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哦,苏珊娜》
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音乐教案

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音乐教案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音乐教案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噢!苏珊娜》英语版音乐生聆听。
师:听了这段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很开心,非常快乐,非常高兴,很愉快)师:王老师也很愉快,我呀想为这段音乐加上一个伴奏,大家仔细的看一看我是怎么为音乐加伴奏的。
(课件歌曲音乐,教师动作节奏)6拍:拍手(三拍)师:刚才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了,谁告诉大家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为歌曲伴奏?(生:跳舞,动作模仿,英文)奥,你听出这首歌曲是英文,动作模仿那么刚才是不是有拍手还有我们脚下跺脚的动作是不是?好吕老师请同学们跟我学一学,我们拍手的时候把手高高的放在你的左边,高高的放在耳朵旁边,脖子挺起来可神气了。
二、寓教于乐噢请看王老师这里有一条节奏(课件节奏练习)1、2/400|00|00|XXX‖拍手师:我们首先用第一条节奏为歌曲伴奏,第一条节奏当中出现了一些什么符号认识吗?(休止符)在休止符的地方啊我们来数一数要休止几拍(师生共数6拍)这6拍休止符的地方我们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师示范)师扭动6拍左右左边拍手三次XXX,师生合练一次(真能干)2、2/4XX|XX|XX|XXX‖拍手第二条节奏我们用脚下的动作看看我们踩几次脚大家能连起来(师生看课件共数节奏)师:也是6次是吧?好我们把手掐在腰上很有的,跺脚的时候我们用脚尖,两个脚尖交替(教师示范王老师看到这个同学做的非常好,他跺脚的时候头上还有动作(教生合练一次)师:跟音乐练习,王老师这里有音乐同学们起立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啊(放音乐),跟随着音乐师生共练一次,请坐。
师: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三年级班的同学,你们都很有灵气,你们的大眼睛都会说话,接下来我想给刚才的伴奏加上点变化,仔细看一下有什么变化(舞蹈动作有变化,之前是原地扭动,现在是前后左右按节奏动作)师示范,有没有看出来老师是怎样变化的?提示学生(有转圈的动作,还有跺脚,向前走又向后走)对吕老师向前进了6步,又往后退了6步。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噢!苏珊娜》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八分节奏型,处理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看图片打节奏转化成学会看节奏打节奏的一个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真爱同学,珍惜宝贵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1、歌曲学唱2、歌曲伴奏三、教学难点:1、弱起节奏的处理、小附点节奏型、大附点节奏型2、用双响筒、铃鼓等乐器为歌曲伴奏四、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数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理念及策略课前练习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唱一下C大调音阶。
分别用2/4、3/4拍的节奏来唱一下,唱歌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唱才好听呢?2、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柯尔文手势。
老师来唱唱名,你们来做好不好(1)要轻声的,有感情的歌唱。
每节课课前对C大调的音阶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固定音高的感觉以及对学生音准的调整,同时复习柯尔文手势旨在让学生感受到音阶的存在以及对唱名的记忆及运用。
(2)新课导入歌曲新授1、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名叫苏珊娜。
这个周末时美丽的苏珊娜的生日。
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打电话过来说要过来参没有加苏珊娜的生日聚会。
可是,苏珊娜左等右等,等了好久都没有等到朋友的出现,于是她就决定先和邻居的小朋友们先跳上一只舞蹈,一边跳舞一边等她的好朋友的到来。
下面呢,老师我就是美丽的苏珊娜,你们就是苏珊娜邻居的小朋友,快快跟着苏珊娜一起来舞蹈吧。
2、下面就跟随着苏珊娜一起来舞蹈吧。
3、播放音乐带领学生一起舞蹈律动4、舞蹈已经跳完了,可是苏珊娜的朋友却还没有出现。
苏珊娜想,她一定是不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了,正当她失望的时候,屋里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会是谁打过来的呢?苏珊娜一听,啊!正是自己的好朋友打过来。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苏珊娜的朋友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话吧。
1、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并律动1、通过老师编造的故事给下面的歌曲学习做下铺垫,同时让学生在舞蹈的同时感受音乐的存在,并且在律动的过程中感受所带来的快乐。
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案

-学习合唱技巧:学生需学会歌曲的合唱形式,包括声部配合、音量控制等。
-举例:第二段歌曲中,两个声部的和声部分,要求学生协调配合,音量平衡。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美国民谣的风格特点,拓宽文化视野。
-举例:介绍美国南部的乡村音乐风格,以及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分析《噢!苏珊娜》的旋律、节奏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掌握合唱技巧,敢于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3.增强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美国民谣背景,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4.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合唱形式,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伙伴、珍惜友谊”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教学难点
-歌曲合唱技巧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合唱技巧较为困难,尤其是声部配合和音准控制。
-解决方法:教师可先分别教授两个声部,再进行声部合并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节奏准确性: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难以掌握。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并练习节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演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持音准、如何处理声部配合等。
噢!苏珊娜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噢!苏珊娜优秀教案学科领域:音乐年级:小学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美国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视频及图片。
