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不同IO口划分为一组再去赋值操作的方法

合集下载

单片机io口赋变量

单片机io口赋变量

单片机io口赋变量在单片机编程中,IO口(输入/输出端口)的赋值通常是通过编程来控制的。

不同的单片机可能会有不同的IO端口数量和特性,但它们的基本操作是相似的。

下面我将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给单片机的IO口赋值。

假设我们使用的是一个常见的单片机,比如STM32。

STM32单片机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并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来控制IO 口。

首先,你需要在程序中包含相应的头文件,这些头文件定义了单片机的寄存器和库函数。

例如:c#include "stm32f10x.h" // 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文件名可能会有所不同接下来,你需要初始化IO口。

这通常包括设置IO口的工作模式(输入、输出、推挽、开漏等)和输出类型(如果是输出端口的话)。

STM32提供了GPIO库来简化这些设置。

例如:cvoid GPIO_Configuration(void){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开启GPIO时钟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C, ENABLE);// 配置PC13为推挽输出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3;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C, &GPIO_InitStructure);}在上述代码中,GPIOC 和GPIO_Pin_13 分别表示GPIOC端口和该端口的第13个引脚。

这段代码将PC13引脚配置为推挽输出,并设置了输出速度。

最后,你可以通过直接给IO口的寄存器赋值来控制IO口的电平。

但是,STM32的库函数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cvoid Set_High(void){GPIO_SetBits(GPIOC, GPIO_Pin_13); // 将PC13引脚设置为高电平}void Set_Low(void){GPIO_ResetBits(GPIOC, GPIO_Pin_13); // 将PC13引脚设置为低电平}在上述代码中,Set_High 和Set_Low 函数分别用来将PC13引脚设置为高电平和低电平。

单片机的IO口配置与操作技巧

单片机的IO口配置与操作技巧

单片机的IO口配置与操作技巧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其中包含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

其中,IO口是单片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可以用于连接和控制外部设备,实现数据输入和输出。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IO口的配置和操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单片机。

一、IO口的基本概念IO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它可以用于输入数据或输出数据。

在单片机中,IO口通常由多个引脚(Pin)组成,每个引脚都可作为一个IO口使用。

二、IO口的配置方法1. 硬件配置IO口的硬件配置是指通过设置相关硬件连接器的方式来配置IO口的功能。

根据具体的单片机型号和规格,硬件配置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连接跳线和选择器等方式将特定的引脚配置为IO口,并设置相应的电平逻辑,以实现输入输出功能。

2. 软件配置软件配置是通过单片机内部的寄存器来配置IO口的功能。

可以通过写入特定的数值或位操作来设置IO口的输入输出状态、电平逻辑和控制方式等。

通常,可以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或软件工具来实现软件配置。

三、IO口的操作技巧1. 输入操作当将IO口配置为输入状态时,可以使用读取寄存器的方式来获取外部设备传递的数据。

读取寄存器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可采用轮询、中断等方式进行读取。

2. 输出操作当将IO口配置为输出状态时,可以使用写入寄存器的方式将特定的数据发送至外部设备。

输出操作需要注意数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输出保护电路来防止因输出电流过大而引起的电源电流波动等问题。

3. 状态检测与改变IO口的状态检测和改变可以通过读取和写入寄存器来实现。

当需要检测IO口的当前状态时,可以通过读取相应的寄存器来获取IO口的电平状态。

而当需要改变IO口的状态时,可以通过修改寄存器的数值或位操作来改变IO口的电平状态。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输入输出电平不稳定当IO口输入输出电平不稳定时,可能会导致外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单片机 io口工作方式

单片机 io口工作方式

单片机IO口的使用对所有单片机玩家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你真的了解IO口吗?你真的能按你的需要配置IO口吗?一、准双向口输出准双向口输出类型可用作输出和输入功能而不需重新配置口线输出状态。

这是因为当口线输出为1时驱动能力很弱,允许外部装置将其拉低。

当引脚输出为低时,它的驱动能力很强,可吸收相当大的电流。

(准双向口有3个上拉晶体管适应不同的需要)准双向口读外部状态前,要先锁存为‘1’,才可读到外部正确的状态.二、强推挽输出推挽输出配置的下拉结构与开漏输出以及准双向口的下拉结构相同,但当锁存器为1时提供持续的强上拉。

