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造像时代特征的比较研究(中西比较作业)

合集下载

形态之美中西方雕刻艺术的对比分析

形态之美中西方雕刻艺术的对比分析

形态之美中西方雕刻艺术的对比分析形态之美:中西方雕刻艺术的对比分析摘要:雕刻是一种将艺术表现力与材料形态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雕刻艺术的技法、主题以及审美情趣,探讨其在形态之美上的异同。

中西方雕刻艺术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传统,通过对比分析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形式。

第一章:中西方雕刻艺术的技法对比1. 中方雕刻技法中方雕刻技法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传统的中国雕刻技法包括刻、剔、凿、雕、鏤等多种手法,艺术家通过细腻的手工操作将形态之美呈现于材料之上。

其中,木雕、石雕和玉雕是中国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这些技法注重细节的描绘和材料的利用。

2. 西方雕刻技法西方的雕刻技法注重精确的造型和材料的表现力。

西方雕刻艺术主要采用石膏、石材、金属等硬质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工具的运用和精确的雕凿手法来表现出形态之美。

除了传统的手工技术,现代西方雕刻艺术还融入了数码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创作更加精确和细致。

第二章:中西方雕刻艺术的主题对比1. 中方雕刻主题中方雕刻主题以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基础。

中国古代雕刻作品常常以神话、历史故事和诗词等为主题,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哲学思考。

例如,常见的龙凤雕刻以及佛教和道教的雕塑作品都是中国雕刻艺术的重要内容。

2. 西方雕刻主题西方雕刻主题更加多样化,包括人物、动物、自然景观等各种题材。

西方雕刻作品常常以宗教、历史、神话和个人经历等为创作基础,注重对人类情感和社会问题的表达。

例如,古希腊雕刻作品中的神话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作品中的人物主题都是西方雕刻艺术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中西方雕刻艺术的审美情趣对比1. 中方雕刻审美情趣中方雕刻强调内涵和意境的表现,追求深沉、含蓄的审美情趣。

中国人崇尚自然之美和意境之美,注重雕刻作品的神韵和内在的美感。

中国传统雕刻作品常常通过隐匿的手法表达出诗意和哲理。

2. 西方雕刻审美情趣西方雕刻注重视觉效果和材料的感觉。

从中西宗教造像风格比较中体会中国佛教造像的手法

从中西宗教造像风格比较中体会中国佛教造像的手法

从中西宗教造像风格比较中体会中国佛教造像的手法作者:蒋惠民来源:《雕塑》2012年第02期内容摘要: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的犍陀罗和芨多等地区的佛教雕塑。

中国历代雕刻家在制作学习佛教造像的过程中,逐步将其加以改造,使其既保存了一些原始的样式,又更多地体现出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特色。

关键词:佛教造像;装饰;神韵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的犍陀罗和芨多等地区的佛教雕塑。

中国历代雕刻家在制作学习佛教造像的过程中,逐步将其加以改造,使其既保存了一些原始的样式,又更多地体现出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特色。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十分重视装饰性,这一点在佛教造像中尤为明显,其中普遍留存着精致巧妙的装饰趣味。

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更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感和一种难以言状的超越感,与此同时它又蕴含着和蔼与亲切的意味。

因此,中国佛教雕塑的装饰性超越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但是它又是贯穿在国人生活中的艺术真实,此外,佛教艺术的装饰性还有效地增强了佛像的庄严神圣的气氛。

与西方对于真实形体的严谨刻画不同,中国的宗教雕刻并不追求精密严整的人体比例,而是旨在追求绘画效果中的以线条塑造形象的行云流水般的流畅美妙。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有很强的绘画性,具有一种典型的东方趣味。

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紧密结合,相互补充。

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统治者的意志控制着艺术思潮的发展,因此,在古代中国,绘画的地位要远远高于雕塑,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着雕塑创作。

绘画性的表达在雕塑创作中表现为弱化对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的刻画,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的塑造。

中国雕塑的线条不拘泥于形体的实质的空间,往往表现得洒脱自如,如绘画中使用毛笔一般悠然自得,这些线条都经过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练,在佛教造像中,常用粗硬有力的线条刻画出迦叶使者的“清瘦”特征与力士天王的“威猛”形象,常常用细柔精密的阴刻线刻画菩萨的面部神情和肢体皮肤的丰腴与细腻。

历朝木雕佛像特点介绍

历朝木雕佛像特点介绍

历朝木雕佛像特点介绍
历朝的木雕佛像是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对历朝木雕佛像特点的简介: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的佛像风格简洁明快,形态较为纤细。

雕像表面光滑,线条流畅,雕刻细腻。

此时期的佛像通常表现为半坐姿或横卧姿态,典型的代表作是北齐石窟的石佛。

2. 唐朝:唐代的佛像雕塑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雄伟的气势。

佛像形态庄严肃穆,表情丰富。

佛像的线条流畅,线条交错引人入胜。

代表作有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

3. 宋朝:宋代的佛像雕塑注重写实主义和形态表现。

佛像外貌细腻,神情生动,表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代表作品有太原岳顶山佛像、开化寺释迦牟尼佛像等。

4. 元朝:元代佛像的特点是雄伟庄严,线条粗壮,体态饱满。

佛像外貌刻画粗犷有力,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标志。

以四川大足石刻和云南丽江福临寺佛像为代表。

5. 明朝:明代的佛像雕塑注重于工艺技巧和色彩的运用。

佛像常常以木材为材料,通过雕琢和上色来表现佛像的形态和神韵。

代表作品有浙江乌镇千手观音佛像、中央教堂的佛像等。

6. 清朝:清代佛像的特点是工艺精湛、形态逼真。

此时期的佛像通常比例完美,细节处理精细,表现出尊贵与庄重之感。

代表作品有重庆奉节县石刻佛像和佛首等。

总之,历朝木雕佛像在形态、线条、表情、工艺和风格上都有独特的特点,展示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佛像万千:唐代佛像造型的特征分析

