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试题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D2.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A. 政府的决策B. 政府的行动C. 政府的规范D. 政府的承诺答案:A3.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通常是以下哪个机构?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所有上述机构答案:B4.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政策效率B. 提高政策公平性C. 提高政策透明度D. 所有上述目的答案:D5.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A. 政策的明确性B. 执行者的意愿C. 政策的合法性D. 政策的复杂性答案:C6. 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成本效益分析B. 成本效果分析C. 成本效用分析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7. 政策分析中,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什么?A. 政策的内部优势和劣势B. 政策的外部机会和威胁C. 政策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D. 政策的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B. 效率性C. 合法性D. 灵活性答案:D9.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哪个阶段是政策分析的关键阶段?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10. 公共政策的执行者通常是以下哪个机构?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所有上述机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政策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系统分析B. 比较分析C. 案例研究D. 统计分析答案:ABCD2.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政策的制定?A. 社会环境B. 政治环境C. 经济环境D. 法律环境答案:ABCD3. 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A. 执行者的能力和资源B. 政策的明确性C. 政策的合法性D. 政策的复杂性答案:ABCD4.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哪些?A.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B. 确定政策的效率C. 确定政策的公平性D. 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答案:ABCD5. 公共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政策的目标群体B. 政策的成本和收益C. 政策的可行性D. 政策的合法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25分)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①政策问题的认定。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属于公共政策的制定阶段?A. 政策实施B. 政策评估C. 政策制定D. 政策监督答案:C2. 公共政策的目标是什么?A. 促进政府机构的发展B. 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C. 解决公共问题和满足公共利益D. 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答案:C3.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哪个阶段涉及到政策方案的具体设计和评估?A. 政策实施B. 政策评估C. 政策制定D. 政策监督答案:B4. 公共政策影响的对象是什么?A. 政府部门B. 私营企业C. 社会群体和个人D. 国际组织答案:C5. 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是什么?A. 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B. 提出政策建议C. 监督政策的执行过程D. 研究政策的背景和动因答案:D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角色。
答案: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利益集团、专家学者和公众。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利益集团代表特定利益群体参与政策制定,专家学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建议,公众通过投票、舆论和参与公共听证会等方式参与政策制定过程。
2. 解释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公共问题指的是影响整个社会、群体或地区的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解决。
公共利益是指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考虑整体社会的利益和福祉。
例如,环境污染是一个公共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到特定企业或个人,而是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减少污染并保护公共利益。
3.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一种方法。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回顾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等。
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政策实施所需的成本和实现的效益,评估政策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以作为决策的依据。
该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选择最具效益的政策方案,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自考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所有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A. 比较分析B. 成本效益分析C. 案例研究D. 历史分析答案:D3.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机构的角色是什么?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监督者D. 政策评估者答案:B4. 政策评估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政策效率B. 增加政策透明度C. 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A. 公平性B. 效率性C. 可行性D. 随意性答案:D6. 政策问题识别的第一步是什么?A. 确定问题的范围B. 确定问题的严重性C. 确定问题的紧迫性D. 确定问题的来源答案:A7. 公共政策的目标是什么?A. 满足公众需求B. 提高政府效率C. 促进社会稳定D. 所有选项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政策执行的障碍?A. 资源不足B. 目标不明确C. 执行者能力不足D. 政策本身完美无缺答案:D9. 政策反馈机制的作用是什么?A. 调整政策内容B. 监督政策执行C. 评估政策效果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社会需求B. 政治环境C. 经济状况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公共政策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政府B. 