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三级读书笔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笔记(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狭义: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备,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资源员工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战略,组织,制度,人员,费用规划】【战略规划: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人员规划:是关于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拿出成果)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5:1为招聘、选拨、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的基础;2为员工的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是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
】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收集信息,对岗位存在进行系统化分析2、确定岗位任职资格条件3、将研究成果以文字和表格加以表述,形成岗位说明书等人事文件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是对岗位某一事物或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4 :1岗位劳动规则(各种行为规范针对员工:时间规则-作息、组织规则-上下左右关系,岗位规则-重要规则,对岗位具体职责任务手段操作手段);2定员定额标准(定员标准-、各岗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笔记(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 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第一单元 工作岗位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人力资源规划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狭义: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备,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资源员工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战略,组织,制度,人员,费用规划】【战略规划: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人员规划:是关于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具备的备的资格条件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拿出成果)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 【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5:1为招聘、选拨、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的基础;2为员工的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是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
】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收集信息,对岗位存在进行系统化分析2、确定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确定岗位任职资格条件 3、将研究成果以文字和表格加以表述,形成岗位说明书等人事文件果以文字和表格加以表述,形成岗位说明书等人事文件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是对岗位某一事物或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笔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
狭义的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的)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2、组织规划;3、制度规划;4、人员规划;5、费用规划二、工作岗位分析概述(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6、更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三、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一)书面资料(二)任职者的报告(三)同事的报告(四)直接的观察四、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一)岗位规范1、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范.2、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3、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阅读笔记.doc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阅读笔记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经济学:它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学科。
劳动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是一门科学。
一、劳动力资源稀缺的性质: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求和愿望有关。
2.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力资源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第二,企业和个人是市场运作的主体,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选择)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用资源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只是对效用最大化的扭曲,它突出了效用的货币利益,而忽略了非货币利益。
3.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劳动力市场上,家庭是劳动力的提供者,而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者。
通过双方的众多选择,劳动力按照一定的工资率被分配到生产某种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岗位上。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决定了一个经济和社会的就业规模和工资水平。
从生产要素的投入来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动调节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了工资。
就业和工资的确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多选)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是理解客观现象,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什么”问题。
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设条件——,并提出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2.规范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它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解释“应该是什么”的经济现象。
目的: 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主要障碍:信息壁垒,制度壁垒,市场缺陷。
因此,规范性研究方法往往成为政府制定社会和经济政策的工具。
