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材料要求共43页文档
防静电材料检验规范
![防静电材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aad2c7027284b73f2425094.png)
防静电材料检验规范1.目的:本文件旨在规定防静电材料来料控制技术规范,为材料在来料送样以及批量来料抽样检验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2.适用范围:本范围只适用于防静电材料来料检验。
3.职责:3.1由工程部设备组对防静电材料样品以及来料进行抽检;3.2如规范有更新,ESD技术小组对规范进行更新后给到设备组。
4.检验规范:4.1抽样频率:每一次批量来料,随机抽取5PCS样品进行ESD检测;当样品小于5PCS时,要进行全检;如果有1PCS不合格,判定为此批来料NG。
4.2工衣检验规范:4.2.1测试环境:温度:25+/-5 0C;湿度:45+/-5%。
4.2.2测试工具:兆欧表1套,静电压测试仪1台,棉布一块。
4.2.3测试指标:测试包括两个指标:表面电阻(105---109欧姆)和表面摩擦带电(小于等于150V)。
只要其中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此样品NG。
4.2.4测试方法:a.表面电阻测试。
把工衣平摊在绝缘台面(比如:办公桌),扣上所有扣子,衣服不要有折叠;把已经连接完毕重锤式兆欧表的两个重锤分别放置在工衣的:左胸-----右胸;左胸-----右袖;左袖------右胸;左袖-------右袖。
测试工衣的阻抗范围为:105---109欧姆,如果有其中一项不过判定为NG。
b.表面摩擦带电测试。
把工衣平摊在办公桌上,分别在:左、右胸,左、右袖上,使用棉布单方向摩擦(建议方向向下,每秒2次,共摩擦20次),摩擦完毕后马上把静电压测试仪探头靠近被摩擦位置表面(摩擦表面离探头距离大约为2厘米),然后顺着摩擦方向来回移动,观察静电压测试仪的电压读数。
工衣的摩擦带电范围为小于等于150V,大于150V判定为NG。
4.3工鞋检验规范:4.3.1测试环境:温度:25+/-5 0C;湿度:45+/-5%。
4.3.2测试工具:兆欧表1套,静电压测试仪1台,棉布一块,金属板一块(长20厘米宽5厘米)。
4.3.3测试指标:测试共包括3个指标:表面电阻(0.75×106Ω~100×106Ω)、体电阻(0.5×106Ω~50×106Ω)、表面摩擦带电(<150V)。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范本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972a9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4.png)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范本一、防静电基本要求的概述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会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需要在工厂内实施一系列的防静电措施。
下面是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的范本,以供参考。
二、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1. 静电安全意识培训所有员工都应接受静电安全意识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静电在工厂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危害、如何防止静电积累以及防静电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2. 防静电装备工厂应配备必要的防静电装备,包括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防静电装备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防静电设备和设施工厂应配置必要的防静电设备和设施,包括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垫、静电消除器等。
这些设备和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4. 静电敏感区域的划定工厂应划定静电敏感区域,明确禁止在该区域内进行静电产生和积累的活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静电的传导和积累。
5. 防静电工具和仪器工厂应使用防静电工具和仪器,如防静电吸尘器、防静电压筒等,来清洁和维护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6. 静电监测和控制工厂应配置必要的静电监测和控制设备,及时监测和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情况,以减少静电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不利影响。
7. 防静电操作规程工厂应制定防静电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防静电措施,包括正确使用防静电装备和设备、避免在静电敏感区域操作、定期清洁和维护生产设备等。
8. 静电事故应急准备工厂应制定静电事故应急准备方案,包括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紧急救援措施、事故调查和分析等。
同时,应组织定期的静电事故演练,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9. 静电风险评估和管理工厂应进行静电风险评估,明确静电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危害,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和预防静电事故的发生。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三篇)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8ca9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2.png)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一、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a、抑制静电荷的积聚;b、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二、防静电工作区场地1、地面材料a、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b、应该选用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如防静电活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有效接地。
