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开发(beiyong)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保护文物古迹是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每个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护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各个国家应通过立法来保护文物和古迹,明确保护的范围、责任和措施,并加大对违法破坏文物的处罚力度。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2. 提升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这不仅包括对文物价值和重要性的宣传,还应鼓励公众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以增加社会的参与度和保护力度。
3. 加强管理与监测: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管理和监测。
这些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知识,能够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
4. 设立专门基金:为文物保护提供专门的经费支持,以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这些基金可以来自政府拨款、社会捐赠、文物开放和经营收入等方式,需要建立透明的使用和监督制度。
5. 强化保护措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文物的破坏和失窃。
比如,加强文物保护区的巡逻和监控,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建立严格的入口管理制度等。
6. 科技应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损测试技术、三维数字化重建、虚拟现实等,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保护人员了解文物的状况,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
7.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保护世界上的文物古迹。
国际组织和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援助和培训项目,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8. 健全文物保护体系:建立文物登记与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文物保护法规,完善文物保护设施,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9. 加强激励机制:为对文物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来。
10. 文化旅游开发:将文物古迹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使文物古迹成为旅游资源,为其提供更好的保护和维护条件。
综上所述,保护文物古迹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现代化成就的同时,文化建设与发展也正在加深加大。
在时间文化史中,唯独“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艺术创造中最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
所以他能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方面,也更重要。
”“建筑是有民族性的。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然而我们现在的古建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政策走长期路线。
并响应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的号召,结合我国当今的社会和经济情况重新拟定未来古建保护的工作路线,坚持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一、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千年文明生命不息,承前启后,不断向前发展。
至今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现代化成就的同时,文化建设与发展也正在加深加大。
在时间文化史中,唯独“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艺术创造中最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
所以他能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方面,也更重要。
”“建筑是有民族性的。
”这是建筑文化先贤梁思成先生归结的重要理念。
正是基于建筑文化含有的这种属性,所以某种特别壮丽而又显示民族特色的历史建筑,往往成为象征国家的标志。
比如:天安门。
我国向来“以礼治国”,由于礼治规范的强制性,无论建筑与环境,还是城市规划全局,整体的秩序必须主次分明,井井有条,统一和谐。
毫无疑问,我们许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我国建筑文化讲究整体秩序最好的历史见证。
二、古建保护的历史中国向来是个重视历史的国家。
早在抗日时期,八路军为了抢救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内“赵城金藏”(金代版藏经)不被日寇劫走,不惜牺牲生命,连夜抢救转移文物。
解放战争,贯彻党中央保护文物的决策,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这些大规模的成片皇家园林古建筑群也完整保护下来。
解放北平战争,本着保护历史名城的原则,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即使使用武力打进去也要保护古建筑的安全。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2篇)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近年来,在省文物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____县文体旅局、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文物执法,在文物抢救、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多方努力,加快____县博物馆建设工作____县一直没有自己的博物馆,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建一座博物馆十分必要。
____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为展示我县的传统文化,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____年政府投入____余万元兴建了博物馆,____年再次投入____万元用于博物馆的室内布展工作。
____博物馆位于城南新区,庄子大道与仁和路的交叉口,是____的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
博物馆与南侧的城市展览馆总占地面积____亩,建筑面积____万平方米。
其中博物馆建筑面积____万平方米。
博物馆的造型取自于青铜方樽和汉阙,两馆之间用一脉斜坡缓缓相连,像一列正在行进中的高速动车,昭示着____社会经济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更快更好的发展。
两馆是____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光明发展前景之间的对话,在时间和空间上表达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____博物馆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____平方米),布展面积约____平方米。
负一层是库房区,一层是接待、服务大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三层为固定展览区域。
二层是被专家形象地誉为“中国原始第一村”的《尉迟寺遗址》展厅,系统介绍了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景,观众可体验到当时的原始风貌,领略和感知____先民的广博智慧。
三层是《古蒙神韵》展厅和《楹联之乡》,展示____厚重的文化和馆藏的珍贵文物。
为弥补县博物馆展品的不足,县文物局邀请省博物院青铜器修复专家金学刚对馆藏的一批青铜器、象牙化石进行了修复,共修复青铜器____件、象牙化石____个。
浅谈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展示方法

浅谈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展示方法作者:李莉来源:《文物世界》 2012年第4期李莉中国是最古老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其蕴藏丰富、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为世界所少有。
文物古迹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是一个地方历史底蕴、文化根基和民族传统积淀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真实见证。
一、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展示原则文物古迹的保护、展示是有条件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 完整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原则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任何形式的展示都必须以文物的完整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前提条件,应在确保对文物古迹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考虑古遗迹的展示方法,确保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真实性是文物古迹的灵魂,如果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其内涵和价值则无从谈起。
真实性的损害主要是指对文物古迹原结构、构造、材质、技术等的破坏和替代,以及文物古迹虽然得到完整的保护,但修复时添加的部分与原有部分真假难辨,造成观众对真实性的怀疑。