2. 乐器:钢琴、吉他。
3. 教具:乐谱、歌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 歌曲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在美国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3.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b.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容。
5. 集体合唱: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6. 创意表现: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或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展示个性。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9. 课后跟进:教师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歌曲的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并对美国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2. 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美国民间音乐,如《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等。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3. 结合音乐课程,开展与美国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美国美食节等。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歌曲《 噢!苏珊娜》(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歌曲,曲调欢快,富有节奏感。
本课将其选为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旨在让学生感受美国音乐的风格,并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歌曲简单易学,节奏明快,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会了识谱、跟唱、合作表演等基本技能。
他们在学习新歌曲时,能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但对于音乐风格的把握和声部的协调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美国音乐的风格,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2.学会歌曲《噢!苏珊娜》,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附点音符的节奏把握。
2.歌曲中音准的准确性。
3.学生对美国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视听结合法:结合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噢!苏珊娜》的乐谱、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片段等。
3.教学视频:介绍美国音乐文化的相关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美国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美国音乐的风格。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美国音乐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的歌曲《噢!苏珊娜》。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噢!苏珊娜》的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节奏等。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然后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和音准。
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歌曲表演。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描绘了苏珊娜的美丽身影,充满了浓郁的美国乡村风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在新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符号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2.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符号和技巧。
2.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音乐符号、图片等。
2.教学音频: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文件。
3.教学视频: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介绍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国乡村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播放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10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唱。
注意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技巧,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姿势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然后进行全班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5.拓展(5分钟)播放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讨论乡村音乐的特点。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噢!苏珊娜》的美国乡村风格。
鼓励学生课后主动欣赏乡村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撰写一篇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小短文。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歌曲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材,选自花城版。
这首歌曲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苏珊娜的美丽和温柔。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节奏、音高、唱名等。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美国民间音乐感兴趣,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进一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的欣赏能力。
3.通过合唱、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2.音高的准确性:歌曲中的音高变化较大,学生需要学会准确地唱出每个音高。
