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重难点.doc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与课后复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意义一、统计的涵义1、统计的三种涵义一是指统计活动,也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二是指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
三是指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 上述三种涵义的相互关系:是密切联系着的,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提供的,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是从统计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关于正确进行统计活动,更好发挥统计作用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而对统计活动起着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没有统计活动,统计就无法提出;没有统计活动,缺少这个实践基础,统计科学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二、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没有数量就没有统计,统计反映的不是抽象的纯数量,而是具体的,密切联系事物质的量.总体性: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三、统计的作用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二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统计学至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一般认为,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
一、政治算术一社会经济统计1.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1623-1687年)和约翰•格朗特(John Graunt,1620-1674年)。
国民经济统计学重难点
第一章总论识记: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2.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主要内容3.国民经济指标、国民经济指标体系、机构部门的概念领会: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内容2.三次产业划分的内容及其特点3.对比单式平衡表、账户式平衡表、矩阵式平衡表的优缺点。
第二章国民经济资源统计识记:1. 劳动力、就业、失业、隐性失业的概念2.自然资源的估价方法3.国民经济流量与存量领会:1.度量失业的指标2.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理3. 资产负债分析方法第三章国民经济总量统计识记:1. 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概念2. 总产出的概念及其局限性3. 对生产范围的不同理解4.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领会:1.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原则2.三方等价原则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SNA的区别4.地下国内生产总值与地下经济的核算方法第四章国民经济过程统计识记:1. 财政统计、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金融统计、金融相关比率、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的概念2. 政府财政统计核算(GFS)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内容3. 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及其特点领会:1.货币统计与金融统计之间的关系2.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的核算范围及其计算方法3.资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4.金融规划的概念,利用资金流量表进行金融规划的一般思路第五章国民经济动态统计识记:1.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的概念2.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内容领会:1.理解经济增长统计理论2.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和经济增长质量统计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国民经济结构统计识记:1. 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2. 衡量产业结构水平的主要指标3. 市场结构集中程度指标的判定准则4. 直接消耗、间接消耗系数及完全消耗系数之间的关系领会:1.基尼系数反映市场集中程度的原理,分析其局限性2.结合书中所述区域经济布局理论及指标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分布3.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4.影响直接消耗系数大小的因素第七章国民经济关系统计识记:1.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外债、汇率、国际收支、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概念2. 外贸业务统计与海关统计的差别3.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之间的差别4. 国际比较项目ICP的贡献及局限性领会:1.结合本书有关内容,分析我国外债结构是否合理2.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特点3.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所包含的内容,二者区分的意义何在4.国际收支差额的构成,各种差额所代表的经济意义5.评价综合国力的方法第八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识记: 1. 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在各个重要阶段国民经济核算系统的改进2. 国民经济两大核算体系(SNA和MPS)的主要差异3.国民经济矩阵的特点4.社会核算矩阵(SAM)的特点领会:1.理解SNA的协调性、动态性和实用性2.国民经济核算的帐户结构3.附属核算所包含的内容4.环境核算的内容5.EDP与GDP的差别综合自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件第二章国民经济统计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
2、市场原则 以是否进入市场为依据来确定核算对象
3、平衡原则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使用在总量上是相等的, 两大体系之间、核算内部均采用“生产劳动划在哪里, 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就划在那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也在那里分界,生产成果就算在那里,原始收入和派 生收入也算在那里”的原则。
如果非法的行为是按交易 者双方的共同协议来进行, 原则上应记入核算。例毒 品、走私。否则就不是交 易,不记录。例盗窃、暴 力行为。
(二)两大领域和两大部门的分类
两大领域
物质生产领域 非物质生产领域
分类标志
经济活动性质
两大部类
生产资料生产(甲) 消费资料生产(乙)
经济用途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属于活动部门分类:以劳动的社会分工为基本划 分标志。 2、分类标志: (1)按劳动的产出性质和社会功能的同一性
1、法人单位(INSTITUTIONAL UNIT):指依法成立,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 签订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单 位。
