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资源及水污染状况调查.
上海市节水评估报告

上海市节水评估报告摘要上海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实施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并进行了节水评估。
本报告将对上海市的节水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现状分析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资源困难。
经过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根据统计数据,上海市的人均可支配水资源量已远低于国际标准,已经进入水资源缺乏的红线之内。
与此同时,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工农业用水量大,城市居民对清洁饮用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水资源紧张与高需求的矛盾使得上海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储备风险。
另外,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问题。
2. 节水措施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
首先,上海市在农业领域推行了超高产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用水量。
其次,上海市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水资源管理力度,实行了严格的水资源审批制度,并推广使用水资源节约型设备,提高了工业用水效率。
第三,上海市实施了城市居民用水管理制度,推广使用低冲水量的马桶、水池等设备,并加强对居民的水资源教育宣传,提高了居民用水的节约意识。
此外,上海市还加强了水资源的监测与调度,建立了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水资源供需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精准调度,以保障供水的稳定性。
3. 评估结果经过多年的节水措施的实施,上海市的节水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首先,在农业领域,采用了超高产节水农业技术后,农业用水量减少了30%,有效缓解了水资源压力。
其次,在工业领域,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审批制度,工业用水效率提高了20%以上。
第三,在城市居民用水方面,推广使用节水型设备后,居民用水量减少了15%。
最后,通过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平台,上海市能够对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及时、精确的监测与调度,保障了供水的稳定性。
4. 建议尽管上海市在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上海市居民住宅小区节约用水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

上海市居民住宅小区节约用水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上海市居民住宅小区的数量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节约用水管理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现状分析1. 居民生活用水量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市居民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居民用水在过去几年中增长了20%以上。
由于小区内存在一些水资源浪费现象,如水管漏水、冷热水不及时开关等问题,使得小区居民用水量增加的速度更快。
2. 管理手段不足目前上海市居民住宅小区在节约用水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居民用水行为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引导居民节约用水。
小区缺乏专业的水务管理人员和配套设施,导致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不够高效。
3. 缺乏用水意识在居民层面,对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意识也相对较弱。
很多居民对用水习惯较为随意,存在着大水龙头使用、洗涤衣物浪费水等现象。
一些居民对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意识培养。
二、优化对策1. 完善管理机制为了提高上海市居民住宅小区的节约用水管理水平,需要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
要建立专门的水务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水务管理人员,加强对小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小区需要配备完善的水务设施,安装智能水表、水压调控装置等,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用水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2. 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居民层面的用水习惯和意识培养,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小区可以开展水资源节约知识宣传活动、举办节水科普讲座等形式,引导居民正确对待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可以加强对居民的技能培训,指导居民合理使用家居设施、改进生活习惯,减少水资源浪费。
3. 建立奖惩机制为了提高居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小区可以设立节约用水奖励计划,对那些表现出节约用水态度的居民进行奖励。
对于那些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用水规定,促进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气。
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

3
为确保黄浦江源头水质稳定达标,需要对黄浦 江源头进行详细的水质调查和分析。
目的
通过对黄浦江源头水质进行调查,了解其水质现 状和变化趋势。
分析影响黄浦江源头水质的因素,确定主要污染 源和污染物质。
为制定黄浦江源头水质保护和改善方案提供科学 依据。
研究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涵盖黄浦江上 游的龙华、徐汇、松江、青
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工作背景与目的 • 水质调查方法和实施计划 • 黄浦江源头水质现状 • 上游水质对黄浦江的影响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工作背景与目的
工作背景
1
黄浦江作为上海市的主要水源,其水质状况对 上海市的供水安全至关重要。
