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试析“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物我两分其实讲的是天(物)与人(我)关系的双重属性,即合一性和两分性。“天人合一”就是遵守自然规律;
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质的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
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是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是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中国哲学的本体是整一的,无论称其本体为天、为道、为太极、阴阳,或为理、为心、为气,都具有“大全”、“一”的性质。
作为社会关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其体现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是人道对天道的遵从。
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
“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成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起广土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中央集权;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它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它反对口是心非;它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皈依。
“物我二分”就是物为我用。
西方文化创立了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即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
“物我二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这也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
“物我二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它强调两种实体彼此对立,谁也决定不了谁。这样主客的二元对立就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题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二元对立的哲学范畴。
“物我二分”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西方文化的观念是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则注重共同目标。社会共同利益的原则对个人个性原则无疑是一种限定、制约和压制。而个性原则、创造精神则总要反抗这种束缚。他们都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群体在利益立场上的根本差别与对立,也强调了人对社会群体的依赖关系。
“物我二分”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如同自然界的存在有质料因和形式因,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实体与非实体,人的存在也有理性与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
“物我二分”的逻辑前提导致了一个分裂的宇宙,由此西方人建立起无数对立的范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与社会,人与神,灵与肉,有限与无限;主体与客体,实体与属性,质料与形式;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理性与经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天人合一、物我两分最终反映了贯穿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始终的阴阳互生互化,矛盾对立统一,反映了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之间、天地人“三才”之间的辩证关系。
12.试析基督教的神人观与中国宗教文化的天人观之间
的差异。
基督教说神如何寻找人,而中国宗教文化的天人观讲人如何去寻求神。
基督教中,最早耶和华启示亚伯拉罕,摩西到新约神道成人的肉身亲自下来为了人类而钉死在十字架上,都是神为了让人可以摆脱罪而主动下来的。
中国的宗教都是说人怎么去寻找神的,或者是人怎么样可以成仙的。而且多数都是以轮回为依托的。
另外还有,基督教是建立在一个客观的世界上的,是客观的宗教,无论是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对于人生的认识,都很贴切,虽然创造力等不能被科学证明,但是是一种对于这个宇宙的由来人的起源最好的解释,但是这些在中国中国宗教中都没有出现。而且基督教让人去努力,所以可以看到工业革命等时代,包括现在,科学领先的是一些基督教国家,欧洲以及美国,而中国则是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等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说明中国宗教文化对于科学的进步对于人们认识这个世界时有阻碍的。
西方基督教是一元神的上帝崇拜,中国则是泛神论的多元信仰。
基督教的上帝是有意志的生物,而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所谓“天道”是世间一切事物所须遵循的法则。
西方基督教关心彼岸和来世,中国宗教则关心现世和此岸。在基督教看来,彼岸世界处于人类历史的尽头,尘世的超越靠的是超越的上帝对全人类的审判。而中国宗教是轮回论。
总的来说,神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基督教教义中的基本问题,它支持以爱感拯救罪感,而中国宗教关注的是在世的解脱和欢乐。
基督教神权大于王权或与王权抗衡的状况不同,中国的宗教信仰一直让位于儒家思想,成为圣王王道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