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复习(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学常识(全)
1、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3、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4、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史事。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6、《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人教版)快速2113背诵高中课文的(方法)一形象记忆法。
高中生5261背课文更怕4102的就是死记硬背了,所谓的形1653象记忆法就有助于克服强行记忆的弊端,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教导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盼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芳香,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悄悄彳亍(chì | chù)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芳香,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盼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静静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静静的我走了,正如我静静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课件(共61张PPT)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再说您也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 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7.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判断句 )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判断句 )
9.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 太子也。( 判断句 )
翻译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 未可亲也。
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 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 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 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3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 头颅。 4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 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5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计 策啊!
⑧可谓深矣 古:刻毒。 今:与“浅”相对。
文言知识积累
B.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 说通悦 ,高兴
)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振通震,害怕 )
3.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卒通猝,仓促,突然 )
4.往而不反 ( 反通返,返回
)
5.秦王还柱 ( 还通环,绕
)
鼎城三中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一语文必修一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第一单元q n(沁)园春分m (泌) m n(漫)江 m n(谩)骂百gě(舸) 寥ku (廓) xi (携 )来zhēng(峥)嵘挥斥方qi (遒)万户h u( 侯 )浪 (遏)飞舟 p ng(彷)徨寂li o(寥) 彳ch (亍) 惆ch ng(怅)凄wǎn(婉) 颓pǐ(圮) 青x ng(荇) 浮zǎo(藻) 漫s (溯 )长gāo(篙) hāo草 (蒿 ) 枯gǎo(槁 ) 斑l n(斓)shēng(笙)箫青tāi(苔 ) 荆j (棘) 火bō(钵) niǔ(忸)怩麦zāo(糟) 发ji o(酵 )d n (炖)肉团jī(箕) 凌wǔ(侮 ) ch (叱)骂踟ch (蹰 )第三单元li o(寥)落长歌d ng(当)哭fěi (菲)薄桀 o (骜) di (喋)血立Pū(仆) 风尘p p (仆仆) l n(赁)屋 n(黯)然 (噩)耗尸h i(骸) chuāng(创)伤浸z (渍) g n(干)练zhǎn(辗)转yǔn (殒)身不x (恤) 作yī (揖) tǎng(倘)使解pōu (剖) 步lǚ(履)谦x n (逊) jiǒng(迥)乎不同bǐng(屏)息叱zh (咤)风云 ch (诧)异 l (莅)临第四单元紫jīng (荆) 花易zh (帜) 停b (泊) 超z i (载) 登zǎi (载)mēng骗(蒙) měng古 (蒙) 婆suō (娑) 梦(噩)xī(嬉)笑zhu n写(撰) ch 菊(雏) zh 息(窒) 绿树成yīn(阴) ō夺(剥)bāo(剥)果皮夏yǎn (衍) l ng堂(弄) 游shu (说) q 据(契)ǎo断(拗) o口(拗) 执ni (拗) d ng(锭)壳hǒng骗(哄)起h ng (哄) 气hōnghōng (哄洪) ru (偌)大污mi (蔑) chuǎi测(揣)chuāi(揣)着挣chu i (揣) y 年(翌) h ng(横)亘 h ng(横)财酝ni ng (酿) zuō(作)坊一鼓zu 气(作)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第一单元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彷徨惶然惋惜哀婉颓圮杞人忧天祭祀沉淀纸锭绽放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无耻谰言斑斓波澜朔风追溯挑衅河畔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心扉雨雪霏霏第三单元精悍陨身不恤屠戮捍卫陨石邮戳演绎枯燥翻译暴躁诧异作揖屋檐叱咤缉拿瞻仰姹紫嫣红编辑赡养第四单元撤离车辙清澈步履木屐废墟嘘寒问暖谄媚陷阱循着遁世黯然谙熟(1)戊戌戍戎戒戊:读w ,注意字形内中空空,注意字义天干第五位,如戊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选择题1、根据你的理解,最适合依次填入原诗的一项是()红烛(节选)闻一多红烛阿!______?____?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____,____,____,也捣破他们的监狱!……①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②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③烧沸世人的血④也救出他们的灵魂⑤烧破世人的梦A.②①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①②⑤④③D.①②③⑤④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第一空:句子后面是问号,故应选①和②句,依据①②的语义逻辑关系分析可知应该是先有躯体,再又灵魂,故第一空应该选②;第二空:承接上文,应选①,排除CD;第三空:依据上文“烧吧,烧吧”,可知毁坏的首先是人的迷梦,故应填⑤,排除A;第四空:承接上文,人的迷梦后承接的应该是世人的血,故应填③;第五空:最后烧毁一切,拯救了世人的灵魂,故应填④。
