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复习题课件资料
病虫害培训资料

通过改善农业生态,如增加植被、使用有机肥料等,促进天敌繁殖。
农业生态
生物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等,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农药,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农药选择
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如合理配制浓度、避免对人畜危害等。
农药安全
多种手段
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害。
病虫害定义
根据侵害部位和病原物的不同,病虫害可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其中,病害又可以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虫害又可以分为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锉吸式口器害虫等。
病虫害分类
定义与分类
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
发生原因
环境因素
植物的品种特性、健康状况、生育期等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
02
细菌性病害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等。症状通常包括水渍状病斑、组织坏死等。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真菌性病害
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叶斑病、锈病等。症状通常包括病斑、霉层和粉状物等。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病毒性病害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害,如花叶病、条纹病等。症状通常包括变色、坏死、皱缩等。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同翅目害虫
多年生杂草
包括蒲公英、车前草等,生命周期超过一年,根茎繁殖能力强且种子数量多。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除草剂、人工拔除和改变种植方式等。
一年生杂草
包括狗尾草、马唐等,在一年内完成生命周期,种子数量多且繁殖快。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除草剂、人工拔除和改变种植方式等。
病虫害基本知识PPT课件

a
68
植物 病毒
是一类比较原始的、结构简单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 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由核酸和保护性蛋白衣壳组成, 又称分子寄生物。
a
69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 植物病毒从一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它植物的过程称为传播 (transmission),而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局部的过程称 为移动(moveme病
a
132
菌核
核盘菌属与油菜菌核病
a
133
栅锈菌属
a
层锈菌属 134
柄锈菌属与小麦秆锈 病
a
135
1
胶锈菌属与梨锈病
1. 锈孢子器(左)和性孢子器(右)
2. 桧柏上的冬孢子角
2
a
136
1
2
a
3
1、黑粉菌属 2、小麦散黑粉病 3、玉米瘤黑粉病
137
腥黑粉菌属与小麦腥黑粉 病
求
a
165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a
57
病害类型 植物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
病毒病
细菌病害
真菌病害
高等真菌
低等真菌
a
58
非侵染性病害
a
59
葡萄缺钾症
a
60
植 物 缺 钙 症
a
61
玉米、草莓缺锰症
a
62
a
63
石榴日灼
a
64
除草剂药害
a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资料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资料(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病虫害的)短期预报:以天为单位,预测3 ~ 10天病害或虫害的情况。
如依据田间菌量积累情况、短期天气预报及病原物的侵染特点等预测病害情况B从害虫前一个虫期预测后一个虫期的发生期和发生量。
病程: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
一般将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
病症: 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初侵染和再侵染: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对植物最初的侵染,称为初侵染。
再侵染则是由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再侵染植物的健康部位或健康植株。
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病毒、细菌、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叫传染性病害。
垂直抗性:垂直抗性的植物品种仅对病原物的某些小种具有较高水平的抗性,而对其它小种不具抗性。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侵染过程的为单循环病害。
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病原物对寄主有多个侵染过程,为多循环病害单主寄生和转主寄生: 在同一寄主上完成真菌的生活史,为单主寄生。
需要在不同科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多胚生殖:在一个卵内发生两个或数百个、甚至多达上千个胚胎,进而发育成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非传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传染性病害。
非传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传染性病害。
寄生性:病原物寄生在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
兼性寄生物:以腐生为主,兼能寄生的生物。
交叉保护: 是指病毒的弱毒株系可以保护植株免受同一病毒强毒株系的严重为害的现象。
利用交叉保护,可以通过给植物接种病毒的弱毒株系的办法,从而达到防止强毒株危害的目的。
颉颃作用:是指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现象。
病虫害期考复习材料

病虫害期考复习材料第一章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侵染性病害2.潜伏侵染3.菌物生活史4.全寄生植物5.菌物二、填充题(每空1分,共15分)1.植物在和过程中,由于受到或,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破坏或干扰,使其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植物病原病毒的主要成分为和,位于粒体内部,蛋白质位于粒体表面。
3.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中不适宜的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如、、、、、和等,都会导致非侵染性病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白粉菌目目菌物分属的主要依据是(C)。
A 闭囊壳形态B 闭囊壳和分生孢子形态C 闭囊壳内子囊数目和附属丝形态D 闭囊壳内子囊和附属丝形态2.原核生物是(B)的单细胞生物。
A 既有细胞壁又有细胞核B 只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C 没有遗传物质D 没有细胞壁3.细菌以(B)方式进行繁殖。
A 出芽生殖B 裂殖C 产生孢子D 卵生4.不能渡过不良环境的菌丝体结构是(C )。
A菌核B菌索C吸器D厚垣孢子5.下列菌物中属于专性寄生的是(D )。
A 绵霉属B水霉属C腐霉属D霜霉属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植物病害的病征类型有(A C)。
A 黄化B 霉状物C 锈状物D 肿瘤2.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二者的关系是(A BC )。
A 前者可以促进后者的发展B 后者可以促进前者的发展C 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D 二者互相不影响,没有联系3.关于菌物生活史的正确说法是(BCD )。
A 所有菌物生活史都有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B 典型菌物生活史都有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C 有的菌物生活史中缺无性阶段D 有的菌物生活史中缺有性阶段4.具有直接侵入寄主植物能力的病原物有(AD )。
A 菌物、线虫及寄生性植物B 菌物和细菌C 菌物和病毒D 菌物和线虫5.植物的侵染性病害是由(BC )引起的。
A 农药使用不当B 菌物侵染C 生物因素D 冻害五、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植物发生病害后必须进行防治。
病虫害培训资料

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灌溉和施肥;
4. 科学防治
制定科学的防治计划,针对不同病虫害的出现规律和特点 ,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THANK YOU.
