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对钱塘江大潮的描写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自学指导课文解读课外拓展
1 观潮课文风景线篇章秀【结构图示】观潮⎩⎪⎨⎪⎧⎭⎪⎬⎪⎫潮来前 平静声 薄雾笼罩形 潮来时⎩⎪⎨⎪⎧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山崩地裂 白浪翻滚潮头过后⎩⎪⎨⎪⎧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恢复平静 江水高涨天下奇观 【主题思想】本文记叙了作者耳闻目睹的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由衷赞叹,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感悟:读完这篇课文,钱塘江平静的江面、雨后的阳光、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小山就像一幅平静美丽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我们也领略到了大潮到来的时候万马奔腾、山崩地裂的壮观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大自然像魔术师,她的杰作令人惊叹与震撼。
【疑难探究】“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好在哪里呢?答:这句话主要好在以下五点:(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意思很完整。
(2)写出了浪潮的颜色“白色”。
(3)突出了浪潮的数量“千万匹”。
(4)刻画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开阔,横贯江面;势猛,有进无退;先呈线状,后呈墙状,至此则呈“万马并进”状。
(5)写出了江潮的声势大,前面“千万匹”也写声势,但写的是客观的实景,这里则写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写作特点】1. 课文结构清楚(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和气势。
2. 运用比喻(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衬托(如:“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等手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况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观潮》教学导案(精选7篇)
《观潮》教学导案《观潮》教学导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潮》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潮》教学导案篇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
教学重点: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深情背诵课文第三段。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
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
(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二段,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平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
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平静”,配上音乐,学生自己读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文原文及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文原文及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文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看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观潮》优秀精选教案(精选7篇)
《观潮》优秀教案《观潮》优秀精选教案(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潮》优秀精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潮》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准备词卡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
(板书:天下奇观)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
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
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
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
(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
)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
(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A、八月十八——的观潮日B、盐官镇——的地方C、观潮人——最多D、响声——E、浪潮——最壮观F、人的情绪——涨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 第1课观潮 部编版
1观潮《观潮》是一篇写景文,记述了一次观潮的盛况。
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三个时间点,大潮由远及近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和热爱。
课文先总后分,层次分明。
第1自然段总起,指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和地位。
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所见。
第3、4自然段则详细写了潮来时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奇景,如闻其声。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潮头奔腾西去后的情景。
本课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经典段落,根据刘禹锡的诗在文中找出与诗相关的句子。
重点要求学生说说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并且根据描写说出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与同学交流。
落实本单元的阅读核心目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1.认识“盐、薄”等生字,会写“潮、据”等生字,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联系已识生字和生活经验等方法自主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感受自然之美。
5.能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有关语句,通过阅读想象出课文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1.字词教学学生自主识字为主。
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预习等形式,借助汉语拼音、联系已识生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识字;反馈时,集中教授学生易混淆和难记的字。
提醒学生注意因将字“认半边”而读错的生字,如“屹、浩”。
提醒“崩”为后鼻音,“震”为前鼻音。
常见生字,如“盐、余”可让学生自主学习。
有的生字可以结合词语进行识记,如“屹、贯、霎”,可以结合词语“屹立、横贯、霎时”识记。
教学“昂”字时。
可以结合肢体动作阐释“昂首”的词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鼎”,可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识记。
“沸”,指锅里的水煮开了,可借助偏旁表意识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文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文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第一单元1.《观潮》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2.《走月亮》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情景交融,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
他的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诗中描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做梦的活动,充满了童趣。
