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凹绿地平面示意图

合集下载

关于下凹式绿地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下凹式绿地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下凹式绿地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张鹏摘要引用海绵城市和流域管理理念将下凹式绿地运用到道路设计把路面、建筑物等表面形成雨水径流汇集至机非隔离带下凹式绿地不仅了道路排水不畅问题而且还对雨水初期径流携带杂质进行截留、沉淀和滤既净化了水质也美化了市容环境,下凹式绿地特下凹式绿地设计理念不影响道路宽、路基、地下水等情况下运用海绵城市和流域排水理念机非隔离带设计下凹式绿地从而把路面、建筑物表面等形成雨水径流汇集至下凹式绿地集调蓄以扩雨水渗流量多余径流雨水可以从布设两侧雨水溢流口流出,参考献[]侯永明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浅析[]现代艺00050[]宋雷海绵城市理论城市林设计运用[]建材与装饰09086[3]刘雨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征[]河南建材09060 相关热词绿地道路设计 </张鹏摘要引用海绵城市和流域管理理念将下凹式绿地运用到道路设计把路面、建筑物等表面形成雨水径流汇集至机非隔离带下凹式绿地不仅了道路排水不畅问题而且还对雨水初期径流携带杂质进行截留、沉淀和滤既净化了水质也美化了市容环境通具体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下凹式绿地市政道路机非隔离带具体作用和设计构造br rl rr g ll r g l v gr r g rr r r r r blg ll v gr l bl lv rbl r r rg l r r lr r rr l r rr l rg r ql b l bg vr rg r grg xl rl lbr g rr v gr l l z l r 關键词道路;隔离带;截污排水;海绵城市K r r;l z;g r rg;g 图分类99 献标识码编0063(00)003500 引言机非隔离带是市政道路常见设施主要用隔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辆及行人以绿化隔离带形式较常见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日益提高对市容市貌改造也显得尤重要市容绿化就是城市靓丽名片纵观我国众多城市尤其些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沿海城市适合种植四季常青景观树或绿篱目前城市道路设计现状目前市政道路区域规划和设计各专业配合和协调仍然不足常发生市政道路设计和绿化景观设计脱节仍然存道路设计主、绿化景观设计辅模式绿化景观没有发挥主导作用仅仅作道路设计附属因而造成道路景观和绿化带设计整体策划欠缺道路两侧绿化带宽设置、绿化带结构形式、绿地占地率仅仅依靠规划道路等级情况而确定使得绿化设计没有主权纵观各城市市政建设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往往偏向重机动车辆通行而对非机动车和行人关不高有道路缺乏隔离措施使得行人饱受机动车噪声及尾气侵害道路积水情况也非常严重甚至出现城市“看海”现象下凹式绿地特下凹式绿地设计理念不影响道路宽、路基、地下水等情况下运用海绵城市和流域排水理念机非隔离带设计下凹式绿地从而把路面、建筑物表面等形成雨水径流汇集至下凹式绿地集调蓄以扩雨水渗流量多余径流雨水可以从布设两侧雨水溢流口流出下凹式绿地设置要考虑工程所地土壤渗透系数、区域暴雨设计重现期、汇流面积等具体情况由确定雨水量、汇水面积和浸泡从而选择相应溢流方式下凹式绿地设计参数确定考虑以下几影响因素①要详细调勘探所区域水气象、地质地貌、地下水和地表水情况诸如所区域暴雨量、当地暴雨强公式参数和系数取值围;地下水位、水质及地面高程;土质性质、土壤渗透系数等;道路周边建筑密以及道路、绿地占地面积与分比;绿地植被类型和覆盖情况;市政管技术参数、设计暴雨重现期、汇水面积等②根据上述和数据运用暴雨流量公式进行暴雨量计算从而确定下凹式绿地设计结构形式但是应该是如下凹式绿地汇水量对周围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影响产生破坏必须禁止③通计算确定下凹式绿地蓄水面积、雨水渗透量、绿地下凹深以及绿地上部溢流布置还要计算下凹式绿地占地面积及比率等④验算不利情况下凹式绿地淹水是否能满足要3 