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病毒性病害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害,如花 叶病、条斑病等。症状通常包 括黄化、卷曲、皱缩等。防治 方法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化学
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虫害识别与防治
鞘翅目害虫
由鞘翅目害虫引起的虫害,如金 龟子、天牛等。症状包括咬食、 钻蛀和排泄等。防治方法包括使 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和物理灭 虫等。
病虫害分类
根据侵害部位和发病性质,可将病虫害分为病害和虫害两类 。其中,病害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 ;虫害包括咀嚼式害虫、刺吸式害虫、蛀食性害虫等。
发生原因
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分、营养等环 境因素的变化,如高温高湿、 低温寡照等,可能导致病虫害
的发生。
生物因素
一些病原菌和害虫在土壤和植物 体内寄生或传播,当植物抵抗力 下降或外界条件适宜时,就会引 发病虫害。
农药剂型
不同剂型的农药对病虫害 的防治效果也有所不同, 如乳油、悬浮剂等。
防治策略
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和用药量。
物理防治技术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 灯、高压汞灯等诱杀害虫。
色彩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使用不同颜 色的板材来诱杀害虫。
一年生杂草种类繁多,如稗草、狗尾草等。这些杂草繁殖迅速,危害严重, 需要及早防治。一般采用化学药剂或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多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如车前草、蒲公英等,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繁殖方式多样,难以 根除。一般采用化学药剂或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同时需要注意防止其 抗药性的产生,保护天敌资源。
(完整word版)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环节, 称为食物链, 但一个单纯的食物链是不存在的, 通常是许多彼此交错联系的食物链结合在一起, 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2.种群与群落: 种群, 农田生态中的种群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内彼此密切关联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
群落: 在特定环境中彼此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结构、功能及与环境有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组合。
3. 生态系统: 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内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系统凭借其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4. 生物防治: 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达到控制虫害或病害的目的。
5.农业防治: 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 通过耕作栽培制度, 选用抗(耐)性品种, 加强保健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自然环境等来抑制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6. 颉颃作用:是指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现象。
7. 生理年龄抗性: 寄主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有差异。
8.兼性寄生物: 以腐生为主, 兼能寄生的生物。
9. 病程: 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
一般将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
10.症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组成。
病状是植物本身表现的异常状态, 病症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11.全部种群治理.是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12.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法规.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 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植保措施。
13.世代重叠.是指同一时期内.出现前代和后代混合发生.代界不明显的现象。
14.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内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 系统凭借其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病虫害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世代交替:某些昆虫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或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随季节的变迁而交替进行的现象,即所谓“异态交替”,如蚜虫等。
2、子实体:真菌产生孢子体或孢子的结构称为子实体。