c、允许使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磨石地面,如事先敷设地线网、渗碳或在地面喷涂抗静电剂等。
2、接地a、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埋设与检测方法应符合GBJ97的要求。
b、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c、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混接)。
d、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线为宜。
e、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
f、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锷鱼夹、插头座等。
3、天花板材料天花板材料应选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板制品,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墙壁面料墙壁面料应使用抗静电型墙纸,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涂料或石灰涂料墙面,禁止使用普通墙纸及塑料墙纸。
5、湿度控制a、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以不低于50%为宜。
b、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c、计算机房的湿度应符合GB2887中的有关规定,类似的机房也应符合此规定。
6、区域界限防静电工作区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符合GJB1649规定,工作区入口处应配置离子化空气风浴设备。
7、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及接触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如下表)。
油漆或浸漆表面,普通塑料贴面,普通乙烯及树脂表面地板塑料及普通地板革,抛光打蜡木地板。
防静电的标准
![防静电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ebca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7.png)
防静电的标准
首先,防静电的标准应包括对静电的产生和消除进行详细的规定。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摩擦、接触和分离等过程所导致的电荷分离现象。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摩擦和接触,采用导电或抗静电材料,并定期对设备和场所进行静电消除处理,以确保静电的积累不会达到危险的程度。
其次,防静电的标准还应包括对静电防护装备和工具的要求。
在一些特殊的生产场所,如化工厂、危险品仓库等,员工应配备防静电服装、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
同时,对于一些对静电敏感的工具和设备,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使用静电消除器、接地装置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另外,防静电的标准还应包括对静电监测和检测的要求。
通过定期对生产场所和设备进行静电监测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静电危险,保障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还可以采用实时监测和报警系统,以便在静电危险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最后,防静电的标准还应包括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要求。
通过定期开展防静电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员工对静电危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因静电引发的事故和损失。
同时,员工还应掌握正确的防静电操作技能,如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正确处理静电危险品等,以确保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综上所述,制定和遵守防静电的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和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加强对静电危险的防范和控制,才能有效地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确保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希望各个行业和企业都能重视防静电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和使用环境。
防静电安全技术标准规范_1340
![防静电安全技术标准规范_1340](https://img.taocdn.com/s3/m/00e8acee7f1922791788e82e.png)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2.12 汽车栈台防静电的要求: 作业前,应检查作业设施是否符合规定,放
掉罐内垫水可存水,清除罐内杂物,尤其 是未接地的浮动物。 装卸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 鞋,作业前应泄放人体静电。 装卸人员不应在装卸现场穿脱衣服、帽子或
120
15
120
240
