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提问既可以检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还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提问是一般教师都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但是却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恰当提问技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而不敢问。
因此,教师应尽力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勤于思维,敢于提问。
首先,教师要以与学生角色平等,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变“一言堂”为师生互问、生生互问,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一起探讨、研究。
课堂上教师允许学生不举手就站起来发言、插话。
因此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失去发言机会,火花随之而熄灭。
教师应尽力在每一细微处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其次要允许学生提问“出错”,这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
教师“善问”只是学生树立“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是为学生的提问提供了可能.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时,教师要先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提问行为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默许,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示,让他们带着成就感愉快而做。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提问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的敢于提问。
二、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乐问”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同时进行合理评价,能使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乐于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技巧1 以问引问,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提问的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如果能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学生反问,则会出现另一番教学效果。
然而,我发现多数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形式等把握不好。
如解答应用题:“学校把360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这道题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在此产生思维障碍,这时我点拨性地提问:“如果我们从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入手,会发现什么呢?”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同学就自告奋勇地回答:“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一共有15份”我趁热打铁接着问:“既然知道了总的份数,下面是不是该考虑每一份的本数了呢?”还没等其他同学回答,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问道:“老师,既然每一层的份数不同,那么每一份的本数是不是也应该不等啊?”听到这位同学的发问,我十分高兴,因为他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我对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后,接着问道“: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为什么每一份的本数会不等呢?如果我们从份数角度考虑,是不是就可以求出每一层书架上放了多少本书呢?”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下层占故事书总本数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
[2]如此一来,这道难题就很容易地被解决了,其中的奥秘就是我的提问问在了知识的要点之上,加之学生富有灵性的反问,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得以拓展。
2 提问要具有悬念性数学课堂提问应尝试着在教材要求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的求知状态,然后进行提问,在其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达到思维最佳状态,效果最好。
如,在讲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此时设问:“两个长方形周长一样,面积也相同吗?”“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不同,周长大的面积一定大吗?”这两个问题于学生无疑处促其有疑,会给学生极大触动。
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提问的几种方法
二、在“没问题”处巧妙设疑引导学生 提问
教师往往会在课尾总结教学内容后问一句: “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了?”学生则齐刷刷 地回答:“没问题了!”于是皆大欢喜地下课。 其实,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学生心里如 果只有“正确答案”,未对“答案”之外的内容 抱有疑虑,他们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降低,不利 于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 我们要在学生觉得没有问题时巧妙设疑,通过游 戏、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 一课,笔者在学生得出“方格数多的图形面积就大” 这一结论后,问学生:“这个结论一定正确吗?”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69
智行
教苑拔萃
学生纷纷同意。于是笔者组织了一个游戏活动: “老师这儿有 2 个图形,请全班同学闭上眼睛, (课件出示图 2)男生睁开眼睛,在心里数一数 图 2 包含几个方格;再请全班同学眼睛闭上,(隐 去图 2,出示图 3)女生睁开眼睛,在心里数一数 图 3 包含几个方格。”学生分别数完后隐去两张图, 并让学生“交流你看到的图形有几个方格大?哪 个图形更大?”这时,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图 2 包含 6 个方格,图 3 包含 4 个方格,肯定是图 2 的面积更大。”但有的学生就反应过来,产生疑 问:“图形的方格一样大吗?”此时,全班学生 发现了笔者设下的“陷阱”,笔者再同时出示图 2 和图 3,如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中“统一标准” 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在心中埋下了质疑的种子, 发展了问题意识。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上;一个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呢?一、精心设计提问内容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要求展开,不能随便凑几个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内容应注重以下几个特性:1、目的性课堂提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提问:1/4 与1/3 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
有的答:“分子都是1”。
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
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怎样才能直接相加?你有什么办法使分数单位相同吗?以上一步一步设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并能顺利准确地概括出异分母加减法的法则。
2、预见性设计提问时要事先猜想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据此设计解答的方案。
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连加》一课时,在黑板上创设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
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 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 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 只小鸟。
然后老师问:看着这幅图画,你能写出什么算式?学生的算式可多啦,但思维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只有4+2、3+2、3+4、4-3、4-2 等算式,可就是不见连加算式的影子,一切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整个教学被打乱了。
请看看教师设置的问题,那么“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是怎样写算式的?那情况肯定就不同了。
