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DOC)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汇编答案--老师版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汇编答案--老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795907a0116c175e0e482b.png)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习题集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2013年2月——5月习题一工程材料的性能一、名词解释σs:σb:δ:ψ:E:σ-1:αk: HB: HRC:二、填空题1、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δ)和(ψ)两种,其中用(ψ)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的真实变形。
2、检验淬火钢成品的硬度一般用(洛氏硬度HRC),而布氏硬度是用于测定(较软)材料的硬度。
3、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对其(疲劳)性能有很大影响。
4、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ak ),其单位是( J/cm2 )。
5、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工程上成为(屈强比)。
三、选择题1、在设计拖拉机缸盖螺钉时,应选用的强度指标是( A )A.σs b.σb c.σ-12、有一碳钢支架刚性不足,解决办法是( C )A.用热处理方法强化 b.另选合金钢 c.增加截面积3、材料的脆性转化温度应在使用温度( B )A.以上 b.以下 c.相等4、在图纸上出现如下硬度技术条件标注,其中哪种是正确的?( B )A.HB500 b.HRC60 c.HRC18四、简答题1、下列各种工件应采取何种硬度试验方法来测定其硬度?(写出硬度符号) 锉刀: HRC 黄铜轴套:HB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钢材: HB 硬质合金刀片:HV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 HV 调质态的机床主轴:HRC铸铁机床床身:HB 铝合金半成品 HB2、在机械设计中多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常用σs : σb :原因:大多数零件工作中不允许有塑性变形。
但从零件不产生断裂的安全考虑,同时也采用抗拉强度。
3、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和什么因素有关?(1)依据弹性模量E 选材,选择E 大的材料(2)在材料选定后,主要影响因素是零件的横截面积,不能使结构件的横截面积太小。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3eb9b6bec0975f465e2e5.png)
作业1 金属材料技术基础1-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纯铁在升温过程中,912℃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由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的γ-Fe。
这种转变也是结晶过程,同样遵循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的结晶规律。
(O )2.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而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O )3.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又称含碳量)小于0.77%的叫钢,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的叫生铁。
(×)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O )5.钢中的含碳量对钢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40与45钢相比,后者的强度高,硬度也高,但后者的塑性差。
(O )6.为了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可以用正火代替退火,因为正火比退火周期短,正火后比退火后的硬度低,便于进行切削加工。
(×)7.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硬度。
因此,淬火钢就可以不经回火而直接使用。
(×)8.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包括铁素体(F)、奥氏体(A)、珠光体(P)、渗碳体(Fe3C)、马氏体(M)、索氏体(S)等。
(×)1-2 选择题1.铁碳合金状态图中的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F )是共析转变,(B )是共晶转变。
A.液体中结晶出奥氏体;B.液体中结晶出莱氏体;C.液体中结晶出一次渗碳体;D.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E.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F.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
2.下列牌号的钢材经过退火后具有平衡组织。
其中,( C )的σb最高,(D )的HBS最高,(A )的δ和a k最高。
在它们的组织中,(A )的铁素体最多,( C )的珠光体最多,(D )的二次渗碳体最多。
A.25;B.45;C.T8;D.T12。
3.纯铁分别按图1-1所示不同的冷却曲线冷却。
其中,沿( D )冷却,过冷度最小;沿(D )冷却,结晶速度最慢;沿(A )冷却,晶粒最细小。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焊接部分作业题目及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焊接部分作业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79a1d6bd97f192279e960.png)
1.14熔焊时,如果高温焊接区暴露在空气中,会有什么结果?为保证焊缝质量可采取哪些措施?答:①会使焊接区的液态金属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和氮化反应。
熔入熔池的氧化物,冷凝时因固溶度下降而析出,易成为焊缝中的夹杂物。
不熔入液态金属的氧化物,会浮出熔池进入渣中,造成合金元素的烧损。
氮化物与铁形成脆性的Fe4N 化合物,使焊缝塑形与韧性下降。
②保证措施:1)在焊接过程中对熔化金属进行有效地保护,使之与空气隔离。
例气保护、熔渣保护、气渣联合保护。
对于激光焊和电子束焊,还可采用真空保护。
2)对焊接熔池进行脱氧、脱硫、脱磷处理,清除进入熔池中的有害杂质。
3)对焊接金属添合金,以补偿合金元素的烧损。
1.16焊接变形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如何控制和矫正焊接变形?答:①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和波浪变形。
②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1)反变形法2)刚性固定法3)强迫冷却法4)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先焊接收缩率较大的焊缝,采用对称焊、分段焊)③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1)机械矫正2)火焰矫正外1 焊接方法分哪三大类?答:熔焊、压焊、钎焊。
