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创业者的个人故事
创业人士的励志故事
创业人士的励志故事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向来为人津津乐道,他们在创业时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时迸发的潜力令人侧目。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创业人士的励志故事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创业人士的励志故事(一):迈克尔·戴尔的逆袭当全球其他的电脑制造厂商正在经历着销售低迷的痛苦时,戴尔电脑继续着繁荣。
当它遍及世界的出货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厂商的出货量则下降了4%。
37岁的迈克尔·戴尔至今已经在其创立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里担任了将近20年的首席执行官。
戴尔计算机在1984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01年,它的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万名员工。
2002年《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戴尔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尔公司为何能够保持如此快速的发展?直接面向顾客销售的“直接模式”和对顾客进行分类的“市场细分”方式是其两大法宝。
但实际上,这都取自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少年时的偶发灵感。
当迈克尔·戴尔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的都是通货膨胀、石油危机一类的话题,这使他从小就对生意场发生了兴趣。
在他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买邮票,而是通过说服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
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000美元。
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及收获,即没有中间人的好处。
同时他体会到,如果有好的点子,绝对值得采取一些行动。
在尝到少年时直接销售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稍大后的创业尝试中,把这一“直接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初中时,迈克尔·戴尔拥有了一台苹果电脑,并迅速将兴趣转移向电脑背后的商机。
不久,他注意到了商业用途更多的IBM个人电脑。
励志创业者的成功故事
励志创业者的成功故事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
看看那些励志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方法。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励志创业者的成功故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励志创业者的成功故事一:他37岁走上创业之路,用11年时间把公司做到100亿他是一个勇于冒险的“离经叛道”者:从高薪IT软件写手进入携程负责营销,实现“鼠标到水泥”的转变;后在携程纳斯达克上市后“激流勇进”,拉起一支毫无酒店业经验的队伍,成功创办7天连锁酒店。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经济型连锁酒店掌门人,他37岁时创办的7天连锁酒店在3年之内就已跻身国内经济型酒店的一线阵营。
而如今他拥有的铂涛集团,市值也已超100亿。
说起铂涛集团,大家未必都认识。
但要是说起7天酒店,那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估计没有不知道的。
7天酒店正是铂涛集团的前身,创始人郑南雁。
2005年7天酒店成立,11年后的今天,铂涛不再只有7天一个品牌,市值也已超过100亿,但当我们找上门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我们还是能够从他身上看到创业人的影子,或许是因为他依然保持着创业时期的勤奋。
他说,酒店人靠的就是勤奋但凡是极具成功的企业,它的成功往往是极具优秀的创始人所撑起来的。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对自己如何严苛,如何用自己的价值去带动企业的价值。
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够被称为“企业家”。
创业之初,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回忆起创业时期,他之前身边的一位副总裁说,刚开始的时候,任何事情郑总都会亲力亲为。
当初,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带着我们团队所有人去酒店做检查。
当时店面还不足10家,然后他就带着我们一家一家的跑。
到了店里他不让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在一旁看他检查哪些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第一次去检查,郑总就直奔客房的卫生间去,然后俯身用手去擦拭马桶的周围。
擦完一看手是脏的,我们当时有点尴尬,谁都没有说话,郑总也没有说话。
但是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后来再去店面检查的时候,郑总调侃说还需要去卫生间吗?后来郑总说:“看一个酒店的好坏,就看它的卫生间。
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三篇】
【导语】创业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选⼀个适合⾃⼰的⼜有⼀定特⾊的创业项⽬,还要在创业中保持最初的激情,不断去寻找新的成功契机。
下⾯是整理分享的三篇创业成功⼈⼠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 黄健翔创业获950万元投资推⾜球培训O2O产品 在明星热衷投资互联创业公司的时候,⾜球解说员黄健翔却⾛起实⼲道路,投⾝互联创业⼤潮,利⽤⾃⾝的资源推出青少年⾜球培训O2O产品“动吧⾜球”,并获得950万元的天使投资。
这次创业,黄健翔“不是⼀个⼈在战⽃”,他的⼏个创业伙伴,同样热爱⾜球。
⼀位是⽩强先⽣,从⼤学开始踢了30多年⾜球,曾获北美华⼈⾜球联赛冠军。
他也是20年互联⽼兵,曾任uniViewTechnologiesCorpCTO、科⼤讯飞副总裁。
另⼀位是球星斯内德,荷兰国家队现役10号。
⽩强和黄健翔是同龄⼈,经常微信交流⾜球,互相骂哪哪⽀队多差,他们都喜欢德国队。
去年底,⽩强和黄健翔在⼀个咖啡馆见了⾯。
黄健翔说,体育界有些创业机会,想⽤⼀种O2O⼿段,把线*育资源搜集起来。
⽐如你要踢球,需要找球队、场地、对⼿、教练,⼀句话总结,就是体育的Uber。
⽩强起初不认同,他踢了这么多年球,还聘什么教练,不可能。
场地对⼿什么的,也都是队长搞定。
他还认为,打车匹配简单,A点到B点就⾏。
体育很复杂,有⼈是为了交友,有⼈为了健康,有⼈纯粹是热爱。
但是,黄健翔在宏观上说服了他。
“体育产业肯定要爆发,成为⽣活的⼀部分,我承认。
同时在中国,⼤众体育没有⼀个响当当的品牌,中超算吗?不算。
”具体怎么做,没想好。
“边跑边系鞋带,如果科⼤讯飞当年⾮要把语⾳怎么⽤想清楚,那就没有讯飞了。
” 于是2014年11⽉23⽇,公司就正式成⽴,取名动吧体育。
今年的4⽉21⽇,他们的第⼀个创业项⽬“动吧⾜球”在北京正式发布。
据了解,“动吧⾜球”⽬前获得了950万元的天使投资。
“动吧⾜球”是微信平台上的⼀个应⽤,主要功能是:⼀⽅⾯有志于在业余时间教孩⼦踢球的⾜球爱好者可以在平台上提出申请,免费接受由动吧提供的专业培训后,升级为动吧⾜球达⼈,可以就近上岗教课;另⼀⽅⾯,有兴趣让⾃⼰孩⼦体验⾜球启蒙课程的家长,可以在平台上就近选择每周的⾜球体验课程,以较低的成本报名参与。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独自闯出一片事业天空,或者集结三五个好友的力量,合力创一番事业,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梦想。
