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键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模板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离子键的概念,认识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掌握离子键的电子排布规律,理解离子键的稳定性。

(3)学会离子键的表示方法,并能识别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概念、形成过程、电子排布规律及稳定性。

2. 教学难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电子排布规律及稳定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的类型有哪些?2. 回答: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二、新课讲授1. 离子键的概念: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2.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的微观过程。

3. 离子键的电子排布规律:根据原子序数,分析阴阳离子的电子排布规律。

4. 离子键的稳定性:从电子排布规律和静电引力分析离子键的稳定性。

三、课堂练习1. 识别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并写出其电子式。

2. 分析下列反应的离子键形成过程:NaCl、KOH、MgO。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离子键的概念、形成过程、电子排布规律及稳定性。

2. 强调离子键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离子键的概念、形成过程、电子排布规律及稳定性。

2. 提问:如何表示离子键?二、新课讲授1. 离子键的表示方法:通过书写电子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键。

2. 实例分析:分析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和离子方程式:NaCl、KOH、MgO。

1.2.1离子键(教案)

1.2.1离子键(教案)

1.2.1离子键(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离子键
1、定义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离子之间相互结合而形成的键。

2、离子键的特点
(1)离子键是一种短暂的相互作用,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形成键,但不会对原有键
的结构进行改变。

(2)离子键的力量相当微弱,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可以使离子键迅速破坏,并释放出
离子。

(3)离子键的作用是由离异离子质量不同引起的。

质量大的离子在离子键中具有更
强的作用力,即重离子比较稳定。

第二节离子键的形成
1、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是重离子拆分条件显著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子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拆分,并形成离子键。

(1)离子的影响:离子的大小,电荷强度,阳离子比阴离子更容易形成离子键。

(2)外界因素:温度、压强等,低温为临界点,温度越低离子键形成的机会越少。

(1)离子键可以广泛应用于制药,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滞留时间;
(2)离子键可以用于纸浆制造,增加纸浆的湿性、强度和粘结性;
(3)离子键可以应用于涂料,增加涂料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离子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的特点、作用原理、影响因
素以及应用场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
之后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离子键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键教案
教学内容:离子键
教学目标:
1. 理解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规律;
3. 学习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4. 能够运用离子键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离子键的形成规律;
2. 离子键的性质。

教学难点:
1. 离子键的解释;
2. 离子键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班级投影仪;
2. PowerPoint课件;
3. 实验器材:NaCl晶体结构模型;
4. 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投影仪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出离子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讲解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离子键的形成规律,以NaCl晶体结构模型为例进行讲解。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提问:为什么NaCl是离子化合物?
2. 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他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探讨离子键的应用。

四、实验操作(15分钟)
1.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
2.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溶解的规律,探讨离子键在溶解过程中的作用。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离子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作业:
1. 完成课后作业:回答离子键相关问题;
2. 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一、介绍离子键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化学键,它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所形成的。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离子键的定义、形成过程、性质以及应用。

二、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正离子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而负离子则是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

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离子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结构。

三、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离子键的形成主要经历三个步骤:离子的形成、离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产生、离子的排列。

3.1 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是指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变成带电的粒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原子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3.2 离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产生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形成了正离子,其带正电荷的核吸引着周围的负电子云;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形成了负离子,其带负电荷的电子云则对阳离子表现出强电吸引力。

3.3 离子的排列离子在固体晶格中有序排列,通过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了紧密有序的结构。

离子键的这种高度排列导致了离子化合物的稳定性和高熔点。

四、离子键的性质离子键具有以下主要性质:4.1 强的相互吸引力离子间的正负电荷之间形成强大的相互吸引力,使得离子很难分离。

这种强的相互吸引力导致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4.2 易溶于极性溶剂离子化合物能够溶于极性溶剂,因为溶剂中的极性分子能够与离子间的电荷相互作用,从而将离子从晶格中解离出来。

4.3 导电性由于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很强,但在溶解或熔化时,离子往往能够移动,并导致溶液或熔融物的导电性。

4.4 脆性离子化合物通常是脆性的,这是因为外力的应用会破坏晶格结构,导致离子间的排列紊乱,从而引发断裂。

五、离子键的应用离子键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1 盐类的应用离子键形成了许多盐类化合物,例如氯化钠(食盐)、碳酸钙(大理石)等,这些化合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离子键》 学历案

《离子键》 学历案

《离子键》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了解离子键的实质和特征。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难点(1)离子键的实质。