外2 焊接接头的组成?答: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
外3焊接接头中力学性能最差的薄弱部位?答:熔合区和过热区。
外4 见第一部分的末页4.3埋弧焊与手弧焊(就是焊条电弧焊)相比有哪些优点?其工艺有何特点?应用有何限制?为什么?①优点:1)生产率高,比焊条电弧焊提高5~10倍2)焊缝质量好,且成形美观3)成本低4)劳动条件好②工艺特点:1)适应性差,通常只适应于水平位置焊接直缝和环缝2)对焊前准备要求严,工件坡口加工要求高,装配间隙要求均匀。
③应用限制主要用于批量生产的厚度范围为6~60mm,焊接时,焊接处应处于水平位置。
因为只有在水平位置,焊剂才能在电弧区堆覆。
4.4说明下列焊丝、焊条牌号的含义?J422 J427 J507 H08 H08MnA①J422就是E4303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大于等于420MPa,Ti---Ga型药皮,酸性焊条,电流种类为交流或直流。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cb190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b.png)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1.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通常用哪几个指标衡量?答: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极限等。
2. 何谓同素异晶转变,纯铁不同温度下的晶格变化如何?答:同素异晶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变。
纯铁在1538。
C结晶为σ-Fe ,体心立方结构;温度降到1394。
C时,σ-Fe转变为γ-Fe,面心立方结构;降到912。
C时,γ-Fe转变为α-Fe,为体心立方结构3. 从状态图看含碳0.4%、0.9%的碳钢在室温下由哪些组织构成?答:0.4%由铁素体(F)+珠光体(P)0.9%由二次渗碳体(Fe3CⅡ)+珠光体(P)4.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答: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使奥氏体化后的工年获得尽量多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以不同的温度回火获得各种需要的性能。
例如:提高钢件的机械性能,诸如硬度、耐磨性、弹性极限、疲劳强度等,改善某些特殊钢的物理或者化学性能,如增强磁钢的铁磁性,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等。
5.某弹簧由优质碳素钢制造,应选用什么牌号的钢?应选用怎样的热处理工艺?答:含碳量在0.6%-0.9%之间,65、70、85、65Mn.65Mn淬火+中温回火6.从下列钢号中,估计出其主要元素大致含量20 45 T10 16Mn 40Cr答:0.2%C 、0.45%C、1.0%C,Mn≤0.4%,Si≤0.35、0.16%C,Mn1.2%-1.6% 、0.4%C,0.8-1.1%Cr7.简述铸造成型的实质及优缺点。
答:铸造成型的实质是:利用金属的流动性,逐步冷却凝固成型的工艺过程。
优点:1.工艺灵活生大,2.成本较低,3.可以铸出外形复杂的毛坯缺点:1.组织性能差,2机械性能较低,3.难以精确控制,铸件质量不够稳定4.劳动条件太差,劳动强度太大。
8.合金流动性取决于哪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答:合金流动性取决于 1.合金的化学成分 2.浇注温度 3.浇注压力 4.铸型的导热能力5.铸型的阻力合金流动性不好: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和缩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7273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9.png)
16. GCr9、GCr15钢按化学成分分类,它们属于结构钢中的 合金钢题
1.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指标有那些?若某种材料的零件在使 用过程中突然发生断裂,是由于那些力学性能指标不足所造 成的?
7.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可使金属的强度、硬度 提高,塑性、 韧性 提高 ;在生产中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增大过冷度、 变质处理、机械搅拌和振动;压力加工再结晶;热处理。
8.合金的晶体结构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其中固溶体具有 良好的塑性,金属化合物具有高的硬度和脆性。
9.在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珠光体属于复相结构,它由铁 素体和渗碳体按一定比例组成,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
金属材料成形基础作业(2)
一、填空题 1.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流动 性不好的合金铸件易产生浇不足和冷隔、气孔、夹渣等 铸造缺陷。 2.影响液态合金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合金的化学成分、 合金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温度、不溶杂质和气体等。合 金的凝固温度范围越宽,其流动性越 差 。 3.任何一种液态金属注入铸型以后,从浇注温度冷却至 室温都要经历三个相互联系的收缩阶段,即 液态收缩 、 凝固收缩 和 固态收缩 。导致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的根 本原因是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 ;导致铸件产生应力、变
图2-3 铸铁顶盖的两种设计方案
(1)方案a易于生产; (2)由于铸件的尺寸很大,壁厚较薄,属于大平面结构。铸 件上的大平面极易产生浇不足、夹砂、夹渣、气孔等缺陷, 图(a)的方案,一方面避免了上述不利因素,还因为具有了 一定的结构斜度,有利于造型。
8.分析图2-4所示零件分型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其中与零 件生产类型相适应的分型方案。
材料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98a04ebe1e650e52ea99ac.png)
作业1一、思考题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含哪些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2.名词解释: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晶格(把每一个原子假想为一个几何原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使之构成空间格架),晶胞(在晶格中存在能代表晶格几何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晶粒(多晶体由许多位向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构成的,这些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不规则的界面),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由组元间相互溶解而形成的相),金属化合物(若新相得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则新相师相元间形成的化合物),机械混合物3.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4.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
