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所属各县名字的由来及著名典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治市所属各县名字的由来及著名典故
长治市长治因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尧舜时期,长治是“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县小吏陈卿亡命家乡青羊山中,并凭借太行山间险要地形,聚众起事,连陷辽、沁,明廷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军以10万兵力合击青羊山,才将这支农民军剿平。事后,为了加强对地限民悍的潞州实行有效管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明廷特于嘉靖八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府城设县。嘉靖皇帝赐府名为“潞安府”赐县名为“长治县”,以祈望这里长治
久安。这便是“长治”的由来。
1.二贤庄---二贤庄,在文学作品中和当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贤庄”的叫法,是因为二贤庄位于古潞州府治西门外八里(隋制,1里约等于今0.5华里)的地方。二贤庄并不是一个村子,它是一个独立的,地势明显高出周围村寨的封闭性庄园。兄弟单雄信二十岁左右,已个个武艺精通,更兼他们豪爽仗义,扶危济困,当地人敬称他们为“二贤”,
所居之地后来也就成了“二贤庄”。
2.捉马---说的是战国时期的事情。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几次想吞并上党。当时的上党守冯亭,自知不敌秦国,便将上党17城献给了赵国,由此引起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冯亭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被秦兵斩杀,没有了脑袋的冯亭仍然驾着战马跑回了长治城,有人见之大呼:“快来看哪,这个人无头却还能骑马呢!”谁知话音刚落,冯亭便倒地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冯亭的忠勇,便立庙祭祀,名为将军庙,原址在今长治市****小学处。那匹战马一直跑到城外才
被人捉住,这就是捉马村的来历。
3.东营、西营、中营---听说也是因曹操在此屯兵而得名。
长治县明嘉靖年间始设长治县,“长治”由此沿用。应该是取长治久安之意。
1.长治县和高平交界处有个叫换马的地方,相传是当年廉颇因战事繁忙马跑累了在此换骑。
2.长治县的八义村,是因为当时有8名义士拦路劝谏赵括不要盲目进兵,但赵括不听反而杀了他们,百姓叹其义
气,埋葬立碑纪念,此地因而得名八义,现在当地还有“八义士谏赵处”的石碑
3.在长治县西火镇(原东火乡)东,有一座山,原名天紫岭,岭上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大庙,名为“天下都城隍”。全国的城隍庙很多,只有此地的城隍庙建在山上,是全国唯一的一处。据清乾隆年间庙碑记载:都城隍之神,东汉敕封者也,由汉而来千有余年矣。据说当兵年刘秀被王莽紧紧追赶,追到天紫岭上,刘秀口干舌燥,无力再逃,这天紫岭上既无人家,又无林木,只有一座小山神庙,刘秀慌不择路,一头撞了进去,把一个当门的大蜘蛛网撞出一个大洞,刘秀一看,不好!心想,王莽若是看到蜘蛛网已破,定要入庙搜查,那时我岂有活命?想到此,“扑通”跪在山神庙前:“刘秀遇难,请山神爷保佑,他日若是得地,定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话音刚落,只见蜘蛛网已经弥合,由此刘秀又躲过一难。
后来刘秀称帝后,果然封天紫岭上的山神庙为“天下都城隍”,负责管理天下所有的城隍,重修庙宇,亲书匾额,后又历代修葺,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已成为长治县吸引四海香客,招徕天下游人的一处旅游胜地。天紫岭也由此改为城
隍岭。
4.长治县有个内王村,传说王莽追刘秀,一路追到上党这块地方,眼看就要追上了,刘秀性命难保,这时候,看到一块田里有个老农正在犁地,刘秀别无选择,一滚身藏在了犁沟里,老农急忙取些浮土将其掩上,并使犁地的马站立其上,马用三条腿站在刘秀藏身的周边,另一条腿蜷起,主要是害怕踩着了脚下的刘秀。现在的马站立的时候经常前腿蜷起,就是这么来的。王莽追来,拿枪满地乱戳,却偏偏忽略了马肚子底下的那一小块地,于是刘秀躲过此劫,后来做了皇帝,这就是光武帝。为了纪念,人们便取“土内藏王”之意,将此村命名为“内王”。