2、产业活动单位(ESTABLISHMENT):指在一个 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相对独立 组织生产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资料 的单位。
1997年好莱坞电影的全世界销售额高达300亿美元, 1998年仅《泰坦尼克号》一部电影的销售额就超过 18亿美元。
历史上:
1、威廉·配第(17世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 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的生产。1691年, 威廉·配第通过英国实际情况的研究指出,工业的利润高于 农业,而商业的利润又高于工业,劳动力必然由农业转向 工业,然后再由工业转向商业。
国民经济统计学(参考知识点整理)
国民经济统计学(参考知识点整理)国民经济统计学东北财经一·学习指导本课程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1)国民经济统计总论: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国民经济基本分类、国民经济统计中的统计平衡表方法(2)国民经济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统计、自然资源统计、资产负债统计(3)国民经济总量统计:国民经济总量统计的一般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理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实践、其他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扩展(4)国民经济过程统计:财政与税收统计、金融与货币统计、价格统计、通货膨胀统计、资金流量分析。
(5)国民经济动态统计:经济增长统计、经济周期统计、经济动向预测方法(6)国民经济结构统计:产业结构统计、市场结构统计、区域结构统计、投入产出分析(7)国际经济关系统计:国际贸易统计、国际投资统计、外债统计和汇率统计、国际收支统计、国际经济比较统计、国力比较统计。
(8)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点、国民经济核算史、国民经济账户、国民经济矩阵、社会核算矩阵(SAM)、附属核算。
二·第一章总论第一章第1节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研究范围以国民经济为研究范围国民经济运行: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二、研究对象1.与国民经济工作的对象不同。
“方法论”,不仅是“统计规律”2.不同于统计学原理的研究方法3.宏观经济统计方法论,非微观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第一章第2节国民经济统计学科性质和地位一、独立的社会科学二、与其他各统计学科的关系学科设置问题:1992、11月统计学(一级)—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1.与统原的关系统原:什么是相对数经统:出口换汇成本是什么怎么计算、怎么用2.与其他部门统计关系企业统计、农业、金融统计3.与综合平衡统计的关系4.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指导方法分析三、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一章第3节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一、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的规模、水平、程度、结构、速度等的数值的概念二、指标体系: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统计指标群1.国民经济是多层次多系统现象组成的总体分三个层次明细(1)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状况数量方面(2)每一种社会再生产系统活动状况(3)反映各统计内部活动状况的指标如预警人口人口出生率2.原则(1)马列、邓小平指导(2)体现全面性、系统性(联系和协调)和层次性(宏观)(3)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第一章第4节国民经济活动分类一、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和原则(一)意义统计分组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应用(二)原则马克思理论、从实际出发、系统性(标志选择)、国际对比原则、动态化原则(如IT)(三)不同目的的分类标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本生产和基本结构的划分、三次产业的划分、机构部门的划分、重要经济类型的划分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一)分类标志和原则劳动的社会分工为基本划分标志具体:1.按劳动的产出性质和社会功能的同一性2.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同一性3.该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即行业规模大小)(二)分类的基本单位应该是各种经济活动的成果*通用的方法:基层单位:位于一个地点、仅从事一种生产活动或其主要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占绝大部分的一个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1一定场所2一种或一种以上次要活动3一个点如联合企业多个单独的基层单位(二)联合用ISIC1948 1958、68、89三次修订把所有市场通过与交换的收入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确定小类:按经济形式的性质中大:按基层活动的特性17个主要门类 60个大类173个中类 306小类例:D-22-2-1 制造业、出版物印刷品大类、印刷品和服务中类、印刷品小类(三)我国:1984 划分标志普查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于1996年组织实施。
国民经济统计学总复习
➢ 账户式平衡表 ✓ T形平衡表,平衡项
第一章 总论
一、为什么要学
➢ 概念、需求主体
二、学什么
➢ 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三、历史
➢ SNA、MPS
四、方法
➢ 基本方法、基本分类、平衡关系
第二章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
人力资源统计 资产与负债统计
2.1 人力资源统计
人口统计
➢ 数量、结构、变动
分析指标
➢ 劳动力资源占人口的比重 ➢ 经济活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总参与率、
劳动力资源参与率) ➢ 劳动力资源新增/减少率、流入率、流出率
3. 就业与失业统计
就业人口
➢ 基本定义 ➢ 其他衡量指标:职位、总工时数、全日制等值
就业 ➢ 其他常用指标:城镇就业、农村就业、城镇单
位就业、从业人员
3. 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
➢ 金融资产 ➢ 货币性实物交易、严格金融交易 ➢ 非金融投资核算中的净金融投资和金融交易
的净金融投资相等
4. 资金流量核算
我国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
➢ 实物交易核算
✓ 收入分配、收入使用、非金融投资及其资金筹集过程 ✓ 收入形成账户、收入初次分配账户、收入二次分配账
户、收入使用账户、资本形成账户
1. 基本方法
指标、指标体系 ➢ 时点指标、时期指标 ➢ 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记录方法
➢ 复式记账、权责发生制
估价方法
➢ 现期市场价格 ➢ 常见的价格形式: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
价格
信息处理的专用方法
➢ 汇总、合并、取净值 ➢ 改道、分解
2. 基本分类
经济活动
➢ 经济存量
✓ 资产、负债、净值
《统计学原理》各章重难点