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5.含碳量对钢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第38-39页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二、填表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符号名称单位物理意义σs屈服极限Mpaσb抗拉强度Mpaε应变无δ延伸率无HB 布氏硬度kgf/mm2HRC 洛氏硬度无a k冲击韧性J/cm2σ—1疲劳强度Mpa以相和组织组成物填写简化的铁碳相图此题新增的此题重点LL+A L+Fe3 AA+FFA+ Fe3CF+Fe3C图1--1 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三、填空1.碳溶解在体心立方的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其符号为 F ,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晶格,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好。
2.碳溶解在面心立方的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符号为 A ,晶格类型是面心立方晶格,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好。
3.渗碳体是铁与碳的金属化合物,含碳量为 6.69 %,性能特点是硬度很高,脆性很差。
4.ECF称共晶转变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晶反应,其反应式是得到的组织为L(4.3% 1148℃)=A(2.11%)+Fe3C。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7ccb2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e.png)
第一章金属液态成形1.①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熔融合金充满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②流动性好,熔融合金充填铸型的能力强,易于获得尺寸准确、外形完整的铸件。
流动性不好,则充型能力差,铸件容易产生冷隔、气孔等缺陷。
③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性,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纯金属次之,最后是固溶体合金。
④相比于铸钢,铸铁更接近更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区间较小,因而流动性较好。
2.浇铸温度过高会使合金的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反而是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夹杂等缺陷。
3.缩孔和缩松的存在会减小铸件的有效承载面积,并会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
缩孔大而集中,更容易被发现,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其移出铸件体外,缩松小而分散,在铸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对于一般铸件来说,往往不把它作为一种缺陷来看,只有要求铸件的气密性高的时候才会防止。
4 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后,在冷却凝固过程中,若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足,便会在铸件的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空洞,大而集中的空洞成为缩孔,小而分散的空洞称为缩松。
浇不足是沙型没有全部充满。
冷隔是铸造后的工件稍受一定力后就出现裂纹或断裂,在断口出现氧化夹杂物,或者没有融合到一起。
出气口目的是在浇铸的过程中使型腔内的气体排出,防止铸件产生气孔,也便于观察浇铸情况。
而冒口是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
逐层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固相和液相由一条界线清楚地分开。
定向凝固中熔融合金沿着与热流相反的方向按照要求的结晶取向进行凝固。
5.定向凝固原则是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并同时采用其他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位像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835105482fb4daa48d4b05.png)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习题答案】class=txt>第一章⑵.合金流动性决定于那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答:①合金的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在液态下的流动能力。
决定于合金的化学成分、结晶特性、粘度、凝固温度范围、浇注温度、浇注压力、金属型导热能力。
②合金流动性不好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縮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⑷.何谓合金的收縮?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体积和尺寸縮减的现象,称为收縮。
②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⑹.何谓同时凝固原则和定向凝固原则?答:①同时凝固原则:将内浇道开在薄壁处,在远离浇道的厚壁处出放置冷铁,薄壁处因被高温金属液加热而凝固缓慢,厚壁出则因被冷铁激冷而凝固加快,从而达到同时凝固。
②定向凝固原则:在铸件可能出现縮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第二章⑴ .试从石墨的存在和影响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特征。
答:石墨在灰铸铁中以片状形式存在,易引起应力集中。
石墨数量越多,形态愈粗大、分布愈不均匀,对金属基体的割裂就愈严重。
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低、塑性差,但有良好的吸震性、减摩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且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
石墨化不充分易产生白口,铸铁硬、脆,难以切削加工;石墨化过分,则形成粗大的石墨,铸铁的力学性能降低。
⑵.影响铸铁中石墨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件的力学性能是否相同?答:①主要因素: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②铸铁件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铸铁的壁厚不同,其组织和性能也不同。