3、年生活史:指昆虫在1年内发生的世代数及其生长发育的过程,即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2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史4、经济阈值: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时的发病数量或最低种群密度(74)5、半持久性传毒:蚜虫获毒和传毒时间较长,但传毒能力只能保持一定时期,称为半持久性传毒。
(又指传毒介体在病株上吸食较长时间而获毒之后,不能马上传播病毒,所吸病毒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循回期,等病毒通过介体中肠和血液、淋巴再到唾腺时,才能开始传毒)6、专性寄生(活体营养):病原菌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取营养,当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亡后,寄主物也停止生长和发育。
7、世代重叠:一些1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期和产卵期时间很长,后代个体发育不整齐,世代之间无法划分清楚,同一时期可以见到不同世代的昆虫,这种现象称世代重叠。
8、交互保护:在寄主植物上接种亲缘关系相近而致病力较弱的菌株,能保护寄主不受致病力强的病原物侵害的现象。
9、年生活史:昆虫在1年内发生的世代数及其生长发育的过程,即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史,称为年生活史。
10、侵染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
(主要包括:①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②病原物的传播;③病原物的初侵染与再侵染三个环节)11、隐症现象:一种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或暂时消失,隐症的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是个带菌植物,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后,隐症的植物还会重新显症。
12、非持久性传毒:指传毒昆虫在病株上吸食几分钟后,病毒粒体即可附着于口针上,使昆虫立即获得传毒能力。
二、填空题1、有效积温法则的作用有:①预测害虫发生期、②预测某一地区某种昆虫的发生代数、③预测昆虫的地理分布、④控制昆虫的发育进度。
(完整版)病虫害防治复习题

病虫害防治一、名词解释保护剂:指在病原菌侵染前先在寄主表面施用,以保护或防御农作物不受病原菌侵染的杀菌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等胃毒剂:经消化统进入虫体起毒杀作用的药剂,如敌百虫,除虫脲等治疗剂:是指病菌侵入植物后或发病后,施用的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或影响植物代谢,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清除病害或减轻病害,这类杀菌剂称为治疗性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等触杀剂:直接接触昆虫体后进入体内,使昆虫中毒死亡的一类杀虫剂,如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杂草: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的天蓝液体,广谱,保护性杀菌剂石硫合剂:由生石灰,硫磺加水按1:1.5:13熬制而成的红褐色透明液体。
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
灭生性除草剂:对任何植物均具有杀伤作用的一类除草剂。
多用于草坪播前除草,如百草枯,草甘膦。
萌前除草剂:在杂草萌发前使用才有效的除锈剂叫萌前除草剂,一般撒入土壤,药效较长。
选择性除草剂:对一些杂草敏感,而对另一些杂草安全的除草剂,如消禾,2,4 —D类症状:植物敏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虫口密度:表示在一个单位内的虫口数量,通常换算为每亩数。
虫口密度也可以用百株虫数表示:(公式)二、填空题1•农药(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内吸、触杀、熏蒸和其他特异性杀虫剂等。
2•园林食叶害虫是指为害叶片,具有咀嚼式口器的一类害虫,其危害状是缺刻、孔洞或咬断3•蚜虫的排泄物称蜜露,它是煤污病病菌的营养来源4•园艺作物病虫害调查的类型一般分为普杳和专项调杳两类5. 星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其危害状是蛀食木质部或韧皮部6•黄褐天暮毛虫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一年一代,以卵在树枝上越冬7•目前有机合成农药的主要剂型有可湿性粉剂、粉剂,乳油,烟剂,和颗粒剂、水剂和片剂等。
8•黄刺蛾以老熟幼虫形态,在树叉处结茧越冬9•草坪除草剂按杀灭作用与杂草生育期关系分为萌前除草剂和萌后除草剂10. 杨树腐烂病、溃疡病病原物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部位是枝干: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
病虫害培训资料

园林养护中常见病虫害防治一、驻干害虫双条杉天牛:危害桧柏、侧柏、龙柏(大于3cm)的枝干。
以成虫越冬,一年一代,3月下旬到5月初,气温十几度时,出来交配、产卵(卵期十天左右),此时进行防治,效果最好,(打3次药,十几天打一次,春季雨少时打药,药效十几天)。
7、8月份化蛹,(30-40天),9月份变成虫,次年三月份活动。
坑道0.5cm宽,2-3cm长,粪便在通道里面,钻的深。
柏肤小蠹:危害桧柏、侧柏、白皮松、雪松、油松、沙地柏。
(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少数幼虫越冬,10%左右,4月中旬5月底出来活动,比双条杉天牛出来的晚。
6月份变成虫,次年4月上旬活动,危害新栽的、长势若的树。
坑道小,贴皮吃,小米粒大小。
合欢吉丁虫: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5月下旬幼虫变老幼虫,六月份花蕾期变成虫,开始补充营养,六月中旬羽化成虫,开始产卵,卵期十天,六月底钻入树干,十一月份开始越冬,此后危害较小,每年3-4月份防治,六月份以后,使用50-60倍氧化乐果,弥补措施。
白蜡:花曲柳窄吉丁虫,一年一代,老熟幼虫在树干里越冬,4月份化蛹,5月上旬到6月份成虫期,开始产卵,(新栽的白蜡有虫眼)防止(10%的敌春棉,盐碱油)比合欢吉丁虫提前一个月打药。
小木蠹蛾:危害白蜡、元宝枫、海棠、银杏、国槐、龙爪槐、丁香。
幼虫钻入树皮,两年一代,六月份上旬化蛹、产卵,一次200粒左右,卵期14-20天,七月上旬有虫孵化期,钻入树皮,七月初打药,六月下旬-七月上旬树干涂抹药,药效好,50-100倍敌敌畏。
四月底喷次药。
