汉英,获胜)平 经过 东征(断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秦日纲,获胜)(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天 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争权夺势;由胜转衰)、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国 后 防御:破江北、江南大营,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精锐、曾国藩),东征苏南(洋枪队),安 运 期 庆战败 原因:动 失败: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死)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性) <未能跳出小农经济的束缚>) 加速了清政府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历 史 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意 义 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亚洲反殖民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背 新 景 思 想 的 萌 代 发 表 人 人物:洪仁玕物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农民阶级 内容:(略)著作:《资政新篇》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国际:a 、日本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并出兵朝鲜背: b 、列强的默许或纵容(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景 c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国内: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准备,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爆发:1894年7月,黄海海战标志着战争爆发 过 第一阶段(由朝鲜转到国内):平壤战役、黄海战役程 第二阶段(由陆战转为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束: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战争结束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A 、 内 容 危 害一、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 甲午中 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日战争 马 关 条 使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到内地 约 根据“利益均占”,列强都可享受此条款;严 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收内地税。
难忘的一课清朝政府腐败作文
![难忘的一课清朝政府腐败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f892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d.png)
难忘的一课清朝政府腐败作文I will never forget the invaluable lesson I learned about the corrup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所学到的关于清朝政府腐败的宝贵教训。
During my history class, we delved into the depths of the Qing dynasty's governance and were shocked by the extent of corruption that plagued the administration. 在历史课上,我们深入研究了清朝的治理,对政府腐败的程度感到震惊。
One of the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orruption in the Qing government was the lack of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in its bureaucratic system. 清政府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官僚体系缺乏问责和透明度。
Officials in the Qing government often abused their power for personal gain, leading to widespread bribery and embezzlement. 清政府官员常常滥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导致了广泛的贿赂和贪污。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rampant corruption were devastating for the Chinese people, who suffered from exploitation and unfair treatment at the hands of corrupt officials. 这种猖獗的腐败对中国人民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他们饱受腐败官员的剥削和不公。
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600b6c7e21af45b307a82e.png)
第一次鸦片战争摘要:1840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这个战争发展划了一道明显的分界线。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在这以后中国成了半知名半封建社会。
中国没有独特的资本主义社会,通常所说的中国近代,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的开端。
关键字:中国、鸦片战争、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的地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地位;封建统治者吸收法家思想,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再加上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紧急危机。
1840年往前推200年也就是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此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资本主义社会,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工业革命的广泛展开,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到鸦片战争前夕,法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在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工业并不发达,但它正处于上升阶段。
