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_2
统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预习和知识点梳理总结

教材版本: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课文:第1课《古诗二首》年级: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学习日期:目录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知识点梳理总结 (2)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预习单(优) (10)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教材图文版) (11)第1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12)教材课文原文预习文字版①古诗二首村居[清]商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知识点古诗理解《村居》1.字词理解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醉:迷醉,陶醉。
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散学:放学。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2.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
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
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
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
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1.字词理解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2.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
最新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 远景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 近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含
泊
状元成才路
静态美 状元成才路
诗人心情愉悦
由远及近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
方
西湖 风光 莲叶 荷花
状元成才路
六月 议论
不同
无穷碧
状元成才路
别样红
写景
六月西湖 景色醉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首诗通过对六月西湖风光 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 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 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
jué
绝句
[唐] 杜 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 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 中的社会面貌和各阶层状的元成才路 动态、 思想及矛盾。 状元成才路 主要作品:《春夜喜雨》《春望》《绝句》等。
3.拓展阅读。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 朗读时,把握诗的节奏和重音,读出诗的意
境和作者的感情。
背诵指导: 在熟读的基础上,想象古诗画面,抓住重点
字词练习背诵。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衬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别样红。
莲叶范围之广
颜色绿 莲花之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第二课时(出示课件13)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绝句》。
2.正确读写诗中的生字。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绝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题意师: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绝句)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课件14)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题目“绝句”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15)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
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
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
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3.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
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出示课件17)两个黄鹂鸣翠柳(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照诗句的描绘,应该先画什么?(黄鹂)(2)诗中那活波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什么地方?(柳树间)【设计意图】通过对“诗仙”“诗圣”的描述,引发学生兴趣。
【设计意图】从诗中找景,在景中体会诗的意思,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师出示柳树图片(出示课件18)诗人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会在翠绿的柳间怎样的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2.学习第二句诗一行白鹭上青天(出示课件19)(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鸟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出现了白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第1课古诗二首(第1-2页)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日积月累一(第13页)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注释: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枯:枯萎。
荣:茂盛。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日积月累一(第27页)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解释:1.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汇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汇总1.《古诗二首》村居清·高鼎d ǐn ɡ草长莺y īn ɡ飞二月天,拂f ú堤d ī杨柳醉zu ì春烟。
儿童散s àn 学归来早,忙趁ch èn 东风放纸鸢yu ān 。
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f ǔ摸m ō堤d ī岸àn 。
(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zh ēn ɡ发出来的雾气。
(5)散学:放学。
(6)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y īn ɡ的风筝。
鸢:老鹰。
咏y ǒn ɡ柳唐·贺h è知章zh ān ɡ碧b ì玉妆zhu ān ɡ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 āo 。
不知细叶谁裁c ái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注释: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
2.《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tu ō掉di ào 棉mi án 袄ǎo ,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h ài 羞xi ū的小姑娘,遮遮zh ē掩y ǎn 掩,躲躲藏藏。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共9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共9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一): 小学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的原文《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二): 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草和宿新市徐公店全诗的意思【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草: 该诗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离离原上草,: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一岁一枯荣.: 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烧不尽,: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吹又生.: 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宿新市徐公店: 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篱落疏疏一径深,: 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树头花落未成阴.: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儿童急走追黄蝶,: 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三): 二年级下册语文的所有古诗【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宋苏轼山行唐杜牧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唐贺知章赠汪伦唐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草唐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绝句唐杜甫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四): 一年级书上的古诗有哪些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春晓、村居)古诗两首(所见、小池)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草、宿新市徐公店)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古诗两首(乞巧、嫦娥)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乡村四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无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 .村居)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五): 古诗两首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2首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风起兮色斑斓,任选高粱作笔尖.清水濯毫抒高远,白云铺卷入诗篇.松鸡展翅映翠色,芦鸭踏波上青天.登高骋目忽长啸,气象万千到身边.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六): 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追入菜花无处寻.《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七): 二年级下册古诗有哪几首以下你没学过的就是下册的。
二年级古诗2首

二年级古诗2首
哎呀,小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二年级的两首古诗,那可真是有趣极啦!
先来说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你想想看,那太阳慢慢地靠着山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着大海流去,这画面多壮观啊!就好像我们在看一场超级大片,难道你不觉得很震撼吗?我每次读这首诗,都好像自己站在那高高的鹳雀楼上,亲眼看着这一切呢!
再讲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哇塞!太阳照着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看去,那瀑布就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那瀑布水从高高的山上飞泻而下,难道不是有三千尺那么长吗?我都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掉下来啦!这得有多美呀!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白色绸缎挂在山上,你能想象出来不?
这两首古诗,一首让我们想要登高望远,一首让我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它们就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在我们二年级的学习时光里,难道不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感受吗?
我的观点就是:这两首古诗真的是太棒啦,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美丽景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
部编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村居》古诗二首