注:若容器内设有专用量槽时,则按液体容积小于1×10 m3取值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2.6 在进行轻质液体石油产品装卸作业过程 中,不得进行有可能产生静电引燃火花的 现场试验或测试。
2.7 储罐内禁止存在任何未接地的浮动物。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在爆炸危险场所禁止穿脱衣服、鞋靴和安全帽,禁止 梳头。
3.3 橡胶雨衣和高筒雨鞋除雨天和在积水场所进行作业时 可穿着外,均不得在爆炸危险场所穿用。
3.4 泵房的门外、油罐的上罐扶梯入口、油罐采样口处、 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及悬梯口处、装置区入 口处、装置区采样口处、码头入口处、加油站卸油口处等 危险作业场所应设置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2.2 液体石油产品调合作业时的要求: 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液体石油产品
调和。 丙A类液体石油产品用压缩空气调和时,必
须控制风压不大于0.343MPa,调和温度应 控制在低于该油品闪点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生产和工作中防静电的基本要求
![生产和工作中防静电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e5d49782b160b4e767fcf3d.png)
生产和工作中防静电的基本要求一、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a、抑制静电荷的积聚;b、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二、防静电工作区场地1、地面材料a、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b、应该选用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如防静电活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有效接地。
c、允许使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磨石地面,如事先敷设地线网、渗碳或在地面喷涂抗静电剂等。
2、接地a、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埋设与检测方法应符合GBJ 97的要求。
b、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c、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混接)。
d、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线为宜。
e、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
f、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锷鱼夹、插头座等。
3、天花板材料天花板材料应选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板制品,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墙壁面料墙壁面料应使用抗静电型墙纸,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涂料或石灰涂料墙面,禁止使用普通墙纸及塑料墙纸。
5、湿度控制a、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以不低于50%为宜。
b、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c、计算机房的湿度应符合GB 2887中的有关规定,类似的机房也应符合此规定。
6、区域界限防静电工作区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符合GJB1649规定,工作区入口处应配置离子化空气风浴设备。
7、电荷源在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及接触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
三、电子产品防静电设施1、静电安全工作台a、静电安全工作台是防静电工作区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大地线等组成。
防静电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防静电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93db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0.png)
防静电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防静电材料是一种具有减小静电的能力的材料,常用于电子、光学、半导体、化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防静电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需要制定一套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文将从材料的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两个方面,介绍防静电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一、材料的性能要求:1. 表面电阻率要小于10^9欧姆:防静电材料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导电路径将静电释放到地面,因此要求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要小于10^9欧姆,以确保能够有效地消除静电。
2. 表面持久性要好:防静电材料需要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防静电性能,表面应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抗湿度、抗腐蚀等特性。
3. 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好:防静电材料常需要与其他材料组合使用,因此要求防静电材料与其他常用材料的相容性好,避免出现剥离、脱落、变形等问题。
