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个税计算方式及案例
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法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案例讲解
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法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案例讲解个税案例:2022年,员工一每月的工资单如下,员工一的个税由A公司预扣预缴,按月进行累计预扣。
月度工资: 40,000月度三险一金(个人部分):4,800月度子女教育费及赡养老人支出扣除:3,000解析如下:1月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40000–5000-4800-3000=27200元2月:40000×2–5000×2-4800×2-3000×2=27200×2=54400元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月27200 3% 7月27200×7=190400 20%2月27200×2=54400 10% 8月27200×8=217600 20%3月27200×3=81600 10% 9月27200×9=244800 20%4月27200×4=108800 10% 10月27200×10=272000 20%5月27200×5=136000 10% 11月27200×11=299200 20%6月27200×6=163200 20% 12月27200×12=326400 25%(0,36000] ~3% (36000,144000] ~10% (144000,300000] ~20% (300000,420000] ~25%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54400元适用10%税率,6月份累计163200元适用20%税率,12月份累计326400元适用25%税率。
——预扣预缴税额每月并不均衡,会逐渐有所增高。
具体计算表格如下:月年度累计工资所得累计基本扣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期应纳税额累计扣缴税额本期扣缴税额1 40,000 -5,000 -4,800 -3,000 27,200 3% 0 816 0 8162 80,000 -10,000 -9,600 -6,000 54,400 10% 2,520 2,920 816 2,1043 120,000 -15,000 -14,400 -9,000 81,600 10% 2,520 5,640 2,920 2,7204 160,000 -20,000 -19,200 -12,000 108,800 10% 2,520 8,360 5,640 2,7205 200,000 -25,000 -24,000 -15,000 136,000 10% 2,520 11,080 8,360 2,7206 240,000 -30,000 -28,800 -18,000 163,200 20% 16,920 15,720 11,080 4,6407 280,000 -35,000 -33,600 -21,000 190,400 20% 16,920 21,160 15,720 5,4408 320,000 -40,000 -38,400 -24,000 217,600 20% 16,920 26,600 21,160 5,4409 360,000 -45,000 -43,200 -27,000 244,800 20% 16,920 32,040 26,600 5,44010 400,000 -50,000 -48,000 -30,000 272,000 20% 16,920 37,480 32,040 5,44011 440,000 -55,000 -52,800 -33,000 299,200 20% 16,920 42,920 37,480 5,44012 480,000 -60,000 -57,600 -36,000 326,400 25% 31,920 49,680 42,920 6,760。
个税累计案例分析报告
个税累计案例分析报告个税累计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背景某公司员工小张,2019年度的年终奖金额为10万元,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为5000元,住房公积金为3000元。
小张的个税扣除项包括:基本减除费用为5000元,子女教育费用为1000元,住房贷款利息为2000元,租房费用为1000元。
二、数据处理1. 计算预扣税额:根据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出预扣税额。
小张的月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 - 社保费用 - 住房公积金 - 基本减除费用 - 子女教育费用 - 住房贷款利息 - 租房费用 = 100000 - 5000 - 3000 - 5000 - 1000 - 2000 - 1000 = 838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对应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元。
预扣税额 = 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83800 * 20% - 16920 = 9500元2. 计算年度累计扣税额:将每月的预扣税额累计,得到年度累计扣税额。
年度累计扣税额 = 月1预扣税额 + 月2预扣税额 + ... + 月12预扣税额 = 9500 * 12 = 114000元三、分析结果根据上述计算,小张在2019年度的个税扣除后,累计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为114000元。
四、收获总结通过这个个税累计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根据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的,通过扣除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住房公积金以及各种扣除项后的金额作为基础。
2. 预扣税额是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计算的,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计算出预扣税额。
3. 年度累计扣税额是根据每月的预扣税额累计得出的。
4. 在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合法地享受各类扣除项,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金额。
我们可以利用个税累计案例的分析,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和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并为个人税务筹划提供依据。
个税计算案例范文
个税计算案例范文公司员工小王月薪9000元,根据国家的个税政策,我们来为小王计算他的个税。
首先,根据国家个税政策,每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不同级别的收入有所不同。
根据个税法规定,计税收入为税前工资减去个税起征点。
起征点为5000元,小王的计税收入为9000-5000=4000元。
接下来,根据个税法规定,税率分为7个级别。
根据小王的计税收入4000元所处的级别,我们可以查找相应的税率表。
级别,收入范围,税率,速算扣除数---------,-------------,--------,-----------1,0-3000,3%,0根据表格,小王所在级别为2级,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个税计算公式为:个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小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元,个税金额=4000×10%-210=190元。
所以,小王每个月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190元。
除了每月的个人所得税,小王还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
按照国家规定,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具体费率根据工资收入的不同情况有所差异。
假设小王的社保费率为10%,9000元的工资需要缴纳9000×10%=900元的社保费。
所以,小王每个月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190元和社保费900元。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王的税后收入,我们来计算一下小王的税后工资: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社保费小王的税前工资为9000元,税后工资=9000-190-900=7910元。
所以,小王的税后工资为7910元。
个税计算模板2024
个税计算模板2024
个税计算模板2024
1.累计预扣所得额计算
累计预扣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其中
-累计收入是指从1月1日至当前月末的薪资收入总额。
-累计减除费用是指从1月1日至当前月末的各项减除费用总额(例如社保、公积金等)。
-累计专项扣除是指从1月1日至当前月末的各项专项扣除总额(例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从1月1日至当前月末的各项专项附加扣除总额(例如租房、房贷利息等)。
2.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预扣所得额-累计起征点
其中
-累计起征点是根据国家有关税法法规规定的个人起征点数额。
2024年的个人起征点是5000元。
3.年度应纳税额计算
年度应纳税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