(2)对离子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关系的理解。

三、知识回顾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氦为 2)的原子结构稳定。

四、新课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比如食盐(氯化钠)。

那么,这些离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的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离子键。

五、知识讲解1、离子键的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1)活泼金属(如钠、钾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氯、氟等)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2)金属元素与某些非金属元素(如氧、硫等)之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大多数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活泼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钠、氧化镁等)。

4、离子键的实质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当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就形成了稳定的离子化合物。

5、离子键的特征(1)没有方向性:离子键的形成与离子的电荷分布有关,离子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静电作用相同,所以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2)没有饱和性:只要空间条件允许,一个离子可以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以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6、电子式(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4.3第一课时离子键(教学设计)——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3第一课时离子键(教学设计)——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离子键一、教学主题内容及学情分析1.教学主题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新课标中的内容要求: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

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

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业要求: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

化学键在高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初中的原子构成物质,以及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供理论基础。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所以对于学习原子直接是如何构成物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新知识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应将抽象为形象,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及本质和形成条件。

通过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熟练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实验的演示,提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由离子通过离子键能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学会微观的问题研究方法。

3.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化学乐趣,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评价目标1.通过对离子键的分析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键的认识水平。

2.通过实验的演示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键本质的认识进阶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3.通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键价值的认识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离子键的形成与实质。

2.教学难点: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探究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离子键一、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2.成键微粒实质:静电作用二、离子化合物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文档:离子键

文档:离子键

离子键离子键是化学键的一种,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成为离子后形成。

此类化学键往往在金属与非金属间形成。

1.基本简介离子键(ionic bond)指阴离子,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特殊的除外,如:氯离子和铝离子,铝离子和溴离子,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键,又被称为盐键,是化学键的一种,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或化学基团失去或获得电子而成为离子后形成。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当两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靠近时,表现为相互吸引,而电子和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又存在着静电排斥作用,当静电吸引与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便形成离子键。

因此,离子键是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2.形成原因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

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SO42-,NO3-等。

研究认为,在分子或晶体中的原子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上把这种分子或晶体中原子间(有时原子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

键的实质是一种力。

所以有的又叫键力,或就叫键。

3.相关信息成键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键的本质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阴阳离子的半径的大小;阴阳离子电荷的多少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4.基本特点基本性质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在室温下是以晶体形式存在。

离子键较氢键强,其强度与共价键接近。

2.阴阳离子是否中和也许有人会问,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中和呢?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相互吸引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
主题:离子键
目标: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能够通过实例进行解析和应用。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离子互作以及晶体结构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对离子键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展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提出问题引出主题:“离子键是什么?离子键是如何形成的?”
引导学生思考离子键的定义和性质。

二、概念解释
1.讲解离子键的定义和形成原理,强调带电离子之间的吸引力。

2.介绍离子键的性质,如稳定性、硬度和脆性。

三、例题分析
1.通过实例分析氯化钠(NaCl)和氧化钙(CaO)的离子互作过程,解释离子键的形成。

2.让学生讨论离子键的特征和应用,如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四、实验展示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物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离子键的理解。

五、总结
归纳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离子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有关离子键的练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反馈
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和意见,以及对下节课的期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适度结合实例和实验,深化学生对离子键概念的理解。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3.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4.理解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2.离子键的形成过程;3.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4.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难点:如何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性质差异,进一步加深对离子键作用机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实例来引入本节课。

例如:“大家知道为什么氯化钠是白色晶体吗?是因为它是由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或者“你们知道氯化钠的化学式是什么吗?”2.讲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PPT等教具,向学生详细介绍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讲解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化学性质,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3.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或者PPT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离子键形成过程。

重点讲解:当金属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变成正离子;当非金属原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变成负离子。

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了离子晶体。

4.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根据化学式判断是否存在离子键的方法。

例如:“NaCl、MgO、CaCl2等都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它们之间都存在着离子键。

”5.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或者PPT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重点讲解:离子键结构稳定,熔点和沸点高;在水中易溶解;导电性能良好。

6.小结(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总结等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离子键》教学教案

《离子键》教学教案

《离子键》教案教案撰写是教师招聘面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如何撰写教案并不是特别清楚。

化学学科讲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离子键》的完整教案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

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

(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化学32《离子键》教案(第2课时)(沪科版高一第一学期)

化学32《离子键》教案(第2课时)(沪科版高一第一学期)

3.2 离子键〔共2课时〕第2课时离子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学会判断一般离子化合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离子化合物组成特点观察,归纳离子化合物组成一般特点,锻炼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影响钠、氟离子半径大小的一般因素归纳,判断其他类似结构离子半径大小,培养学生演绎能力。