第二节劳动力供求一、劳动力和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它指的是所有人口,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员,他们有工作能力和就业要求,在一定年龄内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即社会劳动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专业技能 读书笔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读书笔记目录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2)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2)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 (2)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设计 (6)第二节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8)第一单元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 (8)第二单元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9)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11)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 (14)第一单元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14)第二单元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14)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 (15)第一节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15)第一单元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15)第二单元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 (18)第三单元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19)第四单元其他选拔方法 (21)第五单元员工录用决策 (23)第二节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 (23)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5)第一单元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25)第二单元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 (28)第四节劳务外派与引进 (29)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31)第一节培训管理 (31)第一单元培训需求的分析 (31)第二单元培训规划的制定 (35)第三单元培训组织与实施 (36)第四单元培训效果的评估 (38)第二节培训方法的选择 (40)第三节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48)第四章绩效管理 (52)第一节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开发 (52)第一单元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52)第二单元绩效管理系统的运行 (56)第三单元绩效管理系统的开发 (58)第二节绩效管理的考评方法与应用 (58)第一单元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58)第二单元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 (58)第三单元结果向导型考评方法 (59)第五章薪酬管理 (59)第一节薪酬制度的设计 (59)第一单元薪酬管理制度制定依据 (59)第二单元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 (62)第三单元工资奖金制度的调整 (62)第二节工作岗位评价 (62)第一单元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 (62)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与标准 (65)第三单元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 (67)第三节人工成本核算 (67)第四节员工福利管理 (69)第一单元福利总额预算计划 (69)第二单元各类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核算 (69)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70)第一节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70)第二节集体合同制度 (71)第三节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74)第四节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75)第五节工作时间与最低工资标准 (78)第一单元工作时间制度 (78)第二单元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80)第六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81)第一单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81)第二单元工伤管理 (82)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知识要求: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广义的人力资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人力资源三级笔记总结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管理:关系(1)人与人:协调(2)人与物:匹配(配置)(3)人与资源: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劳动关系培训与开发:培训管理(找对象、计划、实施、评估)第一节培训管理第一单元培训需求的分析一、作用:指导性、前提、首要环节、重要保障具体作用:(1)找差距(实际与理想)(2)找解法(3)前瞻性(4)成本预算(5)达成共识二、内容:(1)层次分析:战略、组织、个人(2)对象分析:新旧员工(3)阶段分析:目前与未来能力要求一、实施程序(1)准备工作:建档、联系、反映(领导)、调查(2)调查计划:计划、目标、方法、内容(3)调查工作:动议或愿望、汇总、分析(现状、问题、差距、汇总)(4)结果:归档、分析、写报告二、分析报告:背景、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结果、评论、附录、提要三、收集方法:分析模型:(1)循环评估模型:连续反馈(2)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理想与现实差距(计划、研究、目录、分析、规划、设计、新的规划)(3)绩效差距分析模型(发现、预分析、需求)(4)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注意事项:现状、问题、效果、找需求第二单元培训规划的制定一、内容:(1)项目(优先顺序、目标群体、规模、培训目标)(2)内容开发(基本原则:满足需求、突出重点、立足当前、讲求实用、考虑长远、提到素质)(3)实施过程(各个环节、教学方式、环境)(4)手段(成败、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运行情况)(5)资源筹备(6)培训成本预算二、年度计划:目的(宏观战略)、原则、需求、培训目的或目标、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和方式(内外培训、内外聘教)、教师、考评方式、调整或变更、预算、签发人能力要求:一、步骤和方法(1)需求分析:目的(差距)、结果、方法(2)工作说明:目的、结果(活动一览表、树形图、流程表)、方法(观察法等)(3)任务分析:目的、结果(统计表)、方法(实际表现、心理活动)(4)排序:目的(内在联系——首要因素)、结果(学习流程图)、方法(5)陈述目标:目的(收集资料)、结果(工具和助手、反映行为、标准)、方法(6)设计测验:目的(反馈、修改、调整、下一次规划)、结果(是否可行、一致)(7)培训策略:目的、结果(性质、类型活动)、方法(8)内容:目的(因素:知识、技能、能力,方式:文字、图像、情景)、结果(培训教案)、方法(细节先后顺序)(9)实验:目的(使得规划有效)、结果(改进、调整)、方法二、制定:汇总、审批、培训过程确定、次序表三、经费预算:来源、分配和使用、成本收益计算、预算计划、控制成本第三单元培训组织与实施要求:准备、分组、检查能力要求一、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技巧、工具、效果评估、培训与评估的意义)二、实施与管理(1)前期:通知、后勤、时间、资料、老师、经费、学员、讲义、评估方法(2)实施:课前(音乐、茶水、签到、引导入座、介绍、纪律)开始(主题、自我介绍、后勤、管理介绍、目标和日程、破冰)器材维护、保管(3)知识或技能传授(注意:表现、反应、沟通与协调、摄影录像)(4)回顾与评估(5%时间总结)(5)后期:致谢、问卷、证书、清理、效果评估三、外部培训(申请、合同、不影响工作)四、控制(资料、理现差距、分析计划、设计工具、检讨、纠偏、落实)注意事项(让受训者变培训者、时间与空间利用)第四单元培训效果的评估(知识+能力+态度+绩效+投资回报率)一、信息种类(及时性、合理与否、设置、教材、老师、时间、场地、学员群体的选择、学员的选择、培训的形式、组织与管理)二、收集渠道(生产管理或计划部门——发言权、受训人员、管理部门与主管领导——最具发言权、培训师——关键)三、评估指标(认知、技能、情感、绩效、投资回报)(绩效=能力+知识+态度)(需求——动机、态度——行为)能力要求一、信息收集方法(资料、观察、访问、调查)二、信息整理和分析(直方图)三、效果的跟踪与监控(全程)(1)前(2)中:学员与内容的相关性、认知程度、内容(计划与实施一致)、进度和中间效果、环境、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3)效果评估:得到什么、对工作的变化、公司的经营绩效(关键)(4)效率评估:高层支持(行政与资金)四、监控总结(自评、公司对学员评估)第二节培训方法的选择(简答题)一、直接传授型二、实践型培训法(掌握技能、经济、边学边干、实理结合)三、参与型培训法四、态度型训练法五、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能力要求一、选方法程序1、确定领域2、适用性A、基础理论:讲义法、项目指导法、演示法、参观B、解决问题:案例分析法、文件框法、课题研究法、商务游戏法C、创造性:头脑风暴法、形象训练法、个人指导法、模拟训练法D、态度、价值观及人格情操:面谈法、集体讨论法、集体决策法、角色扮演法、悟性训练、管理方格理论F、基本能力