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戒本

合集下载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序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余以贞观二十一有年仲冬。

于终南山丰德寺删定戒本。

故其序曰。

自戒本之行东夏也。

曹魏中世法护创传羯磨乃明戒本盍阙。

姚秦关辅方译广文。

觉明法师首开律部。

因出戒本附译传写。

高齐御历盛昌佛日。

三方释侣二百余万。

法上大统总而维之。

沙门慧光当时僧望。

联班上统摄御是图。

以夫。

振纽提纲修整烦惑。

非戒不立非戒不弘。

更以义求纂缉遗逸。

重出一本广流于世。

则其本首题归敬者是也。

隋运并部沙门法愿鄙光所出宗理爽文。

后学凭附卒难通允。

乃准的律部。

连写戒心。

通被汾晋。

最所倾重。

则其本首题戒德者是也。

参互三本仇校同异。

通会皆附正经。

摘理义无不可。

是以。

先达晚秀奉而莫遗。

意在忘筌。

岂惟文绮。

世有惰学浮侈之徒。

博观未周随言计执同我则审难为易。

异听则达是言非。

比周成俗卒未惩晓。

尝以余景试为通之。

如光所诠我今说戒。

愿之所出云说木叉及披律解木叉戒也。

愿出初戒则云不还。

光所传辞便言不舍。

检律诚释。

违愿附光。

取意统文莫非还净。

如斯举例其相可知。

若夫。

戒德戒宗。

诚明定慧销烦静务。

超世超生。

初涉问津会归舟济。

非文不启非义不通。

妙识两缘双袪二执。

荡焉无累纷诤何从。

令余所述。

还宗旧辙。

芟略繁芜修补乖竞。

辞理无昧投说有踪。

庶几。

言行并传愚智通解。

悠悠来裔。

未达斯归。

略为题引序之云尔。

No. 707四分戒本出昙无德部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欲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欲除四弃法及灭僧残法障三十舍堕众集听我说毗婆尸式弃毗舍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又如是不得生天人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如御入险道失辖折轴忧毁戒亦如是死时怀恐惧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僧集不(答云僧已集)和合不(答云和合)未受具戒者出(若有即遣出答云。

四分律简介

四分律简介

四分律简介【四分律(梵Dharmagupta-vinaya)】原四十五卷,现行本六十卷,亦称《昙无德律》(昙无德意译法藏或法密),姚秦·弘始十年(408)罽宾·佛陀耶舍于长安中寺译。

它是汉语系佛教僧尼奉行的一部广律。

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二册。

《四分律》因全部由四分构成而得名。

初分为比丘戒,第二分为比丘尼戒和二十犍度中的前三个半犍度(北宋、丽藏本,依旧写本如此,南宋、元、明藏本改作前二犍度),第三分为中间十四个半犍度(北宋、丽藏本如此,南宋、元、明藏本改作十六个犍度),第四分为最后二犍度等。

这样的分段,道宣等都以为因结集时分四次诵出,但后来义净说是因梵本分为四筴故称四分。

定宾《饰宗记》从义净说,元照《资持记》则仍依道宣之说。

《四分律》为昙无德部所传,一般称为五部广律之一。

《僧祇律》后记说‘优波崛多后遂有五部名生’,昙无德名列于最初。

故此部律系从优波崛多系统下分出。

唐代玄奘到乌仗那国时,其地还是五部并行,并以昙无德为首(见《西域记》卷三)。

本律原属声闻乘,但律宗学者北魏·慧光即已判为大乘。

唐代道宣更明确的主张《四分律》通于大乘。

像《行事钞》卷上三说︰‘四分宗义当大乘。

’同书卷中之四说︰‘四分律一宗是大乘。

’《羯磨疏》并以五义证‘四分通明佛乘’。

他所引的五义中有劝信颂及戒本回向文,都是昙无德部流传本所加。

《四分律》的译出,据《出三藏记集》说,是秦主姚兴因鸠摩罗什的建议迎佛陀耶舍来长安,因佛陀耶舍能诵《昙无德律》,司隶校尉姚爽就请他翻译。

姚兴怀疑他只凭记忆会有错误,经过测验,耶舍能以三天功夫记忆药方户籍四十余纸,诵出一字不错,才加信服。

译出的时期是弘始十年(408)。

另据《四分律》序说︰支法领曾在于阗遇着佛陀耶舍,知道他通《四分律》等,就在那里写出梵本,于弘始十年偕回中国,姚兴即于其年请耶舍译出此书。

当时有持律沙门三百余人于长安中寺参加,而以支法领的弟子慧辩任校定之事。

这样《四分律》又有校改的一本,唐·定宾作《饰宗记》时,还是已校改本和未校改本并行的。

戒体、戒行

戒体、戒行

受戒者接受戒法之后,原则上法相便已经得到了,但到底有没有得到戒之体呢?也就是说,受过五戒之后,戒体到底有没有在我们身上?如果有,戒体长个什么模样?关于此事,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各种部派说法不一。

其实可以从戒体来对应我们的身体,人的身体有健全与不健全之分,不健全的叫“十不全”,所以人要有五官以及有五肢,所谓五体投地,就是要有这样的五个体,才能整合成为一个主体,体有团体,也有个体,团体是一群,个体便是一只手、或一只手臂,五体合成为一个人,所以说“当愿众生,统理大众”,只要去受了戒,就无有无戒体者。

当你对“不杀生,汝今能持否?”喊出“能持”二字时,就表示你有不杀戒的戒体,是“个体户”了。

然后当你对“不偷盗,汝今能持否?”说“能持”时,就又有一个个体了,之所以有少分优婆夷(塞)、多分优婆夷(塞)与满分优婆夷(塞)之分,就是以持戒多少而论,持一戒就有一个戒体,持两戒就有两个戒体、持五戒就具足了。