也有很多通过创业成为大家口中的成功人士。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业成功人士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创业成功人士故事1:刘永好“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例子,从独木舟上翻下去,下去了就是下去了,再翻过来非常地难。
”“我们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企业家,不多了……”刘永好在一个论坛上碰到鲁冠球,两人相对,发出如此慨叹。
在80后刘畅接刘永好接力棒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的文章里,我们讲了四川首富刘永好退休,80后女儿刘畅接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出生于1980年的刘畅,26岁时已成为中国最年轻女富豪,2006年胡润女富豪榜第九位。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刘永好的创业史,刘永好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刘永好开始出席一些论坛活动,到90年代,他留意到身边参会的人悄然发生了些变化。
到现在,变化越来越大了,“原来跟我们一起开会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他说:“有的不干了,有的去世了,有的倒闭了,有的被抓了。
”1951年出生的刘永好,从1982年开始创业,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
白手起家的传奇让位于中国首富的光环。
在2010年的胡润川渝富豪榜上,刘永好以250亿的身家位列第一。
把希望做大在做希望牌饲料之前,刘永好在孵鹌鹑蛋;在卖鹌鹑蛋之前,他是人民教师。
下班之余,刘永好和另外三个兄弟在自家阳台上养起鹌鹑,并售卖鹌鹑蛋。
当时的他们没有想到四年后将会成为足以笑傲世界市场的鹌鹑大王。
到1986年专做猪饲料之前,他们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来又在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更大的店。
在青石桥的时候,刘永好的母亲坐镇店中,他们兄弟四人就出去跑销售。
到后来母亲去世的时候,刘永好他们才知道兄弟们富了以后给母亲的钱全被老人捐给了青石桥的乡亲。
东风农贸市场的店是他们崭露头角的开始。
那时候,店里每天的存货都有鹌鹑蛋数十万只。
养殖场也是刘永好出生地所在的四川新津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在养鹌鹑。
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10篇
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10篇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精选篇1梁稳根:成功从失败开始一个家庭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的农家孩子,一家国有企业的处长,一个下海创业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坚持创业不动摇,终于成就了中国首富。
他就是梁稳根!20XX胡润百富榜的发布,标志着三一集团55岁的梁稳根以财富700亿元首次成为“20XX年中国首富”。
人们不禁要问:梁稳根是谁?他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及发家史?他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出生贫寒,家里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梁稳根,1956年出生,湖南省涟源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材料学专业,高级工程师,1983年至1986年在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1986年下海创办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是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现任三一集团董事长。
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村道童村,地处湘西雪峰山余脉的山脚下,属湖南涟源市茅塘镇所辖,梁稳根的祖籍就是这里。
多年来,隐没于山坳间的几百农户一直以种植稻、麦、薯类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生计。
出身寒微的梁稳根,父祖辈均是篾匠,他也干过多年篾匠,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篾老四”。
梁稳根家当初是道童村最穷的,甚至连住的土墙屋都不是自己的,“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
梁稳根人生的转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恢复高考时,他考取了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的金属材料系,1983年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部,1986年下海创办三一重工企业,直至今天成为中国新首富。
在很多人眼里,梁稳根是个谜。
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湖南首富,这位“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创造和打破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用奋斗的人生演绎出湖南人的另一种精彩。
下海失败,但不放弃创业梦想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顺利地分配到位于七星街镇的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
在当时群山起伏的乡村中,大山深处的这家企业是不多的文明的灯火。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二轮改革的发轫期,各种思潮正在涌动。
个人创业故事分享5篇2020
个人创业故事分享5篇2020许多成功者不仅是开拓机会,捕捉机会的能手,而且还是发掘机会潜能,高效运用机会的能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个人创业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个人创业故事1有一哥们,九几年在广东东莞一工厂打工认识的,2003年我离职回家,他还在那家工厂到2006年他停职,但i没有回家而是与原厂长联系取得一些业务,在另一工厂租厂地、机器做起了代加生产,实现了创业突破阶段。
代工业务做了3年,每处都挣有二、三十万。
可以突然不做了,回老家,说是老婆孩娃在家,在外创业照顾不了家,就不干了。
回家后拆了旧房,盖起了楼房,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时间不长,总感觉到少了点什么。
一着模,才发现整天无所事事,太无聊。
总得干点什么吧。
这日子过得有出无进的,手里的钱要不了几年会花完的,天天这样也不是个事,怎么办?余是就想搞养牛,因为当地养牛的较多,有的养成规模,已形哤当地的小产业了。
他以前也养过几头有点小经验。
建厂房,到各地支买架子牛。
忙了近2个月,养了近70头牛。
经常和养殖户交流取经,养牛时入正规,牛养的也不错,预计当年就能有收益。
当年年底肉牛价格上涨,可他惜售,说是年后三、四月份休价格还会现高点,到那时再卖会多赚点。
可到了3月底肉点价格大降,原因是牛奶价格大跌,奶农的牛奶要么卖不出去,要么价格太低,都i 不够本钱,奶农们就把奶牛当加架子牛卖了,导致了肉牛市场饱和,肉牛价格急剧下跌。
哥们不卖不行了,因肉牛长到一定体重后,就长的很慢了,几乎是只吃不长了,那是浪费饲料。
哥们只能吐血甩卖了亏了二十几万。
这哥们越挫越勇,再加上又有点小经验,知道市场行情,说这年底肯定能赚。
他就又到各地市场找小一点的架子牛,都比年前的架子牛便宜了很多,也是市场被奶牛冲击的,为了创业成功,他又买了近100头。
养了几个月,长式可以,还真被他说中了,肉牛价格还真的有所上涨,年底价格涨的差不多了,哥们也不再惜售,全部出售,挣了有二十几万,二年下来把亏损的补上,还挣了几万块。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
顺流而上,这是手法。
