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尖的山托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教案(幼儿教案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教案(幼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2eee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3.png)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探索与发现》第三章《生活中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尖尖的东西”。
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尖形物体,了解尖形物体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尖形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让幼儿了解尖形物体的特点及用途。
3.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让幼儿知道尖尖的东西不能随便碰,以防受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尖形物体,了解其特点及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让幼儿知道尖尖的东西不能随便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实物(如三角板、剪刀、铅笔等)、PPT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尖形物体,如三角板、剪刀、铅笔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尖形物体,如金字塔、针、剪刀等。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些尖形物体的特点,让幼儿了解尖形物体的用途。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剪刀等尖形物品,并强调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尖形物体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是尖形物体,并说出它们的用途。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尖形物体。
(2)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尖形物体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尖尖的东西》2. 板书内容:(1)生活中常见的尖形物体:三角板、剪刀、铅笔、金字塔等。
(2)尖形物体的特点:尖尖的、有角。
(3)尖形物体的用途:剪纸、画画、建筑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尖形物体,并写出它的用途。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剪刀,它的用途是剪纸、剪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尖形物体,并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b0d24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c.png)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山的特征和形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山的特征和形状。
2. 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山的不同形状和特征的辨别。
2. 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山的图片,包括不同形状和特征的山。
2. 准备画纸和画笔,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山的特征和形状。
引导学生思考山的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2. 新课:讲解山的特征和形状,包括山峰、山腰、山脚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不同形状的山如何画。
3. 练习:学生自己动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山,可以自由发挥,发挥想象力,画出独特的山。
4.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山的作用和价值,如旅游、登山、水源保护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与山和谐相处,保护山地环境。
七、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山的特征和形状。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山的特征和形状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对山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山地环境的保护意识。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十、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山地旅游或登山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山的美丽和壮观。
2. 开展山地环境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邀请山区的居民或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山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到学生能够认知和描述山的特征和形状,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自己的山画,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4篇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d17e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0.png)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精选4篇(一)教案:小班安全教案《尖尖的东西》一、教学目标:1. 能够辨认并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尖尖的东西。
2. 培养对尖尖的东西的正确使用意识和安全意识。
3. 能够准确描述尖尖的东西的外观特征。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玩具尖尖的道具等。
2. 教材:绘本《尖尖的东西》。
三、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教师出示图片或真实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字和特征,引发学生对尖尖的东西的兴趣。
2. 故事导入教师出示《尖尖的东西》一书,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对尖尖的东西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意识。
3. 观看教具教师出示玩具尖尖的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道具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长度等。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种尖尖的东西,描述其外观特征,并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该物品以及注意事项。
5. 呈现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呈现他们讨论的尖尖的东西,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和提问。
6. 教学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对尖尖的东西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进行复习。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培养对尖尖的东西的正确使用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呈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教学总结中,强调了对尖尖的东西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整体上,这堂课深入浅出,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精选4篇(二)安全教案:《干净食物人人爱》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干净食物,并能辨别干净食物和不干净食物的区别。
2.了解食物安全的重要性,明白保持食品卫生的方式与方法。
3.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意识,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展示干净食物和不干净食物的例子。
2024年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尖尖的东西
![2024年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尖尖的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bdf89d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d.png)
2024年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尖尖的东西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托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教材《启蒙探索》第3册中“生活中的形状”章节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围绕“尖尖的东西”展开,通过观察、探索和体验,让幼儿认识各种尖形物品,理解尖形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尖形物品,如铅笔、三角尺、针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的能力,使其能够简单描述尖形物品的特点。
3.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让幼儿明白尖尖的东西使用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尖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和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尖形物品图片、实物尖形物品、安全提示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尖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尖尖的东西?”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尖形物品,讲解尖形的特点,如三角形、尖角等。
结合实物,让幼儿触摸、观察,加深对尖形特点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尖形物品。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幼儿描述所画物品的特点。
4. 安全教育(5分钟)教师展示安全提示卡片,告诉幼儿使用尖尖的东西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尖尖的东西三角形、尖角常见尖形物品:铅笔、三角尺、针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尖形物品,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尖形物品是三角尺。
它有一个尖尖的角,可以用来画直线和测量长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对尖形物品的认识程度及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寻找更多尖形物品,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幼教】托班教案:尖尖的东西(四篇)
![【幼教】托班教案:尖尖的东西(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a37a549b89680203d825e8.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托班教案:尖尖的东西(四篇)目录:
托班教案:尖尖的东西一
托班教案:我爱吃的水果二
托班教案:有用的纸三
托班教案:有趣的报纸四
- 1 -
托班教案:尖尖的东西一
为什么这样的笔碰到小猴的眼睛里,它会大哭?”(笔有一个尖尖的笔头,戳在我们的身体上会觉得痛。
有时尖尖的东西戳破我们的身体,导致流血。
尖利的东西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尖利的东西,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2、了解一些避免尖利物品伤害身体的方法。
活动准备:
各种尖利的物品,如:笔、剪刀、树枝、筷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小猴哭了》
2、教师出示带有尖头的笔,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样的笔碰到小猴的眼睛里,它会大哭?”(笔有一个尖尖的笔头,戳在我们的身体上会觉得痛。
有时尖尖的东西戳破我们的身体,导致流血。
尖利的东西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
)
1、讨论: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尖尖的?