但这个戒体能不能活下去?譬如:十月怀胎小孩子生下来之后不久便夭折了,说明有个体就会有夭折,有体就会有生、灭。

戒体也是这样,在三皈五戒的仪轨上,法师传给你戒法与戒相,有法有相就构成了体,他已经传给你了,但是你接受的这个体在你心中能不能活过来,就是你的事了。

所以戒体是要养的,要靠信与愿去长养。

有信、有愿就有了种子,有了种子之后就有色和心两个法,就是有了色种,色种就是戒体所显示,叫作威仪,此色也叫无表色,无表色也是色,就是通过那个种子和你的信与愿而显示出来,有信、有愿、有种子就显示出来了威仪之色,也叫作戒色,虽是无表色,但却是可以看得到的,所以叫它是色体。

然后还有心体,心体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如此“信、愿、种、色、心”此五法便组成了一个整体。

而此中以“信”为基础,若是无信者,连三皈依尚且不能成就,何况五戒之戒体。

所以第一步是要“信”,信诸佛菩萨,信诸佛菩萨施设的法,信这个法是有功能、有实际效应的,信诸佛是如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同时还要信因果。

实用文库汇编之僧人究竟能不能喝酒吃肉 汉传佛教典籍是怎样规定的

实用文库汇编之僧人究竟能不能喝酒吃肉 汉传佛教典籍是怎样规定的

作者:座殿角作品编号48877446331144215458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实用文库汇编之僧人究竟能不能喝酒吃肉,汉传佛教典籍是怎样规定的?陆新蕾来自私家历史在南传、汉传和藏传佛教三支中,汉传佛教对于饮食的规定尤其严厉。

但佛教饮食禁忌较少带有宗教神圣性的色彩,与其说它是一些强制性规定,不如将其视为生活与修行的指导方针。

当今人们对于佛教的理解部分来自影视作品。

虽然一般人对理想佛教的认知多半是佛门清静、戒律森严,但出家人中,除了《西游记》主角的原型玄奘法师,最为人所熟知的可能要数饮酒吃肉、行迹市井的道济禅师(济公)了。

在互联网时代,除了传统银幕中的少林高僧,还有多数国人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出家人形象,如东南亚一些影视作品中沿街乞食的南传僧人和日剧里食肉娶妻的日本僧人。

最近日剧《朝五晚九》里开跑车的高富帅和尚亲手为女主剥澳洲大龙虾的画面,着实让不少网友感到凌乱。

抛开文艺作品和传说故事,事实上,佛教律典对于出家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南传、汉传和藏传佛教三支中,汉传佛教对于饮食的规定尤其严厉(日本佛教是一个例外)。

大多数宗教典籍都会涉及一些饮食方面的禁忌,譬如《圣经·旧约·利未记》中对可食用与不可食用动物的复杂划分。

有关饮食的禁忌一般包含了食物的种类、食用方式、禁忌的适用人群、禁忌的适用场合等方面,汉传佛教典籍中也有诸多关于饮食禁忌的内容,散见于佛教三藏典籍各处,而以律藏为相对集中。

曹魏嘉平年间(249—254),天竺僧昙柯迦罗在洛阳译出《僧祇戒心》,“中夏戒律,始自于此”(《高僧传》卷1)。

此时,距佛教初传入夏已愈两个世纪。

东晋十六国之后,在诸多高僧的推动下,至南北朝时期,绝大多数现存的汉传律论均已译出,包括小乘的“四律五论”,大乘的《梵网经》《菩萨地持经》等。

这些律典的翻译大大推动了汉地佛教界的戒律实践,并直接促成了唐代律宗的创立。

有趣的是,汉传虽是大乘佛教,然其戒律体系却以小乘诸律为基础,比丘与比丘尼所受具足戒依据的是法藏部的《四分律》(经过唐代律宗祖师道宣法师的大乘化阐释),大乘菩萨戒反而成为一种在小乘基本戒律之上附加的、且出家众与在家众都可以受持的加行。

广律东来前早期中国佛教的律典传译

广律东来前早期中国佛教的律典传译

广律东来前早期中国佛教的律典传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屈大成摘要:有关中国戒律史的研究,一向集中在《十诵律》、《四分律》等广律于五世纪初译出以后的情况。

其实在此之前,已有逾五十部律典东传,包括戒本、犍度、律论,以及有关忏罪和在家戒律的经典,种类繁多。

本文逐一考证这些早期律典,并从中观察到早期中国佛教徒对僧尼二部戒同样渴求、僧团运作最初仍需依附胡僧、经律非截然二分等戒律初传中土的消息。

关键词:戒律、律藏、经录、竺法护、道安Introduction of the Buddhist Vinayas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m By Wut Tai-shi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Lecture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entreAbstract:Until now the research on Buddhist vinayas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period after the complete vinayas i.e.Ten Section Vinaya,Four Part Vinaya etc.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In fact,before5th century,over50vinayas,whose contents are comprised of prātimoksa, skandhaka,confession,novice precepts,were translated.However,they are received not sufficient attention.This paper examines all these texts deeply in order to sketch a whole picture of spread of vinayas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m.Key words:monastic law,Vinaya-pitaka,catalogue of sutras,Dharmaraksa,Tao-an戒律,是佛陀制定的生活规范和道德指引,为所有佛教徒所当遵从和修习,见载于律藏。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卷第三(起置名不同终正配初篇)天台山寿昌寺沙门释允堪述深下。

