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手册

合集下载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一、引言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一份卫生应急工作手册是非常必要的。

本手册旨在系统梳理卫生应急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措施,为卫生应急响应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卫生应急基础知识1.卫生应急的概念与目标- 卫生应急是指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紧急灾害时,迅速采取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的一系列紧急卫生措施和工作。

- 卫生应急的目标是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程度地保护健康和生命。

2.卫生应急工作体系- 卫生应急工作体系由预防与准备、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三个环节组成。

- 预防与准备包括事前准备、组织措施、物资设备准备等。

- 应急响应包括事故现场处置、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医疗救治等。

- 恢复重建包括灾后健康防治、灾后心理援助、卫生设施重建等。

三、卫生应急准备1.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应急预案是制定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文件,包括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应急响应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 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要考虑地域特点、灾害类型、人口分布等因素。

- 卫生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和修订,确保其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2.人员准备- 卫生应急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应急队伍,包括医疗救援人员、疾病监测人员、宣传教育人员等。

- 人员准备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3.物资设备准备- 卫生应急需要有一定的物资设备准备,包括防疫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

- 物资设备准备要维护好存储条件,定期检查和更新货物,确保其完好有效。

四、卫生应急响应1.事故现场处置- 在事故现场,要做好伤员救治、病原学监测、疫情报告等工作。

- 系统组织救援队伍,设立临时医疗救援点,及时收治伤员。

- 在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中,要做好相关处理和清除工作。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和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

这类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传染病爆发、食品安全事故等多个类别。

在学校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爆发、食品中毒、自然灾害等,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秩序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应对预案。

这个预案应当包括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安全防护设备的准备和使用、人员安排及责任分工等。

同时,学校还需要定期进行演练以保证相关部门和人员能熟悉并掌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能。

三、加强校园卫生管理校园卫生管理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环境的清洁消毒,定期检查和维护食品供应、水源安全等。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

四、早期预警和监测系统的建立早期预警和监测系统能够及早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迹象,有助于学校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和预防疫情的扩散。

学校应该建立起灵敏的预警和监测系统,并设立专门的监测部门,负责定期收集和分析数据,确保能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及时反应。

五、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学校应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快速、准确地交流信息和资源。

同时,学校还应与相关卫生部门和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在有需要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六、严格的个人防护要求和培训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个人防护是最基本的保护手段。

学校应当制定严格的个人防护要求,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此外,学校还需要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教职员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七、合理分配资源和救援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需要迅速调动各类资源来进行应对。

学校应事先制定好资源分配计划,包括医疗资源、紧急物资等,并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便能够更快获得需要的支持。

居民应急手册:公共卫生事件防护常识

居民应急手册:公共卫生事件防护常识

居民应急手册:公共卫生事件防护常识居民应急手册:公共卫生事件防护常识一、引言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大规模的疾病暴发、传染病流行或突发事件对人群健康造成威胁的紧急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了解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应对方法,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本手册将为您介绍一些公共卫生事件防护常识,帮助大家做好应急准备。

二、常见公共卫生事件及防护方法1. 流感疫情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常规预防和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避免感染:-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接触到公共场所的物品后;- 避免接触病毒: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和患者密切接触;- 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定期打疫苗:按照当地相关机构的指引,定期接种疫苗。

2. 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食品中毒:- 选择安全食品: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渠道;- 做好食品保存:冷藏食品在低温下保存,适量食用,避免过期食品;- 煮熟食物:将肉类、海鲜等煮熟,避免生食食用;- 坚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将污染物接触到食物中。

3. 疫情爆发面临疫情爆发时,我们应该采取下列预防和防控措施:- 做好信息了解和宣传:及时关注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通告,并积极宣传和传达相关信息;-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并避免手部接触口鼻眼;- 出行安全:避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 学会正确佩戴口罩:选择合适的口罩,将鼻、口完全盖住,并正确丢弃或定期更换。

