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桃花源记》含答案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桃花源记》是东晋宏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下面我整理了《桃花源记》阅读相关的练习及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遗忘了路程的远近。

突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漂亮,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风光)感到非常惊讶,接着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终点。

桃林的终点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光明了。

(呈此时此刻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漂亮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织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XXX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雪窦山XXX,XXX不得进,XXX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XXX,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选自XXX 《雪窦游志》)【注】①涩:不通畅。

②曳:拖,拉。

③不类城府:意谓不像那些出入城市官府的和尚。

④越:过。

信宿:连住两夜。

⑤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⑥畦(qí)、陇:园田间的长条土埂。

陇,通“垄”。

⑦联络:连接。

⑧牧竖:牧童。

征逐:追逐。

⑨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⑨⑥⑦⑧④⑤①②③是()A.渔人甚异之奇山异水B.若仿佛若有光皆若空游无所依C.才通人卿今者才略D.阡陌交通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语段【甲】第一自然段描写桃花林景物有什么作用?4.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从XXX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XXX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人教部编版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间隔( ) 语云( ) 诣太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缘溪行缘: (2)落英缤纷缤纷: (3)欲穷其林穷:(4)仿佛若有光仿佛: (5)才通人才: (6)屋舍俨然俨然:(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8)阡陌交通阡陌: (9)鸡犬相闻相闻:(10)悉如外人悉: (11)具答之具: (12)咸来问讯咸:(13)遂与外人间隔遂:间隔:(14)皆叹惋叹惋:(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16)此中人语云语:(17)便扶向路扶:向:(18)及郡下及: (19)诣太守诣: (20)欣然规往规: (21)后遂无问津者问津: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4.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异: (2)复前行前:(3)欲穷其林穷: (4)处处志之志:6.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舍①便舍船,从口入( ) ②屋舍俨然( )(2)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一一为具言所闻( )(3)寻①寻向所志( ) ②未果,寻病终( )(4)志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5)乃①见渔人,乃大惊( ) ②乃不知有汉(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渔人甚异.之()(2)无论..魏晋()(3)皆叹惋..()(4)欣然规.往()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4分)发现桃花源→____________→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____________。

4.“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精选7篇】

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精选7篇】

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精选7篇】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安排: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黄发垂髫(tio)便要还家(yo)刘子骥(j)诣太守(y)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一)导语: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

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桃花!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打出桃花图片)(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

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

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二)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桃花源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桃花源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又间令吴产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答】______ 和_______7.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2分)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马)也。

(《马说》)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答】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山”。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10.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参考答案:6.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7.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8.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9 桃花源记(带答案)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9 桃花源记(带答案)

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都,全)C.才.通人(刚刚)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

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却“不复得路”。

5.按要求填空。

(1)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记叙桃花源人来到此处的原因的语句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9 桃花源记(含答案)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9 桃花源记(含答案)

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都,全)C.才.通人(刚刚)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

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却“不复得路”。

5.按要求填空。

(1)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记叙桃花源人来到此处的原因的语句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及答案)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及答案)
示例一:我觉得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灵的真实 存在。桃花源里景美人美,没有纷争,虽然看似 是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所在,但它是陶渊 明心灵酿出的一杯美酒,是他留给后世美好的向 往。所以我们直到今日仍以“世外桃源”来指不 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示例二:我和苏轼的看法相似,世上所传说 的桃花源很多都是夸大其词的。当太守找到桃花 源,那里早已变成名利争夺场了。陶渊明文中渔
(苏轼《和桃源诗序》)
[注释]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 寿:长寿。 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无论魏晋 无论:_不__要__说__,__更__不必说
(2)便扶向路 扶:_沿__着__,__顺__着__
(3)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止:同__“__只__”__,__仅_ , 只是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5篇)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5篇)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桃花源记1.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2.乙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阅读题目:7.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6分)(1) 选贤与( )能(2)货恶( )其弃于地也(3) 故( )外户而不闭(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屋舍俨然 ( )(6)悉如外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2分)10.[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阅读答案:7.(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5)整齐的样子(6)全、都8.(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2)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并自得其乐。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分)10. 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020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考过关练附答案

2020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考过关练附答案
2
桃花源中人看见渔人,感到非常惊异,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乃:于是,就。所从来:从何处来。所从:宾语前置的介宾短语。所:处所,地方。 15、具答之。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 具:详细。之:指桃花源中的问话人。 1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把他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要:同“邀”,邀请。 1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咸:全,都。问讯:二字同义,打听,探问。 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 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云:说。乱:动乱。率:带领。妻子:“妻”与“子女”。邑人:同乡,乡邻。绝境:与人 世隔绝的地方。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1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世:朝代。乃:竟然,居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为:对,向。具:详细。叹惋:感叹惋惜。 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复:又。延:邀请。其:他们的。 22、停.数日,辞.去.。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开,
4
9、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1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15、具答之。 1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2、停.数日,辞.去.。 2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5、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7、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阅读题专项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阅读题专项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阅读题专项测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B.黄发..垂髫(黄发:指小孩)C.故人不独亲其亲(亲:指父母)D.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指作乱害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心乐之.B.其.中往来种作不独子其.子C.天下为.公不必为.己D.货恶其弃于.地也骈死于.槽枥之间3.理解文义,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乙】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他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案】1.B 2.D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示例一: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老人与孩子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篇1桃花源记(6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渔人甚异之()(2)便要还家()(3)处处志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3.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

