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寒衣节诗词

合集下载

古人关于寒衣节的诗

古人关于寒衣节的诗

古人关于寒衣节的诗一、原文:《寒衣节》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凭谁问老衢。

二、衍生注释:1. “幽明隔两界”中“幽明”指生与死、阴间和阳间。

表示生者与逝者分隔在不同的世界。

2. “家家送寒衣”里的“寒衣”是在寒衣节这个特殊节日里,生者为逝者准备并焚烧的衣物样式的纸制品,寓意给逝者送去温暖。

3. “别绪入云霓”的“别绪”就是离别的愁绪,在这里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像愁绪一样飘向高远的天空。

4. “凭谁问老衢”的“老衢”,可以理解为已去世之人曾经走过的古老街巷,此句表达出一种对逝者往日生活轨迹的追忆以及难以再次见到逝者的伤感。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围绕寒衣节展开,描述了寒衣节里人们为逝者送寒衣的场景,借此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情感方面,全诗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悲伤与思念,如“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就直接点明阴阳两隔,生者内心满是凄凉。

从表现手法来看,前两联是写实,简洁明了地描绘出寒衣节里家家焚纸送衣的景象“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而后两联则是抒情,通过“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把思念之情跟焚烧寒衣产生的青烟联系起来,让情感具象化。

最后一句更以对逝者曾经生活场景的追问,加深了情感的深沉程度。

四、作者介绍:很遗憾,由于找不到确切关于此诗作者的资料,但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应该是一位对民间习俗有着深刻理解,内心细腻且充满情感之人。

作者对寒衣节的仪式、氛围有着精准的捕捉,并且善于将自己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显示出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五、运用片段:示例一:村子里的寒衣节又到了,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悲伤色彩。

老李站在村头那片空地上,看着人们忙碌着焚烧寒衣纸钱,突然就想起了那首诗:“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就像诗里描写的一样,这场景下阴阳相隔的悲戚感更浓重了,老李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起来,他仿佛看到了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也需要温暖啊。

关于寒衣节的诗词

关于寒衣节的诗词

关于寒衣节的诗词有:
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
3.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宋·李清照《孤雁儿·世人作梅诗》)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寒衣节的诗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清明夜》、杜牧的《清明》等。

寒衣节的诗词

寒衣节的诗词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

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为亡者烧纸钱、衣物等物品,以示祭奠和纪念。

下面是一些关于寒衣节的诗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
宋·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哭宣城善酿纪叟
唐·李白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十月一送寒衣诗词

十月一送寒衣诗词

以下是几首关于十月一送寒衣的诗词:
1. 《十月一日》
宋·陆游
有酒如淮酒,有山如淮山。

物生感时节,身老恋乡关。

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前。

吾行在远道,日暮多思还。

2. 《十月一日寒衣节》
明·杨慎
征雁天边去,寒鸦日暮鸣。

秦中逢冷节,霜雪落平城。

幽户掩罗幌,行人泣渭城。

西风何太苦,吹尽万家灯。

3. 《十月一日》
唐·杜甫
有瘴非全歇,为冬亦不难。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蒸裹如千室,焦糟幸一柈。

兹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

这些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寒衣节时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寒衣节诗词歌赋冬日情怀诗篇集萃

寒衣节诗词歌赋冬日情怀诗篇集萃

寒衣节诗词歌赋冬日情怀诗篇集萃寒衣节,即冬至,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左右的时刻。

在这一天,寒气渐浓,大地冰寒,人们开始穿上厚重的衣物迎接寒冷的冬季。

冬季的寒冷与凛冽,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关于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思考,因此,寒衣节成为了文人骚客们吟咏冬日情怀的重要主题。

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些寒衣节诗词、歌赋的佳作,领略古人对冬日的美好表达。

【一】【宋】陆游《寒衣行》冬至严寒色最新,全家辅节结成群。

西风一吹牆头雪,千树万树梅花红。

这首七绝以简练的文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冬至景象。

作者以家庭为单位,描述了人们团结一心,穿上厚重的寒衣,共度寒冬的情景。

结尾以西风吹动下的纷纷雪花和盛开的梅花勾画出温暖和希望的画面,展现了人们对冬季的喜爱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二】【唐】白居易《立冬日有怀所思诗》肘床枕席冰为卧,晨开窗户月生光。