以佛足一切智人鉴机施制。

盖不得已而用之。

粗鞭。

即五犯。

对略教称粗也。

闻下。

使闻五篇罪名以息过。

各蒲鞭可类略教。

深酷。

酷。

虐也。

可对广教儒释略齐。

故曰通望。

意云世尊观机立制。

十二年中徒众无过。

但说略教。

自后僧尼根劣。

多有毁破。

须以五篇粗重。

调伏制御。

如上古之时。

人心淳笃。

画地为园扉。

以蒲为鞭。

寻以巧伪竟生。

乃有新旧五刑。

原其俗章。

可鉴佛意也。

下释者即次科也。

有波罗夷等别名故。

如本下。

示通名也。

以俱谓之犯聚制等。

此下。

凡译有二。

一曰正。

二曰义。

今谓无正翻尔。

今古异者。

此则三苗酷烈穆后赎刑。

彼则阿阇行杀瓶沙断指。

皆所谓制不沿习。

彼此均融。

二土世刑。

可为正译。

初罪者。

波罗夷也。

由无圣人降趾故。

泯其制也。

止得取以事类。

约义为译。

无余。

以对下僧残。

是有余故。

文云者。

指律序。

彼具云诸作恶行者。

犹如彼死尸。

众所不容受。

以是当持戒。

又名下佛言有二不共住。

一羯磨。

二说戒。

亦与上众法。

绝分理同也。

失道不独。

失圣果道也。

二种。

即说戒羯磨僧。

生报。

言此身生报不久在世。

何得不畏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泥犁之苦。

十下。

彼云堕不如意处。

萨婆多解云。

由与魔斗以犯此戒便堕负处。

事钞。

即篇聚中不明。

别着。

即于此不明。

宜别着。

钞以取解由疏文略也。

谓下。

众僧解上僧伽义。

前与等解上初义。

末后等释上残义。

是则僧是对忏之人。

初残是前后所与之法。

斯乃从境立名也。

以僧能除罪故。

故本律上准钞应先引。

婆沙云。

僧伽者为僧。

婆尸沙者是残方接故。

律下文则显。

本律与婆沙但名僧残。

不同善见更有初义。

由罪下双释僧残义。

有余者不绝义也。

又对初篇是无余故。

又引母论者初喻立名。

理须早救故。

戒律云。

若犯此罪。

应施与波离婆沙等。

由邻重罪故也。

了论下据受利彰称。

此余残者方得故。

十上准事钞。

应加义翻为堕四字。

接下十诵释成堕义。

文旨方具。

应功用者。

了疏立三功用。

一下即功用防守。

谓名种既多。

四分尼戒本

四分尼戒本

四分尼戒本(并序)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夫戒者,乃是定慧之宏基、圣贤之妙趾,穷八正之道、尽七觉之源。

然既树五制之良规,传须获实;扬六和之清训,学者知诠。

窃寻流行,总有四本,据其理虽复同、会其文则有异,致使弘扬失于宗叙、修奉乖于行仪,亏鹿野之微言、紊龙城之要旨。

故今详捡律本,参验戒心,依于正文录之如左,庶使顺菩提之沙业、成实相之嘉谋,作六趣之舟航、为三乘之轨躅者也。

四分比丘尼戒本后秦三藏佛陀耶舍译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欲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

欲除八弃法,及灭僧残法,障三十舍堕,众集听我说。

毗婆尸式弃,毗舍拘楼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

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亦如是,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间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失辖折轴忧,毁戒亦如是,死时怀恐惧。

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

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

“僧集?”(答云:“僧集。

”)“和合?”(答云:“和合。

”)“未受大戒者出?”(有者,遣出。

遣已,答言:“已出。

”无者,答:“无。

”)“不来诸比丘尼,说欲及清净?”(有,依法说。

无,答言:“无。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言:“说戒羯磨。

”)“大姊僧听!今十五日,众僧说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

白如是。

”(“作白成不?”答云:“成。

”)“诸大姊!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

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不犯者,默然。

默然者,知诸大姊清净。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

如是比丘尼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

故妄语者,佛说障道法。

若彼比丘尼,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

忏悔得安乐。

诸大姊!我已说戒经序。

“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至三)。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附录:《四分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原文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也。