19世纪3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正向南部劫掠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土地,排除欧洲资本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全面控制市场,因此,美国在19世纪中叶没有足够的力量侵犯中国。
美国充当了英国侵略者的帮手,追随英国侵入中国。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
关于近代史的2000字大学论文
![关于近代史的2000字大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1c3ba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0.png)
关于近代史的2000字大学论文从1840年第一次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下面是给大家推荐的关于近代史的2000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体制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此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这次鸦片战争,使我们看清了清政府及局部官员、将领腐败无能的表现,进一步认识了清政府的本质,通过对清王朝衰败过程的分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就要挨打”本文主要阐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这次战争的看法。
关键词:鸦片战争、危害;一、第一次鸦片战争道光十八年间,林那么徐奉召晋京,并获得钦差大臣称号,去广州禁止鸦片。
1839年3月林那么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林那么徐宣明到广州的目的是查办海口事件。
贴出《关防示稿》;这个告示主要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
在查禁鸦片期间,林那么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那么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林那么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开展,需要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到的利益,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英国在到处寻找时机。
1854 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两次以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英国企图修改《南京条约》也同样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随后,英法两国发起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9167370066f5335a812164.png)
近代史论文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绵延不断,与时常新。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在被动依附的状态下开始了近代历史进程。
悲痛中国人民的受苦受难,感慨仁义志士的为国捐躯,自豪中国人民的伟大与坚强。
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到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再到中国的内战。
其间中国损失了大量的土地和金银,中国人民经受了外国入侵者的欺凌,饱受磨难。
中国从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共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屈辱史。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由于内部斗争,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失败了。
1858年,俄、美、法、英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10月下旬,清政府又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
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订不平等条约。
至此,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19世纪末,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在革命的领导下,革命军英勇奋斗,所向披靡。
辛亥革命的胜利后革命党人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清政府的腐败
一,政治腐败。
1.无知守旧,虚骄自大
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对于世界的发展毫无所知,甚至在清人所著《明史·外国传》中竟然不分彼此,将葡萄牙、法兰西、西班牙等国家统统称为“红毛番”。
对于世界一些国家尤其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
对此外国人评价说当时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人根本不加区别“一体被中国人看作是夷人,他们那种亚洲式陴睨一切的气概是那样的浓厚,以致不屑再分什么彼此厚薄。
”
当时的官员,都信奉“以模凌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
由此道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
”因此,很多参与重大决策的官员都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决定对未来有多少影响。
在嘉庆、道光年间久任要职的军机大臣曹振镛,对讨教官运亨通之道的门生说:“无它,但多瞌头少说话耳!”这正如时人所揭露的“士不知耻, 为国大之耻。
历览近代之士, 其自敷奏之日, 始进之年, 而耻已存者寡矣。
官益久则气愈, 望愈崇则谄愈固, 地益近则媚亦益工。
“鸦片战争之后,虽然中国被迫接受了西方日益强大的事实,部分官员和封建王室仍因循守旧,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1876年6月,英国怡和洋行不顾清廷的劝阻,擅自在上海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清政府觉得外国人在祖宗留下的土地上修筑铁路,有碍风水和面子,最后决定以28.5万两银子从怡和洋行手里买下吴淞铁路,并派人将铁路拆毁,抛于江海之中。
1881年,手握重权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煤问题,修建了一条唐山至胥各庄全长只有11公里的铁路。