4.《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著有《家》《春》《秋》等。
课文写了作者三次看星星,分别是从前在家乡的庭院、三年前在南京住所的菜园、如今在海上。
第二单元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重点描写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台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2.《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受此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使其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
3.《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激发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探索科学的兴趣。
4.《蝴蝶的家》以“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为线索,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第三单元1.《古诗三首》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描写了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揭示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宋代诗人卢钺的《雪梅》阐述了对梅、雪的评价,说明了二者各有所长。
2.《爬山虎的脚》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的观察 顺序,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同时,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倡学生对课文的多元化理解。】
(五)、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资料,是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更深的了解。】
2023-2024年部编版语四年级上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观潮 》说课稿和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 课时《 观潮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 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及答案这九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
)
lǒnɡ zhào
(
)
(三)、比一比,组词语。
提( ) 潮( ) 锯(
) 盼(
)
堤( ) 朝( ) 据(
) 粉(
)
(四)、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描写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号浪吼(含有“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赏析修辞方法和抓住通过不断引导,让同学 们感受修辞手法物特点来描写上,通过不断引导,让同学们感的魅力,使学生置 身其中,如临其境。但在阅读方面,唱唐江大潮的气势。写作方面,由于个现聚 严重,没有读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写作方面,由分同学没能很好的掌握比喻的 修辞手法,体差异性,还有部分同学没能很好的掌握比喻这些是我今后需要加强 的;希望能通过本次讲解,帮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观潮》说课稿
《观潮》说课稿《观潮》说课稿1一、说教材《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__,描写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全文共5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刻画了钱塘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__,也是进行写景类__写作训练的典范。
二、说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
四、说教法基于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想象成观潮人群中的一个,身临其境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同时我还采用了“朗读法”,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要经过不同形式的读,实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的目的。
五、说学法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为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弄清钱塘江的地形特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雄伟。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文原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文原文课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知识点1。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钱塘江是浙江省的河流,下流入杭州湾。
钱塘江大潮之所以特别宏伟,是因为钱塘江的出海口地形特殊。
出海口宽达上百公里,到了澉浦,收缩到二十公里,而到了盐官镇附近,江道又猛收到三公里左右,因此,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海潮来时,以每秒十米的流速,簇拥着大量的海水向江内推进。
由于里边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潮水被两岸夹住;又加上这一带河床高低悬殊也很大,从而向东流的江水冲击着由东向西涌来的潮水,前浪叠后浪,互相拥挤、堆积,进到盐官镇时江道最窄,形成峰。
于是激起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形成闻名中外的天下奇观。
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日,正是观潮的时候,所以人们竞相前往海宁观潮。
2。
词语解释横卧:横躺着。
本课指钱塘江横现在人们眼前。
人教部编版《观潮》名师教案
人教部编版《观潮》名师教案《观潮》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盐、屹、昂、”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堤、阔”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曾经到过哪些地方旅游呢?预设:北京、桂林、九寨沟、泰山……那么今天老师也借助教学来带领大家进行一次特别的旅行,让我们一起观赏一下钱塘江的壮丽景象!(播放视频:钱塘江大潮)预设: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美丽风景,原来大潮来姑且是这样的雄壮、壮观。
2.今天我们也来学一个与钱塘江大潮有关的课文。
对于钱塘江大潮,你的了解有多少?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预设:XXX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浙江省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潮”。
让我们轻轻翻开书,到课文中去体验钱塘江大潮独特的美吧!3.板书课题,读题。
(观潮)二、初读感知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指读。
(出示文本信息)XXX鼎沸贯浩崩震霎余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提出要求:一板一眼字正腔圆2.请展示你的识字绝招。
学生自己的识字方法,结合具体的汉字介绍。
3.多音字:XXX:(méng)蒙蒙细雨(mēng)蒙骗蒙人(měng)蒙古外蒙号:(háo)号叫怒号(hào)口号号召闷:(mēn)闷热(mèn)烦闷4.词语积累。
《观潮》说课稿(15篇)
《观潮》说课稿(15篇)《观潮》说课稿1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一篇课文《观潮》。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观潮》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
这组课文是围绕“自然奇观”的专题来写,《观潮》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通过作者对潮的生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更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大自然那种魔术般的神奇。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为了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认为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地3、4自然段。