3、启发性课堂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一个需要老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并分析其方法和意义。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具有导向性的。
老师在提问时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老师可以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相关的数学法则和规律。
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包括具体的计算问题、解释性的问题、实际问题和对比问题等,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这种多元化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个性化的。
针对不同水平和兴趣的学生,老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问题。
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而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让他们能够逐步建立自信,慢慢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及时性的。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及时性的提问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问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问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问重庆市巫山县平湖小学梁安林【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
本文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提问;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
1.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分围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
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
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3.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引言一、提问的目的和意义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问题,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提问的原则和技巧1. 提问要具体和有针对性在进行提问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提出具体的问题。
提问不能太过笼统,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问题。
2. 提问要循序渐进和适度3. 提问要多样化和灵活性在进行提问时,要多样化,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引导式问题等不同形式的问题,使提问更加生动活泼。
4. 提问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回答在进行提问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要给出直接答案。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
5. 提问要重视互动和讨论在进行提问时,要重视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提问、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思考。
三、提问的实际操作1.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在进行提问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提问。
可以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过程在进行提问时,要重视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过程,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框架,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下面是一些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提问要具体而有针对性。
老师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要具体地考虑问题的对象和问题的范围,避免提出模糊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针对某一道数学题目提问学生,或者在讲解某一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提出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提问要注重引导性和启发性。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总结规律和解决方法。
当讲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类比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和推理,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提问要注意多样性和灵活性。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多样化,让问题多角度,多维度地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抽象问题、逻辑问题、推理问题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得以发展的源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提问题,使学生敢于、乐于、善于提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问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有疑敢问,有疑乐问,有疑善问,有疑会问。
一、创设氛围,使学生敢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向教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敢提问,担心自己提的问题不对,会让同学讥笑,或遭到教师训斥,这些习惯表现阻滞着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首先,要创设和谐的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用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可亲可爱的。
其次,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努力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畅所欲言。
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低,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勇敢提出各种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问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例如,在教学完“20以内数的认识”后,教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游戏:出示0~20各数字头饰,请20名小朋友戴上头饰后任意排成一排,站在黑板前面。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时机问题及其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时机问题及其策略提问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遇到提问时机不当、提问方式单一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时机问题及其策略进行探讨。
一、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时机是指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以便引导学生思考、巩固知识。
提问时机的选择应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1.知识点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提问的时机应当围绕着知识点的重难点展开。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讲解数学加减法时,可以在学生认识到进位、借位等概念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应用进位、借位的情景,巩固知识点。
2.学生的思维状态提问的时机还应当考虑学生的思维状态。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处于充满好奇心、想要主动探索的状态时提问效果更好。
在学生刚刚学完绘制图形的知识点后,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用两个平行线和一个直线画出一个三角形?”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二、提问的策略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的。
下面将就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策略进行探讨。