开发:自我开发的支持、集中训练跟踪培训3、优选方法:针对性、目标适应性、群体特征相适应(职务、技术心里成熟度、个性、可离度、工作压力、企业文化相适应、培训设备)二、方法应用1、案例分析法(准备、介绍工作、案例讨论、总结、案例编写(目的、收集资料、写作、检测、定稿))2、事件处理法(准备、实施、实施要点、记录事件背景(5W2H))3、头脑风暴法(不表明身份、5-10人、准备、热身、明确问题、记录思想、畅谈(创意阶段)(不得私下交流、不得评论他人、一次发表一个见解)、选择1—3个方案)第三节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一、制度(内涵:主体——企业与员工、构成:培训服务、入职、激励、考核评估、奖惩、风险管理制度)二、岗位培训(基本的、重要的、提高总体素质)三、制定要求(战略性、长期性、适应性)能力要求1、风险管理制度(确定劳动关系、合同、利益获得原则)2、激励制度(员工、部门及主管、企业本身)第四章绩效管理第一节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开发第一节设计知识要求一、基本内容1、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及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和策略2、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有效贯彻实施(总流程:宏观的、具体考评程序:微观的)二、认识1、国内(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考核反馈、激励发展(绩效工资的设计方法及分配方式)(关键))2、国外(指导、激励、控制、奖励(最主要的))能力要求总流程设计1、准备A、考评人员:上级(60%--70%)、同级(10%)、下级(10%)、外部(10%)(不一定有外部)B、考评方法(依对象选择):管理成本、工作实用性、适用性(高层:行为和品质为导向、基层:结果为导向)C:考评体系:成果(凝结劳动)、过程(潜在劳动和流动劳动)、心理品质和能力素质D:全过程:时间、程序确定、方法:捉住两头、吃透中间(领导:良好前提、基层:坚实基础)2、实施阶段注意问题:A、增强核心竞争力(目标、计划、监督、指导、评估)B、收集积累信息3、考评阶段(准确性、公正性(审计系统、申述系统)、结果反馈方式、再检查、再审核)4、总结阶段(系统的诊断:制度、体系、指标、标准、全过程、企业组织,主管责任:月、季、年总结会,掌握面谈技巧)5、应用开发(考评者能力开发、被考评者绩效开发、系统开发、企业绩效开发)第二单元绩效管理系统的运行知识能力绩效面谈的种类1、内容与形式分:计划、指导、考评、总结面谈2、具体过程及特点:单向劝导式、双向倾听式、解决问题式、综合式面谈能力要求(故障:系统故障、认知理解故障)一、提高面谈的措施和方法1、准备:计划、收集资料2、具体措施:针对性、真实性、及时性、主动性、适应性二、改进方法与策略1、差距原因:A:差距:目标比较法、水平比较法(纵向)、横向比较法B:原因:主管和客观、情商与智商、内与外环境2策略(预防与制止, 正负激励:及时性、同一性、预告性、开发性原则, 组织变革与人事调整:劳动组织、岗位人员、非常措施)三、矛盾与解决(成功归主观、失败归客观)1、矛盾:员工自我矛盾、主管自我矛盾、组织目标矛盾2、措施与方法:面谈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考评中就是论事第三单元能力要求1、检查与评估:座谈法、问卷调查法、查看工作记录、总体评价2、绩效管理系统的再开发第二节绩效管理的考评方法与应用(特征性、行为性和结果性)第一单元行为导向性主观考评方法知识要求(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内容上分:品质主导型(潜质为主)、行为主导型(适合管理性、事务性)、效果主导型(适合生产性、操作性)能力要求第二单元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第三单元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能力要求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招募原因:自然减员、规模扩大、人员流动)一、招募来源二、选拔(1)、简历筛选(结果:不超过两页、客观内容:个人信息、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成绩、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逻辑性)(2)、筛选申请表(判断应聘者态度、关注与职业相关问题、注明可疑之处)(3)、笔试A、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一般知识、专业知识)B、特点(优点:信度和效度、高效率、发挥水平,缺点:不能考察态度、修养、管理能力、口头表达、操作能力)C、方法应用(命题是否恰当、评阅规则、成绩复核)(4)、面试A、内涵B、发展:形式多样、情景模拟、C、目标(考官和应聘者):同(融洽氛围、相互了解、深层了解、双面选择)、不同(目的不同、考官主导)D、基本程序:准备(时间、地点、提纲、资料)、开始(热身问题)、正式(灵活提问、多元化形式)、结束、评估(评分式评估)E、环境布置:(P72)F、方法1、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2、结构化面试(优点:减少主观、提高效率,缺点:过于程序化、范围小、不灵活)和非结构化面试(无固定模式)G、面试问题的设计1、技巧: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或否)、清单式、假设式、重复式、确认式、举例式2、注意问题:提相互矛盾问题、不提引导式问题、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察言观色(5)心理测试1、人格测试(16种)(除了以下6种就是人格)2、兴趣测试(6种:现实、智慧、常规、企业、社交、艺术)3、能力测试:普通能力、特殊能力(熟练水平、特殊潜能)、心理运动机能4、情境模拟测试法5、背景调查6、体检第二节录用决策策略:1、多重淘汰式2、补偿式3、结合式注意问题:1、全面衡量2、少而精3、不能求全责备第三节评估方法应用题:招聘30人,参与150人,实招20人;直接成本38000元、招募成本12000元、选拔成本18000、录用成本8000元,间接成本13000元、新员工创造价值5000元;总成本51000元,单位成本5100/201、成本效益评估A、招聘成本B、成本效用评估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0/51000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150/18000选拔成本效用=被选用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20/18000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20/8000C、招聘收益成本比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5000/510002、数量与质量评估A、数量评估录音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0/150*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20/30*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150/30*100%B、质量评估3、信度与效度评估A、信度评估(可靠性或一致性)稳定系数(同方法不同时间一致性)、等值系数(同一应聘者两种对等的方法结果一致性)、内在一致性系数B、效度评估(有效性或精确性)预测效度(预测行为的有效性)、内容效度(测出想要的效果)、同侧效度(测试与实际比较)第四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单元空间配置一、人员配置的原理1、要素有用原理(人的配置)2、能位对应原理(能者居之)3、互补增值原理(取长补短)4、动态适应性原理(适应与不适应相互转化)5、弹性冗余原理(有压迫、又能身心健康)二、劳动分工1、层次: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前两个都是社会分工)、个别分工(企业内分工)2、作用:有利于简化工作、劳动工具专业化、发挥专长、加快速度、防止工时浪费3、形式:职能分工、专业分工、技术分工4、原则(五个分开一个注意):生产和管理服务分开、工艺和工种分开、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技术高低不同分开、注意劳动细分带来的消极影响(劳动细分改进方法:扩大业务法、充实业务法、工作连贯法、轮换工作法、小组工作法、兼岗兼职、个人包干负责)三、劳动协作1、内容:把握局部完成整体2、种类:简单协作、复杂协作;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空间和时间范围3、基本要求:协作关系、合同制度、政策手段4、作业组(三个最基本):协作关系、协作形式、组织形式A、需要:共同完成、看管机器、便于管理与交流、加强联系、没有固定的工作地B、工种的区分组成区分:专业组合综合组轮班:轮班作业和圆班作业(早中晚)C、内容:民主管理、正确配备人员、选好组长、确定规模(10—20人)四、工作地组织A、内容:(装备和布置、秩序和环境布置、供应和服务)B、要求:有利于生产、装备、身体、环境五、员工空间配置的方法1、以人为标准2、岗位为标准3、双向选择4、匈牙利法(任务指派法)五、现场管理5S(6s加了安全即安全教育)A内容(整理、整顿、清扫:现场)、(清洁、素养:规范化和人员素质)B目标:时间为零、不良品为零、浪费为零、事故为零、不良行为为零六、环境优化(忌讳蓝色、紫色、其次红色、橙色;最好为黄绿色和蓝绿色)(温度:夏18-24,冬:7--24)第二单元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一、工作时间组织的内容1、主要任务:建立工作班制、组织好工作轮班、合理安排工时制度2、班制:单班(不利于厂房设备的充分利用、利于起居规律、利于身体健康)、多班制(合理利于设备、缩短周期、但比较复杂)3、工作制:弹性、非全时(家庭主妇)、分值制(两人担一班)、大班制二、注意问题(利于工时、节约人力、平衡人力、健全交接班、适当交叉班、夜班影响(方法:增加休息、缩短次数))三、工作轮班的组织形式1、两班制(早中班、每周换一下班)2、三班制(早中晚班)A、间断性三班制(公休日不生产、一班使用正倒班)B、连续性三班制(不停止、除了维修或停电)即四班三运转(每周工作四十小时、每8天休息2天、每9天休息3天但每月休息1天)优点:利用率高、缩短工人工作时间、减少夜班、增加时间