4、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难点:突破体会课文中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二、说教法。
本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将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我认为本课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什么,引导学习生字,并且学习第3、4自然段。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课《观潮》一、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和同学交流。
答: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观察描写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潮头有数丈之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横贯江面。
给人的印象就是如巨雷般的大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奔来。
狂潮拍石,如同几里岸边同时金钟齐鸣。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来时”的景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二、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二课《走月亮》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二、阿妈牵着我“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提示: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
《观潮》教材理解(精选8篇)
《观潮》教材理解 篇1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理解重点词句。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理解本课作者听其声、观其形、察其变、思其序的观察方法。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
老师:优优好!今天我们学习《观潮》一课。
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
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
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优优:本文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读了使人如临其境。
我对这课书的生字进行了预习,请听汇报。
学习生字 本课共有生字13个。
在这13个生字中,读音易错的有屹yì。
本课生字中的“镇”“罩”“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涨”不读“zhàng”。
“屹”的右边是“乞”,不要写成“气”。
“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
“镇”的右半部里边是三横。
“颤”注意左半部的写法。
老师:优优说得对!下面找出一些组词练习来考查一下你的掌握情况。
优优:请老师检查: 潮(大潮)具(具体)屹(屹立) 朝(朝阳)据(数据)吃(吃饭) 沸(煮沸)优(优秀)涌(涌来) 佛(仿佛)犹(犹如)勇(勇敢) 余(余数)灰(灰色)张(张口) 与(与其)恢(恢复)涨(涨潮) 老师:优优做得对!你在预习时有没有不理解的词? 理解、积累词语 优优:对于不理解的词,我已查了字典请看: 天下奇观: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
这里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钱塘江大潮,有如万马奔腾,成为自然界之壮观。
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声鼎沸:这里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横贯:横着涌过去。
犹如:好像、如同。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崩裂,用于形容巨大的声响。
漫天卷地: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随着风浪翻卷的情景。
《观潮》课文翻译
《观潮》课文翻译《观潮》课文翻译《观潮》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观潮》课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观潮》课文翻译1原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译文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
(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就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波而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案设计
1观潮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提高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受到情感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教学中意在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按顺序、抓特点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教学中,巧用课件、插图、影视资料等,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场面显示在学生面前。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读、找、议,品析语言特点,掌握其语言规律,习得其语言的精髓。
同时,注重优美词句的积累、精彩句段的赏析和修辞方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钱塘江大潮视频资料及人声鼎沸的音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搜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读课文1.谈话引题:同学们,你们看过海水涨潮吗?(出示海水涨潮的课件,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描述钱塘江大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的景象。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千米,流域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河流。
2.师: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大潮怎么样?请你介绍或者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那么,作者眼里的钱塘江大潮又是怎样的呢?通过预习,请你在文中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特点的词语。
(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天下奇观)3.(课件出示“观”)设疑:什么是“天下奇观”?“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
)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快去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目的在于在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去观潮的强烈欲望,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文本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壮观,产生积极阅读的兴趣。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一单元-《观潮》学历案案例
观潮【主题与课时】1.主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观潮》(P2-4);2.课时:两课时【课标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读文章能想象画面,能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3、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学习目标】1、通过词语测读,能正确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提升自主识字学词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仿照课文写法完成小练笔。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句内容相关的句子。