技术方案及优化近些年海绵城市建设各地力推行部分城市道路设计也逐步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机非隔离带设置绿地以阻拦初期径流污染汛期绿化带起到临蓄水缓城市涝压力并且还能起到控制径流总量作用开口式路沿石也越越多地得到应用但鉴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市容环卫管理力欠佳而且水土保持工作还不够完善致使降雨初期对周边土壤冲刷比较明显暴雨初期径流携带量垃圾对河道水环境影响较因初期径流须拦截处理不能直接由路沿石开口进入机非隔离带绿地否则污染径流会影响机非隔离带植物生长破坏市容市貌甚至造成绿化带植物枯死增加维护难和成了上述城市症结如何更地既能发挥机非隔离带防洪排涝作用又能综合水环境污染问题对城市初期雨水径流进行截污净化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难题充分利用下沉式凹绿地机非隔离带是实现上述功能重要途径该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①增设垃圾堵塞拦挡护栏;②优化机非隔离带植物生长环境技术嫁接与方案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机非隔离带设置可以结合路沿石开口通量身定做下凹式绿地结构将初期径流夹杂各种垃圾、污染物浓高、泥沙含量高雨水进行截流从而避免污染程高初期径流流入下沉式绿地而破坏水环境也对流入市政管雨污水起到初步净化作用并且也降低了机非隔离带绿化维护成和难道路两侧按现场实际情况设置适宜下凹式绿地坡沿石截污段下凹形状设置机非隔离带靠近路沿石侧截污段下凹深通常道路平面下0左右;截污段宽约占机非隔离带带宽0%由上至下设有耐污植被层和砂土层砂土层渗透系数取值通常应×06通截污段作用主要是初期径流留出定滞流促进水悬浮物沉降至截污段底部通底部填滤层进行滤路沿石开口下端与截污段高齐平开口低标高应当高该截污段高标高道路路沿石设置开口式路沿石下凹段宽般设置机非隔离带带宽70%左右;其低应低截污段低下凹深般道路平面下部00下凹段由上至下设有表土覆盖层、种植土层、砂石层和砾石层沿着下凹绿地结构心线每隔5设置雨水溢流口并直接与市政管相连接连接段上可种植单行绿篱绿植般以30高比较适宜下凹绿地结构利用截污段拦截径流漂浮垃圾和悬浮物对初期径流携带泥沙、杂质进行截留并具有沉砂作用种植连接带上单行灌木丛可以充分保护下凹绿地主体部分植物净化径流水质而且被截留垃圾、杂物等也便清除5 下凹式绿地结构应用案例■图、图两张图片机非隔离带下凹式绿地结构示图图由下至上分别非机动车道、机非隔离带和机动车道图设道路0和人行道机非隔离带上设置下凹式绿地包括下凹段3、两侧截污段以及二者连接段其靠近路沿石侧设置截污段与路沿石壁紧密相连;截污段下凹深相对道路0标高下0左右形状下凹状;截污段用回填土填实要回填土透水能力较(般渗透系数×06)截污段长以确保进入机非隔离带径流截污段渗流原则路沿石开口下端与截污段高保持齐平有利将路沿石排水孔9流入夹杂着垃圾和泥沙初期径流进行滤沉淀单侧宽占整体机非隔离带带宽5%左右;截污段区域适合种植等耐污能力强植被;连接段部位适合种植密集灌木绿篱绿篱紧密枝干结构可有效拦截径流体积较固体污染物并且通截污段与绿篱结合作用可以对降雨初期径流所携带泥沙、漂浮物进行拦截和沉淀确保较干净水质进入下凹段3非隔离带位置设计下凹段3宽约占机非隔离带带宽70%是整下凹式绿地结构核心容也是雨水径流入渗蓄水池和净化池位道路0平面以下50~50位置;该部分结构分四层从下至上分别砾石层、砂土层、耕植土层、地表覆土层对渗入污染浓较低雨水径流起到净化作用下凹段3低低截污段低下凹段3心线上每隔0~5设置雨水溢流口当暴雨强较可增加雨水径流汇速率从而避免雨量造成积水雨水溢流口与市政管相连机非隔离下凹式绿化带采用条形分布较适宜绿化带高上应有定层次下层绿化以种植枝叶繁茂型常年绿乔木或灌木丛绿篱较适宜形成植绿墙起到削弱机动车尾气及噪声作用减少对非机动车道和行人影响6 结语将海绵城市和流域管理理念运用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道路两侧设置下凹式机非隔离绿化带把路面、建筑物表面等形成雨水径流汇集至下凹式绿地既能发挥机非隔离带防洪排涝作用又能对城市初期雨水径流进行截污净化还能美化市容环境这种下凹式机非隔离带有较强实用性适宜推广参考献[]侯永明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浅析[]现代艺00050[]宋雷海绵城市理论城市林设计运用[]建材与装饰09086[3]刘雨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征[]河南建材09060 相关热词绿地道路设计。

