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基本方程不能描述跃迁过程

合集下载

量子态与波函数

量子态与波函数

量子态与波函数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在这个领域中,量子态和波函数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量子态和波函数的定义、特性以及它们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一、量子态的定义和特性量子态是描述一个物理系统的状态。

对于经典物理中的粒子,我们可以通过坐标、动量和时间等变量来完全描述它们的状态。

然而,在量子力学中,由于存在波粒二象性,我们需要使用波函数来描述粒子的状态。

波函数是一个复数函数,用符号Ψ表示,它包含了粒子所处的位置、动量等信息。

波函数的平方可以给出粒子在不同位置的概率分布。

根据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这个平方表示了我们测量粒子处于某个状态的概率。

量子态可分为纯态和混态两种。

纯态是指系统处于唯一的量子态,可以用单个波函数来描述。

而混态是指系统处于多个量子态的叠加态,需要使用密度矩阵来描述。

纯态和混态的性质有所不同,它们对应了不同的物理现象和实验结果。

二、波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波函数是描述量子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通过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如薛定谔方程)得到。

波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为Ψ(x, t),其中x表示位置,t表示时间。

对于多粒子系统,波函数可能是多变量的。

波函数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首先,波函数必须满足归一化条件。

归一化要求波函数的平方在整个空间上积分等于1,这意味着粒子存在的概率为1。

其次,波函数需要满足连续性条件。

这意味着波函数及其一阶导数需要是连续的,不会出现跃迁和不连续的情况。

这是由于在物理上,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连续变化的。

最后,波函数的相位是任意的,只有相位差才有物理意义。

这是由于波函数的平方可以给出粒子的概率分布,而概率分布不受相位的影响。

三、量子态与波函数的应用量子态和波函数在量子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们可用于描述和分析微观粒子的行为。

例如,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的波函数可以给出粒子的能级和波动特性。

其次,量子态和波函数可用于描述量子系统的演化。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小物体的物理学理论,其基本原理包括不确定性原理、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

一、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由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

它表明,在测量微观粒子的某一物理量时,无法同时准确确定其另一物理量的数值。

换句话说,对于某一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确定它们的数值,只能知道它们之间的不确定关系。

这一原理改变了经典物理学对于物理系统的认识,揭示了微观世界不可预测的本质。

二、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粒子在没有被测量时,能够同时存在于多个可能状态之间,并以一定概率发生跃迁。

叠加原理的最经典的例子是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实验表明,当无法直接观测到光子通过哪个缝隙时,光子会同时穿过两个缝隙,并在干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这表明微观粒子的行为不仅由其粒子性决定,还与波动性相关。

三、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一种特殊的量子力学现象,它表明当两个或多个微观粒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后,它们的状态变得相互关联,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无论它们之间有多远的距离。

这种关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即使将它们分开,它们仍然保持着相互关联。

量子纠缠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总结: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一种解释微观世界行为的理论框架。

不确定性原理揭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限制和无法预测性质,叠加原理展示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揭示了微观粒子之间的非局域性关联。

这些基本原理使我们对微观粒子的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为量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尽管量子力学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和争议的问题,但它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验探索,相信我们能够揭开更多量子世界的奥秘,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能级跃迁方程

能级跃迁方程

能级跃迁方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能级跃迁方程是描述原子和分子内部电子能级跃迁的数学表达式。

在原子或分子中,电子会处于不同的能级上,并且当电子跃迁到不同的能级时会放出或吸收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

这种能级跃迁是原子和分子光谱学研究的基础,通过研究能级跃迁方程可以揭示物质的内部结构和性质。

能级跃迁方程一般是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推导得出的。

在原子或分子中,电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离散的数值。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它会吸收或放出能量,这种能量通常以光子的形式呈现。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能级跃迁的频率和能量与电子能级之间的差异相关。

对于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能级跃迁,一般可以使用以下的能级跃迁方程来描述:\[\Delta E = E_f - E_i = hf\]ΔE表示能级之间的能量差,Ei和Ef分别代表初态和终态的能级,h为普朗克常数,f为电磁辐射的频率。

这个方程也被称为普朗克-爱因斯坦关系,它描述了电子能级跃迁和辐射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原子光谱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能级跃迁,比如跃迁类型包括单色允许跃迁、多色允许跃迁、单色禁止跃迁和多色禁止跃迁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跃迁对应着不同的能级跃迁方程,并且在实际的光谱分析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能级跃迁方程。

除了能级跃迁方程,我们还可以通过描述原子或分子内部能级之间的转变概率来衡量电子跃迁的可能性。

这个概率通常可以通过费米黄金法则或黄金选择定则等理论来计算,它们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跃迁在光谱中的出现规律。

能级跃迁方程是描述原子和分子内部电子跃迁的重要数学工具,通过研究这些方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在光谱分析和量子力学研究中,能级跃迁方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能级跃迁方程的研究能够为我们解开更多物质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探索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

第二篇示例:能级跃迁是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在受到外部激发后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

量子跃迁

量子跃迁
n
Cnk (t) e−iEn t/ |ψn ⟩
Cnk (t) = ⟨ψn |ψ (t)⟩
我们增加k 的指标是为了表明扰动之前是处在|ψk ⟩这个本征态上,出现跃迁是从Ek 这个能级上跃迁出来 的。 按照统计诠释,t时刻测量力学量F ,得到Fn 的几率应该为 Pnk (t) = |Cnk (t)| = |⟨ψn |ψ (t)⟩|
) ′ ′ eiωmk t ∂Hmk (t′ ) ′ + dt |m⟩ e−iEm t/ = δmk − ωmk ωmk ∂t′ −∞ m ) ( ′ ∑ e−iEm t/ ∫ t ∂H ′ (t′ ) ∑ ′ Hmk ′ ′ mk |m⟩ e−iEk t/ − eiωmk t dt′ |m⟩ = |k ⟩ + ′ Ek − Em Ek − Em −∞ ∂t m m ∑ ( t) ∫
t > t0 t < t0
ˆ 0 ,在某个时刻开始加上一个扰 也就是说,在无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体系Hamiltonian 为不含时的H ˆ ′ (t)。 动H ˆ 0 本征态|ψk ⟩上, t < t0 时是定态问题,系统处于H ˆ 0 |ψn ⟩ = En |ψn ⟩ H |ψk (t)⟩ = e−iEk t/ |ψk ⟩ (t < t0 )
t iωmk t′ ′ Hmk ′ ′