二、物理化学性能检验方法:1. 表面电阻率测定:使用电阻计或电阻表对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进行测定。
将电极片贴在样品的表面,施加一定的电压,测量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表面电阻率。
2. 抗高温性能检验:将样品放入高温恒温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检查样品的表面是否出现变形、开裂、起泡等情况。
3. 抗湿度性能检验:将样品放入湿热恒温箱中,设置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取出,检查样品表面是否出现膨胀、起泡、腐蚀等情况。
4. 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检验:将防静电材料与其他常用材料进行组合,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合部位是否出现剥离、脱落、变形等问题。
5. 性能持久性检验:将样品暴露在静电环境下,通过对样品表面进行周期性测试,检测材料的防静电性能在长时间使用后是否有下降。
通过上述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可以对防静电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
确保防静电材料的性能达到要求,不仅能够保护电子、光学设备等设备的安全,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防静电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制定,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附加性能要求:除了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外,防静电材料还可能具有一些特殊的附加性能要求,如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
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最新资料】
![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最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e6500c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2.png)
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最新资料】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最新资料】SMT车间防静电要求及规范~首先SMT生产设备如力锋回流焊,力锋波峰焊,力锋锡膏印刷机与贴装机均必须接地良好,SMT车间应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地法并独立接地。
生产场所的地面、工作台面垫、座椅等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车间内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
应配备防静电料盒、周转箱、PCB架、物流小车、防静电包装带、防静电腕带、防静电烙铁及工具等设施。
(1)根据防静电要求设置防静电区域,并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
按作业区所使用器件的静电敏感程度分成1、2、3级,根据不同级别制订不同的防护措施。
1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0-1999V2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2000-3999V3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4000-15999V16000V以上是非静电敏感产品。
(2)静电安全区(点)的室温为23?3?,相对湿度为45-70%RH。
禁止在低于30%的环境内操作SSD(静电敏感元器件)。
(3)定期测量地面、桌面、周转箱等表面电阻值。
(4)静电安全区(点)的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毛织物、报纸、橡胶手套等。
(5)工作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需放电。
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防静电鞋、袜。
每次上岗操作前必须作静电防护安全性检查,合格后才能生产。
(6)操作时要戴防静电腕带,每天测量腕带是否有效。
(7)测试SSD时应从包装盒、管、盘中取一块,测一块,放一块,不要堆在桌子上。
经测试不合格器件应退库。
(8)加电测试时必须遵循加电和去电顺序:低电压?高电压?信号电压的顺序进行。
去电顺序与此相反。
同时注意电源极性不可颠倒,电源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
(9)检验人员应熟悉SSD的型号、品种、测试知识,了解静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0(静电敏感元器件(SSD)运输、存储、使用要求(1)SSD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
(2)存放SSD的库房相对湿度:30-40%RH。
工程防静电施工要求
![工程防静电施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0ee3c357f1922791788e8e7.png)
工程防静电施工要求
1一般规定
1.1工程防静电围护结构、机电系统、工艺设备、防静电接地系统等工程施工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2防静电工程施工不得损害主体工程的结构安全。
1.3受限空间内防静电工程施工时,必须保证有效通风,并采取安全措施。
2施工准备
2.1防静电工程施工所用材料进场时应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
2.2防静电接地的连接导线应满足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的要求。
2.3预埋管道和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完毕,穿过基层的立管与楼板间的缝隙应做密封处理。