既慕心弥博,故所缘弥多。

以多缘故,法事攸难。

以难知故,理须详检。

而世情尘染,每昏教法。

为师为匠,实易实难。

但由习俗生常,不思沿革。

恣此无知,乱彼真教。

或但执文谨诵,非相莫知;或前受遮障,无任僧法;或结界漠落,成不混然;或僧数薄恶,不能生信;或衣钵假借,自是非法。

如斯师匠,秉御诚难。

虚受费功,唐劳一世。

后生还尔,永无出期。

故《大集经》云:“我灭度后,无戒满洲。

”此言必实,深须详鍊。

一受已难,不宜再造。

故委显示,至机依准。

四分律行事钞选读·受戒缘集篇第一章具缘成受初明具缘成受,后加教法。

初中五缘。

一、能受有五。

第一节能受有五一、是人道。

以人中受得,余道成难故。

《僧祇》云:“若减七十,不能作事,不得受之。

若过七十,出家时过,一向不合。

”广如沙弥法中。

二、诸根具足。

谓身具众恶病,患聋盲百遮等类。

律中广列一百四十余种,並不应法。

准以求之,则聋瘂狂乱,定不发戒。

余者通滥,有得不得。

如《义钞》中。

三、身器清淨。

谓俗人已来,至於将受,无十三难等杂过。

四、出家相具。

《律》云:“应剃髪披袈裟,与出家人同等。

”五、得少分法。

谓曾受十戒也。

《律》云:“不与沙弥戒与受具者,得戒得罪。

”第二节所对有六第二,所对有六。

一、结界成就。

以羯磨所託必依法界,若作不成,后法不就。

故须深明界相,善达是非,访问元结是谁,审知无滥,方可依准。

不然,舍已更结。

比人行事多不遵用,辄尔寺外结小界受,此是非法,如上已明。

必有此缘,结大界无爽。

若依《毗尼母》云:“直结小界,不以大界围绕,亦不得受。

”中国诸师行事受戒大有尊重。

故传中,凡有受者,多驾船江中作法。

人问其故,答云:“结界如法者少,恐别众非法,不成受戒。

余事容可再造,不成无多过失。

夫欲绍隆佛种,为世福田者,谓受具戒不宜轻脱。

故在静处,事必成就。

”二、有能秉法僧。

由羯磨非别人所秉。

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 | 重点是五分法身,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是大小乘经典都提到的,每个人内在本具的功德。只是我们被烦恼障碍了,无法看到它的光明自在。
1.戒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如果你内心没有是非,语言和行为自然也没有是非。无论到哪里,所有人都会喜欢你。哪怕你批评别人,对方听起来也不觉得受伤害,只是就事论事。而当一个人没有是非之后,他所散发的气息才是戒香。反之,如果内心充满是非,充满矛盾,无论他持多少戒,持得多么辛苦,都是带着棱角,甚至带着锋芒的,别人和他接触之后,往往会受到伤害。
第一是对自己,即心中没有是非。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当内心真正平和,没有波澜起伏了,就不再需要刻意持戒。问题是,大部分人的心是不平的,所谓“石当流有不平鸣”。这就需要通过持戒加以改变。持戒首先是在相上,这是利用凡夫着相的习惯,从外在开始改变言行,并逐渐使之成为习惯。一方面,对外没有任何损恼众生的言行;另一方面,内心没有任何伤害众生的念头。这是禅宗对于持戒的标准,叫做“心中无非”。在声闻戒中,只有身口所犯才属于犯戒,对起心动念并没有严格规定。只有在菩萨戒中,才涉及到心念的问题。表面看,居士也可以受菩萨戒,似乎持起来比较容易,其实不然。因为持菩萨戒是看不见的,需要自己非常谨慎地观察并抉择,而声闻戒有明确的行持标准,相对来说,反而更容易把握。
清净法身本具的五种功德,第一是戒香。我们去寺院礼佛,多以香、花、灯、水、果作为供养。其中,香代表庄严的气氛,即香光庄严。因为生命有了光明,自然就会有庄严。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与清净法身相应时,身边所有人都会对他产生喜悦的感受,是为戒香。
戒香即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这五点又包括三种状况,分别是对自己、对外人和对外物。

以戒为师

以戒为师

一、受戒《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

”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弟子们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门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

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佛教之所承认的。

换句话说,那是一个门外汉。

佛教的戒律,因为佛子身份的不同以及等级的差别,所以也分有如下的各种名称:甲、在家戒,共有四种:一、三归戒。

二、五戒。

三、八关斋戒。

四、菩萨戒。

乙、出家戒,共有五种:一、沙弥及沙弥尼戒。

二、式叉摩尼戒。

三、比丘尼戒。

四、比丘戒。

五、菩萨戒。

这里有三点要说明的:有人认为三归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

其实,三归也是戒,因为戒是禁止的意思,三归之后,也有三种禁止:第一、归依佛,尽形寿不归依天魔外道。

第二、归依法,尽形寿不归依外道邪说。

第三、归依僧,尽形寿不归依外道徒众。

所以,归依三宝的本身就含有一种戒的特质了。

其次,在家人的八关斋戒,即是出家沙弥及沙弥尼所受十戒的上来九戒。

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死生之门,所以称为八关。

另加中午过后不食,称之为斋,合起来便是八关斋戒。

再说菩萨戒。

在中国的近世通行梵网戒本,此一戒本,可以通于四圣六凡(地狱道不能受戒,但也有人认为或可受戒)的一切众生,所以也不分在家的或出家的。

近年,台湾传受菩萨戒,僧俗分开,出家人受梵网戒,在家人受《优婆塞戒经》中的六重二十八轻戒。

其实,这是尚有讨论余地的;因为,《优婆塞戒经》中明明告诉我们,六重二十八轻戒乃是菩萨戒的根本,并非即是菩萨戒。

照理说,菩萨戒不论在家或出家,都是平等的。

不过,佛法虽讲平等,乃是讲性体上的平等──立足点上的平等,不是讲事相上的平等──没有老少,没有尊卑,没有前后的平等;佛说人皆可以成佛,因为人皆本具佛性,众生不是诸佛,因其佛性未显。

故在佛教的戒律上也是有等级和层次的,从三归、五戒,级级增加,层层上升,以三归为基础,菩萨比丘为具足;受了三归戒的人,自然不能达到菩萨比丘戒的戒行,却没有一个菩萨比丘是不受三归戒的。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济群法师《戒律的名称及作用》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济群法师发布时间:2011-6-19 1:48:55繁體版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

为什么叫戒律?戒与律有什么不同?戒律有哪些种类?出家人学戒、持戒,究竟为了什么?一、戒的名称戒为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法修学的基础项目,内涵广泛而名称众多,如戒、律、波罗提木叉等。

了解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1.戒】戒,梵语尸罗,意为清凉。

所以名之为清凉,主要是就其作用而言。

正如《大乘义章》所说: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

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在我们内心,三毒烈火时时燃烧,不曾少息。

由此带来的煎熬、痛苦和热恼,又会引发诸不善行,成为新一轮痛苦之因,使烈火继续蔓延,所谓“贪恚痴火常炽然”。

而戒正是止息热恼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清凉的内涵。

那么,戒又是从哪些方面止息热恼呢?首先是远离。

烦恼由因缘所生,我们会随妄境而转,也会被内在无明所扰,起贪嗔,起爱恨,起种种烦恼。

而戒能使我们远离引发热恼的因缘,避免使内心陷入不良情绪。

其次是依靠戒体所具备的防非止恶的功能。

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就像铠甲在身,使烦恼不再有可乘之机,从而获得内心清凉。

此外,戒还能警策身口意三业。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说:戒有何义,义训警也。

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依戒行事,能使我们言行清净,举止如法,远离扰乱内心安宁的种种恶缘。