-适用税率是指根据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国家有关税法法规规定的税率表中找到相应的税率。
-速算扣除数是根据国家有关税法法规规定的扣除数额,根据适用税率表中找到相应的速算扣除数。
4.月度应扣缴税额计算
月度应扣缴税额=年度应纳税额/12
5.月度应享受税延政策的减免金额计算
月度应享受税延政策的减免金额=月度专项附加扣除+月度专项扣除其中
-月度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当月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总额。
-月度专项扣除是指当月享受的专项扣除总额。
6.月度应实际扣缴税额计算
月度应实际扣缴税额=月度应扣缴税额-月度应享受税延政策的减免金额。
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解析
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解析(工资、薪金收入)假设小明是某高校在职在编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之规定,现就其个人工资薪金收入对应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作以下举例说明。
一、工资部分所得税计算1、2015年5月,小明老师的工资收入如下:序号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省级奖励性补贴电话补贴独子费高职补贴高校津贴收入合计1 1760.00 931.00 1755.00 500.00 500.00 35.00 5.00 300.00 150.00 5936.002、按照税法规定:本月小明老师不计税的部分如下:序号 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 医疗保险 失业险 合计1 810.00 385.00 192.00 122.00 26.59 1535.593、2015年4月份,小明老师的“已发代扣税”(即在4月份已经发放,但暂未计税的部分)为900元。
△解析:小明老师本月工资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合计+已发待扣税-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医疗保险-失业险-住房补贴=5936+900-1535.59=5300.41根据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超额累进税率表》(见附表)计算:所得税=(5300.41-3500)×0.1-105=75.04二、工资外收入部分所得税的计算2015年5月,小明老师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以下收入:1、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加班补助400元2、2015年学校就业工作奖励300元3、2015年中央支持地方项目撰稿费500元4、2015年寒假加班费300元5、2015年3月校内汉语应用能力考试巡考费200元△解析:在以上五笔收入中,1-3笔在本月发放时需要现场计税;4-5笔本月已经发放,但未实际计税,属于“已发代扣税”,将并入6月份工资一起计税,本月不计算所得税。
所以,对于1-3笔的收入,本月计税可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总额计税法5月应纳税所得额=工资部分应纳税所得额+第1-3笔收入=5300.41+400+300+500=6500.41根据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超额累进税率表》(见附表)计算:5月应缴所得税=(6500.41-3500)×0.1-105=195.04因为在工资中已经扣所得税75.04元,因此,在发放这三笔收入时,应扣减工资已扣所得税,即195.04-75.04=120 即,本月小明老师工资外收入应缴所得税为120元。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1. 首先,确定纳税所得额。
纳税所得额等于总收入减去各项扣除项。
2. 根据纳税所得额的不同范围,适用不同的税率。
通常,个人所得税采用分段计税方法,即将纳税所得额按照一定范围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适用不同的税率。
3. 每个级别的纳税额等于纳税所得额在该级别范围内的部分乘以对应的税率,并累加起来。
4. 最后,将累计纳税额减去已扣税项和税务减免额,得到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举例说明计算方法:假设某人的年收入为10万元。
个人所得税分为七个级别,每个级别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0-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元-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16,920元-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25%,速算扣除数31,920元-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30%,速算扣除数52,920元-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35%,速算扣除数85,920元-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45%,速算扣除数181,920元根据上述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步骤如下: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为0元;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为10万元 - 36,000元 = 64,00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元,所得税额为(64,000元 × 10% - 2,520元) = 3,960元;其他级别的纳税额类似计算,最后将累计纳税额减去已扣税项和税务减免额,得到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请注意,具体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可能因国家或地区的税法规定而略有不同。
以上仅是一个示例,具体应按照当地税法规定进行计算。
个人所得税计算及倒推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及倒推公式
1、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
(2)应纳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实际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减免税)
2、倒推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
(2)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1-减免税)+速算扣除数
(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减免税)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
1、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从计税收入中扣除
合法减除项目后,应纳税的税负应扣减项,即实际应纳税的财产或者收入。
2、确定速算扣除数:纳税人从计税收入中可以按照规定扣除的部分,成为速算扣除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税收优惠政策。
3、确定适用税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所在的税率区间,确定应纳税
额计算时……
4、确定减免税:纳税人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减免税是减
少应纳税额的一种优惠政策。
个税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个税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常用的个税计算公式是个税=应纳税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工资总额-社保个人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免征额。
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个月)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个人社保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即为员工当月应缴交的社保、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总额,由企业代缴代扣。
免征额:个税法规定免征额为5000元。
年终奖个税计算:个税=年终奖*(年终奖/12的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对照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5000起征点税率表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