佛像万千:唐代佛像造型的特征分析

佛像万千:唐代佛像造型的特征分析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唐代进一步发扬光大,人们笃信佛教,心不虔诚地为佛祖、菩萨雕刻各种石像、玉像,并把佛像、菩萨像雕刻得更加中国化。

唐代雕刻风格进一步中国化,突破了佛教禁欲出世的思想限制,塑造了饱满健美,有血有肉的理想形象。

唐代受魏晋南北朝的影响,继续进行大规模的造像和石窟、寺庙的修建,石佛、玉佛雕刻数量比较多,质量也比较好。

总体而言,唐代佛像以饱满为美,给人以丰肥感;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力士夜叉浑身肌肉突起,即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

最典型的是龙门石窟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大佛位居整座山体佛龛的正中央,其丰颐秀目,嘴角略翘,稍含笑意,微微俯视的双眼似乎在与信徒们仰视的目光交会,形象既庄严雄伟又不失睿智慈祥。

她是唐代人们心中美与智慧的化身,据说是根据当时的女皇武则天的容貌所建造的。

唐代佛像时代特征面相丰满,头部为螺旋型或波浪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

唐代佛像时代特征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唐代佛像时代特征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就像我们参观敦煌莫高窟的佛洞里的飞天一样神秘,其动态美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感觉;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唐代佛像时代特征衣纹流畅,色彩艳丽,富有动态自然美感,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如果是鎏金佛像其鎏金往往泛红,具有唐代特殊的时代特点。

唐代菩萨像鉴定特征:脸庞圆润,曲眉丰颈,五官秀美。

唐代弟子像鉴定特征:将迦叶以往削瘦老迈的形象变得刚毅壮实,天庭饱满,目光深沉;阿难体态丰润,年轻力壮,眉目清秀,神态平和,温柔敦厚;上身袒露至腹,帔帛斜挂;下穿罗裙,腰部有束带。

服饰华美,帔帛环绕,璎珞小巧精致,衣服轻薄透体,纹线流畅自然。

对于中西雕塑的差异论述的艺术论文

对于中西雕塑的差异论述的艺术论文

对于中西雕塑的差异论述的艺术论文对于中西雕塑的差异论述的艺术论文“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黑格尔的“理念”就是他所谓的“客观观念”和“绝对精神”,是指一种客观的存在、本质的存在。

从感知方式的角度分析中西雕塑内在精神的差异中国审美意识的特点是以味、触觉作为感知方式的原型,这与西方审美以视、听觉作为感知方式的依据形成鲜明的对比。

正是因为中国的这种以味、触觉为基础的审美感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审美主体在与美术作品发生审美关系时,有一种内在的交融,也决定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以味、触觉为原型的中国审美意识也决定“味”和“品”成为它的基本范畴之一,而特别强调“淡乎寡味”、“澄杯味象”、“韵味”、“意味”等。

这在中国古代雕塑上都有所体现,魏晋雕塑的“秀古清像”,秦俑所体现出来的雄浑气质,汉代雕塑传达的柔静神韵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感知方式为基础的。

中国传统雕塑注重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下传达出的神韵。

而西方的感知方式主要是以视、听觉作为主要依据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把视、听作为“近于智慧的官能”,视、听的对象与主体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主体要在客体之外,而中国传统的以味、触觉为先的感知方式要求主体必须接近对象并与对象融为一体。

从时代和民族的角度分析中西雕塑内在精神的差异内在精神的时代性是受社会发展中不同历史环境制约的表现,如中国传统雕塑中魏晋的风骨清像、唐朝的肥美等;现代雕塑作品中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追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雕塑的对形式的研究到九十年代更注重观念的`表达。

每个时代对雕塑精神的追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西方,从古希腊的对理想美的追求到巴洛克的动感激情,从洛可可时期的华丽柔美到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

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美术的民族性是美术发展中社会制约的表现,艺术的内在精神也离不开民族的习惯、感情、语言、审美取向。

中西雕塑的内在精神差异是由多层次的历史、文化、宗教和社会等因素决定的,那么他们是怎么通过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来的呢?中国的传统雕塑由于注重“写意”及对“气韵”的把握,所以在形式上不是完全写实的。

中西宗教雕塑比较

中西宗教雕塑比较

• 睡姿 • 睡姿乃指释迦牟尼 在菩提树下涅槃, 从此进入超脱轮回 跳出生死的境界。
• 西方宗教雕塑中男女之分通常一望便知, 但在中国的佛教雕塑作品中却常常没有明 显的性别特征,难以分辨男女,更有趣的 是,观音出家前本为印度小国王子,在中 化中竟变作了女儿身。
• • • • • •
“造像梵相 宋齐间皆厚唇 鼻隆 目长 颐丰 挺然丈夫之相” ——道宣 这时还挺明显看 出佛像是个颇有 福相的男子汉。
• 过渡期 • 从这张可以看到 佛像的面目还是 颇威武的男子相, 可身材上却显现 一些女性特征, 比如腰线,和柔 美的手势。
• • • •
“自唐来 笔工皆端严柔弱 似妓女之貌 故今人夸宫娃如 菩萨也 ”
• 到了这时期, 菩萨的形体面 貌简直就在石窟,方便僧 侣对着进行禅修。石窟内还多配以经变图, 说法图,与雕塑互相呼应,以生动地讲述 佛家典故。
• 以释迦牟尼的涅槃为例,前方是释迦牟 尼的雕像,背后是他各弟子以及各世人 的反应。
• 有因具有慧根,知道涅 槃乃超脱生死的好事而 喜的
• 有不明所以,以为释迦 牟尼死了而痛苦流涕的
• 更有自残的 • 主次分明。生动地表现 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情形
相似之处
• 中西宗教虽相隔千里,但仍不乏异曲同工 之处。
• 都受希腊雕像风格影响,既想表现裸体, 又想展现生动的衣服皱褶,所以很多人物 都塑成半裸像。
• 为了给人以神圣的崇 拜感,宗教雕像都造 得无比巨大,需要人 仰视,这一点是中西 都不例外的。 • 波兰有51米的耶稣石 雕,我国最有名都当 然是71米的乐山大佛 啦。
谢 谢 观 看!
中西宗教雕塑比较
不同之处
• 在基督教的圣母像或耶稣像中,人物皆为 站姿,而是中国的佛像中姿势就丰富多了, 有站的,有坐的,有跪的,甚至还有躺着 的。这是因为佛教修行方法和特有教义导 致的。