《统计学原理》各章重难点《统计学原理》各章重难点一、统计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对统计学提供基本的认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一般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国家统计的职能、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一)统计的涵义(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三)统计研究方法(四)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五)国家统计的职能二、统计调查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阐述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调查方案及调查的各种方法等问题。
通过教学,使学生一般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和调查方案的制订。
教学内容:(一)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二)统计调查的种类(三)统计调查方案(四)统计调查方法三、统计整理教学目的和要求: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通过本章学习一般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及统计表等概念和内容。
要重点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次数分配数列的编制,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资料。
教学内容:(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二)统计分组(三)统计分布(四)统计表四、综合指标教学目的和要求:广义上说,所有的统计指标都可以称为综合指标。
根据综合指标数字的表现形式,可将综合指标分为三大类即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本章对这三种基本的综合指标作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了解各种综合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种类,理解各种综合指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能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内容:(一)总量指标(二)相对指标(三)平均指标(四)变异指标(五)综合指标的运用五、抽样估计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目的在于提供一套利用抽样资料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抽样推断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利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指标。
学习中应重点掌握抽样误差的计算、简单随机抽样下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及简单随机抽样下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统计学重点难点资料
●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总体单位特征的具体属性或数值。
(按特性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按变异情况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是总体的单位数或标志值总计的数值,必须用数值表示。
(1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叫指标名称,如全国总人口/工资总额/谷物总产量等称之为统计指标设计形态2指标名称和具体时间地点的数值结合起来,称为统计指标的完成形态。
) ● 指标与标志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3标志是没有经过综合仅代表某一个体现象,而统计指标是由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总数。
联系1数值汇总关系,统计指标建立在标志表现的基础之上,它是各类总体单位数或各种数量标志值汇总与综合的总数。
2相互转换关系,由于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指标就会变为标志。
● 时期指标:反映总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连续变化过程中达到的总数量。
特点1是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量连续登记而累计的数2相邻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以后表示更长时间量3大小与时间长短直接有关,一般时期越长指标值越大。
时点指标: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上所存在的总数量。
特点1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2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3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区别1是否具有可加性2是否与时间间隔长度有关3是否连续登记) ● 优良估计评价标准:1无偏性,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值的平均数等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
2一致性,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抽样指标也充分的靠近总体指标,随着样本单位数n 的无限增加,抽样指标和未知的总体指标之差的绝对值小于任意小的数。
3有效性,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应该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一、引言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状况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将对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指标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复习和理解这门学科。
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定义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和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测度、计量和分析的学科。
2.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统计和帐户核算,以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
3.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支出等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三、国民经济统计学的重要指标1. 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所创造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
3. 国民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支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和政府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额。
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具体数据和事实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常常使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
2. 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数据,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归纳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 判断分析方法判断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经济现象、经济政策和经济问题进行评估和判断,提出建议和对策。