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3、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元-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4、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12000元-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5、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25000元-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6、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5000元-55000元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7、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55000元-80000元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8、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大于80000元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
个税综合所得个税案例分析
某地产企业经理小王,假设2019年小王的综合所得情况如下:每月工资20000万元,每月“三险一金”4500元,每月子女教育、住房贷款两项专项附加扣除为2000元,由本人扣除。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金额每月为1000元。
当年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大病医疗费为40000万元,由本人扣除。
3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4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
5月份取得一笔稿酬收入5000元。
10月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000元。
无其他收入、支出及优惠情况。
请计算小王的综合所得个税。
案例计算分析:(一)预扣预缴税款计算1、工资、薪金(1)1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0000-0-5000-4500-2000-1000=75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7500×3%-0)=225(元)(2)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000×2-5000×2-4500×2-2000×2-1000×2=150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15000×3%-225=225(元)(3)3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000×3-5000×3-4500×3-2000×3-1000×3=225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22500×3%-225-225=225(元)(4)4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7500×4=300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30000×3%-225-225-225=225(元)(5)5月份5=375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37500×10%-2520-225×4=330(元)(6)6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7500×6=450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45000×10%-2520-225×4-330=750(元)(7)7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7500×7=525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52500×10%-2520-225×4-330-750=750(元)(8)8月份8=600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60000×10%-2520-225×4-330-750×2=750(元)(9)9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7500×9=675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67500×10%-2520-225×4-330-750×3=750(元)(10)10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7500×10=750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75000×10%-2520-225×4-330-750×4=750(元)(11)11月份11=82500(元)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82500×10%-2520-225×4-330-750×5=750(元)(12)1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7500×12=90000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90000×10%-2520-225×4-330-750×6=750(元)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1)3月份由于劳务报酬收入小于4000元,则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800=22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2200×20%=440(元)(2)4月份由于劳务报酬收入大于4000元,则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0×(1-20%)=240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30%-2000=5200(元)(3)5月份由于稿酬收入5000元,大于4000元,则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5000×(1-20%)×70%=28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2800×20%=560(元)(4)10月份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000元,大于4000元,则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6000×(1-20%)=48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4800×20%=96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例题
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税计算计算公式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 5000 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例 1某职员 2015 年入职, 2019 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 10000 元,每月减除费用 5000 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 1500 元,从 1 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1000 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1 月份: (10000-5000-1500-1000 )×3% =75 元;2 月份:(10000×2-5000×2-1500×2- 1000×2) ×3%-75 =75 元;3 月份:(10000×3 -5000×3-1500×3- 1000×3)×3%-75-75 =75 元;进一步计算可知,该纳税人全年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 元,一直适用 3%的税率,因此各月应预扣预缴的税款相同。
例 2某职员 2015 年入职, 2019 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 30000 元,每月减除费用 5000 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 4500 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 2000 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各月应预扣预缴税额:1 月份: (30000 – 5000-4500-2000)×3% =555 元;2 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 ×10% -2520 -555 =625 元;3 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 -2520 -555-625 =1850 元;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 2 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 元,已适用 10%的税率,因此 2 月份和 3 月份应预扣预缴有所增高。
新个税计算方法例子及公式
新个税计算⽅法例⼦及公式⼀、税法规定在新个税制度下,个税算法和之前真的不⼀样了。