非政府组织C. 私营企业D. 个人答案:AB2. 政策执行的障碍可能包括以下哪些?A. 资源分配不均B. 执行者缺乏动力C. 政策目标不明确D. 政策本身有缺陷答案:ABCD3. 政策评估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证分析B. 规范分析C. 比较分析D. 案例研究答案:ABCD4. 政策问题识别的步骤包括以下哪些?A. 问题界定B. 问题诊断C. 问题分析D. 问题解决答案:ABC5. 政策制定的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公平性B. 效率性C. 可行性D. 稳定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A. 政府机构B. 政策制定过程C. 政策执行结果D. 政策评估方法2. 政策分析的第一步通常是:A. 确定政策目标B. 收集数据C.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D. 制定政策建议3. 以下哪项不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受益者D. 政策监督者4.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阻力”通常指的是:A. 政策制定的难度B. 政策执行的障碍C. 政策评估的复杂性D. 政策反馈的延迟5. 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政策是否符合法律规定B.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C. 确定政策是否具有成本效益D. 确定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或终止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7. 描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如何影响政策的形成。
8. 解释政策执行中的“政策窗口”概念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学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10. 以一个具体的公共政策为例,分析其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答案一、选择题1. B. 政策制定过程2. A. 确定政策目标3. C. 政策受益者4. B. 政策执行的障碍5. B.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二、简答题6.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侧重于理解政策背后的动机、价值观和文化因素,而定量研究则侧重于通过统计和数学方法来测量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7. 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游说、提供信息、影响公众舆论等方式来影响政策的形成。
它们可能会提供专业知识,也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而推动某些政策的制定或反对某些政策的实施。
8. 政策窗口是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的政治、经济或社会条件,使得某些问题或议题变得特别突出,从而更容易被政策制定者关注和采纳的时期。
政策窗口的存在有助于政策倡导者抓住机会,推动其关心的政策议题得到解决。
公共政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公共政策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政策学产生的标志(C)P2A. 《政策分析与管理》的出版B. 《政策科学的发展》的出版C.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的出版D. 《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2、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B )提出的。
P32A. 西蒙B. 布坎南C. 巴得什D.霍恩3、公共政策执行必须遵循的特定原则,不包括( A )P73A.主观性 B.强制性 C. 组织性 D.实务性4、由目标群体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对政策的个人理解来评定政策执行效果,这种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叫( B) P126A.专家评定法B. 对象评定法C. 自我评定法D.前后对比法5、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 P95A. 生态环境B. 经济环境C. 政治环境D. 文化环境6、按照监控的内容分类,公共政策监控可分为( D ) P145A.一般监控和专业监控 B.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 C.积极监控和消极监控 D.目标监控和关键点监控7、政策分析过程最关键而又困难的一个阶段是( C ) P186A.规划方案 B.预测结果 C. 问题构建 D. 确认目标8、在我国,财政主体主要运用的财政工具,不包括(B)P206A. 预算B. 私人借贷C. 税收D. 财政补贴9、一般认为,年率3%~5%的物价上涨幅度,可视为( D ) P243 A.物价上涨快 B.物价上涨慢 C.物价不变 D.物价基本稳定10、产业政策的特征,不包括( C) P277A.指导性B.稳定性和连续性C.波动性D.时代性和阶段性11、《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性的、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是由哪个国家提出的? ( A) P312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12、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例、规章等形式的科技政策的是( B ) P374A.《科技进步法》B.《科技拨款的暂行规定》C.《专利法》D.《专著法》13、对科技活动活动的协调、控制,以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功能,属于科技政策的( D )功能。
公共政策学试题
公共政策学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它选出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上下来去”决策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B)。
P78A.逻辑实证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辩证法D.理性主义2.公共政策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C)。
P26A.贝塔朗菲B.德洛尔C.拉斯韦尔D.戴维伊斯顿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1.公共政策系统的子系统包括(ADE)。
P171A.信息子系统B.文化子系统C.自然子系统D.评估子系统 E.反馈子系统2.公共政策分析的现代定性方法包括(BDE)。
P404A.线性规划B.价值分析C.马尔柯夫分析?D.超理性分析 E.可行性分析三、名词解释题1.公共政策P109答: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问题P217答:当两个以上或很多人的期望与实际状态出现差距时,问题就超出了个人的界限,而呈现出集体性或社会性,这样的问题就属于公共问题;从社会的广义概念即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体出发,公共与社会应基本等同,则社会问题可等同于公共问题。
四、简答题1.公共政策目标的定义和两大特征是什么? P242答: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政策目标一般主要具有如下两大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
任何政策目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几乎都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关怀之上。
