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
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课件
![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f27327168884868662d64f.png)
2020/10/14
郯城县第四实验小学 2018年3月29日
2020/10/14
《传统节日》
2020/10/14
2020/10/14
端午节
据说,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臣,后来楚国被秦国 打败了,他很伤心,所以他抱着石头投了汨罗江。那天 是五月初五,当地的人在他投江后都划着小船去救他, 但是他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他的尸体,这以后就成了 龙舟比赛;他们生怕河里的鱼和虾吃掉他的尸体,所以 往河里扔米做成的团子。从那时起,人们就在每年的五 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打扫 龙舟 团圆
chuán tǒng jì sǎo
qǐ qiǎo
传统 祭扫 乞巧
2020/10/14
我会读: 大街 打扫 龙舟 团圆 热闹 传统 祭扫 乞巧
2020/10/14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2020/10/14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tiē
贴窗花,放鞭炮。
2020/10/14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2020/10/14
xiāo
元宵节,看花灯,
xiàng
大街小巷人如潮。
2020/10/14
生字宝宝:
xiāo xiàng
宵巷
谁能来拼读一下? 谁能给它组个词?
2020/10/14
xiāo
元宵节,看花灯,
xiàng
大街小巷人如潮。
贴街舟
zhuǎn tuán rè
转团 热
ài jìng
艾敬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76236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f.png)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进入,解释课题师:孩子们,你们都喜欢过节吗?你喜欢什么节日?为什么?生1:喜欢春节,有压岁钱生2:圣诞节,热闹师:老师也有很多喜欢的节日,而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节日有关的诗歌,请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节日两个字。
(板书)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节日,其实在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也形成了许多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再来写写“传统”两个字,注意书写的正确。
2、解释课题师:课题中的“传统”是什么意思?就请大家利用手头的字典查查它的准确含义,我们来找找谁是查字典小能手。
生:查字典(师小结:遇到难懂的词时,通过查找工具书能帮我们更好解释词语,这是种解词的好方法。
)3、解释“传统节日”师: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古代沿传下来的意思,那么传统节日是?生:从古代沿传下来的日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提示,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31页,自由大声读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耐心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语师:请以为同学当小老师来领读生字,先读拼音再读词语。
3、开火车“挂红灯”巩固师:每到过年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咱们也来挂挂红灯,以开火车的方式看到哪个词,大声读出来。
生:开火车读词4、再读课文、标出几句话师:生字、生词都掌握了,再读一定有很大进步。
请同学们再次打开书大声读读课文,并用序号标出。
生:汇报、全文共8句话。
5、8人读文、标出节日师:8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画出提到哪些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2024年二年级下册课文
![传统节日2024年二年级下册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2cf0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3.png)
传统节日2024年二年级下册课文传统节日二年级下册课文: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传统节日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以长短句的形式,介绍我国一些传统节日。
本文讲解的祖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跟西方的节日不一样,它是流传了很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节日。
传统节日课文重点问题:
1、本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
本文介绍了7 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本文介绍了春节的哪些典型习俗?你知道春节的习俗,除了这些习俗外还有什么?
本文介绍了春节的习俗有“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给压岁钱,还有贴春联。
传统节日课文主题: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的几个传统节日,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年级语文下册下册“传统节日”(部编人教版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下册“传统节日”(部编人教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73c3bd27d3240c8447efda.png)
识字2传统节日文本解读:《传统节日》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第2课。
本文是根据传统民谣改写。
将识字与传统节日紧密结合。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全文共8句话,前7句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第8句话与第1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
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本课教学采用课件展示、思维导图、拓展节日等策略,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诵读课文,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强化语言实践,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课前预习:1、识读生字、朗读文本2、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并能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1、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如“传统、乞巧、祭扫”等难以理解的,采用联系生活、联系语境进行学习,大部分的字可采用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2、联系生活理解“传统”,感受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板块一:古诗背诵,激趣导入1、飞花令—春课前进行古诗词背诵,关于春天的诗歌,激发学生感知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兴趣。
师小结1:同学们真棒,背下了这么多的诗。
中华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就要多背诵经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激趣导入师引1:中华传统文化除了古诗词,还包括汉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04ab0d95f5335a8103d22072.png)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8 月23日 星期一 10时31 分50秒 22:31:5 023 August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10时3 1分50 秒下午1 0时31 分22:31: 5021.8. 23
谢谢大家
7
端午节
2021/8/12
端午节,为每 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节日相传为 了纪念屈原。自 古以来端午节便 有划龙舟及食粽 等节日活动。
8
乞巧节