4. 家庭防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取措施防止家庭成员患病:-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室内污染物浓度;- 定期消毒清洁:常用物品、触摸面和公共场所的物品定期清洁消毒;- 饮食健康:保证饮食多样化,适量摄入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知识要点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级分类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目录1. 引言2.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定义3. 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4. 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步骤- 4.1 事件发生初期的应急响应- 4.2 事件发展期的应急处置- 4.3 事件后期的应急处理5. 应急处置措施- 5.1 预防措施- 5.2 传染病防控措施- 5.3 紧急救护措施6. 应急处置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6.1 学校领导- 6.2 教职员工- 6.3 学生及家长- 6.4 卫生保健人员7. 应急处置设备和物资准备- 7.1 应急通信设备- 7.2 防护用品和药品储备- 7.3 应急物资储备8. 应急演练和培训- 8.1 应急演练计划- 8.2 应急演练流程- 8.3 应急培训9.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9.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9.2 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政策10. 附录- 附录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附录二: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手册- 附录三:应急联系人名单引言本手册旨在指导小学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小学作为儿童集中活动场所,应具备一定的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以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定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在小学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对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

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保护生命安全和健康为首要任务- 实施快速响应和处置,防止事件扩大蔓延- 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保持信息畅通和及时沟通- 组织协调各方资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步骤4.1 事件发生初期的应急响应-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通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 确认事件性质和规模- 集中人员到安全区域或疏散点- 开展初步的紧急救护和防控措施4.2 事件发展期的应急处置- 继续实施防控措施- 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和研究秩序- 组织疏散和转移有需要的人员- 加强与卫生保健人员的合作与协调4.3 事件后期的应急处理- 对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和评估- 清理和消毒受污染区域和物品- 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 归档和总结事件的应急处置经验应急处置措施5.1 预防措施- 加强卫生教育和宣传- 定期检查和维护学校卫生设施- 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和疫苗接种记录- 做好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卫生管理5.2 传染病防控措施-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 提供及时的传染病防控指导- 实施学生健康监测和隔离措施- 配发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5.3 紧急救护措施- 培训教职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 开展急救演练和模拟演练- 建立应急医疗联络机制应急处置人员的职责和分工6.1 学校领导- 负责指挥和决策应急处置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组织资源和力量支持应急处置6.2 教职员工- 配合学校领导的指挥和安排- 组织学生疏散和转移- 实施防控措施和紧急救护6.3 学生及家长- 遵守学校的应急指导和安排- 积极配合疏散和转移工作- 主动报告疾病情况和提供信息6.4 卫生保健人员- 提供专业的卫生防控指导- 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和评估- 提供紧急救护和医疗服务应急处置设备和物资准备7.1 应急通信设备- 配备应急广播器材和电话通讯设备- 建立学校内部和外部的通信网络- 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使用7.2 防护用品和药品储备- 储备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 提供常用急救药品和药箱- 定期检查和更新储备物资7.3 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食品、饮用水和生活物资- 准备应急照明和发电设备- 储备应急工具和器械应急演练和培训8.1 应急演练计划- 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 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演练- 评估演练效果和提出改进建议8.2 应急演练流程- 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流程- 组织演练人员和设备准备- 指挥和跟踪演练过程- 梳理和总结演练经验8.3 应急培训- 提供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开展卫生防控培训和演讲- 组织教职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9.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了解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9.2 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政策- 熟悉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政策和规定- 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附录附录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插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附录二: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手册(提供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手册,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附录三:应急联系人名单(列出学校应急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以上为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的详细内容,请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1. 总则本手册旨在为小学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处置的指导。

所有小学都应制定和实施本手册,以确保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小学在以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 传染病疫情- 食物中毒- 饮用水污染- 空气质量污染- 其他可能导致师生健康受损的公共卫生事件3. 组织架构小学应成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保卫处、后勤处、卫生保健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4. 预防措施4.1 传染病预防-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卫生意识。

- 建立健全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对因病缺勤的师生进行追踪。

-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 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2 食物中毒预防- 加强对食品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

- 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 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禁止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

4.3 饮用水污染预防- 定期对饮用水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 加强对饮用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防止水源污染。

- 教育师生正确饮用自来水,提高饮用水安全意识。

4.4 空气质量污染预防-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 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校园空气质量。

- 教育师生正确应对空气质量污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5. 应急处置流程5.1 发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一旦发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 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确定应急级别和应对措施。