当然,戒的作用主要在防御,并不能将烦恼彻底铲除。

如果仅仅持戒,即使烦恼暂时没有现行,但种子还在。

所以我们还要将心安住于佛法,不断培养内在的自制力。

凡夫习气深重,若非刻意训练,不知不觉就会被串习左右。

持戒的过程,是不断觉察、不断和习气斗争的过程。

此应作,便努力去做,精进不懈;此不应作,就尽力避免,秋毫无犯。

这样才能使戒体得到有效呵护,不断壮大。

【2.律】律,梵语毗奈耶、毗尼。

起信论五分一览图及法数配当图

起信论五分一览图及法数配当图

◎起信论五分一览图1、因缘分—八由┌真如—体┌法—众生心┴生灭—体相用2、立义分—大乘┤┌大(约法)—体相用└义┴乘(约喻)┌离言真如┌1.心真如门(仅有法大无义大)┴依言真如—空不空│┌本觉—随染—性净┐│┌1.心生灭—阿黎耶识┬觉┴始觉—始觉四位─┴同异││└不觉┬根本─────┐│染净│└枝末—三细六粗┴同异┌显示┤┌生灭┤2.生灭因缘┬生灭因缘之义—意、意识—(流转)│正义│┌(法大)┤│└生灭因缘的体相─六染──(还灭)解││2.心生┤│└3.生灭相──生灭相状3、释┤│灭门│└染净互熏──四种法──染法熏习──净法熏习分││└(义大)──三大│└3.真生不二│对治邪执──人我见、法我见└分别发趣道相─信成就发心(十信位)─解行发心(三贤位)─证发心(十地位)4、修行信心分─四信(真如、佛、法、僧)─五行(施戒忍进止观)─方便(防退方法他力门)5、劝修利益分─信受得益─毁谤重罪─结劝修行◎起信论法数配当图三定聚位次始觉四位四相九相三细六粗五意意识六染│││││││┌正定聚┬金刚心─究竟觉──生相─业相───业识─根本业不相应染 (第十地)││┌见相───转识─能见心不相应染(第九地) ││├境相───现识─现识不相应染(第八地) ││├智相───智识─分别智相应染(七地、二地)│├地上──随分觉──住相┤俱生法执││└相续相─相读识─不断相应染(初地)││分别法执││┌执取相┐│└三贤二乘─相似觉─异相├俱生我执┼意识─执相应染(三贤二乘)│└计名相┘│分别我执├不定聚─十信──内凡觉──灭相─起业相│业系苦相└邪定聚─十信以前(外凡)◎起信论法数配当图三定聚位次始觉四位四相九相三细六粗五意意识六染│││││││┌正定聚┬金刚心─究竟觉──生相─业相───业识─根本业不相应染 (第十地)││┌见相───转识─能见心不相应染(第九地) ││├境相───现识─现识不相应染(第八地) ││├智相───智识─分别智相应染(七地、二地)│├地上──随分觉──住相┤俱生法执││└相续相─相读识─不断相应染(初地)││分别法执││┌执取相┐│└三贤二乘─相似觉─异相├俱生我执┼意识─执相应染(三贤二乘)│└计名相┘│分别我执├不定聚─十信──内凡觉──灭相─起业相│业系苦相└邪定聚─十信以前(外凡)◎起信论法数配当图三定聚位次始觉四位四相九相三细六粗五意意识六染│││││││┌正定聚┬金刚心─究竟觉──生相─业相───业识─根本业不相应染 (第十地)││┌见相───转识─能见心不相应染(第九地) ││├境相───现识─现识不相应染(第八地) ││├智相───智识─分别智相应染(七地、二地)│├地上──随分觉──住相┤俱生法执││└相续相─相读识─不断相应染(初地)││分别法执││┌执取相┐│└三贤二乘─相似觉─异相├俱生我执┼意识─执相应染(三贤二乘)│└计名相┘│分别我执├不定聚─十信──内凡觉──灭相─起业相│业系苦相└邪定聚─十信以前(外凡)◎起信论法数配当图三定聚位次始觉四位四相九相三细六粗五意意识六染│││││││┌正定聚┬金刚心─究竟觉──生相─业相───业识─根本业不相应染 (第十地)││┌见相───转识─能见心不相应染(第九地) ││├境相───现识─现识不相应染(第八地) ││├智相───智识─分别智相应染(七地、二地)│├地上──随分觉──住相┤俱生法执││└相续相─相读识─不断相应染(初地)││分别法执││┌执取相┐│└三贤二乘─相似觉─异相├俱生我执┼意识─执相应染(三贤二乘)│└计名相┘│分别我执├不定聚─十信──内凡觉──灭相─起业相│业系苦相└邪定聚─十信以前(外凡)◎起信论法数配当图三定聚位次始觉四位四相九相三细六粗五意意识六染│││││││┌正定聚┬金刚心─究竟觉──生相─业相───业识─根本业不相应染 (第十地)││┌见相───转识─能见心不相应染(第九地) ││├境相───现识─现识不相应染(第八地) ││├智相───智识─分别智相应染(七地、二地)│├地上──随分觉──住相┤俱生法执││└相续相─相读识─不断相应染(初地)││分别法执││┌执取相┐│└三贤二乘─相似觉─异相├俱生我执┼意识─执相应染(三贤二乘)│└计名相┘│分别我执├不定聚─十信──内凡觉──灭相─起业相│业系苦相└邪定聚─十信以前(外凡)。

从中印佛教历史看戒律的变与不变

从中印佛教历史看戒律的变与不变
2. 舍利佛祈请制戒
二、随方毗尼
随犯随制 佛世12年开始,佛陀制定第一条戒律
三、完备戒律
• 印度佛教历史上第一次佛教经典和律藏的 结集时,由阿难诵出经藏;由优婆离诵出 律藏。于是佛教第一部律藏由是形成,史 称八十诵律。(由于印度是个不太重视历 史、文化的民族,八十诵律就在历史的发 展、流变中彻底遗失)
•宋代明教大师契嵩对“无相戒”称赞道:无相戒者,戒其必觉也,生善灭恶, 莫至乎无相戒,无相戒者,戒之最也。
•《五灯会元》卷二记载,保唐无住禅师倡导:一心不生、具戒定慧。
六、丛林清规:百丈怀海(公元720---814年)

变化缘由
一、提婆达多曾在佛世时,提出改革佛教戒律的“五法”。 乞食、露坐、粪扫衣、不食酥盐、及不食鱼肉等。(他 提出的“五法”是具有朝向苦行发展倾向的修持方法与 佛教戒律观)
(1)佛陀临终教诫;阿难说: 小小戒可舍或微细戒可舍。 大迦叶最后决定:若佛所不 制、不应妄制、若已制者、 不得有违、如佛所教、应谨 学之。---------《五分律》
(2)《四分律》卷二十二记载:佛言:虽我所制、 而余方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清静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 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五、戒律的特性
《善见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 毗尼藏住、佛法方住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 当尊重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 宝,当知此是,汝之大师,若我住世, 无异此也。
二、正法久住《华严经》云;戒为无上 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 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四分律戒本》 云;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 尼法,令正法久住。《梵网经》云:众 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四、戒律分化

从比丘尼律看两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的信仰与生活_以梁释宝唱撰_.