下凹式绿地设计及其意义

下凹式绿地设计及其意义

建筑设计116 2015年48期下凹式绿地设计及其意义唐琳砚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摘要:下凹式绿地作为低影响开发这一先进生态的设计理念中,较为普及也较为容易实现的设计方式,其对在生态效益,景观效果方面都有着非常出色的作用。

以北京大兴区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为例,在满足景观效果,并且符合商业景观气质的前提下需要满足至少50%的下凹式绿地的要求。

下凹式绿地在现在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下凹式绿地;低影响开发;生态效益;工程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8-0116-02绪论低影响开发(LID) 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开始实施。

低影响开发主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利用等措施来维持开发前原有水文条件,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水循环。

与国外相比,低影响开发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但已列入国家“十二五”水专项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LID 低影响开发是一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主要包含: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等。

下凹式绿地是城市建设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符合现代雨洪管理理念的设计手段。

1 下凹式绿地(1)相关规范,下凹式绿地是城市建设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符合现代雨洪管理理念的设计手段。

(2)城市下凹式绿地雨水蓄渗利用技术, 是低冲击开发模式在雨水利用方面的一种最简便的运用技术, 不仅简单易行 程投资少, 而且利用效果好。

且在201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行的《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中,规定新建建设工程中,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道路土方路基施工完成----测量放线、准备工作----基槽开挖、基底整平----两侧槽壁防渗土工布安装----30cm碎石垫层施工----铺设第一层反滤土工布----20cm中粗砂垫层施工----铺设第二层反滤土工布----150cm种植土回填及溢流式雨水口施工----两侧碎石过滤槽施工----15cm蓄水层施工。

(2)测量放线、准备工作根据设计位置放出下凹式绿地两侧边线,直线段每20米放一点,曲线段每10米放一点。

放完后做好控制桩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做好引桩。

用白灰洒出开挖边线,并根据设计沟槽底标高做好开挖深度交底工作。

(3)基槽开挖、基底整平沟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

在设计沟槽底标高以上预留5~10cm土层不挖,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沟槽底标高,避免出现超挖,扰动原状土。

为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坑底排水的同时,为防止地表水的进入,在基坑开挖时,坑顶设一道排水明沟,阻断外界流水进入坑内。

由于开挖深度平均在1.3米左右,且两侧为压实土基,可以不用放坡开挖,对局部沟槽边坡土方不稳定地方开挖后采用木板加横撑方式及时支护。

堆土距离沟槽边不小于0.8米,堆土高度不大于1.5米,做好沟槽边坡的现场监测,沟槽要预留安全通道,做好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并做好周边防护,防护高度1.5m,每50米设置安全爬梯一个,安全爬梯采用钢管搭设,宽度80cm,间距40cm,固定于沟槽边上。

(4)防渗土工布安装①材料特点及要求本工程采用防渗土工布,作为防渗膜的保护层材料和过滤排水材料。

防渗保护层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防渗土工布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透水性好,并能抗腐蚀,抗老化,具有隔离、反滤、排水、保护、稳固、加筋等功能,能适应不同基层,能抵抗施工外力破坏,蠕变小,长期荷载下仍能保持原有的功能。

防渗土工布采用一布一膜 300g/㎡防渗土工布,施工前对于采用的防渗土工布的主要物理与技术性能进行抽查复验,抽样数量每批不少于一次。

城市下凹式绿地道路雨水收集利用

城市下凹式绿地道路雨水收集利用

城市下凹式绿地道路雨水收集利用本文主要根据我国下凹式绿地产生的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得出下凹式绿地在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城市道路雨水收集中下凹式绿地的利用进行了展望,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探究,给您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城市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较大,而我国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而且我国的淡水资源储量在逐渐减少,为了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的发展,就想要合理的针对城市道路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要想做到这一点,就想要在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中,应用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可以应用在城市道路两侧,其中本身就是一种不需要借助过多投入措施,其利用天然的浆水来转化为地下水,从而保持地下水的平衡,由于该措施所具有的如此多的应用。