关于佛寺造像艺术的特征探讨

关于佛寺造像艺术的特征探讨

三、 狰狞 的对 比之美
佛寺塑像 的宗教功能不仅要展示天国的美好 未来 ,以激发 发敬畏之心 ,强化对佛的信仰。这 就形 成了一种新 的宗教类 型 美——狰狞之 美 , 它的创造 , 强调运用 “ 夸饰” 手法 , 将 阴间种种
其 面部 丰满 圆润 , 眉如弯月 , 目光慈祥 , 眼睛半睁半合 , 俯视着脚 信徒 的敬仰与憧憬 。还需要展示佛力的威严 、 地狱 的恐怖 , 已换
我们不知道这些作者姓名不知道他们是之美其发髻高高耸起上身裸露天衣倾斜披着身体长裙则贴如何做出这传世之作但我们却能从作品的构图造型用线着着身体呈s形并随着身体以一波三折的优美姿态展示出来色的公里及其蕴含中看到当年那些塑造者的艺术态度感觉到成为唐朝时期菩萨造像的共同特征
2 0 1 4 —D 2
文 艺生 活 L I T ER A TUR E L I F E
惨景诉之 图像 ,威慑信众使其惧怕 ,自然是佛教 艺术 的重要题 材。 吴道子的《 地狱变》 是用观左金吾大将军舞剑 , 来激发想 象灵 感 的。 由此发 出地狱 柱香的乖张联想 , 他 的《 地狱变》 , “ 笔力劲 怒, 变状 阴怪 , 睹之不觉手 戴” 其夸诞 诡怪 的美 , 与剑 舞之美相
悉宇宙人生 的智慧和悲悯关怀众生的慈悲 。他那惊人 的艺术成 就, 使 其具 有相当深厚久远 的魅力 和佛教影响力 。
为营造佛陀 的庄严静穆 , 归根到底在于如何 塑造佛 陀形象 , 而对佛 的面貌特征描 绘与刻 画, 又是其核 心。按照“ 四威仪 ” 程
式, 佛 的行 、 住、 坐卧四种姿势都须严谨有度 。 它 的形象是丰 富多
通。 佛教“ 地狱 ” 说集 中折射着特定历史统治时期统治法力 : 而是 用来威吓百姓的。从夸饰类 型美来看 , 艺术大师们奇思妙手 , 创 造 的天王 、 力 士形象 , 大都 以雄健威猛 的形象 陪衬着他们狰狞丑

中西文化下的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的差异性研究

中西文化下的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的差异性研究

美和慈 悲来感化 众生 ,对当时处在动 荡起 伏的社会环境下 的众 雅 ,手持莲 花盘坐于莲花座上 。观音身上的装饰物极其丰富 ,头
人 是 一 种 精 神 上 的 鼓 励 和 安慰 。女 性 化 的 特 点 柔 化 了 二者 的 形 发大多是高髻 ,戴花形宝冠或其他 天冠 ,冠中有尊佛祖 ,有些
分 折 的市 美文化 ,对·}1西 方宗教 文f t.,f, j研究才 能 加客
观 羊lJ深 划 。本 史通 过 比较 中 国 汉 传 佛 教 观 音 造 像 与阿 母 像
造 掣特 的 小 之 处 ,探 究 中 方 宗 教 文化 的 肆性 。
一 、 中 国 汉 传 佛 教 观 音 造 像 与西 方圣母 像的历史文 化背景
悯 ,I-【=I=I址 fI}=音 菩 萨 , -心 称 。观 菩 萨 ,即时 观 声 , 水 越 世f ̄l'L,。
皆得解 脱。”I“南此可 ,,fi『弗教 中 ,观 } 菏菩 萨即是火 巷 人悲的
阿 方 母 足 I 帝 耶 酥 之 母 。公 / 3l3年 , 5
化 身,牧 人十痪 苫。观 海萨形象 由 度传 人巾国起 源 卜魏 晋 肾教的 合法地他 ,创造 _r象征 荇 浩光 明 、慈详 f
两£一 一 琼杨丈
巾两文化 下的汉传佛教 观音造像
方圣母像 的差异性研 究
关 键 词 : 基 金 项 目
…Iih更传佛教观 造 像与 方 f 像 是r=}l眄方宗教 文化 f1
久伸的 代表 ,她 们都破嵛 『,了解救 币【】渡化 众牛的梦 想 期 ,
体 现 r小 文化 背 景 教 艺 术 文 化 涵 的 丰 富 性 j多样 性 ,
世 俗 。
的 “吴带 当风”之 灵动感 ,极具仙气。衣着层次丰富 ,飘带通

佛像特点与断代

佛像特点与断代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

这种佛像供宫廷、寺庙使用。

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

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

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

目前,在兰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摊上常见到的一些所谓的鎏金铜佛像,令藏家真假难辨。

下面介绍几种辨伪方法:看造像特征以断代。

各时代的佛像有各时代的造像特征。

这是我们断代的主要依据。

汉和十六国时期,佛像方脸,面目平和,头发平直,呈坐式。

这一时期的佛多为单个,尺幅较小。

例如1989年1月在四川绵阳何家山东汉晚期崖墓出土的一株铜质摇钱树,树干上铸有佛像5尊,每尊仅高6.5厘米,这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佛像。

1972年,甘肃泾川县玉都有乡出土了一尊带华盖鎏金青铜佛像,高19厘米(包括伞盖、底座),重0.5公斤,笔者考证,它的铸造和流传到泾川的时代应在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造型上继承了绵阳摇钱树上的佛像特征。

北朝(北魏以后)时期,佛像头为盖碗式,脸长而瘦,高鼻大耳,闭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额发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