学习、提供更多岗位3、四班制A、四八交叉B、四六工作制C、五班四运转(10天休息2天)有一副班做清洁(不超过6小时)(大中型企业)第四节劳务的外派与引用1、概念2、形式主体看:公派和民间方式看:走出去和引进来3、程序(考过):申请——面试——签合同——交资料——接受培训——办证——审查证明——费用4、外派的管理:A、审查:申请表、合同、证明、是否合法经营与身份证、劳动人员的合格证B、挑选(不能出境):犯法的、民事案件未了的、服刑的、劳教的、不利国家人民的人C、培训:内容(法律、礼仪、职业道德、劳工制度、外语、国别概况、民俗风情)、方式(技术、适应性、考试)5、劳务引进的管理A、有效文件:履历证明、报告、资格证明、健康状况)B、基本条件:18周岁、身体健康、工作经历、无犯罪记录、有效证件6、入境后工作:申请就业证和居留证第五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制度的设计一、1、内涵:一切形式的报酬薪金——白领(时间较长:年薪和月薪)工资——蓝领(时间较短:小时、日、周)报酬——无形和有形收入——全部报酬薪给——工资和奖励2、薪酬的实质(对态度、行为和业绩等的奖励)(实质是一种交换或交易,服从市场的交换说交易规律)货币形式:外部薪酬(直接和间接)非货币形式:精神的3、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因素影响个人的:绩效、岗位、素质和技能、工作条件影响企业的:A、外部:生活费和物价水平、供求状况、工资水平、需求弹性B、内部:支付能力、工会的力量、薪酬策略二、薪酬管理1、总体战略:管理制度、薪酬激励计划、更大的价值2、基本目标:外部竞争性、肯定和回报、控制成本、利益共同体3、基本原则:A、外部公平(竞争)——薪酬市场调查B、内部公平——岗位分析评价C、个人公平——业绩考核D、控制成本4、内容:A、总额管理:总额=计时工资+记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的工资B、薪酬水平的控制C、设计和完善D、日常薪酬管理工作:市场调查、年度激励计划、满意度调查、人工成本核算三、设计和要求1、要求A、三大职能:保障、激励、调节B、三种形态:潜在、流动、固定C、一种机制:劳动力市场决定机制D、三种差别:技能、强度和条件E、一种结构:薪酬F、一种关系:合理薪酬和工资G、一种系统:晋升调配2、标准:认同度、感知度、满意度3、基本依据A、内部:薪酬战略、岗位分析和评价、企业价值观、支付能力、了解企业和员工B、外部:竞争对手人工成本、薪酬调查、劳动市场供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笔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根本概念〔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方案的总称,战略规划与战术方案。
狭义的指为实施企业的开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方案〕、中期方案〔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的〕和短期方案〔一年及以内的方案〕〔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2、组织规划;3、制度规划;4、人员规划;5、费用规划二、工作岗位分析概述〔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当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标准的过程。
〔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标准等人事文件。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根底。
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的根本原那么得以实现。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良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根底,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6、更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三、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一〕书面资料〔二〕任职者的报告〔三〕同事的报告〔四〕直接的观察四、岗位标准和工作说明书〔一〕岗位标准1、岗位标准的概念岗位标准亦称劳动标准、岗位规那么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标准。
2、岗位标准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那么。
〔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标准〔4〕岗位员工标准3、岗位标准的结构模式〔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标准: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2〕管理岗位培训标准:指导性培训方案;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
人力资源三级电子笔记(新教材)
人力资源三级电子笔记(新教材)规划招聘培训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和战术) 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地位: 1(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3(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4(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工作岗位分析概述内容:1。
岗位的界定、分析与概括2。
明确岗位对员工的资格和条件要求3。
标准化表述(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作用:1。
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2。
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3。
促进工作设计的改进,劳动环境的优化4。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人才供求预测5。
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
书面材料2。
任职者的报告3。
同事的报告4。
直接的观察岗位规范:内容:岗位劳动规则、定员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模式:1。
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2。
管理岗位培训规范3。
生产技术岗位能力规范4。
生产岗位操作规范5。
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内容:基本资料、岗位职责、监督与岗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工作时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绩效管理分类:岗位工作说明书、部门工作说明书、公司工作说明书工作岗位分析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总结分析阶段准备阶段:1。
初步调研设计2。
调查方案3。
动员和宣传4。
分解工作5。
组织学习培训设计调查方案:1。
明确调查目的2。
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3。
确定调查项目4。
确定调查使用资料5。
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1。
在企业单位内进行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并起草出工作说明书的初稿2(分别召开专题研讨会,对工作说明书提出具体意见,经过多次审稿最终形成,审批通过,颁布执行。
工作岗位存在影响因素(有形和无形、物质和非物质、可测量与无法测量)•相关的技术状态•劳动条件和环境状况区别•服务、加工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本部门对岗位目标的定位以及主管的领导行为。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读书笔记.doc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选择)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它突出了效用的货币收益方面,而忽略掉非货币收益方面。
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
从生产要素投入来看,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多选)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特点:是认识客观现象,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设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
2.规范研究方法特点: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
目的: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主要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因此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人力资源三级读书笔记