(2)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目标的出发点是针对有关社会问题,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行动在未来实现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因而必然存在对未来的预期性。
2.公共政策执行的规定性有哪些? P275答:公共政策执行的规定性和特点有这样几点:(1)目标的导向性。
公共政策的执行行为具有很强的目标性与针对性,整个执行过程必须反映和实现公共政策所规定的目标,并且为达到目标而采取一系列行动。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共政策的主体通常是()。
A. 私营企业B. 非政府组织C. 政府机构D. 国际组织答案:C2.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议程设置”阶段是指()。
A. 确定政策目标B. 制定政策方案C. 选择政策工具D. 识别并提出政策问题答案:D3. 根据公共政策的分类,环境保护政策属于()。
A. 经济政策B. 社会政策C. 文化政策D. 国防政策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政策评估的主要功能?()。
A. 提供政策修订的依据B. 促进政策的公平性C. 监督政策的实施效果D. 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答案:B5. 公共参与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是()。
A. 仅增加政策的合法性B. 仅提高政策的效率C. 既增强政策的民主性,也提高政策的适应性D. 与政策制定无关答案:C二、填空题1. 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效率性和__________。
答案:可持续性2.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通常会采用多种__________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答案:政策工具3. 政策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政策实施的__________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答案:有效性4. 政策沟通的关键在于确保信息的__________和及时性。
答案:准确性5. 政策修订通常基于政策评估的结果,以提高政策的__________。
答案:适应性和有效性三、简答题1. 简述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主要功能。
答案:公共政策是指由政府机构制定和执行的,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求的一系列计划、法规和行动。
其主要功能包括指导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福祉,以及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
2. 描述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
答案:政策制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议程设置,即识别并提出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政策制定,包括确定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方案和选择政策工具;政策合法化,即通过立法或行政命令使政策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政策实施,即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措施;以及政策评估,即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定义是:- A. 政府对公众事务的决策- B. 政府对私人事务的干预- C. 政府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D. 政府对公共问题的处理方法答案:D2. 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A. 问题识别- B. 政策制定- C. 政策实施- D. 政策评价答案:D3.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遵循以下哪个模型? - A. 理性综合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政治系统模型- D. 所有上述模型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政策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A. 成本效益分析- B. 成本效果分析- C. 政策制定者偏好分析- D. 风险评估答案:C5. 政策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A.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B. 增加政策的公众支持- C. 减少政策实施的成本- D. 以上都是答案:A##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界定”阶段的重要性。
-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问题界定”阶段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
正确的问题界定有助于明确政策需求,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以及确定政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这一阶段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
2. 描述政策分析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政策或项目经济合理性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政策实施所带来的总效益与总成本来决定政策是否值得推行。
这种方法要求将所有相关的成本和效益量化,并尽可能用货币单位来表示,以便进行比较。
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做出更加客观和经济的决策。
3. 解释“政策反馈”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 政策反馈是政策实施过程中收集和分析政策效果信息的过程。
它允许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政策是否按预期执行,以及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
政策反馈可以揭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确保政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基础知识试题
公共政策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定义是()。
A. 政府部门决定行动的规划和目标B. 针对社会问题制定的计划和方案C. 对公民权益进行保护的政策D. 政府与市民讨论并制定的政策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的因素?A. 社会需求B. 经济状况C. 政府官员的个人偏好D. 制度环境3. 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B. 政策制定、政策宣传、政策执行C. 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调整D. 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调整4. 政策评估的意义在于()。
A. 评估政策的执行情况B. 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C. 评估政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D. 评估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5. 政府宏观调控是指()。