柳吉丁虫:危害主要是新出幼虫,一年一代,幼虫树干1cm深越冬,4月初危害,六月份化蛹,7月份开始产卵,(只产一粒),卵期3-5天,此时对着树干喷药,有一定的效果,防治,树干涂白。
大黄鳃金龟:以地下害虫越冬,次年三月份活动,(有根死,有根活,根茎结合处,有咬得痕迹)刚发芽的杨柳嫩梢。
国槐叶柄小娥:危害国槐、龙爪槐、蝴蝶槐。
幼虫蛀蚀当年新梢,一年两代,在槐豆里越冬,以老熟幼虫越冬,六月份羽化、开始产卵,此高峰期打一次药,卵期3-5天,六月下旬幼虫开始危害,,七月底八月初,再打一次药。
病虫害复习资料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
2、潜伏侵染:有些病原物侵染植物后,在较长时间内不表现明显症状的现象。
3、真菌生活史:菌物的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4、全寄生植物: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
5、寄生性:病原物从寄主植物活体中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6、致病性: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害的能力。
7、耐病: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重,但产量和质量部受严重损害的性能。
8、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明显症状的时期。
9、染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
10、初侵染:病原物越冬或越夏后起的首次寄主发病过程。
11、昆虫世代:昆虫由卵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繁殖后代的个体发育史。
12、年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发生的世代数及其生长发育的过程。
13、两性生殖:昆虫通过雌雄交配、受精,产生受精卵,每个卵发育为一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4、孤雌生殖:雌虫不必经过交配或卵不经过受精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与成虫有很大不同,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16、不完全变态:昆虫成虫的特征随着幼虫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步显现,幼虫与成成虫只是个体大小、翅及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有差别。
17、休眠:有些昆虫,当环境条件恶化时处于不食。
不动,停止生长发育的状态,当不良环境消除后,这些昆虫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
18、滞育:有些昆虫,在不良环境尚未到来之前就进入停育状态,即使不良环境解除也不能恢复生长发育,必须经过一定的刺激,才能打破停育状态。
19、羽化:昆虫由若虫或蛹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的过程。
20、补充营养:有些昆虫进入成虫期后性器官尚未成熟,还需要继续取食增加营养,来完成生殖器官的发育。
《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终极版)

《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终极版)病害:植物遭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袭后,其内部生理活动、细胞组织结构和外部器官形态表现出的某种异常状态。
病状:寄主植物受病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
病症:病原物的在寄主病部产生的各种结构特征。
病状类型:畸形、萎蔫、流胶、变色、坏死、腐烂。
病症类型:粉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线状物、伞马蹄状物、胶状物。
无性繁殖:指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从营养体上直接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粉孢子。
有性繁殖: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有性孢子类型: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真菌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
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通常包含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步骤。
真菌门5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锈菌的5大孢子类型: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
病害循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植物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
包含了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源、再侵染源以及病程。
浸染循环:病原菌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引起第一次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第一次发病的整个过程。
寄主植物抗病性: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活动的能力称为抗病性,是寄主的一种属性。
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的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
侵染过程: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分为侵入前,侵入,潜育,发病4个时期。
病程的四个过程: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园林植物检疫对象:1.松材线虫 2.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 3.松疱锈病菌 4.落叶松枯梢病菌5.杨树花叶病毒 6.冠瘿病菌7.草坪草褐斑病菌。