人力资源三级读书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本筹划第一节工作岗亭分析与设计第一单位工作岗亭分析1、广义的人力资本筹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本筹划的总称;狭义的人力资本筹划是对企业人力资本的需乞降供给进行推测,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本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2、人力资本筹划可分为经久筹划(五年以上)、中期筹划(一年至五年)、短期筹划(一年及以内);3、人力资本筹划的内容:A 计策筹划B 组织筹划C 轨制筹划D 人员筹划E 费用筹划;4、人力资本筹划是企业筹划中起决定性感化的筹划,它是人力资本治理活动的纽带;5、工作岗亭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亭的性质义务、职责权限、岗亭关系、劳动前提和情形,以及职员承担本岗亭义务应具备的资格前提所进行的体系研究,并制订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亭人事规范的过程;6、工作岗亭分析的内容:岗亭描述、岗亭任职资格要求、岗亭说明书;7、工作岗亭分析的感化:为雇用、擢升、任用合格的职员奠定了差不多;这职员的考评、晋升供给了依照;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情形的须要前提;是制订有效的人力资源筹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推测的重要前提;是工作岗亭评判的差不多;8、工作岗亭分析信息的重要来源A 书面材料B 任职者的申报C同事的申报D 直截了当的不雅察;9、岗亭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亭规矩或岗亭标准,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亭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职员劳动行动、本质要求等所作的同一规定;10、岗亭劳动规矩:A 时刻规矩B 组织规矩C 岗亭规矩D 协作规矩E 行动规矩;11、岗亭规范的几种情势:治理岗亭常识才能规范、治理岗亭培训规范、临盆岗亭技巧营业才能规范、临盆岗亭操作规范;12、工作说明书的分类:岗亭工作说明书、部分工作说明书、公司工作说明书;1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全然材料、监督与岗亭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权限、劳动条件和情形、工作时刻、资格、身材前提、心理品德要求、专业常识和技能要求、绩效考评;(简答题)14、岗亭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差别: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亭的事和物为中间,构造多样化;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作说明书广泛的多,它们主题不合,岗亭规范是工作说明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构造标准化;15、工作岗亭分析的法度榜样:预备时期、查询拜望时期、总结分析时期;16、设计岗亭查询拜望筹划A 明白岗亭查询拜望的目标B 确信查询拜望的对象和单位 C 确信查询拜望项目 D 确信查询拜望表格和填写说明E 确信查询拜望时刻地点和方法;第二单位工作岗亭设计1、工作岗亭作为现存组织体系中的全然单位(单选);2、岗亭设计的阻碍身分:技巧、前提和情形、对象、义务和目标、思惟意识、决定打算、专家、软情形;3、工作岗亭设计的基来源差不多则A 明白义务目标的原则B 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C 责权力相对应的原则;4、组织中的岗亭设置是由该组织的总义务决定的,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亭的基来源差不多则;5、岗亭设置的留意事项:依照计策要求,对组织构造模式评判、义务目标是否具体明白、岗亭能不设则不设、关系是否调和可否发挥积极有效感化、科学化合理化和体系化设置要求;6、岗亭设计如何设计:从范畴上:岗亭工作扩大年夜化与丰富化(横向扩大年夜工作、纵向扩大年夜工作、)从强度上:岗亭工作的满负荷(这是进行岗亭设计的一项最全然的原则和要求)、从时1 间上:岗亭的工时轨制、从情形上:劳动情形的优化(阻碍劳动情形的物质身分 A 工作地的组织 B 照明与色彩 C 设备外表和把持器的设备、阻碍劳动情形的天然身分);7、工作岗亭的设计应当知足要求:分工与协作、进步临盆效力、知足心理上心理上;8、岗亭设计是岗亭分析的差不多,然后形成岗亭说明书和岗亭规范;9、传统的方法研究技巧要选择的对象:A 大年夜量人力的工作岗亭B 高精尖技巧的岗亭C 能源和材料等消费量大年夜的岗亭D 轻易产生不测变乱或者劳动前提专门差的工作岗亭;10、法度榜样分析对象:功课法度榜样图、流程图、线图、人机法度榜样图、多功课法度榜样图、操作人法度榜样图;11、操作人法度榜样图具有的好处A 随时都能够采取,简便靠得住,可用测时写实;B 制准时刻定额标准,能促进手工操作合理化 C 为制订功课指导书供给依照;12、人体的应用要求:动作的次序安排恰当使工作有节拍和主动性B 动作的速度要恰当C A 动作要合适于身材的部位D 尽量应用反感化力与惯性力E 尽可能应用物体的动量;13、工作地安排和工作前提的改良要求A 一切材料和对象应排放在正常抓取面积以内并尽可能接近工作者的前面 B 应用落料器或推项器输送物品做到不着手即能输送物品 C 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工作区域;14、有关对象和设备的设计要求A 尽可能将2 个以上的对象归并成一个对象 B 应安排在工作者起码改变姿势且能应用最大年夜机械力的处所C 应用须要动作少的对象D 对象要便于抓取E 用手指操作的机械应设计得能按照人的才能来分派手指的负荷G 尽量解除双手的工作而以双脚或踏板代替H 对象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增大年夜与手的接触面,以便二应用操纵;15、工业工程的功能A 筹划B 设计C 评判D 立异;第二节企业劳动定员治理第一单位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1、定员范畴与用工情势无关,其职员人数应依照企业临盆经营活动特点和实际的可能来确定;2、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下位概念,即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一种重要的成长形势;3、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应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线;4、定额是定员的差不多,制订企业定员的方法A 按劳动效力定员B 按设备定员C 按岗亭定员D 按比例定员E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畴和营业分工确信定员人数;5、企业定员治理的感化A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B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本筹划的差不多C 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职员调配的重要依照D 先辈合理劳动定员有利于进步职员部队的本质;6、企业定员的原则A 定员必须以企业临盆经营目标为依照B 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C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调和 D 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适宜 E 要制造一个贯彻履行定员标准的优胜情形F 定员标准应合时修订;7、在包管企业临盆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应做好以下工作 A 产品筹划设计要科学 B 倡导兼职 C 工作应有明白的分工和职责划分;8、企业核定人员的五种方法A 按劳动效力定员B 按设备定员C 按岗亭定员(设备岗亭定员、工作岗亭定员)D 按比例定员E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畴和营业分工定员;9、设备岗亭定员应推敲A 把守的岗亭量B 岗亭的负荷量C 每一岗亭危险和安稳的法度榜样D 临盆班次倒班及替班的方法;10、企业定员的新方法A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治理人员进行定员B 应用概率揣摸确信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C 应用列队论确信经济合理的对象保管员人数D 零基定员法确信二三耳目员定员人数;2第二单位定员标准编写格局和要求1、按照治理体系体例分类方法,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A 国度劳动定员标准 B 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C 处所劳动定员标准 D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2、按劳动定员标准分为A 单项定员标准B 综合定员标准;3、按定员标准具体情势分为A 效力定员标准B 设备定员标准C 岗亭定员标准D 比例定员标准E 职责分工定员标准;4、在劳动定员标准中,对人员数量标准的规定,可采取绝对数指标,具体明白,也可采取相对数指标,便于按比例核定人数;5、编制订员标准的原则A 定员标准程度要科学先辈合理B 依照要科学C 方法要先辈D 计算工同一E 情势要简化F 内容要调和6、劳动定员标准由三大年夜要素构成A 概述B 标准正文C 补偿第三节人力资本治理轨制筹划1、轨制化治理的特点:岗亭权责明白、有序的批示链或等级体系、任职资格的规范化、所有权与治理权相分别、治理人员的分工明白、治理者职务的职业化;2、轨制化治理的长处A 小我与权力相分别B 以理性分析为差不多,是理性精力合理化的表现C 合适现代大年夜型企业组织的须要;3、轨制规范的类型(2 个轨制3 个规范):企业全然轨制、治理轨制、技巧规范、营业规范、行动规范(小我行动规范也是最具差不多性的轨制规范);4、企业人力资本治理轨制体系表现了人力资本治理的全然本能机能A 录用B 保持C 成长D 考评E 调剂5、企业人力资本治理轨制表现了物质存在与精力意识的同一,无形的意识形状要比有形的具体实施的治理规定更为重要,先无形后有形。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蓝皮书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答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统研究。