从比丘尼律看两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的信仰与生活_以梁释宝唱撰_.

第32卷第1期2006年1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fXuzhouNormalUni.(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2,No.1Jan.,2006从比丘尼律看两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的信仰与生活———以梁释宝唱撰《比丘尼传》为中心(,)[关键词];[摘要],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

由于佛教律部经籍被系统地翻译到中国,促。

虽然比丘尼具足戒严格规定和限制了比丘尼与世俗社会的联系,但是,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两晋南北朝的比丘尼们并不能做到超然世外,她们与世俗社会的联系和受世俗社会的影响是很深的。

可以说,主动或被动地纠葛于佛教戒律与世俗社会之中,是两晋南北朝比丘尼信仰与生活的重要特点。

[中图分类号]K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6425(2006)0120084206比丘尼,也称“沙门尼”,俗称“尼姑”、“尼”。

自西晋末年净捡成为中土第一位出家女尼以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比丘尼僧众,便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当时一处大规模的尼寺,其徒众①往往可达几百余人,人数少的也有二三十人。

这些比丘尼同居共爨,在共同的佛教信仰和种种清规戒律的约束下,过着不同于常人的宗教生活。

然而,她们虽然追求遁世,却并不能完全与世隔绝,时局的动荡变化及世俗社会的种种利害关系,总是直接影响她们的生活,使她们与尘缘俗世的关系,经常处于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之中。

而她们同世俗社会的任何联系,又与比丘尼律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之处。

因此,从比丘尼律的角度来考察两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的信仰与生活,对于了解此时期比丘尼这一特殊妇女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境况,便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

而《比丘尼传》恰恰可以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最基本的材料和切入点。

②《比丘尼传》,南朝梁大庄严寺释宝唱撰,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一部记述中国妇女奉佛的专著,主要记载了自晋愍帝建兴年间(公元313-316)至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间二百年左右的著名比丘尼事迹,其中正传65人,附见51人的事迹。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与自己的感悟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与自己的感悟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与自己的感悟修行的基本戒律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

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

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做到意业清净,口业清净,身业清净,就不会杀、盗、邪淫、妄语、饮酒,不会犯五戒。

不杀生,以慈悲为本,不要杀害生命,水陆空中、大的小的都不要残杀,不杀生就可以得长寿,将来就不再结怨,达到怨亲平等。

众生平等。

不偷盗,别人的东西不要拿,哪怕一分一厘都不要拿,养成一种廉洁、淡泊的行为,就很有福报。

不邪淫,就是说在家居士,保持一夫一妻制,不能够淫乱,不看不良的视频、书籍,不破坏别人家庭婚姻,就可和谐。

不妄语,就是不说谎话,不说离间话,不说粗恶话,不说下流话,要说真实话、正直话、和合话、如意话,这才是真正的语言美,从心底到语言都很美。

表里如一。

不饮酒,因为酒是乱性的,学佛人要修定,保持最高的理智,饮酒就易干扰,使你失性,失了性就乱了。

包括白粉、麻醉品等都不能吃。

这五条戒很基本,发展开来就是十善业,哪十善?身业三种,不杀、不盗、不邪淫;语业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能够持五戒十善,那么你纵然一生一世没得到解脱,但起码可以保持人身,不会堕恶道,保持人身就还可以进一步争取、上进,很殊胜,所以必须要遵守五戒十善。

自己应当遵循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四重恩是:一、父母恩。

二、众生恩。

三、国王恩(国土恩)。

四、三宝恩(上师恩)。

三途(三涂)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不顶撞父母,不吵架妻子,不打骂孩子。

顶撞父母视为不孝,家和万事兴,保持家道繁荣昌盛,就不能吵架、打骂、暴怒,心情愉悦,家庭和睦,一切都能顺利。

不脾气暴躁,不心生怨气。

遇任何事心平气和,不发无名火,火烧功德林。

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讲究一颗平和之心,平和孕育万物。

遭遇不平,不心生怨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

5 学戒笔记五 戒律的弘传

5 学戒笔记五  戒律的弘传

学戒笔记五戒律的弘传佛教戒律传入中国,约始于三国时代曹魏嘉平二(公元250)年,即由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祇戒心》及《四分羯磨》二种戒本为始。

到了一百多年后的释道安(公元312~385)才建立了真正的“戒规”。

在他的影响下,加强了对印度的“广律”及有关的戒经、戒论之翻译工作。

译经巨子鸠摩罗什及其门人等佛门译僧,呕心沥血在三国时代就有戒律释出,主要为《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根有律》(另有《五分律》)。

还释有《毗尼母论》、《摩得勒迦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

合称汉文律藏“四律五论”。

汉文律藏在当今世界佛教界中,属最丰富一系。

十诵律的弘传:姚秦弘始六年,终由昙摩流支与鸠摩罗什继续合作译完。

从十诵律译出,一直到南北朝的中叶,约七八十年的期间,始终以压倒诸律的姿势流行在我国南北。

初卑摩罗叉、罗什力弘扬十诵律,我国南北传播盛极一时。

此时,经庐山慧远的弘扬,才真正使十诵律在南方的传开。

继后有刘宋慧猷、僧业,临邛法琳、智称,名师僧佑等在各时期皆大力弘传十诵律。

到唐代四分律大兴,弘十诵律的稀少了。

仅有慧旻律师尚禀承十诵。

到了唐中宗令南方禁用十诵,从此国内僧尼全用四分律。

四分律的弘传:《四分律》:弘始十二年到十五年由佛陀耶舍、竺佛念、道含三人合作译成的。

四分律为唐终南山道宣律师开戒律宗所依之根本律典,为我国研究、弘扬最久之律,为律藏中最重要的律典。

四分律的弘传,在唐中宗时遍行全国,直至现在除藏、蒙、泰族僧尼,还是几乎全部奉行四分律。

四分律在中国的弘扬,追溯到法正,继后二祖法时,三祖法聪,四祖道覆,五祖慧光,六祖道云,七祖道洪,八祖智首,道宣被列为第九祖。

此外道晖,洪理、昙隐、洪遵、道乐、法上、法愿、道世、慧满对四分律的弘传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相州日光寺的法砺求学于洪渊(道云-洪遵-洪渊-法砺),依于小乘成实论,创立“相部律”。