3.合唱配合: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保持和谐的合唱效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音乐节奏和音高。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节奏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美国民间音乐的歌曲,引起学生对美国民间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歌曲《歌曲噢!苏珊娜》。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第五册《噢!苏珊娜》教案(通用7篇)

第五册《噢!苏珊娜》教案(通用7篇)第五册《噢!苏珊娜》篇1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噢!苏珊娜》2、表演歌曲《噢!苏珊娜》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聆听《同伴进行曲》,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管乐器(包括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及玎击乐器)演奏的进行曲。
,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噢!苏珊娜》,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噢!苏珊娜》,并进行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噢!苏珊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竖笛小练习。
(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一)聆听《同伴进行曲》1、导入:(复习歌曲“郊游”,)2、谈话:秋天,秋高气爽,秋色怡人,真是交游的好时光,我们结伴去郊游好吗?在郊游前,先听音乐,进行列队表演,但得听出这段音乐是齐步走还是跑着走?1)初听,听后交流,介绍创作背景2)复听a、b段,边听边看图形谱,听后说说两段情绪是否相同?3)分组讨论:用不同手段进行描述(提示:可以表演、画图、语言)分组展示、学生评价3、听c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一段相同)4、复听c段音乐,画图形谱。
5、师:队列开始,请小朋友们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二)学习新歌《噢!苏珊娜》1、图片出示“牛仔”(学生交流、思考)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2、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1)听歌曲录音《噢!苏珊娜》(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
《哦,苏珊娜》说课稿(通用5篇)

《哦,苏珊娜》说课稿(通用5篇)《哦,苏珊娜》说课稿(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哦,苏珊娜》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哦,苏珊娜》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哦!苏珊娜》是一首典型的美国西部音乐风格的歌曲。
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旋律轻快流畅,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歌曲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可使孩子们从中感受到美国西部音乐的风格,学会珍惜朋友、珍惜友谊二、教学目标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流畅地演唱歌曲《哦,苏珊娜》。
并鼓励学生为歌曲配伴奏及创编动作,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能使学生懂得歌曲表达的主题是“学会珍惜朋友,珍惜友谊”,鼓励学生勇于追求美好未来。
3、学习用跑跳步来舞蹈,表达出对友情珍惜的心情我把教学重点设定为:表现出对朋友的友谊,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为: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
为歌曲编伴奏和邀请舞。
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
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一)、组织教学师生在《哦!苏珊娜》的音乐声中,手拉手,用跑跳步进入教室,共同律动至音乐结束,然后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噢!苏珊娜》(原调慢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噢!苏珊娜》(原调慢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间曲子,经过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改编,成为了一首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的歌曲。
歌曲采用2/4拍,结构简单,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特色。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
但他们在音乐的表现力和合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2.能够理解并感受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并感受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
3.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配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国民间音乐的氛围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演唱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噢!苏珊娜》,拓宽视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
2.准备歌曲《噢!苏珊娜》的乐谱和教材。
3.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伴奏。
4.准备合唱用的麦克风和其他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美国民间音乐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噢!苏珊娜》的背景和特点,展示歌曲的乐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正确演唱方法。
用音乐教案解析《哦,苏珊娜》中的编曲技巧与音乐核心!

用音乐教案解析《哦,苏珊娜》中的编曲技巧与音乐核心!。
一、音乐教案1.1 教学目标1.了解《哦,苏珊娜》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容。
2.分析歌曲中的编曲技巧,如轻快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等。
3.学习歌曲的音乐核心,如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4.进行合唱练习,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1.《哦,苏珊娜》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容2.编曲技巧分析3.音乐核心分析4.合唱练习1.3 教学过程1.3.1 课前准备1.在课前播放《哦,苏珊娜》的原版录音。