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
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供大家参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1余玲兵余玲兵与农业,有着不解之缘。
这位自称“老船长儿子”的“农二代”,既是淘宝农业电商、淘宝特色中国的创始人,也是生鲜B2B独角兽“宋小菜”的创始人。
于是,在时间与身份的不断切换中,他被业界誉为“农业里最懂互联网、互联网里最懂农业的人”。
“农二代”的阿里征程余玲兵来自农村,“我老家是浙江台州的,我是老船长的儿子”,他喜欢这样作自我介绍。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是一个港口城市。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戴着黑框眼镜,皮肤晒得黝黑,休闲POLO衫配牛仔裤的余玲兵,给人的感觉很朴素。
他说话的语速很慢,而语调又很平缓,几乎没什么情绪上的波动,笑起来时眼睛在偌大的镜框里眯成一条缝,有种邻家大哥的腼腆与憨厚。
熟悉他的人,开门见山地评价“接地气”。
在那个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这位“农二代”的童年生活跟大多数同龄人无异,读书考试升学。
从浙江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余玲兵留在城里的电视台做着媒体工作,日子过得按部就班又波澜不惊。
2007年11月,杭州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由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风风火火登陆港交所,无数阿里人随之一夜暴富。
这家如日中天的传奇公司,让很多人趋之如骛,余玲兵就是其中一个。
次年,余玲兵从电视台辞职转投阿里怀抱,这一干就是7年。
众所周知,自2003年淘宝诞生之初起,阿里就有武侠文化,但凡加盟阿里的员工都必须取“花名”。
进入阿里后,余玲兵“入乡随俗”给自己取了一个叫“天舒”的花名,寓意是天天舒心。
余玲兵是在2010年开始关注农业的,缘由是初为人父,他对女儿的饮食特别紧张。
谁也没有想到,这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意外的惊喜。
2011年的某一天,当他在农业领域做了足够多的功课后,碰巧有一个食品农业的内幕需要一个领导者,余玲兵就此活学活用,淘宝农业电商和淘宝特色中国在他手里应运而生。
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的故事6篇
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的故事6篇越来越多人加入创业的大军,中国的创业大军中,也有不少创业者成功创业,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的故事1:陈光标今年45岁的陈光标,出生于江苏泗洪县天岗湖乡农村。
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育了5个孩子,陈光标2岁时,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
牛人陈光标:我的钱是从垃圾里“捡”来的陈光标13岁时,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
后来,陈光标又做起贩粮的买卖,一开始一天赚五六元钱,后来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
17岁那年暑假结束时,陈光标挣了2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陈光标并没有荒废学业,他做生意都是利用课余或是节假日。
1985年,陈光标考入南京中医药学院,毕业后,他选择继续创业。
他认为上市不久的耳穴疾病探测仪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却没有直观性,患者不能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就出资请专家提供指导,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了简单的改进,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这样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这个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获得了国家专利,一上市就广受好评。
这样一台成本不足干元的仪器,当年的批发价格约5000元。
陈光标先后打开了江苏和安徽市场,半年时间就卖出了5000多台产品。
1996年,28岁的陈光标创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把电子疾病探测仪卖到了全国20多个省区。
至2000年,他赚了几千万元。
这年,陈光标到山东泰安考察,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且价格较低,200元一公斤。
陈光标发现其中有大商机。
“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
”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
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订购生产线,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回来进行深加工和技术处理,制成灵芝胶囊。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范文汇总三篇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范文汇总三篇篇一:张云雷的创业故事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中,有很多成功的创业故事。
其中之一就是张云雷的创业故事。
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他在短短几年内创建了一家拥有数百万用户的互联网公司,让他成为了成功人士的代表之一。
张云雷在大学期间就对互联网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构思着自己的创业项目。
毕业后,他投入了所有的积蓄,并向亲朋好友筹集了一些创业资金。
凭借着他积累的经验和对互联网行业的深入理解,他决定创建一家以手机应用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初创阶段的艰辛并没有让张云雷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各种推广手段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他们的产品。
同时,他也不断改进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以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云雷的公司逐渐发展壮大。
他招募了一支优秀的团队,以应对公司快速增长的需求。
同时,他也积极与投资者合作,为公司进一步的发展获取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如今,张云雷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拥有数百万的用户,并为许多企业提供了广告和推广服务。
他的创业故事鼓舞着无数的年轻人,让他们相信只要有梦想和毅力,就能够在互联网行业中实现成功。
篇二:丽莎的创业故事丽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女创业者,她的创业故事也令人称奇。
在她刚毕业不久的时候,她决心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实现自己的梦想。
丽莎的创业项目是一家以在线教育为主题的公司。
她对教育行业充满了热情,相信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她在业界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市场分析,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在创业初期,丽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她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吸引到足够的用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和体验,并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宣传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