潞城古时叫潞子婴儿国,所以叫潞城,又名婴城。当年微子属于皇子,封地就在这里,他与世无争,在这里躬耕生息。皇叔比干被纣王挖了心,首先想到来找微子,所以微子镇这里有比干岭,相当年神医扁鹊在我们潞城卢医山采药,所以那座山才叫卢医山。另外,潞城的甩饼是独一无二。
长子“唐尧之世,封长子丹朱于境,故县名长子”,相关的有丹朱镇。精卫填海的发鹫山也在长子。长子是尧王故里,尧王故里就在这里,尧之长子丹朱就是封在这里,封在尧出生的丹岭。把长子朱封于丹地,故长子也称丹朱。长子又称为陶乡,陶这个地方是尧童年和少年时期活动的地方。从古至今,长子及上党一带就有“长子不出门”的民间习俗,就是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分居时,长子是不能离开老屋的,有人经商,大儿子必须在家守业,在长治姓氏旁考中,名
字叫守业的肯定是老大。
1.长子的大堡头和色头也和长平之战有关,秦军坑杀40万赵兵,尸骨成堆,头颅垒成堡,故名堡头铺,后来改为大堡头。色头,原名血头,也是一个很悲惨的名子,秦将白起密令杀死赵军降卒,按人头论功行赏,秦军争砍人头,血流成河,而今长子县的丹河便因此得名。秦军将血淋淋的人头堆在现在色头村附近,邀功请赏,人头堆成小山,鲜血染红大地,血头因此得名。多年以后,唐玄宗李隆基巡行至此,抚今追昔,凄然长叹,命僧侣做道场超度亡灵,并取其
谐音,将血头改为色头。
2.长子县西乡的老太太到县大堂击鼓告状,告一只猛虎吃了她的儿子。县太爷崔珏一听,便命有一身武艺的都头李能前去捉虎。李能把虎擒获后李能押着”罪犯”向长子城走去。老虎有路上走累了,李能就把虎拴在一块石头上歇息,这块石头就名为“拴虎石”,至今拴虎石周围寸草不生。老虎口渴了,李能便牵虎到一条河边喝水,没想到老虎一口气把
河水喝干了,从此,这条河被叫做“干河”。
襄垣原是赵襄子筑城屯兵之地。公元前260年,秦王攻赵,晋侯赵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今县城北关贵江沟),
因城是襄子所筑,又位于赵国边界,故取名襄垣。
1.关于五阳的来历,我听过这样的传说,是和后羿射日有关,说后羿从天上射下九个太阳,其中有五个落在这里,因此
得名五阳。
2.虒亭的来历.别看亭镇不大,只不过是个乡村小镇,但它的历史却很悠久,亭之名还是战国时晋国大夫羊舌赤起的呢!战国时,这个地方有一座城邑,名叫铁染城。城的四周山高林密,野兽众多,特别是有几只老虎,十分凶猛,时常闯入城中伤人,城中百姓真是“谈虎变色”,苦不堪言。当时,晋文公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崔丑,一个叫魏征,二人决心为民除害,杀死老虎。在征得晋文公的同意后,魏、崔二人带领士兵上山去了,经过十多天的围猎,将老虎全部围在甄平山的一个山岭里。于是,二人带领士兵在岭上将虎全部捉住,无一漏网。接着在铁染城外建了一个很大的笼子,将虎放在里边,困了起来。在笼边分别建了两个高亭,其目的是为看守老虎之用。人们称大笼子为“虎笼”,称亭子为上虎亭和下虎亭。过了一段时间,老虎被困饿而死,虎患已绝,人们便在虎亭四周盖起房屋,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村落,并定名为“虎亭村”。又过了好久,晋文公分封时,将虎亭这块地方封给了大夫羊舌赤。羊舌赤一到领地,便犯嚼咕,十分不快。他想,虎是吃羊的,羊是怕虎的。自己叫羊舌赤,这个地方叫虎亭,极为不祥,千万不行。羊舌赤毕竟是个大夫,不是个白吃饭的。瞑目沉思一阵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地名中的“虎”字加上两笔就变成了虒,既保留了原来的“虎”字,音又变成了虒。虒者死也,“死虎”当然不可怕了,别说是“羊”,连小虫子也不怕它!就这样,“虎亭村”就被“虒亭村”取而代之了。这一“代”就是几千年。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人再把它改过来,它将长此存在下去。
3.襄垣虒亭镇有箭壑村,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王莽开弓放箭直射刘秀,幸好路旁有一巨石,刘
秀躲在石后,幸免于难,但巨石上却被利箭划开一壑,故名箭壑。
4. 襄垣县的常隆村,说是此地古时有十条恶龙为虐,大禹治水时路过此地,与十条恶龙进行了一场生死博斗,结果九条恶龙被降伏,有一条逃到此地藏了起来,因此得名藏龙。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路经山麓,遇一樵夫问:“此地何名?”樵夫答道:“藏龙。”赵匡胤闻之失色道:“此地藏龙,对朕称王极为不利。”于是,吩咐随从转告乡里,改藏龙为常隆。
5.在襄垣的夏店,有个马喊村,说得就是张良的故事。相传在汉朝时,刘邦天下既定,大封群臣,刘姓将领都封为王,而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却封为侯,身为汉初三老的张良看出刘邦的私心,就不辞而别,回到故乡襄垣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