寂寞冷时明影响,星光衣上霜色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的凛冽与寂寞。

作者用冰来形容床和枕头的寒冷,用夜晚的月光和晨曦透过窗户的射入来表达冬季的寥寥无几。

最后一句以“星光衣上霜色浅”来展现冬日中寒冷的夜晚,突出了主人公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思,将个人的情感与环境完美融合。

【三】【宋】苏轼《临江仙·暮云收尽溢清寒》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的《临江仙》是笔者对冬季情怀的又一首名篇。

全词以寒、冷、清等凄美的意象来描绘冬夜的寂寥,境界宛如行云流水一般。

其中,以“明月明年何处看?”作为结尾,既回顾了曾经的美好,又追问未来的归宿,表达了对光阴流转不停和命运转折的思考。

【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景色,反映出冬季的广阔无垠和壮美景色。

作者通过纵情畅怀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领悟和追求。

全诗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使读者不禁想要继续攀登,触摸更高的高度。

寒衣节祭奠父母诗词

寒衣节祭奠父母诗词

寒衣节祭奠父母诗词十月初一是寒衣节。

已是深秋,在古时,寒衣节这一天大家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寒衣节这一天,不忘祭祀故去的亲人,关心送寒衣给健在的亲人。

寒衣节,唯爱与温暖,不可辜负。

愿你不忘故人,珍惜眼前人。

《凭栏人·寄征衣》元·姚燧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寄寒衣,寄的是思念。

这是一个思妇,丈夫离家,或征战,或行役,天气转凉了,妻子就给丈夫寄寒衣。

可是,在寄的时候,妻子又犹豫了,给你寄冬衣,怕你不想把家还;不给你寄冬衣,又怕你过冬要受寒。

是寄还是不寄,让我千难又万难。

寄寒衣的背后,是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天将大寒,儿子是母亲心中最深的牵挂。

儿子回到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母亲了。

回到家里,看到母亲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世间最难报答是亲恩,不论你走得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牵挂。

《塞下曲》唐·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一场惨烈的战斗过后,兵士们战死过半,再也不能回家了。

可是早上已有家里人寄来书信,给他们捎来了过冬的寒衣。

有亲人围绕、好友欢聚的日子,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温馨、美好的。

所以,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缘分,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它的宝贵。

《馀干旅舍》唐·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这个秋日,刘长卿寓居在旅舍中,暮色时分,秋意渐浓,夜色阑珊,听到外面阵阵捣寒衣的声音,勾起他深深的思乡之情。

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

我们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乡病。

越是在寒冷的时候,越是想念家里,只有在家中,才能感受到爱与温暖。

十月一日寒衣节诗句

十月一日寒衣节诗句

十月一日寒衣节诗句
1、寒来无处寄寒衣。

唐方干《君不来》
2、月明人自捣寒衣。

唐冯延巳《酒泉子·深院空帏》
3、不捣寒衣空捣药。

唐白居易《秋晚》
4、寒衣不要宽。

唐白居易《闺怨词三首》
5、独于客路授寒衣。

唐杜牧《中途寄友人》
6、寒衣徒自香。

唐王勃《杂曲歌辞·秋夜长》
7、谁家今夜捣寒衣。

唐宋之问《明河篇》
8、何处捣寒衣。

唐刘长卿《余干旅舍》
9、行客念寒衣。

唐刘长卿《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
10、白露催寒衣。

唐李白《秋夕旅怀》
11、霜叶是寒衣。

唐包何《江上田家》
12、衣寒衣湿披短蓑。

唐王建《水夫谣》
13、夜寒衣袂薄。

宋叶梦得《临江仙·不与群芳争绝艳》
14、送寒衣时节。

宋朱敦儒《十二时/忆少年》
15、宽尽寒衣销旧香。

宋曾觌《沁园春·更漏迢迢》。

寒衣节古诗词鉴赏

寒衣节古诗词鉴赏

寒衣节古诗词鉴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

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还有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代,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寒衣节时值秋末冬初的农历十月初一,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到了此日,人们在祭奠先亡亲人时,特别注重焚化一些冥衣给逝者,谓之“送寒衣”。

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十月朔,俗称十月朝。

人无贫寒,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

”《塞下曲》唐-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赏析】唐宋诗词记述之送寒衣,并非后来演变为民俗的专指祭奠逝者,给逝者烧化象征性的“寒衣”,而是泛指向远行他乡天冷难归的亲人寄送御寒衣物,尤其是向应征入伍在前线征战厮杀的亲人寄送衣物。