(1) Cmk
(t)
当t < 0,H 有加上微扰,量子态随时间的演化只是一个非定 态的不含时问题,各成分保持不变。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跃迁出去多少,从所有别的态跃迁回来 也是多少。 当0 < t < T , Cmk (t) = −
(1) ′ eiωmk t Hmk ( t) + ωmk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一种物理学理论,它以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为基础,解释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叠加态和量子纠缠等。

1. 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微观粒子既可以表现出粒子的特性,也可以表现出波动的特性。

根据德布罗意的假设,物质粒子具有波动性,其波长与其动量成反比。

这意味着微观粒子不仅可以像粒子一样在空间中定位,还可以像波动一样传播和干涉。

波粒二象性的实验证据包括电子的干涉实验和双缝实验。

在电子的干涉实验中,电子通过一个狭缝后形成干涉条纹,这表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而在双缝实验中,电子通过两个狭缝后形成干涉条纹,这表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这些实验证明了波粒二象性的存在。

2.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由海森堡提出。

它指出,对于一对共轭变量,如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准确测量它们的值。

越精确地测量其中一个变量,就越无法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

这个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x∆p ≥ h/4π,其中∆x表示位置的不确定度,∆p表示动量的不确定度,h为普朗克常数。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同时准确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只能得到它们的概率分布。

不确定性原理的实际意义在于,微观粒子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它限制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控制,也给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3. 量子叠加态量子叠加态是量子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粒子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

根据量子力学的数学表达,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并以一定的概率在这些状态之间跃迁。

最经典的例子是著名的薛定谔猫。

在薛定谔猫实验中,一只猫被放入一个封闭的箱子中,里面含有一个具有50%概率衰变的放射性物质。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猫在未被观测之前既处于活着的状态,又处于死亡的状态,即处于量子叠加态。

量子叠加态的实际应用包括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组态空间与态跃迁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组态空间与态跃迁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组态空间与态跃迁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它描述了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量子力学中,量子组态空间和态跃迁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量子组态空间是描述量子系统的所有可能状态的空间。

在经典物理中,我们可以用一组变量来描述一个物体的状态,比如位置和动量。

但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不再是确定的,而是以概率的形式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抽象的描述方式,即量子组态空间。

量子组态空间是一个复数向量空间,通常用希尔伯特空间来表示。

在这个空间中,每个向量代表一个可能的量子态。

这些向量被称为态矢量,它们可以表示粒子的位置、动量、自旋等性质。

态矢量可以用来计算量子系统的物理量,比如能量、角动量等。

态矢量的演化是由薛定谔方程描述的。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它描述了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

根据薛定谔方程,态矢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这个过程被称为态跃迁。

态跃迁是量子系统从一个态到另一个态的转变。

在经典物理中,物体的状态可以连续地变化,而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只能发生离散的跃迁。

这是因为量子系统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只能取特定的值。

当一个量子系统从一个能量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态时,它会吸收或放出能量。

态跃迁的概率由量子力学中的跃迁概率振幅决定。

跃迁概率振幅是一个复数,它描述了从一个态到另一个态的转变的可能性。

根据量子力学的规则,跃迁概率振幅的模的平方表示跃迁发生的概率。

态跃迁可以通过量子力学中的算符来描述。

算符是量子力学中用来描述物理量的数学对象。

量子系统的态矢量可以通过算符作用于初始态矢量得到。

在态跃迁中,算符会改变态矢量的性质,使其从一个态转变为另一个态。

态跃迁不仅仅发生在能量态之间,还可以发生在其他性质之间,比如自旋态之间。

自旋是粒子的一种内禀性质,它可以取两个不同的值,通常表示为上自旋和下自旋。

当一个粒子的自旋态发生跃迁时,它会从一个自旋态转变为另一个自旋态。

量子组态空间和态跃迁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研究量子系统的性质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坍缩与量子跃迁

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坍缩与量子跃迁

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坍缩与量子跃迁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它描述了微观领域中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是描述粒子状态的数学工具。

波函数坍缩和量子跃迁是量子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微观粒子行为的奇特性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波函数坍缩。

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描述了粒子的状态,它是一个复数函数,可以通过波函数的模的平方来计算得到粒子在不同位置的概率分布。

当我们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测量时,波函数会发生坍缩,即从一个包含多个可能状态的波函数,坍缩为一个确定的状态。

这个确定的状态是测量结果所对应的状态。

波函数坍缩的过程可以通过著名的薛定谔方程来描述。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它描述了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

当我们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测量时,薛定谔方程会根据测量结果对波函数进行坍缩。

具体来说,如果我们对一个处于叠加态的量子系统进行测量,比如一个处于上下两个可能自旋状态的电子,测量结果将会是“上”或者“下”,而波函数将坍缩为对应的自旋状态。

波函数坍缩的概念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和物理上的讨论。

根据波函数坍缩的解释,观察者的存在和测量过程对量子系统的演化产生了影响。

这种观点被称为“测量问题”,它引发了量子力学的一些哲学困惑。

另外,波函数坍缩的过程也与量子纠缠密切相关。

量子纠缠是一种特殊的量子现象,它描述了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相互关联。

当两个纠缠粒子之一发生测量时,波函数坍缩会立即影响到另一个纠缠粒子的状态,即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远。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量子跃迁。