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下凹式绿地在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

1、下凹式绿地的产生水资源分布不均,受各地气候差异的影响,我国各个城市的降雨情况也不相同,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城市降雨量近年较多一般城市都会对道路雨水进行收集,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水源,而以往在对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过程中,采用的收集方式就是将雨水口设置在道路的路面上,将路面的高度设置在绿地高度之下,利用房屋的倾角度以及道路的倾沟渠,来对雨水进行汇集,并将雨水排到雨水口中,形成对道路雨水收集。

而城市所建设的道路一般都是水泥道路,这样的道路并不具有透水性。

所以,道路雨水的径流量相对较大,道路雨水流动的速度较快,也会使得道路雨水很容易被污染。

就上述的问题来说,针对城市道路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时候,就想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得道路雨水可以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净化,绿地本身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其对于道路雨水的径流量以及流速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其也可以实现对道路雨水的有效收集,利用和净化,通常植被深入到地下,2cm的时候,雨水的流失速度回变慢,这样道路雨水就会渗透到地下水中,从而地下水得到补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道路高度一致的绿地道路雨水收集能力具有局限性,所以要对绿地进行高度的调整,将道路路面作为参照点,设置出道路路面的绿地,就能改有效的实现对道路路面雨水收集,而通过长期的研究,下凹式绿地开始出现,这一绿地形式的出现,有效的起到了收集道路雨水的目的,而且在收集道路雨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渗透的问题,收集效果好。

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

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

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在这个段落中,我们将介绍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的背景信息。

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是指进行下凹式绿地相关规划和设计时所需要的资料。

下凹式绿地是一种特殊的绿地设计形式,旨在减少地面表层积水和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下凹式绿地可以自然滞蓄和净化雨水,同时还能提供空间供人们休闲活动和社交交流。

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的主要用途是为规划师、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合理规划和设计下凹式绿地项目。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土地使用、规划和设计要求:下凹式绿地的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土地使用法规和规划要求,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这些要求可以涉及土地所有权、土地用途、土地分区和建设限制等方面。

工程技术要求:下凹式绿地的建设需要进行土地勘测、地质勘查、水文分析等工程技术工作。

这些要求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土壤类型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数据。

植被选择和管理要求:下凹式绿地的植被选择和管理对于其功能和美观性至关重要。

相关资料可以包括当地适宜的植物种类、植物配置、养护要求等信息。

施工和维护要求:下凹式绿地的建设和维护需要符合相关施工和维护标准。

这些要求包括施工方法、材料选择、设备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在国内,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主要包括《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标准》等。

这些法规和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条件,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

2.隐蔽资料的特点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具有以下特点:保密性要求: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通常包含敏感信息,例如地理位置、建筑设计、设备布局等,因此保密性要求非常高。

这意味着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这些资料。

访问限制:为确保保密性,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的访问通常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只有相关的项目团队成员、核准人员或有特定权限的人员才能够查看或编辑这些资料。

数据安全措施:为了防止信息泄露或损坏,下凹式绿地隐蔽资料采取了一系列的数据安全措施。

例如加密存储、访问日志记录、防火墙保护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资料的安全性。

浙江省嘉兴市高考地理二诊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高考地理二诊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高考地理二诊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1. (4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图6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 . 蒸发B . 下渗C . 地表径流D . 水汽输送(2)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 . 减缓地表沉降B . 缓解城市缺水C . 减轻城市内涝D . 提升居住环境2. (2分) (2015高一上·邹平月考) 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 . a、b、c、dB . a、b、d、cC . b、a、d、cD . c、b、a、d3. (2分) (2018高一下·鸡泽月考)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2005—2010年()A .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4. (2分)下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 . 台风B . 干旱C . 寒潮D . 风沙二、综合题 (共2题;共31分)5. (20分)(2016·滨州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

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运城盐池由食盐生产逐步转为盐化工生产。

下面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图和盐池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凹式绿地应用-以云锦路公共绿地为例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凹式绿地应用-以云锦路公共绿地为例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凹式绿地应用 -以云锦路公共绿地为例摘要:徐汇滨江地区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区域,高建筑密度,地下空间利用率高,增加了地区系统内涝风险,这使得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应用在该地区变的更加重要。