《赠康叟》唐-白居易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赏析】此诗记述南宾太守向八十高龄难回故乡的老翁救济寒衣,就因为他是天宝遗民。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宝之乱给普通百姓造成的苦难和痛苦。

《越中》唐-杜牧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

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赏析】此诗记述家中有亲人远行,春季外出至秋未归,家人惦念,为其提前抓紧织制寒衣的情景。

《相和歌辞-怨诗》唐-张汯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去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赏析】此诗记述家中亲人去你春天就离家外出,至今音讯皆无,已经做好的寒衣也不知道该寄往何处。

《君不来》唐-方干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

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赏析】此诗与前首同义。

家中亲人远行没有音讯,也无处可以打听到其行踪。

天冷了寒衣无处可寄。

不知什么原因,离家时家里种下的小树已经有鸟在上面筑巢了,可是人还未归。

真是让人望眼欲穿啊!《对早梅寄友人》(二首)唐-崔道融忆得前年君寄诗,海边三见早梅词。

描写寒衣节的古诗词

描写寒衣节的古诗词

描写寒衣节的古诗词
寒衣节,又称祭祖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怀念先人,感恩长辈,敬奉祖宗,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感恩之心。

古诗词中,不乏对寒衣节的描写。

唐代诗人杜牧的《寒衣节》一诗,便生动地描绘了这一节日的情景:“细雨轻雷叩富门,竹林茅屋映明灯。

年年最怕清明节,破败衣裳不蔽身。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诗中提到了轻雷、细雨、明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阴冷而忧郁的氛围,反映出寒衣节特有的情感色彩。

此外,宋代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也对寒衣节做了生动的描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诗中描绘了人们在寒冷的夜晚守在温暖的家中,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声,想象着明天早晨小巷里卖杏花的声音,温馨而宁静。

这些古诗词用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寒衣节的氛围、情感和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阅读这些诗词时,我们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寒衣节的独特魅力。

与寒衣节相关的古诗文

与寒衣节相关的古诗文

与寒衣节相关的古诗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寒衣节是一个与冬季衣物相关的重要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庆祝冬季的到来,并寄予对新年的期望。

古代的诗人们也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寒衣节的描述和祝福。

本文将探讨与寒衣节相关的古诗文,并赏析其中的美。

一、元日寒衣节(唐代白居易)元日寒衣节,袍戏鎗褂佳。

风驰猎马来,骏马照玉车。

轻裘玉指袋,轻作罗帏画。

昨朝黄金井,今夜银河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

他在诗中描绘了元旦寒衣节的热闹场景,人们穿着华丽的袍子,戏弄对方,喜庆活泼。

白居易通过“骏马照玉车”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寒衣节时华丽的打扮。

他还通过描写“轻裘玉指袋,轻作罗帏画”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心情。

诗的结尾“昨朝黄金井,今夜银河斜”暗喻了时光流逝,人们期盼新年的到来。

二、寒衣节(宋代陆游)元夜诸人时交欢,片云东来暗合欢。

卧龙相访无寒衣,微雨深秋梨涡状。

这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诗作。

他以元夜寒衣节为主题,描绘了人们在这一天的欢聚场面。

“片云东来暗合欢”一句中,作者以“云”暗喻被遮挡的月亮,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元夜寒衣节的独特氛围。

他还以“微雨深秋梨涡状”的形容词描写,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三、小寒寒衣节(唐代王之涣)雄飞雌转露寒姿,望暖先知候鸟尾。

夜盈香尽穿花罗,晨发云中取玉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寒衣节的美丽景象。

诗中的“雄飞雌转露寒姿”一句,通过描写飞鸟的动态形象,将寒衣节的喜庆和活力传达给读者。

“夜盈香尽穿花罗,晨发云中取玉帏”表达了人们在寒衣节结束时的喜悦心情。

王之涣通过精确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寒衣节的美好。

四、七夕(唐代杜牧)银汉不经衣,君恩安可依?环佩夜闻钗,异于由家鸡。

君王乐未知,袍綃宫殿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七夕诗,也与寒衣节有所关联。

杜牧以七夕的浪漫爱情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寒衣节的期待和赞美。

他以“银汉不经衣,君恩安可依?”开篇,以抒发心中的离愁和对心仪之人的思念之情。

寒衣节的古诗有哪些_寒衣节文案怎么写

寒衣节的古诗有哪些_寒衣节文案怎么写

寒衣节的古诗有哪些_寒衣节文案怎么写寒衣节我们思念故人为故人烧去寒衣,寒衣节的古诗有哪些?寒衣节文案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寒衣节的古诗有哪些,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寒衣节的古诗有哪些?《七律·思故人》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关汉卿《远寄寒衣》想张郎,空僝僽,缄书在手,写不尽绸缪。