量子跃迁是指量子系统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

在经典物理中,粒子的能量是连续的,而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只能取离散的能级。

当一个量子系统处于一个确定的能级时,它可以通过吸收或发射光子的方式进行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量子跃迁的概率可以通过量子力学中的跃迁概率公式来计算。

跃迁概率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波函数的叠加程度以及外界的干扰等因素有关。

量子力学 天文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量子力学 天文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量子力学天文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量子力学作为一门基础物理学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奥秘和解释天文学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并且在解释宇宙的起源、宇宙演化、星系结构以及星际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提供了关键的见解。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天文学家们逐渐深入研究了天体现象和宇宙学的规律。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了一些无法用经典物理学理论解释的现象。

这促使科学家们转向了量子力学这门新兴的物理学理论。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是描述微观粒子的行为的数学理论。

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束缚,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和复杂性。

它的核心原理包括不确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量子叠加态以及量子纠缠等。

量子力学的理论不仅在实验室中得到了验证,而且在天文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星系的光谱和辐射,天文学家们可以推断宇宙的组成、结构和演化历史。

量子力学为解释这些现象提供了关键的工具和框架。

在天文学中,量子力学的应用包括光谱分析、天体物质的行为研究以及宇宙学模型的建立等。

通过光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星系的化学组成和相互作用过程。

通过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我们可以推断宇宙的初始状态和演化过程。

这些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宇宙起源和进化的理解。

此外,量子力学与天体物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天体物理学是研究天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行为的科学分支。

量子力学提供了解释天体物质性质的基础理论。

例如,通过应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我们可以研究恒星的核反应和恒星的演化过程。

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恒星的能量来源和生命周期至关重要。

总之,量子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也推动了天文学领域的发展。

它为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和宇宙现象的起源提供了关键的工具和理论框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量子力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以及爱因斯坦的观点

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以及爱因斯坦的观点

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以及爱因斯坦的观点经济学(中美班)142 裘翀 1140662034哥本哈根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形成的。

1921年,在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玻尔的倡议下,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由此建立了哥本哈根学派。

