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 古诗二首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小池》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2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小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认知目标:正确读记“池.惜”等6个生字,理解“惜.露.树阴.晴.柔”在诗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情感目标:初浅理解《小池》的内容,感受诗中美丽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初浅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加深对词的识记。
2.在多形式诵读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积累课外诗句。
教学流程:
一、欣赏图片,引出新课。
“同学们,在这堂课开始之前,老师首先想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显示一组不同的荷花的图片,并请同学校回答图片上是哪种植物。
(生答:荷花)
在最后一张图片上显示“小池”字样,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池”是什么意思?(生答:池塘)那么“小池”又是什么意思呢?(小池塘)
同学们说的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荷花和池塘的诗。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出示古诗:观赏《小池》,诗人写下了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师范读古诗,然后指名让学生读,最后,学生齐读古诗。
2、同学们读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这首诗当中的要求会认读的字。
课件出示本节要求学生会认读的字,请指名学生读词语,然后全班齐读。
3、同学们读的很正确,下面我们要来学习几个要我们会写的生字。
课件出示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首、采、无、树、爱、尖、角。
逐个讲解汉字的组成结构、笔画和组词,然后让同学们跟着课件当中的动画效果,按着笔顺书空并说出笔画的名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PPT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仔细观察第一首诗中的配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莲蓬 荷叶 荷花
蜻蜓 小童 小船
结合古诗和配图,你能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
chí shànɡ
夏季
池上
[唐]白居易
xiǎo wá chēnɡ xiǎo tǐnɡ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偷 采白 莲 回。
偷偷地 采摘 往回走 从“偷”字可以看出什么?
小孩的调皮与可爱
请你结合配图,说一说这两句诗描写了怎样 的画面吧!
一个小男孩( 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小男孩划着船往回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隐藏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三、认一认,再组词。 泉( 泉水 )( 清泉 )
荷( 荷花 )( 荷叶 ) 流( 流水 )( 水流 )
四、我会背。
2.对照老师的标注,检查是否标注清楚了,再把 标出的生字读一读。
zōng jì fú píng quán
liú
踪 迹 浮 萍 泉水 流水
róu
hé
柔情 荷花
lù
露出
字理演变
趣识汉字
泉
泉,象形字。甲骨文的“泉”字,外面像山洞 (泉眼),中间是涓涓流出的泉水,山洞中流出水来, 就是“泉”。本义是从山洞中流出的水,山泉。
小 娃 撑 小 艇,偷 采 白 莲 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ì fú píng yí dào kāi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 一 道 开。
诗意: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生字拼音、部首、笔画、笔顺、结构、组词、基本解释查询
造组词
造门
造化
造化主
造作矫揉
造行
造业
造清
造变
造子
造物主
造心
造谊
造病
造筑
造言
造冶
造的基本解释
1、做;制作:创造。建造。造船。造纸。造预算。造名册。
2、假编;捏造:造谣。
3、姓。
4、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造。甲造。
5、农作物的收成:早造。晚造。
6、农作物收成的次数:一年三造皆丰收。
3、起劲;活跃:火着得很欢。雨越下越欢。文娱活动搞得挺欢。
网
wǎng
冂
6
竖、横折钩、撇、点、撇、点
上三包围结构
网组词
网络经济
网络计算机
网球运动
网络
网梭
网点
网屏
网袋网目网罟Fra bibliotek网户网住
网捕
网车
网页
网罗
网的基本解释
1、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一张网。渔网。结网。撒网。张网。
2、像网的东西:发网。蜘蛛网。电网。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
生字
拼音
部首
笔画
笔顺
结构
组词
基本解释
间
jiān,jiàn
门
7
点、竖、横折钩、竖、横折、横、横
上三包围结构
间组词
间隙
间不容瞬
间不容砺
间冰期
间行
间断
间作
间接选举
间日疟
间歇
间脑
间不容缓
间不容瞚
间道
间或
间壁
间的基本解释
[ jiān ]
1、方位词。中间:彼此间。同志之间。两国之间。
2017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课件
词语
• 爱护 • [ ài hù ] •释义 • 爱惜并保护。 •例句 •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 角落 • [ jiǎo luò ] •释义 • 两堵墙或类似墙的东西相接处的凹角。 •例句 • 院子的角落里长着一棵桃树。
课文
• 《池上》 • xiǎo wá chēnɡ xiǎo tǐnɡ , •小 娃撑 小 艇 , •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 •偷 采 白 莲 回 。 •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 •不解 藏 踪 迹, •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 •浮萍 一道 开 。
汉字详解 ài字义①喜爱,对人或事物有深挚的感情 ②爱惜,爱护爱10画组词 ①热爱 爱国 友爱 ②爱护造句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上下巧记爪(爫) 子隔着秃宝盖(冖)抓朋“友”。造字形声
汉字详解 jiān字义①末端极细小 ②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 ③声音高而细尖6画组词①削尖 ②笔尖儿 针尖儿 ③尖嗓 子 尖声尖气造句小明的钢笔掉到地上,笔尖儿摔弯了。 上下巧记上面小无钩(),“大”字在下头。造字会意