(3分)答:答案1.(3分)(1)以......为异,认为......奇异(2)通“邀”,邀请(3)记,做记号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1分。

2.(3分)这个人一五一十详细地说出了他所知道的外面的.情况,(他们)都(对外面百姓的生活)感叹、惋惜。

评分标准:3分,意思符合即可。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3分)
A.渔人甚异之 B.便舍船 C.停数日,辞去 ) D.不足为外人道也
属引凄异(《三峡》) 屋舍俨然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上:指唐太宗。 哂:微笑。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才通人
才:_只__、__仅__仅___
(2)具答之
具:_详__细_______
(3)民之所以为盗者 所以:_…__…__的__原__因_
(4)自是数年之后 自:_从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
4、[乙]文中“数年之后”的社会和陶渊 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何异同?(4分)
同:都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 远离战乱、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
异:[乙]文中“数年之后”的社会 是在君王实施政策后形成的社会状态; 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只是一种想 象,是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

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课后解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课后解析)

9《桃花源记》(课后解析)一、提示按照“发现桃花源一访问桃花源一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这一行文思路讲述故事,背诵课文。

二、参考答案:(示例)桃花林的景色:清澈的溪水蜿蜓流动;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晚霞;地面上青草葱绿,香气袭人。

红花绿草,潺潺流水。

感受:此处景物,宁静和谐,把人带入一个纯美空灵的境界,引起读者对桃花源深深的向往。

桃花源中的景象:(略)感受:这恰似一首话静闲适的田野抒情诗,又如一幅祥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

解析:一定要根据课文合埋想家,个可且要翻峰坏文。

二、参考答案:1.“具言”的内容;秦至魏晋间改朝换代,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的情况。

“叹惋”的原因: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中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2.”如此”包含的内容:渔人发现桃花源和在桃花源中的见闻。

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文章内容会变得重复,读来令人乏妹。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到语句所在的段落,结合上下文描摩作答。

四、参考答案:1.为:作为/对,向。

2.舍:离开/房屋。

3.乃:于是/竟然。

4.寻找/随即,不久。

解析:此题是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注意结合语境解释。

五、参考答案:1.鲜美:这里指新鲜美好。

在现代汉语中,“鲜美”多指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交通:这里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在现代汉语中,“交通“仅指运输事业。

3.妻子:这里指妻子儿女。

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妻子“指的就是男子(婚后)的配偶。

绝境;这里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在现代汉语中,“绝境”一般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解析:注意古今异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词。

六、参考答案:“世外桃源“吸引人的地方:①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②幸福:和平安定,没有战乱,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社会理想:要创造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剂、自食其力、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桃花溪: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 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桃花源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和谐安 宁;
冷泉亭风景秀丽,人们一看到冷泉 亭,那些眼耳之尘,心舌之诟就可以摈 弃。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A.复行数十步 大道之行也
B.其中往来种作 盗窃乱贼而不作
C.是谓大同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大道之行也
3、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4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 荫,菽稷随时艺”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 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有__良__田__、__美__池__ _、_桑__竹__之__属_。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 曲同工的句子是:故_人__不__独__亲__其__亲__,__不_独__子__其___ _子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桃花源记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桃花源记练习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
一、填空部分
1.【答案】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答案】
阡陌相通,鸡犬相闻。

3.【答案】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答案】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答案】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二、选择部分
1.【答案】
B
【解析】津:渡口
2.【答案】
B
【解析】B项,“云”都是动词,说。

A项,前句“舍”,动词,舍弃,离开;后句的“舍”,名词,房舍。

C项,前句的“之”,助词,的;后句的“之”,音节助词,无实意。

D项,前句的“世”,与“先”连起来解释为先祖;后句的“世”,朝代。

3.【答案】
A
【解析】B项,(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C项,(渔人)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项,此人一一为(村人)具言所闻
4.【答案】
C
【解析】“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对现有平静生活的依恋和对战乱的恐惧。

5.【答案】
C
【解析】不是真实描绘,而是虚构。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1桃花源记训练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1桃花源记训练新人教版

1桃花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017·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yuán) B.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处处志.之( )(3)乃.不知有汉( )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2017·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整齐的样子)A.屋舍俨然..(运输事业)B.阡陌交通..C.咸.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4.[2017·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桃花源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019·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yuán) B.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处处志.之( )(3)乃.不知有汉( )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2019·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运输事业)C.咸.来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4.[2019·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6.[2019·海南]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前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2018·武威]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8.[2018·广东]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道德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豁然..开朗( ) (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4)小.国寡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雪窦游志(节选)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注] ①涩:不通畅。

②曳:拖,拉。

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④陇:同“垄”。

⑤牧竖:牧童。

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本文作者邓牧是杭州人,宋亡后,他怀着悲愤的心情漫游名山大川,抒发亡国之痛。

游记散文《雪窦游志》,从作者闻胜而往,一直写到游毕兴尽,是作者漫游这座东南名山的实录,也是他欲独善其身而向往世外桃源的心理写照。

因此,许多鉴赏者、文艺评论家都称:“《雪窦游志》所叙雪窦山麓的田地、人物、风光,颇类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正反映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异.口同声B.便舍.船屋舍.俨然C.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D.不足为外人道.也妾妇之道.也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6.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诗(节选)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③王税。

荒路暧④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注] ①肆:致力。

②艺:种植。

③靡:没有。

④暧:遮蔽。

⑤俎豆:祭器。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日入从所憩.()(2)俎豆犹.古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写世外桃源的社会情景,但内容和写法又各有特点,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