推挽模式一般用于需要更大驱动电流的情况。

三、仅为输入(高阻)输入口带有一个施密特触发输入以及一个干扰抑制电路。

四、开漏输出配置(若外加上拉电阻,也可读)当口线锁存器为0时,开漏输出关闭所有上拉晶体管。

当作为一个逻辑输出时,这种配置方式必须有外部上拉,一般通过电阻外接到Vcc。

如果外部有上拉电阻,开漏的I/O口还可读外部状态,即此时被配置为开漏模式的I/O口还可作为输入I/O口。

这种方式的下拉与准双向口相同。

开漏端口带有一个施密特触发输入以及一个干扰抑制电路。

关于I/O口应用注意事项:1.有些是I/O口由低变高读外部状态时,读不对,实际没有损坏,软件处理一下即可。

因为1T的8051单片机速度太快了,软件执行由低变高指令后立即读外部状态,此时由于实际输出还没有变高,就有可能读不对,正确的方法是在软件设置由低变高后加1到2个空操作指令延时,再读就对了.有些实际没有损坏,加上拉电阻就OK了有些是外围接的是NPN三极管,没有加上拉电阻,其实基极串多大电阻,I/O口就应该上拉多大的电阻,或者将该I/O口设置为强推挽输出.2.驱动LED发光二极管没有加限流电阻,建议加1K以上的限流电阻,至少也要加470欧姆以上做行列矩阵按键扫描电路时,实际工作时没有加限流电阻,实际工作时可能出现2个I/O 口均输出为低,并且在按键按下时,短接在一起,我们知道一个CMOS电路的2个输出脚不应该直接短接在一起,按键扫描电路中,此时一个口为了读另外一个口的状态,必须先置高才能读另外一个口的状态,而8051单?片机的弱上拉口在由0变为1时,会有2时钟的强推挽高输出电流输出到另外一个输出为低的I/O口,就有可能造成I/O口损坏.建议在其中的一侧加1K限流电阻,或者在软件处理上,不要出现按键两端的I/O口同时为低.一种典型三极管控制电路:如果用弱上拉控制,建议加上拉电阻R1(3.3K~10K),如果不加上拉电阻R1(3.3K~10K),建议R2的值在15K以上,或用强推挽输出。

单片机的I-O配置方式剖析

单片机的I-O配置方式剖析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加入收藏夹 邮购帮助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Βιβλιοθήκη © 1998-2010 广电电器(中国梧州)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广西梧州市大中路8号中环大厦首层 电话:(86)774-2826670 若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mail: wzgd@
2.开漏输出配置
当端口锁存器为“0”时,开漏输出关闭所有的上拉晶体管而仅驱动下拉晶体管。作为一个逻辑输出时,这种配置方式必须有外部上拉,一般通过电阻外接到VDD。此时不会产生灌电流。这种方式的下拉与准双向口相同。开漏输出配置如图4所示。
使用I/O口的开漏方式时,若不接上拉电阻,则可以输出高阻或低电平两种状态。这种方式可用于三极管驱动电路或外围其他器件,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图5为开漏方式驱动LED电路,当I/O口输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反之,发光二极管熄灭。
下面以1II公司的MSP4.30F169型单片机为例,介绍其I/O口的类型。MSP430F169是Tl公司新型3V低功耗16位单片机,内置16位定时器、8通道12位A/D转换器、2通道12位D/A转换器、I2C、DMA等模块,广泛应用于多功能电表、汽车及工业控制领域。
MSP430F169具有48个I/O口,各口可以独立编程和使用,通过控制字实现特殊功能和普通L/O口的输出及输入三种模式互相转换。图8为P3.1口内部功能逻辑图。P3SEL×、P3DIR.×为I/O端口配置字,当端口配置成输出模式时,即为推挽输出模式,在85℃时最大驱动电流可达到34mA,最大拉电流可达到41mA。当端口配置成输入模式时为高阻输入模式。当P3.1口作为I2c总线端口时为开漏模式,须外接上拉电阻。其他I/0端口除特殊功能外,输入输出配置与此相同。