A.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调整B. 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C. 政府对公民生活的具体管理D.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商6. 以下属于社会保障政策的是()。
A. 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B. 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制度C. 政府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D. 政府向企业提供经济补贴7. 以下属于经济政策的是()。
A. 政府提倡环保理念的宣传B. 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与法规C. 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D. 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8. 以下属于教育政策的是()。
A. 政府对军事领域的投资B. 政府制定的职业培训计划C. 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D. 政府调控金融市场的措施9.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
A. 受政策影响的人群B. 参与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门C. 经济利益相关的企业D. 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团体10. 公共参与是指()。
A. 公民通过选举参与政府决策B. 政府主动询问公众意见C. 公众通过示威抗议表达诉求D. 公民对政府决策进行监督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 )2. 公众对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具有参与权。
历年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历年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公共政策的主体通常是()。
A. 个人B. 企业C. 政府D. 非政府组织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A. 权威性B. 普遍性C. 盈利性D. 阶段性答案:C3.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
A. 议程设定、政策制定、政策执行B. 问题识别、政策分析、政策选择C. 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4. 公共政策的功能主要包括()。
A. 管制B. 引导C. 服务D. 盈利答案:A, B, C5. 公共政策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
A. 成本效益分析B. 目标群体满意度调查C. 政策执行过程分析D. 政策效果预测答案:A, B, C三、简答题6. 简述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过程。
答: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问题识别:识别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介入以解决。
- 议程进入:通过媒体、公众讨论、利益团体等方式,将问题引入政策议程。
- 议程优先级排序:由于资源有限,需要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哪些问题需要优先解决。
- 政策制定:对于已经进入议程的问题,政府开始进行政策制定,包括政策分析、方案设计等。
四、论述题7. 论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答: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包括:- 资源分配问题:政策执行可能因资源不足而受阻。
- 政策理解差异:不同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执行不一致。
- 利益冲突:政策执行可能触及某些团体的利益,引发反对和抵触。
- 政策适应性问题:政策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导致难以执行。
应对策略包括:- 加强资源配置:确保政策执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保障。
- 加强培训和沟通:对执行人员进行政策培训,确保他们对政策有准确理解。
- 协调利益关系:通过对话和协商,平衡不同利益团体的诉求。
- 灵活性与适应性:允许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使政策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正确答案: B
4. 在国家能力中,构成公共政策财力基础的能力是()。 A.社会抽取能力 B.社会控制能力 C.社会规范能力 D.社会适应能力 ABCD 正确答案: A
5. 英国内阁议会制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三权分立制 B.合议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三权分立制 ABCD 正确答案: D
22.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公共政策学应是一门()。 A.政府官员独立研究的学问
B.学者独立研究的学问 C.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问 D.决策者与政策执行者共同研究的学问 ABCD 正确答案: C
23. 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面考虑,这是遵 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
36. 试比较中国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 正确答案: (1)美国由于国家决策体制与政治体制同构,这就决定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为立法决 策 +行政决策+司法决策。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 者,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在美国,政党政策不属于公共政策。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过程的运行。在美国,公共政策方 案都表现为法的形态。在中国,政府制定的所有政策,实质上都是共产党的政策。从形式特 征看,中国公共政策由党的政策 +人大决策 +行政决策构成
30. 公共政策终结的推动力量包括()。
A.政策执行者 B.政策评估者 C.政策反对者 D.锐意改革者 E.明智领导者 ABCDE 正确答案: BCDE
三、问答题 (共 8 题,共 65 分) 31. 试述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和输出的
正确答案: (1)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2)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和政策的认识,影响决策者能否适时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 策。 (3)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 (4)大众传媒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以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来 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公共政策试题
公共政策试题一、判断题(在括号里标出“√”或“×”。
每题1分,共10分)1、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政策问题的认定。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
()3、绝大数政策变动都要遵循渐进调整的路线。
()4、任何一个公共政策问题都与其它领域、地区或部门之间具有关联性。
()5、政策分析中的定量方法及技术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