尖利的东西有很多,如各种刀、树枝的尖头、筷子等,幼儿每讲一件物品教师就拿一样,放在幼儿面前。
2、看表演,比较不同行为的性质。
请幼儿观看表演,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才不会让自己受伤害?
(1)小兔子用画画的笔在别人的脸上点墨水。
(2)小猴在玩树枝。
(3)小兔子一边望着窗外,一边在用剪刀剪纸。
(4)小鹅用筷子对着老师的眼睛说话。
3、教师小结。
教师:首先要用正确的方法使用这些物品;其次不要拿尖利的物品和同伴哄闹、玩耍;第三,当周围有同伴在这样哄闹时要提醒他们,并躲开
2。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4cc9f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3.png)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山的特征和形态,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通过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山的特征和形态:峰、峦、谷、峡、岭等。
2. 山的成因:地壳运动、岩浆喷发、风化侵蚀等。
3. 山的生态价值:水源保护、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等。
4. 山的观赏价值:风景名胜、登山运动等。
5. 环保意识:保护山脉、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山的形态、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体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探险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山的魅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山的成因、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山脉的保护和开发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山脉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 视频素材:准备相关的山脉风光视频,用于教学展示。
3.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相关的山脉知识教材和参考书,用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4. 户外活动器材:准备登山器材、地图等,用于组织户外活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山脉特征和形态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山脉成因和生态价值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山脉观赏价值的欣赏能力。
4.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提升程度。
5.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活动安排:1. 教学活动一:认识山的特征和形态(2课时)引导学生观察山脉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山的特征和形态。
2. 教学活动二:探索山的成因(2课时)教师介绍山的成因,包括地壳运动、岩浆喷发、风化侵蚀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山的形成过程。
3. 教学活动三:了解山的生态价值(2课时)教师讲解山脉的生态价值,如水源保护、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生态价值的理解。
幼儿园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
![幼儿园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https://img.taocdn.com/s3/m/c4411e3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4.png)
幼儿园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1、幼儿园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幼儿园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活动目标:1.学习边角折叠的基本技巧,大胆尝试根据小猴子标注折纸。
2.对折纸活动感兴趣,体验折纸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方形纸。
正方形的一个例子。
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观察正方形的纸,认识对角线和斜线。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纸上有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张正方形纸,中间的虚线叫对角线,有猴子的两个角叫对角。
2.教师示范讲解尖山的基本方法。
把方纸放在桌子上,上面一只猴子,下面一只猴子,面向你的身体,一手拿着下面的猴子,折叠到上面的猴子,然后用手指把山脚下的边缘压平。
瞧:正方形的纸变成了一座尖尖的山,山上有什么?山上有草,有树,还有可爱的小猴子呢!小朋友们,你们想折一座尖尖的山吗?3、幼儿进行折纸活动。
老师们巡回观摩,了解孩子的折纸情况,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和欣赏对方的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2、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圆的和方的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圆的和方的活动目标1.知道圆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分它们。
2.能够正确地找到身边生活中类似的圆形和方形物体。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找相同的形状1-18,1-192.各种圆形和方形物品。
活动过程首先展示自制的圆饼和方饼。
1.小狗要过生日了,朋友送了两个蛋糕。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吗? (圆蛋糕、方蛋糕)它们有什么不同?二、出示玩具汽车1、引导幼儿观察,汽车上哪儿是圆的,哪儿是方的?2、讨论: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第三,在活动室找能像轮子一样滚动的东西。
(茶叶罐、饮料瓶等)4.让孩子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圆的,什么是方的。
五、趣味练习:寻找相同的形状活动延伸带孩子到外面寻找和谈论圆形和方形的物体。
3、幼儿园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幼儿园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活动目标:1.学习边角折叠的基本技巧,大胆尝试根据小猴子标注折纸。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598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b.png)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山的特征和形态,培养幼儿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
2.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山的特征:山顶、山坡、山脚、山谷等。
2. 了解山的形态: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3. 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山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山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山的特征和形态。
2. 实践法:让幼儿动手绘画和制作山的模型,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和心得,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山的图片资料:各种形态的山,如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2.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