2.准备乐器,如吉他、口琴等。
3.为学生准备歌词,让他们在听歌的同时跟唱。
1.3.2 了解《哦,苏珊娜》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容学生们先听一遍《哦,苏珊娜》,这样可以让他们对整个歌曲有个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老师可以为他们介绍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表达的意思。
福斯特创作这首歌曲时正处于美国南北战争的时期,而《哦,苏珊娜》则是他对家乡苏南州的怀念和思念之情的表达。
歌词中描述了福斯特对于绿草如茵的美丽家乡的向往,以及对心爱女孩苏珊娜的思念之情。
这些情感被福斯特巧妙地转化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1.3.3 编曲技巧分析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分析一下歌曲中的编曲技巧。
在《哦,苏珊娜》的编曲中,福斯特运用了许多出色的技巧,从而使得这首歌曲在演奏中呈现出多种层次的美妙之处。
比如这首歌曲的旋律明快、节奏鲜明,这既有加速的快感,也有暂停的停留,既有强烈的情感表达,也有温柔的柔和之音。
这些编曲技巧展现了福斯特在音乐表达上的精湛技艺。
1.3.4 音乐核心分析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分析一下歌曲的音乐核心,即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在歌曲中,福斯特通过音乐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苏珊娜的深情。
而在节奏感上,福斯特把歌曲的节奏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明快,快节奏,像是要逃离现实;而第二部分节奏减缓,温柔柔和,像是要归回故乡,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这种音乐核心不仅使歌曲独具情感和感染力,也使得歌曲旋律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音乐《噢!苏珊娜》教案

小学音乐《噢!苏珊娜》教案《小学音乐《噢!苏珊娜》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噢!苏珊娜》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是不会因时间空间的阻隔而淡化的,是可贵的,应该加倍珍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验:通过层层递进的歌唱,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内涵,并通过律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将音乐赋予生命。
2.探究:通过听辨、比较、模仿、拍击,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特点,并轻松愉悦的掌握歌曲的主题旋律。
3.表现:通过律动及唱演的表演,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充分的展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掌握弱起节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并通过层层递进的演唱及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二)教学难点弱起节奏的学习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听《噢!苏珊娜》原版音乐跟老师做动作进教室。
师:刚才我们听得这首歌曲,你觉得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首美国乡村音乐,名字叫做《噢!苏珊娜》,说起这首歌曲,还有一个故事在里头呢?你们想听吗?在遥远的美国,有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路易斯安那州,这里生活着一群非常快乐的孩子们,我们的小主人翁——苏珊娜就生活在这里,她和小伙伴们开心的玩耍,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慢慢的她们长大了,苏珊娜最好的朋友到了美国另一个城市——阿拉巴马去学习音乐,苏珊娜非常想念她的朋友。
有一天,苏珊娜的朋友给她寄来了一个礼物,让我们看一看她的礼物是什么?【课件显示-铃鼓】,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铃鼓。
苏珊娜高兴极了,于是,拿起了铃鼓敲了起来。
师:敲击铃鼓,同学们能模仿吗?【敲击浮点八分节奏、切分节奏】生:模仿、拍击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出示节奏】、请你模仿老师铃鼓拍击的节奏。
生:根据老师的铃鼓做动作,以复习巩固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师:【课件出示两条旋律】请同学们听一听这两条旋律有什么不一样?、生:学生听辨。
用一曲《哦,苏珊娜》为教材,打造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教案!

用一曲《哦,苏珊娜》为教材,打造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教案!。
一、课程内容本堂课程以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哦,苏珊娜》作为教材。
该曲是由莫扎特创作的一部歌剧的一部分,以其优美悠扬的旋律和形象生动的情节而著名。
整堂课程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音乐欣赏、情感交流和创作。
二、教学步骤1.音乐欣赏老师会播放整首《哦,苏珊娜》录音,并请学生跟随着旋律进行口哨练习。
之后,老师会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这首曲子进行分析,从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方面探讨这首曲子所传递的情感和艺术手法。
2.情感交流接下来,老师会请学生们分享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和思考。
这个环节中,老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同时,老师也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首曲子的内涵和意义,并引发他们共鸣和思考。
此外,老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们在自己的课程笔记中记录下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和思考,以便于后续的跟进和评估。
3.创作老师会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自己的曲子。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鼓励,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使用和声、如何创造自己的旋律等等。
三、教学目标通过这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教案,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通过音乐欣赏和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3.通过创作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估对于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教案,如何进行评估呢?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创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创作的质量和创意程度,来评估他们在这堂课程中所获得的成果和提升。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来评估他们在这个课程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以一曲《哦,苏珊娜》为教材,打造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教案,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和魅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小学教学设计:《噢!苏珊娜》教案