修时节和泪修,嘱咐休忘旧。

寄去衣服牢收授,三般儿都有个因由:这袜儿管束你胡行乱走,这衫儿穿的着皮肉,这裹肚常系在心头。

陶渊明《拟古其九》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李白《秋夕旅怀》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凭栏人·寄征衣》元·姚燧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寄寒衣,寄的是思念。

这是一个思妇,丈夫离家,或征战,或行役,天气转凉了,妻子就给丈夫寄寒衣。

可是,在寄的时候,妻子又犹豫了,给你寄冬衣,怕你不想把家还;不给你寄冬衣,又怕你过冬要受寒。

是寄还是不寄,让我千难又万难。

寄寒衣的背后,是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2023年纪念寒衣节古诗有哪些

2023年纪念寒衣节古诗有哪些

2023年纪念寒衣节古诗有哪些纪念寒衣节古诗有哪些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宋代:谢枋得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宋代·何绛《寒衣词》寒衣裁已定,非是妾疏慵。

有线无针引,教妾何由缝。

清代·蒋葆元《客中秋雨接家书寒衣二首其一》不尽缠绵意,寒衣远寄将。

线同心事密,泪杂墨痕香。

骨瘦秋先觉,愁多夜倍长。

孤衾寒似铁,怎入黑甜乡。

清代·蒋葆元《客中秋雨接家书寒衣二首其二》珍重一函捧,未开心已愁。

还将两行泪,并作十分秋。

新恨传青鸟,浮生寄白鸥。

凄风兼苦雨,点滴到胸头。

清代·许学曾《劲节楼为孙节母作其一》仙家香引返魂清,续命丝长忏一生。

似有天风楼上护,不教吹下步虚声。

清代·许学曾《劲节楼为孙节母作其二》楹书留与后人持,见说金萱领绛帷。

文字因缘全悟却,拈花微笑不言时。

清代·陈裴之《海陵四至堂坐月寄怀宾谷节谷节使师扬州》四并堂中别公去,四至堂中傍公住。

也知公未到斯堂,光辉照遍淮南树。

淮南遗泽海陵长,绍圣名齐有美堂。

康乐达人绵祖德,士安惠政满江乡。

绣衣借寇从来有,六州霖雨争骧首。

夹道焚香送使车,问公还忆棠阴否。

宣慰欣传简郑韩,簪缨休作尚衣看。

堂帘一德承恩易,节钺重来异数难。

圣心独眷江南重,盐梅好作和羹用。

早识元龄公辅才,待偿昭达台垣梦。

蜀冈公燕狎烟霞,别馆题襟护碧纱。

翠饮玉炉三涧雪,红簪金带四围花。

致亲许我听官鼓,绛随才愧兼文武。

八表间停南浦云,一鞭催踏东华土。

甓社珠光照海东,屋梁颜色正思公。

江山夜共冰轮影,丝竹秋生绛帐风。

蕙{木边}仿佛看题字,匆匆廿七年前事。

当时童子问何知,此日勉为清白吏。

月阙微名阚泽惭,祝公开府又东南。

魏公昼锦堂成后,六至还应续美谈。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唐代:杜甫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

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

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

有关于寒衣节的古诗词

有关于寒衣节的古诗词

有关于寒衣节的古诗词七绝·寒衣节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七绝.寄哀思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聊将一并寄哀思。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七律.思故人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律.雪忧鹅毛久见折天颜,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襄王再莫恋巫山!五言.寒衣节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

扩展阅读:寒衣节的风俗习惯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

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扩展阅读:寒衣节的典故传说中国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

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

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

寒衣节诗词欣赏

寒衣节诗词欣赏

寒衣节诗词欣赏寒衣节诗词欣赏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衣节诗词欣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七绝·寒衣节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七绝·黯神伤新麻裁出锦衣妆,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满把纸钱寄冥乡。