保持文物古迹的真实性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子孙后代的尊重,也是对观众权利的尊重。
3.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向公众展示的文物古迹应选择最合适的环境氛围来体现。
目前,在“广场风”、“草坪风”、“喷泉风”、“欧陆风”等的影响下,我国一些地方的古建筑在维修保护后,其周围配以欧式的宽敞的草坪、雕刻及广场,就展示中国古建筑的内涵来说,犹如西洋女子身着中式旗袍,多少有点缺憾。
4. 古遗迹内涵的可达性原则展示应考虑对于来访者的可达性,并尽可能考虑到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和文化背景。
文物古迹除了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以外,还具有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公众价值。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古迹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人们不满足仅仅“到此一游”,而是将文物古迹视做获取知识的场所,大量游客渴望从参观中获得有益的信息以满足对知识的需求。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范文(2篇)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范文一、古墓葬被盗掘的主要原因一是巨大诱惑让犯罪分子铤而走险。
一方面是文物市场资金充足,潜力巨大,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文物堆积如山,经费有限,保管无力。
巨大的利润空间令不法分子不惜在刀尖上行走。
二是野蛮建筑施工对地下古墓葬造成直接破坏。
尽管国家法律有规定,凡在施工中发现的古墓,施工单位都应该进行保护,并报告文物部门。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执法配套措施,再加上一旦将发现的古墓报告文物部门,施工单位就会因停工而影响工期或受到经济损失,施工单位常常发现不报,更有甚者则趁夜自己偷偷盗挖,并把地下出土文物作为自己的私有之物。
三是打击处理手段弱化。
文物犯罪分子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配备了先进的盗墓工具。
在曾经破获的案件中,盗墓贼就曾使用过金属探测器、氧气罐、膨胀炸药和千斤顶等专业工具,还有发电机、多功能充电器、鼓风机、防毒面具等专业设备。
随着作案手段的升级,犯罪分子逃避打击的方法也日益多样化,有时即使公安机关破了案,犯罪分子也得不到应有的严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文物犯罪案件的侦办工作得不到重视。
四是古墓葬保护落实不到位。
我县地下文物点多面广,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群众对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不到位。
由于政府投放到文物保护工作上的经费不足,导致基层政府不够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管理、保护手段跟不上,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五是市场监管不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盛世收藏、文物鉴赏已渐渐成为一种时尚,文物市场日趋活跃。
国家只允许合法的文物商店和文物拍卖机构存在,但以“国字号”为主力军的文物商店难以满足民众对文物流通市场的需求,文物市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形式,这些自发成立的文物市场变身“旧工艺品市场”、“旧货市场”、“古玩市场”,普遍存在着鱼目混珠、私下买卖文物现象,但又难以取缔。
另外,进入流通领域的文物是由文物、工商、公安等多个行政部门共同进行管理的,疏于监督管理的文物市场却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渠道和场所。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范本(三篇)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范本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制定____年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十分必要。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在____年,全面推进文化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任务:建立完善的文化文物保护制度,规范文化文物市场秩序,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推广文化创意,提升文化产业链,加强对重点文化文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三、重点工作1.加强文化文物保护a.加大对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修缮保存历史建筑、古迹,保护优秀传统手工艺等。
b.制定完善文化遗产管理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规范文化文物市场秩序a.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监管,打击文物走私、盗窃等违法行为。
b.建立健全文物交易市场的信息公示和监管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
3.加强文化人才培养a.提高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对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
b.推动高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
4.推广文化创意a.鼓励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b.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
5.提升文化产业链a.加强文化产业的整合,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b.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延伸,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6.加强对重点文化文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a.优化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效果。
b.加强对重点文化遗产的利用,推动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文化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经费支持。
2.优化政策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文物保护和利用项目。
3.加强部门间协作,推动文化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整体协调与合作。
4.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文化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五、评估与调整每年对文化文物保护和利用方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内容,提高工作效果和成效。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一、项目背景嘿,各位看官,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让那些沉睡的文化文物焕发新生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
文化文物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文物,同时做好保护工作,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项目目标1.挖掘文化文物的潜在价值,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2.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加强文化文物的保护工作,防止流失和破坏。
三、开发及利用策略1.创新展示手段传统的文物展览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文物“复活”,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文物的魅力。
比如,将文物数字化,打造线上虚拟博物馆,让全球观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结合现代审美,将文化文物元素融入创意产品设计中,如服饰、家居、文具等。
这些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又能传播文化文物价值。
例如,将故宫文物的图案设计成丝巾、手机壳等产品,吸引年轻人关注和购买。
3.文化旅游融合将文化文物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
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可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提升旅游体验。
比如,将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等文物景点串联起来,形成特色文化旅游线路。
4.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整合文化文物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链。
园区内可以设立博物馆、展览馆、创意设计中心等,为企业提供研发、创作、展示的平台。
同时,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四、保护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保护范围、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
对破坏文化文物的行为进行严惩,确保文化文物的安全。