居西太原寺东塔的怀素,求学于法砺、道宣,依于小乘俱舍论,立新论创“东塔律”。

戒子书知识点总结形式

戒子书知识点总结形式

戒子书知识点总结形式一、戒子书的起源和发展:戒子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兴起之初,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禅宗戒子书逐渐形成。

最早的禅宗戒子书要算南北朝时期的《涅槃戒经》。

唐代时期,禅宗戒子书的编纂趋于完备,主要有《出家律》、《比丘律》、《比丘尼律》等。

禅宗戒子书的发展不仅涉及戒律的内容,还包括修行的方法和行为准则等,对禅宗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戒子书的主要内容:1. 戒律的内容:戒子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戒律的内容,主要包括五戒、十戒、二十四戒和十戒等。

这些戒律规定了禅师和门徒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对人身、言语、意念等各方面的限制和要求。

2. 修行的方法:戒子书中还包括了修行的方法,主要是禅宗的修行方法和心得体会等。

这些内容对于修行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修行过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3. 行为准则:戒子书还包括了禅师和门徒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对待他人、对待物质财富、对待食物、对待自己身体等方方面面的要求。

三、戒子书的作用与意义:1. 规范行为:戒子书是禅宗门徒修行的指南,其中包含了对于日常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可以帮助门徒建立正确的修行观念和行为准则。

2. 保持清净:戒子书规定了禅师和门徒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可以帮助他们保持清净的心灵和纯净的行为。

3. 传承和发展:戒子书是禅宗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这部书,禅宗可以使修行方法和精神内涵得以传承和发展。

四、戒子书的现状与影响:戒子书在中国佛教禅宗的传承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禅宗的发展和影响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戒子书的作用和影响逐渐减弱,很多人对于戒子书的内容和意义并不了解,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五、对戒子书的思考与改进:1. 提高宣传:应该加强对戒子书的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向更多的人群介绍戒子书的内容和意义,让更多的人了解禅宗戒子书的内容和意义。