词语
• 采用 • [ cǎi yòng ] •释义 • 认为合适而使用。 •例句 • 叔叔的那篇文章被报社采用了。
词语
• 无关 • [ wú guān ] •释义 • 没有关系;不牵涉。 •例句 • 这件事和我无关。
• 树立 • [ shù lì] •释义 • 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例句 • 雷锋叔叔为我们树立了助人为乐的好榜样。
ɡǔ shī èr shǒu 古诗 二首
汉字详解 shǒu字义①量词,用于诗歌、乐曲等 ②头,脑袋 ③最先, 最早首9画组词①一首歌 两首古诗 ②昂首 首饰 ③首付 首 次 首创造句小明今天背了两首古诗。独体巧记“自”己前 头()。造字象形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0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池上》,认会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关于古诗的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12 古诗二首(“首”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池上》。
1.释题,简介诗人。
问:通过刚才的质疑,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导语:对了“池上”是在池塘上的意思。
诗人在夏日的池塘上看到了什么,让他欣然写下这首诗歌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
2.简介白居易。
3.理解古诗。
(1)导语:那么,诗人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幅怎样的池塘上的画面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PPT示《池上》插图)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观察PPT上的图画,想一想,你根据图画上画的内容可以想到什么?
(2)学习生字、词语。
①诗句:第一、二行。
意思:一个小男孩偷偷采摘了莲蓬,撑着小艇回家去。
(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chí shàng 池上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t 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ī,fú píng yī dào kāi。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xiǎo小chí池sòng宋•yáng杨wàn万lǐ里quán泉yǎn眼wú无shēng声xī惜xì细liú流,shù树yīn阴zhào照shuǐ水ài爱qíng晴róu柔。
xiǎo小hé荷cái才lù露jiān尖jiān尖jiǎo角,zǎo早yǒu有qīng蜻tíng蜓lì立shàng上tóu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精品课件
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 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 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造句:放眼望去,远处是无边无际的沙漠。
shù
树
shù yè 树叶
shù mù 树木
笔顺:
造句:老师说得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ài
爱
ài bú shìshǒu 爱不释 手
ài hào 爱好
笔顺:
造句:小波接过爸爸送的《安徒生童话》,爱不释手。
jiān
尖
jiān lì 尖利
dāo jiān 刀尖
学习目标
1. 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 生字。(重点)
2.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 薇”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重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我会认
zōng jì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fú píng
多音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描写了什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惜”字,化无情 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泉水,才让它无声地 缓缓流淌;一个“爱”字,赋予了绿树以生命。
这两句诗描写了泉眼、细流、树荫等景物。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两句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描写了蜻蜓和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笔顺:
造句:这把剪刀很尖利,使用起来要小心。
jiǎo
角
jiǎo luò 角落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古诗二首
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2.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
(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
(揭示诗题)1.《池上》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
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四画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
3.生字娃娃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齐读古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
()首()踪()迹()浮()萍3.描一描,写一写。
首采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翻译。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优秀课件
拓展延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bì jìng xī hú liù yuè zhōng fēng guāng bù yǔ sì shí tóng
毕竟 西湖六月 中, 风 光 不 与四时同。
jiē tiān lián yè wú qióng bì yìng rì hé huā bié yàng hóng
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最 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
初读课文
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 会的字多读几遍!