丽莎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回报。
她的公司逐渐壮大,拥有了稳定的用户群体,并获得了一些投资者的支持。
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_成功人士励志的故事
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_成功人士励志的故事优秀企业家即取得了事业成功的企业家,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在人格方面有着基本特征,诸如具有专长、创新能力、思维超常、敢冒风险、危机意识、人格魅力等。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篇1:山姆·沃尔顿山姆·沃尔顿是沃尔玛的创始人。
他1918年出生于俄克拉何马的金菲舍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
他用50年的时间,将一个小杂货店打造成为强大的商业帝国。
2002年依然位居《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榜首”,经营沃尔玛公司的沃尔顿家族以超出700亿美元的身价名列全球富豪第一。
正如美国总统老布什在1992年授予他美国总统自由奖章时说,“山姆·沃尔顿,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具体展现了创业精神,是美国梦的缩影”。
每个人都期望留下一份遗产。
山姆·沃尔顿留给我们的就绝不仅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商业数字,而是一笔泽被后世的精神财富。
正是凭着他不凡的心智和坚韧的毅力,成就了不朽的商业模式。
解读成功,信念使然。
山姆对自己坚持不懈的信念作了如下概括:信念一:敬业山姆坚信,“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
信念二:所有同事都是合伙人,合伙人要分享你的利润只有当同事都把他自己作为合伙人,他们才能创造出超乎想象的业绩。
信念三:激励你的合伙人仅仅金钱和股权是不够的。
每天经常想一些新的、较有趣的办法来激励你的合伙人。
比如,设置高目标,鼓励竞争,并随时进行区分;让经理们互相调换工作以保持挑战性;让每个人都去猜测你下一步的计策会是什么,但不能被一猜就着。
信念四:坦诚沟通尽可能地同你的合伙人进行交流,他们知道的越多,理解的就越深,对事物也就越关心。
情报就是力量,你把这份力量给予你的同事后所得到的益处,将远远超出消息泄露给竞争对手带来的风险。
信念五:感激你的同事为公司做的每一件事支票与股票或可以收买某种忠诚。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五篇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五篇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现在的人对于创业投资有着更多的选择,并且有很多的创业成功案例,这些成功创业人士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来看一下吧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1阿里巴巴CEO马云的故事不平凡的少年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12岁时,我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
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骑车40分钟,到杭州西湖旁的一个小旅馆去学英语,这一学就是8年。
那时,中国已经逐渐对外开放,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
我经常为他们充当免费导游,带他们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这8年的学习深深改变了我。
外国游客带给我的知识和从老师、书本学到的很不一样,我开始比大多数人更具全球化的视野。
另一件使我发生根本改变的事发生在1979年。
我遇到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家庭,这家有两个小孩,我们一起玩了三天,后来变成了笔友。
1985年,他们邀请我暑假到澳大利亚去,我于是7月份去了那里,住了31天。
在我出国之前,我以为中国是世界上富裕、幸福的国家。
当我到了澳大利亚,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并不正确。
屡遭挫折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当时杭州差的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录取。
在大学里,我有幸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成为杭州大学生联合会主席。
但那时,我的未来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学英语老师。
毕业时,我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教师。
我的工资是每月人民币100至120元,相当于 12至15美元。
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它什么地方。
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
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
我曾经应聘过肯德基总经理秘书职位,但被拒绝了。
接着在1995年,我作为一个贸易代表团的翻译前往西雅图。
一个朋友在那儿首次向我展示了互联网。
我们在雅虎上搜索啤酒这个单词,但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我们决定创建一个网站,并注册了中国黄页这个名称。
个人创业成功故事真实
个人创业成功故事真实创业推动了产品和过程创新,是社会变化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发动机。
对于当代中国,创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个人创业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个人创业成功故事篇1:卖菜大学生月入30万毕业一年多来,郭高林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到大胆创办自己的蔬菜连锁超市,再到现在拥有了4家连锁店的成功创业者,每天获得1万多元的营业额是他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念。
让郭高林欣慰的是,他的创业,不仅给自己的女朋友和妹妹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也帮助同学王彦峰、肖冰、武亮亮等人就业并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4家连锁店共有员工20多人。
大学毕业,凑钱开店卖菜“80后”的郭高林,是河南省教育学院20xx级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郭高林说,他的创业之路是从大三练摊卖衣服开始的。
在郑州牧专外面的那条路上,流动人口多,一到晚上就热闹非凡,路两边都是卖小吃、卖衣服、卖杂货的地摊。
郭高林和女朋友姜茵也在那里摆地摊卖起了衣服。
姜茵做老板和销售,郭高林的任务是进货。
“练摊”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在这个过程中,郭高林学会了基本的经营技巧。
郭高林爱琢磨。
有一次,他发现自己身边卖菜的虽说生意不错,但因为零星分散,又没有品牌,蔬菜的质量、价格、信誉总不能让一些顾客满意。
“我就琢磨,肉类可以有品牌店,蔬菜为什么不能打响自己的品牌?”他萌生了开蔬菜超市的想法,“以品牌蔬菜为主,兼营五谷杂粮、冷鲜肉等,附带一些副食。
”在面临毕业的那段日子里,在众多同学焦头烂额地忙于找工作的时候,郭高林并没有慌乱,因为他已决定创办自己的蔬菜超市。
20xx 年6月底,郭高林回学校领取毕业证时,将想法告诉给了好友,结果顿时在年级里炸开了锅。