2021/8/12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 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 的七夕节,也有人称 之为“乞巧节”、 “七桥节”、“女儿 节”。在这一天晚上,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 祷福禄寿活动
5
元宵节
2021夕或灯节,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 重要节日,传统习俗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 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拉兔子灯等。
6
清明节
2021/8/12
清明节又叫踏青 节,在仲春与暮春之 交,也就是冬至后的 第104天,是中国传 统节日之一,也是最 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2:31:50 22:31:5 022:31 8/23/20 21 10:31:50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8.2322:31: 5022:3 1Aug-2 123-Aug -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2:31:5022 :31:502 2:31M onday, August 23,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8.2321. 8.2322: 31:5022 :31:50 August 23, 2021
课文传统节日
![课文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21838f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9.png)
课文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7课的一个选
学内容。
这个故事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文章在简单介绍节日的由原后,重点在描述节日
的习俗,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一种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从
小学会感恩,了解传统习俗的来历,知道其中的蕴涵的道理。
在学习传统节日时,可以了解和欣赏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增强对民族
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
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课文
![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2af98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6.png)
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课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一、生字学习。
1. 会认的字。
- “传”:chuán,这个字是翘舌音,可组词“传统”“传说”。
- “统”:tǒng,可组词“统一”“总统”。
- “贴”:tiē,注意是一声,组词“贴画”“张贴”。
- “宵”:xiāo,可组词“元宵”“宵夜”。
- “巷”:xiàng,小巷的“巷”,还可以读“hàng”,如“巷道”。
- “祭”:jì,祭祀的“祭”,可通过理解清明节祭扫的习俗来记忆。
- “舟”:zhōu,独体字,“龙舟”“小舟”。
- “艾”:ài,艾草的“艾”,“艾香”是端午节的一个特色。
- “堂”:táng,“大堂”“课堂”“满堂”。
- “乞”:qǐ,“乞巧”,向人讨要、请求的意思。
- “巧”:qiǎo,“巧妙”“灵巧”“乞巧”。
- “郎”:láng,“牛郎”“新郎”。
- “饼”:bǐng,“月饼”“饼干”。
- “赏”:shǎng,“欣赏”“赏花”“赏菊”。
- “菊”:jú,菊花的“菊”。
2. 会写的字。
- 贴:左右结构,左边是“贝”,最后一笔是点;右边是“占”,注意笔画顺序。
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比例。
- 街: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是两个“土”叠加,要写紧凑。
整个字笔画较多,要注意笔画的间距。
- 舟:独体字,横折钩的横画不能太长,中间一横稍短,两点分布均匀。
- 艾:上下结构,上面是“艹”,下面是“乂”,横撇和捺要写舒展。
二、词语理解。
1. 传统节日:世代相传的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定的习俗。
2. 贴窗花:春节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在窗户上贴上漂亮的剪纸,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二年级下传统节日课文
![二年级下传统节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92d05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3.png)
二年级下传统节日课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这篇课文,内容主要描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氛围。
课文如下: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描述,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
![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692bf17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a.png)
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一、课文原文。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二、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传(chuán):传说、传统。
- 统(tǒng):统一、传统。
- 贴(tiē):贴近、张贴。
- 宵(xiāo):元宵、宵夜。
- 巷(xiàng):小巷、巷口。
- 祭(jì):祭扫、祭祀。
- 舟(zhōu):龙舟、舟船。
- 艾(ài):艾草。
- 堂(táng):厅堂、堂屋。
- 乞(qǐ):乞巧、乞讨。
- 巧(qiǎo):巧妙、灵巧。
- 郎(láng):牛郎、新郎。
- 饼(bǐng):月饼、饼干。
- 赏(shǎng):欣赏、赏菊。
- 菊(jú):菊花。
2. 会写的字。
- 贴:左右结构,左边是“贝”,右边是“占”。
书写时注意“贝”字最后一笔是点。
- 街:左中右结构,中间的“圭”字两个横要写短,最后一笔是横。
- 舟:独体字,笔顺是撇、撇、横折钩、点、横、点。
- 艾:上下结构,上面是“艹”,下面是“乂”。
- 敬:左右结构,左边是“苟”,右边是“攵”。
左边部分要写紧凑。
三、重点内容。
1. 传统节日的习俗。
- 春节。
- 习俗有贴窗花、放鞭炮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欢聚一堂,迎接新的一年。
- 元宵节。
- 主要习俗是看花灯。
这一天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非常热闹,看花灯的人很多,所以说“大街小巷人如潮”。
- 清明节。
- 习俗是到先人的墓前去祭扫。
这个节日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 - 4月6日左右,人们会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逝去的亲人。
- 端午节。
- 有赛龙舟和吃粽子、挂艾草的习俗。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粽子和艾草也是这个节日的特色物品。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优秀课件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0b168e53a580217fcfec2.png)
书写指导
敬转团热闹
“敬”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转”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 横、横、竖折撇、点。“专”字第三笔是 一笔写成。
“团”是全包围结构,最后一笔封口。 “热”是上下结构,上部要写得左窄右宽, “丸”的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与上 部同宽。 “闹”是半包围结构,“市”的点、竖均 落笔在竖中线上。
舟
“舟”:笔顺——撇、撇、 横折钩、点、横、点。首笔撇从 竖中线起笔,横落笔在横中线上, 两点与横保持一样的距离,“舟” 字字形偏窄长。
温
第2课时
故
知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新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七月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中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眼又是新春到,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 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
知道哪些?