病虫害复习资料

一、植物病害是否都能见到病状和病征,为什么?答:由于病原物不同,病征或大或小,显著或不显著,具有各种形状、颜色和特征。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具有病征表现,只有一部分病原物引起的病害才具有病征。
例如百合无症病毒,木有症状,只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发病。
还有潜隐病毒,也是条件发病。
二、花叶和叶斑、叶枯和叶烧、湿腐和软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花叶和叶斑:花叶是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分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变色部分的轮廓是很清楚的。
叶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
有的叶斑组织只不过是褪绿或变色,但一般都是坏死。
叶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症状。
(2)叶烧和叶枯:叶尖和叶缘的枯死,则一般称作叶烧。
叶枯是指叶片上较大面积的枯死,枯死的轮廓有的不像叶斑那样明显。
(3)湿腐和软腐的区别:组织腐烂时,随着细胞的消解而流出水分和其他物质。
如组织的解体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形成湿腐。
软腐主要先是中胶层受到破坏,腐烂组织的细胞离析,以后再发生细胞的消解.三、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有害生物的侵染,起正常的生理技能受到破坏或干扰,使其经济价值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病原: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原。
是指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因素。
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类。
(1)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能够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
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生物性病原简称病原物。
(2)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无侵染过程,不能相互传染,称为非侵染性病害病害三角:植物病害需要有病原、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四、生物性病原及其病害识别1、菌物的营养体:菌物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
基本类型:(1)原质团:如根肿菌;(2)单细胞:如酵母菌和壶菌;(3)假菌丝:如毕赤酵母和假丝酵母;(4)菌丝体:绝大多数真菌典型的营养体为菌丝体,如梨孢属和根霉属。
病虫害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8页/共44页
植物病害部分
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病害的病原 植物病害的症状 各类病害的一般诊断方法
第9页/共44页
植物病害的概念
任何植物,无论是大田作物、果树和蔬菜,还是茶树或林木,均在长期 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下,形成了各自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周围环境有着一 定的适应范围,并与其它生物种群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如果环境条件发生 剧烈变化或有其它生物的侵染,其影响已超出该种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所 形成的适应限度,导致这种植物的生理机能、组织结构以及外部形态遭到干 扰、破坏和改变,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这 种违背人们栽培目的的现象,即为植物发生了病害。
昆虫基本特征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蜘蛛即螨类,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 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六足四翅。
第1页/共44页
昆虫的口器
1、类型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各种昆虫的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因而 在构造上发生特化,形成各种类型的口器。但主要为咀嚼式和刺吸食式 两个类型。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如蝗虫、甲虫、蝶、蛾类幼虫等; 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蚜虫、蝽类、介壳虫、蚊子等。此外,还有蝶、 蛾类的虹吸式口器,苍蝇的舔吸式口器等。
第5页/共44页
此外,不少昆虫还具有群集性、迁飞与扩散性等。 (群集性:是指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
如蚜虫常群集在作物的嫩芽上。粉虱常群集在茄科蔬菜的背面等。 迁飞与扩散性:不少农林害虫,在成虫羽化到翅骨化变硬后,有成群从一个 发生地长距离地迁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如粘虫、小地老虎等。
植物病原细菌导致的症状常常是组织坏死和萎蔫,少数能引起肿瘤。而且常在 病斑周围呈水责状或油责状,在病斑上有时出现胶状物(菌脓).这是细菌病害 的重要标志。
病虫害基本知识ppt课件

.
78
• 已经记载的植物细菌病害 500种以上。
.
79
• 在中国,水稻
白 叶 枯 病 (X. oryzae pv. oryzae )于70
年代初连续3 年在长江流域 大流行,每年 发病面积约 133.3 万 公 顷 , 重病稻田一片
枯焦。
.
80
世界性重要细菌病害是:
• 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中 国、日本和 东南亚各国。
(有机环境)
食物:寄主植物、动物,腐败物等。 天敌:捕食性、寄生性,致病微生物物等。
其它:共生关系,中性关系,竞争关系。