单片机IO分时复用技巧

单片机IO分时复用技巧

单片机IO分时复用技巧单片机的多个外部设备可以共用单片机I/O口线来实现控制、数据传送或信号接收,这种方法称为复用。

复用的基本原理是单片机错时交替对设备进行控制、检测或数据收发,即“分时复用”。

为了保证分时复用成功,最基本的要求是单片机控制某个设备时,复用端口的电平变化不应影响其他设备。

因此,每个被控制设备都应该有“片选”功能,能够通过“片选”关闭或接通与单片机I/O的联络。

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片选”,例如可以使用“写”线来区分数据的目标芯片。

2)控制线复用控制线复用是指将多个设备的控制线连接在一起,通过单片机对控制线进行分时控制,从而实现多个设备的控制。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控制线的数量,但需要在编程时对控制线进行精细的控制,以避免干扰其他设备。

3)技巧性减少输出线和信号线通过技巧性减少输出线和信号线,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复用。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移位寄存器来减少数据输出线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多路复用器来减少信号线的数量。

4)隔离控制复用法隔离控制复用法是指将多个设备的控制信号通过隔离器进行隔离,从而实现多个设备的复用。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控制线的数量,但需要使用额外的隔离器。

5)抗干扰措施在进行复用时,需要注意抗干扰措施。

例如,可以使用滤波电路来减少干扰,或者使用光耦隔离器来隔离干扰。

6)不使用8255的完整接线表(超级复用)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实现不使用8255的完整接线表,从而实现超级复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复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1.8位数码管LED、LED、4X4键盘、部分传感器信号可以复用到P0口。

2.8位数码管LED、LED的CS1、CS2可以复用。

3.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号线,如步进电机模块左右限位信号只需一个,直流电机模块正反转可利用定时器实现,LCD只需写入数据时将读/写控制线接为只写模式。

4.利用光电耦合模块,端控制(片选)作用,将信号复用到P0口,省去8255.5.使用光电耦合模块隔离复用P0口时,需要注意抗干扰措施,如在发射极公共端接上拉电阻。

单片机指令的逻辑运算与位操作技巧

单片机指令的逻辑运算与位操作技巧

单片机指令的逻辑运算与位操作技巧在单片机编程中,逻辑运算和位操作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通过逻辑运算和位操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逻辑判断、位取反和位移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效率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单片机指令的逻辑运算与位操作技巧。

一、逻辑运算技巧1. 与运算与运算是指将两个二进制数的对应位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为1则输出1,否则输出0。

与运算常用于屏蔽和提取二进制数的某些位,可以通过逻辑与运算将不需要的位屏蔽掉。

例如,要将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低4位置零保留高4位,可以使用与运算。

2. 或运算或运算是指将两个二进制数的对应位进行逻辑或运算,结果为1则输出1,否则输出0。

或运算常用于将某些位设置为1,可以通过逻辑或运算将需要的位设为1。

例如,要将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低4位置1保留高4位,可以使用或运算。

3. 非运算非运算是指将一个二进制数的每一位取反,即1变为0,0变为1。

非运算常用于位的取反操作。

例如,要将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低4位取反,可以使用非运算。

4. 异或运算异或运算是指将两个二进制数的对应位进行逻辑异或运算,结果为1则输出1,否则输出0。

异或运算常用于判断两个二进制数的对应位是否相同。

例如,可以通过异或运算判断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低4位是否全为0。

二、位操作技巧1. 位取反位取反是指将一个二进制数的某些位取反,可以使用逻辑非运算实现。

位取反常用于将某些位翻转,即1变为0,0变为1。

例如,要将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低4位取反,可以使用位取反操作。

2. 位与操作位与操作是指将两个二进制数的对应位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为1则输出1,否则输出0。