有的结跏趺坐,有的盘腿坐,掌心朝上。

北魏造像还有一显著特点是主佛两旁常有1至2尊菩萨,多为立姿。

隋唐时期铜铸造像,头扎莲花冠,脸庞圆,腮发胖,高额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下着百褶裙,垂于双足。

宋代铜佛像以菩萨像居多,有的高发髻,脸上胖下尖,身段高长。

宋代出现了普贤、文殊、观音铜像,坐于长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狮背、狲背上。

河北正定隆兴寺内有大悲铜菩萨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纤细颀长,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富于宋代艺术风格。

藏佛与汉佛也不一样,藏佛胸高乳大,汉佛胸平乳小。

还有,嵌松石者多为藏佛,刺头者皆为汉佛。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11面观音,就是典型的明、清藏传佛教鎏金铜造像。

采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

古代鎏金铜佛像,大都局部有锈,在实验室里用硫酸或盐酸对锈进行溶解后,根据能否分解出铜离子或杂质离子,可以断定是作锈还是自然锈。

艺术欣赏古代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的比较

艺术欣赏古代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的比较

艺术欣赏古代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的比较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中,雕塑一直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雕塑以其独特的造型、手法和风格,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化内涵。

与之相比,西方雕塑在表现形式、艺术观念和技术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创作动机、主题选材、风格特点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对古代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进行比较。

一、创作动机古代中国雕塑往往是为了纪念重要人物、宣扬政治理念或供奉神明而创作的。

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就是秦始皇帝陵墓中的陪葬品,目的是维护秦始皇的统治地位和彰显其永恒的权威。

另外,佛教的传入也对中国雕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像的创作成为重要的宗教艺术形式。

而西方雕塑常常是为了美学追求或者装饰而创作。

在古希腊,雕塑是为了表达美的理念和体现人体的完美而存在的。

雕塑家借助于雕塑技巧和材料的特点,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高度真实感和比例完美的人体雕塑。

二、主题选材古代中国雕塑的主题选材广泛。

其中,人物题材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古代,尊奉先贤和历史名人是中国雕塑创作的常见题材,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英勇精神和高尚品德的礼赞。

此外,动物、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等也是中国雕塑的常见题材。

相比之下,西方雕塑的主题选材相对较为狭窄。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人体雕塑是主要的题材之一。

这些雕塑以展现人体的线条和比例为主,强调对肌肉、骨骼和神态的准确表现。

此外,西方雕塑也涉及了宗教、神话和历史等方面的题材。

三、风格特点古代中国雕塑的风格特点丰富多样。

从技艺上看,中国雕塑注重细腻的雕琢和自然的造型。

在艺术表达上,中国雕塑追求的是气韵生动和神态自然。

这种风格特点在汉代的石刻和唐代的石窟造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同时,中国雕塑中还注重表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和谐,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而西方雕塑的风格特点则更多地呈现出对人体结构和比例的追求,更加注重对自然界的模仿和描绘。

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们借鉴了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传统,使雕塑作品更加精确地还原了人体的形态和动态。

高三专题——中西雕塑

高三专题——中西雕塑

高中美术鉴赏基础知识专题——中西神像雕刻的比较中国佛教造像与西方神像雕刻一、考纲要点:1、初步认知、理解中西神像雕刻的不同特点与中国佛教雕刻手法的演变。

2、体验、评价中西神像雕刻的美感特征,提高鉴赏能力。

3、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现代雕塑特点、代表作品和含义。

二、鉴赏内容:(一)中国佛教造像与西方神像雕刻中国古代的神像雕刻以佛教造像为最多。

佛教造像在传播过程中融合了儒、道文化及民间传说,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形象逐渐吸收中国的神仙、勇将和智者的形象特点,这些是中国古典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造像有两类作品组成:一是寺院中供奉的小型单体或可携带的单体石雕像、金铜雕像;另一类是大型宗教石窟造像,并与自然环境、建筑和周围壁画同生共存,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p55-64)佛教美术以“佛”为中心的“九尊”格式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中国佛教造像是一个逐渐汉化的过程,造型写实,创造了“像人”的神。

古希腊神像雕刻更写实、更接近人的形象,他们是“像神”的人,雕刻体现自由、典雅的健美形象;中世纪神像是静止、神秘、虔诚的形象;文艺复兴时期体现对古希腊雕刻的向往;17世纪出现的巴洛克风格,借对神的赞美,讴歌了人性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展示了人的创造力。

(p159-168、179、190、198)(二)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现代雕塑雕塑是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雕塑在艺术样式上,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

石窟寺艺术是雕塑、建筑、绘画(壁画)的综合体。

“麦积山石窟造像”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

秦陵兵马俑雕塑群:造型生动写实,可谓“尽精微,致广大”,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霍去病墓石刻群:简练概括,具有强悍的生命力,代表作品《立马》、《跃马》、《伏虎》。

唐代陵墓雕刻:恢宏博大,刻画精致,如《昭陵六骏》、《乾陵》。

细说各朝代佛像的特征

细说各朝代佛像的特征

细说各朝代佛像的特征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兴盛,按不同历史时期的划分,佛像的造像有不同的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细说一下,各朝代的佛像特征。

【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同一北方期间)十六国是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一时间纷立的小朝廷,共有匈奴、羯、羌、鲜卑等族建的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共十六国,史称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且大多是青铜佛像。

由于绝大多数佛像没有铭文,故到底是十六国时代哪个朝廷铸造,很难确指,但他们的造型规律还是一致的。

其特点有四: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匈奴赫连夏胜光二年佛像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且有分组状发纹。

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秀气,神情平静温雅。

佛像台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北魏】西安博物院藏北魏背屏式弥勒菩萨造像这一时期造像发型、眼睛与十六国佛造像相同,变化在于面相方圆,略瘦,额头较宽;衣着多为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尤其是其背光不再是同心圆,而是多呈莲瓣形;头光多为圆形,外面有一圈莲花瓣。