排序为:②①⑤③④故选B。
2、下列诗句,跟下图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拨泥寻笋脉,扫地引蕉阴。
B.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
C.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D.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
答案:B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的能力。
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图,看清图上所有内容,特别是人物动作、表情和相关文字。
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分析选项所给句子的异同点,辨析比较出最佳答案。
画中一人正在用认真扫帚清扫地上的叶子等垃圾,其身后是装垃圾的簸箕。
A项“扫地引蕉阴”这一目的,图中没有内容可证明,故排除A;C项,“扫地不用帚”与图中内容相矛盾,故排除C;D项,“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中的“僧”和“山门”从画中看不出,故排除D。
故选B。
小提示: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常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或歌颂可批评的主题。
漫画题解答的前提是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包括人物的神情,不可遗漏。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人教版必修一复习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假设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晋穆帝永和九年,这是癸丑年。
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进行修禊活动。
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
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
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互相交往,转瞬间度过一生。
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
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暮年会很快来临。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一》是由人教版出版的教材,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课文讲解、写作和阅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来进行分类,如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散文与诗歌、小说与剧本等。
3. 文字学和文学批评学:文字学研究文字的产生、演变和运用规律;文学批评学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性质。
4.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家及其作品的学科,可以根据朝代和文学流派进行划分。
第二部分:课文讲解1. 《阿Q正传》: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懦弱的自负者阿Q的形象,通过阿Q的形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弱点和精神状态。
2. 《荷塘月色》: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荷塘中静静散步的情景,通过塑造荷花和月色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美的追求。
3. 《春》:这是于谦先生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动物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4. 《古诗十九首》:这是课本中收录的古代诗歌作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江雪》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5. 《读书》:这是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个读书人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部分:写作技巧1. 描写的技巧:描写是指通过言语描绘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可以通过五感的描述、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来丰富描写效果。
2. 叙事的技巧:叙事是指通过叙述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来表达故事的过程和情感,可以通过时间的顺序、场景的切换和人物的对话等手法进行叙述。
3. 说明的技巧:说明是指通过解释、推理和论证等方式来阐明观点和说明事物的性质、原因和结果,可以通过例证、比较和举例等手法进行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室内座位以坐西朝东的方向为最尊,其左手位为次,右手位更次,对面为最次。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字音字形复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用)
妍媸yánchī毕露 :美和丑全都清晰 地显露出来。 孤迥jiǒng:孤独、孤单。 朱耷dā 僭越jiàn:超越身份等级的冒称。 舂米chōng 口讷nè:嘴笨,语言迟钝。 虫豸zhì:有足曰虫,无足曰豸。
敕造 一射之地 不经之谈 螭 璎珞
裉袄 便宜 廊庑 宸翰 錾银 黼黻
觚 罥烟眉 笑靥 监生 朱拓
溽暑rù 烽燧suì:即烽火。
大郤xì:空隙。
怃然wǔ:怅然若失的样子。
喟叹kuì
莞尔wǎn:微笑的样子。
哂笑shěn 舞雩yú
沂水yí 朝觐jìn:朝拜。
窈窕yǎotiǎo
翼轸 棨戟 懿范 襜帷 绣闼 雕甍 睢圆 睇眄 命途多舛 涸辙 虢国 簪笏 联袂 抟 泠然 祚薄 茕茕孑立 拔擢 箭镞 岑寂 逋慢 矜育 乌骓 饥馑 得鱼忘筌 衾被 玉扃 钗擘 眇眇 薜荔 霰雪 剡溪 溽暑 大郤 乌骓 怃然 喟叹 哂笑 沂水 舞雩 朝觐