1.多种形式的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可以有开放式问题、情境化问题、角色扮演式问题等多种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接受方式,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及时纠正错误在提问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
这时,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当直接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误。
这样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够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提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具有提问的技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好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要渠道和“铺路石”。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
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
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言而不尽,言而有意。
在当今教学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
使我感悟到,课堂提问的灵魂不仅体现在“启发式”上,更应建立在对主、客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上。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居高临下地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提问恰当与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大。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呢?通过认真思考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我认为首先应当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一、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其表现形式如下:(一)、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几点认识
浅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点认识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提问”是数学课堂语言的重要形式,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主渠道。
教师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课前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一、问题的提出,要有明确性提问时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误导,反而达不到提问的预设效果。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出示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
学生观察画面后教师提问:“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问题一出,学生们踊跃发言,将一个个画面用语言描述了一遍。
而久久不能提出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时间也白白地浪费了。
如果教师一开始这样问:“图上有几只动物?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再注意引导学生3只3只、4只4只、2只2只地数,突出“几个3”“几个2”“几个4”。
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
这样,问题明确了,才能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为以后的乘法学习奠定基础。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常言道:“十个手指不一样齐。
”更何况人的学习水平呢?学生的学习必然存在着好、中、差。
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统统都让好学生回答,而忽略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会造成两极分化。
因此课堂教学时,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这还是能办到的。
同时,教师应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
许多老师总是想要贯彻自己的设计意图,总想着“创造”机会把自己设计的问题问出来,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取舍问题。
如,一位老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要求学生做5-(2+1/4)等于多少。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导言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对于学习者打下高强的基础至关重要。
而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和有效性,以及优秀的数学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师们需要探究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探究这个问题。
一、导入概述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指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某种形式的谈话启发学生想到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当中,从而营造出紧张的课堂气氛。
导入不仅标志着课程的开始,而且还对整个课程有很大的影响。
导入时不能说一场罗列式的开场白或随意地发生,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以及语言逻辑水平的状况,从而设计和安排导入,营造一种有趣和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的有效性1、提高兴趣小学生是好奇心很强的,他们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动力,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兴趣。
例如,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要教学乘法,可以设计一道简单的问题:小明有3个糖果,小兰有3个糖果,小明和小兰共有多少个糖果?这道题目直接用生活实例,给学生带了一个问题,既易解,兴趣又大。
2、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兴趣高涨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也自然提高。
学生通过导入的方式,把学过的知识整合起来,触发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潜力并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联系和变化,从而增强记忆和理解。
例如,要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想出一些对于寻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帮助的方法。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感知到熟悉的知识点和这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解决学生困惑导入阶段是课程的开极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有效的导入可以协助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并且引领学习步骤和方法。
例如,当学输在学习数学中出现问题时,可用一些导入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思维路线,例如:教师可以用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大拇哥面包店”来引导学生对留整数取小数的思想进行探讨,这样,通过导入,学生对于这样一种抽象的概念将产生新的思考,从而避免差错和误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技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入理解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巧妙的提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错误、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1. 清晰明确:提问应该明确、简洁,避免用模糊、抽象的语言。
学生理解提问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要点,因此提问时应突出问题的主要内容,减少学生的误解。
例:请问下面的题目要求我们求解的是什么?2. 启发性提问:通过巧妙地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这种提问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设计适合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问题。