在厚壁处冷却速度较慢,铸件易获得铁素体基体和粗大的石墨片,力学性能较差;而在薄壁处,冷却速度较快,铸件易获得硬而脆的白口组织或麻口组织。
⑸.什么是孕育铸铁?它与普通灰铸铁有何区别?如何获得孕育铸铁?答:①经孕育处理后的灰铸铁称为孕育铸铁。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280fa5901020206409caf.png)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章金属液态成形1.①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熔融合金充满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②流动性好,熔融合金充填铸型的能力强,易于获得尺寸准确、外形完整的铸件。
流动性不好,则充型能力差,铸件容易产生冷隔、气孔等缺陷。
③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性,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纯金属次之,最后是固溶体合金。
④相比于铸钢,铸铁更接近更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区间较小,因而流动性较好。
2.浇铸温度过高会使合金的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反而是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夹杂等缺陷。
3.缩孔和缩松的存在会减小铸件的有效承载面积,并会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
缩孔大而集中,更容易被发现,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其移出铸件体外,缩松小而分散,在铸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对于一般铸件来说,往往不把它作为一种缺陷来看,只有要求铸件的气密性高的时候才会防止。
4 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后,在冷却凝固过程中,若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足,便会在铸件的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空洞,大而集中的空洞成为缩孔,小而分散的空洞称为缩松。
浇不足是沙型没有全部充满。
冷隔是铸造后的工件稍受一定力后就出现裂纹或断裂,在断口出现氧化夹杂物,或者没有融合到一起。
出气口目的是在浇铸的过程中使型腔内的气体排出,防止铸件产生气孔,也便于观察浇铸情况。
而冒口是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
逐层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固相和液相由一条界线清楚地分开。
定向凝固中熔融合金沿着与热流相反的方向按照要求的结晶取向进行凝固。
5.定向凝固原则是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并同时采用其他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位像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2367c13186bceb19e8bbfb.png)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
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F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T3.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T4.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
T5.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
F6.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
T7.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
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F8.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
T9.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
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F10.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
T11.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
T12.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
T13.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
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T14.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b6b7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1.png)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基础知识及成形过程概述1.什么是材料成型?答:材料成型指的是将原材料通过加工、处理、加热等方式进行成形,使得材料达到所需形状和性能。
2.说一下材料成型工艺的分类。
答:材料成型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塑性成型工艺:压力作用下材料产生的塑性变形,如锻造、轧制等。
–粉末冶金成型工艺:利用金属粉末冷压或热压成型的工艺,如烧结、热等静压等。
–熔融成型工艺:利用材料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通过浇铸、注射等方式进行成型。
–改性成型工艺:采用化学反应加工原理改变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工艺,如塑料注塑。
3.什么是铸造工艺?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答:铸造工艺是指通过将熔融的金属或合金倒入到砂型或金属型中,待铸料冷却凝固,再从模具中脱出成型的一种成型工艺。
其优点是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可以生产大型、复杂形状的产品,缺点是表面质量不高,存在气孔、缩孔等缺陷,环境污染严重。
4.塑性加工与液态成形有哪些区别?答:塑性加工是利用加工设备施加的力作用下,使金属在塑性变形区进行塑性加工,得到所需形状和性能的工艺。
而液态成形是指借助流动性好的液态金属,在一定压力下流动并在模具中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加工状态不同。
第二章塑性成型工艺1.什么是锻造?答:錾造是一种以塑性变形为主要原理加工金属的成型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坯料置于锻机上,在加热的条件下,利用极强的压力和应变率进行加工,从而将金属材料塑性变形成所需形状和性能。
2.筛选一下前端原料中哪些适合锻造加工?答:前端原料中适合锻造加工的有中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3.什么是冷挤压加工?答:冷挤压是一种以压制变形加工金属为主要特征的加工方法,其主要通过利用压力,使得金属原料在冷态下扭曲、扭转等变形,达到所需的形状和性能的目的。