大学毕业生卖菜?很多人认为他根本吃不了这个苦。
郭高林并没有放弃。
“谁说我是3分钟热度?一个有梦的人永远不会放弃!”最终,郭高林用坚定的决心说服了几位好友,同学王彦峰、武亮亮、郭妍妍等人和他一起,凑了5万多元钱作为启动资金。
创业白手起家事例3篇
创业白手起家事例3篇创业是一条不归路,需要勇气和智慧,但是有些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成功地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事业成功的梦想。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三个创业白手起家的成功事例。
1.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杰夫·贝索斯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亚马逊电商巨头的创始人之一。
在1994年,贝索斯辞去了金融行业的高薪工作,只身一人前往西雅图,开始了亚马逊的创业之路。
刚开始时,贝索斯只有一些个人储蓄和借来的资金,创立了亚马逊作为一个在线书店。
他在亚马逊的初期,自己跑去邮局寄送包裹,亲自与快递公司打交道,他甚至还在仓库里和员工一起搬运货物。
贝索斯极其注重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和扩大亚马逊的产品线,最终将亚马逊打造成一个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
通过贝索斯的努力和创新精神,亚马逊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涉及的业务领域从电子产品到食品、家居用品等。
贝索斯的创业故事鼓舞着无数创业者,他的成功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和毅力,每个人都有机会白手起家。
2.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与维珍集团理查德·布兰森是维珍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全球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他是一个典型的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他的创业历程中充满了冒险和挑战。
1970年,布兰森利用自己的一辆旧货车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他从音乐界开始,创建了维珍唱片公司。
尽管初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失败,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通过与流行音乐巨星合作,如乌尔城堡合唱团和麦当娜,布兰森的维珍唱片公司逐渐崭露头角。
接着,布兰森将目光投向了航空业。
他成立了维珍航空公司,以提供舒适、高质量的服务,与传统大型航空公司形成巨大竞争。
他的创新和冒险精神,使得维珍航空从一家小型的贴牌航空公司发展为全球著名的航空品牌。
3. 马云(Jack Ma)与阿里巴巴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锦集4篇)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锦集4篇)【篇一】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桑德斯上校退休后拥有所有财产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小饭店。
饭店虽小,但颇具特色,与众不同。
可最受欢迎、也是客人最爱吃一道菜就是他发明烹制香酥可口炸鸡,仅此就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财富。
多年来,他客人一直对他烹制炸鸡赞赏有加。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别处,饭店生意突然间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关门歇业。
被逼无奈,桑德斯上校决定向饭店出售他制作炸鸡配方,以换取微薄回报。
在推销过程中,没有一家饭店愿意购买他配方,并且还不时地嘲笑他。
一个人在任何年龄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事,更何况到了退休年龄还被人嘲笑,这就更令人难以接受了。
而这恰恰发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
他不但被人嘲笑并且接连不断地被人拒绝,可见这些经历对他影响有多么巨大。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没有找到买主之前,他开着车走遍了全国,吃住都在车上,就在被别人拒绝了1009次后,才有人终于同意采纳他想法,购买他配方。
从此后他连锁店遍布全世界;也被载入了商业史册。
这就是肯德基由来。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肯德基店前树立一尊他塑像,以此作为肯德基形象品牌。
俗话说:“神枪手是一枪一枪打出来!”缺乏坚持不懈毅力或者认为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东西,这两者都是阻碍大多数人勇于改变关键原因。
如果你能够紧紧抓住自己目标不放并坚持不懈,那么很快你就会超过大多数人。
记住,是你掌握着自己生活。
如果你一心想达到一个目标,就一定会有办法取得成功。
【篇二】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
他们父亲,WilliamH.GatesII,是西雅图律师。
盖茨已故母亲,MaryGates,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董事以及UnitedWayInternational主席。
盖茨曾就读于在西雅图公立小学和私立湖滨中学。
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
创业成功的故事4篇创业成功的案例和分析
创业成功的故事4篇创业成功的案例和分析你想创业吗?想了解一下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吗?以下是分享的创业成功的故事,一起来和看看吧。
铁血网创始人蒋磊——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16岁保送清华,创办铁血军事网,20岁保送硕博连读,中途退学创业。
如今,铁血网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铁血军品行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军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倒回xx年,16岁的蒋磊初入清华园,电脑还没有在这个普通宿舍出现,他只能去机房捣鼓他的网页,他想把自己喜欢的军事小说整合到自己的网页上,他的“虚拟军事”的网页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第二天就达到了上百的浏览量。
蒋磊很兴奋。
他把“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
xx年4月,蒋磊和另一个创始人欧阳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铁血科技公司。
期间蒋磊还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学习了一阵。
xx年1月1日,蒋磊最终顶住了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毅然决定辍学创业,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现在铁血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
经过12年的努力,目前蒋磊的公司拥有员工200余人,他创办的网站已成为能够提供社区、电子商务、在线阅读、游戏等产品的综合平台。
据透露,截至xx年12月,网站已有1000万注册会员,月度覆盖超3300万用户,正处于稳步且高速的增长中。
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
戴志康出生于一个 __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
据说,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