.
55
害虫防治
• 8 字方针: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 基本方法: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 3、生物防治 4、物理防治 5、机械防治 6、化学防治
.
56
作物病害
• 什么是作物病害? 作物某些环境因素连续反常并超过作物适应 范围,或受生物因素的侵袭,使其正常生 理功能出现障碍,形态或品质上发生变色、 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变化的现象。
.
68
植 物 病 毒
是一类比较原始的、结构简单的、能够自我 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由核 酸和保护性蛋白衣壳组成,又称分子寄生物。
.
69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 植物病毒从一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它 植物的过程称为传播(transmission), 而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局部的过程称 为移动(movement)。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昆虫的繁殖
.
20
病虫害培训资料

高温处理
通过高温处理种子、土壤等,杀死 其中的病原菌和虫卵,降低病虫害 的发生概率。
防护设施
针对某些特定的病虫害,可以设置 防护网、遮阳网等设施,阻止病虫 害的传播和侵入。
03
病虫害防治案例解析
Chapter
案例一:水稻病虫害防治
病害识别
水稻常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等,要通过观察叶片、茎部等症 状,及时识别病害。
绿色防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环保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防治技术成为了病虫害防治的首选。这 种技术旨在通过环保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 染。
多样化方法
绿色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措施等多种方法。例 如,利用天敌控制害虫、使用黄板诱捕害虫、优化灌溉和施肥制度 等。
整合应用
虫害识别
水稻常见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需注意检查叶片、穗部等 部位的虫害迹象。
防治方法
采用合理的轮作、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 结合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综合防控水稻病虫害。
案例二:果树病虫害防治
病害识别
果树常见病害有疮痂病、炭疽病等,要留意果树叶片、果实等部位的异常症状,准确识别 病害。
病虫害培训资料
汇报人: 2023-11-17
目录
• 病虫害概述 • 病虫害防治方法 • 病虫害防治案例解析 • 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01
病虫害概述
Chapter
病虫害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虫害指的是对农作物及其产品产生有害影响的生 物,包括病害(由病原体引起)和虫害(由昆虫、 螨类、线虫等引起)。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
未来,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有望应用于病虫害防 治,实现无人化、高效化的防治作业。
病虫害培训资料课件

食叶式害虫
如蛾类、蝶类等,它们以 叶片为食,造成叶片缺刻 、穿孔、全叶吃光等症状 。
蛀干式害虫
如天牛、吉丁虫等,它们 钻蛀植物枝干,造成枝干 枯萎、死亡等症状。
病虫害鉴别方法
症状识别
生物学诊断
观察植物的异常表现,如变色、坏死 、畸形等,以及病斑的形状、颜色、 大小等特征。
在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中的 残株、落叶等,减少病菌和害虫的 越冬场所。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农作 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生物防治
天敌保护利用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如寄生蜂 、捕食性昆虫等,以控制害虫的
数量。
微生物农药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 防治病虫害,如苏云金杆菌、白
僵菌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 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
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指标,合理选择农药 品种和施用时间,避免盲目用药。
安全用药
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确保农药使用不对人体 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应轮换使用不同作 用机理的农药,以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
05
病虫害案例分析
某地区小麦锈病大爆发案例
案例概述
某地区小麦种植区遭受锈病大爆发,导致大量 小麦植株受害,产量大幅下降。
症状识别
小麦叶片出现黄色或绿色长条纹,随后出现黑 色或褐色的粉状物。
防治措施
采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定 期喷洒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控制。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课件资料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课件资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一、名词释义1.病症: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2.寄生:病原体在活细胞或组织中获取营养的能力。
3.单周期病害和多周期病害:在植物生长季节,只有一个侵染过程是单周期病害。
在植物生长季节,病原菌对寄主有多个侵染过程,是一种多周期的病害。