2.4有防水隔离层的基层必须做闭水检验。
3施工安装
3.1防静电区域内金属构件、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3.2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系统必须进行可靠的防静电接地。
3.3设备防静电接地应采用并联方法连接到防静电接地干线上,不得将多个设备串联后接地。
3.4防静电接地连接应采用焊接或用连接器具联接的方式,连接器具应能与接地对象可靠地连接。
3.5涉及人身安全的防静电接地必须采用软接地方式。
3.6导电地网应采用焊接、压接方式,联接点应牢固。
3.7防静电工作区中设备和设施的接地干线应与电源线、数据线分别敷设。
3.8未采取防爆措施的有源静电消除装置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禁止易燃易
爆物进入现场。
3.9工程防静电接地干线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3.10工程防静电中涉及易燃易爆场所线路的连接必须有防松和防拔脱装置。
防静电区域着装规章规范资料
![防静电区域着装规章规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226f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5.png)
防静电区域着装规章规范资料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电荷,当两个带有静电的物体接触时,静电会产生放电现象,可能对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危害。
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和传导,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特别设立了防静电区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静电区域的着装规章规范资料。
二、防静电区域着装要求1. 服装要求(1) 上衣:应选用防静电材料制成的长袖上衣,颜色以浅色为宜,不宜使用纯棉或纯毛材质。
(2) 裤子:应选用防静电材料制成的长裤,颜色以浅色为宜,不宜使用纯棉或纯毛材质。
(3) 鞋子:应选用防静电鞋,鞋底材料应为导电材质,鞋面材料应为防静电材料。
(4) 手套:应选用防静电手套,手套材料应为导电材质,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静电释放。
(5) 头发:长发人员应将头发束起,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6) 配饰:不得佩戴金属饰品,如项链、手镯等,以免产生静电。
2. 着装规范(1) 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子时,应确保服装和鞋子的完好无损,不得有破损或污渍。
(2) 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子时,应确保服装和鞋子与皮肤的贴合程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导。
(3) 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子时,应按照正确的穿脱顺序进行操作,避免产生静电。
(4) 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子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带电物体接触,以免产生静电放电。
(5) 在防静电区域工作时,应定期检查服装和鞋子的导电性能,确保其符合要求。
三、防静电区域着装规章规范的重要性1. 保护人身安全:防静电区域着装规章规范能够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导,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保护人员免受静电伤害。
2. 保护设备安全:静电放电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故障,通过严格的着装规章规范,可以减少静电对设备的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提高工作效率:防静电区域着装规章规范能够减少静电干扰,提高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四、防静电区域着装规章规范的培训与监督1. 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防静电区域着装规章规范的培训,包括正确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子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ESD材料标准
![ESD材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aa6b7102768e9951e738ac.png)
五、防静电制品的分类与应用要了解防静电制品,首先要了解防静电材料。
防静电材料按其导电性能可分为以下三种:(1)静电导电材料表面电阻RS≤1×105Ω、体积电阻RV ≤1×104Ω的材料。
(2)静电耗散材料表面电阻1×105Ω<RS≤1×1012Ω、体积电阻1×104Ω<RV≤1×1011Ω的材料。
(3)绝缘材料表面电阻RS>1×1012Ω、体积电阻RV>1×1011Ω的材料。
了解了静电材料的特性,对防静电系统的制品选择就有了依据。
1.人体防静电系统人体防静电系统主要由防静电腕带、防静电工作服、鞋袜等组成。
必要时还需要辅以防静电工作帽、手套、脚套等物品。
这种整体的防静电系统兼备静电泄露、中和和屏蔽的作用。
(1)防静电腕带它的制作使用静电导电材料,通过与皮肤直接接触,把人体静电直接导走。
所以腕带使用时必须与皮肤接触良好,使皮肤上的瞬时静电电压小于100V。
(2)防静电工作服① 服装静电的产生与危害人在从事各种劳动活动时,人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以及衣服与周围物体间的摩擦可造成电荷的大量产生与积聚,因此当衣服为绝缘物质时,静电电荷将无法泄露而存在于人体上,随时可能造成放电危害。
② 防静电工作服的消电机理防静电工作服是用静电导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
其消电机理为:a. 经由导电纤维形成电荷通道向大地泄放静电荷;b. 由纤维的电晕放电中和静电荷。