5.2 初步处置- 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如隔离病例、暂停集体活动等。

- 卫生保健室开展调查,了解事件原因和涉及人员。

5.3 进一步处置- 根据调查结果,领导小组决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如全校停课、全面消毒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手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手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手册第一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3)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与分类 (3)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与影响 (3)1.2.1 危害 (3)1.2.2 影响 (3)第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策略 (4)2.1 预防措施与策略 (4)2.2 预防体系构建 (4)2.3 预防宣传教育 (5)第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 (5)3.1 监测体系与预警机制 (5)3.1.1 监测体系概述 (5)3.1.2 预警机制 (6)3.2 信息收集与处理 (6)3.2.1 信息收集 (6)3.2.2 信息处理 (6)3.3 预警信号的发布与响应 (7)3.3.1 预警信号发布 (7)3.3.2 预警响应 (7)第四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 (8)4.1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8)4.2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8)4.3 应急处置流程 (9)第五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 (9)5.1 现场调查与评估 (10)5.1.1 事件报告 (10)5.1.2 现场调查 (10)5.1.3 评估风险 (10)5.2 现场救援与处置 (10)5.2.1 救援队伍组建 (10)5.2.2 救援物资准备 (10)5.2.3 救援措施实施 (10)5.3 现场消毒与防疫 (10)5.3.1 消毒范围 (10)5.3.2 消毒方法 (10)5.3.3 防疫措施 (10)5.3.4 宣传教育 (11)第六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 (11)6.1 医疗救治体系与资源调配 (11)6.1.1 医疗机构 (11)6.1.2 医疗救治队伍 (11)6.1.3 资源调配 (11)6.2 医疗救治流程与规范 (11)6.2.1 疫情报告与评估 (11)6.2.2 患者救治 (11)6.2.3 信息管理 (12)6.2.4 质量控制 (12)6.3 医疗救治质量控制 (12)6.3.1 建立质量控制组织 (12)6.3.2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12)6.3.3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12)第七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 (12)7.1 心理干预原则与方法 (12)7.1.1 心理干预原则 (13)7.1.2 心理干预方法 (13)7.2 心理干预队伍与培训 (13)7.2.1 心理干预队伍 (13)7.2.2 心理干预培训 (13)7.3 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13)7.3.1 评估指标 (14)7.3.2 评估方法 (14)第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4)8.1 信息发布原则与流程 (14)8.1.1 信息发布原则 (14)8.1.2 信息发布流程 (14)8.2 舆论引导策略与方法 (15)8.2.1 舆论引导策略 (15)8.2.2 舆论引导方法 (15)8.3 信息传播与舆论监控 (15)8.3.1 信息传播 (15)8.3.2 舆论监控 (15)第九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员与参与 (16)9.1 社会动员原则与措施 (16)9.1.1 社会动员原则 (16)9.1.2 社会动员措施 (16)9.2 社会力量参与方式与渠道 (16)9.2.1 社会力量参与方式 (16)9.2.2 社会力量参与渠道 (17)9.3 社会动员效果评估 (17)9.3.1 评估指标 (17)9.3.2 评估方法 (17)第十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合作与交流 (18)10.1 国际合作原则与政策 (18)10.2 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 (18)10.3 国际援助与协作 (19)第十一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恢复与重建 (19)11.1 恢复重建原则与策略 (19)11.2 恢复重建规划与实施 (20)11.3 恢复重建效果评估 (20)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 (20)1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概述 (21)12.2 案例分析与启示 (21)12.3 案例经验总结与借鉴 (22)第一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与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并对公众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市民应急避险手册——公共卫生事件篇