【评价任务】1.完成课堂活动一(1)——(4),检测目标1;2.完成课堂活动二(1、2),检测目标3;3.完成课堂活动三(4--6)、五(2),检测目标4。
4、完成课堂活动三(8),检测目标2、5【资源与建议】1、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先总后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第1自然段用“天下奇观”总起,指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和地位。
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在海塘大堤上的所见。
第3——4自然段从声音、样子两个方面写潮来时由远而近的变化过程。
第5自然段写潮头奔腾西去后的情景。
2、教学时,结合“资料袋”介绍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让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围绕“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理清课文大致层次。
3、抓住重点词句和语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江的奇特、壮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课文中对钱塘江大潮的描写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走进课堂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纸, 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这些理 论耳熟能详。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 的生活体验,拓展教学时空,读薄 教材更要读厚教材,既站在学生的 前面,也站在学生的背后,更站在 学生的中间,当好教学的对话者、 设计者、引导者、创作者,让知识 与生命共生。
课堂精彩在于生成
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榕
一堂好课的精彩之处在于“画龙点 睛”,让学生的龙画的千姿百态, 教师的睛点的活灵活现。
一个动态的、开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断生成的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涌现出 来许多的新的想法、发现许多新的 问题,显露许多新的思维,这些新 想法、新思维、新问题都是来源于 学生的实际,都是学生迫切想知道 的知识。
要想让课堂生成出精彩:
在理念上要确立动态开放的课堂观、 主体地位的学生观、富足有效的课 程资源观;
“曲问”、“精问”、“新问”、 “活问”;追求生动有趣、基于学 生生活实际的讲述策略;组织合作 互动、易于调控的高效讨论;构建 及时有效重组课堂生成信息的应对 策略。
究中生成、实验中生成、合作中生 成、生活经验中生成、观察中生成、 互动中生成、活动中生成等模式附 于实施。
木求鱼”,还是捕捉课堂生成有价 值的资源(生成很多,并非都有价 值),化意外为精彩,使整个教学 过程从有序(预设),到无序(生 成),再到有序(采取相应的对 策),使课堂走向“柳暗花明又一 村”。
己的教学机智与智慧,灵活处理课 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有效筛选学 习瞬间生成的知识,成为学生进一 步学习的鲜活的学习资源,优化教 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堂走向 生成,引向深入,焕发生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材分析(最新)
观潮课题 1 、观潮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 2 课时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
教学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目标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重点教学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难点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1. 正确拼读 12 个会认字,书写15 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教学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目标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课件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引入【意:通同学,你到海,看海水潮?与大海比学海潮什么?(江海潮,气宏,令人震撼。
)生知道塘江大潮我国的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天下奇一天下奇自古入()”。
里的潮比的潮更加宏壮,潮来,以来就被人称,分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你种同,学生造出奇?什么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今了一种郁的学天我来学《潮》(板)文的氛,。
】二、情况1 、生字卡片。
(1 )出示“潮、浩、沸、”卡片,指名,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潮、浩浩、沸、潮⋯⋯【意:在新教(2)出示“犹、据、、恢”指名。
:学生交流的基上学()犹如、根据、脚、恢复⋯⋯去开展教指,能分(3)出示“罩、薄、崩、霎”,特点:及学生字上下构的形声字。
:罩、薄、山崩地裂、的掌握情况,有重霎⋯⋯点地行指,能更(4)出示“ ”:里外构。
:雷。
有效地巩固学生音: m èn字的掌握。
】(5)你有哪个字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中对钱塘江大潮的描写分为 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 叙述的,全文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潮来前 第二阶段:潮来时 第三阶段: 潮过后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 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 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 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 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 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 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 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潮来前
人们 江面
昂首东望, 等着、盼着
风平浪静, 笼罩着薄雾
呼之欲出,望眼欲穿
午后一点左右,从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 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 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 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 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 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 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 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 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 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 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 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 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 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颤动起来。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 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 来。
潮来时
人们
人声鼎沸、 沸腾
潮水
白浪翻滚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霎时,潮头奔腾 西去,可是余波还在 漫天卷地般涌来,江 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 恢复了平静。看看堤 下,江水已经涨了两 丈来高了。
潮过后
人们
看看堤下
江面
余波漫天卷地 依旧风号浪吼 好久才恢复平静 涨了两丈来高了
水涨潮去,依依不舍
观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风平浪静) (汹涌澎湃) (恢复平静)
天 下 奇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