(3)防静电鞋、袜防静电鞋和袜都是用电阻变化小的静电导电材料制作。
鞋的制作中,其鞋底的材料很关键,即要把人体的静电通过鞋底泄露掉。
防静电鞋的体积电阻应满足要求,一般取值为Rv=0.5×105~1.0×109Ω。
(4)防静电工作椅、桌垫、地垫防静电工作椅的材料使用静电导电织物为面料, 其表面电阻应界于105~1.0×109Ω之间,以导走或中和静电荷。
而防静电桌垫和地垫放置在工作岗位处的桌面和地板上,以泄露人体静电荷为目的。
包材防静电与摩擦电压要求
![包材防静电与摩擦电压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92d6a235a8102d276a22f5e.png)
5.3.1 Tray盘、气珠袋、PE袋、缓冲材料、胶带等包装材料需满足无尘要求(正常操作及包装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粉尘)和静电防护要求。
包装对物料进行了静电屏蔽,且满足:直接包装层():表面电阻:1×105Ω≤R<1×1011Ω;摩擦电压:<200V注:屏蔽残余电压或耦合能量为监控项,表面电阻和摩擦电压为验收项[c1]屏蔽袋或防潮袋表面及内部使用的固定或缓冲材料(如胶带、泡棉等)为低起电材料,满足摩擦电压:<100V5.3.2 表面电阻和摩擦电压需在温度:25+/-50C,湿度:25+/-5%RH的环境下测试,当没有合适的干燥环境时,可以将被测件放置在干燥箱里面,将温度设定位25+/-50 C,湿度设定为25+/-5%RH,放置12个小时后,打开干燥箱,被测试物件不取出,测试人员站在干燥箱旁测试被测物件的摩擦电压和表面电阻。
注:表面电阻和摩擦电压测试环境要求为材料认证验收测试环境;[c2]5.3.3 摩擦电压测试方法:摩擦电压测试采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测量,测试时手持干燥不布料(选用纯棉或防静电面料),以频率越为120次/min,手掌适当施加压力,单向摩擦被测件某一部位20次,按静电电压表使用方法立即接近摩擦部位,观察仪表显示数值。
5.3.1 Tray盘、气珠袋、PE袋、缓冲材料、胶带等包装材料需满足无尘要求(正常操作及包装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粉尘)和静电防护要求。
包装对物料进行了静电屏蔽,且满足:直接包装层():表面电阻:1×105Ω≤R<1×1011Ω;摩擦电压:<200V注:屏蔽残余电压或耦合能量为监控项,表面电阻和摩擦电压为验收项[c1]屏蔽袋或防潮袋表面及内部使用的固定或缓冲材料(如胶带、泡棉等)为低起电材料,满足摩擦电压:<100V5.3.2 表面电阻和摩擦电压需在温度:25+/-50C,湿度:25+/-5%RH的环境下测试,当没有合适的干燥环境时,可以将被测件放置在干燥箱里面,将温度设定位25+/-50 C,湿度设定为25+/-5%RH,放置12个小时后,打开干燥箱,被测试物件不取出,测试人员站在干燥箱旁测试被测物件的摩擦电压和表面电阻。
防静电技术要求
![防静电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a0e310ddd36a32d737581db.png)
防静电技术要求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设备研制生产全过程中,对静电放电危害的防护技术基本要求,静电敏感器件的采购、检测、储存、运输、装配过程中的防静电操作要求,对防静电工作区的管理以及人员教育培训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研制、生产、维修电子设备的部门及采购、储运、检测电子元器件,也适用于其它任何涉及静电敏感元器件的部门。
1术语1.1静电: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电荷。
1.2静电放电: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
英文缩写ESD。
1.3静电敏感度: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静电放电敏感(的)英文缩写ESDS。
1.4静电敏感器件:(承受静电放电电压较低的器件)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器件。
1.5泄放:将静电荷安全传导到地。
1.6中和:利用导性电荷(异性离子)使静电消失。
1.7静电导体:表面电阻率在105~108Ω范围内的物体。
1.8接地: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物体上。
(如大地、舰船或运载工具金属外壳。
)接地连接点英文缩写:EBP。
1.9防静电工作区:用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区域的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用必要的防静电防护材料和设备建立和装备起来有明显标志的区域能防护静电损害。
)英文缩写:EPA。
1.10静电放电保护材料具备以下特征:1.10.1防止产生摩擦起电。
1.10.2免受静电场的影响。
1.10.3防止与带电人体或带电物体接触而产生直接放电。
1.11静电放电损伤:由静电放电造成的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或功能失效。
1.12静电耗散材料:其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105~1012Ω或体积电阻104~1011Ω的材料。
2静电放电造成电子元器件失效及对静电放电敏感性分类2.1 静电放电造成电子元器件失效:静电放电对电子元器件的损伤可造成功能失效和损伤。
失效的主要机理有:a 热二次击穿b 金属镀层融熔c 介质击穿d 气弧放电e 表面击穿f 体击穿2.2电子元器件易遭受静电放电损伤的敏感结构见附录A(参考件)附录 A对ESD敏感的元器件组成部分2.3静电放电敏感器件的分类:按敏感度电压被分级为:1级:损坏敏感的放电电压从0V ~1999V 。
防静电基本常识准则
![防静电基本常识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6dbe22d195f312b3069a5c7.png)
防静电基本常识1.从静电学角度来说,所有材料分为:静电导体材料、静电耗散材料、静电绝缘材料。
静电导体即常说的金属导体,如铜、铁等,其电阻率很小, 如果接地的话,表面电荷马上排泄到大地。
静电耗散材料也是能快速耗散其表面或体内静电荷的材料,比如防静电胶皮、防静电泡沫等防静电材料。
如果接地的话,表面电荷马上排泄到大地。
电阻率介于1O5Q —1011 Q之间.静电绝缘材料表面电阻大于1011Q以上,,比如普通透明胶纸、胶套、泡沫等。
如果接地的话,表面电荷都很难排泄到大地上。
故防静电区域内不能有静电绝缘材料。
我们常说的防静电材料就是静电导体、静电耗散材料,其特性为不易起静电和即使起静电后也易排泄。