()6、行政手段是政策执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7、要达到真正的方案多重化要求,就要求所设计的多重方案相互联系。
()8、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政治过程。
()9、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功能取向。
()10、政策合法化就是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二、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标题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A 拉斯韦尔B 伊斯顿C 戴伊D 安德森2、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 公共政策制定B 公共政策执行C 公共政策评估D 公共政策分析3、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A 政策均衡B 政策终结C 政策持续D 政策调整4、公共政策的核心特征是()。
A 价值性B 公共性C 权威性D 周期性5、公共政策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的进取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
A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B 主体权威性C 信息的反馈性D 空间广泛性6、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A 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 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 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 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7、决策权与决策事务均集中于上级政策机关,下级机关只能依上级机关的指令行事的决策体制是()。
A 首长制B 合议制C 集权制D 分权制8、在现在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
A 政府B 司法机关C 政党D 利益集体9、公共政策的决择实际上就是将有关政策加以()的过程。
第五章 公共政策-试题
第五章公共政策一、单项选择题(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括号内)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A.选择性B.动态性C.时效性D.静态性2.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A.政策议程B.政策沟通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3.政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A.经济资源环境与政治法治环境B.社会总环境与工作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环境D.输入—输出环境4.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C.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又贯穿于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5.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行为引导功能B.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C.行为限制功能D.调控和规制功能6.选择政策工具的基础原则是()A.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B.以个人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C.以团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D.以群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二、多项选择题(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括号内)1.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可区分为()A.自愿性工具B.混合性工具C.服务性工具D.强制性工具2.霍莱特和拉米什构建政策工具选择模型的变量包括()A.国家财富B.国家能力C.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D.政策子系统的抽象程度3.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又是现代政策分析的中心环节的是()A.公共政策问题的出现B.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C.公共政策问题的确立D.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4.科布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包括()A.外在创始型B.政治动员型C.内在创始型D.合力推进型5.公共政策制定的微观流程包括的环节有()A.发现问题B.确立目标C.方案拟订、评估与抉择D.政策合法化6.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可体现为()A.形式上的合法性B.内容上的合法性C.执行上的合法性D.实质上的合法性三、名词解释与辨析1.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2.公共政策制定与公共政策执行3.公共政策分析4.公共政策工具5.公共政策评估6.公共政策定量分析方法与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四、简述题1.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政策工具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公共政策学》100题
《公共政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0题)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B )A.勒纳 B.拉斯韦尔 C.德洛尔 D.马克思2.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_______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 A ) A.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 B.认真地、正确地 C.间接地 D.客观地3. 以下那部作品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
( D ) A.《史记》 B.《吕氏春秋》 C.《论语》 D.《智囊补》4. 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 A )A.文化科学 B.文明科学 C.行为科学 D.经验科学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决策活动 B.组织活动 C.政策执行活动 D.政策制定活动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公共组织 B.公共政策 C.公共秩序 D.社会伦理7.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 A ) A.理性主义 B.渐进主义 C.政治系统 D.精英主义8. “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B ) A.逻辑实证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辩证法 D.理性主义9. 以下哪种研究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 D ) A.决策行为 B.政策评估 C.政策监督 D.政策过程10.哪种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