十五圆月当空照。
人们在月圆之夜吃 着月饼赏月。
课内拓展
中秋节习俗: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是中秋节,在这一天,大 家吃月饼,全家团圆一起 赏月,成为这个节日的传 统习俗。
课文解读
日期: 农历九月初九
节日
习俗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呼应开头
讨论交流
说说下面节日的日期,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佳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佳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d86db9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74.png)
【导语】《传统节⽇》是⼀⾸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全⽂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传统佳节》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传统佳节》原⽂ 正⽉初⼀春节到, 吉祥如意乐陶陶。
正⽉⼗五元宵节, 舞起龙灯踩⾼跷。
清明时节⾬纷纷, 郊游踏青把墓扫。
五⽉初五端午节, 粽⼦飘⾹龙⾈闹。
⼋⽉⼗五中秋节, 举杯相聚⽉正好。
九九重阳天⽓爽, 登⾼望远⼜敬⽼。
冬⾄到了始数九, 炎黄⼦孙把根找。
⼤年三⼗除⼣夜, 辞旧迎新放鞭炮。
【篇⼆】⼩学⼆年级语⽂《传统佳节》教案 教学⽬标 1、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及其庆祝形式,增强学⽣的民族⾃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字、积累语⾔。
教学准备 师:⽣字卡⽚,与传统节⽇相关的⽂字或⾳像资料。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及其庆祝⽅式,收集相关的图⽚、资料、诗⽂。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引趣,揭⽰课⽂题⽬ 1、多媒体播放春节晚会节⽬⽚断。
(没有这个条件的可展⽰⼀些图⽚)问: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节吗?春节还有哪些庆祝⽅式? 2、像这种重⼤的农历传统节⽇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哪⼀天,⼈们⼜是⽤什么⽅式来庆祝的吗?学习了今天这⼀课“传统佳节”你就会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初读课⽂,⾃主识字 1、指导预习,出⽰预习要求。
(1)⾃读课⽂,勾出⽣字,想办法认识。
(2)⽂中有哪些节⽇?在农历哪⼀天?是怎样庆祝的? 2、⾃主识字。
(1)学⽣回忆学过的识字⽅法。
(加⼀加……顺⼝溜……) (2)⼩组合作认读⽣字。
(3)教师⽤⽣字卡⽚抽查。
重点指导:平翘⾆⾳、前后⿐韵,上声去声的区分和“墓”的读⾳。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9cd67dd1ba1aa8114431d9e4.png)
4.四悟: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因为最隆重,最热闹。
课文结构
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祭扫)
重阳节(踏秋 赏菊 登高 敬老)
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
七月七
(乞巧)
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叶)
课文主旨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几个传统节日的民 俗活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里都做什么了。“雨 纷纷”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也 代表人们的哀伤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扫”,交代 了清明节人们的主要活动。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端午节人们的活动描写。“赛龙舟”
jìng
敬
音序:S 部首:扌 结构:左右
组词:敬爱 敬重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师 节快乐。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最后一 笔舒展。
zhuǎn
转
音序:Z 部首:车 结构:左右
组词:转眼 转弯
造句:转眼间我们已经二 年级了。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四笔 是提,“专”的两横上短下长。
tuán
团
音序:T 部首:口 结构:全包围
组词:团圆 团聚
造句:春节要阖家团圆。 书写指导:□宽而方正,“才” 稍小。
rè
热
音序:R 部首:灬 结构:上下
组词:热闹 热火朝天
造句:春节要吃一顿热闹 的团圆饭。
书写指导:最后四点尽量要分 布匀称、能够托起上半部分。
nào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主要内容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c7e3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e.png)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传统节日是我国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一、主要内容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中华传统节日的概念:传统节日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含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的特殊日子。
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一定的节令、日期和时间所开展的庆祝、祭祀等各种活动。
2. 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过春节期间,人们要打扫房子、贴门神、做年糕、包饺子、放鞭炮等,展现了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魅力。
3.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过清明节,人们要去扫墓祭祖、祭奠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
4.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一系列的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风情。
5. 中秋节:中秋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誉为东方情人节。
过中秋节,人们要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表达了人们对家人、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
二、知识点1. 传统节日的定义和特点。
2. 节日文化的历史和来源。
3.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民俗、风俗等。
4. 如何保护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髓。
以上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的知识点。
总之,通过学习《传统节日》这一篇语文课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历史、来由和民俗风情,让我们更加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促进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6. 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开音乐、祭祖、焚香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节日。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95b43c3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0.png)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一、课文原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二、传统节日相关知识。