市民应急避险手册——公共卫生事件篇

7、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是饮用或食用了霍乱弧菌污 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霍乱起病突然,多从剧烈腹泻开始,然后是呕吐,每日大 便多达十几次,水样便,不发烧,多无腹痛。 应急要点� �一旦出现类似霍乱的症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的肠道门诊就医。 �要向医生如实提供最近就餐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一同就餐的人员。 �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病人使用过的餐具、 接触过的生活物品等进 行消毒。 专家提醒� �霍乱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要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和观察。 �不要吃无照食品店和路边小吃摊上的食品。 �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存放。 �不吃变质的食物,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水产品。 �要勤洗手,养成不喝生水的好习惯。 8、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鼠类传染。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被病毒污染的空气 和食品进入人体使人患病。早期症状是发热、 “三痛” (头痛、腰痛、眼眶痛) 、 “三红” (颜面、颈、上胸部泛红) ,多数病人出现蛋白尿。目前,对该病没有特 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有特效的疫苗预防办法。 应急要点� �出现上述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对病人的尿液及其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衣物、被褥用开水浸泡后洗净 日晒即可,尿具和排泄物用漂白粉或来苏消毒。 �陪护人员接触病人尿液后,可用酒精消毒或肥皂水洗手。 专家提醒� �死老鼠要深埋或焚烧,接触死老鼠时应戴手套或使用器具。
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正己烷、氯仿、氯乙烷、甲醇、乙醚、丙酮、 二 硫化碳等,都可能引起人体中毒。 应急要点�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被污染衣物,迅速用大量清水 或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同时注意保暖。眼部被污染的,立即用清水冲洗, 至少冲洗 10 分钟。 �若中毒者昏迷,施救者可根据现场情况及中毒物质种类,采用拇指按压人 中、十宣、涌泉等穴位的办法施救。 专家提醒� �发生中毒事故区域(特别是下风向)的人员应尽快撤离或就地躲避在建筑 物内。 �施救者需做好自身防护后,方可进入现场。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有条件的可 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待呼吸、心跳恢复后送医院。 �与毒物密切接触者,应卧床休息,接受严密的医学观察。 3、农药中毒 大量接触或误食农药,会出现头晕、头疼、浑身无力、多汗、恶心、呕吐、 肚子疼、腹泻、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还会有瞳孔缩小、昏睡、四肢颤抖、 肌肉抽搐、口中有金属味等症状。 应急要点� �迅速把病人转移至有毒环境的上风方向通风处。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微温(忌用热水)的肥皂水、稀释碱水反复冲 洗体表 10 分钟以上(敌百虫中毒用清水冲洗) 。 �眼部被污染的,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冲洗 10 分钟。 �口服农药后神智清醒的中毒者,立即催吐、洗胃,越早越彻底越好。 �昏迷的中毒者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并偏向一侧, 以 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在现场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待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一、前言为了有效应对小学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我们编写了这份《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二、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做好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预防为主:做好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2. 及时响应: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及时响应: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科学处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方法进行应急处置。

科学处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方法进行应急处置。

三、突发事件分类根据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传染病疫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传染病疫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2. 食物中毒: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食物中毒: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3. 环境污染:如学校周围的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事件。

环境污染:如学校周围的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事件。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确认事件当发现可能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首先要确认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 启动预案确认事件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设立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或其指定的人员担任指挥长。

3. 信息报告将事件情况及时、准确地报告给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

4. 采取措施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离病例、消毒环境、停止供餐等。

5. 宣传教育对师生进行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防控意识。

6. 事后总结事件结束后,应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口罩、消毒液、急救药品等,应定期检查,确保数量充足,有效期内。

六、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师生进行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的全文,希望对小学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全版)

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全版)

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全版)本手册旨在为各级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应对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指导和参考。

本手册内容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类型及特点,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架构和职责,以及应对措施等。

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类型及特点1.1 定义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2 类型(1) 重大传染病疫情:如新冠、非典、禽流感等;(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如集体发热、腹泻等;(3)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如食物中毒、化学中毒等;(4) 其他:如放射性事故、生物恐怖袭击等。

1.3 特点(1) 突发性:事件发生迅速,难以预测;(2) 严重性: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3) 复杂性: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4) 社会性: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和舆论关注。

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架构和职责2.1 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和指挥应对工作;(2) 医疗救治组:负责救治病患和防控疫情;(3) 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调查事件原因和传播途径;(4) 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5) 宣传和舆论引导组:负责宣传和引导舆论;(6) 社会稳定组:负责维护社会稳定;(7)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和人员支持。

2.2 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决策和指挥;(2) 医疗救治组:负责救治病患,隔离传染源;(3) 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调查事件原因,制定防控措施;(4) 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采取相应措施;(5) 宣传和舆论引导组:负责宣传防控知识,引导舆论;(6) 社会稳定组:负责维护社会稳定,处理相关事件;(7)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和人员支持。