2.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文物保护队伍,负责文化文物的日常维护、修复和保护。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三篇)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文化文物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文化文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开发利用文化文物文化文物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和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文化文物开发利用方式:1. 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放。
许多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可以开放给公众参观。
政府可以投资修复和保护这些遗址,并建立相关的旅游设施,如解说员、导览地图等。
这不仅可以保护遗址本身,还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业的收入。
2. 博物馆的建设和展览。
博物馆是展示文化文物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展览文物的方式向公众传递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政府可以投资建设新的博物馆或扩建现有的博物馆,并定期策划丰富多样的展览。
此外,可以积极与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合作,举办跨国文物展览,提升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水平。
3. 文化表演和文化节日的组织。
文化表演和文化节日是传承和展示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表演,如戏剧、音乐、舞蹈等,向公众展示当地独有的艺术和文化。
此外,可以举办文化节日,邀请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艺术家和文化团体参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4. 文化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政府可以投资建设数字化文物保护中心,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护。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公众展示文物的魅力,扩大文化影响力。
二、保护文化文物保护文化文物是保护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文化文物保护方式: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应加强对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非法侵占、盗窃、破坏文物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提高破坏文物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文物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机构和数据库,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中国历史名胜古迹保护与开发

中国历史名胜古迹保护与开发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历史上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名胜古迹,这些文物和历史名胜古迹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历史名胜古迹的保护与开发,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因此,历史名胜古迹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备受关注。
一、历史名胜古迹的保护历史名胜古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们是让我们思考历史文化多彩的过去,并提供了保持历史文化的根基。
如何保护好历史名胜古迹呢?1.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历史名胜古迹的保护,国家及相关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
保护文化遗产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有关部门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落实各项规定落实到位,对破坏历史名胜古迹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加强保护,维护文物安全。
2.保护意识的提高历史名胜古迹的保护,首要是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团体等都应加大文物保护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知道要爱护文物,珍惜文物,不得破坏文物。
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加大对历史名胜古迹开展管理,如建设绿化环境,加强维修,完善配套设施等。
二、历史名胜古迹的开发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历史名胜古迹具备丰富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也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适度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发挥出它们的优势,为社会和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历史名胜古迹的开发,不能够过度开发,而要充分利用。
要对历史名胜古迹进行合理开发,发展旅游业和相关产业,使其在旅游基础设施、当地贸易和就业方面产生更大的地方经济效益。
同时,要限制游客的数量和时间,保护文物保持原有状态,不因人为过度开发而破坏历史文化的价值。
2.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历史名胜古迹不仅是个旅游景点,更是文化内涵的表现,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开发历史名胜古迹还要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
可以开展历史文物展览、讲解、教育等活动,进行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瑰宝。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范文(三篇)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范文如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瑰宝,它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文化文物,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文化文物的开发利用方面,我们将推动文化文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文物信息数字化保存,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展示。
同时,我们将鼓励文化文物的创意利用,通过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挖掘文物的商业价值,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文物的保护方面,我们将加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保护体系,加强对文物的监管和维护。
同时,我们将推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对文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社会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形态。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文化文物,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范文(二)文化文物是一座国家的历史记忆,是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文化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案来开发和保护文化文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文化文物的保护力度。
文化文物的保护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要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建立健全的文物管理机制,加大对文化文物的投入力度,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的保护工作,形成多方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文化文物的利用价值。
文化文物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们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要积极开展文化文物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公众对文物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文化文物的展览、研究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高文物的利用率,推动文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三、注重文化文物的活化利用。
文化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不仅仅是为了保存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要注重文物的活化利用。
要鼓励文物的复原修复工作,还要积极开展文物的再利用和再开发工作,让文物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何保护文物古迹