七绝·寄哀思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聊将一并寄哀思。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七律·思故人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律·雪忧鹅毛久见折天颜,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襄王再莫恋巫山! 五言·寒衣节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寒衣节(之一)总是在这样的.日子让灵魂相见寒气从树梢而来深入我们的内心直至脚下的土地踩着枯叶的脆响在如水的夜凉里行走我们的亲人在寒风里衣衫单薄形容枯槁他们的天堂干净而冷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我们只能在梦里伸手与他们相握在若有如无中寄托我们的爱和忧伤他们含辛茹苦留下我们在这个世界延续梦想留下我们在寒冷到来的时候为他们送上御寒的衣裳我们的亲人付出生命付出大爱我们的亲人索取简单简单的一些纸张然后是纸张的火苗在火苗里教育我们怎样把亲情温习铺张送寒衣(之二)风,卷起十月的伤痛漫过山川河流从故乡一路赶来听的见父亲沉重的脚步和母亲轻轻的咳嗽城市的高楼被泥土的味道熏染满街的花花绿绿是要送给亲人的寒衣虔诚地捧在手里仿佛触摸到了他们冰凉的身体我们的亲人总是逆光而行在太阳的背面隐藏他们的艰难和奢望在无月的今夜赶来和我们无语相对夜已沉静谁在和着一支伤感的曲子迎风念诵虔诚的经文点燃纸张,让温暖镶裹那些美丽的衣裳阵阵火苗象一只只快乐的鸟儿向着父母的家园飞翔。

古代名人寒衣节诗词

古代名人寒衣节诗词

古代名人寒衣节诗词《月之故乡》彭邦桢水里一个月亮天上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寒衣节诗词》文字是流淌在心里的泉怀念是盛开在泪中的花感动却不为你点赞只想静静地陪你一起伤悲因为那些已故的亲人都是我们心里年年抽芽的根今天又是一度凄冷的十月一亲人啊请接受我们深切的思念和遥远的问候只愿这一份份来自人间的温暖驱走你身边的严寒照亮你周围的黑暗送寒衣(之二)风,卷起十月的伤痛漫过山川河流从故乡一路赶来听的见父亲沉重的脚步和母亲轻轻的咳嗽城市的高楼被泥土的味道熏染满街的花花绿绿是要送给亲人的寒衣虔诚地捧在手里仿佛触摸到了他们冰凉的身体我们的亲人总是逆光而行在太阳的背面隐藏他们的艰难和奢望在无月的今夜赶来和我们无语相对夜已沉静谁在和着一支伤感的曲子迎风念诵虔诚的经文点燃纸张,让温暖镶裹那些美丽的衣裳阵阵火苗象一只只快乐的鸟儿《皓月》〔法〕魏尔伦○葛雷译皓月闪烁在树林,枝干上树叶下发出一种声音啊,心上的人.池塘像深邃的明镜,倒映着黑色的柳影,风在柳梢啜泣嘤嘤……梦幻吧,是时候了.辽阔,温馨的宁静似乎走下星光闪烁的苍穹这正是美满的时刻.【七律·寒衣】(十月初一)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七律.思故人】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律.雪忧】鹅毛久见折天颜,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襄王再莫恋巫山! 【五言.寒衣节】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古代名人寒衣节诗词。

寒衣节诗句

寒衣节诗句

关于寒衣节的诗词摘抄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以下是一些有关寒衣节的诗句及出处:
君不来(唐·方干)
寒风刮尽杨柳丝,万物憔悴沐严霜。

