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油气储运专业培养计划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油气储运工程发展需要,具备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国家与省、市发展改革部门,交通运输规划部门与设计部门,石油、石化与天然气行业的主管部门或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应用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设备、设施与装卸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识图和制图、上机操作、油品质量检验等基本训练,具有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素质和能力:1.具备以理工科为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知识基础,了解当代科技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并对哲学及方法论、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必要的修习,尤其对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2.具有合格的身体、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吃苦耐劳、实干创新的精神品质,以及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满足毕业后在石化及船舶行业从事安全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需要;3.具备以理工科为主的知识结构框架,系统掌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对与油气储运有关的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4.掌握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油品质量检验、油气储运自动化等油气储运工程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储运企业现场技术管理能力;5.掌握油库设计与管理、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储运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燃气输配等油气储运工程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6.具备文献查阅、检索和信息获取的基本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在石油化工行业从事规划、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应用等多种岗位工作。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 专业领域代码:430120 )
一、专业领域简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一个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高效地钻探地下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并经济有效地将地层中的油气开采到地面与安全地将油气分离、计量与输运的工程技术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涉及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油气地质、渗流力学、油层物理、自控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基础和应用学科,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有钻井、完井、测试、油气藏开发地质、油气渗流规律、油气田开发方案与开采技术、提高采收率、油气矿场收集处理、长距离输送、储存与联网输配等工程问题。
本工程领域与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采矿工程、工程力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相关。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下设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三个研究方向。
1.油气井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油气井工程力学,油气井工作液力学,油气井工作液化学,油气井设计与评价,油气井工程测量与过程控制,油气井工艺理论与技术。
2.油气田开发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技术,采油采气工程理论与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流变学及多相流动。
3.油气储运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油气储运系统优化理论及方法,油气集输技术,原油长距离管输技术,采出液地面处理技术,油气储运工程流变学及多相管流。
三、课程设置。
培养油气储运人才的培养流程
培养油气储运人才的培养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油气储运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个层面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将从油气储运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教育培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完整的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该方案将涵盖油气储运工程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环节、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以期培养出专业、实践能力强、具备综合素质的油气储运工程人才。
一、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分析随着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油气储运工程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国内外各大储运公司和石油化工企业中,对于掌握先进储运技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因此,培养具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
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油气储运工程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油气储运工程师。
因此,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
二、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1. 实用性原则: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以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通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快速上手,并能够独立开展相关工作。
2. 国际化原则: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油气储运工程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观念、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因此,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应该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3. 顶岗实习原则: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注重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习中接触实际岗位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4. 个性化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注重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实践领域。
5. 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原则: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充分发挥科研技术的引领作用,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概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资源的需求增加,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石油工程分支学科,其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以石油与天然气储存、开采、加工、输送、贮存及相关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石油与天然气储运工程规划、设计、监理、施工、运行、管理及环境保护等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和开发能力的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1. 培养具备数学、物理、化学和地质、水文地质勘查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矿产资源、勘测、地质测量、地震科学技术、岩土力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具备油气田勘探与开发、油气储运工程规划设计、监理、施工、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及相关管理与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与开发能力,能在油气勘探、开发与储运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和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经济管理、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门、应用与复合型人才。
2. 培养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领域从事技术设计、技术开发、技术研究和工程技术管理等各种工作的能力。
3. 培养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强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在油气储运工程、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矿产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方面从事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建设内容1. 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具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强的专业理论,具备测量或地质工程、地震工程技术或岩土力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2. 培养学生掌握油气储运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环保、相关大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经济管理等全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水平,培养学生掌握定义、分析、解决问题或开展应用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能够独立进行专业技术设计、技术开发工作,从事各种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从事油气储运工程技术开发、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结合,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入学要求1、招收对象主要为: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
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人员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
所有人员都必须经所在单位推荐且为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在职人员。
2、报考人员须参加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5年,实行半脱产和不脱产方式培养。
考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年考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考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考研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油气田企业、油气管道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单位、石油化工企业、石油销售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建筑公司、部队和民航的油料公司、设计院以及国家物资储备部门等领域从事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督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以及油气储运设备运营等方面的技术管理、研究开发等工作。
2016年考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分析: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具体要求如下:1、努力学习相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研、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
硕士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
三、研究方向本学科设置以下研究方向:多相管流及油气田集输集输。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实践环节,课程总学分为35或以上。