【北齐】北魏后期,两大权臣把持朝政,高欢立元善迁都邺,称东魏;宇文泰立元宝炬定都长安,称西魏。

后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为齐,称北齐,享国二十八年。

新郑市博物馆藏北齐刘陆造石佛像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越来越“胖”了,五官线条日渐柔和,头部肉髻出现了浅雕式的螺型发纹。

固然脸部越来越胖,但是佛像身材还是非常修长的,肩宽腰细,但绝不是现代人喜欢的“倒三角”体型,而是整体看起来呈圆筒型,由于造像上身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

从侧面看,造像的腹部略向前突出。

【隋】到了隋代,佛造像已经相当“胖”了:面相饱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

中西雕塑比对研究报告

中西雕塑比对研究报告

中西雕塑比对研究报告1. 引言雕塑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创造三维形体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和西方在雕塑艺术方面有着各自的传统和风格。

本研究报告旨在比对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雕塑艺术,探讨它们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艺术思想等方面的差异与共同点。

2. 中西雕塑的历史渊源2.1 中国雕塑的历史渊源中国雕塑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时期。

在中国古代,雕塑主要用于宗教和宫廷建筑中,被视为神圣的艺术形式。

在随后的周、汉、唐等朝代,雕塑艺术逐渐发展,创作主题也趋于多样化。

2.2 西方雕塑的历史渊源西方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雕塑强调人体的完美比例和运动感,而古罗马雕塑则更注重描绘个人形象和历史场景。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雕塑开始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复兴影响,逐渐形成了以人体为主题的现实主义雕塑风格。

3. 中西雕塑的风格特点对比3.1 中国雕塑的风格特点中国雕塑注重形象的象征性和神圣性,尤其在宗教雕塑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中国雕塑作品追求意境的表达,注重线条的简洁和形体的韵律感。

它们通常具有柔美的曲线和细腻的表情,给人以静谧、祥和的感觉。

3.2 西方雕塑的风格特点西方雕塑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强调解剖结构和动态感。

西方雕塑艺术家注重塑造肌肉、皮肤的细节,力求刻画出逼真的人体形象。

他们通过雕塑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作品多样且富有个性化。

4. 中西雕塑的艺术思想比较4.1 中国雕塑的艺术思想中国雕塑注重表达意境和哲学思想,强调“神与形”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雕塑作品常常被赋予象征性的含义,反映出人们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4.2 西方雕塑的艺术思想西方雕塑强调个性的表达,艺术家们追求自由、独立的创作精神。

他们通过雕塑作品传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注重表达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冲突。

5. 中西雕塑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5.1 中西雕塑的融合与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西雕塑在当代艺术中得以融合和交流。

明清两代的佛像有何区别与辨伪

明清两代的佛像有何区别与辨伪

明清两代的佛像有何区别与辨伪佛教进入中国二千年了,佛教造像也随之进入中国。

各时期传入的有限的印度造像如同种子,在各时代、各地域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像。

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成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

要正确鉴定佛像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概念,这就是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这就是要了解中国和古印度的历史,了解佛教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

这样对我们正确判断和选择收藏是极为有益的。

金铜造像是一种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其主题是一致的,即都为“人”像,不同的只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饰、坐姿及周围的陪伴物、台座、持物等等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把一般的鉴定要点归纳为以下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

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正确地鉴定了。

首先,所谓标识和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定规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

正确地定名是正确鉴定的前提。

再者,佛像的面相与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

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整体的风格等等,哪怕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的造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其后,所谓细部与装饰,可以说是佛像鉴定时非常实用的小窍门。

如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

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再有材料与质地,这是鉴定中最为直观的。

铜佛像的材料主要有青铜、黄铜和红铜。

我们在鉴定时,要注意不同的时期用铜是不同的。

如同样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别是乾隆时期,因为国力强盛和皇室对佛像的崇奉,这时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别好,所以乾隆时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别沉的感觉,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轻许多。

《卢舍那大佛》和《大卫》造型艺术特征比较分析

《卢舍那大佛》和《大卫》造型艺术特征比较分析

神权 国家 , 法老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 也是 神的化身。在 宗教观念
上 , 埃及 人 相 信 “ 魂 说 ” 认 为 人 死 之 后 , 要 身 体 不 朽 , 魂 就 古 灵 , 只 灵
相关 的。 中国人认为 , 宇宙是 一个和谐 的整体 , 各种事物之 间存在 着 内在 的统一性 , 不能孤立地表现单一 的事 物, 因此在艺术创作和
也 。这 也 证 明 了唐 代佛 教 艺 术 的 兴 盛 。
中国宗教 雕刻艺术 , 追求 整体 性的艺术效果 , 如从 洞窟雕 塑中 可以看到雕塑 同建筑 、 画组成的相互呼应 、 互关联 的完整 的艺 绘 相
术 世界 。在《 卢舍那大佛》 的两旁 , 塑有菩萨和弟子 , 造像身后 有与 之相 关的佛教 故事壁画 , 一个 洞窟 , 就是 一个完整 的艺术 世界 。这 里无论是雕 塑、 画、 是建筑 , 绘 还 都是 非孤 立的存在 物 , 而是相 互关 联 的统 一体 , 如果不用整体性 的眼光来观 赏这个 艺术 世界 , 人们就
劣, 它们 之 间 既存 在 着 对 立 关 系 , 可 以 成 为 互 补 关 系 , 辅 相 成 地 共 存 于 又 相
世 界 雕 塑 的艺 苑之 中。
是“ 人合一” 天 的观 念 在 雕 塑 艺术 上 的 一种 反 映 。
西方人追 求教 堂建 筑的永久性 , 因此, 主要建造于教堂 中的基
文化诸方面都达到 了登峰造极 的地位。 当时与唐 朝交往的 国家达 三百余个 , 中外文化交 融促进 了文化事业 的大发展。
米 开 朗 基 罗 的雕 塑 代 表 了欧 洲 文 艺 复 兴 时期 雕 塑 艺术 的 最 高
” 的境界 , 营造“ 无往 不复, 天地 际也” 的独特 空间。 西方雕塑 崇尚人体 自然 美。文艺复兴以来, 西方雕 塑家, 无论