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4、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步骤.此外,结合员工自身的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愉快地投身于本职工作。
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
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准备阶段,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设计岗位的调查方案.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渐完成。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
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6. 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区别 ?工作扩大化包括横向扩大工作和纵向扩大工作。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笔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 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
狭义的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的)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2、组织规划;3、制度规划;4、人员规划;5、费用规划二、工作岗位分析概述(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6、更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三、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一)书面资料(二)任职者的报告(三)同事的报告(四)直接的观察四、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一)岗位规范1、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范。
2、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
(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3、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笔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
狭义的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的)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2、组织规划;3、制度规划;4、人员规划;5、费用规划二、工作岗位分析概述(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6、更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三、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一)书面资料(二)任职者的报告(三)同事的报告(四)直接的观察四、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一)岗位规范1、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范。
2、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
(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3、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三级读书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2、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五年以上)、中期规划(一年至五年)、短期规划(一年及以内);3、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A 战略规划 B 组织规划 C 制度规划 D 人员规划 E 费用规划;4、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5、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6、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岗位描述、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岗位说明书;7、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这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8、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A 书面资料 B 任职者的报告 C同事的报告 D 直接的观察;9、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10、岗位劳动规则:A 时间规则 B 组织规则 C 岗位规则 D 协作规则 E 行为规则;11、岗位规范的几种形式: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管理岗位培训规范、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生产岗位操作规范;12、工作说明书的分类:岗位工作说明书、部门工作说明书、公司工作说明书;1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基本资料、监督与岗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工作时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绩效考评;(简答题)14、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区别: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的事和物为中心,结构多样化;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作说明书广泛的多,它们主题不同,岗位规范是工作说明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标准化;1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总结分析阶段;16、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A 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 B 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 C 确定调查项目 D 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 E 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方法;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设计1、工作岗位作为现存组织系统中的基本单元(单选);2、岗位设计的影响因素:技术、条件和环境、对象、任务和目标、思想意识、决策、专家、软环境;3、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 A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 B 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C 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4、组织中的岗位设置是由该组织的总任务决定的,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5、岗位设置的注意事项:根据战略要求,对组织结构模式评价、责任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岗位能不设则不设、关系是否协调能否发挥积极有效作用、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设置要求;6、岗位设计怎样设计:从范围上: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横向扩大工作、纵向扩大工作、)从强度上:岗位工作的满负荷(这是进行岗位设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从时 1 间上:岗位的工时制度、从环境上:劳动环境的优化(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 A 工作地的组织 B 照明与色彩 C 设备仪表和操纵器的配置、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7、工作岗位的设计应当满足要求:分工与协作、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生理上心理上;8、岗位设计是岗位分析的基础,然后形成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 