4.世代重叠:是指同一时期内,出现前代和后代混合发生,代界不明显的现象。
5.种群和群落:种群,农田生态中的种群是在特定空间和时间内彼此密切相关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群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组合,具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功能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6.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病毒、细菌、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叫传染性病害。
7.植物检疫:国家颁布法规,设立专门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和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病虫草害传播的植物保护措施。
8.病程: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
一般将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
9.趋化性:指昆虫在反射基础上的进一步{水平的神经活动。
它是昆虫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行为,或趋化或回避。
其趋化性包括旋光和趋化性及趋温性。
10.植物病害:指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干扰和破坏,导致植物内外、生理和组织方面的异常现象。
11.抗病性: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及侵染后所造成损失的能力称为抗病性。
12.世代:昆虫的生命周期从卵开始,经过幼虫和蛹,达到成年性器官的成熟,并能繁殖后代。
它被称为一代,简称一代。
13.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环节,称为食物链,但一个单纯的食物链是不存在的,通常是许多彼此交错联系的食物链结合在一起,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14.交叉保护:指弱病毒株能保护植物免受同一病毒的强病毒株的严重伤害的现象。
利用交叉保护,我们可以通过给植物接种弱病毒株来防止强病毒株的危害。
15.年生活史:昆虫以当年越冬虫期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成为年生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题1、泡桐丛枝病的病原为:()A、细菌B、病毒C、真菌D、植原体2、以下哪种真菌不属于专性寄生的?()A、腐霉菌B、白粉菌C、霜霉菌D、锈菌3、以下哪种孢子属于有性孢子?()A、游动孢子B、担孢子C、厚垣孢子D、芽孢子4、翠菊黄化病的病原为:()A、真菌B、病毒C、植原体D、细菌5、桃缩叶病的病原为:()A、真菌B、病毒C、植原体D、细菌6、下列不属于病害三角关系中的要素的是:()A、病原B、寄主C、环境D、人7、根结线虫病引起的植物症状是:()A、丛枝B、须根C、根部肿瘤D、枝干肿瘤8、天牛的前翅是()A、膜翅B、鞘翅C、缨翅D、半鞘翅9、叶蜂幼虫的类型属()A、原足型B、多足型C、寡足型D、无足型10、天牛的触角为________。
()A.丝状B.刚毛状C.念珠状D.环毛状11、以下哪个措施不适合用于病毒病害的防治?()A、喷杀虫剂B、喷杀菌剂C、病害检疫D、清除病株12、以下哪种病原物不是专性寄生的?()A、锈菌B、病毒C、植原体D、细菌13、以下哪种症状是植原体病害通常引起的?()A、腐烂B、丛生C、肿瘤D、粉霉14、花卉出现烂根的原因可能性是:()A、缺少营养B、浇水过多C、大气污染D、温度过高15、以下哪种介体不能传播植物病毒病害?()A、蚜虫B、农田操作工具C、种子D、气流16、以下哪种因素引起的病害为非侵染性病害?()A、真菌B、细菌C、线虫D、高温17、杨树溃疡病的病原为:()A、细菌B、真菌C、植原体D、病毒18、蝗虫的后足为()A、跳跃足B、步行足C、捕捉足D、携粉足19、蝴蝶的前翅是()A、覆翅B、鳞翅C、半鞘翅D、膜翅20、黄刺蛾的变态属于()A、过渐变态B、不完全变态C、完全变态D、表变态21、以下属于植物非侵染病害的是:()A、由雷电造成的植物死亡B、由细菌侵染引起植物死亡C、由线虫侵染导致的植物枯死D、由天气干旱造成的植物枯死22、以下哪个特征符合植原体?()A、属于非细胞生物B、比病毒小C、没有细胞壁D、能够人工培养23、以下哪种孢子不是真菌的有性孢子?()A、担孢子B、芽孢子C、子囊孢子D、接合孢子24、以下哪种病原物为专性寄生的?()A、病毒B、腐霉C、镰刀菌D、丝核菌25、以下哪种症状不符合“病毒”病害的特征?()A、坏死B、花叶C、碎锦D、腐烂26、以下哪种病害在田间主要由昆虫传播? ()A、紫薇白粉病B、玫瑰锈病C、月季黑斑病D、泡桐丛枝病27、苗木白绢病的病原为:()A、细菌B、真菌C、病毒D、植原体28、植物叶部细菌病害在田间通常的传播方式为:()A、植物种子B、叶蝉C、雨水D、气流29、猎蝽的前翅是()A、鳞翅B、覆翅C、半鞘翅D、鞘翅30、金龟子的幼虫(蛴螬)类型属于()A、寡足型B、无足型C、原足型D、多足型31、口器向下,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大致成______,这种头式叫下口式。
()A.直角B.锐角C.钝角32、捕捉足的_______ 特别长。
()A. 胫节B.转节C.腿节D.基节33、昆虫的心脏位于_______之中。
()A.腹血窦B.背血窦C.围脏窦34、蝗虫的单眼称为________。
()A.背单眼B. 侧单眼C.侧背单眼35、锉吸式口器为_______特有的口器。
()A. 虱子B.蚤类C.蓟马D.书虱36、由以下哪种情况引起的植物生长不良属于侵染性病害?()A、天牛B、线虫C、缺水D、缺肥37、下列哪种孢子属于无性孢子?()A、分生孢子B、卵孢子C、担孢子D、接合孢子38、以下哪个特征符合植物病原细菌? ()A、无细胞壁B、不能人工培养C、大多短杆状D、属于非细胞生物39、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病程?()A、传播期B、侵入期C、潜预期D、发病期40、根癌病的病原为:()A、真菌B、植原体C、病毒D、细菌41、最不适宜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的方法是:()A、检疫B、轮作C、杀菌剂灌根D、栽植抗线虫植物42、炭疽病的病原为:()A、细菌B、真菌C、病毒D、线虫43、蜜蜂的后足为()A、游泳足B、开掘足C、捕捉足D、携粉足44、寄生蝇的幼虫类型属:()A、多足型B、寡足型C、原足型D、无足型45、甲虫属于:()A、鳞翅目B、鞘翅目C、膜翅目D、半翅目46、蝴蝶的变态类型是________。
()A. 表变态B.不完全变态C. 完全变态D.增节变态47、昆虫的前翅着生在_______上。