国民经济统计学教学方案2
①经济领土=地理领土±“领土飞地”
领土飞地:一国驻外的使领馆、新闻移民机构、科考站、军事基地等
②经济利益中心:在何处拥有固定场所(厂房、住宅等)并长期(一年以上)从事生产或消费等经济活动。
2.国民经济总体与国外的界定
3.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
四、国民经济核算的计量原则
1.记录时间原则──权责发生制(应计制)
2.计价原则──现行市场价格
3.数据汇总原则
(1)加总与合并(以金融流量数据为例)
(2)取总额与取净额(轧[gá]差)
4、小结
概述这节课的内容,强调一下重点及难点知识点,让学生有个整体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复习思考题:
课后题计算题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方案
授课题目
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
课型
讲授
课次
2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系统原则,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计量原则
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
难点:国民经济核算容及体系
2、承接上节内容,引入本节内容
3、讲授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系统原则
1.整体性2.层次性3.关联性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
1.生产范围划分的理论依据
2.生产范围对国民核算的制约关系
(1)生产范围对经济总量的制约关系
(2)生产范围对核算结构的制约关系
生产范围决定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的划分界限
生产范围还决定着产品的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划分界限
(3)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
(财务知识)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识记领会最全版
(财务知识)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识记领会《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大纲第壹章总论(壹)统计的意义1.识记:(1)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2)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基本特点,2总体性。
(3)统计的作用:因为统计具有认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且且能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统计不论是从宏观管理上仍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宏观上见,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2,从微观上见,统计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依据;3,日常生活中,统计能够宣传群众、教育群众;4,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领会:对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的认识: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领会: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政治算术—社会经济统计(1、17世纪中叶,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算术》,约翰格朗特《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2、19世纪中叶以后恩格尔法则3、1790年美国第壹次人口普查)2概率论—数理统计(三)社会经济统计学和其它哲学的关系;1.领会:(1)社会经济统计学和哲学的关系:哲学对统计发挥认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中国要的指导意义。
(2)社会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后者对其有指导作用。
(3)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学、数理统计学的关系:离开数量就不成为统计,没有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难以消化。
(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1.识记:国民经济的概念: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
2.领会:(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包括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使用统计、劳动力资源统计、国民财富统计和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统计等。
(2)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特点:1范围的广泛性2探讨问题,超重从宏观角度出发。
国民经济统计学教学方案18
概述这节课的内容,强调一下重点及难点知识点,让学生有个整体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复习思考题:
教学参考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学郑菊生上海财经出版社
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方案
授课题目
第七章国民账户体系概述
第一节国民账户的特点和种类
课型
讲授
课次
18
教学目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1、回顾上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及体系
2、承接上节内容,引入本节内容
3、讲授
§7.1国民账户的特点和种类
一、国民账户与企业账户的异同
国民经济账户与企业会计账户既相似、又相异:形式相似,实质有异。
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构成
1.流量账户与存量账户
(1)经济流量账户
产品(货物和服务)账户,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收入支配(使用)账户,积累账户
(2)资产负债存量及其变动账户
企业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会计账户;
国民资产负债表=国民资产负债账户。
2.交易者账户与交易账户
3.部门账户、总体账户和国外账户
1.账户主体的差异
2.账户设置的差异
①企业会计账户体系②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3.复式簿记的差异
4.账户平衡的差异
企业会计账户的平衡:
起点:期初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资产存量)与贷方余额合计(负债和净值存量)的恒等;
复式簿记:保证期内全部账户的借、贷两方的发生额(流量)合计也是平衡的;
结果:期末全部账户借、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
《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教学大纲(重新修订)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英文名称: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二、课程代码及性质课程编码:0200921统计学学科(大类)基础课.统计等大类专业必修课/经济管理专业选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学分:2.5四、先修课程先修课程: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经济、管理、统计等大类专业学生开设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一)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是对国民经济研究提供宏观分析工具的一门课程。