云锦路公共绿地工程处于云锦路东侧,项目中下凹式绿地的实施,主要收集来自园区内道路、广场、建筑及周边云锦路市政道路的雨水,可以有效地结合低影响开发和雨水管渠系统,缓解周边排水压力。

关键词: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径流总量控制率、设施设计一、海绵城市理念(一)海绵城市定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带来恶劣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通过雨洪管理手段,使雨水得到合理储存净化后,在需要的时后,能够很快的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二)政策支持随着城市高密度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城市内涝现象日益凸显。

为了促使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处,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与相关附属设施的建设应运而生。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上海市成为海绵城市试点。

在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牵头下,各区相关建设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加快推进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三)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以临港的海绵城市建设最具代表性,各区也相继开展一系列尝试,上海各区海绵城市建设优秀案例很多,例如徐汇区云锦路跑道公园,利用下凹式绿地,很好控制了区域内年径流量。

浦东新区临港口袋公园改造,运用了屋顶绿化,透水砖铺设,雨水花园和人工湿地四大海绵设施改造手段,解决了公园长期积水,铺装渗水性不佳等问题,年径流量控制率达到80%。

市住建委也把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工作考核之中,激励各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上海各区积极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

二、海绵城市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在海绵城市推广过程中存在相应的难题,具体情况如下:1、集中大面积推广难中心城区存在开发程度高、建筑密度大等特点,受到现状排水状况不良及改造空间有限的约束,要结合旧城更新改造、道路及排水网、水系整治进行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

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

一、定义根据北京市市地方标准《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对“下凹式绿地”进行了标准定义:“下凹式绿地,depressed green,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

”二、下凹式绿地的三大好处一是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增加土壤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绿地的浇灌用水。

有人测算,若把绿的建成下凹式,而下凹的深度为10CM,则对一年一遇或时而降下的大雨径流将100%的被拦蓄在绿地内;对于大雨或暴雨也可拦蓄80%左右。

由于下凹式绿地拦蓄大量的地表水,随即又转变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并增加了土壤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因而绿地的浇灌用水量也相应减少。

二是减少城市河湖的水质污染和淤积量,增加绿地的土壤肥力。

由于城市空气受到污染,通过雨水的淋洗作用把空气中的污染物带到地表,再通过雨水冲洗把城市地表各种污染物带到河湖水体,影响了水环境景观和水体生态环境。

另外,河湖的淤积还会影响调蓄洪水的能力及河渠的排放能力。

建造下凹式绿地后,绿地作为一个沉砂又是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可以将固体污染物大量沉积在绿地并促使有机污染物在绿地内得到净化,既可转变成园林植物的营养物质且增加绿地的土壤肥力,还可以消除有机污染物残留对人体的影响。

三是当今道路的雨水口设在路边,雨水井盖常常被人盗走,形成人为的陷阱,伤人事故时有发生。

若是建成下凹式绿地,雨水口设在绿地内,即使采用一个简易的雨水井盖也不便被人盗走,还可以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

三、下凹式绿地的做法在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区,首先要调查路面(地面)的高度、绿地的标高、雨水口高度;其次在进行绿地设计时要“对症下药”使路面(地面)高于绿地、雨水口高于绿地而低于路面(地面)、雨水口不设在路面而设在绿地上。

这样,绿地就形成下凹式,雨水均进入绿地,经绿地蓄渗后,多余的雨水才从雨水口流走而不致使绿地受淹。

对于已建城区,可采取围埂将绿地围起来得办法,或者将绿地高度适当降低,把周围的地表水尽可能引入绿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强调将城市打造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吸纳、蓄存、渗透并利用降雨水的城市。

下凹式绿地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构建具有蓄水、渗水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功能的绿地系统,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方案设计1. 选址选择绿地建设区域时应考虑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好且易收集雨水的地段,以便实现下凹式绿地的功能。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要求进行合理选址。

2. 设计理念下凹式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径流管网、雨水收集、蓄存及植被配置等因素。

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完善,打造具备蓄水、渗透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绿地环境。

3. 施工步骤(1) 地面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地面平整、无杂物,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

(2) 地基建设根据设计需求进行下凹式绿地地基的开挖和地表整形,确保地基平整和稳固。

(3) 配套设施建设安装雨水收集系统、蓄水设施、渗透层及植被等配套设施,使其具备蓄水、渗透的功能。

(4) 植物种植根据设计方案,在下凹式绿地中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既美化环境,又有利于渗透、蓄存雨水。