潦水 帝阍 宗悫 险衅 锱铢必较 戗兽 鼙鼓 潺湲 烽燧 莞尔
宸chén翰:皇帝的笔迹。宸,北宸,即北极星,
代指皇帝。
錾zàn银:一种银雕工艺。錾,雕刻。
黼黻fǔfú:古代官僚贵族礼服上的花纹。
觚gū:盛酒的器皿。
罥juàn烟眉
笑靥yè
监生jiàn
朱拓tà
少不更gēng事:更,经历。
谬种miù
新正zhēng
蹙cù缩
歆xīn享
炮páo烙
榫sǔn头
攮nǎng:用刀、叉等使劲刺。
祚薄zuò:福分浅薄。
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茕茕:孤独的 样子;孑:孤单。孤身一人,形容无依无靠, 非常孤单。 拔擢zhuó 擢发难数 :形容罪过之多如拔下来的头发, 难以数清。擢:拔 。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腐 朽的事物衰微接近灭亡。 锱铢必较zī zhū :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 重量单位。形容非常的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 要计较。也比喻气量很狭小,很小的事也都要 计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高考全部复习资料汇编(打印版)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字词集锦必修一字词集锦一. 字音字型1.橘子( jú) 2.百舸(gě) 3.寥廓(liáo kuò) 4.峥嵘(zhēng róng) 5.方遒(qíu) 6.浪遏(è)7.嬉游/嘻笑 8.明澈(chè)/车辙(zhé)/撒播(sǎ)/撤退(chè) 9.不训(xùn) 10.澄清(chéng)11.吝啬(lìn sè) 12.灰烬(jìn) 13.摇曳(yè) 14.曙光(shǔ) 15.睫毛(jíe)16瞳孔(tóng)/一幢(zhuàng) 17.惆怅(chóu chàng) 18.脊骨(jǐ) 19.不屈不挠(náo) 20.噼啪(pī pā) 21.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 22.迂回(yū) 23.发泄(xiè) 24.撩起(liāo)/潦草(liáo) 25.迷惘(wǎng) 26.晨曦(xī) 27.沉湎(miǎn) 28.眷恋(juàn) 29.懊悔(ào) 30.宠爱(chǒng) 31.溺爱(nì) 32.挚友(zhì) 33抹煞(shā) 34.怪癖(pǐ) 35.摭(zhí)拾 36.祈祷(qí dǎo) 37.遨游(áo) 38.引吭(háng)/高亢(kàng)39.甫健(fǔ) 40.翱翔(áo) 41琐碎(suǒ)/铁锁(suǒ)42.汗流浃(jiā)背43.自艾(yì)自怜44.锈钝(dùn) 45焦灼(zhuó) 46.啾啾 (jīu) 47.痴心妄想49絮叨(xù dāo)50炫耀(xùan)51揪住(jiū)/瞅了一眼(chǒu)52、撕碎厮打嘶咬 53、冰雹(báo)54、碾成(nǎn)/ 辗转反侧(zhǎn)55.干瘪(biě)/瘪三(biē)56刻薄(bó)/薄荷(bò)57、敷衍/演 58、蒙(mēng)蔽/ 蒙古59、仓促 60、藐(miǎo)视 / 悠邈(miǎo)61、打跨(kuǎ)/ 挎上(kuà)62、啮噬(niè shì)63、吮吸(shǔn)64、贬低(biǎn)/ 针砭(biān)65、斟酌(zhēn zhuó)66、斑斓(lán)67、水泵(bèng)68、逻辑(ji)/缉拿(jī)69、雏形(chú)/ 皱纹 /反刍(chú)70、妥帖(tuǒ)/粘贴(zhān)71、甄别(zhēn)72、纤弱(xiān)/拉纤(qiàn)73、绚烂(xuàn)74、玫瑰(guī)75、觑了一眼(qù)76、惶然(huáng)/不遑(huáng)77、血脉(mài)/脉脉含情(mò)78、抉择(jué zé)79、一如既(jì)往80、奢侈(shē chǐ)81、商榷(què)82、思忖(cǔn)83、扼住(è)84、窒息(zhì)85、不啻(chì)86、犄角(jī)/掎角(jǐ)角之势87、四肢百骸(hái)88、狭隘(ài)89、跋涉(bá shè)90、慰藉(jiè)91、狼狈(bèi)92、麻痹(bì)93、戕害(qiāng)94、时髦(báo)95、跂(qì)望96、磨砺(lì)97、舟楫(jí)98、跬步(kuǐ)99、驽马(nú)100、骐骥(qí jì)101、阿谀(ē yú)102、贻送(yí)103、锻炼104、炽热(chì)105、彷徨(huáng)106、余暇(xiá)/遐迩(xiá)/瑕(xiá)107涡流(wō)108 擅长(shàn)109、疑窦(dòu) 110、寰宇(huán)111、苍茫 112、喧嚣(xuān xiāo)113、筏船(fá)114、肴馔(yáo zhuàn)115、神裔(yì)116、惦念(diàn)117、踮起(diǎn)118、搭讪(shàn)119、褪色(tuì)120、悲啼(tí)121、真谛(dì)122、根深蒂(dì)固123、饮啜(chuò)124、缀点(zhuì)125、辍(chuò)学126、田塍(chéng)127、濡染(rú)128、三匝(zā)129、发轫(rèn)130、翘首(qiáo)131、桑梓(zǐ)132、屹立(yì)133、钥匙(yào shi)134、静谧(mì)135、贫瘠(jí)136、震撼(hàn)137、遗憾(yí hàn)138、迁徙(qiān xǐ)139、按捺(nà)140、憔悴(qiáo cuì)141、颠簸(diān bǒ)142、抛锚máo)143、温馨(xīn)144、翩翩(piān)145、坍(tān)塌146、烟垢(gòu)147、仓皇(huáng)148、瘸(qué)腿149、捣着(dǎo)150、拴着(shuān)151、门栓(shuān)152、亘(gèn)古153、聆听(líng)154、煊(xuān羊肉 155、寒暄(xuān)156、蛰(zhé)居157、蛰(zhē)了一下158海蛰(zhé)159、曝(pù)晒 160、丰腴(yú)161、恣(zì)意162、惊骇(hài)163、诳语(kuáng)164、攫(jué)来165、轮廓(kuò)166、倚(yǐ)托 167、雾霭(ǎi)168、泥淖(nào)169绰绰有余(chuò)170、绰起(chāo)171、瘴气(zhàng)172、蓦地(mò)173、热泪盈眶(kuàng)174、魁梧(kuí wǔ)175、船舷(xián)176、余音袅袅(niǎo)177、幽壑(hè)178、舳舻zhú lú)179、酾酒(shī)180、横槊(shuò)181、渔憔(qiáo)182、窈窕(yǎo tiǎo)183、惴栗(zhuì lì)184、揣测(chuǎi cè)185、斫伐(zhuó fá)186、蹙眉(cù)187.引觞(shāng)188、涟漪(lián yī)189、蓊郁(wěng yù)190、忧悒(yì)191、花蕊(ruǐ)192、酬酢chóuzuò)193、惬意(qiè)194、追溯(sù)195、莴苣(wō ju)196、嗥叫(háo)197、蠕动(rú)二、成语:1、痴心妄想发音: chī xīn wàng xiǎng释义: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应。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快乐。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附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假设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附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假设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复习精选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复习检测一.高考目标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单元复习本单元内容是古代记叙散文。