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废水排 放的增加,黄浦江源头水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影响。
采样频率与时间
定期监测
每个季度对黄浦江源头进行采样监测,了解水质变化趋势。
突发事件监测
当黄浦江源头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进行采样监测,评估事件对水质的影响 。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水质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等。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黄浦江源 头水质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同时,结合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绘制黄浦江 源头水质状况分布图。
03
黄浦江源头水质现状
水质指标
pH值
水温
浊度
总磷
总氮
黄浦江源头水质的pH值 在6.8-7.2之间,呈中性 偏酸。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黄 浦江源头的水温变化较 大,全年水温变化范围 在0-25℃之间。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近年来,上海市的环境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仅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的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对上海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的空气质量在过去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业排放控制、推行清洁能源等,以减少空气污染。
然而,尽管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上海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和建筑施工等都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以确保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其次,我们调查了上海的水资源状况。
上海位于长江口,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我们了解,上海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此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不完善,导致雨水无法有效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涝问题。
因此,上海需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改善城市排水系统,以应对未来的水资源挑战。
第三,我们关注了上海的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垃圾产量不断增加。
我们发现,上海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无法有效处理大量的垃圾。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上海需要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水平,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研究了上海的城市绿化情况。
上海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城市,但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低。
尽管上海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设公园和绿地,但城市绿化仍然面临着挑战。
城市绿地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导致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上海市金山区城市沙滩浴场水体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年9月第34卷第9期(总第417期)上海市金山区地处海边,城区与海边紧邻,娱乐水系非常丰富,城市沙滩是金山区旅游的一大亮点,是长三角最具有海派风格的城市海岸景观。
自然海水因长江入海带来的泥沙十分混浊,采用高水隐堤的办法隔绝了东海的浑浊。
海水采用物理沉淀、生物降解、人工造浪和自然循环处理,辅以陆上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水中的动、植物链,科学地改造沙滩,打造了金沙碧水[1]。
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监督部门对浴场水体进行常规水质检测,但是对致病菌污染情况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为了解城市沙滩浴场水体致病菌污染状况,我们开展了此次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1.1.1采样的方法和依据: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中对海水水样采集的方法进行采样。
在距离岸边约10m 的断面采集表层水样。
设定固定的采样点坐标(选择往年游泳人群密集处),共设5个采样点,每个点采样1L ;取得的水样2小时内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测。
设置5个采样点的坐标依次为:北纬30°42′48″,东京121°20′50″;北纬30°42′45″,东京121°20′46″;北纬30°42′37″,东京121°20′40″;北纬30°42′34″,东京121°20′36″;北纬30°42′30″,东京121°20′30″。
1.1.2采样时间的选择:浴场封闭期:4—6月或10—12月,相对乏水期,此期间浴场禁止游客下水,水体没有接触人体;浴场开放期:7—9月,相对丰水*基金项目:上海市金山区医药卫生类科技创新资金项目(2017-3-21)。
①上海市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599上海市金山区城市沙滩浴场水体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马芳军①#,高霞①,杜荐如①,李淑华①,叶玉龙①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城市沙滩浴场水体的水质质量、污染来源和常见致病菌污染状况。
上海市水资源及水污染状况调查

• 1、地下水
上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玉泉山泉水涌流,清河及
莲花河一带也有不少自流井。上海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谷潜 流补给,同时还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因此,上海一直以地 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长 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的硬度升高地面 下沉,东郊已出现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 地下水的来源及其存在状态:
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渗透水,是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流水、湖
水及海水等从地面渗入地下积聚而成的。其次是空气中的水气因降温在地面 凝聚成水滴后渗入地下积聚而成的凝结水; 湖水或海水伴随沉积物一起沉积而保存起 来的古水;由岩浆活动过程中冷却析离出 来的水积聚而成的原生水。
•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有计算表明,目前北京水资源储量为18.27亿立方米,外地入境水资源 19.15亿立方米,合计北京水资源总量为年37.42亿立方米,人均拥有366.8 立方米/年,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3.8%,在世界120个国家的首都中居百位之 后。由于北京地下近似闭合流域,其地下出入境水量为零。北京地表水出境 水量经多年观测约占年降水总量的14.28%,即为14.38亿立方,各种损耗为 3.32亿立方米,因此北京水资源为实际可用水量仅为19.72亿立方米。所以 北京是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
地下水有气、液、固态三种,以液态 为主。当水量少时,水分子受静电引力被 吸附在碎屑颗粒或岩石的表面成为吸着水; 其厚度超过几百个水分子直径时,则为薄 膜水。吸着水和薄膜水因受静电引力作用, 不能自由移动。当水量多并且将岩石空隙 填满时,如果空隙很小,水受表面张力作用,可沿空隙上升,形成毛细管水; 如果空隙较大,水的重力大于表面张力,则水受重力的支配从高处往下渗流, 形成重力水,它是地下水存在最主要的方式。遥想当年的波澜壮阔来自——遥想当年的波澜壮阔
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源调查及防治措施

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源调查及防治措施作者:薛艺涵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第14期摘要: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陆域水系属太湖流域,黄浦江处在太湖下游,故此上海市水环境总体上受周边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经济发展速度直线上升,以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严重的水环境危机,已然成为上海市城市发展建设进程最明显的掣肘。
为了上海市水环境的生态安全,应当尽快建立起完备的水资源安全维护机制,对水环境污染源彻底调查分析,从而制定有效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保障上海市区域性的水质,促进上海市经济稳定、可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源;上海;调查;防治措施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251上海市地处长三角地区,黄浦江处于太湖流域的下游,因而水环境的优劣与周边流域的水质关系紧密。
加之由经济发展迅速引起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加重,上海市迫切需要对本地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的污染源展开调查,了解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现状,条分缕析污染源的特点,对上海市水环境作出客观的生态评价,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 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源调查情况1.1 上海市水环境的污染现状上海市水资源包括本地、过境两种,本地水资源由地表、地下两部分组成,过境水资源则来自长江干流、太湖流域两部分。
上海市骨干河道共324条,河湖面积为532.47km²,河面率8.40%。
全市21个湖泊集中分布在青浦区,河面率高达17.20%,中心城区河道分布不多[2]。
上海市人均径流量受到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大的影响,本地径流量严重不足。
由于上游水质的不断恶化、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加剧,以致上海市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
就整个上海市的水环境生态安全建设及水污染防治而言,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较为复杂。
一是上海市河道多,据相关资料得出,上海市河道地质监测的情况不容乐观,中污染断面240个,重污染断面57个,严重污染断面82个,占比分别达到了40.6%,9.6%,13.9%。
上海水质性缺水及主要成因

上海水质性缺水及主要成因近年来,上海的水质性缺水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作为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性缺水问题。
本文将探讨上海水质性缺水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首先,上海的水质性缺水问题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上海地区的降水量逐渐减少,而水资源的供应却没有相应的增加。
这使得上海成为了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地区之一。
其次,城市快速发展也是导致上海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海的快速经济增长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来满足人民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需求。
然而,由于规划不周和管理不善,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使得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此外,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也加剧了上海的水质性缺水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家庭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等,而对于节约用水的意识却相对较低。
这使得上海的水资源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补充速度,导致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上海水质性缺水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鼓励人们从生活习惯上进行节约用水和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