(二)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引导统计学和宏观经济方向专业的学生,全面加深经济统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为统计学专业及宏观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分析基础。
(三)为学习其他经济、管理课程和从事经济研究,提供可靠的数量分析方法。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课程难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重点加强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深化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为辅。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总论(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1小时))教学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及方法组成。
课后文献阅读: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课后作业和讨论: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组成,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机构单位与基层单位,经济交易,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二)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1小时))教学内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最终产品使用核算:支出法GDP,GDP总体核算及其扩展。
全国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2015版本重点笔记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2015版本重点笔记第一章总论一、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一)统计的涵义统计有三种涵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活动是基础)(二)社会经济统计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它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武器之一。
(三)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总体性(四)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统计活动过程二、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一)与哲学的关系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统计描述和分析、推断才能避免主观性及片面性,才能如实际上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统计的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与政治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要有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各门实质性科学也需要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这一有力的认识武器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对实质性科学的充实提高也有积极作用。
(三)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统计在搜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时,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
三、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1、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信息、实行监督、提供咨询、参与决策2、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供所需数字信息,分析涉及的数量关系及其发展变化。
3、在国际交流上的作用:统计是提供信息的主渠道,而信息交流在国际交流上占重要地位。
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一)国民经济的概念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总称。
(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特点1、研究范围——全部国民经济现象2、特点——广泛性、研究角度重在宏观五、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统计单位: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1. 概念题常住经济单位完全消耗系数经济资产完全需求系数2. 简答题什么是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简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怎么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之间的关系?什么是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如何区别?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试写出从生产、分配和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
机构部门分类为何要以机构型单位作为分类标志?机构型单位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三章P903-20.已知有关报告年国民经济资料如下:国内生产总值94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1.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0.5亿元。
试计算报告年的以下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2)国民总收入;(3)国民净收入;(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解:(1)NDP=GDP-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亿元(2)GNI=GDP+国外净要素收入=940+1.2=941.2亿元(3)NNI=GNI-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亿元(4)GNDI=GNI+得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941.2+0.5=941.7亿元(5)NNDI=GNDI-固定资本消耗=941.7-58=883.7亿元3-2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98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417亿元,上缴生产税102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3.5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63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2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6亿元,支援灾区捐款4亿元,上缴所得税65.8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总收入(余额)和可支配总收入。