位与操作常用于屏蔽和提取二进制数的某些位。

例如,要提取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低4位,可以使用位与操作。

3. 位或操作位或操作是指将两个二进制数的对应位进行逻辑或运算,结果为1则输出1,否则输出0。

位或操作常用于将某些位设置为1。

例如,要将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低4位设置为1,可以使用位或操作。

51单片机资料-单片机IO口介绍

51单片机资料-单片机IO口介绍
P3.0:RXD串行口输入 P3.1:TXD串行口输出 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WR外部写控制 P3.7:RD外部读控制
20
综上所述:当P0作为I/O口使用时,特别是作 为输出时,输出级属于开漏电路,必须外接 上拉电阻才会有高电平输出;如果作为输入, 必须先向相应的锁存器写“1”,才不会影响 输入电平。
DQ CLK Q
T1
T2 MUX
P0.n P0口 引脚
读引脚
5
驱动场效应管T2栅极接通。故内部总线与P0口同相。由 于输出驱动级是漏极开路电路,若驱动NMOS或其
它拉流负载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P0的输出级可驱动
8个LSTTL负载。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VCC 控制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DQ CLK Q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VCC 控制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DQ CLK Q
T1
P0.n P0口
T2
引脚
MUX
读引脚
9
P0口必须接上拉电阻;
在读信号之前数据之前,先要向相应的锁存器做写1操作的I/O口 称为准双向口;
三态输入缓冲器的作用:
VCC
(ANL P0,A)
OUTPUT
Q1
P0i
9 01 3
GND
①P1口的一位的结构
它由一个输出锁存器、两个三态输入缓冲器和输出驱
动电路组成----准双向口。
VCC
读锁存器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DQ CLK Q
R
P1.n P1口
T
引脚
读引脚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

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

大家看上图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

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

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

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当内部的存储器够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这里讲的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时,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内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51单片机IO口的四种使用方法

51单片机IO口的四种使用方法

号称中国科学的脊梁,丁仲礼到底有啥贡献?正值五月,还没迎来三伏天,却已经一离开空调,就会觉得自己快要热化了。

不得不说,天气一年比一年热,四季也逐渐难辨,好像过了冬就到了夏天。

一波波提前得反常的高温,似乎也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全球变暖仍处于加剧阶段。

莫非我们真的处在地球温度最高的时期?它真的威胁着地球和人类的生存吗?其实不然,历史上很多时期的温度比现在都高得多。

比如现在生活在热带或是亚热带地区的亚洲象,在商朝时期(距今3千多年前)也曾在中原地区生活。

而一般产于岭南的荔枝,在唐宋时期也曾在四川东北部的巴中地区种植。

青铜象尊,《吕氏春秋》有周鼎著象的记载。

因此,正如这位科学家说得那样,气候变暖并没人们想象中可怕,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它。

他就是曾在国际大会上发表过激烈言论,还当面怒怼记者的科学家丁仲礼。

诸如中国人是不是人、地球用不着人类拯救、想当公务员就别报考国科大等金皆出自其口中。

从教语文到国科大校长,从挖黄土到从中科院副院长,看似霸气、性格直冲的他总能干好每个岗位上的工作。

丁仲礼,1957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嵊州的一个小村子。

与我们大多数父辈一样,他读完高中就直接回乡帮忙干农活了。

机缘巧合下,他被村里的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教学生语文。

1977年恢复的高考制度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

丁仲礼便是其中之一。

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很自然地报考了文科,并获得不错的分数。

不曾想,体检那一天,他却因血压偏高而未能如愿通过。

于是,第二年他选择报考了理科,并成功考上了浙江大学地质系。

虽说他心里更偏爱文科,但选择了就要全心全意将其学好,便一头扎进地质学的世界。

本科。

单片机的程序结构和io口的基本用法

单片机的程序结构和io口的基本用法

单片机的程序结构和io口的基本用法标题:探究单片机的程序结构和I/O口的基本用法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于一体的微型计算机。

在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要充分利用单片机的功能,理解其程序结构和I/O口的基本用法十分关键。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详细介绍单片机的程序结构以及I/O口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单片机的程序结构1. 主程序:单片机的主程序是程序的入口,它负责控制整个程序的执行。