中西方雕塑对比

中西方雕塑对比

转轮经窟
(又名心神车窟)
转轮经藏窟,凿于南宋绍兴十二年,位于大足石窟北 山佛湾中部,编为第136号,是一个平顶长方形大窟。 窟高4米,宽4.7米,深7米。造像具有保存如新,典 雅优美,个性鲜明,民族风格突出的显著特点,曾被 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女士赞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 上的一颗明珠”。
玉印观音
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国雕塑 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打 破了汉代以前旧的雕刻模式,建 立了更加成熟的中国式纪念碑雕 刻风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五、魏晋南北朝雕塑(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时期。因此,
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 治者思想和教义。这个时期的雕塑特点为较注重细部的刻画,技术 更圆转达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 有神化倾向和夸张的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的题材单一化,但宗教 精神的内在动力却也促进了大量精品的诞生。代表性的石窟为:敦 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
中国雕塑
中国雕塑是指具有中国特色且原产于中国的 雕塑艺术品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分别是陵墓雕 塑(包括地上的纪念性石刻与墓室随葬俑)、 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他内容的雕塑。
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 阶段的遗物。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 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 人们的重视。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 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 土。
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 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这些石窟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雕 塑作品,历代都对石窟进行重修、扩建、新增和补充。 石窟艺术在中国雕塑中很有代表性,如东晋时期的戴逵,擅长雕刻 和铸造佛像,他在建康瓦棺寺所作的玉躯佛像,与顾恺之的壁画 《维摩诘图》和狮子园的玉像被称为“瓦棺寺三绝”。

佛造像时代特征的比较研究(中西比较作业)

佛造像时代特征的比较研究(中西比较作业)

佛造像时代特征的比较研究[摘要] 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两千多年的相互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在传播的过程中也深深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佛像造型的形象和意义等也越来越中国化。

中国历史悠久,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

现在我们只取比较有代表性的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阶段的佛造像进行一下比较。

[关键词] 佛造像,魏晋南北朝,秀骨清像,唐代,雍容厚重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

佛教教义中因果、因缘、追寻极乐世界的思想,同传统的儒、道思想一样,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与此同时,佛教在中华大地两千年的传播,也深深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佛像造型的形象和意义等也越来越中国化。

中国历史悠久,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

现在我们只取比较有代表性的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阶段的佛造像进行一下比较。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的佛造像经历了大致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早期的佛像一般表现为面无表情,有比较鲜明的印度人特征,长耳垂和隆起的头盖骨,隋朝是中西融合的时期,佛造像同时也出现了中西的融合,入唐以后则明显摆脱了天竺人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精神上对佛教有很大的依托,因此北魏是中国佛教的极盛时期,佛教造像风行。

随着佛教的传入,各种经文也陆续被翻译出来,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等也有高僧来到中国,带来了很多经文画卷,有的直接就是画画的高手。

因此,傅抱石先生称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完全的佛教美术时代”,同时佛的造像在魏晋南北朝最初的时期具有极其明显的印度人的特征。

北魏前期佛像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

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同时期的菩萨像特征则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

中国历代的观音造像的特点

中国历代的观音造像的特点

中国历代的观音造像的特点来源:佛像雕塑艺术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开始传入中国,观音菩萨的信仰开始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乃至成为国人最为熟悉的佛教人物,观音的造像也成为佛教艺术中最为丰富的题材。

北魏石雕观音造像大都会博物馆藏品北周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北齐观音像青州出土北齐观音立像到了南北朝时期,观音造型为男性,面部丰满、眼大而凸、眉长而平、鼻深高隆与额齐平、耳长齐肩、头戴宝冠,宝冠上主要是花髻,是贵族富人的装饰,此外还有发髻冠,化佛冠,冠两旁装饰犹如翅膀的宝僧,袒上身,颈部有悬铃的圆领式,胸部挂璎珞和作为两蛇形的饰具两臂着钏,下着羊肠大裙。

宝庆寺隋代观音,存世最完整的一尊,高2.8米3隋石观音菩萨立像甘肃秦安出土甘肃省博物馆初唐长安七宝台十一面观音造像到了隋唐时期观音造型按其艺术风格和造型样式可以分为早晚两期:(1)隋到唐初阶段观音造型面部丰圆适中,方额突出,依然以男性形象为主,但开始逐渐演化出女性形象,发冠样式有低花瓣式、高发髻,宝冠上还有双带下飘,身上的璎珞精细复杂,有的代替披帛,有的披帛仍至脚部再交叉上卷,有的披帛还由两肩下垂横于胸腹之间两道,但是仍可以看出裙带如绅的样子,这时雕刻技法也由南北朝晚期的直平刀法发展为向下凹入的新圆刀法来表现衣纹。

唐代铜流金观音像唐代天龙山造像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2)到了盛唐时期,观音造型是饱满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更加明显的走向世俗化,因此,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繁荣。

观音造型的温和与妩媚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

观音日益女性化,面部圆深、眉弯而长、细目、着宝冠式高髻,具有少女或少妇的面相特征。

北宋安岳石窟水月观音北宋铜铸观音菩萨立像宋彩绘木雕观音像克利夫兰美术馆藏品到了宋代,观音造型在唐代的基础上,服饰上较唐代复杂,在面部刻画上,人物颊额丰圆适宜、面容婉丽、戴珠光宝气的花冠俨然像一种世俗贵妇人的形象。

这时的观音造型已发展到圆熟的境界,其动作表现及服饰都自然生动流畅,充满迷人的艺术魅力。

佛首各时期特征

佛首各时期特征

佛首各时期特征佛首的构成相比于其他雕塑中的头部,佛首在外表呈现上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的,其中最为明显便是肉髻、白毫、头光等。

肉髻与发式如果一尊佛首出现在眼前,最能让人一眼认出的特征便是肉髻。

所谓肉髻,就是传说中修行圆满时头顶的骨肉隆起形成的尊贵之相,其形如髻。

不过,很多时候发髻与肉髻是相同的形式排列,只是表面上的隆起坡度的关系,而也有一部分肉髻与发髻并不是近似的元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化。