当铁路首次通车时,顽固派声称机车行驶会震动皇陵,李鸿章被逼得只好一度改用马拉车厢在铁路上行走,成为当时的奇闻。
2.贪污成风,搜刮无限
康熙晚年, 奢侈腐败之风已经兴起, 后来经过雍正时期的厉行节约和严刑峻法等改革措施而有所控制。
到乾隆时, 随着经济繁荣和财力充裕,奢靡腐败之风重新抬头并愈来愈甚。
乾隆六巡江南, 游山玩水, 沿途接驾送驾、进贡上奉、大兴土木, 豪华与排场空前, 糜费特甚。
乾隆带了头,其示范效应无与伦比, 大小官吏借接驾和其他机会, 极尽奢华之能事。
、文武百官、大地主、大商人, 无不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尤其是满族亲贵, 沾染的奢侈淫靡的习气最严重。
满人阿克当阿任淮关监督十余年, 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计其数, 豪富无敌, 人称“阿财神”。
汉族官宦豪族的奢华情形也大同小异。
大小官吏上任之时大多两手空空, 离任返乡则车拉船载, 浩浩荡荡。
乾隆后期军机大臣和坤就是有名的大贪官,嘉庆时抄没其家,将其全部财产编列为109号,其中26 号经估计即值22000 万两。
稍后的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 与贪官和坤媲美, 揽权卖官, 贿赂公行, 世人讽剌说: “上和下穆。
”1841 年大学士琦善被抄家,有黄金10912 两,白银1805 万两,珠宝11箱。
丑声藉藉。
“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是当时吏治腐败、几乎无官不贪的生动写照。
到了清朝后期,出现了买官卖官明目张胆的现象。
由于封建社会里官职是被垄断的稀缺资源, 因此凭借手中握有的任免、考选、黜陟、迁徙之大权而卖官鬻爵、大肆收受贿赂的官吏大有人在。
发展到清末新政时期, 重贿求官、当官捞钱已成为相当普遍、甚至成为当然的现象, “彼时政以贿成, 悬价售官, 殆已公言不讳。
”谙熟官场潜规则的袁世凯就是通过重金贿赂奕劻而高升。
陈璧一次送给奕劻5万金并求为干儿, “于是由道藩一跃而入为侍郎, 且邮部尚书矣。
”上任之后,袁世凯仍继续大肆搜刮。
向上讨好慈禧。
在慈禧太后奔逃在西去的路途中时,袁世凯就派骑兵急追千里,给她送去10 万两银子做路费。
慈禧太后在西安时,袁世凯又源源不断地送去30多万两银子和几百匹贡缎及其它珍贵的物品。
向下以贿赂买通奕、李莲英为其所用, 通过大力保荐推举手下的将领武士、僚佐宾客, 来培植私人势力, 因此, 袁世凯的北洋系成为清末权势熏天的集团。
而清末的新政后,入仕之途有科举、荫袭、捐纳、保举以及从新式学堂或外国留学归来人员选拔官员, 途径不可谓不多, 然而实行起来混乱无章, 流品庞杂。
所以清末选官制度的落后、混乱也是导致腐败的一
个重要原因。
二,军事腐败
前期
1.不加操练,纪律废弛
军队疏于操练,纪律废弛,早而有之。
嘉庆皇帝还是皇太子时, 曾经随乾隆阅兵, 所见到的却是“射箭, 箭虚发。
驰马, 人堕地”的闹剧。
绿营士兵的饷额甚低, 又为官长剥削, 所以, 只好自谋生计, 兼营他业, 把当兵作为一种副业而已。
没有纪律、没有操练, 以至军心不固, 思想松懈, 精力分散, 技艺生疏。
而八旗因腐败而退化, 所以清王朝虽然拥有22万八旗兵和66 万绿营兵,但早已腐败不堪,严重失去了战斗力。
鸦片战争前, 烟毒流进了军队, 官兵吸毒者甚多, 更是造成了兵弱的严重危机。
除吸食鸦片, 军队里聚场开赌的现象比较普遍。
京城禁旅往往三五成群。
手提雀笼雀架, 终日闲游,甚或相聚赌博。
问其名色, 则皆为巡城披甲, 而实未曾当班, 不过雇人顶替, 点缀了事。
骑兵往往没有马, 水师素不识水。
将帅不管军务, 愚昧无知, 贪生怕死。
士兵目无军纪, 训练无素, 恶习深重。
到鸦片战争时, 八旗、绿营、乡勇、团练都不中用, 数十万清军被万余名英国远征军打败。
军威一蹶不振。
2.军费不足,武器低劣
光绪年间的海军衙门总理大臣奕擐为了讨好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400 万两修建颐和园,致使北洋海军因经费缺乏,武器装备日益落后,战斗力下降。
北洋海陆军的重要将领, 及主管人员, 多屈身于李莲英的门下称门生。
军饷上“苞苴贿赂品的来源, 不外克扣军饷, 侵吞公款, 于是弄得军事上的设备粗劣不堪。
上行下效, 今之统兵官员大抵专以克扣军粮为事, 应给五两者或发给二两有半, 应给四两者或发给二两。
承平之际, 相习成风, 固已有玷职守。
今海隅多故,而统兵各员仍蹈故辙。
而士兵们但能养命, 不能果腹, 人人伤心解体, 积怨成仇。
”装备上,举例而言,有的大炮因铸造时偷工减料,蜂眼很多,施放时经常炸裂。
曾经刺探沿海炮台军情的德籍传教士郭士立断言:“我确信有些炮对炮手们要比对他们所瞄准的敌方更加危及生命。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3.封建迷信
鸦片战争中,道光帝派往广东指挥作战的大臣杨芳竟认为英舰横行无阻,其中必有“邪术”,于是命令收集民间的马桶,破其“邪术”,结果惨遭失败。
时人便讥讽他为“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奥城中”。
道光帝派往浙江迎战的扬威将军奕经视战争为儿戏,因梦英军“弃陆登舟联帆出海”,且派员“侦探,果有运械归船之事”,以为佳兆昭著;向关帝庙祈祷,又得以虎取胜的启示,便制定了从绍兴分兵三路反攻宁波、镇海、定海三城的作战计划。
可英军获取情报,早作准备,三路清军大败而归。
因以上种种原因,尽管某些官兵英勇抗敌, 尽管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取得局部的、个别战役的胜利,但无法扭转整个战争的结局,更无法扭转清政府的结局。
三,文化腐败
1.科举禁锢
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
对广大知识分子一贯采取恩威并施的两手政策。
一方面实行科举制度,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
2.兴文字狱
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对稍有排满思想或宣传“异端异说”的知识分子,进行残酷镇压。
例如沈德潜《咏黑牧丹》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的句子,被认为是讥讽清朝的异族统治,结果被剖棺戳尸。
胡中藻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乾隆批示“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
胡中藻被凌迟处死。
乾隆一朝类似这样的文字狱,有记载的即达77多起。
这种专制统治必然使整个社会万马齐暗,一片沉寂。
3.后期选制杂乱
而清末的新政后,入仕之途有科举、荫袭、捐纳、保举以及从新式学堂或外国留学归来人员选拔官员,
途径不可谓不多, 然而实行起来混乱无章, 流品庞杂。
所以清末选官制度的落后、混乱也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经济腐败
1.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前期统治者极力维护个体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基础,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着外国资本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摧残,成长极为艰难。
后期虽然放宽了对民族企业的限制,但仅就从税收制度一项看,民族资本主义仍不具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匹敌的条件。
3.交税
清末的苛捐杂税每每打着“新政经费”的招牌, 使冠冕堂皇的改革措施, 多半成了贪官污吏们借以敲剥小民的“暴政”。
命令下来, 征集印花税和军需开支, 不考虑人民的负担能力。
使得民怨四起,哀鸿遍野。
总而言之,从某种程度上说,清政府统治者成了自己的掘墓人,它用腐败埋葬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