忽见骊山苍茫色,寒衣节至赋新章。

寒衣节(唐·白居易)
秋去冬来寒衣节,万物销残日渐少。

斗转星移人已老,吟味闲情酒未减。

寒衣日谢冯八(宋·苏轼)
入夜寒衣睡未能,客来散饮月初明。

谢公不随常往事,白日手中留白瓶。

寒衣节(元·王冕)
寥寥空宇鹤声孤,世事无端总不如。

回首百年多少事,却怜寒食泪沾衣。

寒衣节即事(明·李梦阳)
长安重游侠,洛阳重文章。

临风相忆处,寒夜独凄凉。

寒衣节燕(清·郑燮)
独于客路授寒衣,却被人情薄如纸。

世间多少不归人,空留燕子冬夜鸣。

以上是一些有关寒衣节的诗句及出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寒衣节的古诗

寒衣节的古诗

寒衣节,冬日严寒逼人心。

北风呼啸,霜雪纷飞漫天空。

寒气侵袭,凛冽刺骨如刀割。

衣袂薄薄,寒意透骨入肺。

枯木凋零,大地一片苍凉景。

白雪皑皑,覆盖山川万里程。

瑟瑟寒风吹过原野,冻结江河不再流淌。

梅花傲立雪中开,独自迎接岁月的来往。

南国之地万物荣华,阳光明媚照耀大地。

桃李芬芳满园香,春风拂面暖人心田。

诗人笔下描绘寒衣节,冰天雪地尽在眼前。

行走山水间感受美,感慨万千情思
浩渺。

古人用诗歌表达情怀,抒发心声抵御严寒。

诗词之美流传千年,让我们共同品
味其中欢畅。

Markdown格式如下:
寒衣节,冬日严寒逼人心。

北风呼啸,霜雪纷飞漫天空。

寒气侵袭,凛冽刺骨如刀割。

衣袂薄薄,寒意透骨入肺。

枯木凋零,大地一片苍凉景。

白雪皑皑,覆盖山川万里程。

瑟瑟寒风吹过原野,
冻结江河不再流淌。

梅花傲立雪中开,
独自迎接岁月的来往。

南国之地万物荣华,
阳光明媚照耀大地。

桃李芬芳满园香,
春风拂面暖人心田。

诗人笔下描绘寒衣节,
冰天雪地尽在眼前。

行走山水间感受美,
感慨万千情思浩渺。

古人用诗歌表达情怀,
抒发心声抵御严寒。

诗词之美流传千年,
让我们共同品味其中欢畅。

关于寒衣节的诗词诗句

关于寒衣节的诗词诗句

1.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去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张汯《相和歌辞·怨诗》
2. 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

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方干《君不来》
3. 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

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杜牧《越中》
4.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许浑《塞下曲》
5.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白居易《赠康叟》
6.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姚燧《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7.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寄夫》
8. 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

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

——刘克庄《读秦纪·七绝》
9.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沈彬《吊边人》
10. 日日妆楼望雁回,雁回郎不寄书来。

谁知别后身宽窄,欲送寒衣未敢裁。

——王镃《征妇词》
11. 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

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作样看。

——席佩兰《寄衣曲》
12. 香炉宿火灭,兰灯宵影微。

秋斋独卧病,谁与覆寒衣。

——韦应物《郡斋卧疾绝句》。

寒衣节古诗大全

寒衣节古诗大全

寒衣节古诗大全
1、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许浑《越中》
2、茅檐夜雪晓开晴,自洗寒衣漉涧清。

——沈说《茅檐》
3、欲寄寒衣上帝都,连宵裁剪眼模糊。

——邓氏《寄衣》
4、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杜牧《越中》
5、暮雨生寒衣袂薄,楚乡客子正伤情。

——侯畐《暮雨》
6、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张紘《闺怨》
7、典尽寒衣未觉贫,独留破砚伴顽身。

——方回《晚春》
8、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刘克庄《初冬》
9、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释善珍《小雪》
10、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

——方干《君不来》
11、寒衣未办西风急,不奈邻家机杼鸣。

——葛起耕《东归》
12、啼蛄吊月鈎栏下,寒衣未寄莫飞霜。

——李龏《秋夜曲》
13、野寺钟声昏後寂,寒衣砧子夜深闻。

——李新《江道中》
14、夜夜灯前做针线,倩谁边上寄寒衣。

——陈允平《戍妇》
15、黎城酒贵如金汁,解尽寒衣方一吸。

——唐庚《黎城酒》
16、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白居易《秋晚》
17、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沈彬《吊边人》
18、关河只在淮南北,未着寒衣可得归。

——释元肇《起夫》
19、寒衣九月授他乡,遂见征鸿序一行。

——薛朋龟《见雁》
20、流落异乡成老貌,别来无处寄寒衣。

——释行海《逢舍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赏析:寒衣节诗词寒衣节诗词大全五言.寒衣节
幽明隔两界,
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
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
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
慿谁问老衢?
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
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
冥途冷远念家尊。

七绝.黯神伤
新麻裁出锦衣妆,
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
满把纸钱寄冥乡。

七绝.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
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
聊将一并寄哀思。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七律.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律.雪忧
鹅毛久见折天颜,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襄王再莫恋巫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