其次,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水资源开发方面,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水源地和水库,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水资源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要改善城市规划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统筹考虑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布局。
在城市建设方面,应该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只有了解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情况,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想当年的波澜壮阔
——遥想当年的波澜壮阔
变化到
现在的部分地区干涸
•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市区供水水源包括 • 1、地下水 上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玉泉山泉水涌流,清河及
莲花河一带也有不少自流井。上海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谷潜 流补给,同时还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因此,上海一直以地 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长 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的硬度升高地面 下沉,东郊已出现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 地下水的来源及其存在状态:
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渗透水,是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流水、湖 水及海水等从地面渗入地下积聚而成的。其次是空气中的水气因降温在地面 凝聚成水滴后渗入地下积聚而成的凝结水; 湖水或海水伴随沉积物一起沉积而保存起 来的古水;由岩浆活动过程中冷却析离出 来的水积聚而成的原生水。 地下水有气、液、固态三种,以液态 为主。当水量少时,水分子受静电引力被 吸附在碎屑颗粒或岩石的表面成为吸着水; 其厚度超过几百个水分子直径时,则为薄 膜水。吸着水和薄膜水因受静电引力作用, 不能自由移动。当水量多并且将岩石空隙 填满时,如果空隙很小,水受表面张力作用,可沿空隙上升,形成毛细管水; 如果空隙较大,水的重力大于表面张力,则水受重力的支配从高处往下渗流, 形成重力水,它是地下水存在最主要的方式。 北京的地下水的确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硬度较高,达到450mg/L(毫克/ 升),刚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北京水质偏硬是综合原因造成 的,北京地层以碳酸盐为主,这一地质构造特点决定北京地下水中硝酸盐含 量相对较高。长期的过量开采,北京地下水资源已经形成一个1000多平方公 里的地下漏斗,再加上人为活动对环境的破环,都直接增加硝酸盐的含量, 也就导致北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中钙、镁含量偏高。
分别是:北运河、永定河、潮白河 、 蓟运河、大清河
• 北京的地表水指的是:
北京的三大水库,即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官厅水库。由于 连续6年的干旱,库容量达44亿立方米的密云水库只剩下7亿立方 米水量,其中还有4.25亿立方米无法流出的库底。怀柔水库的情 况跟密云水库相似。官厅水库储存的是发源于山西的洋河水,洋 河上游环境污染严重,水中藻类含量显著增多。也就是说,密云 水库和怀柔水库的水用得多、补得少,水体没能及时稀释,微生 物数量直攀官厅水库,三大水库水质全部富营养化。有资料表明, 中国的地表水富营养化程度达到70%,远远排在欧洲、非洲甚至 亚太地区的前面。由于三大水库水量严重不足,北京市于2003年 开采怀柔、顺义应急地下水源,并将于2004年7月1日启动平谷 应急水源。届时,怀柔、顺义、平谷三地每天将向北京输运优质 地下水66.5万立方米。
•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北京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00m3,占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占全世 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25,在130多个国家首都中名列百位之后。在五六十年 代,北京水资源供需没有多大矛盾,七十年代以后,缺水成为北京严重问题 之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水量增加。 ②入境水量减少。上述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叠加,使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 加剧。随着时间的推进,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需求进一 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 2、地表水水源
主要来自河水和人工修建的水库。上海境内有大小河流100 多条,分属系。上海在平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 为47.6亿立方。
注: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上海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O毫米左右, 一般干旱年景的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特别干旱的年份在30O毫米以下。北京 的湖泊都很小,水量有限 。
严重
缺水
• 地下水严重超采
北京市地下水平均补给量为37.80亿m3/年,地下水可开采量约为24.5亿m3 年。由于种种原因,补给水并不能全部作为可利用水量。当开采量大于可开 采量时,会引起一系列的水文地质环境问题。北京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引起的 主要问题是:①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城区的东部和东北部,八里庄--大 郊亭一带,沉降幅度最大。②水井供水衰减或报废。③水质发生变化,由于 地下水资源超采。加上近年来污水、垃圾处理不能同步于增加量,致使地下 水污染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
•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有计算表明,目前北京水资源储量为18.27亿立方米,外地入境水资源 19.15亿立方米,合计北京水资源总量为年37.42亿立方米,人均拥有366.8 立方米/年,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3.8%,在世界120个国家的首都中居百位之 后。由于北京地下近似闭合流域,其地下出入境水量为零。北京地表水出境 水量经多年观测约占年降水总量的14.28%,即为14.38亿立方,各种损耗为 3.32亿立方米,因此北京水资源为实际可用水量仅为19.72亿立方米。所以 北京是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