关于此单元,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是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而朗读、背诵、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和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记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说服秦穆公,使秦国撤兵的事。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军,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的说辞,有条有理,分析利害关系透彻精辟,历代评论家十分赞赏。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评论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2017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复习)详解
1《沁园春
长沙》: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 的情绪。 义气: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 峥嵘岁月:不平常的岁月。 蹉跎岁月:白白地耽误了时间。 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
风云人物:在一定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对政局有影响的 人物。
2《雨巷》《再别康桥》: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彳亍:由于心情哀伤,走走停停的样子。 凄婉:哀伤。声音悲哀婉转。 凄惘:悲伤而失意,怅惘。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正眼看)。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 他一起去)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过了一阵,没多久)未发,太子迟(认为迟缓) 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通 ‚已‛,已经)尽矣,荆卿岂(难道)无意哉?丹请先 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 者,竖子也 !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 ( 我 ) 所 以 (……的原因)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 请辞决矣 ! ( 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 吧)‛遂发。
作文链接—— 【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 不在年高、 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 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道德与利益、关键时刻彰显个人品 质、站在他人的角度才能说服他人、迂回比正面进攻的效果好、 双赢、目的与策略、机遇与准备……
【素材运用】 举例1:
阴凉:因物体遮住阳光而凉爽。
荫凉:因阳光照射不到而凉爽潮湿。
回溯:向前追溯;回忆;回顾。如: ~ 历史,开拓未 来。 上溯:同“追溯”,从现在向过去的年代推算 / 比喻 逆着时间探求事物的根源。 如:汉字的出现,可以~到五千多年前。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必修上册(一) 单篇梳理1 劝学-2025高中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就”“假”“绝”“强”“师”“传”等重要实词。
2.背诵两文,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实词的判定方法与动词活用特点。
单篇梳理1劝学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第1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第2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①()绳,(),不复挺.以为轮,其曲.②()中规。
虽.③()有槁暴..④⑤()者,使之然.⑥()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⑦()则利,君()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子博学而日参省..⑧(第3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①()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②()也,而闻()也,而致.⑤()千里;假舟楫者,者彰.③()。
假舆马者,非利足..④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4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①();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②()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③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④()。
锲.⑤()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黄泉,用心..⑦(说明:少数重要词语出现在“重点梳理”中,不再作填空处理,其他篇目均这样编排)答案(第1段)停止(第2段)①合乎②弯曲的弧度③即使④晒干⑤直⑥这样⑦磨刀石⑧检验,省察(第3段)①踮起脚后跟②劲疾③清楚④善于奔走⑤到达(第4段)①兼词,相当于“于此”②非凡的智慧③没有用来……的,无从④停止,止息⑤刻⑥雕刻⑦因为心思[记忆导图]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木直中绳,以为轮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君子生.非异也答案①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②“有”同“又”,复、再;“暴”同“曝”,晒③同“智”,见识④同“性”,天性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劝劝.学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②金金.就砺则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黄金③跪蟹六跪.