4. 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队伍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 施工材料选用符合标准的环保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使用安全和环保性。

三、效果展示下凹式绿地施工完成后,形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海绵城市绿地系统。

绿地能够有效吸收和蓄存雨水,减缓地面径流,减少城市内涝风险,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四、总结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下凹式绿地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项目之一,其施工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下凹式绿地径流削减公式及实验论证

下凹式绿地径流削减公式及实验论证

下凹式绿地径流削减公式及实验论证作者:宋召凤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4期摘要:根据下凹式绿地的渗蓄原理及水量平衡关系式,建立了其径流削减率理论公式,并通过实验论证了其准确性。

结果表明:径流削减率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而降低,随下凹深度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3种下凹深度工况下,绿地径流削减率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差均低于5%。

其中,下凹深度为15 cm时理论削减率(97.15%)与实验值(97.88%)最为接近,且重现期小于4a时二者削减率均为100%。

关键词:下凹式绿地;渗蓄;径流削减;下凹深度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4-0119-031 引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过度建设使得大量的硬化地面代替了原来具有涵养水源的林地和草地[1],城市化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地面蓄水能力大大减弱。

这不仅带来降雨洪峰流量增大、到达洪峰时间缩短及地表径流总流量增加等诸多问题,同时使径流雨水冲刷下垫面所带来的面源污染日渐严重[2]。

为有效避免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水体的影响,国际上陆续出现了诸多新的雨洪管理理念与技术。

其中,低影响开发技术因其能实现雨水径流的源头控制而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3~5]。

下凹式绿地作为一种典型的低影响开发技术,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蓄渗雨水径流、增加汇流时间,实现削减径流污染、净化水质的效果[6-8]。

目前对于下凹式绿地的研究虽多,但大多停留在净化效果的研究[9]。

本文从下凹式绿地的径流削减原理出发,建立多参数的径流削减率理论公式,并通过实验论证其准确性,以期为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绿地的径流削减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2 下凹式绿地径流削减率理论计算2.1 下凹式绿地构造图典型的下凹式绿地由蓄水层、种植层及原土层三部分构成(图1)。

绿地内设有溢流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

与普通绿地相比,下凹式绿地利用下凹空间滞留雨水、增加汇流时间、削减径流污染,从而实现补充地下水、减少径流污染的效果。

下凹式绿地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下凹式绿地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下凹式绿地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单位(子单 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施工依据
验收项目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渗透设施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验收依据
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编号: 001 分项工程名称 下凹式绿地
检验批容量
检验批部位
下凹式绿地检验批 质量验收记录表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 工及验收标准》DB/T29-297-2021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
专业工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检查记录检查 结果
1 下凹式绿地位置、形状、高程
第6.5.1条
/
下凹式绿地的下凹深度
主2



蓄水层厚度
/ 第6.5.2条
/
3 下凹式绿地内的溢流口顶部标高 第6.5.3条
/
4 下凹绿地渗透系数
第6.5.4条
/

般 项
1
下凹绿地覆盖率达到100%,无原 土裸露,绿地整洁,无杂物

第6.5.5条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下凹式绿地施工工艺流程:道路土方路基施工完成后,进行测量放线和准备工作。

接下来,进行基槽开挖和基底整平。

在两侧槽壁上安装防渗土工布,并施工30cm碎石垫层。

铺设第一层反滤土工布并进行20cm中粗砂垫层施工。

再铺设第二层反滤土工布,进行150cm种植土回填和溢流式雨水口施工。

最后,进行两侧碎石过滤槽施工和15cm蓄水层施工。

测量放线和准备工作:根据设计位置放出下凹式绿地两侧边线,直线段每20米放一点,曲线段每10米放一点。

放完后做好控制桩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做好引桩。

用白灰洒出开挖边线,并根据设计沟槽底标高做好开挖深度交底工作。

基槽开挖和基底整平:沟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

在设计沟槽底标高以上预留5~10cm土层不挖,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沟槽底标高,避免出现超挖,扰动原状土。

为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坑底排水的同时,为防止地表水的进入,在基坑开挖时,坑顶设一道排水明沟,阻断外界流水进入坑内。