北齐金铜佛造像局部,肉髻与发髻属于两种纹路佛首的发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水波发、涡卷发、螺发、磨光发髻。

水波发式在佛造像诞生初期就已出现,形状如水的波浪一样曲线排列,有纵向分布,也有横向分布。

犍陀罗式的水波纹则充满古希腊的写实性。

不过,佛像汉化后,水波发式虽然仍在流传,但汉传佛像的水波纹发髻与早期犍陀罗发式有很大区别,已揉合了中国人的审美,疏密的控制、线条的动势都具有东方的画味。

(图为犍陀罗时期的印度造像)涡卷发式可以算是水波纹的一个分支,特征很明显,水波式的发纹结合了涡卷,涡卷有大有小,一般出现在正中,或以中线为基准,两边对称分布,多为右旋。

(图为唐代涡卷纹发式)螺发,顾名思义,就像田螺一样,一个一个地布满整个头顶,仔细区分的话,可以分成许多小的类别,如小圆锥点形、扁圆S形、漩涡形等等。

这种发式也是来自于古印度。

(图为北齐螺发发式)磨光发式属于无发纹发式,发髻与肉髻都光滑无雕琢。

在早期也有过肉髻磨光,但发髻却有发纹的例子,十六国时期多见。

(图为北齐磨光发式)每一种形式在不同的时代出现的频率不一,如束发式发纹出现最多的是早期十六国、北魏时期,到后期就很少出现;螺发则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未有出现;磨光式发式在十六国时期、北魏、南北朝,包括唐代都有出现。

髻珠明代佛像髻珠很明显髻珠是珍藏在发髻中的宝珠,圆球状,《法华经》比喻为甚深大乘经,也有比喻为禅定中的三昧境界,可见此珠的珍贵性。

在造像发展的历史中,最早出现髻珠的年代是北齐,那时的髻珠还很小。

历代石佛特征及断代

历代石佛特征及断代

历代石佛特征及断代人们在塑造佛像的同时也是在塑造人类内心最好的一面。

历朝历代,审美与思潮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可是变化之下,人们对佛像的认识本质上从未有过改变。

这次让我们来谈一谈佛头,从前往后,一层一层解开佛头上那些古老的密码。

溯源佛教最初是反对偶像崇拜的。

所以佛教诞生后最初的几百年里,关于佛教的雕塑艺术只是一些莲花座、菩提树、佛脚印等等,用来间接暗示佛陀的存在,并没有佛陀本人的雕塑。

一直到公元一世纪左右,才开始出现了佛陀的样子。

在古代犍陀罗地区发掘出了一枚迦腻色迦时期的金币,上面有一个穿着古希腊服装的男子像,是基本公认的关于佛陀最早的形象。

佛造像传入中国后,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几乎完全照搬印度的样式。

地理位置越靠近西域的地方,佛陀的形象越接近印度犍陀罗样式;但是到了中原内陆,从十六国时期到北魏早期开始就具有汉化的改造特征了,至唐开始就完全的本土化了。

佛头各部位的名称古印度的佛教信徒为了体现佛陀形象的庄严殊胜,给佛陀身体的各部位都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使其成为美和教化功能的结合。

这些经过了理想化加工的外部特征最终塑造出了一个完美的佛陀形象。

这些形象特征就是佛家所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内容几乎涵盖了身体的所有细节。

接下来详解佛头的各部位名称与涵义。

一、发式发式大体分为四种:水波发、涡卷发、螺发、磨光发髻。

每一种发式在不同时代出现的频率不一,比如束发式发纹出现最多的是早期十六国、北魏,到后期就很少出现了;而螺发则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未有出现;磨光式发式在十六国时期、北魏,以及南北朝,包括后来的唐代都有出现。

水波发这种发式在佛造像诞生初期就已经出现了,形状如同水的波浪一样排列,有纵向和横向分布。

水波纹发髻东传时还衍生了一种与汉地人的束发形式类似的发式,这也是同化和经过改良的结果。

涡卷发这种发式可以算是水波纹的一个分支,特征很明显:水波式的发纹结合了涡卷。

涡卷有大有小,一般出现在正中,或以中线为基准,两边对称分布,多为右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造像时代特征的比较研究
[摘要]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经过与中国
传统文化两千多年的相互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
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在传播的过程中也深深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佛像造
型的形象和意义等也越来越中国化。

中国历史悠久,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

现在我们只取比较有代表性的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阶段的佛造像进行一下比
较。

[关键词] 佛造像,魏晋南北朝,秀骨清像,唐代,雍容厚重
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

佛教教义中因果、因缘、追寻极乐世界的思想,同传统的儒、道思想一样,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与此同时,佛教在中华大地两千年的传播,也深深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佛像造型的形象和意义等也越来越中国化。

中国历史悠久,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

现在我们只取比较有代表性的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阶段的佛造像进行一下比较。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的佛造像经历了大致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早期的佛像一般表现为面无表情,有比较鲜明的印度人特征,长耳垂和隆起的头盖骨,隋朝是中西融合的时期,佛造像同时也出现了中西的融合,入唐以后则明显摆脱了天竺人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精神上对佛教有很大的依托,因此北魏是中国佛教的极盛时期,佛教造像风行。

随着佛教的传入,各种经文也陆续被翻译出来,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等也有高僧来到中国,带来了很多经文画卷,有的直接就是画画的高手。

因此,傅抱石先生称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完全的佛教美术时代‛,同时佛的造像在魏晋南北朝最初的时期具有极其明显的印度人的特征。

北魏前期佛像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

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同时期的菩萨像特征则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

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锦带下垂交叉重叠,样式较为烦琐。

神情安详,姿态自然。

造型颇为完美,毫无做作之感。

北魏后期雕像特征出现少许变化,在敦煌莫高窟的佛画像中,‚‘秀骨清像’风格流行,人物多面相清瘦‛○1,脸型呈汉人特征,额头高宽,眉清目秀,神情潇洒。

大衣虽然还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但更流行的是南朝文人士大夫的‚褒衣博带‛○2,
衣下摆褶皱重叠,线条流畅细腻。

