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ppt

合集下载

粤教版八下第七章第一节+珠江三角洲(共36张PPT)

粤教版八下第七章第一节+珠江三角洲(共36张PPT)

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对珠江三角洲的期望和建议
强化环境治理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 大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好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 境。
优化资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
合理配置土地、水等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 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
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市 场活力,鼓励企业创新发 展,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 的综合竞争力。
在夏季。
气温变化
受季风气候影响,珠江三角洲地 区气温年较差较小,但夏季气温
较高,有时超过35摄氏度。
植被与生态
植被类型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植被主要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草地 等,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主要的植被类型。
生态多样性
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多样性丰富,拥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 穿山甲、云豹、白鹭等。
珠海的发展
珠海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 进展。
珠海的旅游业和会展业发展迅速,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珠海还在新能源、 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珠海的城市规划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得到了有效 保护和提升。
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 游资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02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地形
珠江三角洲主要由河口冲积平原 和低山丘陵组成,地势相对平坦,
河流密布。
冲积平原
珠江三角洲的河口冲积平原是因河 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形成的, 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珠三角地图

珠三角地图

珠江三角洲农业产业发展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化
• 水稻、蔬菜、水果等种植
• 养殖业发展,如水产、畜牧
农业现代化水平高
• 机械化耕作,提高效率
• 科技推广,提高产量
农业产业链完善
• 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 农业物流,保障市场供应

⌛️
珠江三角洲工业产业发展特点
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强
•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ATC H I N G
CREATE TOGETHER
DOCS
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
• GDP持续增长
• 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 服务业比重提高
• 高新产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创新驱动
• 科技研发投入高
• 新兴产业培育,促进发展
珠江三角洲面临的环境与资源挑战

环境污染问题
• 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 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资源约束问题
• 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经济发展滞后
• 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
• 对外贸易受限,封闭性强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交通不便,道路破旧
• 城市建设落后,设施不完善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历程

经济发展迅速
• 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外资
•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业

经济体制改革
• 市场经济体制,激发活力
• 企业改制,增强竞争力
⌛️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 连接内地,辐射东南亚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自然环境PPT课件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自然环境PPT课件
珠江通过虎门、 蕉门、洪奇门、横门、 磨刀门、鸡啼门、虎 跳门和崖门八大口汇 入南海。
学习了珠江,那我们珠江三角洲的具体位置
在哪里呢?
6
一、位置
南 南海 南大门
南低
中南

7
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相对位置)是珠江三角 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
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国家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大量的移民从珠江三角洲一 带流向“南洋”,所以珠江三角洲很多县市成为了华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3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4
淡水鱼 17
独具特色的农业
1、“三高”农业:高产高质高效 2、生态农业:基塘农业 3、旅游农业
18
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
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
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发展,
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
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
1、地形: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2、土壤: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水源: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4、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农作物 全年都能生长。
5、人文: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陆交通便
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科技力量
雄厚;工农业基础好。
16
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农产品

《珠江三角洲》课件

《珠江三角洲》课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等城 市,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历史背景
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海上 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
清朝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中心,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和资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了中国改 革开放的前沿,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 造业基地之一。
服务业繁荣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物流、旅 游、教育等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要产业
01
电子信息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华为、中兴、腾
讯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涵盖了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集成电路等领
03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历程
农业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水果等农作物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 益。
工业崛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国 内外投资,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石油化工、 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
潮汕牛肉火锅
以新鲜牛肉和各种蔬菜为主料的火锅,口感鲜美。
客家菜
以鲜嫩、原汁原味为特点,代表菜品有盐焗鸡、酿豆 腐等。
旅游服务设施
01
02
03
酒店住宿
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众多 星级酒店、经济酒店和民 宿,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 求。
交通出行
该地区交通便利,有高速 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 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 。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黄金三角课件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黄金三角课件