首:
一首古诗 一首( 儿歌 ) 一首( 歌 )
精品PPT
《村 居》
dǐng
高鼎是我国清 朝的一位诗人。
精品PPT
村居:在农村居住。即 诗中所写的情景是作者 在农村居住时看见的。
精品PPT
(风筝)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霄,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腰。
你真棒!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找风筝
精品PPT
放
拂
莺
学
堤醉
鸢
精品PPT
火眼金睛
烟( yān yūn )趁(chèn cèn )
纸(zhǐ zī )莺(yīng yīn )
拂(fú fū )堤(tī
精品PPT
dī )
我会读也会说
诗:诗人 闻:见闻
古诗 诗句 听闻 闻名
古:古往今来 古今中外
精品PPT
精品PPT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精品PPT
村居
清·高鼎
孩子们放学 回来得早,赶忙 趁着暖人的东风 放起了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精品PPT
纸鸢 (风筝)
精品PPT
精品PPT
早春二月,小 草长出了嫩绿的新 芽,黄莺在天上飞 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柳树长长的 枝条,轻轻地拂着 地面,仿佛在春天 的烟雾里醉得直摇 晃。
精品PPT
早春二月,小 草长出了嫩绿的新 芽,黄莺在天上飞 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柳树长长的 枝条,轻轻地拂着 地面,仿佛在春天 的烟雾里醉得直摇 晃。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咏柳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咏柳
二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咏柳》是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如下: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柳树的形态,以及春风对柳树的轻轻吹拂。
其中,“碧玉妆成一树高”形容柳树如同用碧玉装扮成的,高耸入云;“万条垂下绿丝绦”则形容柳树的枝条如同绿色的丝带,轻柔地垂下;“不知细叶谁裁出”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细叶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二月春风似剪刀”则巧妙地将春风比喻为剪刀,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对柳树的轻轻剪裁。
整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能学习到诗人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的技巧。
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微课脚本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烟、炉”等5个字。
2、借助图画,引导学生想象,初步感知古诗中的意境。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一、复习引入,瀑布激趣PPT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小学的赵茹老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二首》PPT2:上节课,我们登上了山西的鹳雀楼,欣赏了辽阔雄浑的美景。
这节课我们将前往美丽的庐山,去看一看气势磅礴的瀑布,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诗题。
望庐山瀑布注意瀑布的读音,请跟着老师再读一遍。
瀑布是要求会读会认的词语,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停顿2秒)我们先来听听小伙伴的分享。
PPT3:老师,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瀑,三点水加一个暴字,就是瀑。
(张家鸣)老师,我在生活中见过“布”,我还知道有的路牌上写着呢。
(郑雅婷)是的。
我们的食品包装袋,广告牌上都会有这个字。
PPT4:那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瀑布?老师,我的老家在重庆,那里有著名的万州瀑布,还被称为“亚洲第一瀑布”呢。
(翟诗彤)PPT5:老师,我去过黄果树瀑布,我还知道壶口瀑布也很壮观。
(张鸿熙)是的!自然界很多瀑布,壮观雄奇,然而,在诗仙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却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PPT6:请大家翻开课本44页,先听老师读古诗,圈出本课的生字。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通过练习,相信同学们都能把字音读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PPT7:出示生字:炉、烟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炉和烟,都是火字旁,火字旁的字,多与火有关。
火字旁的字还有很多,灯、灿、炒、烤等PPT8:烟字,我们可以组词烟云,意思是烟气和水雾,当烟雾都消失了,就是烟消云散。
PPT9:我们一起把词语读熟。
烟云烟消云散PPT10:另外两个字是遥和川PPT11:遥是走之底,意思是远,课文中的遥看,指的就是远远地看。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四单”设计 个性化修改第一单:预学指导单书海徜徉1.我把古诗读了( )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了。
2.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画出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词海拾贝 1.正确朗读下面的词语,给难读易错的字加上字音。
2.我用______方法,理解了_______(词)的意思。
3.我会利用学习资源自学生字,把生字写正确、写漂亮,并口头组词。
内容感知1.读了古诗,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 ,写作的时间是 。
诗题的意思是 。
2.读了 这句诗,我知道诗句中描写了这些景物: ,我想到了这样的画面 。
思维火花预学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预学效果检测单1.古诗内容知多少读了古诗,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 ,写作的时间是 。
诗题的意思是 。
2.词语宝宝我会认。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化妆丝绦裁剪碧玉绿叶梳妆打扮咏柳 化妆 丝绦 裁剪 碧玉 梳妆打扮绿叶 碧妆 绿 丝剪3.我是小小朗读家。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三单:课堂巩固训练单1.千挑万选(我会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和生字。
)化妆(zhuān zhuāng)丝绦(tāo tiāo)裁剪(cái chái)草长(cháng zhǎng)二月春风似(sì shì)剪刀2.解释下列词语或诗句。
妆:一树:绦:裁:似:万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第四单:课后作业单1.词语积累我能行咏柳化妆丝绦裁剪碧玉绿叶2.我是小小朗诵家把《咏柳》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有:
一、《古诗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话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二、《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话文: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课件)