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学分为23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为10学分,含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为必修课,含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2学分。
(一)学位课八门(共23学分)包括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加工工程方向)是在原石油加工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色专业。
为努力适应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要求,专业以原油储备、石油产品和天然气的输送储存教学内容为主线,注重发挥油气资源合理利用和加工的特色,注重教育国际化和留学生的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均衡,特色鲜明的工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位居前列,逐渐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油气加工特色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加工工程方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石油与天然气储运和加工、国防及其贸易等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求和国际人才市场需求,具备扎实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有家国情怀、高尚情操、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能在石油与天然气及相关行业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贸易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五年以上的毕业生:•能在工业界和学术界成功鉴定、分析、制定和解决与专业职位相关的工程问题,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
•以重要的法律、伦理、监管、社会、环境、工业安全和经济等方面宽广的系统视角管理与专业相关的多学科项目。
•在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领导能力上表现出担当和进步,在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三、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达到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的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考虑环境与安全、法律法规与相关标准,以及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等制约因素的前提下,能够提出油气储运工程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工程问题的设计能力,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培养方案
十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油气井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001)一、培养目标培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所创新,掌握油气井学科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完成研究领域课题设计、试验设计及研究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软件编程和软件应用能力及外语读、写能力。
二、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1、具有一定人文知识,懂得团队合作精神,讲究学术诚信;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完成本专业方向研究的开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思路确定等任务及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
3、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和资料,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能用外语写作科技论文。
5、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紧张的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1、研究生培养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政治理论学习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参加适当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进校第一学期,每周开设体育课二学时,但不记学分。
各年级研究生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2、研究生培养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深入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和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要注意拓宽专业面。
3、研究生第一学年以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外语为主,导师指导研究生调研本学科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进展,培养研究生的兴趣点,为研究生论文开题做准备。
4、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学位条例和培养方案,对每一位研究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导师要教书育人,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工作科研等各方面的问题要定期检查,认真指导研究课题的进行。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进展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进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开始开设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但是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油气储运工程人才,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建设一套合理、有效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国石油天然气储运产业所需的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工程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储运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油气储运工程实际操作技能、适应企业实践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技术、管理和研发人才。
因此,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应当从这些角度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使毕业生能够在各自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从教学设置方面来说,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注重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平衡,在专业课程方面,应当以数理化基础课程、油气储运工程基础课程、油气储运设备与工艺课程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在通识课程方面,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外语等方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水平。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来说,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方面,应当注重教育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论知识系统且扎实。
而在实践方面,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理论向实际操作中转化,服务于实践需求。
从培养方式和手段上来说,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注重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注重科研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工程实践教学、产业实习、实验室探究等方面,同时也应当让学生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对企业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现阶段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工作,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各高校之间存在着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存在差异的问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来实现资源的共享。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计划(下)惠春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下)
学号143010046
姓名惠春
导师姓名王瑞飞
单位导师姓名杨东进
专业学位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技术
入学年月2014.7
填表日期2015年05月20日
填表说明
一、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请务必认真填写。
二、培养计划由导师和硕士生共同制定,请按顺序用钢笔填写或打印在A4纸的正反两面,字迹要端正、清楚,可加附页。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修满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后填写此表,此表填写后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
四、培养计划填写完成后,由研究生部、院(部、系)留存备案。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论文]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摘要:跨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是一种以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
通过建立跨学院联合培养模式,发挥多学科协同培养的优势,打造一支适合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导师队伍和管理团队,构建和谐的培养环境,为稳定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出一条创新性培养模式。
关键词: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1 引言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联合培养是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大力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虽然培养方案和管理体制尚有待改革,合作机制仍需完善,但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各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实验资源,有效提高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因此,已逐渐被广大高校和科研单位所认可。
2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了加强东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开展了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跨学院联合培养在多个不同学科背景下,可以达到多学科交叉渗透、协同攻关,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型的思维能力,丰富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具有独特的培养优势。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确定研究方向,突显培养特色以把握油气储运学科内涵为核心,寻找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学科的知识交叉点和问题突破口,凝炼突出学科特色、体现学科水平,提出跨院联合培养研究方向。
同时,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建立联系的枢纽,体现学科专业的内在属性,优化学科结构,贯彻培养方针,明确培养目标,坚持培养理念,突显联合培养的特色。
(2)整合培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不同学院之间容易沟通协调和接洽、资源容易整合和共享,包括教学资源、导师资源、科学研究实验资源、图书资源。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专业教育平台 小计 技能实训与实践平台
九、 九、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31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培养方案课程安排表
专业:油气储运工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48 48 32 96 32 24 240 144 60 32 32 788 96 884 176 48 20 56 48 64 48 40 64 48 56 48 48 764 6 8 6 8 4 4 4 6 92 16 20 26 60 60 60
32 32 40 32 40 48
4 4 3 4 4
3/24 3/24 1.5 1.5
应修小计 B类课程应修合计
128 892 92
8.0 55.5