身材比例协调,体态修长清瘦,给人飘逸洒脱之感。

石雕像日益增多。

菩萨像则出现了面庞丰润,容貌秀丽,头戴宝冠,宝冠多为发髻冠或花瓣式冠,束冠的宝缯自然下垂,不像前期往两侧飘舞。

身长腰细,上身半裸,下身着裙,配饰增多,大裙宽肥飘逸;帔帛一般搭在双臂上,再由两肩下垂交叉于双腿之间,然后上卷至肘部,再向外飘,这是当时妇女的流行装束,直接影响到了佛教造像。

到北齐时期,佛像雕像特征在形式上还有一个最大特色,就是注重大背光的装饰之美。

北齐流行的大型碑刻佛像形式,到了北周时期更为兴盛,不仅形制更大,而且雕凿工艺愈益精到,虽然形体较小,但整个人像气度雍容,表情慈祥,表现了明澈、智慧的神态。

这一切,在繁丽背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完美,更加引人注目。

佛像面相丰润,面型略长,五官线条柔和,身材修长,肩宽腰细,整体造型上大下小,呈筒圆型。

上身多穿僧祗支,外着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

佛陀的神情温和端庄,质朴淳厚。

此时佛像多为浅衣纹,于北魏后期的厚重疑问形成明显对比,立像身躯都稍显扁平,侧面看腹部向前凸起。

菩萨像面相丰润,端庄秀丽,头戴化佛冠或花冠,宝缯下垂至肩。

北周时期雕像已经进入过渡时期的造像特征,身体的比例不是很协调,头长腿短,身体矮壮,略显笨重。

衣纹线条简洁流畅。

帔帛变宽,呈三角型搭于两肩膀上。

佛像整体比例失调,于北魏前期的清瘦相比体躯肥硕敦实,姿势多为简单的僵直而立。

此时的璎珞花饰,匹帛等都极粗硕饱满,深垂直膝,细部多加雕饰。

到了隋朝时期佛造像‚曲眉丰颈‛‚肌胜于骨‛,隋唐佛像雕像出现了明显的从北朝向唐朝过渡的特色,变清秀瘦削为雍容厚重,唐朝佛像温和、慈祥、庄严、丰满,完全摆脱了天竺影响而具有本民族特色。

洛阳尤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十分雄伟;永靖炳灵寺80号窟北面的文殊像,刻画细腻,是代表性作品。

四川乐山石雕大佛,高71米,雄伟自然,是我国最大的石佛像。

其间佛像特征是丰颐足额,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

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身材粗壮。

腹部稍稍突起,躯体有弯曲感,身体重心前倾。

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缺少飘逸的动态美。

佛教在唐代的二百八十年中,一直是思想领域里的重要支柱,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佛教雕塑的繁荣提供了优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使唐代的佛像数量,规模,工艺的精美度,繁多的形式都出现了空前的盛况,都是前所未有的。

佛像菩萨像面圆润如满月,眉修长似弯柳,口若含樱,妩媚中不失庄严慈爱的本色。

唐代的佛像雕刻在衣着外型上出现了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所谓‚薄衣贴体‛,即佛衣被刻划得轻薄,能显出肉体感,犹如湿水贴体一般,后是对佛像形式的一种专称。

中国式佛像之初,在接受印度本土艺术的基础上,曾一度流行这种艺术形式的创造,三国曹不兴受外来影响,创作出被称作‚曹衣出水‛的薄衣贴体的造像形式。

入唐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出世的的飘逸的士大夫情趣,与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已经很不适合了,而且‚人们不再追求前期那些神圣而虚无的东西‛○3,开始在
现实的生活中寻求肯定的现实的美,创造出反映现实真善美的形。

初唐的作品少许清瘦秀丽,盛唐时在造型上平肌秀骨,色彩雍容华贵,刻线更加圆润,更具丰满柔和的特点,就是:雄浑、丰满、温和,技法上较之以前的面无表情生动活泼了很多。

其中菩萨形象以端严为美,入隋以前侧面看的小腹突起,站立的重心向前倾的标准姿态在入唐以后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唐像头部稍侧,扭腰屈体,形成S 型,亦称三段(头、腰、臀)屈曲式。

再加上华丽的衣装、佩饰,以及飘举的帛带,更衬托出它优美的舞姿般的造型。

唐代佛像在人体造型上的另一个明显特色,就是广为人知的以胖为美,其实这里讲的‚胖‛,就是丰满,圆润,强调健康丰腴的美。

唐代仕女画是如此,佛的造象亦是有这种特色。

佛像特征面相丰满,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

身材比例精准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写实性较强。

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衣饰则融合了前几代的样式,出现了通肩式,袒右肩式和北魏时期较流行的褒衣博带式,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时代特征,但是更多的还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及具时代特点。

同时期的菩萨像莹润肥艳,脸庞圆润,曲眉丰颈,五官秀美。

上身袒露至腹,
帔帛斜挂;下穿罗裙,腰部有束带。

服饰华美,帔帛环绕,璎珞小巧精致,衣服轻薄透体,纹线流畅自然。

体态丰腴,腰肢扭动,身体亦呈S型,动态也是同时代强烈活泼。

弟子像将迦叶以往削瘦老迈的形象变得刚毅壮实,天庭饱满,目光深沉;阿难则体态丰润,年轻力壮,眉目清秀,神态平和,温柔敦厚。

天王力士像头部梳拳形髻,眉毛倒竖,双目圆睁,嘴型大张。

天王身披铠甲,脚踏夜叉;力士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赤脚,多是半弓步的姿势,挺拔雄健。

飞天像面容妩媚,身材匀称,体态婀娜,飘逸自然,长裙紧裹双腿,双脚外露。

佛造像不同时期呈现出各自的不同特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对美的不同认同。

我们从不同时代的角度出发去欣赏体会到了不同的美。

[参考文献] :
1.《中国美术通史》;
2.《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宗教文化出版社,吴为山、王月清著。

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万春街63弄35支弄3号504室胡进庆,邮编:20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