4.什么是轧制加工?答:轧制加工是一种通过轧辊对金属原材料进行挤压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加工方法。
5.冷挤压和轧制加工有什么区别?答:冷挤压和轧制加工都是塑性加工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的区别在于温度不同。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46b1a589eb172ded63b7ca.png)
1.铸件在冷却过程中,若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
按内应力的产生原因,可分为应力和应力两种。
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和等。
3.压力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4.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和三大类。
5.影响充型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和等。
6.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融化状态,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
电阻焊分为焊、焊和焊三种型式。
其中适合于无气密性要求的焊件;适合于焊接有气密性要求的焊件;只适合于搭接接头;只适合于对接接头。
1.灰口铸铁的流动性好于铸钢。
()2.为了实现顺序凝固,可在铸件上某些厚大部位增设冷铁,对铸件进行补缩。
()3. 热应力使铸件的厚壁受拉伸,薄壁受压缩。
()4.缩孔是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其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足,在铸件内部形成的孔洞。
()5.熔模铸造时,由于铸型没有分型面,故可生产出形状复杂的铸件。
()6.为便于造型时起出模型,铸件上应设计有结构斜度即拔模斜度。
()7.合金的液态收缩是铸件产生裂纹、变形的主要原因。
()8.在板料多次拉深时,拉深系数的取值应一次比一次小,即m1>m2>m3…>mn。
()9.)10.11.12.(13.)14.)15. 结1、热234567、拉压8、过热过烧脱碳9、冲裁剪切10、拉裂起皱11、分离工序成型工序拉伸弯曲涨型、翻边、缩口、旋压12、垂直13、小14、拉深15、焊缝热影响区熔合区其相邻的母材熔合区1617、点1、√12、×13。
材料成型与工艺课后答案 1-3,1-4
![材料成型与工艺课后答案 1-3,1-4](https://img.taocdn.com/s3/m/c206c4db360cba1aa811da83.png)
(4)阶梯式浇注系统 是具有多层内浇道。 优点:兼有底注式和顶 注式的优点,又克服了 两者的缺点,即浇注平 稳,减少了飞溅,又有 利于补缩。 缺点:浇注系统结构复 杂,加大了造型和铸件 清理工作量。 多用于高度较高、型腔 较复杂、收缩率较大或 品质要求较高的铸件。
3. 内浇道与铸件型腔连接位置的选择原则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减少辐射,防开裂夹渣。
3)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置于铸型下部或垂直、 倾斜位置。防止产生浇不足、冷隔。
4)易形成缩孔的铸件,较厚部分置于上部或 侧面。考虑安放冒口利于补缩。
5) 应尽量减少型芯的数量。
6)要便于安放型芯、固定和排气。
Back to page-4
浇注位置
内浇道的位置、数目应服从所选定的凝固顺序和补缩方法。
内浇道在铸件上开设位置的选择可遵循如下原则:
1.为使铸件实现同时凝固,对壁厚均匀的铸件,可选用多个内
浇道分散引入金属液。对壁厚不太均匀的铸件,内浇道应开设 在薄壁处。
2.为使铸件实现顺序凝固,内浇道应设在有冒口的厚壁处,
从厚壁处引入金属液,形成铸件从薄壁至厚壁,最后到冒口的 凝固顺序。
分型面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选择总原则: 优先保证铸件质量为主
操作便捷为辅:造型、起模、下芯、合箱
不可牺牲铸件质量来满足操作便利
四、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铸造工艺参数包括收缩余量、加工余量、起模斜度、 铸造圆角、型芯和芯头等。 1)收缩余量 模样比铸件图纸尺寸增大的数值称收缩余量。 在制作模样和芯盒时,模样和芯盒的制造尺寸应比铸件 放大一个该合金的线收缩率。这个线收缩率称为铸造收缩 率: ∑=(L模-L铸件)/ L模*100% 通常,灰铸铁的铸造收缩率为0.7%~1.0%,铸造碳钢的 铸造收缩率为1.3%~2.0%,铝硅合金的铸造收缩率为0.8 %~1.2%,锡青铜的铸造收缩率为1.2%~1.4%。
完整word版,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57197cd767f5acfa1c7cdee.png)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
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F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T3.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T4.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
T5.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
F6.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
T7.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
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F8.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
T9.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
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F10.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
T11.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
T12.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
T13.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
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T14.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
(工艺技术)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工艺技术)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f4a01ddd88d0d233d46aac.png)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本卷共10页)三、填空(每空0.5分,共26分)1.( ) ( ) ( )2.( )3.( ) ( )4.( )5.( )( )6.( ) ( )7.( ) ( )8.( ) ( )9.( ) 10.( )11.( )12.( ) ( ) 13.( ) ( )14.( )15.( ) 16.( ) ( )17.( ) ( ) 18.( )19.( )20.( ) ( ) 21.( ) ( )22.( )23.( ) 24.( )25.( ) ( )26.( )( )27.( ) ( )28.( ) 29.( ) ( )30.( )31.( )( ) ( )32.( ) ( )四、综合题(20分)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图(6分)修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并按顺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