三、应对措施3.1 预防措施(1) 加强监测: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异常;(2) 健康教育: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高防范意识;(3) 卫生防护: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个人防护;(4)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实用指南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实用指南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实用指南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卫生院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掌握科学的救援方法和管理手册,以应对突发事件。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是卫生院公卫人员经常查询的文档,接下来将对该文档进行解析。

一、文档介绍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是卫生院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而编制的应急手册。

该手册包含卫生院与应急部门的联系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管理、卫生院内部应急处理的流程等重要信息。

二、文档内容
1.与应急机构的联系:手册中提供了与应急机构联系的途径,包括联系人、电话号码等,以保障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连接与高效应对。

2.突发事件管理:手册中对不同事件类型分类处理,确定不同管理程度、运输方案以及抗疫药物及器材等应及时配备就位。

3.卫生院内部应急处理:手册中对卫生院内部各部门及职责进行了明确,针对不同事件也有相应的处理流程和人员排班等规定。

4.信息备份:手册中还提供了信息备份的方式,可以保
证在紧急情况下关键数据及时提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文档应用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的应用可以帮助卫生院公卫人员快速掌握应急处理的流程和规程,提高应对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手册提示的流程进行紧急事件处理,配合应急机构的共同协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卫生院公卫人员需要认真学习《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的内容,掌握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和相应的管理方法。

只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的挑战,有效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院突发应急预案指导手册

医院突发应急预案指导手册

一、前言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导手册。

二、指导思想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充分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加强日常预防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应急处置机制。

3. 保障生命、减少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手册适用于我院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设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如传染病防治小组、食品安全小组、职业中毒防治小组等。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包括:(1)及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2)开展现场调查和处置;(3)实施隔离、消毒、救治等措施;(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3. 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调整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4.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实战能力。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院员工的应急处置意识和能力。

七、附则1. 本指导手册由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指导手册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本指导手册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构建和谐医院、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3)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3)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概述卫生应急工作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下,组织和调配相关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手册旨在为卫生应急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卫生管理等内容。

应急准备1.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卫生应急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预案名称:明确预案的名称和适用范围。

•应急组织:明确卫生应急组织的设置和职责。

•应急措施:列出应急时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如医疗救治、疫情监测等。

•资源保障:明确应急时需要调动的人员、物资和设备。

•信息报告:规定应急时的信息报告流程和内容。

•演练与评估:定期组织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更新。

2.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等。

应急物资储备应按照不同应急事件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和保障。

3. 加强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工作的培训,包括卫生应急知识、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等。

培训应当定期进行,并进行考核以保证人员的应急能力。

应急响应1. 启动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启动应急响应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

2. 信息报告和发布及时收集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的信息,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地点、受影响人数等。

同时,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避免恐慌和误导。

3. 医疗救治和疫情监测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进行疫情监测和防控。

根据预案,采取必要的隔离、治疗和防护措施,以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4. 疫情溯源和调查追踪和调查疫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疫情调查和溯源工作,以遏制疫情的扩散。

卫生管理1.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管,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工作,防止病菌和病毒的传播。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2)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2)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各级
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根据应急管理的原则和要求,编制的
一本手册,用于指导和管理卫生应急工作。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管理体制和职责:明确各级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责和协调机制。

2.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规定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的要求,包括病例报告、群体感染监测、传染病监测等。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划分和应急响应:指导各级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划分,制定相
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4.卫生应急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包括建立卫生应急机构、完善应急物资保障和设备建设,以及培训卫生应急人员的
要求。

5.卫生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制定各类卫生应急预案,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并明
确实施步骤和责任单位。

6.应急通信和信息管理:规范卫生应急通信和信息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7.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保管、使用和更新。

8.应急演练和评估: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评估,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能效。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编制和实施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重要保障措施,能够提供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指导,保障卫生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手册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手册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手册一、引言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对于学校来说,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基础场所,如何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学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手册的形式,总结适用于学校的一些建议和指导原则。

二、预防准备1.危机意识:学校管理者应增强危机意识,定期组织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风险意识和预警能力。