( A ) A.政治系统 B.精英主义 C.混合扫描 D.规范最佳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12.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 B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1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________的体现。
公共政策试题
《公共政策》试题姓名考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人称作“我国第一本比较系统地对政策进行研究论述的专着”是()。
A.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B.王福生:《政策学研究》C.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D.陈振明:《政策科学》2.提出“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的是()。
A.管仲B.商鞅C.李悝D.孟子3.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理论与实践的关系C.一般与典型的父系 D.宏观与微观的关系4.在构成公共政策系统的政策主体系统要素中,公民、利益集团和非执政党属于()。
A、政策支持系统B、政策制定系统C、政策执行系统D、间接主体系统5.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
A、政策议程的子概念B、政策执行的子概念C、政策终结的子概念D、公共权力的子概念6.说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的是()。
A.安德森 B.伊斯顿 C.阿尔蒙德 D.张世贤7.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8.利益集团也被称为()。
A.压力集团 B.特殊集团 C.利益组织 D.利益群体9.“思想库”、“智囊”作为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它就是公共政策系统的()。
A.信息子系统 B.决策子系统 C.咨询子系统 D.执行子系统10.决策主体制定政策的定向因素和精神支柱是()。
A.政治感情 B.政治意识形态 C.政治信仰 D.政治心理11.公共政策问题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与严重化的程度,这体现了公共政策问题的()。
A.主观性 B.人为性 C.科学性 D.历史性12.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是()。
A.政策议程 B.政策诉求 C.政策制定 D.政策分析13.把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统称为污染问题是()。
公共政策学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A 拉斯韦尔B 伊斯顿C 戴伊D 安德森2.公共政策学这一学科的发源地是()A.英国B.美国 C.德国 D.法国3.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A.拉斯韦尔 B.默顿 C.申农 D.马克斯•韦伯4.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A.公共组织B.公共组织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C.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D.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组织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5.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就是这一学科的主导范式。
A.行为主义B.经济理性主义C. 功利主义D.经验主义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政策构想是()A.有为而治的政策构想B.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C.无所作为的政策构想D.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6.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A.政策评估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7.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方法论作了全面批评()A.渐进主义B.行为主义 C.系统分析 D.统计分析8.联结公共政策的研究者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之间的桥梁是( )A.政策咨询B.政策制定C.政策执行D.政策修正9.提出并界定了“总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概念的是()A.拉斯维尔B.阿尔蒙德C.林德布洛姆D.德洛尔10.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果之一。
A.学科诞生之初B.学科发展初期C.学科发展近期D.学科在中国发展时期11.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是指布鲁金斯研究所、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和()A.兰德公司B.福特基金会C.斯坦福研究所D.普林斯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2.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主观的研究方法认定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就是好的政策B.客观的研究方法认定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就是好的政策C.客观的研究方法重视经济理性与技术理性D.客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利益最大、损失最小13.在美国,政策研究涉及到更广泛的伦理问题,是在()。
公共政策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就政策分析的艺术性来看,其成果呈现出规范性和理想性的倾向,强调的不是[ C ] A. 适用性B.有效性C.普适性D.科学性2.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还有[ A ]A. 政策一般B.政策系统C.政策研究D.政策过程3.下列哪项不是一手资料的收集方法[ D ]A. 无结构访谈法B.实地观察法C.参与观察法D.内容分析法4.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共政策的个案研究对象[ D ]A.个人B.团体C.现象D.社会5.明清时期,乡试和会试都要考三场,这三场不包括[ D ]A. 儒家经典的义理B.论说、判语、草拟诏诰章表C.经史、诗赋 D. 时务策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 C ]A. 伦理取向B.管理取向C.价值取向D. 政府改革取向7.当今国际舞台上各国政府制定的外交政策是[ A ]A. 竞争型政策B.风险型政策C.确定型政策D.鼓励性政策8.总统决策大多是[ C ]A. 立法决策B. 司法决策C.行政决策D. 国家元首决策9.法和政策的社会作用都在于它们是国家进行____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 C ]A. 经济调节B.文化纠正C.政治统治D.思想教育10.在中国,对政策工具的研究最早的是[ A ]A. 台湾B.香港C.澳门D.上海11. 军人执政机构属于公共政策的[ A ]A. 直接主体B. 间接主体C. 主体系统D.支持系统12.存在于政策系统之外的是[ D ]A. 主体系统B.支持系统 C. 反馈系统D.客体系统13.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是[ A ]A. 法国B.中国 C. 英国D.美国14.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是[ C ]A. 目标人群B.事物C.问题D.现象15.公共政策体制不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制约[ D ]A. 经济基础B.政治结构 C. 政治传统D.主观意志16.