如何保护文物古迹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和古迹是我们国家珍贵的资产,它们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因此,保护文物和古迹不仅是保护国家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对后代子孙的责任和义务。
保护文物古迹的工作非常繁重和复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承担责任。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论如何保护文物古迹:一、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保护文物古迹首要的是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让大家意识到文物的千金不换。
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宣传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电视、电影等各种媒体宣传文物保护的意义和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文物保护科研和技术工作保护文物古迹除了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外,还需要加强文物保护科研和技术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文物保护的科研和技术研究来提高文物保护的技术水平和防御技术。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来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有效地保护文物资源。
同时,也可以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如纳米材料、激光技术、三维打印等技术,对文物古迹进行精细保护和修复。
三、完善文物法律制度除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和加强文物保护科研和技术工作外,还需要完善文物法律制度。
保护文物古迹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是有效保护文物古迹规范管理的关键。
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如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开展文物管理和维护,保护文物资源。
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文物古迹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复杂的工作。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文物保护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研发,保障文物法律制度,才能有效地保护和维护古迹资源。
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切实落实文物保护的各项工作,并为保护我们国家宝贵的文物古迹贡献我们的力量。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模版(三篇)

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模版____年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文物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资源,是历史的见证和人类文明的传承。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文化文物,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势在必行。
【一、整体规划】1. 增加文化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投入: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相关项目。
2. 设立专门的机构:成立文化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管理机构,集中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各项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二、保护方案】1. 指定保护区域:根据文化文物的重要性和分布情况,指定保护区域,并加强保护区域的管理与维护。
2. 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加强对文物的监管和保护,加大力度打击文物走私和盗窃活动,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
3.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组织专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4. 加强文物修缮和保养:对有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和保养,确保其能够长时间保存和展示。
【三、开发利用方案】1. 文化旅游开发:将文化文物和旅游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观和体验。
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设计和创意,将文化文物融入到产品、服装、建筑等方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 文化文物展览和交流:定期组织文物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人们对文化文物的了解和认识。
4. 数字化利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文化文物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展示,提高文化文物的传播力和互动性。
【四、社会参与机制】1.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通过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举办讲座和培训班等,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文化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
2. 成立志愿者队伍:组建文化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工作。
3. 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平台:与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化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和项目推进。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中国作为文化古国,到目前中国已有48处文化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中国珍贵的文化财富。
就目前来说,一些文化遗产是及其脆弱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我国一些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及原因保护与开发开发转变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公约》。
中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并于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自1987年至2015年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8。
名列第二,仅在意大利之后。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
纵观中国所有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它们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特色,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其价值如此丰富,如何对待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方面,为了最大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文化遗产进行推广与开发是必不可少的。
这不仅可以促使人民去了解我们身边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文化遗产历经岁月的冲刷,其本身已经很脆弱了,需要得到系统科学的保护。
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是我们面对文化遗产必须思考与重视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对待态度仍不够合理,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一、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留下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雕塑、陶瓷、书画、古籍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这些古建筑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旅游价值,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维修、修复、保养通过维修、修复、保养等方式,保护古建筑不被外在环境侵蚀,保障其基本的函数和外在形态。
同时,修复和保养也能够呈现其原始的特色,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参观和体验。
2.改造升级古建筑在维修、修复和保养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改造和升级,比如在古建筑中加入商业化运营、文化创意产品及创作等,使游客能够通过购买纪念品、参加文化演出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和文化。