2.物资储备: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物资储备制度,包括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

3.派驻医护人员:学校可以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派驻医护人员在学校设立医疗站,提供日常保健和紧急救治。

三、事件应急响应1.组织机构: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信息畅通和决策迅速。

2.通信系统:学校应建立紧急通信系统,确保与各部门、家长和学生的快速沟通,包括电话、短信和网络等多种方式。

3.信息收集与发布:学校应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事故现场情况、防护措施、救治指南等信息,提高师生的知情度和应对能力。

四、疫情防控措施1.加强卫生保洁:学校应加大卫生保洁力度,增加卫生间、食堂等场所的清洁频次,确保师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卫生。

2.体温检测与登记:学校应每日组织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体温异常的师生及时进行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3.教育宣传:学校应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广播等方式,普及防病知识,指导师生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控要点。

五、师生管理与安排1.减少聚集活动:学校应控制大型集会和聚餐等人员密集活动,避免疫情扩散的风险。

2.远程教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学校可以采用远程教学的方式,保证师生的学习不间断,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3.疫情防控培训:学校应定期开展师生疫情防控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六、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治1.紧急救援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紧急救援演练,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熟悉逃生路线和先救救治的基本技能。

卫生应急预案手册

卫生应急预案手册

一、前言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手册。

二、编制目的1. 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作战格局。

3. 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4. 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和标准四、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 科学防控,分类指导。

4. 公开透明,及时报告。

五、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3. 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4. 技术支持小组: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评估和指导。

5. 信息报送组:负责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送。

六、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公共卫生事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2. 评估风险: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应急处置等级。

3. 应急响应:根据应急处置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 现场处置:专业救援队伍对现场进行处置,控制疫情蔓延。

5.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6. 总结评估: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七、应急物资储备1. 医疗物资:防护服、口罩、消毒液、药品等。

2. 防护用品:手套、护目镜、防护靴等。

3. 通讯设备:手机、对讲机、卫星电话等。

4. 交通工具:救护车、警车等。

八、宣传教育1. 开展公共卫生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全方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手册

全方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手册

全方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手册前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公众健康。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和报告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指标。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一旦识别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进行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件的名称和发生时间;- 事件的类型和等级;- 事件的地点和影响范围;- 事件的初步原因和可能的危害;- 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需要支持和协助的事项。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预防策略预防策略主要包括:- 加强监测和预警;- 加强疫情的控制和预防;- 加强食品和环境的监管;-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宣传。

2.2 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主要包括:- 控制疫情的扩散;- 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播途径;- 控制易感人群。

2.3 治疗策略治疗策略主要包括:- 治疗患者;- 治疗密切接触者;- 治疗疫情的高危人群;-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2.4 保障策略保障策略主要包括:- 保障公众的信息知情权;- 保障公共卫生资源;- 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保障人员的心理健康。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启动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响应主要包括:-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成立应急指挥部;-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3.2 风险评估和预警风险评估和预警主要包括:- 对事件的危害进行评估;- 对事件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进行预测;- 发布预警信息。

公共卫生事件急救手册

公共卫生事件急救手册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1 食物中毒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2.大量喝水,稀释毒素;3.用筷子、勺把或手指压舌根部,轻轻刺激咽喉引起呕吐;误食强酸、强碱后,及时服用稠米汤、鸡蛋清、豆浆、牛奶等,以保护胃黏膜;5.用塑料袋留好可疑食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供化验使用;6.尽早把病人送往医院诊治。

2 非典(SARS)1.一旦发烧,要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2.如果接触到“非典”病人,要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每天测量自己的体温;3.出现“非典”疫情,健康人或轻症病人尽可能不去医院。

必须去医院看病的,需戴上口罩,回家后洗手、洗脸、消毒衣物。

阳光直射可以起到消毒作用,用消毒剂消毒先要咨询专业人士;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必要的隔离观察。

3禽流感1.接触禽类后,出现发烧、鼻塞、流鼻涕、咳嗽、嗓子疼、头痛、全身不舒服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2.发现鸡、鸭、鸽子等禽鸟突然大量发病或不明原因死亡,应尽快报告动物防疫部门,并配合防疫人员做好调查、现场消毒、现场采样、病禽扑杀和疫苗接种等工作;3.进出禽流感发生地区时,应做好必要防护。