而二螯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④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⑤爪牙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坏人的党羽⑥黄泉下饮黄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传说中的地府⑦寄托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⑧江河而绝江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泛指一切河流答案①鼓励②金属制的刀斧等③蟹腿④广泛地学习⑤爪子和牙齿⑥地下的泉水⑦托身,藏身⑧特指长江与黄河3.多义词语(1)就义项例句①金就.砺则利②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③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④受,接受引颈就.戮⑤上,登上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2)假义项例句①善假.于物也②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③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并序》)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⑤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长亭送别》)(3)绝义项例句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我命绝.今日(《孔雀东南飞并序》)③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并序》)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⑦直上穿过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4)强义项例句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③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其六》)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⑤强.公室,杜私门(《谏逐客书》)⑥少年固强.之(《促织》)答案(1)①接近,靠近②就任,赴任③成就(2)①借助②临时委任③假期④与“真”相反,不真⑤假如,如果(3)①横渡②停止呼吸,气绝③停止,中断④绝交,断绝往来⑤隔绝的,封闭的⑥绝对,完全(4)①强健的,强大的②勉强③弓弩有力④有余,略多⑤加强,使……变强⑥强迫,迫使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句例字释义(1)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名词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形容词作名词①其曲.中规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积善.成德(4)形容词作动词①故木受绳则直.②金就砺则利.(5)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答案(1)游泳(2)①每天②向上/向下(3)①弯曲的弧度②高处③善行(4)①变直②变锋利(5)专一5.特殊句式句式例句正常语序或标志词(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1)“……者,……也”表判断(2)标志词为“于”,正常语序为“于蓝取”“于蓝青”“于水寒”(3)标志词为“之”,正常语序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6.常识梳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期末复习专题 文言文阅读 四(含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四1.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侯、伯是其中爵位。
B.“吾不能早用子”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亦去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②⑥/③④⑤/①D.③⑥/⑤/①②④4.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美姬(jī)飨(xiǎnɡ)德怀恩帷(wéi)幕目眦(cì)尽裂B.鲰(zōu)生所佩玉玦(jué) 卮(zhī)酒刀枪剑戟(jǐ)C.参乘(chénɡ)戮(lù)力同心瞋(chēn)目七郤(xì)八手D.芷(zhǐ)阳彘(zhì)肩斗酒刀俎(zǔ)以肉啖(tán)虎5.下列加点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从词性的角度考虑)( )①为击破沛公军②君为我呼入③窃为大王不取也④客何为者⑤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⑥沛公奉卮酒为寿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B.①②⑧/③④⑥⑦/⑤C.①②③⑧/④⑥/⑤⑦D.①②/③④⑥/⑦⑤/⑧6.从词类活用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又前而为歌曰B.箕踞以骂曰C.乃朝服,设九宾 D.皆白衣冠以送之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D.太子丹恐惧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王不说 说:通“悦”,高兴B.夫斶前为慕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C.士生乎鄙野鄙:以……为边邑D.则再拜而辞去去:离去,离开9.下列加点的“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D.自以为得之矣10.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乃请荆卿曰②乃欲以生劫之B.①工以药淬之②醒能述以文者C.①今行而无信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D.①嘉为先言于秦王曰②乃为装遣荆轲1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3.从文言句式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散文家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通过对一次演 讲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有思想,有修养,有个性,博闻强记,睿智 认真,感情丰沛的梁任公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任公的敬仰之情。