-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 习俗:贴窗花是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人们会剪出各种吉祥的图案,如福字、生肖等贴在窗户上。
放鞭炮则有驱邪、迎接新年的寓意。
还有贴春联、穿新衣、拜年、给压岁钱等习俗。
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桌上往往有很多寓意吉祥的菜肴,如鱼(寓意年年有余)等。
2. 元宵节。
-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 习俗:看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花灯的样式繁多,有动物造型、神话人物造型等。
猜灯谜也很有趣,人们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
还会吃元宵,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馅料多样,有芝麻、豆沙等,象征着团圆美满。
3. 清明节。
- 时间:公历4月4日 - 6日之间。
- 习俗: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
人们会到先人的墓前祭扫,包括除草、添土、献花、上香、烧纸等,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之情。
同时,清明节也有踏青的习俗,人们趁着春光明媚,到郊外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 端午节。
-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 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人们在江面上划着龙舟,船头装饰成龙的形状,鼓手击鼓指挥节奏,选手们齐心协力划船,非常壮观。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粽子用粽叶包裹糯米和馅料,馅料有红枣、肉等。
还有挂艾叶、喝雄黄酒等习俗,挂艾叶有驱虫辟邪的作用。
-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 习俗: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传说中织女是心灵手巧的仙女,少女们会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智巧,比如穿针乞巧,就是在月光下比赛穿针,谁穿得快就说明谁更心灵手巧。
这一天也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因为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c5342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7.png)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 句话你看出了什么?
(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 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 酒……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 为什么又叫乞巧节。 (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识字
2.传统节日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共有几句话?几个节日? (2 (3)每个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1)本文共有8句话,共7个节日。 (2)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 (贴窗花 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 (守岁、贴对联、拜年……)
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有哪些? 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 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感谢各位领导的参与,望批评 指正,提出您的四宝、贵意见!
下 课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访亲友
吃团圆饭
元宵节,看花灯, 节日名称: 元宵节 大街小巷人如潮。 活动形式: 看花灯
你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吗? 农历正月十五 你知道元宵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吃什么吗?
猜灯谜
汤圆 :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节日名称:清明节 日期:公历4月4日 目的:怀念先人。 活动形式:扫墓。
识字2 传统节日
R·二年级语文下册
生字学习
chuán tǒnɡ tiē
xiāo
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xiànɡ
jì
zhōu ài
tánɡ
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飘
qǐ qiǎo
lánɡ
bǐnɡ
乞巧 牛郎 月饼 敬老
shǎnɡ jú
赏菊 转眼 团圆 热闹
贴传
宵统 舟 巷祭 艾
堂巧
乞郎 饼赏 菊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最后,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我们试着一起 背诵这篇文章,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拓展延伸
读一读下列古诗,说一说它们分别与哪 些传统节日有关。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插茱萸。 具备杀虫消 毒、逐寒祛 风的功能。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拓展延伸 一、连一连。
放 赛 看 贴 吃
花灯 窗花 月饼 龙舟 鞭炮
二:请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
端午节
4
清明节
3
元宵节
2
春节
重阳节
1
6
中秋节
5
三: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哪些?
过端午,赛龙舟, 节日名称:端午节 粽子艾香满堂飘。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形式:吃粽子 赛龙舟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饮雄黄酒 在门上悬挂艾叶
七月七,来乞巧, 节日:乞巧节(又称七夕)
日期:农历七月初七
牛郎织女会鹊桥。 相关传说:牛郎织女会鹊桥
•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当 天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课后作业
1. 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来历,分小 组查阅相关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讲 一讲。
2. 在田字格里认真、正确地书写本课 生字。
•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 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 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 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 味。
过中秋,吃月饼, 节日: 中秋节
日期: 农历八月十五
十五圆月当空照。 活动形式:吃月饼 赏月亮
重阳节,要敬老, 节日名称:重阳节
日期: 农历九月初九
踏秋赏菊去登高。 活动形式:踏秋 赏菊 登高
初读课文
认真听朗读: 春节到,人欢笑, 清明节,雨纷纷, 贴窗花,放鞭炮。 先人墓前去祭扫。 元宵节,看花灯, 过端午,赛龙舟, 大街小巷人如潮。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重阳节,要敬老, 牛郎织女会鹊桥。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过中秋,吃月饼, 转眼又是新春到, 十五圆月当空照。 全家团圆真热闹。
课文解读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文中一共有几句话? 2.提到了哪些节日? 3.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日期吗? 4.不同的节日各有哪些活动形式?
我问你答:
节日名称: 春节
春节到,人欢笑, 活动形式:
贴窗花,放鞭炮。
畅所欲言: 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活动?
贴春联
收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