在主程序中,通常包含了初始化设置、中断配置以及主循环等部分。

2. 初始化设置:在单片机启动时,需要对各种外设进行初始化。

这包括配置时钟、使能外设、设置I/O口的输入输出方向和默认状态等。

3. 中断配置:单片机常常通过中断来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

中断配置通常包括中断向量表的设置、中断使能以及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

4. 主循环:主循环是单片机程序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实现单片机的主要功能。

在主循环中,会查询或等待各种事件的发生,并根据条件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I/O口的基本用法1. 理解I/O口:I/O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它负责接收外部输入信号和输出控制信号。

通常,单片机的I/O口被分为输入口和输出口,可以通过设置口的方向来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功能切换。

2. 配置I/O口:在使用单片机的I/O口前,需要对其进行配置。

配置I/O口主要包括设置口的输入和输出方向、使能口的功能以及配置口的电平状态。

3. 读取输入:当使用I/O口作为输入口时,可以通过读取口的状态来获取外部输入信号的值。

可以使用位操作运算符对I/O口进行位操作,以读取特定的位值。

4. 输出控制:当使用I/O口作为输出口时,可以通过设置口的状态来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

通过位操作运算符,可以设置特定位的状态(高电平或低电平),也可一次性设置整个端口的输出状态。

5. 进行输入输出的实例:以LED灯为例,介绍如何使用I/O口进行输入输出控制的实例。

单片机与或赋值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单片机与或赋值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单片机与或赋值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它具有完整的中央处理器功能,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在现代科技中,单片机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如电视、手机、电脑等。

它以其小巧的体积、低功耗、高性能和强大的功能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或赋值法是一种单片机程序设计中常见的控制逻辑方法。

它基于逻辑门中的与门和或门,通过逻辑运算将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运算结果来控制输出信号。

与或赋值法在单片机程序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实现各种逻辑运算、数据处理、状态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对单片机和与或赋值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探讨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包括其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与或赋值法在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我们将展示与或赋值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最后,我们将对单片机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并评述与或赋值法在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单片机与或赋值法的相关知识,拓展自己在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的应用能力。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进行阐述。

首先,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等内容。

其次,将详细介绍单片机与或赋值法的原理,包括与或门的基本原理、赋值法的概念与算法等内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单片机与或赋值法的工作原理。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

首先,回顾单片机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在现代技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

其次,评估单片机与或赋值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限制。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本文旨在系统介绍单片机与或赋值法的相关知识,使读者了解单片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并对其与或赋值法的原理、优势与局限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促进读者对于该领域的深入学习和进一步研究。

单片机各个IO口介绍不错的

单片机各个IO口介绍不错的


综上所述:当P0作为I/O口使用时,特别是作 为输出时,输出级属于开漏电路,必须外接 上拉电阻才会有高电平输出;如果作为输入, 必须先向相应的锁存器写“1”,才不会影响 输入电平。 当CPU内部控制信号为“1”时,P0口作为地 址/数据总线使用,这时,P0口就无法再作为 I/O口使用了。



P1、P2 和P3 口为准双向口, 在内部差别不大, 但使用 功能有所不同。 P1口是用户专用 8 位准双向I/O口, 具有通用输 入/输出功能, 每一位都能独立地设定为输入或输出。 当有输出方式变为输入方式时, 该位的锁存器必须写 入“1”, 然后才能进入输入操作。 P2口是 8 位准双向I/O口。外接I/O设备时, 可 作为扩展系统的地址总线, 输出高8位地址, 与P0 口 一起组成 16 位地址总线。 对于 8031 而言, P2 口一 般只作为地址总线使用, 而不作为I/O线直接与外部 设备相连。
第二输出功能
VCC
R
读锁存器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读引脚
D Q
W
P3.n P3口 T
引脚
CLK Q
第二输入功能
②P3的内部结构
二、P3第二功能(Q=1) 此时引脚部分输入(Q=1、W=1) ,部分输出(Q=1、W输出)
第二输出功能

VCC
R
读锁存器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读引脚
D Q
W
P3.n P3口 T
Q
P0.n
CLK Q
MUX
T2
P0口 引脚
1、P0口作为普通I/O口
①输出时
CPU发出控制电平“0”封锁“与”门,将输出上拉场效 应管T1截止,同时使多路开关MUX把锁存器与输出