该学派在创始人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的带领下对量子物理学有着深入广泛的研究。

玻尔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诊释的争论围绕着量子力学理论体系的物理解释问题 ,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与爱因斯坦等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激烈,最富哲学意义的论战之.爱因斯坦虽然赞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提法但却坚信波和粒子可以因果性地相互联系起来.而玻尔则固守光的波动理论,否认光量子基本方程的有效性并强调要同经典的力学概念作彻底的决裂.1924年康普顿实验证实了光量子的粒子特性之后玻尔与爱因斯坦的论战第一次进人高潮.为了固守自己的理论,玻尔在1924年写的一篇文章中完全摒弃了爱因斯坦的辐射能量子观念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几率方法.他认为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对单个原子构成基元过程并不成立只有在统计意义上才能谈及守恒.对此爱因斯坦在同年4月29日致玻恩夫妇的信中予以反驳“我觉得完全不能容忍这样的想法 ,即认为电子受到照射而辐射时 ,不仅它的跳跃时刻 ,而且它的运动方向都由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选择.……”1926年4月 ,薛定谬在一篇题为《关于海森伯—玻恩—约尔丹的量子力学与我的波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的论文中 ,用数学变换的方法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等价性.同年12月 ,狄拉克又提出了新的变换理论 ,他从海森伯的矩阵力学出发 ,导出了薛定谬的波动方程.至此 ,众多物理学家对两者的数学处理结果的一致性已无人怀疑 ,但对波函数的物理解释却仍各持己见.薛定愕坚持认为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真实存在的,可观察测量的波 .薛定愕试图创立一种纯粹由波动理论所构成的物理学.为此 ,他对量子力学中一些不合常理的特殊概念,尤其是“该死的量子跃迁”十分反感.他在一次对玻尔的谈话中说“如果我们打算保留这些可恶的量子跃迁的话 ,那我总对自己曾同原子物理学打过交道而感到遗憾.”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薛定愕一直认为量子跃迁能够完全避免一个系统的稳定态实际上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种驻波它们的能量取决于波的频率.一个粒子钓运动可以用波动方程中的一个波包来描述.但是 ,按照他自己的波动理论推算 ,波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散开这显然与粒子能长期稳定这个事实不相符合.为此玻恩于1926年6月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解释.他认为*是粒子在位形空间中出现的几率.按此观点,事件的全过程决定于概率定律对应于空间的一个状态就有一个由跟此状态相关的物质波所确定的几率.因此薛定愕方程中的波函数只能给出某力学过程一个确定的几率,而不能给出力学变量的确定值.爱因靳坦对玻恩关于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深为不满他在年1926年12月写给玻恩的信中说“量子力学固然是堂皇的可是有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还不是那真实的东西这理论说得很多但是它一点也没有真正使我们更接近这个‘恶魔’的秘密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是在掷般子.很明显爱因斯坦坚信能够提供关于客观世界的确切知识 ,因而认为玻恩的几率解释是“含糊不清”的.玻思等人认为情况并非如此 ,任何既定时刻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虽然只是一种粗糙的近似但正是由于这种近似,应用某些象量子力学几率定律这样的规律 ,我们可以预知未来时刻的情况.至此 ,双方争论的焦点已经由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的有效性发展到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年海森伯在《关于量子论的运动学和力学的直觉内容》一文中提出在确定微观粒子的每一个动力学变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方面 ,存在着一个基本的限度.同时 ,他用严密的数学方法推算出粒子的位置与动量的不确定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测不准关系式.它表明微观粒子的某些对应的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完全确定的数值.例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角位移和角动量能量和时间等等 ,其中一个量越精确 ,另一个量就越不准确,此关系式给出了经典的粒子概念及其力学量对微观粒子适用的限度.为了使测不准关系更具普遍性和透彻性 ,玻尔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1927年9月,在纪念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伏打,逝世100周年的科摩国际物理学会议上,玻尔发表了为“量子公式和原子论的最近发展”的演讲 ,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互补性原理.”他认为微粒和波的概念是互相补充的,同时又是互相矛盾的 ,微观客体和测量仪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控制的,其数学表示是“测不准关系式”它决定了量子力学的规律只能是几率性的 ,因此 ,必须抛弃决定性的因果原理.玻尔还特别强调微观客体的行为有赖于观测条件,一个物理量不是依靠其本身即为客观存在,而是只有在人们观测它时才有意义.玻尔的互补原理被哥本哈根学派推崇备至 ,被认为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科学原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届索耳威物理会议上,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为当时大多数物理学家所接受 ,因而成为正统的解释.玻恩和海森伯在他们的报告结尾中断言“我们认为量子力学是一个完备的理论 ,它的基本物理和数学假设是不允许进一步加以修改的.“在此次会议上 ,爱因斯坦几乎是单枪匹马地进行论争 ,他断然拒绝哥本哈根派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 ,称之为“海森伯—玻尔的绥靖宗教”.指出对方人多势众是因为“这种宗教向他们的信徒们暂时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一躺下去就不容易惊醒的软枕.”他坚持认为量子力学只能描述处于相同环境中为数众多而又彼此独立的粒子全体 ,而不能描写单个粒子的运动状态 ,因为单个粒子的运动状态必须是决定性的而不能是统计几率性的.由此可见 ,量子力学理论是不完备的.在1930年召开的第六届索耳威物理会议期间,爱因斯坦精心设计计了一个由时钟和量尺构成的理想实验—光子箱 ,想以此证明能量和时间的不确定量不满足测不准关系.玻尔为了回答爱因斯坦的挑战,经过一个不眠之夜的紧张思考,发现爱因斯坦在作上述推理时,竟忽视了他自己创立的广义相对论的红移效应.即在引力场中,时钟在运动过程中会延缓.结果这个由爱因斯坦设计的 ,试图用来否定测不准关系的光子箱,反倒变成了论证测不准关系的理想仪器 .从1935年起,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焦点由哥本哈根学派方法的不连续性转移到方法的不完备性.同年5月 ,爱因斯坦与玻多尔斯基,罗森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的文章 ,即著名的悖论.它指出波函数所提供的关于物理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 ,量子学的实质并没有放弃严格的因果律.文章强调物理学理论在对完全确定的实验结果的明确描述方面 ,并不存在任何局限性.对此 ,玻尔不久便撰文进行了答辩与驳斥.双方的论争又一次进人高潮.论战持续了几十年之久 ,直至爱因斯坦和玻尔两位科学巨人相继逝世这场争论仍没有最终结束.作为后人,我们了解和研究这场争论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出谁是最后的胜者或败者,而是应该关注,在争论中双方共同澄清了一些什么问题创立了什么新的科学方法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两位科学大师的争论 ,为世人树立了科学争鸣的光辉典范.毫无疑问,争论本身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完善,并为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并且它对量子力学的解释被称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

量子力学基础简答题(经典)

量子力学基础简答题(经典)

量子力学基础简答题1、简述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对“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量子力学的解释是什么3、力学量Gˆ在自身表象中的矩阵表示有何特点 4、简述能量的测不准关系;5、电子在位置和自旋z S ˆ表象下,波函数⎪⎪⎭⎫ ⎝⎛=ψ),,(),,(21z y x z y x ψψ如何归一化解释各项的几率意义。

6、何为束缚态7、当体系处于归一化波函数ψ(,) r t 所描述的状态时,简述在ψ(,)r t 状态中测量力学量F 的可能值及其几率的方法。

8、设粒子在位置表象中处于态),(t rψ,采用Dirac 符号时,若将ψ(,)r t 改写为ψ(,)r t 有何不妥采用Dirac 符号时,位置表象中的波函数应如何表示9、简述定态微扰理论。

10、Stern —Gerlach 实验证实了什么 11、一个物理体系存在束缚态的条件是什么 12、两个对易的力学量是否一定同时确定为什么 13、测不准关系是否与表象有关14、在简并定态微扰论中,如 ()H 0的某一能级)0(n E ,对应f 个正交归一本征函数i φ(i =1,2,…,f ),为什么一般地i φ不能直接作为()H H H'+=ˆˆˆ0的零级近似波函数15、在自旋态χ12()s z 中, S x 和 S y的测不准关系( )( )∆∆S S x y 22•是多少 16、在定态问题中,不同能量所对应的态的迭加是否为定态Schrodinger 方程的解同一能量对应的各简并态的迭加是否仍为定态Schrodinger 方程的解17、两个不对易的算符所表示的力学量是否一定不能同时确定举例说明。

18说明厄米矩阵的对角元素是实的,关于对角线对称的元素互相共轭。

19何谓选择定则。

20、能否由Schrodinger 方程直接导出自旋21、叙述量子力学的态迭加原理。

22、厄米算符是如何定义的23、据[aˆ,+a ˆ]=1,a a N ˆˆˆ+=,n n n N =ˆ,证明:1ˆ-=n n n a 。

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及理解

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及理解

量子力学基本理论及理解基本概念概率波量子力学最基础的东西就是概率波了,但我认为对概率波究竟是什么样一种“波”,却并不是很容易理解的,这个问题直到理查德,费恩曼(而不是海森伯或者伯恩)提出了单电子实验,才让我们很清楚的看到什么是概率波?有为什么是概率波。