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程技术也日益提高。
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
初中、高中时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计算机大赛。
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xx年便在校外创业,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Discuz!”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Discuz!”于xx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
成功企业家创业故事
成功企业家创业故事现如今创业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能成功的却很少,成功创业者他们是怎样走向成功的呢?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故事,欢迎阅读。
成功企业家创业故事一:华人巨子霍英东他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只读过几年书,后来做过渡轮加煤工、机场苦力、修车学徒、铆工等。
同样是他,这个有些倔强,一身傲骨的毛头小子,当他挥手离开人间的时候,已成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坐拥290亿人民币身家,可以和李嘉诚比肩的华人巨子。
他就是被媒体誉为红色资本家的霍英东。
然而,老人留给世界的,不仅是让人艳羡的万贯家财,更是他顶天立地的做人风范。
我敢说,我从来没有负过任何人当霍英东成为富豪之后,曾有人问他是否担心被绑架。
霍英东坦然地回答说:“我从不担心别人会绑架我,因为我这一辈子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人!”霍先生不只一次对人说,无论是从政还是做生意,无论你属于哪个行业,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就是做人。
霍英东早年在和一个合作者共同开发新项目时,对方公司突然出现危机,急需现金,霍先生主动并巧妙地将利润重新划分,不仅不露声色地帮助对方渡过了难关,还保护了对方的尊严。
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当年的合作者及他的后代都将霍先生看做最值得信任的朋友。
霍英东是香港超级富商中唯一一个敢不带保镖独行的人。
数十年来,市民们常常能看见霍先生独自一人散步、爬山,沿途还不时和热情的市民们打着招呼。
“做人,关键是问心无愧!”霍先生不仅是这样说的,并且用其一生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霍英东叱咤商界半个世纪,至今,尚未听过关于他的商业行为或其他任何行为的负面传闻。
霍英东一生都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在很多时候,他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和利益。
他认为,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人们更多的尊敬。
而这样一个处处得到人们尊敬,人人都愿意为他尽力的人,想不成功都难!霍英东坦荡的胸怀,毫不做作的为人,真诚的处世方式,为他赢得了无数的朋友,也为自己辉煌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
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创业,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但也是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成功的创业者往往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学习和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启示。
案例一:李嘉诚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和慈善家,他从一个小商贩开始,凭借着勤奋、坚韧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最终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巨头。
李嘉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启示:李嘉诚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决心和毅力,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案例二:马云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是中国最成功的电商实践者之一。
马云从一个英语教师开始,没有技术背景,没有丰富的资本,但他却凭借着创新的思维和对未来的远见,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全球知名的电商帝国。
启示:马云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远见卓识,要勇于突破传统,抓住时机,不断寻求创新的可能。
只有不断改变和进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案例三:丁磊丁磊是网易的创始人,他将网易从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丁磊在创业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启示:丁磊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执着和坚持,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热情。
只有不断积极地探索和学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结:以上是一些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
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勇气和决心,更需要不断学习和进取,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保持初心,坚持不懈,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愿每一位创业者都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中国成功⼈⼠励志故事中国成功⼈⼠励志故事 成功来之不易,多少⼈为了成功流下数不尽的汗⽔和泪⽔。
下⾯是⼩编给⼤家整理的中国成功⼈⼠励志故事,供⼤家参阅!中国成功⼈⼠励志故事【1】 中国成功⼈⼠励志故事【 1932年,16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了⼀家⽶店,从此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家来到嘉义开⼀家⽶店。
那时,⼩⼩的嘉义已有⽶店近30家,竞争⾮常激烈。
当时仅有200元资⾦的王永庆,只能在⼀条偏僻的巷⼦⾥承租⼀个很⼩的铺⾯。
他的⽶店开办最晚,规模最⼩,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
在新开张的那段⽇⼦⾥,⽣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怎么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想起⽗亲常说的⼀句古训:“不惜钱者有⼈爱,不惜⼒者有⼈敬。
”他没钱,惟⼀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挨家挨户去推销,⼀天下来,⼈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
谁会去买⼀个⼩商贩上门推销的⽶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粒⽶上打开突破⼝。
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作业状态,由于稻⾕收割与加⼯的技术落后,很多⼩⽯⼦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