51单片机、AVR单片机和PIC单片机IO口的操作

51单片机、AVR单片机和PIC单片机IO口的操作

51单片机、AVR单片机和PIC单片机IO口的操作51单片机、AVR单片机和PIC单片机IO口结构的均不同,导致了IO口操作也不同。

操作单片机IO口的目的是让单片机的管脚输出逻辑电平和读取单片机管脚的逻辑电平。

下面我们来看看51单片机、AVR单片机和PIC单片机IO口的操作的方法。

一.51单片机IO口的操作51单片机IO口的结构比较简单,每个IO口只有一个IO口寄存器Px,而且这个寄存器可以位寻址,操作起来是所有单片机里最简单的,可以直接进行总线操作也可以直接进行位操作,这也是51单片机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下例的运行坏境为Keil软件,器件为AT89S52。

#i nclude<reg52.h>sbit bv=P2^0;//定义位变量,关联P2.0管脚。

sbit是C51编译器特有的数据类型int main(void){unsigned char pv;//位操作,以P2口的第0位为例:bv=0;//直接对P2口的第0位管脚输出低电平bv=1;// 直接对P2口的第0位管脚输出高电平//总线操作输出数据,以P2口为例:P2=0xaa;//直接赋值,P2口输出数据0xaa//总线操作读取数据,以P2口为例:pv=P2;//直接读取P2口的数据放到pv变量return 0;}二.AVR单片机IO口的操作AVR单片机IO口的结构比较复杂,每个IO由三个寄存器组成:IO口数据寄存器POTx、IO口方向寄存器DDRx和IO口输入引脚寄存器PINx。

AVR单片机IO口操作相当麻烦,需要设置IO口的方向,而且只能进行总线操作,如果进行位操作还需要掌握编程技巧---通过逻辑运算来实现位操作。

下例的运行坏境为ICCAVR软件,器件为ATMEGA16。

#i nclude<iom16v.h>int main(void){unsigned char pv;//总线操作输出数据,以D口为例:DDRD=0xff;//先设置D口的方向为输出方式(相应位设0为输入,设1为输出)PORTD=0xaa;//赋值,D口输出数据0xaa//总线操作读取数据,以D口为例:DDRD=0x00//先设置D口的方向为输入方式(相应位设0为输入,设1为输出)PORTD=0xff;//再设置D口为带上拉电阻(相应位设0为无上拉,设1为有上拉),才能准确读取数据pv=PIND;//读取D口的PIND寄存器的数据放到pv变量//位操作,以D口的第0位为例:DDRD|=0x01;//先设置D口第0位的方向为输出方式,其他位的方向不变PORTD|=0x01;//D口的第0位输出高电平,技巧:使用位或运算,其他位不变PORTD&=~0x01;//D口的第0位输出低电平,技巧:使用取反位与运算,其他位不变return 0;}DDRX是端口方向寄存器的设置,PORTX是端口输出设置,很明显DDRB=0x00是将B口设为输入,至于PORTB=0x00还是0xff,要看你的外部是什么一个设备了,设为0xff是将B口设置为上拉输出,设置为0x00,是将B口悬空输出也即高阻态,如果你的输入信号是一个状态0/1可变的话,无所谓设置成什么样,因为端口在某时刻就一个状态。

单片机程序分区方法

单片机程序分区方法

单片机程序分区方法
单片机程序分区方法是一种将程序划分为不同功能模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单片机程序分区方法:
1. 按功能分区:将程序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实现特定的功能。

例如,可以将程序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主程序、定时器模块、串口通信模块、ADC模块等。

2. 按任务分区:将程序划分为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负责执行特定的任务。

例如,可以将程序划分为以下几个任务:系统初始化任务、数据采集任务、数据处理任务、数据传输任务等。

3. 按硬件分区:将程序划分为不同的硬件模块,每个硬件模块负责控制特定的硬件设备。

例如,可以将程序划分为以下几个硬件模块:GPIO模块、PWM模块、ADC模块、DAC模块等。

4. 按算法分区:将程序划分为不同的算法模块,每个算法模块负责实现特定的算法。

例如,可以将程序划分为以下几个算法模块:滤波算法模块、控制算法模块、通信协议算法模块等。

无论采用哪种分区方法,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清晰明了:分区方法要易于理解和实现,不能过于复杂或抽象。

2. 结构化:程序结构要清晰,各个分区之间要相互独立,避免交叉依赖。

3. 可扩展性:分区方法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便于将来对程序进行修改和扩展。

4. 标准化:分区方法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便于团队之间的协作和维护。

单片机IO口控制.