碧玉
绿叶
歌咏
丝绦
裁剪 栽树 化妆 梳妆打扮
1 古诗二首
碧玉
绿叶
歌咏 丝绦
1 古诗二首
词语
裁剪 栽树 化妆 梳妆打扮
1 古诗二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 古诗二首
请同学们根据诗句画一画作者描 写的柳树,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
1 古诗二首
村居
草长莺飞
,
拂堤杨柳
。
儿童散学
,
忙趁东风
。
1 古诗二首
思考交流
再来读一读古诗, 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春天 的事物。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遇到带拼音的字要多读几遍。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二首
猜谜语
天上一只鸟, 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 就怕细雨飘。
(风筝)
村居 居住在村庄里。
1 古诗二首
词语
黄莺 吹拂 堤岸 杨柳 喝醉 诗人 童年 趁早 草长莺飞 春风拂面 花红柳绿
1 古诗二首
shī
tóng
chèn
1 古诗二首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 1 古诗二首-《咏柳》(第2课时)

唐·贺知章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请找出诗中的一个比喻句。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以 “二二三”的节奏为宜。“不知细叶谁 裁出”尾音要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月春风似剪刀”则要读出恍然大悟、 满心愉悦的感觉。
咏柳
唐·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不知细叶谁裁出
裁:裁剪。用刀 或剪子把物体分 成若干部分。
诗意: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 剪裁出来的呢?
二月春风似剪刀
似:好像。
诗意:是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 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
柳树 柳条
比喻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 绿丝绦
碧绿 色彩美 柔美 形态美
咏柳
实景 想象
碧玉—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赞柳 颂春
春晓 唐·孟浩然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读一读,填一填。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 春烟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咏柳》中是谁剪出了这细细的柳叶?
《咏柳》中是谁剪出了这细细的柳叶?
二月的春风
《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咏物诗。诗 人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 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让人感受到强烈的 春的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春天、大自然 的 思想感情。
15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

15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一、《相思》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风雨楼台,烟花三月下扬州。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相逢何必曾相识,暂且游吾踪。
三、《鹿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烈火灼心七十春。
白发渔樵江楼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长恨人千里,犹有梦相追。
虽觉激痛苦不远,又官心那得甘休?四、《望海潮》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余金积,盈窗纳凤麟。
坐见钓叟垂钓船,吴娃初学针。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五、《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九、《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十一、《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其二《咏柳》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其二《咏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要以读为本,读中识字,读中明意,读中悟理。
《咏柳》一课的教学特别适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品词悟情。
同时根据本课的特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在读中感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自然熏陶、日积月累。
力求专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从理解、运用、思维和审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多元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诗词句优美、韵律和谐。
用朗读感悟造就古诗词情境之美,把握停顿,感受古诗节奏美。
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
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用品味意境提升诗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继续关注学生书写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书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让学生在朗读、交流、欣赏中感悟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
”本班为国学特色班级,孩子们在古诗词上诵读上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喜欢学习诗歌,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必背古诗+译文