⼈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次⽶,很不⽅便。
但⼤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点。
他和两个弟弟⼀齐动⼿,⼀点⼀点地将夹杂在⽶⾥的秕糠、砂⽯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
⼀时间,⼩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质量好,省去了淘⽶的⿇烦。
这样,⼀传⼗,⼗传百,⽶店的⽣意⽇渐红⽕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
他还要在⽶上下⼤功夫。
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运送回家。
这对年轻⼈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些上了年纪的⼈,就是⼀个⼤⼤的不便了。
⽽年轻⼈⼜⽆暇顾及家务,买⽶的顾客以⽼年⼈居多。
王永庆注意到这⼀细节,于是主动送⽶上门。
这⼀⽅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受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说,增加这⼀服务项⽬等于是⼀项创举。
成功创业小故事5篇荟萃
成功创业小故事5篇荟萃没有不努力就成功的幸运儿,只有经受坎坷挫折和时间打磨才能成功的人,他们的励志奔跑激励着人们。
下面带给大家一些关于成功创业小故事5篇荟萃,供大家参考。
成功创业小故事5篇1侯毅侯毅,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
近两年,“新零售”概念持续火爆,盒马鲜生单店日均销售额超80万元,被誉为“新零售第一标杆”。
其创始人侯毅所坚持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一、创办盒马鲜生创办盒马鲜生之前,侯毅在京东担任物流总监,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零售业“老兵”。
京东全套物流仓配体系、“京东到家”等知名项目背后,均有他的身影。
2015年初,由于侯毅提出的类似盒马鲜生的方案被否,他离开了京东。
之后,他在上海与阿里巴巴CEO张勇碰面,张勇想要探索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侯毅认为生鲜超市大有可为,两人不谋而合。
接下去三个月,他们见了很多次面,不断探讨和调整,最终确定了三个关键方向:30分钟送达、能够盈利、线下为线上引流。
2015年3月,盒马鲜生应运而生。
在侯毅看来,随着消费升级,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都发生改变,他们更注重品质和体验,“需要时才购买、所想即所得”,而盒马鲜生就是新消费需求背景下的产物。
2016年1月,盒马鲜生第一家店开业。
消费者在盒马APP下单,门店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这个配送范围内的小区被称为“盒区房”。
当年年底,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的营业额约为2。
5亿元。
随后两年,盒马鲜生持续领跑新零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马1。
5年以上的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
而这些亮眼的成绩背后,是侯毅所坚持的盒马商业模式。
二、背后商业模式侯毅认为,“盒马的模式关键是生鲜供应链体系,主要竞争力就是在商品”,这是盒马鲜生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采购上,侯毅坚持原产地直采,保证商品的性价比和丰富度。
同时,自己建设农产品基地,例如泰国农产品基地建成后,榴莲、芒果、山竹、椰青、菠萝等五种水果的采购成本降低了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创业者的个人故事顺丰IPO路上被掌掴神秘人王卫的创业成功故事23年前,1993年,一位快递员在经历数年的“水客”(即从香港运送“水货”到大陆的人)生涯后,在广东顺德成立了自己的快递公司,当时这家公司一共只有6个人,创业资金来自于他父亲资助的10万元港币。
人手不够,这位“老板”亦亲自上阵,时而背双肩包、拖着行李箱,时而骑摩托,往返粤港两地,一时间,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快递件由这家公司承运。
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为员工数量35万人、年营收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
它的名字叫顺丰,这名“亲自上阵”的老板就是顺丰总裁王卫。
23年后,2016年,一位冯姓顺丰快递员骑着电三轮穿梭在北京城里的大街小巷。
4月17日上午,他驾驶电动三轮车运送快递,与一辆黑色现代发生刮蹭。
现代车司机下车后连续掌掴快递员6次,这个场景被围观者用手机拍下并发到互联网上,引起了社会对快递“小哥”尊严的广泛讨论。
4月17日当晚,朋友圈和微博风传一张据说为王卫个人朋友圈的截图,上面写道:“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如果我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此举又激发了舆论热议,在机场排队等出租车的任正非、捐钱做公益的马化腾和替员工出头的王卫,被网友并称为“中国好老板”。
顺丰深圳总部公关专员康慧敏(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此朋友圈状态确为王卫本人所发。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员工怒发冲冠,声言“追究到底”的顺丰总裁王卫,却是一位佛教徒。
他常通过内部讲话表明佛教对自己修身养性、保持平静心态的作用。
因而这次发怒,媒体纷纷以“罕见”形容。
佛教在世人眼中平和,却也一直有着“金刚怒目”之说。
“如果这个世界是用钱或一个道歉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以法律解决问题,法律要它干吗?”在此事件后,王卫破天荒地组织线上记者会,接受媒体采访。
而在此前,王卫绝少曝光在镁光灯下,被认为是中国最神秘的商界领袖。
而王卫带领的顺丰,对外界也一直隔着一层面纱。
2002年,顺丰在深圳福田设立企业总部,据说当时官方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家民营快递龙头在本市扎根。
今年,这层面纱将逐渐落下。
2月2日,顺丰发布了上市辅导公告。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顺丰引入中信资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融资80亿元。
当时已有猜测,认为这是在为顺丰上市作准备。
而王卫曾经对上市的看法是:“上市就是为了圈钱,这不是顺丰要做的。
”快递咨询网首席咨询师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顺丰上市最快将在今年6月份。
随着王卫的发声和顺丰上市进程的开启,这家民营快递行业的旗舰将逐渐浮出水面。
隐者6点,起床练气功;8点,到公司开始上班;5点半,下班回家,陪家人,游泳或跑步;22点休息。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王卫每天的作息时间相当规律。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称,如果拖延到6点下班,已经算是迟到回家。
在一次内部讲话中,王卫向顺丰员工说道:“其实,我25岁的时候也曾经是一副标准的暴发户做派。
……得感谢我的太太,她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不断泼我冷水,让我保持清醒和冷静。
”家庭在王卫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他本人亦透露,不愿多接受采访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也是因为工作节奏紧张,想把空闲尽量安排给自己和家人。
即使在顺丰员工眼中,王卫也颇为低调。
康慧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即便身处深圳总部,但“几乎只有在公司年会的时候才能见到他”。
时代周报记者亦向多位顺丰高层提出采访申请,均遭到婉拒。
有关王卫刻意与公众保持距离的段子在快递行业内流传度颇高。