9、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要选择的对象:A 大量人力的工作岗位 B 高精尖技术的岗位 C 能源和材料等消耗量大的岗位 D 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或者劳动条件很差的工作岗位;10、程序分析工具:作业程序图、流程图、线图、人机程序图、多作业程序图、操作人程序图;11、操作人程序图具有的好处 A 随时都可以采用,简便可靠,可用测时写实;B 制定时间定额标准,能促进手工操作合理化 C 为制定作业指导书提供依据;12、人体的利用要求:动作的顺序安排适当使工作有节奏和自动性B 动作的速度要适当C A 动作要适合于身体的部位D 尽量利用反作用力与惯性力E 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量;13、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的改善要求 A 一切材料和工具应排放在正常抓取面积以内并尽可能接近工作者的前面 B 利用落料器或推项器输送物品做到不动手即能输送物品 C 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工作区域;14、有关工具和设备的设计要求 A 尽可能将 2 个以上的工具合并成一个工具 B 应安排在工作者最少改变姿势且能利用最大机械力的地方 C 利用需要动作少的工具 D 工具要便于抓取 E 用手指操作的机器应设计得能按照人的能力来分配手指的负荷 G 尽量解除双手的工作而以双脚或踏板代替 H 工具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以便二使用掌握;15、工业工程的功能 A 规划 B 设计 C 评价 D 创新;第二节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第一单元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1、定员范围与用工形式无关,其员工人数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和实际的可能来确定;2、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下位概念,即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一种重要的发展形势;3、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4、定额是定员的基础,制定企业定员的方法 A 按劳动效率定员 B 按设备定员 C 按岗位定员 D 按比例定员 E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定员人数;5、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A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B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C 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D 先进合理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6、企业定员的原则 A 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B 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C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D 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E 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F 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7、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应做好以下工作 A 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 B 提倡兼职 C 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8、企业核定人员的五种方法 A 按劳动效率定员 B 按设备定员 C 按岗位定员(设备岗位定员、工作岗位定员)D 按比例定员 E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9、设备岗位定员应考虑 A 看管的岗位量 B 岗位的负荷量 C 每一岗位危险和安全的程序 D 生产班次倒班及替班的方法;10、企业定员的新方法 A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 B 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C 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 D 零基定员法确定二三线人员定员人数;2第二单元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1、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 A 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 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C 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D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2、按劳动定员标准分为 A 单项定员标准 B 综合定员标准;3、按定员标准具体形式分为 A 效率定员标准 B 设备定员标准 C 岗位定员标准 D 比例定员标准 E 职责分工定员标准;4、在劳动定员标准中,对人员数量标准的规定,可采用绝对数指标,具体明确,也可采用相对数指标,便于按比例核定人数;5、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A 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B 依据要科学 C 方法要先进 D 计算工统一 E 形式要简化 F 内容要协调6、劳动定员标准由三大要素构成 A 概述 B 标准正文 C 补充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1、制度化管理的特征:岗位权责明确、有序的指挥链或等级系统、任职资格的规范化、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管理人员的分工明确、管理者职务的职业化;2、制度化管理的优点 A 个人与权力相分离 B 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 C 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3、制度规范的类型(2 个制度 3 个规范):企业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业务规范、行为规范(个人行为规范也是最具基础性的制度规范);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A 录用 B 保持 C 发展 D 考评 E 调整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了物质存在与精神意识的统一,无形的意识形态要比有形的具体实施的管理规定更为重要,先无形后有形。
6、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共同发展原则、适合企业特点、学习与创新并重、符合法律规定、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保持动态性;7、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A 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 B 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C 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D 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E 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8、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草案、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9、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般应由总则、主文、附则等组成;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第一单元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1、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可比性;2、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关注基准线、预警线、控制下线、定期市场调查、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第二单元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1、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使企业达成人工成本目标、降低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防止滥用管理费用;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及时性原则、节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3、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制定控制标准、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差异的处理;3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第一单元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扫募的方法1、企业人员的补充来源有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2、内部招募的优点 