小学教学设计:《噢!苏珊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噢!苏珊娜》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唱、动、创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噢!苏珊娜》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学习。
3. 歌曲的演唱、演奏、合唱等形式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噢!苏珊娜》的演唱和表现。
2.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旋律部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2. 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歌曲《噢!苏珊娜》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
3. 练习:分组进行演唱、演奏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4. 展示:各组展示学习成果,评价、交流。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噢!苏珊娜》,表现出歌曲的美国乡村音乐风格。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简单的音乐术语,如旋律、节奏等。
3.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出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或课件,包含《噢!苏珊娜》的乐谱和歌词。
2. 教学音频或视频资料,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3. 教学乐器,如吉他、口琴等,用于辅助教学。
4. 多媒体投影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并测试教学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准备足够的乐谱和歌词资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
4. 设置好多媒体投影设备,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乡村音乐表演者来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乡村音乐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乡村音乐主题的创作活动,如编写歌词、创作旋律等。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噢!苏珊娜》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的乡村民谣,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歌曲描述了苏珊娜因脚痛无法行走,伙伴们想方设法帮助她的故事。
这首歌富有爱心和关爱,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既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他们仍然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模仿来提高音乐技能。
此外,他们对关爱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强的渴望,通过这首歌,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美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关爱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歌曲中关爱和团队精神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演唱的方式,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中的关爱和团队精神。
3.实践法:让学生多次练习演唱,提高音乐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如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别是重难点部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多次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歌曲的正确演唱方式。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纠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关爱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噢,苏珊娜音乐教案

篇一:三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和反思《哦!苏珊娜》《哦!苏珊娜》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声音唱好《哦!苏珊娜》,欢快热情的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以与集体主义精神。
2、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3、用跑跳步为歌曲跳简单的邀请舞,及邀请舞的动作。
4、在实践为歌曲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教学重点:把字咬清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教具准备:课件、手风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邱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你们认识这三位漂亮的阿姨吗?她们是我国著名的“黑鸭子”组合,经常去国外演出。
今天邱老师还带来了有她们演唱的一首歌曲,仔细听,她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生1:愉快生2:快乐生3:亲切1. 师:她们唱的很好,并没有大声的喊叫。
生4:她们的声音很有弹性。
师:对了,给他掌声,他们的声音很有弹性,而且不是大声的喊叫唱的。
你还有什么感觉?生5:她们的歌声包含这亲切。
师:你感觉到她们的声音是那么的亲切柔美。
给他掌声。
生6:她们唱的非常轻松。
师:对了。
特别的轻松!哪我们能不能像黑鸭子组合一样,有弹性的、轻松的唱一唱。
二、初步感受师:在学习今天的歌曲之前老师为大家出了一道节奏练习,看看能不能难倒大家。
师:出示节奏 2/4 x x | x x | x x | x 0‖师:同学表现的很不错,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忙,我这里有两条旋律,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了什么?(它们旋律相近,没有结束音)老师把两条旋律完整的拉一边,请你们来填一填2/4‖2/4‖( 21)老师想为这段音乐加上一个伴奏。
大家看一看我是怎么为音乐伴奏的。
师:谁告诉大家刚才我们是用了什么方法给歌曲伴奏?生:拍手跺脚打击乐等师:好现在我请你和我学一学。
我们在拍手的时候,把手高高的放在你的左耳朵的旁边。