什么是概率波?为什么是概率波?要回答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看下费恩曼的理想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刚开始时理想实验,不过后来都已经过证明了)就行了,我相信大家都会明白的。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费恩曼给出了什么结果:1.单独开启缝1或者缝2都会得到强度分布或者符合衍射的图样,缝1和缝2都开启时得到强度符合干涉图样2.由两个单缝的图样无论如何得不到双缝的图样,即3.每次让一个电子通过,长时间的叠加后就得到一个与一次让很多电子通过双缝完全相同的图案4.每次得到的是“一个”电子其实从这些结果中我们很容易得到为什么必须是概率波,并且我们也很容易去除那些对概率波不对的理解,也就是所谓的向经典靠拢的理解,从而得到必须是概率波的事实。

概率波从字面上来理解,也就是这种波表示的是一种概率分布,还是在双缝干涉中我们看一下很简单的一些表现,若果是概率波的话,我们很关心的就是这个粒子分布的具体形状,粒子位置的期望值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波函数经过归一化之后,就是说电子还是只有那一个电子,但是它的位置不确定了,这才形成在一定的范围内的一个云状分布,你要计算某一个范围内的电荷是多少,这样你会得到一个分数的电荷量,但这只能告诉你电子在你研究的范围内分布的概率有多大,并不是说在这一范围内真正存在多少电子。

关于以上的详细描述我想可以参看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卷三的第一章,或者物理学刊十九期对量子力学中基本问题的说明与讨论第一小节。

波方程我们有了波函数,也有了概率波解释,那么我们就该建立一个概率波所满足的波方程了,这就是薛定谔建立波方程的最初考虑。

今天我们看到波方程是这样一种形式,很习以为常,但是实际上波一开始并不是如此,或者说这个看似很简单的方程其实最早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

量子力学基础概念题库完整

量子力学基础概念题库完整

一、概念题:(共20分,每小题4分)1、何为束缚态?2、当体系处于归一化波函数ψ(,) r t 所描述的状态时,简述在ψ(,)r t 状态中测量力学量F 的可能值及其几率的方法。

3、设粒子在位置表象中处于态),(t rψ,采用Dirac 符号时,若将ψ(,)r t 改写为ψ(,)r t 有何不妥?采用Dirac 符号时,位置表象中的波函数应如何表示?4、简述定态微扰理论。

5、Stern —Gerlach 实验证实了什么?一、20分,每小题4分,主要考察量子力学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思想。

1. 束缚态: 无限远处为零的波函数所描述的状态。

能量小于势垒高度,粒子被约束在有限的空间内运动。

2. 首先求解力学量F 对应算符的本征方程:λλλφφφλφ==F F n n n ˆˆ,然后将()t r ,ϕ按F 的本征态展开:()⎰∑+=λφφϕλλd c c t r nn n ,,则F 的可能值为λλλλ,,,,n 21⋅⋅⋅,n F λ=的几率为2n c ,F 在λλλd +~范围内的几率为λλd c 23. Dirac 符号是不涉及任何表象的抽象符号。

位置表象中的波函数应表示为ϕr。

4. 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ψψE H =∧时,若可以把不显含时间的∧H 分为大、小两部分∧∧∧'+=H HH )(0,其中(1)∧)(H0的本征值)(nE0和本征函数)(n0ψ是可以精确求解的,或已有确定的结果)(n)(n)(n)(E H0000ψψ=∧,(2)∧'H 很小,称为加在∧)(H0上的微扰,则可以利用)(n 0ψ和)(n E 0构造出ψ和E 。

5. Gerlack Stein -实验证明了电子自旋的存在。

一、概念题:(共20分,每小题4分)1、一个物理体系存在束缚态的条件是什么?2、两个对易的力学量是否一定同时确定?为什么?3、测不准关系是否与表象有关?4、在简并定态微扰论中,如 ()H 0的某一能级)0(n E ,对应f 个正交归一本征函数i φ(i =1,2,…,f ),为什么一般地i φ不能直接作为()H H H'+=ˆˆˆ0的零级近似波函数? 5、在自旋态χ12()s z 中, S x 和 S y的测不准关系( )( )∆∆S S x y 22•是多少? 一、20分,每小题4分,主要考察量子力学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思想。

量子力学四大方程

量子力学四大方程

量子力学四大方程引言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描述微观世界中微粒的行为。

在量子力学中,有四个基本的方程,被称为量子力学四大方程。

这四大方程是:薛定谔方程、海森堡方程、狄拉克方程和密度矩阵方程。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四个方程的含义、应用和重要性。

薛定谔方程(Schrödinger Equation)1.1 定义与形式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方程之一,描述了系统波函数的时间演化。

它由奥地利物理学家爱尔温·薛定谔于1925年提出,成为量子力学的基石。

薛定谔方程的一般形式为:iℏ∂∂tΨ(r,t)=Ĥ(r,t)Ψ(r,t)其中,i是虚数单位,ℏ是约化普朗克常数,r是位置矢量,t是时间,Ψ(r,t)是波函数(描述了系统在不同位置和时间的状态),Ĥ(r,t)是哈密顿算符(描述了系统的能量和相互作用)。

1.2 物理意义与应用薛定谔方程揭示了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的波粒二象性和量子跃迁行为。

它允许我们计算粒子的能谱、波函数的空间分布以及系统在不同时间的演化情况。

薛定谔方程在固体物理、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和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帮助解释原子的光谱、电子行为以及材料的电子结构等。