我会认
shǒu zōng jì
fú píng quán
首踪迹浮萍泉
首次 踪迹 足迹 飘浮 浮萍 泉水
liú
ài
róu
hé
lù jiǎo
流爱柔荷露角
水流 关爱 柔和 荷花 露出 角落
我会写
shǒu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造句
首都 首次 一首歌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cǎi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采摘 开采 采花 造句 姐姐在果园里采摘草莓。
wú
结构 独体结构
组词
无边 无论 无知
造句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从不迟到。
shù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树木 树林 大树 造句 我们家门前有一片树林。
白 居 易
新课导入
夏天的荷塘是那样的 美丽、迷人,碧绿的荷叶 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 花娇媚动人。看到这么美 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 或说什么呢?
走近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有“诗魔”之称。 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暮江吟》等。
池上
【唐】白居易
小 娃/撑/小 艇 , 偷 采/白 莲/回 。 不 解/藏/踪 迹 , 浮 萍/一 道/开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一年级下学期又该学习古诗了。
出guo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古诗二首》 (池上、小池) 人教(部编版)
教材说明:《小池》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
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
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
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
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重点词语”惜,爱,露,立”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惜,爱,露,立”和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美景。
教学准备:教师:字词卡片学生:虚宫格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体现,它语言精简,文字优美,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关池的美丽小诗。
(板书“池”)谁知道池是什么?(池塘)那么小池又是什么?(小池塘)(板书小)谁见过小池塘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小池塘的古诗《小池》,通过预习,誰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它的作者是杨万里,南宋杰出的诗人)同学们还学习过杨万里的那首古诗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谁能背一背(指名背诵,)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诵一遍(齐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什么植物?(荷花)是什么样子的荷花?(盛开的荷花)今天我们学习的小池也是与荷花有关的。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第六单元12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诗韵味,培养朗读古诗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2.看到那么美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关于一个小娃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
(展示:漂亮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
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有趣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
(揭示诗题)1.《池上》这首古诗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
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四画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笔顺是“撇、点、点、撇”。
3.生字娃娃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名字。
(齐读古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
()首()踪()迹
()浮()萍3.描一描,写一写。
首
采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翻译。
(2)对照翻译,理解词语意思。
撑:撑船,划船。
艇:轻小船。
解:知道,懂得。
踪迹:行动留下痕迹。
浮萍一道开:水面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痕迹。
(3)课件出示每句诗翻译,让学生找出相应诗句。
(4)指名学生读诗句翻译,另一名学生朗读诗句。
4.集体讨论: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小娃”可爱吗?为什么?
5.指导朗读、背诵古诗,读出小娃天真无邪、顽皮可爱。
4.在荷塘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5.将诗句补充完整。
()()撑小艇,
偷()白莲()。
不解藏踪迹,
浮萍()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看图揭题,学习《小池》
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话说说)6.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小池》描写是()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读课文。
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一组朗读并汇报。
7.读一读,连一连。
泉柔露角jiǎolùróuquán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
诗中是怎么写?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
理解“泉眼、晴柔”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诗中是怎么写?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
初夏早晨,阳光灿烂,一个幽静小池边,只见小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荷叶,有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小角。
池里泉水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树荫。
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荷叶上休息。
6.全班齐读全诗,说说此诗描写是哪一个季节。
诗中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8.《小池》作者是宋朝,池子里有。
9.默写这首诗后两句。
四、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去掉音节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地认记字形。
3.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词语。
10.组词记生字。
树()爱()
尖()角()
[教学板书]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学习古诗时候,我先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领悟图画内容,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经验。
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构建和生成。
抓住“读”根本,结合古诗意境美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
13荷叶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