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980-0-417-(102-3.5)=464.5(亿元)原始总收入=增加值+该地区初次分配净收入之和=980+(28+3.5)-(63+417+102)=429.5(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该地区再次分配净收入之和=429.5+(-65.8-6-4)=353.7(亿元)第四章P1284-15.假设国民经济分为(农业)、轻(轻工业)、重(重工业)、其他4个部门,通过调查取得一下资料(单位:亿元):(1) 农业总产出1200,轻工业总产出1560,重工业总产出2040,其他总产出1200;(2) 农业生产中消耗农产品70.2,轻工业产品2,重工业产品31.3,其他31.3; (3) 轻工业生产中消耗农场品174.4,轻工业产品451,重工业产品217.8,其他251.2;(4) 重工业成产中消耗农产品149.3,轻工业产品26.3,重工业产品876.2,其他270.7;(5) 国内生产总值2801.3,其中,各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分别为:农业673.7,轻工业988.2,重工业677.3。
统计学第8章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
国外部门账户
经常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
附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属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表
基本核算表之间及与附属表关系
自
然
资产负债表
资
(期初)
源
实
生条
物
产件
量
核
国内生产
算
总值表
表 部经
收及
门济
入金
人 口
技联 术系
资
分融 配交
易
国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源
投入产出表
资金流量表
国际收支表
与
固
金融交易
人
定及
合 计
固 定 资 本 形 成 总
存 货 增 加
合 计
出 口
最 终 使 用 合 计
进 口
总 产 出
费费
额
第Ⅰ象限
第Ⅱ象限
第Ⅲ象限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3. 资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表采用矩阵结构。资金流量表
分为主栏不同、宾栏相同的两大部分,即实 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
资金流量表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交易项目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方法系统和数据 系统,类似一架大机器中的仪表系统,记录国
民经济运转过程中的数量表现和数量联系,对 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 基础数据;为宏观决策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 划提供科学依据;用于国际间的经济比较
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 系 MPS (Material Production System)是中国计 划经济体制下所采 用的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
统计学重点、难点问题总结
统计学重点、难点问题总结(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
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量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者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3、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性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
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泛、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4、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答:(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40303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英文名称: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统计学专业大三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统计学》二、课程简介紧抓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作为融合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主渠道,是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前进方向。
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以国民经济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侧重从定量角度研究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
它按照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构造内容体系。
第一部分探讨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方法和分类。
第二部分阐述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过程的核算理论、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论述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The object of study of 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 is the national economic entirety,it is a pure science about the method to study quantity expression and rel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t put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quantitative study about the regularity of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national economy. Its content system is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operation and every links of course in its operation. The first discus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haracteristic and method and classify of 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 The second set forth the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inciple and method about the condition and course of national economic operation. The third expound the fundamental rules and method ab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conom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财经类院校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属于社会科学。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民生产统计的范围
①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制造业; ②从事各方面工作的各种企业机构; ③提供公共服务和自我服务的各类政府机关、 社会团体; ④从事个体及家庭生产经营的个人与家庭及拥 有自有住房的家庭。