海森堡方程(Heisenberg Equation)2.1 定义与形式海森堡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另一个基本方程,由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于1925年提出。

海森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t Â(t)=iℏ[Ĥ(t),Â(t)]+∂∂tÂ(t)其中,Â(t)是算符(描述了物理量的测量),Ĥ(t)是哈密顿算符。

2.2 物理意义与应用海森堡方程描述了算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

与薛定谔方程不同,海森堡方程着重于物理量的演化,而不是波函数的演化。

海森堡方程在量子力学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性,特别在与实验测量结果相联系的物理量的变化关系中发挥关键作用。

它为计算和解释物理量的测量结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狄拉克方程(Dirac Equation)3.1 定义与形式狄拉克方程由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于1928年提出,描述了自旋为1/2的粒子,如电子的运动。

量子跃迁的三种形式

量子跃迁的三种形式

量子跃迁的三种形式
量子跃迁是量子力学中重要的现象之一,它描述的是一个量子系统由一个能级向另一个能级的跃迁。

根据跃迁的方式不同,可将量子跃迁分为三种形式:
1. 自发跃迁:自发跃迁是指一个量子系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量子系统会发出一个光子,能量等于能级差值。

自发跃迁是量子力学中最简单的一种现象,也是实验中最容易观测到的一种跃迁形式。

2. 受激跃迁:受激跃迁是指一个量子系统在外界干扰下,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的过程。

这种干扰可以是光子、电磁波、粒子束等,只要它们的能量等于能级差值即可。

在受激跃迁中,输入的能量被转化为一个光子,能量等于能级差值。

受激跃迁是激光等技术的基础,也是量子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现象。

3. 自发受激跃迁:自发受激跃迁是指一个量子系统在外界干扰下,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射一个光子,同时另一个光子被输入到系统中,使得系统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这种跃迁形式在量子光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拉曼散射、共振荧光等。

总之,量子跃迁是量子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它的三种形式分别是自发跃迁、受激跃迁和自发受激跃迁。

这些现象不仅在理论上有很重要的意义,还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 -。

量子力学讲义第1112章

量子力学讲义第1112章

第四篇 跃迁问题和散射问题量子跃迁 ~ 初态 −→−'H末态:几率?弹性散射 ~ 初态 −−→−)(r U 末态:散射截面(几率)?第十一章 量子跃迁量子态的两类问题:① 体系的可能状态问题,即力学量的本征态和本征值问题。

② 体系状态随时间演化问题ψψH ti =∂∂。

11.1 跃迁与跃迁几率设 )0().()(),()(0)0()0()0(00=∂∂='+=tH r E r H t H H t H n nnψψ → 定态波函数 ,......2,1,)(),()0()0()0(==-n e r t r t E in nn ψψ。

将)(t H ' 作微扰,t =0时加入。

本节讨论在)(t H '作用下,由初态)0(k ψ−→−'H末态)0(m ψ的几率?=→m k W一、体系由)0(k ψ→)0(m ψ的几率将),(t r ψ按}{)0(n ψ展开:)()(),()0(r t C t r n nn ψψ∑=。

由0H 的定态波函数知,0H 引起的变化由tE i n e )0(-反映,故可令t E i n n n et a t C )0()()(-=,)(t H '引起的变化由)}({t a n 反映。

),()()()(),()0()0()0(t r t a r e t a t r n nn n t E in n nψψψ∑∑==→-。

)(~)(2t a t a W m m m k =∴→称为几率幅。

二、)(t a n 的运动方程利用含时S-方程,有∑∑∑∑'+=∂∂+nnn n n n n n n n n n t r H t a t r H t a t r t t a i dt t da t r i ),()(),()(),()()(),()0()0(0)0()0(ψψψψ 由 ∑∑'=→=∂∂nn n n n n n n t r H t a dt t da t r i t r H t r t i ),()()(),(),(),()0()0()0(0)0(ψψψψ用),()*0(t r m ψ左乘,并积分得∑'=nt i mnn m mn e H t a dt t da i ω)()(, 式中 )(1,)()()0()0()0()*0(n m mn n m mnE E d r H r H -='='⎰ωτψψ~玻尔频率。

能级跃迁知识点总结

能级跃迁知识点总结

能级跃迁知识点总结一、经典物理角度的能级跃迁1.1 能级跃迁的基本概念在经典物理学中,原子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对应一个能级。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它会吸收或释放能量。

这个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1.2 能级跃迁的条件能级跃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能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

能级跃迁发生时,电子会吸收或放出特定频率的光子,其能量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相等。

同时,由于电子具有角动量,它在跃迁时也会改变自身的角动量。

1.3 能级跃迁的发光作用当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从一个高能级跃迁到一个低能级时,它会释放出能量,产生光子。

这种现象被称为发射光谱,是能级跃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不同元素和分子的能级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发光光谱也各具特色。

1.4 能级跃迁的吸收作用当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其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吸收能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吸收光谱,也是能级跃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吸收光谱可以揭示物质的能级结构和内部能级跃迁的规律。

二、量子力学角度的能级跃迁2.1 波粒二象性和电子的能级量子力学认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表现为粒子,也可以表现为波。

根据波粒二象性,电子的能级是以量子数离散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连续的。

每个能级对应一个波函数,描述了电子在此能级上的概率分布。

2.2 薛定谔方程和能级跃迁薛定谔方程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它可以用来解释原子和分子中的能级跃迁。

在薛定谔方程的框架下,电子的能级可以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而能级跃迁的概率可以通过计算波函数的变化得到。

2.3 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量子力学中,能级跃迁遵循一定的选择定则。

这些选择定则包括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空间反演对称性等。

通过选择定则,我们可以确定某些能级跃迁的概率为零,从而帮助理解和解释实验观察到的光谱现象。

2.4 能级跃迁和激光技术激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光学技术,它的基本原理即是利用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释放光子的特性。