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 描绘了橘子洲头美丽壮观的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与战友们一起从 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 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给出了“谁主沉浮” 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敢于蔑视反动 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史记》的文章可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这部 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衔接交杂而成;正文后面会加上作者的评论或感想, 通常以“太史公曰”为起头,内容或有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有对人物的评价, 或有收集资料的过程,但仍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这也呼应司 马迁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 之后采写的,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 来写。譬如,这儿“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高兴地嬉戏,作者却 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4、《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呈献给自己保姆的一首颂歌, 也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 表达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 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 世界”的强烈仇恨。
意象,“意”是指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是指形象、物 象。欣赏一首诗,要注意体会诗中描写的意象的特点。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 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 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呐喊》:《呐喊自序》《故乡》《社戏》《风波》《狂人日记》《端午 节》《药》《孔乙己》《阿Q正传》《一件小事》等14篇。
2、《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因此获得“雨巷诗人” 的称号。这首诗写得含蓄朦胧。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 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是美好的却又是迷朦而不可及的。 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 母校的一片深情。对康桥的赞美,其实就是对岁月的感慨,对爱、 自由和美的追求。
第四单元 1、《短新闻两篇》都是新闻,它应当具有真实、及时、有价值的特征。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特写真实、准确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 大事件――香港回归。它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独特角度,详细地描述了中英 双方在香港举行的交接仪式,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 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 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共130篇。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 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陈涉世家》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2、《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 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 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 的策略和言论。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 汉武帝,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 “史学双璧”。
《彷徨》:《祝福》《伤逝》《弟兄》 《孤独者》《离婚》等11部。
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
《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等。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而 已集》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 介亭杂文末编》等专集。 散文诗集《野草》、 诗文集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 遗补篇 》 其他作品《两地书》(许广平与作者)
第这个三单单元的元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
1、 《记念刘和珍君》记述了刘和珍和我交往留下的印象及她遇害 的经过,表达了对刘和珍等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青年的深切 悼念和高度赞扬,同时,作者对“三一八”请愿进行了深刻反思。 作者对徒手请愿的不赞成,不是对青年爱国行动的否定,恰是对爱 国青年的爱护和痛惜,更体现了对屠杀者凶残本性的深刻认识。学 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整体把握作者悲愤的情感和鲜明的爱憎;要精读 全文并按要求背诵2、4节;要搞清楚“写的必要”和“无话可说” 的原因以及引用陶潜诗的意义。
《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 辉”“夏虫”等,《大堰河──我的保姆》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 活场景的描写。《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这些意象表达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情感,形成了诗歌各自不同 的艺术风格。
第二单元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 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著。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 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春秋作传,所以被称作 “春秋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