A 准确性高 B 适应较快 C 激励性强 D 费用较低;缺点 A 会产生矛盾和不利影响 B 容易抑制创新;3、外部招募优点 A 带来新思想新方法 B 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 C 树立形象的作用;缺点 A 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B 进入角色慢 C 招募成本大 D 决策风险大 E 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4、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A 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 B 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 C 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 D 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5、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 A 准备展位 B 准备资料设备 C 招聘人员的准备 D 与协作方沟通联系 E 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F 招聘会后的工作;6、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A 推荐法 B 布告法 C 档案法;7、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A 发布广告 B 借助中介(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猎头公司) C 校园招聘 D 网络招聘 E 熟人推荐;第二单元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1、笔试主要通过测试应聘者的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的差异,判断该应聘者对招聘岗位的适应性;2、笔试的优点 A 能考察信度与效度 B 花较少时间达到高效率 C 心理压力较小 D 成绩评定也比较客观;缺点 A 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管理能力,笔试只能作初步筛选用;3、简历主要由主观和客观内容两部分,客观内容主要为个人信息、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和个人成绩,主观内容主要为应聘者对自已的描述;第三单元面试的组织与实施1、面试考官的目标:A 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 B 让应聘者了解单位情况 C 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 D 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2、应聘者的目标:A 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 B 有充分时间向考官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 C 希望被公平对待 D 充分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 E 决定是否愿意来工作;3、面试的基本程序:面试前的准备阶段、面试开始阶段、正式面试阶段、结束面试阶段、面试评价阶段;4、面试的方法: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5、面试提问的方式: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清单式提问、假设式提问、重复式提问、确认式提问、举例式提问;第四单元其他选拔方法1、心理测试类型:人格测试、兴趣测试、能力测试(普通能力倾向测试、特殊职业能力测试、心理运动机能测试)、情境模拟测试法(公文处理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2、应用心理测试法的基本要求:注意对应聘者的隐私加以保护、要有严格的程序、心理测试的结果不能作为唯一评定依据;第五单元员工录用决策1、人员录用的策略有:多重淘汰式、补偿式、结合式;第二节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1、招聘评估的方法:成本效益评估、数量与质量评估、信度与效度评估(信度是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42、信度可分为 A 稳定系数信度 B 等值系数信度 C 内在一致性系数信度 D 评分者信度;3、效度主要有 A 预测效度 B 内容效度 C 同侧效度;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单元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1、人员配置的原理 A 要素有用原理 B 能位对应原理 C 互补增值原理 D 动态适应原理 E 弹性冗余原理;2、单位或组织可分四个层次 A 决策层 B 管理层 C 执行层 D 操作层;3、企业劳动分工的原则: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4、组织企业内部劳动协作的基本要求 A 固定各种协作关系 B 实行经济合同制 C 加强管理;5、作业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岗位责任制度 B 正确地配备人员 C 选择一个好的组长 D 合理确定作业组的规模;6、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A 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 B 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C 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7、对过细的劳动分工进行改进:A 扩大业务法 B 充实业务法 C 工作连贯法 D 轮换工作法 E 小组工作法 F 兼岗兼职 G 个人包干负责;8、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 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 B 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C 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9、5S 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素养是核心;10、整理是开展 5S 的第一步目的是 A 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 B 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 C 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 D 消除差错事故 E 减少库存量 F 提高工作情绪;第二单元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1、工作制度的模式 A 弹性工作制 B 非全时工制 C 分职制 D 在家做工和野外工作的大班制;2、工作轮班组织应注意的问题: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工作轮班制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3、四班三运转制的优点 A 提高设备利用率 B 缩短工人工作时间 C 减少工人连续上夜班的时间 D 增加工人学习技术的时间 E 有利于现有厂房设备条件下,增加用工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四节劳务外派与引进1、外派劳务工作的基本程序:个人填写《劳务人员申请表》、外派公司负责安排雇主面试劳务人员、外派公司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录用人员递交办理手续所需有关资料、劳务人员接受出境培训、劳务人员办理《健康证明书》《预防接种证书》外派公司负责办理各手续、、离境前缴纳有关费用;2、外派劳务项目审查须提供的资料 A 填写完整准确的《外派劳务项目审查表》B 与外方劳务人员签订合同 C 项目所在国政府批准的工作许可证证明 D 外方的当地合法经营及居住身份证明 E 劳务人员的有效护照及培训合格证;3、不批准出境的有: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人、正在服刑人员、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会给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4、聘用外国人的审批:该人的履历证明、聘用意向书、拟聘外国人的原因报告、拟聘外国人从事该工作的资格证明、外国人的健康状况证明、其他文件; 55、聘用外国人就业的基本条件 A 年满 18 周岁,身体健康 B 有相应的工作经历 C 无犯罪记录 D 有确定的聘用单位 E 持有有效护照;6、入境后 15 日内申请就业证、入境后 30 日内申请居留证;第四章绩效管理员工工作的好坏、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掌握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强化和完善绩效管理系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