3.限制参观人数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和特点,可以对参观人数做出一定的限制,并且研究开发限制人数的游览路线,使得古建筑得到更全面的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各种语言、思想、信仰、人文素养、民俗节庆、传统艺术、手工技艺等人类文化的非物质形态。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记录和考察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考察,可以记录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过程、内涵、细节等,从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给后代。
2.保护和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传承能力的人才,传承技艺、知识、心智等方面的秘密,并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推广和传播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市场营销、广告、电影、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手段推广和传播,吸引更多游客的参观和体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二、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是一种结合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旅游形式,旨在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质量。
地基开挖中的历史遗迹保护方案

地基开挖中的历史遗迹保护方案1. 背景在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过程中,地进行地基开挖时,有可能遇到历史遗迹。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遗迹,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保护方案,以确保在开发过程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在确保地基开挖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遇到的历史遗迹,防止其受到破坏。
3. 保护原则- 完整性:确保遗迹本体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或破坏。
- 真实性:确保遗迹的真实性,避免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伪造或篡改。
- 科学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遗迹的保护和考古挖掘。
- 可逆性: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可逆的保护方法,以便于未来的研究和展示。
4. 保护流程4.1 发现遗迹一旦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历史遗迹,立即停止开挖,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4.2 评估遗迹邀请专业考古团队对遗迹进行评估,确定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4.3 制定保护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包括保护措施、保护期限和保护费用等。
4.4 实施保护按照保护方案,对遗迹进行保护。
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对遗迹进行加固,防止其在开挖过程中受到破坏。
- 对遗迹进行覆盖,防止其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影响。
- 对遗迹进行考古挖掘,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历史价值。
4.5 监督和检查在整个保护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保护措施得到正确实施。
4.6 记录和报告对保护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保护进展。
5. 培训和宣传对参与地基开挖的工人和相关人员进行历史遗迹保护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历史遗迹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6. 责任和处罚明确各部门和个人在历史遗迹保护中的责任,对于违反规定,导致历史遗迹破坏的行为,应依法进行处罚。
7. 总结本方案旨在确保在地基开挖过程中,遇到的历史遗迹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在建设和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使历史遗迹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考古遗址保护方案和建设

考古遗址保护方案和建设全文没有小标题,但是我将文章分成多个段落,方便阅读。
考古遗址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考古遗址正受到严重的危害,一些考古遗址甚至面临着被破坏和毁灭的威胁。
为了有效保护考古遗址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全面的保护方案以及建设措施。
一、保护方案1. 资源保护。
对于已经发掘或发现的考古遗址,必须进行全面的资源保护,以确保其保存完好。
主要包括建立关键性多层次防护体系和完善的修复和保护计划,确保文物的原样性和完整性。
2. 管理保护。
提高对考古遗址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挖掘和保护的各个环节的监管和管理。
包括建立考古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健全考古遗址管理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等。
3. 展示保护。
加强考古遗址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物保护意识,为考古遗址的长期保护打下基础。
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推广活动等,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建设。
二、建设措施1. 专业人才培训。
打造优秀的考古遗址保护队伍,加强对学生、研究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考古遗址保护中来,为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建设贡献力量。
2. 基础设施建设。
对考古遗址周边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为考古遗址保护和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3. 旅游资源开发。
考古遗址既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旅游资源的宝库。
对于具有旅游价值的考古遗址,应该充分发掘和开发,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考古遗址保护方案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考古遗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千年基因,实现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
文物考古中的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

文物考古中的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遗址是指人类历史留下的实物痕迹,是珍贵的文物资源。
文物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遗址的发掘与保护,能够深入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文物遗址的旅游需求也在增加,这对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遗址保护的重要性、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以及保护与传承的关系等方面论述文物考古中的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
一、遗址保护的重要性1.1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见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遗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具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性。
通过保护遗址,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提升文化自信。
1.2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遗址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桥梁。
通过保护遗址,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保护与开发的平衡2.1 合理规划与管理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保护遗址应该是首要目标,开发活动应该在对遗址的保护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进行。
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合理安排旅游线路,设置保护区域,限制游客流量,确保遗址的安全与完整。
2.2 教育与宣传通过教育与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遗址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开设文物考古知识普及课程、设计文化遗产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手册等,能够使公众了解并关注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对遗址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保护与传承的关系3.1 科学考古与保护文物考古工作是保护遗址的基础。