例:对于一道数学问题,你是如何入手的?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3. 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指通过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问题,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步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2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如果再加上3个苹果,总重量会变成多少?4. 提示性提问: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来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些提示可以是关键词、关键信息、图表或实例。
例:请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你能从中推导出什么结论?5. 比较性提问: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现象、对象、答案等,引导学生分析和发现差异与联系,培养他们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请比较两个数列的特点,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6. 探究性提问:通过提出一些不常见的、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你能找出一个规律吗?你能找出一个和这个规律相反的例子吗?7. 个别性提问: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理解水平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8. 激发性提问: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
例: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案:如何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案:如何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数学素养标准越来越高,也就对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了解课程内容,做到严谨精准想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情况提出问题,讲究“条理清晰,简短明了,精准准确”的原则。
比如,如果是一节关于“加减法”的课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实物等形式感知“加”、“减”这两个概念,并与其用具体的数字进行联系,提出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又给了他2个,那么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这样的问题既能够理清概念,又能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能够让学生产生数学思维。
二、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并允许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
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一道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1+1等于几?”显然所有学生都能轻易地得出答案为2,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教具等形式,将问题进行变形,如“1个苹果加1个梨子等于几个水果?”“小明有两只眼睛,小华也有两只眼睛,他们一共有几只眼睛?”等,这样的问题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加明显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
三、注重分层次,引导学生逐步深化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分层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认知,从表层到深层,从简单到复杂。
在提问时,应该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深度层面,通过分步式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
当的问题 , 让学生 自己发现盲点 。 如教学《 质数 、 合数 与分解质 因数 》 时, 当学生 明白“ 质数 、 合数 ” 的概念 后, 可 以提问 : “ 1 是什么数?” 部分学生很快 回答“ 1 ” 是质数 。 这时再问 : “ l 除 了它本身有没有别 的约数 ? ” 学生很快就判断 出… 1 ’ 既不是质数 , 也不是合数 。教 师设计 了这样 的问题 ,就把学生容易忽视 的盲点抠 了出来 , 使学生拓展了思维 的广度 。 6 . 抓住 “ 发散点” 设计 问题。发散性设 问是一种 创造性思维活动 , 是指对同一 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从 正面和反 面去多途径思考 , 纵横联 系所学知识 , 以沟 通不 同部分数学知识的方法 ,思维的方向由一点发 散出去 , 不断扩至各种 渠道 、 各个侧面 、 各个角度 , 以 求 问题得 到灵活解决 。 如理解“ 余数一定 比除数小 ” , 如果教师把这一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学生也 能接 受, 但只是机械地理解 。而利用发散性思维 , 效果就 大不一样 。如 ( ) ÷ 9 = 5 ……( ) , 要 求学生在
括号 里填 上 适 当 的数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先 填 哪个 括 号?为什么 ? 在不知道被除数的情况下 , 余 数有 几种 可能? 最大填几 ? 为什么? 在多种答案 中巩固所 学知 识之后 , 在做的过程中 , 学生认识到小于除数的数都 可以作 为余数 , 在巩固中将 旧知逐步延展和深化 , 有 助于发展学生 的思维能力 。
对比、 分析综合 , 悟 出小数点位置移动 的规律 。 4 . 通过“ 模糊 点” 设计问题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常有一些容易 与其他 内容相混淆 的知识 ,对这些模 糊点必须予 以澄清 。 而设 计恰 当的问题进行 提问 , 就 是解决这一 问题 的一个重要手段 。 如教学《 平行 四边 形 的面积》 一课 , 如果教师 引导不 当, 学生就 容易把 平行 四边形 与长方形弄混 , 针对这个“ 模糊点 ” , 可 以 设计 这样 两个 问题 : ( 1 ) 为什 么沿着平行 四边形 的高 剪呢?( 2 ) 所有 的平行 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 5 . 抓住 “ 盲点 ” 设计 问题 。盲点是 在正常思维 中 不容易被注意到但 实际运用 中又往往会影 响学生正 确思维的问题。 盲点一般不被人注意 , 教师应设计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学习
、
创设 良好 的问题 情境 , 把学 习引入 一种 与研 究未 知 问题 相联 系 的氛 围中 ,把学 生 的思 维带 入新 的情 境 中来 , 使学 生 意识 到问 题是 客观存 在 的 ,同 时在心 理上 造成 一个 悬念 , 于 “ 处 心求通 而 不得 ,口欲言 而未 能 ”的最 佳 心理状 态 , 而开 动脑 筋 去寻找 解 从 决 问题 的办 法 。教学 时教 师 可从学 生喜 闻乐见 的实例 、实物 、实 情人 手 ,设计 谜语 情境 、故事 情 境 、游戏 情 境 、动 画情 境 、生 活
而促 进学 生 积极思 考 ,有效 地参 与数 学学 习 。
情境等 ,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 ,唤
起 学生 的求 知欲 望 。如 教学 “ 分数 应用题 ”时 ,可 以讲 《 戒 吃 八 桃 》的故 事 :孙悟 空 在花果 山种 了一 棵桃 树 ,桃 子成 熟 了 ,孙悟 空 因事 外 出 ,被 嘴馋 的猪八 戒钻 了空 子 。第一 天偷 吃 了整棵
1 1 1 1
树上桃子的÷, 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现有桃子的÷、÷、{, ) 斗 j
当他偷 吃 了 4 天又 要饱 餐一 顿 时 , 悟空 回来 了 , 孙 看着 被吃 掉 的 桃 子 ,孙悟 空十 分 瞄怒 ,举棒 将猪 八戒 痛打 一顿 ,猪八戒 忍 痛逃 了。孙悟 空看 着树 上剩 下 的 2 O个桃 子 ,摇 头 叹惜 。 同学们 ,你 知道 这棵 桃树 结有 多少个 桃子 吗 ?设计 这样 的故 事情 境 , 把学 生 的学 习欲 望激 发出来 , 学 生处 于主 动探索 学 习的状 态 。学生 纷 使 纷跃 跃欲 试 ,积极思 考 :把树 上桃 子 分为 5 ,第一 天 吃了 总 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三要素”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三要素”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通常包含三个要素,即“牵线要素”、“指导要素”和“反馈要素”。
这三个要素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首先是牵线要素。
教师通常会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启发学生思考的动机。
这些问题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或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问题的背景和内容,并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
教师可以问:“小明有两个苹果,小花有三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数相加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是指导要素。
在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展开思考。
这可以通过提示或给出适当的信息来实现。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使用图形、表格或其他辅助工具,帮助他们进行解题思路的构建和理清思路的逻辑。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指导应注重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发现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最后是反馈要素。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解答后,应及时给予反馈,明确解答的正确与否。