()A.前胸B.中胸C.后胸48、美国白蛾幼虫的口器为________。
()A.刺吸式B.虹吸式C.咀嚼式D.嚼吸式49、家蚕蛾的触角为________。
()A.丝状B.念珠状C.环毛状D.羽毛状50、螳螂的前足为________。
()A.爬行足B.捕捉足C.游泳足D.跳跃足51、马尾松毛虫幼虫属于()A、无足型B、多足型C、寡足型D、步行足52、以下哪种因素最容易引起植物烂根?()A、干旱B、土壤长期积水C、土壤中铁元素较少D、土壤pH较高53、有潜伏侵染的病害有:()A、草坪锈病B、月季白粉病C、兰花炭疽病D、桃缩叶病54、以下哪种真菌的孢子在田间通常被雨水稀释传播?()A、担孢子B、分生孢子C、冬孢子D、子囊孢子55、以下那种杀菌剂是内吸杀菌剂:()A、石硫合剂B、代森锌C、多菌灵D、敌克松56、花木白纹羽病的病原为:()A、细菌B、病毒C、真菌D、植原体57、蜜蜂的后足是:()A. 开掘足B.步行足C.捕捉足D.携粉足58、锈菌的哪种孢子可多次侵染?()A、担孢子B、夏孢子C、锈孢子D、冬孢子59、金龟子的触角为()A、鳃片状B、栉齿状C、锯齿状D、球杆状60、龙虱的后足为()A、游泳足B、步行足C、捕捉足D、跳跃足61、由于大气污染而造成的花卉死亡现象称为:()A、损伤B、侵染性病害C、伤害D、非侵染性病害62、蚂蚁在昆虫分类中属于()A、膜翅目B、直翅目C、等翅目D、鳞翅目63、昆虫的气门属于:()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64、某一昆虫,已经脱了三次皮,,请问该昆虫应处在几龄?()A.2龄B.3龄C.4龄D.5龄65、锈菌属于以下哪个门?()A、鞭毛菌门B、接合菌门C、子囊菌门D、担子菌门66、下列属于园林刺吸五小害虫的有()A、天牛B、网蝽C、马蜂D、蚜虫67、白粉病不符合以下哪种特点?()A、病原为子囊菌门的真菌B、有再次侵染C、通常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D、病菌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68、青枯病的病原为:()A白粉菌B锈菌C细菌D丝核菌69、蝗虫的前翅是:()A. 膜翅B.鞘翅C.半鞘翅D.覆翅70、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为:()A、病毒B、真菌C、植原体D、细菌71、以下哪种孢子不是锈菌产生的孢子?()A、担孢子B、冬孢子C、夏孢子D、卵孢子72、以下哪种病原物不能侵染植物根部?()A、腐霉B、锈菌C、线虫D、细菌73、在林间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为:()A、雨水B、昆虫C、气流D、菟丝子74、鳞翅目昆虫的变态类型属于()A、不全变态B、渐变态C、半变态D、完全变态75、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植物病害?()A、温度过低使植物叶片冻伤B、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形成的共生根瘤C、雷电造成的树皮灼伤D、昆虫对叶片的取食76、蓟马的翅是()A、鳞翅B、鞘翅C、覆翅D、缨翅77、蚜虫在昆虫分类中属于()A、直翅目B、半翅目C、同翅目D、双翅目78、农药剂型中可湿性粉剂可用于()。
A 喷粉B 喷雾C 拌种D 超低容量喷雾79、触角和附肢等胶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腹节多数不能扭动,这种蛹为()A. 离蛹B. 被蛹C. 围蛹D. 裸蛹80、厕蝇属于()A 植食性B 肉食性C 腐食性D 杂食性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真菌的营养体称为。
2、寄生物所能寄生的植物种类称为。
3、比病毒大,比细菌小,没有细胞壁的病原物为。
4、真菌的有性孢子通常一年产生次。
5、锈菌属于真菌中门。
6、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了和“病征”两部分。
7、郁金香碎锦病的病原为。
8、昆虫主要是靠进行排泄的。
9、植物病原病毒所含的核酸类型大多为。
10、波尔多液的成分为、生石灰和水。
11、家蝇的后翅变为。
12、杨扇舟蛾的蛹类型属于。
13、大多数昆虫最适温区是摄氏度。
14、黄刺蛾属于目昆虫。
15、大多数小蠹侵害木。
16、竹丛枝病的病原为。
17、昆虫的胸足明显地分为节。
18、黄刺蛾属于目昆虫。
19、外囊菌属于菌门。
20、比病毒大,比细菌小,没有细胞壁的病原物为。
21、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为病害。
22、菌核是由真菌的纠结在一起形成的一种休眠体。
23、桑寄生植物的寄生类型属于。
24、郁金香碎锦病的病原为。
25、红蜘蛛一般以危害叶片。
26、马蜂的蛹类型属于。
27、双翅目昆虫具有对翅。
28、天牛属于目昆虫。
29、植物检疫又叫。
30、真菌的有性孢子通常一年产生次。
31、植物出现花叶症状,可能是由引起的病害。
32、植物病害防治的方针是。
33、子囊菌门的有性孢子是孢子。
34、植物病害从一年发生到来年再度发生的整个过程,称为病害的。
35、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指。
36、胡蜂翅的连锁类型是型。
37、等翅目昆虫通称。
38、大袋蛾以越冬。
39、小蠹属于目昆虫。
40、枯叶蝶休息时类似枯叶的形态称为现象。
41、菌索是由紧密交织而成的线型休眠体。
42、锈菌的生活史必须在两种植物上才能完成,这种现象称为。
43、真菌的繁殖包括无性繁殖和两种。
44、锈菌通常产生种类型的孢子。
45、松材线虫在自然界主要由传播。
46、昆虫最普遍的的繁殖方式是生殖。
47、蚕蛾的蛹类型属于。
48、昆虫的胸部具有对足。
49、松叶蜂在昆虫分类中属于目。
50、昆虫是靠进行呼吸的。
51、香石竹枯萎病的病原为。
52、外囊菌属于菌门。
53、桑寄生植物的寄生类型属于。
54、寄生物所能寄生的植物种类称为。
55、属于全寄生的寄生性种子植物为。
56、昆虫的胸足明显地分为节。
57、目前,世界上种类数目最多的动物是节肢动物门纲。
58、产生子囊孢子的真菌属于门。
59、棉蚜夏季最常采用的繁殖方式是生殖。
60、尺蛾在昆虫分类中属于目。
61、植物病原细菌的形状大多为。
62、黄杨绢野螟蛾的翅是翅。
63、石硫合剂的成分为、生石灰和水。
64、竹丛枝病的病原为。
65、真菌的营养体称为。
66、美国白蛾的幼虫危害林木时常吐丝织成。
67、金龟子的前翅是翅。
68、昆虫的头部具有和眼等感觉器官,所以是感觉中心。
69、昆虫主要是靠进行排泄的。
70、天敌昆虫分为捕食性和两类。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并在题下改正。
1、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寄生范围往往较宽。
()2、植物病毒和植原体均为专性寄生的。
()3、蚱蝉的变态类型是完全变态。
()4、白蚁的繁殖蚁有长翅,短翅和无翅不同类型这称为昆虫性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