4 流行性感冒1.有流感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2.流感病人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3.流感病人应自觉与同行游客保持一定程度隔离(佩戴口罩、分开吃住);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5 霍乱1.一旦出现剧烈腹泻类似霍乱的症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的肠道门诊就医;2.要向医生如实提供最近就餐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一同就餐的人员;3.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病人使用过的餐具、接触过的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

6 疟疾1.进入疟区,特别是流行季节,在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

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2.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3.一旦出现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类似疟疾症状,及时就医。

7 登革热1.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2.一旦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类似登革热症状,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同时积极配合治疗。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防范疫情风险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防范疫情风险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防范疫情风险随着全球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有效防范疫情风险,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手册旨在指导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确保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够高效紧凑地展开。

一、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1. 建立责任体系- 设立专门机构:成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承担协调和指导职责。

- 划定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在应急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2.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 强化法律执行力度: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确保其有效实施和遵守。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 提升信息报告能力:加强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信息报告能力,及时掌握疫情的动态。

二、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组织与协调1.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制定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标准:根据疫情的危害程度和传播范围,制定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标准。

- 确定应急响应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确定相应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2. 组织与协调机制- 健全指挥体系: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级指挥部门和责任人员,并确保指挥体系的畅通运转。

- 加强跨部门协作:推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确保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作战。

3. 社会力量参与- 增强社会动员能力:加强与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社会参与的能力和效力。

- 加强公众教育宣传:通过宣传媒体和社交平台等渠道,向公众传递应急知识和防护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三、疫情监测与防控措施1. 疫情监测体系-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公共卫生疫情监测网络,实时跟踪疫情的发展趋势,及时预警和响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培训手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培训手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与标准(一)传染病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12、登革热: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4、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手册
1.食物中毒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大量喝水,稀释毒素;
3.用筷子、勺把或手指压舌根部,轻轻刺激咽喉引起呕吐;
4.误食强酸、强碱后,及时服用稠米汤、鸡蛋清、豆浆、牛奶等,以保护胃黏膜;
5.用塑料袋留好可疑食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供化验使用;
6.尽早把病人送往医院诊治。

2.非典(SARS)
1.一旦发烧,要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2.如果接触到“非典”病人,要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每天测量自己的体温;
3.出现“非典”疫情,健康人或轻症病人尽可能不去医院。

必须去医院看病的,需戴上口罩,回家后洗手、洗脸、消毒衣物。

阳光直射可以起到消毒作用,用消毒剂消毒先要咨询专业人士;
4.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必要的隔离观察。

3.禽流感
1.接触禽类后,出现发烧、鼻塞、流鼻涕、咳嗽、嗓子疼、头痛、全身不舒服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
2.发现鸡、鸭、鸽子等禽鸟突然大量发病或不明原因死亡,应尽快报告动物防疫部门,并配合防疫人员做好调查、现场消毒、现场采样、病禽扑杀和疫苗接种等工作;
3.进出禽流感发生地区时,应做好必要防护。

4.流行性感冒
1.有流感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2.流感病人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
3.流感病人应自觉与同行游客保持一定程度隔离(佩戴口罩、分开吃住);
4.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5.霍乱
1.一旦出现剧烈腹泻类似霍乱的症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的肠道门诊就医;
2.要向医生如实提供最近就餐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一同就餐的人员;
3.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病人使用过的餐具、接触过的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

6.疟疾
1.进入疟区,特别是流行季节,在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

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
2.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3.一旦出现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类似疟疾症状,及时就医。

7.登革热
1.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2.一旦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类似登革热症状,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同时积极配合治疗。

8.口蹄疫
1.注意个人防护,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动物。

同时,奶牛、奶羊患病,其乳汁不能食用;
2.与患病动物接触后出现眩晕、四肢和背部疼痛、胃肠痉挛、呕吐、咽喉疼、吞咽困难、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9.艾滋病
1.杜绝与别人共用针管(头)、吸食毒品、性乱交、使用非正规渠道血液制品;
2.一旦存在感染艾滋病风险或出现艾滋病症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检查及相关治疗。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