把手举高,举到头高,胸挺起来,可神奇了,对了啊(拍手)师:嗯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我们用身体的动作的形式来表示。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谣,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材选择这首歌作为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词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歌词的解读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英语演唱歌曲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美国民谣,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英文歌词的翻译和理解。
2.歌曲节奏的把握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创编。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吉他、鼓等,用于伴奏和节奏训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并对英文歌词进行翻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美国民谣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歌词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语进行歌词创作。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歌曲《噢!苏珊娜》的歌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噢!苏珊娜》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教案教学目标1、能随音乐用简单的步伐参与歌曲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音乐情绪。
3、弱拍的附点节奏,进行对比范唱,从听辩入手,教会学生唱准。
教学重、难点1、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2、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并用多种方式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音阶练习、跳音的练习。
二、新课导入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充满爱与离别的歌曲——《噢!苏珊娜》。
这首歌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2、歌曲故事:在美国的阿拉巴马洲生活着两个美国小孩,一个叫杰克,一个叫苏珊娜,他们俩非常要好,通常都是杰克边弹着五弦琴边唱着歌,苏珊娜就在他旁边翩翻起舞,两个人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开心,可是有一天,苏珊娜很伤心的通知杰克说他要分开这个城市了,要和父母去很的路易斯安纳州生活了,两个人难过地分了。
许多年过去了,两个人都长大了,杰克由于太想念苏珊娜了,就带着他五弦琴不远千里的来到路易斯安纳州找到了苏珊娜,两个人又再次边弹边跳起他们小时候的歌曲!三、新课学习1、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聆听歌曲后引导学生回答。
师小结: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地速度:中速G大调四四拍2、歌曲简介:《噢!苏珊娜》是一首典型的美国乡村民谣,它旋律轻快、节奏明快,仿佛能够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它的曲风简单而真挚,无论是用吉他还是其他民谣乐器演奏,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淳朴的乡村风情。
3、再次聆听:边听边跟着小声哼唱。
四、学唱歌曲1、跟着老师一起视唱歌曲旋律。
2、找出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弱拍起唱、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多练习几遍。
3、填词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5、学了歌曲,你对友谊有什么新的认识?跟同学分享一下。
音乐教案-《哦,苏珊娜》

音乐教案-《哦,苏珊娜》
《哦,苏珊娜》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唱好歌曲《哦,苏珊娜》,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在实践为歌曲配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学习用跑跳步来舞蹈,表达出对友情珍惜的心情
教学内容:
1、学唱《哦,苏珊娜》
2、用鼓、双响筒、铃鼓等简单乐器给歌曲伴奏
3、用简单的跑跳步跟随音乐舞蹈
重点:
表现出对朋友的友谊,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难点:
弱拍的附点节奏,进行对比的范唱,从听辨人手,教会学生唱准
教具准备:
键盘图、鼓、双响筒、铃鼓等简单打击乐器,教学范唱光盘
教学过程:
一、热身
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音乐起舞(背景音乐:《哦,苏珊娜》伴奏)
二、复习
1、检查书上画do的情况
2、请同学上来在黑板上贴出do的位置
3、提问:5条线在一起是不是就是五线谱了?还差什么?
4、请同学上来范画高音谱号
5、依次在五线谱上找出re、mi、sol、la的位置
三、新授
1、刚才听的那首歌是不是很耳熟?叫什么名字?
2、通过预习查的资料,学生来介绍曲目和作家
3、听范唱学唱歌曲
4、反复学唱
5、跟随老师简单的模唱谱子
四、伴奏与舞蹈
1、依照书上给的图谱,给歌曲伴奏
伴奏的加入,分步进行,先练铃鼓,打强拍,其次是响板,最后是沙球。
2、编邀请舞
教师给基本舞步——跑跳步,其他的舞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创作,集思广义编一段邀请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案《哦,苏珊娜》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唱好歌曲《哦,苏珊娜》,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在实践为歌曲配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学习用跑跳步来舞蹈,表达出对友情珍惜的心情
教学内容:
1、学唱《哦,苏珊娜》
2、用鼓、双响筒、铃鼓等简单乐器给歌曲伴奏
3、用简单的跑跳步跟随音乐舞蹈
重点:
表现出对朋友的友谊,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难点:
弱拍的附点节奏,进行对比的范唱,从听辨人手,教会学生唱准
教具准备:
键盘图、鼓、双响筒、铃鼓等简单打击乐器,教学范唱光盘
教学过程:
一、热身
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音乐起舞(背景音乐:《哦,苏珊娜》伴奏)
二、复习
1、检查书上画do的情况
2、请同学上来在黑板上贴出do的位置
3、提问:5条线在一起是不是就是五线谱了?还差什么?
4、请同学上来范画高音谱号
5、依次在五线谱上找出re、mi、sol、la的位置
三、新授
1、刚才听的那首歌是不是很耳熟?叫什么名字?
2、通过预习查的资料,学生来介绍曲目和作家
3、听范唱学唱歌曲
4、反复学唱
5、跟随老师简单的模唱谱子
四、伴奏与舞蹈
1、依照书上给的图谱,给歌曲伴奏
伴奏的加入,分步进行,先练铃鼓,打强拍,其次是响板,最后是沙球。
2、编邀请舞
教师给基本舞步——跑跳步,其他的舞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创作,集思广义编一段邀请舞音乐教案《哦,苏珊娜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