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D ]A. 政策信息沟通B.影响并制约公共决策C.角色替代D.扰乱政策秩序17.“上下来去”模型由许多亚模型组成,下列不是其亚模型的是[ B ]A. 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群众一领导模型D.个别一一般模型18.问题认定与许多术语的含义相同,其中不包括[ A ]A. 问题分析B. 问题建构C.问题界定D. 问题形成19.旨在将相互冲突的公共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是[ D ] A. 边界分析 B. 头脑风暴法C.多角度分析D.假设分析20.将公共决策分为平时决策和危机决策两种的方面是决策的[ B ]A. 形式B. 内容C.效果D.结构二、多项选择题21.集团访谈常见的形式是[ ABC ]A. 焦点团体座谈会B.头脑风暴法C.德尔菲函询法D.局外观察法E.一对一访谈法22.市政权的体制各有不同,主要有四种类型,即[ ABCD ]A.强市长一议会制B.市议会一经理制C.弱市长一议会制 D. 委员会制E.基层组织制23.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都会包括四个方面,即[ ACDE ]A. 提出议案B.分析议案C.审议议案 D.通过议案E.公布政策24.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包括[ ABCE ]A. 执行性B.服务性C. 权威性D.普遍性 E. 法制性25.公共政策对象具有的特点是[ ABD ]A. 政策规定性B.受动性C. 强制性D.主观差异性 E. 自愿性三、简答题26.简述政策实施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明题(清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政策与公共政策2、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3、政策规划与政策制定4、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法律化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自有了政策之后就有了政策科学,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答:是不准确的。
(1)“政策”的概念可以追述到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政治理论中,从早期的文献可以看出,早期对政策、政治、行政是不做明确区分的,因此,政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术领域还没有成熟。
二战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对政策有了极大的关注,但是政策并没有被现代的政策分析所重视,政策科学体系没有建立。
(2)“政策科学”的概念,主要是由美国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来的。
这样,把政策研究建立在科学之上,并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1951年拉斯韦尔与D.勒纳合编了《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作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
(3)然而,对公共政策分析给予强有力推动的,并不主要是来自社会科学家的活动,在相当程度上与工程师、运筹学家、系统分析与应用数学家等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他们所受到的是一种与社会科学家并不一样的训练,其工作的重心是放在“分析”上。
“分析”,即侧重于对系统或问题进行分解,使之处于整体的联系之中。
他们特别注重量化分析以及最优化分析。
50年代初前后,这种政策分析的目的与指导思想有了一定的转变。
体现这种转变的是美国兰德公司。
它在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创造出不少研究新方法。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公共政策分析从60年代开始,在美国得到了发展。
许多政府中的机构广泛运用系统分析技术,研究各类公共政策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
2、分别举出一个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的实例,并说明两者的不同特点。
答:(1)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都是一种对公共政策的分类方法。
物质性政策是指将实际有性的资源或实质性的权力提供给政策受益人,或是将不利的条件价值与损益人。
例如工资政策,国家上调公务员的工资就是以实际的货币增加公务员的利益。
(2)符号性政策是指分配无形的承诺,很少对受益与损益的相关群体产生实际效果。
最著名的例子是1928年《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在这一条约中,美国和14个国家同意将战争认定为违法行为。
但是从1928年到现在美国没有停止过对外的战争。
(3)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的最大区别在于,物质性政策分配的是实际的利益或是不利,而符号性政策分配的是没有物资形态或是约束力的承诺。
3、简述政策科学团体理论模型的主要观点及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答:(1)政策科学的团体理论模型源于政治学对组织的思考。
团体理论认为,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平衡。
制约这种平衡的力量来自不同的利益团体的相关影响。
公共政策总是偏向影响力较大的团体,并且公共政策的相对稳定依赖于团体斗争均衡状态的持续。
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公共政策就会起变化,待到新的平衡出现,新的政策也就随之出现。
(2)团体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团体理论是对公共政策的另一种分析角度,着意于描述团体之间关系中有意义的政治行为。
政策制定的过程就是团体斗争对政府施加压力从而使政府不断做出反应的过程。
团体理论模型对团体间斗争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政策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3)团体理论模型的不足之处团体理论模型认为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立法机关只能为集团斗争作仲裁,而司法机关只能是维护那些已确定了的制度的工具。
由此可见团体理论模型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既低估了决策者在政治过程所起到的独立作用,又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治生活中其他因素的重要影响。
4、什么是内不评估和外部评估?并分别予以举例说明。
答:(1)内部评估是指政策评估的主体属于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系统之内。
外部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主体不属于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系统,而是独立于系统之外的。
(2)以办培训班为例。
培训办班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管理、监督、控制、考核等手段进行内部评估和反馈,内部评估和反馈主要体现为让学员填写评估表或访谈、观察的方法,对授课教师、使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室及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培训时间等的反应评估,以及对学员进行测验、写心得体会和专题论文的学习成果评估,然后对以上内容进行建档、分析汇总上报,并在协调员相关例会上提出改进意见。
在培训班结束后还可通过观察、访谈、行动计划书、业绩评估等追踪方法建立一套外部评估与反馈机制。