这位热爱户外与极限运动的总裁却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连顺丰公司的内刊上,都从未出现过王卫的照片。
直到2010年春,王卫花3.5亿港币在香港九龙购置一块地皮,自建两栋4层楼高的独立屋,附带独立泳池。
这桩打破同区地产价格纪录的买卖引起了香港媒体记者对王卫的注意。
随后摄影记者在顺丰深圳总部守候数日,才终于第一次拍到了王卫的真容。
在极少次接受专访时,王卫也定下规矩,所有媒体禁止拍照。
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经常要到基层‘微服私访’,所以需要保持神秘感作掩护”。
而弥漫在整个顺丰中刻意的低调氛围,则来源于他年少时的经历。
家庭条件、学习成绩一般以及曾经的“水客”经历,养成了他相对敏感的性格。
“我比较享受低调的感觉,喜欢回归本性真实而平淡的存在感。
”据曾经采访到王卫的《快递》杂志描述,王卫的办公室“弥漫着佛香,并摆放着九尊佛像”。
他把对佛教的体会迁移到对顺丰的管理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顺丰这个不错的平台,把未来很多不确定的看似偶然的东西变成必然”。
王卫在访谈中认为自己对利益并不看重。
“做快递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
当生存不是问题的时候,我开始考虑顺丰的发展、定位,因为我要对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有个交待。
”王卫的顺丰在低调中迅速扩张。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2004年,顺丰销售额为13亿元;2010年则增长至12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2013年,顺丰营业额则达到280亿元,净利润约为12亿元,快递量约11亿件。
至2014年,顺丰的年营业额则突破400亿大关。
在突出的成绩单下,顺丰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截至2012年底),优于国际物流巨头UPS,与美国联邦快递、EMS相当,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则优于EMS。
另有一组数据颇为耀眼:2012年,顺丰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8.8%,而普遍上,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15%以上便可被视为绩优公司。
无怪乎众多资本对顺丰趋之若鹜。
王卫的谨慎和敏感延续到他对资本的态度上。
早在2004年开始,业界就一直不断传言有PE经常辗转各种关系找王卫,但他要么不见,要么婉拒。
而顺丰内部也从来不回避一直都有PE找其合作的事实。
而对于上市,王卫的态度则更加明确:“我可以负责地讲,顺丰在短期内不会上市。
”“不缺钱!”快递行业资深分析师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顺丰融资谨慎的原因,“顺丰是以商务快递和中高端网购市场为主,其他民营快递企业以网购快递为主。
由于市场定位不同,使得顺丰的件均收入高,流动资金充裕,从经营的角度看,对资金的依赖度较低。
”“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
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王卫说。
怒目金刚在回应“北京顺丰快递员被打”一事上,王卫一反往日低调的作风。
“看这个视频时,我觉得是我在挨打。
这不是赔钱和道歉的问题,这是尊严的问题。
顺丰一贯教育员工从内心尊重每一个人。
如果我在这件事上妥协,如何面对所有的顺丰员工,如何配做顺丰总裁?”虽然负责应对此事公关的顺丰北京宣传负责人卢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顺丰内部目前已在淡化此事,但王卫的反常之怒已令外界哗然,而时间恰好处在顺丰宣布接受上市指导后不久,也引起外界的诸多猜测。
但在康慧敏看来,王卫对基层员工的关注由来有自。
“‘快递员才是顺丰最可爱的人’这句话就是从他这里出来的。
”在顺丰内部有一项制度:所有管理者每年都要下去实习一段时间。
2010年12月24日,王卫以物料管理员的身份,经人力资源部介绍到某区部网店独自实习,骑着电瓶车边随快递员派送、边了解巴枪、背包等物料使用和员工劳动强度及待遇情况。
“作为管理者,我必须了解与客户接触最近的一线收派员和二线呼叫中心的感受,是他们每天代表着企业、率领着企业在前线作战,”王卫说。
某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快递企业老板普遍重视基层,原因或与他们早年大都从事过基层工作有关。
王卫生于上海,在香港长大。
在年轻的时光里,他做过小工和快递员,每天背着背包往来深港两地,因此总有一股江湖气质。
在顺丰内部,关于王卫尚义的行为,流传着一些故事。
一位工号“00002”、自顺丰成立初始就一直在王卫身边的老清洁工,受到了王卫的特殊礼遇。
他向这位清洁工承诺:“你在这个公司一天,我就养你一天。
”据前顺丰员工李越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王卫的贴身保镖大多来历不凡,通常两到三年一换,每届保镖在退役之后,往往会晋升为公司内部的中层干部。
“能力强的会成为区域经理,次一点的也会让他留下当区域主管。
”“为王总长期忠诚服务的员工,无论高低,相当于拿到一张终身饭卡。
”李浩认为,顺丰至今仍保持着一些“江湖气息”:“许多管理人员、区部经理是从基层的快递员、仓库管理员慢慢上来的。
他们有时候有一种底层的豪爽,面对媒体又因为没有经验而显得腼腆,不知道说什么。
”王卫保持刻意的低调,在上市问题上迁延已久。
但对事关企业发展的关节点,他毫不手软。
在创立初期,顺丰为了快速占领市场,采用流行于中小企业中的分公司加盟商制度,每建一个点就迅速注册新公司,聘请熟悉当地市场的能人来管理。
分公司所有权归顺丰所有,但地方经理具有独立的行政、人事、财政、经营管理权。
彼时,顺丰没有统一标识,各地快递员服装也并未得到统一,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野蛮增长的模式,被一家竞争者称为“老鼠会”。
“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分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也留下了客户资源全部掌握在分公司手中,管理协调不力、服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弊端。
更重要的是,分公司做了什么事情,总公司必须负全责。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卫介绍道。
王卫将那些具有极大经营自主权的加盟商称为“地方诸侯”,21世纪以来,他开始对各地加盟商展开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成立总部,将地方站点的经营权收归自己手中。
而康慧敏称,顺丰处理快递员被打事件的快速反应,也与直营模式、总部层面直接关注有关。
“事情发生当晚,就有总部的管理层前去陪同这名收派员,进行一些安抚工作。
”入世与上市作为商人,王卫的信仰更带有入世色彩。
有关上市的波折,最能体现王卫入世的精神。
对于上市时间表,顺丰方面一直模棱两可。
但在2013年,顺丰却引进了三家投资者,并于2015年底聘美国权威投资机构摩根副主席梁翔为副总裁,被业内普遍解读为是在为上市做热身运动。
而汉森供应链总裁黄刚向时代周末记者介绍,顺丰“早就计划上市了”。
“上市之后,快递企业可以依托资本的力量,整合市场资源,推动自身转型升级。
”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而转型,正是王卫近年来投注精力的焦点。
王卫的战略眼光一直为业内所称道。
近年来,王卫带领顺风涉足更多领域,包括电商、O2O、物流普运、金融等。
顺丰嘿客、顺丰海淘、顺丰优选等板块相继浮现。
“顺丰的多数创新都是由老板直接发起的。
”康慧敏坦言。
对于快递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未来,大型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转型,中型快递企业向专业化转型,小型快递企业向个性化转型。
”黄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2016年,中国快递进入全面的资本化历程,顺丰、三通一达、百世等企业全面进入上市流程。
“各大企业都在掐位上市,上半年非常火。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商崛起,定位高端的顺丰受到与电商联系紧密的其他民营快递品牌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顺丰也希望用资本实现转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