(6分)自由锻基本工序:3、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并写出修改原因。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2分)图8手弧焊不同厚度钢板结构(2分)修改原因:焊缝集中修改原因:不便于操作图9钢管与圆钢的电阻对焊(2分)图10管子的钎焊(2分)修改原因:修改原因:《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
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F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T3.HT100、HT150、HT200均为普通灰口铸铁,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含量增多,以减少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
4.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作业题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作业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bb64bfc4ffe473368ab81.png)
铸造部分作业一1、名词解释:铸造、铸型、型芯头、起模斜度、铸造圆角、铸造工艺图答: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型方法。
铸型:决定铸件形状的容器。
型芯头:(为了在铸型中支承型芯的空腔),模样比铸件多出的突出部分称为型芯头。
起模斜度:凡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制造模样时必须留出的一定的倾斜度。
铸造圆角:模样上相交壁的交角处做成的圆弧过渡。
铸造工艺图:按规定的工艺符号或文字,将铸造工艺方案、工艺参数、型芯等绘制在零件图上形成的图。
2、造型方法主要有哪两种答:造型的方法主要有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
3、整模、分模、挖砂、活块、刮板和三箱造型各适用于铸造什么样的零件答:整模造型适合一端为最大截面且为平面的铸件;分模造型适合最大截面在中部的铸件;挖沙造型适合分型面为曲面的单件铸件;活块造型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带有凸出部分难以起模的铸件;刮板造型适合等截面的或回转体的大、中型铸件的单件货小批量生产;三箱造型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两个分型面的铸件。
4、为什么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在铸型中应朝下答:位于铸型下面的区域由于重力的作用,其质量一般比上面区域的好,将铸件重要加工面在铸型中朝下,可避免重要加工表面出现气孔、砂眼、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
5、大面积的薄壁铸件应放在铸型的什么位置为什么答:大面积的薄壁铸件应放在铸型的下部或侧面,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
6、为什么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位于同一个砂箱中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位于同一个砂箱中,可以保证铸件尺寸精度,避免错箱等缺陷。
7、浇注位置选择的原则有哪些答:浇铸位置的选择原则有:(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重要工作面应处于底面或侧面;(2)铸件的大平面应尽可能朝下或采用倾斜浇铸;(3)铸件的薄壁部分应放在铸型的下部或侧面;(4)铸件的厚大部分应放在顶部或分型面的侧面。
8、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铸型分型面选择原则有:(1)应保证顺利起模;(2)分型面的数目应尽量少;(3)应尽量减少型芯、活块数量;(4)铸件尽可能放在一个砂箱内,或将重要加工面、加工的基准面放在同一砂箱内。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解答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ced091d0066f5335a812162.png)
第一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1、常用的力学性能有哪些?各性能的常用指标是什么?答:刚度:弹性模量E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塑性: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2、4、金属结晶过程中采用哪些措施可以使其晶粒细化?为什么?答:过冷细化:采用提高金属的冷却速度,增大过冷度细化晶粒。
变质处理:在生产中有意向液态金属中加入多种难溶质点(变质剂),促使其非自发形核,以提高形核率,抑制晶核长大速度,从而细化晶粒。
7、9、什么是热处理?钢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答:热处理:将金属材料或合金在固态范围内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的目的:强化金属材料,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提高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加工工艺性,并且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延长工件和刀具使用寿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第二章铸造成型技术2、合金的铸造性能是指哪些性能,铸造性能不良,可能会引起哪些铸造缺陷?答:合金的铸造性能指:合金的充型能力、合金的收缩、合金的吸气性;充型能力差的合金产生浇不到、冷隔、形状不完整等缺陷,使力学性能降低,甚至报废。
合金的收缩合金的吸气性是合金在熔炼和浇注时吸入气体的能力,气体在冷凝的过程中不能逸出,冷凝则在铸件内形成气孔缺陷,气孔的存在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减少了承载的有效面积,并在气孔附近引起应力集中,降低了铸件的力学性能。
6、什么是铸件的冷裂纹和热裂纹?防止裂纹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热裂是在凝固末期,金属处于固相线附近的高温下形成的。
在金属凝固末期,固体的骨架已经形成,但树枝状晶体间仍残留少量液体,如果金属此时收缩,就可能将液膜拉裂,形成裂纹。
冷裂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此时金属处于弹性状态,当铸造应力超过合金的强度极限时产生冷裂纹。
防止措施:热裂——合理调整合金成分,合理设计铸件结构,采用同时凝固原则并改善型砂的退让性。
冷裂——对钢材材料合理控制含磷量,并在浇注后不要过早落砂。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作业及参考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df04667e21af45b307a8a3.png)