2. 推行实践:应该提倡禅宗修行者和门徒们实践戒子书的内容和意义,让戒子书中的戒律规范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提高自身修行的境界和修行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比丘先与他物。后瞋恚嫌恨还夺取者。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夏三月过。有闰未满八月。寄衣白衣家。乃至六夜应往是衣所。乃至七日晓。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未至岁十日有急施衣。是比丘若须衣得自手取。乃至衣时应畜。若过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春残一月。应求雨浴衣。半月应畜。若过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欲破和合僧。勤方便受持破僧缘事。诸比丘应如是谏。大德当与僧和合。莫勤方便破僧缘事。可与僧和合。所以者何。僧和合故欢喜不诤。一心一学如水乳合安乐行。如是再三谏时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有同意别异语。若一若二。是比丘语诸比丘言。莫谏是比丘。何以故。是比丘知说非不知说。诸比丘应如是谏。大德当助和合僧。莫助破和合僧。所以者何。僧和合故欢喜不诤。一心一学如水乳合安乐行。如是再三谏时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教摈人法。若畜使共事者。波夜提若比丘教摈沙弥法。畜使共事者。波夜提若比丘若宝若似宝。若自取教人取。波夜提。
若比丘着不坏色新衣者。波夜提若比丘减半月内沐浴。除因缘。波夜提若比丘故夺畜生命。波夜提。
若比丘恼乱他比丘。波夜提若比丘以指相击攊。波夜提若比丘以指戏水中者。波夜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同载一船。除因缘。波夜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独屏覆处坐。波夜提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衣。波夜提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作衣。波夜提若比丘与女人独露处坐。波夜提若比丘知比丘尼赞因缘得食。食者。波夜提。
若比丘数数食。波夜提若比丘有余福德处。过一食。波夜提若比丘往白衣家。自恣与䴵麨。得取一钵。过者。波夜提。
诸大德已说二不定法竟。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三衣具足讫。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应畜。若过者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三衣具足讫。舍迦絺那衣已。三衣中若离一一衣余处宿。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三衣具足讫。舍迦絺那衣已。得非时衣乃至一月应畜。若过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从非亲里比丘尼边取衣。除贸易。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重阁上尖脚床。用力坐卧者。波夜提。
若比丘覆盖屋一分。第二分藏头。第三分应约敕。如是过约敕者。波夜提若比丘知水有虫。用浇草土者。波夜提若比丘僧不差教比丘尼。教者。波夜提若比丘僧虽差教比丘尼。乃至日没。波夜提。
若比丘语余比丘言。是比丘为财物故教比丘尼者。波夜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同道行。至一聚落。波夜提。
若比丘与女人同房舍宿。波夜提若比丘恐怖他比丘。波夜提。
若比丘藏他衣钵。令他恐怖者。波夜提若比丘先与五众衣。辄还用。波夜提若比丘以僧残罪。谤他比丘。波夜提若比丘与女人同道。行至一聚落。波夜提若比丘。与贼同盗行至一聚落。波夜提若比丘。未满二十人与受具戒者。波夜提若比丘自掘地。若使人掘。波夜提若比丘有余福德处。四月请僧一切药施。若过受。波夜提。
若比丘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为办衣直作是念。以如是衣直买如是衣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为好衣故往至居士居士妇所言。为我办如是衣直合作一衣与我者好。若得是衣。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若王王臣婆罗门若居士。遣使至比丘所言。大德知不。如是衣直。是王王臣婆罗门居士送。大德当受。比丘言。我比丘法不得受如是衣直。使问比丘言。有执净人不。比丘言。此是。使至执净人所言。如是衣直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后须衣时。至执净人所言。我须衣我须衣。如是六返默然立住。得者好。若过索尼萨耆波夜提。若不得是衣直。应从衣直来处。若自若使人语。是事法应尔。
若比丘新憍奢耶作敷具。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纯黑羊毛作敷具者。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作新敷具。应二分黑三分白四分下。若不者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作新敷具。应满六年若减六年。不舍故敷具。更作新者。除僧羯磨。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作新敷具。应取故敷具四边各佛一搩手。为坏色故。不者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行道中得羊毛。担过三由旬者。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知物向僧。自回向己者。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佛听病比丘服四种含消药。酥油蜜石蜜乃至七日。若过尼萨耆波夜提诸大德。已说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竟。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九十波夜提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故妄语。波夜提若比丘毁呰他语。波夜提。
合十指爪掌 供养释师子
我今欲说戒 僧当一心听
乃至小罪中 心应大怖畏
有罪一心悔 后更莫复犯
心马驰恶道 放逸难禁制
佛说切戒行 亦如利辔勒
佛口说教戒 善者能信受
是人马调顺 能破烦恼军
若不受教敕 亦不爱乐戒
是人马不调 没在烦恼军
若人守护戒 如牦牛爱尾
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若比丘。于和合僧中受具足戒。不还戒戒羸不出想。行淫法乃至共畜生。是比丘犯波罗夷罪。不应共事。
若比丘。若聚落中若空地旷野中物。不与取名盗物。若不与物取故。若王若王等。若捉若杀。若偷金罪。若如是言。咄汝小汝痴汝贼。有如是相比丘。是比丘犯波罗夷罪。不应共事。
若比丘不受残食法。更食者。波夜提若比丘知他比丘食竟。不作残食法。为恼彼故。强劝令食。波夜提。
若比丘别众食。波夜提。除因缘若比丘非时食。波夜提。
若比丘与残宿食。食者。波夜提若比丘不受食着口中。除水及杨枝。波夜提。
若比丘不病。为己乞乳酪生酥鱼肉脯者。波夜提。
若比丘知水有虫。取用者。波夜提若比丘食家中卧处坐者。波夜提若比丘食家中共女人坐者。波夜提若比丘裸形外道乞。自手与食者。波夜提若比丘往看军阵发行者。波夜提若比丘往军中过二宿者。波夜提若比丘往看军器仗者。波夜提。
若比丘瞋他举手向。波夜提若比丘瞋他举手打。波夜提。
若比丘知他犯波罗夷。乃至一宿覆藏。波夜提。
若比丘语余比丘言去来。我将汝至他家当令。汝得好食若入门。若未入门。还遣去者波夜提。
若比丘僧断事如法与欲。后还悔者波夜提。
若比丘与未受具戒人一处宿。过二夜波夜提。
若比丘露地然火。波夜提。除病时若比丘语余比丘言。我如是知佛法义。行淫欲不能障道。诸比丘白四羯磨三谏。不舍者。波夜提。
若比丘依止城邑聚落。行恶行污他家皆见闻知。诸比丘应语是比丘言。大德汝行恶行污他家皆见闻知。汝出去不须是间住。是比丘语余比丘言。汝等随爱瞋怖痴语。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出者。有不驱者。如是再三谏时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有一比丘恶性难共语。入戒诵中入佛经中。语诸比丘如法如律如戒经中事谏是比丘。是比丘悷不受说。语诸比丘言。大德。汝莫语我好恶。我亦不语汝好恶。汝为诸比丘说。我亦为诸比丘说。如法如律令如来众得增长。如是再三谏时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若人若似人。若自杀若教人杀若自持刀与若教人持刀与。若教死若赞死。若如是言。咄人用恶活为死胜生。是人因是事死者。是比丘犯波罗夷罪不应共事若比丘。不知不见说过人法。自称言。如是知如是见。后诸比丘。若问若不问。为发露求清净故。不知言知。不见言见。除增上慢。是比丘犯波罗夷罪。不应共事。诸大德。已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戒。波罗夷不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若比丘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染擘羊毛。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自手取金若使人取。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种种用金。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种种贩卖。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长钵乃至十日应畜。若过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先所畜钵未满五缀。为好故更畜新者。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使非亲里织师织。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非亲里居士若居士妇。使织师得比丘织作衣。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为好衣故。往至织师所语言。为我好织令致广厚。当与汝少直。若自语若使人语。后得是衣。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无主。为身自乞作大房。应问诸比丘无难处非妨处。若不问诸比丘过量作。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有主。为身欲作大房。应问诸比丘无难处非妨处。若不问作。僧伽婆尸沙若比丘瞋他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破彼比丘净行。是比丘若问若不问知是事无根。是比丘住瞋法语。僧伽婆尸沙若比丘瞋他故不喜。异分事中取片若似片法。非波罗夷比丘。以波罗夷法谤。欲破彼比丘净行故。是比丘知是事异分事中取片法作异语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说四波罗夷法言。我不受是法。当问余持律阿毗昙者波夜提。
若比丘与他斗诤已。盗往听者波夜提若比丘僧断事。默然起去。不白善比丘。波夜提。
若比丘不恭敬上座。波夜提若比丘饮酒咽咽。波夜提。

◎五分戒本(亦德僧听。冬时一月过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大德。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无上菩提。何况余善道法。未受具足者已出。僧今和合先作何事。(一人应答布萨说戒)诸大德。为未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
诸大德。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九初罪四乃至三谏。若比丘犯一一戒。应从几时覆藏与波利婆沙。波利婆沙已。六夜行摩那埵。次到阿浮呵那。如是作已。应二十人中出罪。若少一人不满二十。是比丘不得出罪。如是作已。应如是呵。法应尔故。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与一女人。屏障内行淫处坐。随可信优婆夷所见是比丘随三法中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罗夷。若波夜提。随可信优婆夷所说如法持。
若比丘与一女人。不屏覆处坐不可淫处坐。随可信优婆夷所见。是比丘随二法中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夜提。随可信优婆夷所说如法持。
若比丘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故衣。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从非亲里居士乞衣。除因缘。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夺衣失衣漂衣。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乃至上下衣应受。若过者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为办衣直作是念。以如是衣直买如是衣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为好故往至居士居士妇所作是言。为我办如是衣直。若得衣。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说戒时作是言。何用半月半月说是杂碎戒为。令他比丘忧愁不乐。生返戒心。作是轻呵戒者。波夜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