3. 手工制作材料:剪刀、胶水、彩纸、小树枝等。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山的特征和形态,激发幼儿对山的兴趣。
2. 教学主体:a. 讲解山的特征和形态,让幼儿了解山的不同部位。
b. 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山的技巧,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c.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和心得。
3. 教学总结: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对山的认识。
4.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山,并尝试绘画或制作山的作品。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爬山、观赏山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山的魅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与幼儿一起制作山的亲子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小小探险家”活动,让幼儿扮演探险家,寻找校园内的“宝藏”(hidden picture of mountn),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险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山的学习兴趣。
2. 评价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了解幼儿对山特征和形态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亲子互动情况。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教案(幼儿教案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教案(幼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4092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3.png)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启蒙探索》第四章《生活中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尖尖的东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尖尖形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尖尖形状。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尖尖形状的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尖尖形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如三角形积木、星星、纸杯等)、PPT。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尖尖形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三角形为例,讲解三角形的特征,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给幼儿发放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尖尖形状。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尖尖形状。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尖尖的东西》2. 内容:尖尖形状的特点常见的尖尖形状(如三角形、星星、纸杯等)生活中的尖尖形状(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尖尖形状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尖尖形状,用画笔记录下来,并写明物品名称。
2. 答案:(1)三角形:三角板、三角形积木等。
(2)星星:星星贴画、星星玩具等。
(3)纸杯:尖尖的纸杯底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实物展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尖尖形状。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拓展延伸课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校园里的尖尖形状,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发现生活中的尖尖形状。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571b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2.png)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第一章:认识尖尖的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尖尖的山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图片展示各种尖尖的山,如金字塔、山峰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尖尖的山的形状、高度和地理位置等特征。
3. 讲解尖尖的山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尖尖的山。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尖尖的山的特征。
3. 教师讲解尖尖的山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第二章:探索尖尖的山的奥秘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尖尖的山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尖尖的山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尖尖的山的奥秘和神秘之处。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尖尖的山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尖尖的山的奥秘和神秘之处。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第三章:尖尖的山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尖尖的山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讲解尖尖的山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尖尖的山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尖尖的山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尖尖的山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第四章:尖尖的山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对尖尖的山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尖尖的山生态环境和保护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保护尖尖的山方面能做些什么。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尖尖的山生态环境和保护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个人在保护尖尖的山方面能做些什么。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第五章:尖尖的山艺术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尖尖的山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尖尖的山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和表现。
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
![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https://img.taocdn.com/s3/m/251b9f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a.png)