课内必背古诗+译文1.《古诗二首》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妆: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课内必背段落2.《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 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常 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5、 增 加 阅 读 量,培 养语感 ,积极 发掘规 范使用 虚词的 潜意识 ; 6.这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 说是由 于他是 社会的 一个成 员。 7.他的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论语》 中孔子 同他的 弟子的 一段对 话。 8.在这条熟悉的林荫大道上,他偶尔 碰到了 自己在 中学时 代的恋 人。
包含 含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山岭 八达岭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三关:朗读关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绝句
杜甫,唐代伟 大的诗人。被今 人誉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 “李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一)
诗,同学们从小就会接触到。
同学们会背很多古诗。
因此,对于古诗,同学们会比较感兴趣。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
在导入本课学习时,我出示了一组西湖美景的图片,那美丽的风景,靓丽的颜色很快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纷纷点评西湖美丽的景色,气氛非常热烈。
趁着这个机会,我赶紧导入了本课的学习。
这样同学们带着饱满的情绪,用高昂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
二、运用读来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注重对同学们读的引导。
我让大家用多种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对生字和诗句加以指导。
首先,我对生字的读法和写法加以指导,提醒他们解决生字词。
三、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把握诗句的内容。
对于诗句意思的理解,只要能解决重点词语就可以了。
因此,我注重对诗句重点词语的理解。
在解决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激发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占有很重要的地方。
通过想象,我们会获得更好的体验。
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读诗句,又运用西湖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仿佛身在其中,产生美的
感受。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我对让同学们搜集荷花的诗句这一环节的把握不够,指导不够,让作业流为形式,没有真正起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作用。
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言简意赅,意境深远。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知诗人,解题意。
对于唐代的诗人,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李白,然后是杜甫。
在引入本课的学习时,我先从李白引入,然后介绍杜甫,这样让同学们同时对两位伟大的诗人加深了印象。
二、引导阅读。
诗歌的朗读是需要划分节奏的。
由于这首诗中没有难懂的词语,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划分诗句的节奏,让同学们依据节奏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味,给同学们增加美的感受。
三、创设情境。
运用诗句所提供的画面,引导同学们想象,从而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感悟诗句,从而达到对诗句的理解。
这种方法生动形象,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四、拓展视野。
绝句不是诗的名字,因此绝句有很多。
通过设置这个版块,让同学们对古诗有一个新的了解。
不足之处在于,我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同学们进行当堂背诵训练,让孩子们课下背诵,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二)
本文有两首古诗。
一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
诗人杨万里于六月的一天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时所写。
作者没有写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绝句》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秀丽的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达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引导学生先弄懂古诗中的字词之意,并以课件辅助理解,如,“毕竟”之意为“到底”,“四时”之意为“四季”,“接天”之意为“与蓝天相接”,“无穷碧”之意为“异常碧绿”,“映日”之意为“在朝阳映照下”,“别样红”之意为“特别红艳”。
接着利用课件分别出示诗句的第一、二行和诗句的第三、四行,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之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对画面具有更直观的印象。
2.让学生小组讨论读出古诗的停顿,并用左斜线标出,接着让学生诵读古诗,后来我大胆范读、引读,采用了男女生分句读等,最后还设计了看图吟诵古诗,总之朗读教学特色鲜明。
我觉得填空读也特别好,二年级的孩子特别小,采用各种读给出理解的支架,既理解了古诗的意境,也练习了朗读感受能力。
对古诗的范读,既为学生树立了读诗的榜样,还起到示范作用,把古诗的韵味诵读出来,才是学古诗的境界所在。
通过一段诵读视频,我给予学生一种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诵读愿望。
学生随着视频中的节奏或抑扬顿挫,或击掌为节拍,读出了诗句的意韵生动,凝练含蓄,更读出了诗句的独特韵味。
也践行了一上课告诉学生的“诵韵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是:1.上课时,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生字,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象,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
2.在教学古诗时,更要把古诗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载体,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古诗。
让师生真正走
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心路旅程,去感悟,去发现。
而且通过反思我再次震撼在“学生无尽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探究意识”之中。
他们是一个个独具慧眼的探究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丰满”的哈姆莱特呀!
三、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在认真听学生回答,及时作出反应这方面还很欠缺,对学生的倾听还不够;粉笔字也需要再花时间、精力去苦练;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还不够;教学时间还应掌握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语言的力度不够,渲染的气氛不到位,没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课文中,削弱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抓住诗眼,挖掘诗意。
图文结合,再现景物美;指导朗读,体会意境美。
课堂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时调整教案,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三)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一、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画面的方式,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湖的美景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景有了初步的感知。
通过视频,让
学生对净慈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
整堂课,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走进诗人,去感悟,去发现。
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了“毕竟”“四时”“映日”“无穷碧”“别样红”等关键词,学生也能较完整地说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抓住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二、成功之处:“两个——一行”“黄鹂——白鹭”“鸣翠柳——上青天”。
在第三、四句中,“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让学生在读中悟出相对词语中的关系。
课后的“背一背”中相对的词语,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相对词语之间的关系。
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悠远,讲究平仄,讲究格律、押韵、对仗,显示着无限的魅力,是陶冶学生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
我爱读古诗,也鼓励学生多读古诗,但是一直不知如何去教古诗。
尤其是讲公开课时,遇到古诗教学,总是尽量避让,不敢选择古诗。
这一次接受教研中心的视导,我勇敢地向自己发起挑战,准备了古诗《绝句》的教学。
三、不足之处:《绝句》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对诗人写诗时的观察顺序(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没有来得及引导学生了解。
四、改进措施:今后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有效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关注后进生,每节课学情上多下功夫。
我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更多投入情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让师生间的交流更加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