通过科学、系统的考古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遗址的历史意义和文化特征。
在发掘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保护措施,避免破坏或损害遗址中的文物。
3.2 传承与利用保护遗址不仅仅是保存遗址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传承遗址所包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旅游开发应该注重挖掘遗址的特色和故事,并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
例如,开设解说员服务或制作导览手册,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遗址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

21神州文化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宋存国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摘要:文物古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相比较于一般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有着明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文物古迹的历史性、不可再生性以及脆弱性等特征上。
为了在最大限度上开发文物古迹的旅游价值,促进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景点的可持续发展,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
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了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物古迹保护;旅游开发;旅游业文物古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创造的文化遗存,也是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之一,从文化古迹中,人们可以吸取教益、抒发情怀、陶冶情操。
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承,如何推动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同进步,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与旅游业的重点研究项目。
1.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1.1优势文物古迹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遗存,通过对文物古迹进行旅游开发,使其成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人们通过参观文物古迹,也可以学习我国古代人民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1]。
除此之外,为了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在对文物古迹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也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文物古迹修复、文物古迹保护。
这就使得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行业在文物古迹保护方面达成了共识,共同为推动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同进步积极做出贡献。
1.2劣势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人数不断增多,尤其是节假日,不管是哪个旅游景区,纷纷报道游客爆满。
但是,游客数量超过景区最大载客量、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游客蓄意破坏文物等,均会给文物古迹保护增加很大的难度。
文物古迹保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若是周围存在大型工程施工、新建道路等,也会给文物古迹产生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文物古迹成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后,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游客参观过程中留下的垃圾、乘坐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等,均会给文物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或多或少地给文物古迹带来破坏。
保护古迹的建议书范文(2篇)

保护古迹的建议书范文(1)不可过度开发,文物遗迹所承受的参观能力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能力,文物肯定会有所损毁,这种损毁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等到你发现它的时候,恐怕已失去了补救的可能。
(2)在维修扩建文物古迹时,应保持它的原汁原貌,不可轻易加入现代的元素,最好是能做到“修旧如旧”,雷锋塔前修了自动扶梯,我个人觉得就破毁了整个雷锋塔址的味道,修建者当初也许是好意,但结果令人不敢苟同。
(3)保护文物不是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解决的事,要靠每一个人的保护意识,当我们漫步在白堤、苏堤,饱览西湖美景时,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比如吐痰,乱扔东西都会破毁我们身边好不容易保护下来的文物古迹。
因此,提高全民意识是关键。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
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
所以文物十分珍贵,我们也应该爱护文物。
保护古迹的建议书范文(2)古迹保护是保护我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对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古迹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漠视保护法律法规、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机制等。
因此,下面是一些关于古迹保护的建议: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1. 大力推进古迹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保护制度。
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古迹保护法,以明确古迹保护的权责,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2. 加强对古迹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遵守意识。
建议加强对古迹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公众充分认识到古迹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二、加强古迹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1. 推广应用科技手段,提高古迹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建议加强对古迹保护的科技研发和应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损检测、三维扫描等技术,对古迹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
2. 建立完善的古迹保护管理机制。
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案

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案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珍贵财富,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下面是我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案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严正打击。
此外,要完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其次,要加强文物修复和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在修复文物时,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文物修复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要加强对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
第三,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展览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要加强对学校教育的引导,培养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第四,要注重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尊重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需求和利用方式,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发展模式,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商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文化遗产是全球共同的财富,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去保护和传承。
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和保护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交流与流动。