物理学中的量子跃迁

物理学中的量子跃迁

物理学中的量子跃迁量子跃迁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微观粒子在量子力学中的跃迁现象。

量子跃迁是指微观粒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连续的,因为能级之间存在能量差异。

本文将介绍量子跃迁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相关实验研究。

一、量子跃迁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粒子的状态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

波函数在空间中随时间的演化会影响微观粒子的行为。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个能级时,它的波函数对应于该能级的特征。

而当微观粒子发生跃迁时,它的波函数会发生变化,从一个能级的特征转变为另一个能级的特征。

具体而言,量子跃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吸收跃迁和辐射跃迁。

吸收跃迁发生在微观粒子从低能级吸收能量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中。

辐射跃迁则是指微观粒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两种跃迁都是由微观粒子的波函数发生变化引起的。

二、量子跃迁的应用量子跃迁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光学和电子学领域。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之一是激光技术。

激光是一种具有高度相干性的光,它的产生正是基于量子跃迁的原理。

激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发介质中的原子,使其发生辐射跃迁,从而产生一束强聚焦、具有特定频率和相位的光。

此外,量子跃迁还被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

量子计算是利用微观粒子的量子态进行计算,相较于传统计算方式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量子通信则是利用微观粒子的量子态进行信息传输,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相关实验研究为了验证量子跃迁的存在以及进一步研究其规律,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其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是弗兰克-赫兹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关于电子在原子中跃迁的实验,通过通过气体中的电子束,使其与气体原子碰撞,观察电子能量与电流的关系,从而确定了电子能级的存在和量子跃迁的概念。

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能够实现单个原子和量子系统的精确控制,这为进一步研究量子跃迁提供了条件。

通过利用单个原子和量子系统的特殊性质,例如超导量子比特和离子阱等,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和控制单个量子系统跃迁行为,深入研究量子力学的本质。

量子跃进原理

量子跃进原理

量子跃迁原理引言量子跃迁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现象,描述了微观粒子从一个能级到另一个能级的跃迁过程。

这一现象是量子力学中独特的,与经典物理学中的连续能量变化不同,量子跃迁是不连续的,只允许粒子在离散的能级之间进行跃迁。

量子跃迁原理是描述量子系统中粒子跃迁的基本原理。

它包括了量子力学的波函数演化、能级结构和跃迁概率等关键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释与量子跃迁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并努力使其易于理解。

波函数演化量子系统中的粒子状态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

波函数是一个复数函数,它包含了粒子在不同位置和能级上的概率幅。

根据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在时间演化中会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的求解来描述。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方程,描述了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

它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iℏ∂Ψ∂t=ĤΨ其中,i是虚数单位,ℏ是约化普朗克常数,Ψ是波函数,Ĥ是哈密顿算符。

波函数的演化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的解来求得。

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波函数在不同时间的表达式,从而揭示了粒子在不同能级上的概率分布和演化规律。

能级结构量子系统中的能级结构是指粒子在不同能级上的分布和能量差距。

能级结构决定了粒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方式和概率。

在量子力学中,能级结构可以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

对于一个特定的势能场,薛定谔方程的解可以给出粒子在不同能级上的波函数和能量。

能级结构通常是离散的,只允许粒子在特定的能级之间跃迁。

这是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区别,经典物理学中的能量是连续的,而量子力学中的能量是分立的。

能级结构的描述可以用能级图来表示。

能级图是一个横轴表示能级,纵轴表示能量的图像。

能级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粒子在不同能级上的分布和跃迁方式。

跃迁概率量子跃迁是粒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过程。

跃迁概率描述了粒子从一个能级到另一个能级的概率。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跃迁概率与波函数的叠加有关。

当粒子处于一个能级上时,它同时也具有在其他能级上的概率幅。

能级跃迁方程

能级跃迁方程

能级跃迁方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能级跃迁是指原子或分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这是量子力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现代物理学中,能级跃迁方程被用来描述这一过程,并在研究光谱、原子核衰变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能级跃迁方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能级跃迁的概念。

在原子或分子中,电子通过吸收或发射能量,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这种跃迁是量子力学的基本过程,其中电子在能级之间跃迁时会释放或吸收光子。

根据能级跃迁的性质,可以分为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两种情况。

辐射跃迁是指电子跃迁时释放光子,而非辐射跃迁则是指不释放光子的跃迁过程。

能级跃迁方程是用来描述能级跃迁过程的数学模型。

在量子力学中,能级跃迁可以用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算符来描述。

当一个原子或分子经历能级跃迁时,它的波函数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物理性质。

能级跃迁方程通常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即H|ψ⟩=E|ψ⟩其中H是哈密顿算符,ψ是波函数,E是能量。

在能级跃迁过程中,波函数会由初始状态跃迁到末态,其波函数的变化可以用波函数几率振幅来描述。

波函数几率振幅的平方值表示在某一状态跃迁到另一状态的概率。

能级跃迁方程在物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光谱学中,能级跃迁方程被用来解释物质吸收或发射光线的机制。

通过研究能级跃迁过程,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并且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设计新型材料。

在原子核物理学中,能级跃迁方程被用来研究原子核的稳定性和衰变过程,从而揭示原子核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除了以上两个领域,能级跃迁方程还在半导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半导体器件中,能级跃迁方程被用来研究电子在能带中的跃迁过程,从而改善器件的性能。

在天体物理学中,能级跃迁方程被用来解释星体的发光机制,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能级跃迁方程是描述原子或分子能级跃迁过程的关键工具。

通过研究能级跃迁方程,科学家们可以深入理解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并且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这一理论,推动科学的发展。