以前是每⽉单独计算个税,⽽2019年起采⽤每⽉预扣预缴、次年统算多退少补的计算⽅法。
也就是说还是每⽉算⼀次缴⼀次,不同的是算法由根据单⽉数据算,修改为按累计数据计算。
具体公式为:本⽉应扣缴税额= (本⽉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 *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本⽉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 累计收⼊ - 累计免税收⼊ - 累计减除费⽤ - 累计专项扣除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5000*⽉份数预扣税率表是不是看晕了?还是举例⼦更清晰。
⼆、计算⽰例1、张三2019年1⽉⼯资30000元,所有扣除项合计3000元本⽉预扣预缴税额=(30000-5000-3000)*3% - 0=22000* 3%=660注:扣减过费⽤和扣除项的收⼊合计是22000,从上⾯预扣税率表中看出适⽤税率为3% 2、张三2019年2⽉⼯资32000元,所有扣除项合计4000元本⽉累计预扣预缴税额=(32000-5000-4000+22000)*10%-2520=45000*10%-2520=19802⽉应预扣预缴税合计 =本⽉累计-上⽉累计=1980 - 660=13203、张三2019年3⽉⼯资35000,所有扣除项合计6000元3⽉累计预扣预缴税额=(35000-5000-6000+45000)*10% - 2520=69000*10%-2520=4380注:3⽉累计预扣预缴税合计 =本⽉累计-上⽉累计= 4380-1980 =2400。
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
三、综合案例李先生在甲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无免税收入,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取得30000元季度考核奖金收入;每月缴纳三险一金3200元,每月可以办理的专项附加扣除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
另外,2019年3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6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
解析:(一)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计算1.2019年1月:1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5000-3200-3000=4800元,对应税率为3%1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4800×3%=144元2019年1月,甲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按照上述规则计算并预扣个人所得税144元。
2019年2月,甲企业在申报期内按照新税法申报个人所得税,以预扣预缴方法计算出的144元为李先生进行预缴个人所得税申报。
2.2019年2月,李先生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无免税收入,缴纳三险一金等共计3200元,可以办理的专项附加扣除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
(1)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计算①累计收入=截至当前月份累计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16000+16000=32000元②累计免税收入=0③累计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当前月份=5000×2=10000元④累计专项扣除=截至当前月份累计专项扣除=3200+3200=6400元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截至当前月份累计专项附加扣除=3000+3000=6000元⑥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02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2000-10000-6400-6000=9600元对应税率为3%(2)2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9600×3%-144=288-144=144元2019年2月,甲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按照上述规则计算并预扣个人所得税144元。
个税计算案例集锦
个税计算案例集锦
个税计算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个税如何计算以及如何优化个人税务筹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个税计算的案例,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个税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一:张三的个税计算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年终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2.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根据适用税率表,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
3.计算实际应缴个税金额:
实际应缴个税金额=应纳税额-已预缴税款
案例二:李四的个税计算
李四今年的工资收入为每个月8000元,他的年终奖为5万元。
他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有住房租金6000元和子女教育支出4000元。
他的个税计算如下: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年终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2.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根据适用税率表,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0。
3.计算实际应缴个税金额:
实际应缴个税金额=应纳税额-已预缴税款
假设李四已经在每月工资中扣除了个税预缴款,总额为8000元。
实际应缴个税金额=6200元
所以李四的个税金额为6200元。
2024个人所得税累计扣除计算公式
2024个人所得税累计扣除计算公式2024年新个税法实施后的个人所得税累计扣除计算公式如下:1.确定累计纳税收入:累计纳税收入=累计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2.累计减除费用:2024年新个税法规定了对纳税人的减除费用标准,根据纳税人的家庭状况和个人情况来确定。
3.累计专项扣除:根据2024年新个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可以享受的专项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
4.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在累计专项扣除的基础上,再根据纳税人或其配偶的情况确定是否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5.根据累计纳税收入计算税款:根据2024年新个税法规定的税率表来确定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
6.累计扣除计算:累计扣除=累计纳税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2024年新个税法规定的税率表来确定。
税率表不同于之前的档次式税率,而是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计算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来说明以上计算公式的运用:假设一些纳税人的累计收入为10万元,累计减除费用为1万元,累计专项扣除为2万元,累计专项附加扣除为1万元,根据2024年新个税法规定的税率表,可以得出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纳税人的累计纳税收入为6万元(10万元-1万元-2万元-1万元)。
根据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可以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简单的示例,真实的个人所得税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个税起征点、税前扣除等。
具体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请参考当地税务部门发布的具体规定和方法。
个税计算案例集锦——综合所得
个税计算案例集锦——综合所得
案例一:李明的个税计算
李明是一名职工,月薪为8000元,他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1.首先,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李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月薪减去个税起征点。
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8000-5000=3000元
2.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
根据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税率如下:-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3%