总而言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加强法律、政策和制度建设,加强文物修复和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注重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从文物旅游事业发展的角度看文物古迹是中化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支撑推动民族信念和民族进步的基石和动力,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探古求知的文物旅游自古有之,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文物与旅游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近些年,更是掀起了一股文化旅游潮。
人们在欣赏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的同时,也逐渐热衷于观赏集物质和精神为一体的历史人文景观。
北海是一个文物古迹资源比较丰富是地方,拥有众多的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遗址、遗迹在全市三区一县皆有分布。
北海是历史文化名城,要办旅游城市,文物古迹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强大优势。
然而,由于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处理好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文物旅游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以文物的保护为前提,在发展文物旅游事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
它全面准确地揭示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又要抓住机遇,发展旅游经济,对文物合理利用。
这样才能上无愧于前人,下流芳泽于后世。
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不但不会造成文物的破坏,相反还会促进文物的保护。
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能够收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无论哪种效益,都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措施。
这样,“保护——利用——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不矛盾的。
对于文物的保护开发,我们既要反对不利用,又要杜绝滥用这两种极端观点与举措。
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平衡点,这既为文物保护工作搭建平台,又为文物利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 文物旅游事业的非科学发展对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困扰
正如前文所述,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既可以产生社会效益也可以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
但是,日益火爆的旅游业对文物资源出现越来越重的依赖,造成了对文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加速了文物资源的损耗或破坏,突显文物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使文物保护工作遭受阻碍。
(1)文物过度利用,给保护带来紧迫的压力。
一些地方利用文物的时候,没有保护计划和措施,对文物只重使用,而不注重保养维护;任由游客对文物随意碰触攀折踩踏,而只有当明显的损坏甚至毁灭性的破坏出现时才加以注意。
特别是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地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无限量地接待游客,使有些文物景点游客的接待量超负荷而使文物产生不能承受之压力,而且一年365天全天候开放,没有给文物喘息休养的机会。
(2)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随意兴建旅游附属设施,既破坏了文物景点所在地的整体环境,也增大了文物受损的可能性。
例如一些地方的使用部门为了增加效益,在文物遗址周围过分开设旅游附属设施,有的甚至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违章建造游览项目和经商摊点,增加了文物受损的可能性。
(3)文物保护单位的权属模糊而使文物得不到较好保护。
许多文物景点分布在由非文物部门管理经营的旅游景区内,管理权与监护权,使用权与维修权脱节,利益与义务分离,致使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
更有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权和经营权出租、转让或将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企业捆绑上市,致使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
如山东曲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孔庙等连续发生严重的文物毁坏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 实现文物旅游事业的科学发展,寻求发展与保护利用的最佳契合点
文物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已成为保护和利用文物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文物旅游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是文物保护与文物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
文物保护工作做得好,才能为拉动旅游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样为文物保护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
间。
在保护与利用相矛盾时,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推动协调发展,树立文物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文物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1)文物旅游事业的开展,要遵循在有保护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对文物的合理利用。
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有些县将文物景点分出来给了旅游部门管理,出现了只注重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物景点环境的保护。
有了文物、古文化遗址资源,才会有文化、文物旅游,才会有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和兴旺,才能带动与其相关的地方经济发展。
因此,文物和文物遗址是主源,旅游业和地方经济是支流,只有正本清源,才能长流不息。
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是正确的,但发展旅游不能以文物古迹被破坏为代价,否则不仅会造成文物资源的损失,而且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根据文物保护法,遵从“五纳入”要求,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五纳入”主要从5个方面对各级政府文物(或文化遗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2)加大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力度,大力发掘历史文化内涵,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强调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应融为一体。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两个途径:一是保旧,即整治文物资源的周围环境,使被周围建筑遮掩的文物重现身姿。
如大同华严寺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近年来其周边建有许多商业建筑,几乎将古建筑全部“围困”,仅有不宽的通道通往寺门,政府对“围困”华严寺的商铺进行拆迁;太原市古建筑文物中黄庙和开化寺,迎泽区采取迁厂、迁民的方法加以保护,并有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开发利用;唱经楼,杏花岭区将采取拆除周围建筑的办法予以保护。
二是建新,即修复一些“只留其名,不见其形”的文物,以待展现更多的人文资源。
如太原拱极门遗址,杏花岭区将进行延长拱极门旧城墙遗址进行开发;平遥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指导思想,强调物质与非物质的整体保护,提出了从古城、街坊到地块院落、建筑单体4个层面的控制体系,将古城定位为“以文化为核心功能,以旅游为主导产业,以当地居民为主要社会支撑,集文化、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
因此,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文物古迹不但没有受到破坏,反而得到了妥善保护,并计划适宜地进行开发利用。
平遥的城市改造建设工程,很好地解决了“建新与保旧”之间的矛盾,使我们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为文物保护工作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另外,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合作。
旅游的开发和利用,首先必须先同文物主管部门协商,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行修缮要遵守“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或在游览途中,旅游部门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总之,合理处理文物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时文物旅游事业的科学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