简述光量子的跃迁过程

简述光量子的跃迁过程

简述光量子的跃迁过程
光量子跃迁是指微观状态下光子的能量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过程。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种跃迁过程:
- 自发辐射跃迁:在热平衡条件下,半导体中的导带和价带分别占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和空穴。

当导带中的电子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时,会释放出复合所产生的能量,并以光子的形式放出。

- 受激光吸收跃迁:当用大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子照射半导体时,光子把能量传递给价带中的电子,使其有更大的几率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在半导体中产生电子-空穴对。

- 受激辐射跃迁:具有适当能量的光子去激励导带中的电子,该电子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同时发射另一个光子,两个光子具有相同的特征。

这些跃迁过程在光电子学和光通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半导体激光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含时微扰的任意N阶近解. 而解 决这个问题的要害是要能从前几阶近似解看出它的一 般规律. 目前已求出的低阶含时微扰公式在形式上太复 杂, 很难看出它的变化规律. 所以应该寻找一个比较简 单的表示形式. 量子力学前几阶近似结果是用Hf21表示,如果把量子力 学求出结果中的Hf21换为 , 就会得出意想不到的结 果. 这里是由定态微扰方程 (5)
(12) 这个公式已经包含量子力学在这个问题上的所有成果, 而且推广到任意N阶情况. 这样, 你可以轻易的跨过这个被 认为是不能逾越的障碍. 下一步是求和,
(13) 然而这个式子还不是Schrödinger方程的准确解. 毛病出在量 子力学求1阶微扰近似时,只讨论f≠i情况. 如果把的结果也考 虑进去,1阶和各阶近似解的表示式都要补充. 如果细心一点, 就可以发现含时微扰给出的表示式(10)、(11)、(12)的数学结 构是不完整的,它只含 项 ,不含
(16) 直接代入Schrödinger方程可以证明: 对于任意能量Ef, 上式都 是它的准确解, 并且满足指定初始条体. 但这样的图象不能描 述跃迁过程。事实上按照量子力学单位时间跃迁几率的定义
(17) 为什么准确解不能描述物理过程, 而量子力学含时微扰解却能 描述物理过程呢? 由上面讨论知道, 准确解在Ef的任意区域都 是正确的. 含时微扰(9)式或 (18)
量子力学基本方程不能描述跃理 0210285
叶志成 骆奔华

量子力学用Schrödinger方程
(1)
描述原子中电子从一种状态跃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 程. 式中g(t)是时间因子. 量子力学含时微扰理论把 af(t)展开为级数
(2) 这样(1)式变为近似方程
(3) (4) 可惜到目前为止, 人们只找出这个级数的前几项(不 超过10阶). 所以只能用前面有限项之和代替整个级 数去描述实验, 这样必然产生误差. 由于人们既没有 求出 , 更没有求出 , 因此无法回答这 个误差到底多大的问题. 所以用一句严格的话讲, 对于跃迁问题, 量子力学的 一切理论结论是以未知误差作为它的前提.

在本质上是把(16)式中的Cf(λ)按定态微扰展开.它只在 定态微扰级数收敛区域
内才近似正确.但
量子力学把它应用到级数发散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用有限阶近似解代替准确解将产生足够大 的误差M, (19) 当Ef->Ei 时, . 因此, 由(18)式求出的Fermi黄金定则 在数学上是错误的. 它不是Schrödinger方程在数学上 合理的推论.
(6) 求出的本征函数的N阶近似.. 量子力学只讨论两种类型的时间因子 (7) 和 (8)

所有量子力学教科书首先讨论的是时间因子为g1(t), 的本征值为分立谱情况。把量子力学结果中的H’fx换为
得到如下的结果
(9) (10)
(11)

上式中引入下标q是表示由量子力学含时微扰法求出的 式子. 量子力学求出的2阶近似公式与与(11)式差一点 ,这一差别来源于量子力学含时微扰法在计算时忽略 了ai(1)(t)的贡献. 从这三个式子你一定会猜想到, 对任意 N阶近似解的普遍表达式应是
图1 I是级数发散区, 量子力学把一阶微扰用于求发 散区内的跃迁几率


结论: 在时间因子为g1(t), H0的本征值是分立谱情况下, Schrödinger方程的准确解是不能描述跃迁过程.含时微 扰用前面有限阶近似解之和代替准确解导致极大误差, 因而在数学上是错误. 这个错误掩盖Schrödinger方程 准确解不能描述跃过程这一事实. 量子力学认为应该用波动图象来描述电子的运动. (16) 式给出的正好是一种标准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波动图 象. 体系在各种可能状态之间来回振荡, 因此平均单位 时间跃迁几率为零. 所以这一图象是不能描述跃迁过程 的. (18)式给出的是一种特殊的波动图象, 它可以按量 子力学给出的做法来描述跃迁.

但是这种振动的特点是: 当Ef->Ei时, 振幅H’f2/(EI-Ef) 趋于无穷大, 这本身就与量子力学的基本约定矛盾. 振 幅的平方代表体系出现在某一状态的几率, 而这种几率 是不会超过100%, 更不会趋于无穷大, 所以它是数学错 误产生的. 这就是以上讨论的实质.对含时微扰级数收 敛性的讨论无疑有助于弄清量子力学的悬案.
项. 完整的N阶近似表示式是
(14) (10)、(11)、(12)式只是它的第一项. 我们能够用数学归纳法证 明这个式子是正确的, 并求出系数的递推关系. 由于(12)式不 是数学结构完整的表示式, 所以不能在(12)式形式下用数学归 纳法证明它是正确的. 但是作为(14)式第一项系数
(15)
它是正确的. 同样的计算过程,得到准确解形式应修改为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