材料材料成型成型成型技术基础技术基础作业1:1.请定义缩孔和缩松,并叙述其形成机理及原因。
可画图辅助介绍。
2.什么是金属型铸造、重力/压力铸造?3.试列出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作业要求:写在word文档;将这个文件压缩打包并命名为:作业1班级-学号-姓名.zip:参考答案:作业1 参考答案1.收缩:合金从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缩减的现象称为收缩。
P5&P6 缩孔:恒温或很窄温度范围内结晶的合金,铸件壁以逐层凝固方式进行凝固的条件下,容易产生缩孔。
合金的____液态____收缩和___凝固_____ 收缩是形成铸件缩孔和缩松的基本原因。
2. 参考课本P27。
金属型铸造是将液体金属在重力作用下浇入___金属铸型_____获得铸件的方法。
3.课本P13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2.铸件的宽大平面应朝下, 这是因为在浇注过程中,熔融金属对型腔上表面的强烈辐射,容易使上表面型砂急剧地膨胀而拱起或开裂,在铸件表面造成夹砂结疤缺陷。
3.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置于铸型下部或处于垂直.4.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应将厚大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 便于安放冒口,使铸件自下而上(朝冒口方向)定向凝固。
5.尽量减少砂芯的数量,有利于砂芯的定位、稳固和排气。
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写在word 文档文档;;将这个文件压缩打包并命名为将这个文件压缩打包并命名为::作业2班级-学号-姓名.zip1.请定义金属塑性成形、自由锻和模锻及锻模斜度。
2.金属的锻造性常用_____和______来综合衡量。
3.纤维组织的出现会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发生______因此在设计制造零件时,应使零件所受剪应力与纤维方向_______,所受拉应力与纤维方向____。
4.板料冲裁包括哪几种分离工序?5.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有哪些?6.在锻造工艺中,胎模可分为切边冲孔模、扣模、____、____。
7.在锤上模锻中,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的区别是什么?8.冲压模具根据工序组成和结构特点可分为哪些?1. P37 金属塑性成形:材料所具有的塑性变形规律,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塑性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⑵.合金流动性决定于那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答:①合金的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在液态下的流动能力。
决定于合金的化学成分、结晶特性、粘度、凝固温度范围、浇注温度、浇注压力、金属型导热能力。
②合金流动性不好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縮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⑷.何谓合金的收縮?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体积和尺寸縮减的现象,称为收縮。
②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⑹.何谓同时凝固原则和定向凝固原则?试对下图所示铸件设计浇注系统和冒口及冷铁,使其实现定向凝固。
答:①同时凝固原则:将内浇道开在薄壁处,在远离浇道的厚壁处出放置冷铁,薄壁处因被高温金属液加热而凝固缓慢,厚壁出则因被冷铁激冷而凝固加快,从而达到同时凝固。
②定向凝固原则:在铸件可能出现縮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第二章⑴ .试从石墨的存在和影响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特征。
答:石墨在灰铸铁中以片状形式存在,易引起应力集中。
石墨数量越多,形态愈粗大、分布愈不均匀,对金属基体的割裂就愈严重。
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低、塑性差,但有良好的吸震性、减摩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且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
石墨化不充分易产生白口,铸铁硬、脆,难以切削加工;石墨化过分,则形成粗大的石墨,铸铁的力学性能降低。
⑵.影响铸铁中石墨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件的力学性能是否相同?答:①主要因素: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②铸铁件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铸铁的壁厚不同,其组织和性能也不同。
在厚壁处冷却速度较慢,铸件易获得铁素体基体和粗大的石墨片,力学性能较差;而在薄壁处,冷却速度较快,铸件易获得硬而脆的白口组织或麻口组织。
⑸.什么是孕育铸铁?它与普通灰铸铁有何区别?如何获得孕育铸铁?答:①经孕育处理后的灰铸铁称为孕育铸铁。
②孕育铸铁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冷却速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小,因此铸件上厚大截面的性能较均匀;但铸铁塑性、韧性仍然很低。
③原理:先熔炼出相当于白口或麻口组织的低碳、硅含量的高温铁液,然后向铁液中冲入少量细状或粉末状的孕育剂,孕育剂在铁液中形成大量弥散的石墨结晶核心,使石墨化骤然增强,从而得到细化晶粒珠光体和分布均匀的细片状石墨组织。
⑻.为什么普通灰铸铁热处理效果不如球墨铸铁好?普通灰铸铁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其目的是什么?答:①普通灰铸铁组织中粗大的石墨片对基体的破坏作用不能依靠热处理来消除或改进;而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可以改善其金属基体,以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故球墨铸铁性能好。
②普通灰铸铁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时效处理,目的是消除内应力,防止加工后变形;软化退火,目的是消除白口、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第三章⑴.为什么制造蜡模多采用糊状蜡料加压成形,而较少采用蜡液浇铸成形?为什么脱蜡时水温不应达到沸点?答:蜡模材料可用石蜡、硬脂酸等配成,在常用的蜡料中,石蜡和硬脂酸各占50%,其熔点为50℃~60℃,高熔点蜡料可加入塑料,制模时,将蜡料熔为糊状,目的除了使温度均匀外,对含填充料的蜡料还有防止沉淀的作用。
蜡在回收处理时,为除去杂质和水分,必须加热到蜡的熔点以上,但不能达到水的沸点。
⑼.压力铸造工艺有何优缺点?它与熔模铸造工艺的适用范围有何显著不同?答:压力铸造的优点:①生产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②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可直接铸出极薄件或带有小孔、螺纹的铸件;③铸件冷却快,晶粒细小,表层紧密,强度、硬度高;④便于采用嵌铸法。
缺点:①压铸机费用高,压铸型制造成本极高,工艺准备时间长,不宜单件、小批量生产;②尚不适用于铸钢、铸铁等高熔点合金的铸造;③由于金属液注入和冷却速度过快,型腔气体难以完全排出,厚壁处难以进行补缩,故压铸件内部常存在气孔、缩孔和缩松。