由于开挖深度平均在1.3米左右,且两侧为压实土基,可以不用放坡开挖,对局部沟槽边坡土方不稳定地方开挖后采用木板加横撑方式及时支护。

堆土距离沟槽边不小于0.8米,堆土高度不大于1.5米,做好沟槽边坡的现场监测,沟槽要预留安全通道,做好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并做好周边防护,防护高度1.5m,每50米设置安全爬梯一个,安全爬梯采用钢管搭设,宽度80cm,间距40cm,固定于沟槽边上。

防渗土工布安装:本工程采用防渗土工布,作为防渗膜的保护层材料和过滤排水材料。

防渗保护层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防渗土工布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透水性好,并能抗腐蚀、抗老化,具有隔离、反滤、排水、保护、稳固、加筋等功能,能适应不同基层,能抵抗施工外力破坏,蠕变小,长期荷载下仍能保持原有的功能。

防渗土工布采用一布一膜300g/㎡防渗土工布。

施工前对于采用的防渗土工布的主要物理与技术性能进行抽查复验,抽样数量每批不少于一次。

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算法浅析

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算法浅析

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算法浅析发表时间:2012-12-17T09:24:20.2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8月供稿作者:刘家卓[导读] 明确了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计算前期需要收集的资料,分析了目前常用的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算法,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经验算法。

刘家卓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510000 摘要明确了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计算前期需要收集的资料,分析了目前常用的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算法,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经验算法。

关键字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计算 1 前言下凹式绿地是在干旱少雨地区广泛应用,缓解城市雨洪及利用雨水的技术措施,尤其在居住小区,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该技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替代小区雨水管网系统,减少开发成本,缓解城市洪水压力。

笔者在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过程中,认真地学习了目前常用的工程设计算法,经过分析和应用,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算法,供同行参考。

2 设计计算前期资料收集在进行工程设计计算之前,应收集有关资料,作为设计计算的依据,主要包括:①设计委托书;②已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④业主的要求;⑤勘探报告(须含地表、地貌、工程地质、地下水水位、气象、水文等内容);⑥工程测量资料(1:500地形图);⑦当地历史降雨量记录等。

3 计算方法3.1 暴雨强度公式法目前下凹式绿地工程设计算法一般采用暴雨强度公式法,主要是利用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产流计算和汇流计算,从而推导出下凹式绿地的拦蓄率、面积、下凹深度与汇水面积及暴雨强度公式之间数学关系[1]。

具体如下:3.2 经验算法按上述的算法,不仅计算过程复杂,而且参数众多,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明确全部所需参数,笔者根据在南疆地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幅简化了公式和参数,可以为当地同行开展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1)根据当地降雨历史情况,确定合适的一次暴雨量。

(2)根据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地质情况,确定汇流系数。

(3)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下凹深度,一般来说,下凹深度取值为0.1-0.3m[3],如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地区可取大值,反之,则取小值。

下沉式绿地.pdf

下沉式绿地.pdf

2014.3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The Frontier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search风景园林研究前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Optimization Design of Sunken Greenbel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Sponge City”苏义敬1王摘要我国许多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不断加深,融合“海绵城市”与国内外最新的雨洪管理理念建设下沉式绿地,实现防治内涝、水资源利用、景观美化的多重效益。

基于北京《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通过水量平衡法计算下沉式绿地的设计参数。

在壤质砂土地区,绿地下沉率为5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条件下,绿地率为20%、30%、40%时,合理的下沉式绿地设计深度分别为200、120、75mm。

最后介绍了下沉式绿地的竖向设计、景观美化、植物淹水时间的优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色基础设施;雨洪管理;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ABSTRACT In many Chinese cities, the conflict of frequent flooding and water shortage got deeper,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latest concept of ecological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sponge city”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nken green space landscape, so as to realize multiple benefits including the flooding control,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landscaping. Based on Beijing “Code for design of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engineering”, through water balance method,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sunken greenbelt is determined. In the loamy sand area, sink rate of green space is 50%,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control rate of total annual runoff more than 85%, when the ratio of green space for 20%, 30%, and 40%, the proper sinking depth of sunken greenbelt are 200mm, 120mm, and 75mm,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ptimum design of grading, landscaping, and plant waterlogging time.KEY WORDS Urban green space; green infrastructure; stormwater management; sponge city; sunken greenbelt; optimal design* 北京市教委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教学专项,项目编号:PXM2013-014210-000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雨洪过程和雨水系统效果的影响及优化调控研究,项目编号:51208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