而外部评估与反馈则体现为培训后对学员行为改变和绩效改善两方面的评估,具体可通过主管的观察或访问学员主管、同事、部属,针对学员接受某些课程的培训后的表现和能力改变来开展,也可制作并填写培训后跟踪调查表等到来实现,并在本专业指导小组总结工作会议或公司相关会议上将有关培训绩效评估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反馈,同时向公司人教部门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实际试述研究政策科学的实践意义答:政策科学是一门涉及政策制定、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科学体系,政策科学的研究发展对政府决策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发展政策科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策研究中心是执政党和政府克服逆境、寻求发展的需要。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还存在着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问题,因此中国要有自己的国际问题专家,他们应当为党和政府面临逆境进行重大战略抉择的参谋。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是一个大国,要求政府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进行不同层次的政策制定时,要慎重考虑。
政策科学与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正是实现这一目的可以借鉴的理论和方法,是培育专业化、科学化的政策分析人才的合理组织形式。
(2)发展政策科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是社会科学成果通过向政策制定系统的投入形成正确的政策,从而在执行过程中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社会效益的需要。
任何单一的学科成果,由于缺少为政府决策所需要的综合知识,都不能满足可操作性的需要。
由于社会科学学科细化的研究成果与政策制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加大了社会科学成果得以利用的困难。
社会科学已有的成果向决策系统投入的机制不健全,是影响成果发挥社会效益的关键。
另外决策者对个别专家的信任转化为对一个功能完备的、结构合理的组织的依赖,从一些专家个别成果的投入转化为在该组织内诞生的创造性方案的采纳。
这就避免了传统投入方式的种种弊端,使投入质量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可靠的信息渠道和知识来源。
(3)发展政策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是不断深化与加快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
政治体制改革先要以政府功能和有效性的提高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检验手段。
近年来转变与强化管理职能、调整政府机构、提高人员素质从而提高政府整体的统治功能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惟独最直接最重要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功能如何提高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科学严谨的表达。
政策科学在吸收了现代组织理论发展的成果、对政治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制定系统改进的一整套概念、目标、原则和步骤。
可以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直接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发展政策科学,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2、试论影响政策执行的诸因素以及其对策答: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试验、实事、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和解决对策如下(1)政策本身的质量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以高质量的政策为基本前提的。
政策执行的好坏首先受制于政策本身质量的高低。
我们在制定政策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政策具有合理性。
合理性即指政策本身所具有的因果联系。
包括两方面:一是政策是否针对了可观的政策问题,政策规定的各项内容是否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政策所制定的各项行为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是政策的执行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以及是否具备能够切实地解决这一政策问题的条件。
其实施的条件缺乏,执行效果就不可能令人满意,有时甚至会使政策目标完全落空。
②政策具有明晰性。
作为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政策必须明确、清晰,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否则就会因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目标和内容的误解或曲解而造成政策执行的阻滞。
而且更因为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政策往往给政策执行中的投机取巧者留下了钻空子的余地。
③政策具有协调性。
政策的协调性是指任何一项可执行的政策在其适用的时空范围内,不得与其他政策相抵触、相矛盾。
政策的协调性是由政策的系统性所决定的。
政策系统作为一个协调有序的整体,首先要求在确定的时空条件下,各项政策之问以及政策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得互相抵触,互相矛盾。
如果政策体系内部此政策与彼政策相矛盾,法规与条例相冲突,“红头文件”与法律相抵触,就会破坏政策系统的正常结构,使政策系统发生功能紊乱,并可能导致整个政策系统的崩溃和瓦解。
④政策具有稳定性。
政策的稳定性是指政策在其有效期限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政策的稳定性要求在政策条款中明确规定它的有效期限,在这个有效期限内,政府动员各种资源并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该政策的权威性并保证其得以有效地执行;并且非因特殊原因政府不对其作重大调整或废弃,即便是政府有必要对政策进行调整或废弃,也应当考虑对利益受到损害的相关目标群体进行适当的补偿,并且在必要的政策变迁过程中新政策和旧政策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政策的稳定性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因为政策的稳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政策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政府与相关目标群体之间的一种契约。
这种契约关系一旦通过某种方式确定下来,政府就可以运用政治权力的特殊的权威性强制、说服或刺激相关的政策执行主体支持它并在它的约束和指导下从事社会活动,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政府就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或处理某项政策事务对相关的政策执行主体作出了承诺,或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作为或不作为的意思表示,使作为受约人的政策执行主体相信政府已经作出了一项承诺。
当相关的政策执行主体尤其是目标群体接受政策的约束并承担了一定的义务时,他们同时也就享受了相应的权利。
他们会根据政策中的约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行为⑤政策具有公平性。
公平常常是就分配而言的,对于政策这种权威性的分配方案而言,它对社会资源和利益所进行的分配将在与其直接相关的目标群体之间进行,而且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根本上则取决于目标群体的认同和接受与否,因此,不仅政策对社会资源和利益进行的权威性分配必然会涉及公平性问题,而且这种分配的公平与否更会直接影响到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接受并进而严重地制约着政策的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