托班折纸教案:尖尖的山1. 教案简介本教案适用于托班,教导幼儿学习折纸技巧,通过制作尖尖的山形折纸,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学准备•彩色纸(不同颜色都可以);•折纸工具(剪刀、折痕棒等);•平整的工作台。
4.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折纸目标在开始折纸之前,引导幼儿关注本次折纸的目标。
可以给幼儿展示一张尖尖的山形折纸作品,或者通过绘画展示的方式呈现。
第二步:制作步骤示范在这一步骤中,老师将为幼儿示范制作尖尖的山形折纸。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描述来引导幼儿理解折纸的步骤。
1.准备一张正方形的彩色纸,将其展开平放在工作台上。
2.将纸对角折叠,使一条边与相对的边对齐。
3.折叠完毕后,将纸展开,然后将纸沿着另一条对角线对折。
4.再次展开纸,可以看到纸上形成了一个“十”字。
5.将纸沿着两条中间相交的直线对折。
这时,纸的四个角分别指向一个方向。
6.将较长的对角折叠到与底部平行的位置上。
7.将下方的底角折叠至上方,使得整个纸的形状变为三角形。
8.可以调整纸的形状,使得底部充分展开,形成尖尖的山形。
第三步:幼儿操作演练在这一步骤中,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尖尖的山形折纸,教师可以辅助指导。
1.提供彩色纸和折纸工具,让每个幼儿准备好所需材料。
2.引导幼儿按照示范的步骤依次折叠纸张。
3.当幼儿遇到困难或错误时,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完成每一步骤,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在完成尖尖的山形折纸后,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5.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折纸教学,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尖尖的山形折纸的基本步骤,还培养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折纸,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更复杂的折纸作品,提高他们的手工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
幼儿园托班科学优质教案尖尖的东西
![幼儿园托班科学优质教案尖尖的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9f04b0f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5.png)
幼儿园托班科学优质教案尖尖的东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尖尖的东西”。
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尖尖的物体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尖尖的物体,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尖尖的物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尖尖物体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安全使用方法。
重点:认识和区分尖尖物体,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尖尖的物品(如铅笔、针、剪刀、三角板等),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尖尖物品,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让幼儿初步感知尖尖物品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尖尖的东西?它们有什么作用?”(2)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尖尖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铅笔用于写字、针用于缝补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尖尖物品。
(2)幼儿互相展示、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怎样正确使用尖尖物品,才能避免受伤?”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尖尖的东西2. 内容:(1)尖尖物品的特点(2)尖尖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3)如何正确使用尖尖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尖尖物品,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尖尖物品是铅笔,它可以用来写字、画画。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颜色鲜艳,表述清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寻找尖尖物品,观察它们的使用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优质教案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279e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c.png)
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探索世界》的第三章《生活中的形状》,详细内容围绕“尖尖的东西”展开,通过观察、体验、探索,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各种尖尖的物体和形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尖尖形状,如三角形、菱形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分享、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尖尖形状的特点。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尖尖形状的实物(如三角形积木、菱形卡片等)、图片、PPT。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尖尖物体,如三角尺、剪刀、三角形的积木等,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幼儿区分尖尖形状和其他形状。
教师讲解尖尖形状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用水彩画出自己喜欢的尖尖形状,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尖尖的东西,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观察、思考和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尖尖的东西》2. 内容:尖尖形状的特点常见的尖尖物体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画出生活中的尖尖物体,并分享给爸爸妈妈。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三角形,它像屋顶一样尖尖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他们在观察、思考和表达方面的进步,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寻找尖尖物体,增强他们对尖尖形状的认识。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尖尖形状的物体,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尖尖形状的特点的认识和掌握。
尖尖的东西小班教案
![尖尖的东西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7151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f.png)
尖尖的东西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身边的形状”,具体内容为“尖尖的东西”。