单片机IO口控制.

总结:
1、单片机的I/O口是准双向输入输出口,其中P0 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P1、P2和P3口内部有上拉 电阻。 2、单片机的I/O口有读、写和读—修改—写三种 操作方式。
作业:
1.单片机的I/O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单片机对I/O口的有哪些操作方式?
本次课程到此结束,谢谢!
单片机I/O口及其控制
课程:《激光设备控制技术》 院系:电子工程系 主讲人:张才华
教学目标:
1、了解单片机I/O口的结构特点; 2、了解单片机I/O口的控制方式。
单片机I/O口有三种基本操作方式:读(输入)、写 (输出)和读-修改-写。
1)输出控制—对端口进行写操作 使用赋值语句,如P0= 0x20进行输出;
P2.i
读引脚控制
1、作通用I/O口使用; 2、总线扩展时输出高8位地址。一般 无需外加上拉电阻。
P3口内部位结构
读锁存器控制
第二输出功能
内部总线
D
Q
写入脉冲 CP
Q
VCC 内部上拉电阻
P3.i
T2
读引脚控制
第二输入功能
1、做通用I/O口使用 2、做第二功能口使用
P3口的第二功能
P3口引脚线号 第二功能标记
2)输入控制—对端口进行读操作 使用赋值语句如:
P0=0XFF; Y= P0 进行输入。 输入前必须对端口写高电平。
3) 读-修改-写操作 如:P0=P0&0x0f;把P0口锁存器信息读入后与
0x0f进行与操作,再写入到P0口锁存器。
并行I/O接口结构
读锁存器控制
地址/数据 控制端C
& 1
内部总线
P1口内部位结构: 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

51单片机IO引脚IO口工作原理

51单片机IO引脚IO口工作原理

51单片机I/O引脚IO口工作原理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上午 11:52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

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

大家看上图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

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

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

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及结构框图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及结构框图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及结构框图8051单片机I/O引脚工作原理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

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

大家看上图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 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

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

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

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一个操作51单片机某几个IO口的方法

一个操作51单片机某几个IO口的方法

一个操作51单片机某几个IO口的方法
今天有同学学习《手把手教你学51单片机》过程中遇到一个关于51单片机IO口操作的问题,可能有其他同学有类似疑问,或者是其他同学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疑问问题,我简单提一下,今后有类似问题也欢迎大家留言,我会给大家解释。

问题很简单,但是对于初学者常犯。

对于51单片机的P口来说,我们习惯上的赋值是P1 = 0xXX。

但是这样操作是一次性操作了8个IO口。

而有些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操作其中的几个而不是全部的时候,我们如何操作呢?如下图注释上边的部分,是我写的程序代码。

这个是操作51单片机P1口的低4位对步进电机进行操作的程序,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我们只使用到了P1口的低4位,因此我们希望高4位保持不变,只改变P1的低4位。

首先把P1进行一个备份到变量tmp中去,然后把变量tmp的经过两条语句,得到最终要赋值给P1的值以后,再一次性赋值给P0,这个方法大家都可以学习一下。

而注释下边的这段程序,是一位同学写的,这位同学的理由是下边这种写法,也没有改变P1的高4位。

表面看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如果不利用tmp这个变量,P1就会产生一个错误的中间值。

P1= P1&0xF0;这条语句执行完毕以后,P1 = 0xX0;其中X是未知的,保持了之前P1的高4位的原值,而低4位是0;
再然后P1= P1|BeatCode[index];这样操作后,P1得到了最终的值。

但是这中间,P1 = 0xX0;这个值是我们根本不需要的一个错误值。

不要怕有问题,但是我也不希望没有经过思考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就是同学经过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很好,写出来提供给同学们共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