这个要素对于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解题策略和运算过程是否正确,还可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在错误中学习。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更好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正确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充分体现这三个要素的合理运用。
通过牵线要素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通过指导要素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和展开思考,最后通过反馈要素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问
多, 学生整 体参 与提 出数 学 问题 的面广 , 出 问题 的知 识 提
涉 及面 也 宽, 特别 是会 提 出联想性 的数 学 问题 。 如实验班
一
节 数 学概 念 课 《 数 与合 数》 , 生 一接 触 课题 就 会 质 中 学
提 出“ 质数 与奇 数有什 么 区别 ?质数 跟奇 数一 样吗 ?能不 能说成 ‘ 了 2以外 的偶 数 就是 合数 ’ 除 ?小数 能分 成质 数 与合 数吗 ?” 等 。 等 从 以上 的 比较 可 以看 出实 验班 与非 实验 班 学生 的 问 题 意识 与提 出数 学 问题 的 能力 水平 形 成 较大 的反差 , 结 果证 实 了:小学 生数 学 问题意 识 以及提 出数 学 问题德 能 力不 是天生 的 ,而且 是靠 教师 有意 识 的培养 而 形成 与提
学生 可 以举手 提 出 问题 , 从该课 的 课堂 因 ,既有学 生“ 分 , 不为 ” 问题 , 的 也
有学生“ 能 ” 因素 。 生从“ 为 ” 为 ”从“ 不 的 学 不 到“ , 不能 0 “ ” 能 ,关键 在于 教师 的培 养 。下面 结合 我校 课题 研 究 实 践, 谈谈个 人 的几 点做 法 。
残 淡 小 数 学教 如 何 有效 地 弓 导 生炎 同 I
◇福 建 省 福 州市 群 众 路 小 学
提 出问题是 思维 活动 的 出发点 ,爱 因斯 坦和 英 费乐 尔 德 曾说 : 提 出一 个 问题 往往 比解决 一个 问题 更重 要 , “ 因为解 决一个 问题 也许 仅仅 是数 学 的或实验 的一 个技 能 而 已, 而提 出新 的 问题 , 的可 能 性 , 新 的角 度 去看 待 新 从 旧 问题 , 却需要 有创 造性 的想 象力 , 而且 标志 着科 学 的真 正 进步 。”因此 新课 标强 调在培 养学 生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浅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浅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本文将从教师引导、课堂实践和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需要通过一些独特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要善于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当学生学习到加法和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两个数字相加得到的结果有什么规律?”,“减法和加法有什么联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师需要倡导学生采用“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
在学习数字排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数字木块,要求他们用这些数字木块排列出不同的数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需要思考排列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疑惑,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讨论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二、课堂实践除了教师引导之外,在课堂实践中,也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愿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
”教师给学生最好的礼物不是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每个人的必修课。
从小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就要学会思考,学会进行交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门教学艺术。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小学生思维,发展小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
课堂提问的好处多多,我们又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呢?
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活动着的“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思维活跃,没有受过约束常常能够提出不同凡响的问题,但是如果放到时间有限的课堂之上,有时候又是不太适宜的。
作为教师很有必要教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敢问、爱问、会问。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成绩,完成教学任务,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了旧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对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处理过于简单。
如遇到学生提问打乱教学计划就容易不耐烦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教师向学生提问时,学生回答问题慢吞吞,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天马行空,教师会特别容易着急。
更麻烦的是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会黔驴技穷,此时教师如果简单粗暴的否定、批评或讽刺,将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造成不良后果。
长期下去,学生面对这样的课堂,一是不会提问题,二是即使有问题也不会提出来。
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年龄大都在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如果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儿童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的学习。
对此,我通过阅读儿童期的心理知识,从心理学角度对如何引导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进行简要的论述。
首先,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营造班级民主的课堂氛围。
充分利用好学生对教师的向师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肯定。
让学生明了在数学课堂上什么时候可以提问,应该如何有礼貌的提问。
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对班级中敢提问、会提问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并树立好榜样,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教师要充分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再次,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对问题的引导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如悬念情境、现实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等。
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具体形象性为主的阶段,提问应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关,或者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便于他们理解吸收。
同时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还要紧扣数学内容,突出数学本质,不能脱离教材的范围,凭空去创设情境。
那种不讲思维,游离于数学主题之外,花费大量宝贵时间而创设的情境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有害的。
此时,要充分利用好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二者合理使用将事半功倍。
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还要准确把握时机、问题要问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
同时注重提问层次、给足答题时间、对于没有价值的问题不挖苦讽刺,耐心引导,使学生逐渐会提出问题,不轻易打断学生的问题,同时对学生的提问质量使用有效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者缺一不可。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备好课,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注意上课时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等等细节,使学生养成敢问、爱问、会问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