二、国民经济行业和产业分类
(一)生产活动基本单位的界定
产业活动单位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一种国家标准,根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以 产业活动单位为主的分类集合。 《国家经济行业分类》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
1.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描述国民经济发 展全貌,特别是能反映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2.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基本指标 3.为分析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效益提供基础数据 4.分析评价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 费情况,全面反映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 配关系 5.指标内涵确切,计算口径一致,便于国际间横向 对比
二、劳动力统计
就业人员数量和失业人员数量 1.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 2.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3.充分就业人员和未充分就业人员
4.劳动相关分析指标
就业率、失业率、未充分就业率、劳动参与 率、就业与人口比率
5.劳动力统计调查方法
我国的两条统计途径
第 五节 生产率统计
二、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
GDP是一国(或地区)的常驻单位在一定 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 价值和,是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本国经济领土内各常住 单位增加值 生产法
几个相关概念:
1.常驻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 经济单位 2.经济领土: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再加 上驻外使领馆、科研机构和对外援助机构等,并相应 扣除外国在该国的上述机构 3.经济利益中心: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 所,从事一定的生产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期 限在一年以上的单位和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识记: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2.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主要内容3.国民经济指标、国民经济指标体系、机构部门的概念领会: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内容2.三次产业划分的内容及其特点3.对比单式平衡表、账户式平衡表、矩阵式平衡表的优缺点。
第二章国民经济资源统计识记:1. 劳动力、就业、失业、隐性失业的概念2.自然资源的估价方法3.国民经济流量与存量领会:1.度量失业的指标2.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理3. 资产负债分析方法第三章国民经济总量统计识记:1. 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概念2. 总产出的概念及其局限性3. 对生产范围的不同理解4.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领会:1.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原则2.三方等价原则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SNA的区别4.地下国内生产总值与地下经济的核算方法第四章国民经济过程统计识记:1. 财政统计、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金融统计、金融相关比率、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的概念2. 政府财政统计核算(GFS)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内容3. 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及其特点领会:1.货币统计与金融统计之间的关系2.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的核算范围及其计算方法3.资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4.金融规划的概念,利用资金流量表进行金融规划的一般思路第五章国民经济动态统计识记:1.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的概念2.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内容领会:1.理解经济增长统计理论2.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和经济增长质量统计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国民经济结构统计识记:1. 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2. 衡量产业结构水平的主要指标3. 市场结构集中程度指标的判定准则4. 直接消耗、间接消耗系数及完全消耗系数之间的关系领会:1.基尼系数反映市场集中程度的原理,分析其局限性2.结合书中所述区域经济布局理论及指标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分布3.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4.影响直接消耗系数大小的因素第七章国民经济关系统计识记:1.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外债、汇率、国际收支、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概念2. 外贸业务统计与海关统计的差别3.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之间的差别4. 国际比较项目ICP的贡献及局限性领会:1.结合本书有关内容,分析我国外债结构是否合理2.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特点3.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所包含的内容,二者区分的意义何在4.国际收支差额的构成,各种差额所代表的经济意义5.评价综合国力的方法第八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识记: 1. 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在各个重要阶段国民经济核算系统的改进2. 国民经济两大核算体系(SNA和MPS)的主要差异3.国民经济矩阵的特点4.社会核算矩阵(SAM)的特点领会:1.理解SNA的协调性、动态性和实用性2.国民经济核算的帐户结构3.附属核算所包含的内容4.环境核算的内容5.EDP与GDP的差别综合自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2、拉氏物量指数是按()加权。
A、基期价格B、基期数量C、报告期价格D、报告期数量3.帕氏物价指数是按()加权。
A、基期价格B、基期数量C、报告期价格D、报告期数量4.一般情况下,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所做的估计与现实都会有一定偏差,具体表现为()。
A、两种指数都会做出偏高估计B、两种指数都会做出偏低估计C、前者做出偏高,后者做出偏低估计D、前者做出偏低,后者做出偏高估计5、超越对数指数主要用于()。
A、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分析B、收入分配和使用分析C、投资分析D、投入产出分析6、增加值物价指数是采用()编制的。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单紧缩法D、双紧缩法7、国民经济核算中,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