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尖形物体,培养他们对形状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掌握“尖尖的东西”这一形状特点,并能在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体。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创造尖形物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形状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尖形物体的特点,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尖尖的东西。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具有尖形特点的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如三角形积木、铅笔、剪刀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尖尖的东西”。
2. 讲解(10分钟):结合实物展示,讲解尖形物体的特点,让幼儿认识和掌握尖尖的东西。
3. 实践(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列举生活中见过的尖尖的东西,并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三角形为例,讲解尖形物体的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5.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尖尖的东西。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尖尖的东西2. 内容:三角形、铅笔、剪刀、三角尺等尖形物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尖尖的东西,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三角形,它有三个尖尖的角,像一座小山一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讲解和实践,让幼儿认识和掌握了尖形物体的特点。
但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可以在下次课中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尖尖的东西,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开展“形状家族”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形状的特点和用途。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00ab37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8.png)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尖尖的东西所带来的危险。
•能够正确使用简单的医疗器材。
•能够识别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尖尖的东西。
•能够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来避免尖尖的东西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教学准备•活动室或者教室内应配备医疗器材和一些尖尖的实物。
•教师应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让孩子们简短地讲述自己身体上曾经被尖尖的东西刺伤或者割伤的经历,引发孩子们对尖尖的东西的注意和警觉。
此外,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选用一些常见的尖尖的东西进行展示和讲解。
2. 正文(30分钟)2.1 安全意识教育首先,我们要教育孩子们如何认识安全意识。
让孩子观看相关的动画视频或故事情节来了解尖尖的东西所带来的危险。
通过讨论和提问,让孩子们知道如何避免尖尖的东西对自己造成伤害。
2.2 常见的尖尖的东西接下来,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常见的尖尖的东西,例如:1.针头和钉子等金属物品2.刀子和剪刀等锋利的工具3.真菌和刺毛等植物教授孩子们如何更好地认识这些东西以及如何通过识别它们来防范危险。
2.3 如何使用医疗器材为了避免伤害的进一步恶化,我们也要教育孩子们正确使用医疗器材。
例如:1.创可贴和绷带等医用胶带2.清水和药水等医疗用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医疗器材的使用方法。
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在使用这些器材时需要留意的安全事项。
3. (5分钟)此时,让孩子们回想一下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课程的教育目的以及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花费了大约40分钟,主要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来让孩子们了解尖尖的东西所带来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育孩子们如何使用医疗器材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们自己探究。
例如,在第二节的内容中,可以通过选取某些尖尖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探究、识别,增强自己注意力和观察力。
《尖尖的东西》小班教案
![《尖尖的东西》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13a15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f.png)
《尖尖的东西》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尖尖的东西”。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尖尖的东西,如针、锥、钉、牙签等,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尖尖的东西的认知,让幼儿能够识别和说出尖尖的东西的名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触摸,发现尖尖的东西的特征。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能够创造出各种尖尖的东西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识别和说出尖尖的东西的名称。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触摸,发现尖尖的东西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尖尖的东西(如针、锥、钉、牙签等),展示板,彩泥,画纸,彩笔。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尖尖的东西,以及彩泥和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尖尖的东西,如针、锥、钉、牙签等,并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观察与比较:让幼儿触摸和观察这些尖尖的东西,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如都是细细的,都有尖尖的顶尖等。
3. 创作与表达:让幼儿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尖尖的东西,并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尖尖的东西的形状。
4.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制作的尖尖的东西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展示各种尖尖的东西为主,用彩笔在展示板上画出各种尖尖的东西的形状,并在旁边标注它们的名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或身边的尖尖的东西,并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来。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画出自己找到的尖尖的东西,如妈妈的针线盒,爸爸的螺丝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尖尖的东西的认知程度较高,大部分幼儿能够识别和说出尖尖的东西的名称,但在观察和比较环节,部分幼儿对尖尖的东西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观察和比较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教案《尖尖的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尖尖的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020cb8da38376baf1faed2.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尖尖的东西》含反思小班教案《尖尖的东西》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掌握一些尖尖的东西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生活中有一些尖尖的东西有危险,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尖尖的东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一些尖尖的东西有危险。