3.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3000*3%=90元
所以,李明的个税为90元。
案例二:张丽的个税计算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张丽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月薪减去个税起征点。
2.确定适用税率。
根据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税率如下:-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3%
3.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前3000元应纳税额=3000*3%=90元
超过3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应纳税额=(5000-3000)*10%=200元
所以,张丽的个税为90元+200元=290元。
案例三:王华的个税计算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王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月薪减去个税起征点。
2.确定适用税率。
根据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税率如下:-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3%
3.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前3000元应纳税额=3000*3%=90元
所以,王华的个税为90元+700元=790元。
居民个人所得税计算,一个超详细案例带你算明白
居民个人所得税计算,一个超详细案例带你算明白税闻 2019-02-20 12:13:00【特别关注】居民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李先生在甲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无免税收入;每月缴纳三险一金2500元,从1月份开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共计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
另外,2019年3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6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
解析:(一)预扣预缴1、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计算①2019年1月:1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5000-2500-3000=5500元,对应税率为3%。
1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5500×3%=165元2019年1月,甲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5元。
②2019年2月:2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2-5000×2-2500×2-3000×2=11000元,对应税率为3%。
2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11000×3%-165=165元2019年2月,甲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5元。
③2019年3月:3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3-5000×3-2500×3-3000×3=16500元,对应税率为3%。
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预缴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预缴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累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以截至当前月份累计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累计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出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减除已预扣预缴税额后的余额,作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该方法适用于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计算公式如下: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中:1、累计减除费用,按照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2、累计专项扣除,缴纳五险一金金额;3、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支出(2019/01/01后扣除);4、累计减免税额,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5、速算扣除数,见下个税税率表。
个税税率表说明: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案例说明某公司员工李某:2019年1月工资15000元;2019年2月工资45000元;2019年3月工资15000元。
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子女教育每月扣除1000元;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1000元;父母健在,且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支出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
五险一金每月缴纳3000元。
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每月200元。
2019年1月应纳税所得额=15000-5000(累计减除费用)-3000(累计专项扣除)-4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2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800元应纳税额=2800*3%=84元2019年2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0(累计1月和2月收入)-10000(累计减除费用)-6000(累计专项扣除)-8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4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5600元应纳税额=(35600*3%=1068)-84(已预缴预扣税额)=984元2019年3月应纳税所得额=75000(累计1月、2月和3月收入)-15000(累计基本减除费用)-9000(累计专项扣除)-12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6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8400元应纳税额=38400*10%-2520-1068(已预缴预扣税额)=252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个税实施后个税浮动说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中指出,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2019年个税按年累计预扣预缴,计算方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
定的其他扣除
因为是预缴,次年的3-6月,再进行“汇算清缴”,如果个税交多了,就退给纳税人;当然,如果纳税人交少了,还要补交的(多退少补)。
举例说明:小李月薪2万元,一个小孩满三周岁,扣除子女教育费1000元专项扣除,并且有住房贷款要还,还可以扣除1000元贷款利息,所以他每月的专项扣除费用为2000元。
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他每个月的应预扣预缴税额为:(假定按照上饶五险扣除318元/月计算)
1月份:(20000-318-5000-2000)*3%=380.46
2月份:(20000*2-318*2-5000*2-2000*2)*3%-380.46=380.46 3月份:(20000*3-318*3-5000*3-2000*3)
*10%-2520-380.46-380.46=523.68
由于3月份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8046,已经适用于10%的税率,所以3月份的应预扣预缴的个税金额有所增加。
继续计算全年的,4-11月个税均为1268.2元。
小李在第12个月的时候的应纳税金额为152184元,将按照20%的税率计税,12月的个税为2086.6元。
按照这一计税方式,纳税人当年度初始月份的预扣税金额较少,越往后可能出现扣税的金额增加。
只要年收入出现跨税率的情况,就会面临年初时交税金额减少,但越往年末月交税金额会增加的情况。
而年收入在36000元以内的,由于税率始终保持在3%的水平,所以不会出现月交税金额增加的情况。
虽然看起来交税金额出现增加,但与全年应缴税金额相比是一样的,并没有多交税。
这一情况请各位纳税人知悉,对个税有兴趣的可在个税网搜索查看,后期人力资源中心会举办一些关于个税培训。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