A、总产出物价指数B、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D、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8、已知某国家1999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21%,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110%,则该国GDP物量指数为()。
A、110%B、111%C、101%D、121%9、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经济活动价值总量的动态变化,通常受到两个主要因素变动的影响,这就是()。
A、物量因素和质量因素B、规模因素和效益因素C、物量因素和价格因素D、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10、总价值指数分解的两种主要指数是()。
A、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B、消费指数和投资指数C、价格指数和价值指数D、生产指数和价格指数11、若某国计算期GDP为5720亿美元,比基期增长32%。
GDP价格指数为110%,则GDP物量指数为()。
A、145.2%B、83.33%C、122%D、120%二、多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把物价和物量的综合概念扩大到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主要包括()。
A、公共服务B、劳动报酬C、固定资本消耗D、生产税E、营业盈余2.指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用来()。
A、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B、反映价格变动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影响C、反映实际经济活动规模的变化D、反映物价指数的偏差E、反映物量指数的偏差3.投入产出的物价指数包括()。
A、中间投入物价指数B、最初投入物价指数C、总投入物价指数D、总产出物价指数E、固定资本消耗物价指数4.国民财富物价指数包括()。
A、固定资产物价指数B、流动资产存量物价指数C、无形资产存量物价指数D、土地及资源存量物价指数E、金融资产存量物价指数5.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法有()。
A、用价值指数减去物价指数来间接编制B、用价值指数除以物价指数来间接编制C、用物价指数除以价值指数来间接编制D、用帕氏指数来直接编制E、用拉氏指数来直接编制6、根据所选定权数的不同,就产生了各种指数方法,主要有()。
A、拉氏指数B、帕氏指数C、理想指数D、超越对数指数E、质量指数7、编制产品质量指数时,测算产品质量变化的主要方法有()。
A、直接法B、间接法C、专家估计法D、成本法E、紧缩法8、最终需求的物价指数包括()。
A、固定资本形成物价指数B、库存物价指数C、居民消费支出物价指数D、政府最终消费物价指数E、进出口物价指数三、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完全消耗系数的含义3、收入初次分配4、常住单位5、社会劳动者四、简答题1.简述指数核算的目的。
2.采用紧缩法编制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需要做哪些基础工作?3.为什么用间接法编制物量指数要比直接法好?4.简述利用双紧缩法编制GDP价格指数的步骤。
五、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
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综合自测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旗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五分,共15分)1.以下经济分类中,属于经济特征分类的是()A.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B.三次产业分类C.机构部门分类D.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分类2.以下项目中,属于中间消耗的是()A.工业生产中对原材料的消耗B.工业生产中对固定资产的消耗C.工业生产中对劳动的消耗D.工业生产中支付的工资3.社会产品生产成本在价值构成上由下述两部分组成()A.C+V B.V+mC.C+m D. C+V+m4.下列单位中不属于本国常住单位的是(〕A.本国国有企业B.本国在外国开办的企业C.本国的外资企业D.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流动生产如远洋货轮5.以下总产值计算中,正确的是()A.以工业产品销售收人做工业总产值B.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做建筑业总产值C,以货运收入做货物运输业总产值D.以商品销售额做商业总产值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最终产品状况的是()A.第I象限 B.第11象限C.第皿象限 D.第IV象限7.生产厂家直接向用户出售其产品,按商品流通分类应属于()A.最初商品流通 B.中间商品流通C.最终商品流通 D.A和C都对8.零售市场商品供需差率指标的正确计算公式是()A.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购买力B.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供应量C.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库存量D.A和B皆可9.以下收支中不属于收入再分配的是()A.国家财政缴拨 B.财产收支C.转移收支 D.劳动报酬10.最终消费支出应包括的部分是()A居民消费支出与服务消费支出B.居民消费支出与集体消费支出C.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集体消费支出D.集体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支出11.已知有下述情况:1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上涨幅度,2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上涨幅度,3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4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问表示一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改善的是()A.1和3 B.1和4C.2和3 D. 2和412.国民财产在概念上包括()A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 B.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C.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 D.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13.设某项固定资产两年前购入,价格10万元,本年市场价格为12万元。
如按10%年折旧率计算,则本年该项资产的耗余原始价值是()A.10万元 B.12万元C. 10-(10X20%)=8万元 D.12-(12X20%)=9.6万元14.已知报告期GDP现价计为100亿元,不变价(即基期价)计为90亿元,基期GDP为80亿元。
根据价格指数原理,综合物价指数应为()A.80/100 B.100/90C.100/80 D.90/8015.以下指标中,反映经济效益的逆指标是()A.能源利用系数 B.社会物质消耗率C.社会劳动生产率 D.资金产值率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国民经济统计经常运用平衡方法,围绕资产存量和经济过程活动流量建立的平系是__________。
2.统计实践中,进行社会生产两部类分类有两种做法,一是根据产品的__________区分,一是根据产品的__________区分。
3.我国关于三次产业统计分类的规定中,第三产业被区分为__________两个部门。
4.国际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遵循不同的生产概念,其中SNA采,m因则采用__________。
5.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合称为。
6计算产值时应选择适当的价格。
如要反映社会生产规模的变动情况,应天__________计算产值。
7.工业企业总产值应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_______、半成品在制品期a初结余差额和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