〔3〕通过离子带电荷量、离子半径对离子化合物熔点的影响数据分析,感受简单粗略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层层深入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

〔2〕通过同伴讨论互相协作,增强分享个人观点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离子的结构特征2.难点三.教学用品使用多媒体,利用Flash软件以及相应3D模型图片模拟抽象微观过程。

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在本课时学习过程中涉及比较多的都是物理学中的同、异性电荷之间作用的关系,学生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底。

但离子结构、离子内外的静电力作用等是微观的、抽象的,因此在建立起一些简单的模型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

在这过程中需要一点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微观抽象的具体化。

因此在整堂课中穿插了相应的一些Flash动画或是3D 图片来构建场景,帮助学生认知。

2.流程图1.主题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有关离子以及离子键的一些内容,今天我们要针对由离子化合物做深入的研究,同学们是否知道有哪些常见的离子化合物,请举例。

2.课的展开师:展示Flash动画:NaCl晶体熔融微观过程。

大家请仔细观察整个动画中氯化钠晶体的熔融的过程中每个氯离子与周围的钠离子之间的变化。

生: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了……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好似被削弱了……师:原先的离子键在熔融后是否依旧存在生:离子键被破坏了。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到的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能否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由离子键组成的离子晶体有较高的熔点与什么因素有关生: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1离子键(教案)1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1离子键(教案)1

1-3-1 离子键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掌握离子键的观点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娴熟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经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课,培育学生抽象思想和综合归纳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用对峙一致规律认识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联合教课培育学生认真认真、谨小慎微的学习精神教课要点:离子键的观点和形成过程教课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课过程:【前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能够看出,到当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能够互相碰撞形成分子,那是否是全部的原子都能够互相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学生举例说明【解说】以上例子可知,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够反响有的不可以反响。

在能够组合的原子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力的作用,比方说,苹果能掉在地上因为有万有引力的存在。

关于微观世界里的物质来说也是相同,也存在力的作用。

元素的原子经过什么作用形成物质的呢?这就是化学键,也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解说】依据原子和原子互相作用的本质不一样,我们能够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一样种类。

第一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展现】氯化钠样品和氯化钠晶体构造表示图【思虑与沟通】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何能自动联合形成稳固的氯化钠呢?【解说】下边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氯化钠的形成。

【视频实验】钠在氯气中焚烧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再用滤纸吸干上边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融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学生】学生察看实验现象【投影】现象:钠焚烧、集气瓶内大批白色烟方程式:2Na+Cl22NaCl【解说】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焚烧,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说呢?【解说】在加热的状况下氯气分子先被损坏成氯原子,氯原子在和钠原子组合生成新的物质。

【解说】那么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如何方式联合在一同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投影】视频演示+1281NaCl 的微观形成过程e-782+1+128882+1Na+Cl-【解说】钠与氯气反响时,因为钠的金属性很强,在反响中简单失掉一个电子而形8 电子稳定构造;而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响中简单获得一个电子而形成8 电子稳固构造。

离子键讲课稿

离子键讲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化学键---离子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2)了解离子键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为学生对物质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3)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钠与氯气的反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离子键的知识,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2)结合教师提问引导,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1、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2、离子键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四、课型与教学方法:本课为新授课,运用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讲练相结合。

五、实验用具与教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完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道了已发现的元素大约有110种,而发现的物质却大约有3700万种。

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大于元素的种类?他们是如何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的,是随机的组合,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呢?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够自动结合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我们把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板书] 1.3.1化学键一、化学键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问:相邻的两个或者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化学键,对吗?正是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根据构成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同,化学键可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等类型。

[板书]分类:离子键、共价键…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二、离子键我们来看钠和氯气反应的实验:【播放视屏】这样就形成了白色固体氯化钠。

离子键的教案

离子键的教案

第三节离子键一、教学目标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3、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三、教学法:设疑、引思、辅导四、教学过程【引入】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结构。

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的分子或物质呢?【板书】第三节化学键【讲述】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

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板书】一、离子键【实验】钠与氯气的反应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有白烟生成结论:钠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氯化钠,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讨论】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投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板书】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成键要素:①成键微粒:阴、阳离子②成键本质:静电作用③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投影】3、离子化合物①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②常见类型: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问题】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过渡】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一种方式——电子式【板书】二、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讲述】原子的电子式:Na: Cl:离子的电子式:Na+: Cl-: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Cl【练习】请同学们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KCl、KI、NaF、CaO、CaCl2、K2O、MgO、Na3N【过渡】用电子式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以及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键间的关系。