适用范围:压力铸造在汽车、拖拉机、航空、仪表、纺织、国防等工业部门中已广泛应用于低熔点非金属的小型。
薄壁、形状复杂的大批量生产;而熔模铸造则适用于航天飞行器、飞机、汽轮机、泵、汽车、拖拉机和机床上的小型精密铸件的复杂刀具生产。
⑽.低压铸造的工作原理与压力铸造有何不同?为何铝合金常采用低压铸造?答:①低压铸造是介于金属型铸造和压力铸造之间的一种铸造方法,它是在0.02~0.07MPa的低压下经金属液注入型腔,并在压力下凝固成形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②低压铸造的浇注压力和速度便于调节,可适应不同材料的铸型,同时,充型平稳,对铸件的冲击力小,气体较易排除,尤其能有效克服铝合金针孔缺陷。
⑾.什么是离心铸造?它在圆筒形铸件中有哪些优越性?圆盘状铸件及成形铸件应采用什么形式的离心铸造?答:①将液态金属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其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填铸型和凝固而形成铸件的工艺称为离心铸造。
②优点:a.可省去型心,浇注系统和冒口;b.补缩条件好,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好。
③圆盘状铸件用立式离心铸造,成形铸件采用成形件的离心铸造。
第四章⑶.试述分型面与分模面的概念。
分模两箱造型时,其分型面是否就是其分模面?答:①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或多个铸型相互接触、配合的表面。
分模面是分模时两箱的接触面。
②分模两箱造型时,其分型面不一定是分模面。
⑷.浇注位置对铸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应按什么原则来选择?答:①浇注位置不当会造成铸件产生夹渣、气孔等缺陷或浇不到、冷隔缺陷。
②浇注位置的选择应以保证铸件品质为主,兼顾造型、下芯、合箱及清理操作便利等方面,切不可以牺牲铸件品质来满足操作便利。
第五章⑴.试述结构斜度与起模斜度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便于铸造而设计的倾斜。
不同点:结构斜度是进行铸件结构设计时设计者自行确定的,其斜度大小一般是没有限制的;起模斜度是有限制的,应根据模样的高度、表面粗糙度以及造型方法来确定。
⑵.在方便铸造和易于获得合格铸件的条件下,下图所示构件有何值得改进之处?怎样改进?第六章⑴.什么是最小阻力定律?答:金属在受外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时,如果金属质点在几个方向上都可流动,那么金属质点就优先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
⑶.轧材中的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存在对制作零件有何利弊?答:①钢锭在压力加工中产生塑性变形时,基体金属的晶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状将沿着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状。
其中,纤维状的杂质不能经再结晶而消失,在塑性变形后被保留下来,这种结构叫纤维组织。
②纤维组织的存在使零件分布状况不能通过热处理消除,只能通过不同方向上的锻压成形才能改变。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纤维组织的方向性,加固零件使零件不易被切断。
第七章⑴.如何确定模锻件分模面的位置?答:模锻件分模面要保证以下原则:①要保证模锻件能从模膛中取出;②按选定的分模面制成锻模后,应使上、下两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致;③最好把分模面选定在模膛深度最浅的位置处;④选定的分模面应使零件所加的敷料最少;⑤最好使分模面为一个平面,上、下锻模的模膛深度基本一致,以便于锻模制造。
第八章⑴.凸、凹模间隙对冲裁件断面品质和尺寸精度有何影响?答:①凸凹模间隙过小:冲裁件断面形成第二光亮带,凸凹受到金属挤压作用增大,增加了与凸凹模之间摩擦力,使冲裁件尺寸略有变化,即落料件外形尺寸增大,冲孔件孔腔尺寸缩小,不能从最短路径重合。
②凸凹模间隙过大:冲裁件切断面的光亮带减小,圆角带与锥度增大,形成厚而大的拉长毛剌,同时翘曲现象严重,尺寸有所变化,落料件外形尺寸缩小,冲孔件内腔尺寸增大。
③凹凸模间隙合理:冲裁件断面光良带占板厚的1/2~1/3,圆角带、断裂带和锥度均很小,零件尺寸几乎与模具一致。
⑺.翻边件的凸缘高度尺寸较大,而一次翻边实现不了时,应采取什么措施?答:可采用先拉深、后冲孔、再翻边的工艺来实现。
第九章⑴.辊锻与模锻相比有什么优缺点?答:①辊锻比模锻的优点:a设备简单,吨位小,投资少;b震动小,噪声低,劳动条件好,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c模具价格低廉,加工容易;d锻件力学性能好;e材料利用率高。
②缺点:锻件尺寸精度不高,可锻造形状简单。
⑵.挤压零件生产的特点是什么?答:a.可提高金属抷料的塑性;b.可挤压出各种形状复杂、深孔、薄壁、异形截面的零件;c.零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d.挤压变形后零件内部的纤维组织是连续的,基本沿零件外形分布而不被切断,提高了零件力学性能。
⑷.轧制零件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有四种。
纵轧:轧辊轴线与抷料轴线互相垂直;横轧:轧辊轴线与抷料轴线互相平行;斜轧:轧辊轴线与抷料轴线相交成一定角度;楔横轧:利用轧辊轴线与轧件轴线平行,轧辊的辊面上镶有楔形凸棱、并作同向旋转的平行轧辊对沿轧辊轴向送进的坯料进行轧制的成型工艺。
第十章⑵.2CO 气体保护效果怎样?为什么2CO 气体保护可除氢,而且易产生飞溅?答:①2CO 气体密度大,受热后体积膨胀大,所以在隔离空气、保护焊接熔池和电弧方面的方面良好。
②因2CO 是氧化性气体,在高温下易分解称CO 和2O ,所以可除氢;CO 和2O 导致合金元素的氧化、熔池金属的飞溅和CO 气孔。
⑸.焊接接头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组织和性能特点怎样?答:①焊接接头由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组成。
②焊缝:晶粒以垂直熔合线的方向熔池中心生长为柱状树枝晶,低熔点物将被推向焊缝最后结晶部位,形成成分偏析区。
热影响区:熔合区,成分不均,组织为粗大的过热组织或淬硬组织,是焊接热影响区中性能很差的部位;过热区,晶粒粗大,塑性差,易产生过热组织,是热影响区中性能最差的部位;正火区,正火区因冷却时奥氏体发生重结晶而转变为珠光体和铁素体,所以晶粒细小,性能好;部分变相区,存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晶粒大小不均,性能较差。
焊接热影响区是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关键部位。
焊接接头的断裂往往出现在热影响区,尤其是熔合区及过热区。
⑺.试述热裂纹及冷裂纹的特征、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答:①热裂纹:特征:沿晶界开裂,表面有氧化色彩。
原因:焊缝粒状晶形态和晶界存在较多低熔点杂质、接头存在拉应力。
防止措施:限制材料的低熔点杂质、提高焊缝成形条数,防止中心偏析、减少焊接应力。
②冷裂纹:特征:无分支,穿晶形,表面无氧化色彩。
原因:钢材的淬硬倾向大、焊接接头的含氢量高和结构的焊接应力大。
防止措施:选用碱性焊条、焊剂,严格清理,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减少焊接应力,焊后退火去氢处理。
⑻.常用无损检测焊缝的方法有哪几种?分述其原理和适用范围。
答:磁粉检验、着色检验、超声波检验、χ射线和γ射线检验。
⑽.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有什么不同?各应用于什么场合?答:酸性焊条要皮不含CaF2,生成的气体主要为H2和CO,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