32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40 80 30 40 190 40 32 32 32 32
实践 与实 验学 时数
学 分
2.5 5.0
开课学期﹠周学时(实验学时)或周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3*
专业平台技能
10
1.5 2.5
10
11.5 2.5 2.0 2.0 2.0 2.0 2.0 3 2 2 2 2
应修小计 C类课程应修合计 99520058 32150068 24460068 21380048 技 能 实 践 实 训 平 台 (S) 24350048 24410048 24530048 24660068 24560048 24160048 21450148 21460368
1-8
创新与社会实践◆ S类课程应修合计 总计
950 3028
52.5 162 180.0
说明:(1)周学时后用“*”标注的课程为考试课程;(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含课程实践和网上学习48学时;(3)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第5-8学期,每学期8学时,共32学 时;(4)第七学期开设16学时的课外就业指导课;(5)◆创新与社会实践包括2.0学分思想政治理论 课社会实践。 制(修)订人:赵会军 审核人:胡爱萍 审定人:徐薇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培养方案
十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油气井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001)一、培养目标培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所创新,掌握油气井学科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完成研究领域课题设计、试验设计及研究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软件编程和软件应用能力及外语读、写能力。
二、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1、具有一定人文知识,懂得团队合作精神,讲究学术诚信;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完成本专业方向研究的开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思路确定等任务及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
3、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和资料,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能用外语写作科技论文。
5、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紧张的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1、研究生培养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政治理论学习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参加适当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进校第一学期,每周开设体育课二学时,但不记学分。
各年级研究生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2、研究生培养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深入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和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要注意拓宽专业面。
3、研究生第一学年以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外语为主,导师指导研究生调研本学科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进展,培养研究生的兴趣点,为研究生论文开题做准备。
4、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学位条例和培养方案,对每一位研究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导师要教书育人,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工作科研等各方面的问题要定期检查,认真指导研究课题的进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油气储运工程学科代码:082003一级学科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代码:0820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油气储运工程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油气田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工艺与技术等方向研究的学科。
以数学、力学、热学、化学、材料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研究解决油气储运系统中的工艺、设备、结构、安全与控制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保障油气安全生产与供应。
油气储运工程学科1952年创建于清华大学石油系,1981年、1986年分别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最早且第一个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油气储运学科点,2017年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成立以来,为我国石油、石化、军队、民航、交通等系统培养了大批油气储运技术人才,在油气储运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二、培养目标面向油气储运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遵纪守法、身心健康,拥有国际视野,掌握油气储运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分析解决复杂油气储运工程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学术基础和科研技能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数学、力学、热学等基础知识以及油气田集输技术、油气管道输送与储存技术、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等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前沿。
3、基本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能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具备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通过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探索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四、培养方向1、油气田集输技术面向陆地油气田、沙漠油气田、海上油气田及非常规油气田集输工艺、设备开展创新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多相计量技术、多相流动规律、油气水处理技术、天然气处理加工、天然气液化、深水油气田集输技术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代码:0820 一级学科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2003 二级学科名称:油气储运工程)一、学科概况油气储运包括油气的矿场集输与处理、长距离输送、储存与储备、城市输配等系统,具有非常广阔的技术、地域与社会覆盖面。
它仅是油气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的重要基础设施,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历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本学科综合运用力学、化学、工程热物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安全工程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油气储运各生产系统中的工艺、设备、安全诸方面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并通过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创新,建立与发展油气储运工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本学科1952年创建于清华大学石油系,是我国建立最早且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油气储运学科点,“九五”以来一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计划,2002年通过教育部遴选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60多年来,本学科为我国石油、石化、军队、民航、交通等系统培养了大批油气储运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多相管流与油气田集输、油气储运及营销系统工程、油气储运安全工程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涵盖面广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其中包括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本学科拥有“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储运工艺分室”以及“城市油气输配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实验室(含分室)。
近5年来,本学科授予博士学位45人、硕士学位423人,其中2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油气储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003
(所属一级学科: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培养目标
l、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生产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二、培养方向
1、油气长距离管输技术
2、多相管流及油气田集输技术
3、油气储存技术
4、油气储运系统安全工程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2.5-3年。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6学分。
五、课程设置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语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国际班)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国际班)培养方案学科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代码:0820一、学位授权点简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优势特色学科,是“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
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
2017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其中,油气田开发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两个二级学科进入全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创新引智计划)。
本学位点形成了油气井工程、油气藏工程、采油采气工程、油田化学与提高采收率和海洋油气工程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复杂油气井力学与控制工程、井筒多相流理论与控压技术、油气藏渗流理论与开发技术、油田化学与提高采收率技术、海洋油气工程等学科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与领先水平,为国家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培养目标面向世界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术素养,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工作的国际化、高层次、未来成为领军性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术素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具备良好的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意识。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3.知识结构:适应能源行业发展需求,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前沿动态,重视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为系统性、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基本能力:系统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能力、知识信息检索和获取能力、国际学术交流沟通能力、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掌握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储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003
(所属一级学科: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培养目标
l、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生产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二、培养方向
1、油气长距离管输技术
2、多相管流及油气田集输技术
3、油气储存技术
4、油气储运系统安全工程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2.5-3年。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6学分。
五、课程设置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语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