非防静电材料就是静电绝缘材料,其特性为易起静电和即使起静电后也难排泄。
车间当中非防静电材料主要包括:普通胶箱、透明胶、泡沫、作业指导书胶套、生产标识牌、棉布、杂物盒等。
如产生电荷后因其高电阻特性电荷非常难于排泄到大地。
2.静电如何产生。
固体物质的接触、分离、摩擦、感应带电。
即物体的任何运动都会产生静电。
生产当中比如人体搬运、高压气体喷气、流水线皮带运动等都会产生相当多的静电荷。
静电是自然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如何减少或对静电防护才是我们要关心的。
人因为不停的动作,人体则是最重要的静电源之一,故人体防静电显得很重要。
3、静电产生后如何排泄(对只有胶皮,无防静电地坪车间说)。
人体电荷排泄途径:A.人体皮肤—防静电手腕扣—防静电手腕线—静电地线—大地。
这是使用防静电手腕原因。
同时穿戴防静电工衣、帽子原因是防静电衣物与人体或其它物质摩擦后仅有少量的静电荷,产生的静电荷时防静电衣物有利排放到人体再排泄到大地。
B .人体皮肤—防静电鞋—防静电胶皮—防静电手腕扣—防静电手腕线—静电地线—大地。
穿防静电靴原因。
C. 人体皮肤—接地金属—大地。
车间门帘装防静电链条原因,即人体先放电再进入车间。
D. 人体皮肤—防静电凳子—防静电胶皮—防静电手腕扣—防静电手腕线—静电地线—大地。
防静电标准规范
![防静电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5ef92f40975f46527d3e196.png)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会签记录:部门会签状态部门会签状态分发单位:■检测中心文件控制印章5.3.5含有ESSD 的图纸资料,应有ESSD 标志。
5.3.6设备的外部端口标志应符合GJB1649中第5.8.3条要求。
5.3.7整机包装标志应符合GJB1649中第5.10条要求。
5.3.8交付文件标志应符合GJB1649中第5.9.1条要求。
6.静电敏感区域的工程环境防静电规范6.1防静电工程环境的设计原则:设计防静电工程环境时,为达到静电防护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6.1.1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6.1.2安全、迅速、有效的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6.1.3防静电工作区应按电子元器件静电敏感度确定防护所应达到的级别和程度。
一般的要求静电防护区内静电电压绝对值应小于100V。
6.1.4防静电区域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
6.1.5在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
表一为常见的电荷源:表一类别电荷源工作台表面油漆或浸漆表面、普通塑料帖面、普通乙烯及树脂表面地板塑料及普通地板革、抛光打蜡木地板、普通乙烯树脂工作鞋、帽、鞋普通涤纶、合成纤维及尼龙面料、塑料及普通胶第鞋操作工具及设备普通塑料盒、架、瓶、盘用品及纸制品、普通泡沫及一般电动工具、压缩机、喷射设备、蒸发设备等6.2防静电工程环境的要求:6.2.1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温度应在15℃至30℃之间,湿度应在和湿度计,并按要求做好点检记录。
如果环境内的空气过于干燥,度要求,但应以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为前提。
如果湿度高了应该开空调或抽湿机来使其满足要求。
温度计和湿度计使用要求:1)对温度、湿度做监测的石英温湿度仪,必须放置在水平稳定的平面上。
2)有温湿度测量仪的场所应由专人定期检查石英温、湿度自动仪测试状况,并记录该时间段的最高和最低值。
3)遇有休息、节假日等特殊情况,在上班后的第一时间内要检查石英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的记录情况。
电子元器件来料防静电技术要求
![电子元器件来料防静电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d637c513b3567ec102d8a32.png)
电子元器件来料防静电技术要求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要求规定了静电放电敏感电子元器件研制及生产来料检验中受静电放电损害的防护技术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静电电压小于4000V静电放电敏感电子元器件在生产过程及来料检验,装配,打印标志,试验,包装,交货,贮存运输,失效分析时的静电放电保护。
1.3 职责采购部门、质量部门根据本技术要求对公司选用的元器件及其供应商进行监督和管控,确保被选用及生产的元器件是满足防静电技术要求的。
此技术要求因行业相关标准的变化的更新由运营商电子开发部负责。
2 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标准GB 4385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要求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GB 1649 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GB 79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ANSI/ESD S20.20IEC 61340-4-2ANSI/EIA-6253 术语3.1 静电静电就是物体所带相对静止不动电荷。
3.2 静电放电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引起的物体间的静电电荷转移。
3.3 静电感应当带静电物体靠近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3.4 ESD 保护材料具备下列特征的材料A:防止产生摩擦起电。
B:免受静电场的影响。
C:防止与带电人体与带电物体接触而产生直接放电。
3.5 导电材料材料表面电阻率小于1.0x105/spuare,或电阻系数低于1.0x105Ω/cm之材料。
3.6 绝缘材料材料表面阻值至少是1.0x1012Ω/square,或电阻系数至少是1.0x1012Ω/cm之材料。
3.7静电消散材料一个材料其表面电阻率大于1.0x106Ω/square,小于1.0x109Ω/square。
3.8抗静电材料表面电阻率大于1.0x109Ω/square,小于1.0x1011Ω/square的材质。
3.9 ESD保护区用必要的ESD防护材料和设备建立和装备起来的,有明显标志的区域能够防护ESD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