【讲述】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KCl、NaF、CaCl2、K2O【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五、板书设计一、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成键要素:①成键微粒:阴、阳离子②成键本质:静电作用③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3、离子化合物二、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四、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时练习。

教案化学高中离子键

教案化学高中离子键

教案化学高中离子键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离子键形成的条件和规律;
3. 掌握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规律;
2. 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授(30分钟)
(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2)离子键的特点和规律;
(3)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4)离子键的应用领域。

3. 实验(20分钟)
通过实验演示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离子键的理解和认识。

4. 讨论(15分钟)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性质;
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制定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离子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离子键教案篇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离子键的概念;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和让学生体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二、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

然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是成千上万的。

那么,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化学键,各原子和各离子就是通过化学键这种作用力来形成物质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键的第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离子键。

板书1.3 化学键一、离子键投影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1、什么是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2、哪些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3、学会用电子式来表示简单离子化合物和简单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引入下面我们就以NaCl的生成为例,来学习离子键的形成,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问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回答一下,你观察到那些实验现象呢?学生答幻灯片展示钠在加热时融化成一个小球。

当把盛有黄绿色气体的集气瓶扣在预热过的钠的上方时,钠剧烈燃烧起来,产生黄色火焰,同时瓶中出现大量的白烟,原来黄绿色气体逐渐消失:2Na+Cl2 = 2NaCl 师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氯化钠。

多媒体动画演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氯元素和钠元素是如何结合的呢?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那么我们就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就是我们今天的另一个重点,电子式。

电子式就是在元素符号四周用点或者叉表示最外层电子的一种式子。

《离子键教案》word版

《离子键教案》word版

离子键·教案第一课时知识技能:掌握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导:1离子与原子在结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这一本质区别导致离子与原子在性质上有何差别?2离子化合物有何特点?那些元素组合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学: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探:1、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吗?如何理解阴阳离子间的这种“静电作用”?2、离子键的存在范围是什么?结: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1)成键的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2)键的本质: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3)键的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吸引排斥离子键活泼非金属:化合得电子形成阴离子达到平衡(4)成键的主要原因:原子容易相互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离子间的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成键后体系的能量降低。

(5)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

(6)电子式:原子的电子式;阴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原子团的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离子键形成的表示方法。

书写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方法;练: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阴离子一定只含有非金属元素。

B、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后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D、金属K不可能从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练习:课本后习题:作业:质量检测,圆梦宝典52页,1——8共价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正确判断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初步了解键能、键长、键角的概念,能根据其数据认识共价键的强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叫做离子键。



与 交
什 么 是
互 作


静电作用
静电引力 静电斥力
离子化合物 NaCl
由离子键构成
的化合物,叫做离 子化合物
通常,活泼金属 (如IA、IIA)和活泼 非金属(如VIIA、VIA) 形成离子化合物
资料卡
电子式
在 元 素 符 号 周 围 用 “ ·” 或 “x”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价 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
Na Cl Mg N
2、离子的电子式
阳离子: Na+ Mg2+,即与离子符号相同
阴离子:
Cl
2S
外加中括号,标明所带电荷数。
是2-, 不是 –2
哦!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此箭头可省略
Na + Cl
是 一 个 Cl
Na+ Cl
练一练
1、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式:
氢原子 硫离子
H
钙离子
S 2- 铝原子
Ca2+ Al
练一练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溴化钠 Na
氯化钙
+ Br
Ca + 2 Cl
Na+ Br
-
-
Cl Ca2+ Cl
小结
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
1、课本P23 3(1) 2、预习共价键
新课标 人教版 化学2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一课时:离子键)
碱金属元素

最外层只有1个
电子

容易失去 1个
电子
卤族元素
最外层有 7个 电子
容易得到 1个 电子
变成最外层8 电子 稳定结构 的离子

物么 质作

一 想
呢用元 ?形素
成的
一 问
丰原
富子
多通
彩过
的什
新课引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离子键
实验1-2
钠与氯气反应(单击)
思考与交流
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单击)
原子结构简图
电子转移 +11② ⑧ ①
不稳定
⑦⑧②+17
+11 ② ⑧
⑧⑧② +17 +11 ② ⑧
⑧⑧② +17
氯 化
失去e-
Na
Cl

失去e-后
得到e-后
的 形
Na+ [ Cl ]-



Na+ Cl -
(单击)
离子键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