2.掌握一些尖尖的东西的正确使用方法。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⒈课件:小朋友吃棒棒糖、奶奶织毛衣、护士打针等。
⒉尖尖的东西实物:剪刀、铅笔、有尖的梳子、小叉子等。
活动过程:一、设置背景,请配班老师帮忙拿剪刀、导入课题。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剪刀的正确传递和使用方法。
⒈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递剪刀才安全。
⒉请小朋友练习递剪刀的方法,教师小结。
三、了解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尖尖的东西。
⒈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那些东西是尖尖的,有危险的。
⒉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后了解一些尖尖的东西的使用安全。
四、安全知识应用。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班里有什么东西是尖尖的,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刮蜡棒、小叉子、计数棒等)。
活动延伸与建议:⒈结合区域活动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安全的使用有尖的物品。
⒉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有尖的物品,懂得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小百科:尖释义为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尖尖的东西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尖尖的东西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01e407cfc789eb172dc82a.png)
小班安全活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的尖锐点(反思教学)小班安全活动,尖锐的事物(反思教学)主要包括活动,活动,活动,课后反思等,了解生活中许多尖锐的事物,并了解自己的危险,了解一些避免尖锐的事情。
伤害身体的方法可以正确使用它们。
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安全活动。
来看看尖锐的事情。
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许多尖锐事物并了解其危险。
2,了解一些避免尖锐物体伤害身体的方法,可以正确使用它们。
3.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各种锋利物品(钢笔,剪刀,树枝,牙签,筷子,针等)。
2,一些动物图片活动程序:老师讲述了这个故事《小猴哭了》。
老师用尖头笔尖引导孩子讨论。
老师:为什么这样的笔让猴子哭?(孩子们可以自由讨论)老师总结:这支笔尖尖。
它伤害了我们的身体。
有时它会刺破我们的皮肤并流血!如果它伤害了眼睛,它会更严重。
讨论:你看到了什么尖锐的东西?老师介绍尖头物品,如树枝,剪刀,各种刀具,尖头笔,筷子等。
老师展示动物图片并讲述情况:场景1:兔子使用尖头将墨水指向别人的脸上。
场景2:小猴子在玩树枝。
场景3:小猫正在看着窗外切纸。
场景4:小鸭子用筷子和别人说话。
5.老师总结:生活中有许多尖锐而危险的物品。
我们必须正确使用它,不要玩它们。
当周围的伙伴这样做时,提醒他并远离他并尽快告诉父母或老师。
6,经营活动:香糖葫芦。
(教育儿童正确使用竹棍)7,老师总结,清理用品。
课后反思:当幼儿与他们的生活交流并使用由于不当使用尖锐物体而导致的一些事情时,孩子们会积极地谈论他们使用过的一些尖锐物品。
有剪刀,针,图钉,牙签,别针,钉子等。
孩子们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他们还说,有很多伤害发生在他们自己或周围的人身上。
不难看出幼儿的知识仍然相对较广。
他们可以对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评论并对其进行分析,以了解受伤的原因。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 (3)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 (3)](https://img.taocdn.com/s3/m/fbeeee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d.png)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尖尖的东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尖尖的东西的基本特点和危险性,学会正确使用尖尖的东西,并知道如何避免意外伤害。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正确的安全行为观念。
3. 学科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尖尖的东西的基本特点和危险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尖尖的东西的能力。
3.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会学生如何避免尖尖的东西带来的意外伤害。
2. 建立正确的安全行为观念。
四、教学准备1. 《尖尖的东西》图片和道具。
2. 安全教育海报和小册子。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尖尖的东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尖尖的东西的认知,并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尖尖的东西吗?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二:呈现与讨论1. 展示《尖尖的东西》并朗读故事,通过故事引出尖尖的东西的事故,引导学生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危险性。
2. 引导学生发言,讨论尖尖的东西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并总结出正确使用尖尖的东西的注意事项。
步骤三: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课堂讨论中总结的注意事项,设计一个小剧场表演如何正确使用尖尖的东西,并演示给全班同学。
步骤四:总结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总结,再次强调正确使用尖尖的东西的注意事项,并进行小结。
步骤五:拓展展示和讲解安全教育海报和小册子,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传。
六、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讲故事、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尖尖的东西的基本特点和危险性,并学会了正确使用尖尖的东西的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
同时,通过安全教育海报和小册子的展示,加强了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尖尖的山托班教案
正方形纸人手一张。
正方形范例一张。
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体验折纸成功的快乐。
学习角对角对折的基本技法,大胆尝试按小猴子标记折纸。
1、引导幼儿观察正方形纸,认识对角线和对角。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纸上有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张正方形纸,中间的虚线叫对角线,有猴子的两个角叫对角。
2、教师示范讲解折尖尖的山的基本方法。
将正方形纸放在桌子上,一只猴子在上面,一只猴子在下面,对着自己的身体,一只手拿着下面的猴子,向上面的猴子折,然后用手指将山脚下的`边压平。
瞧:正方形的纸变成了一座尖尖的山,山上有什么?山上有草,有树,还有可爱的小猴子呢!
小朋友们,你们想折一座尖尖的山吗?
3、幼儿进行折纸活动。
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折纸情况,给幼儿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欣赏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