南海 三江汇合、八口分流
二、祖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



• • •
(一)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南部 1、海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大陆______部, 广东 珠 南 _____省的中南部,___江下游,面临____海,滨江临 海,交通便利;毗邻______和______特别行政区,利 香港 澳门 东南亚 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与______地区隔海相望, 华人、华侨众多,便于华人、华侨回国投资。 北回归线 2、纬度位置:_______(纬线)横穿珠江三角洲,本 湿润 区主要位于_______带(温度带),____区(干湿区), 热、亚热 光热条件好,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业基础好。 由于其上述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珠江三角洲成为了 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大大促 黄金三角 进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堪称广东“_________”, 南大门 成为祖国的“_______”。
一、岭南母亲河――珠江
项 目 ①发源地 ②流经省区 ③全长 ④主要干、支流 ⑤流域面积 ⑥主要入海口 ⑦注入海洋 ⑧总特点 内 容
一、岭南母亲河——珠江
1、发源地:
云南省乌蒙山 2、流经省区: 云南、贵州、 广西、广东 3、长度: 2214千米 4、流域面积
45.4万平方千米
5、注入海洋: 南海
北回归线
光热条件好,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业基础好.
珠江三角洲范围:
1、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南海、顺德、中山等。 2、大珠江三角洲:以上城市
+ 香港、澳门。
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最大的城市,西 汉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又称“羊城”,简称“穗”
三、著名侨乡—五邑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课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课件
认识我国的区域
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的位置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南部 沿海,面对浩瀚的南海,与东 南亚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
主要城市
广州
深圳
珠海 澳门
香港
省会:广州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 特别行政区:澳门、香港广州ຫໍສະໝຸດ 深圳交通 京 广 线
3、生产出的产品有什么特点? 4、产品主要销往哪里?
珠江三角洲地区 香港
以轻工业为主 外销到香港、美国等
课堂小结
珠江三角 洲地区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外向型经济 香港和澳门
位置
城市和交通
气候 地形
出口创汇农业
经济模式 发展条件
前店后厂
区际联系和共同发展
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较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下列不属于其经 济发展优势的是
⑧ __京__广__线____ ; ⑨ ____京__九__线__ ;
D
河流:① ____珠__江____ ; 海洋:④ ____南__海____。
核电站:D __大__亚__湾__核__电__站_。
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
件和不利条件。
优势:地处沿海,交通便利,靠近 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市场广阔,还 有许多的地区是侨乡。
5、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A.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B.大力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C.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D.大力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
课后小测
1、写出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
物。
城市:⑦__广__州_____; ⑤ __深__圳______;⑥ ___珠__海____;
A ___香__港_____ ; B ___澳__门_____; 铁路线:

珠江三角洲ppt课件

珠江三角洲ppt课件
2320公里。
3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4
5
6
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我国重要的蔗糖基地
7
我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基地
8
9
花卉种植业发达,我国重要的花卉基地
广州拥有全国最大的鲜花批发市场
10
农业生产模式:
生态农业
珠江三角洲已建设成为 现代化农业基地
11
为什么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发达?
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D.广州是珠江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 2、下列各项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
是( D )
A.珠江三角洲地区毗临港澳,临近东南亚,位置 优越、交通便利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沿海经济开放区,有政策优 势
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 D.珠江三角洲地区得到了国家大量投资
32
自然条件
开放性 的农业
地理位置
开放的珠 江三角洲
人文优势
开放性 的工业
33
A
B E
C D
开放城市: A_广__州__
经济特区: B__深__圳、C珠__海__
特别行政区: D__澳__门、E_香__港_
34
C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B.珠江三角 洲的外资主要来自台湾
31
有人说,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得益于其与
港澳之间的地缘、商缘及人缘联系。
1. 地缘:毗邻港澳,交通便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 前沿阵地;土地成本低;
2. 商缘:港澳商人拥有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们在珠江三角洲投资办厂,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地 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 人缘: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外来资 金;珠江三角洲人口密集,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珠江三角洲 PPT

珠江三角洲 PPT
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 为全国著名的侨乡。
国家对本区实施了“对外开 放、优先发展”(设特区, 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策略。
二、外向型的经济
说说珠江三角洲的 轻工业产品。 Nhomakorabea珠三角的 外资主要 来自何方
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
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
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东莞的、中山的、番禺的、、、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利用外资上有哪些特点呢?
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有数量大、 增速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 占据首要地位等
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 外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 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 方面的优势呢?(阅读P51材 料,回答P52的问题)
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丰沛, 水源充足,平原广阔,河网密布,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珠三角的范围
2、珠三角 的位置P50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 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 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3、珠三角的 找出:珠江与东江、北江、西江的位置与联系 河流、地形
平原广阔
4、珠三角 的气候
(温度带、 降水量、 干湿、 季风)
外向型经济能短期内促经济发展,单靠自然条件 优势不够,还要有人才、科技、市场优势
多以轻工产品的加工装配为主,如:纺织、服 装、电子、通信设备等
多以重工业为主,如:钢铁、机械、化工、船舶等
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邻港澳、有 侨乡、多良港、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等优势。 在环渤海工业带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这里有色 金属和煤炭资源丰富,海岸线蜿蜒,海运便捷, 铁路发达,发展重工业条件优越。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
全国著名的侨乡: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一直以来,这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如广州就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该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外出寻求发展,足迹遍及港澳,东南亚甚至太平洋的彼岸。现在这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重点侨乡之一,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每个市县都有十几万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根同宗,习俗相同,语言相通。
四、“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城镇发展快
重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
广州
春节期间的广州与哈尔滨是旅游热点城市,他们风光各异,你能判断吗?,为什么?
“花城”:广州
“冰城”:哈尔滨
A
B
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
海陆位置
对外贸易发达
对外开放前沿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2.5
5
15
50
17年
5年
2年
1年
2.商标竞猜
三、“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高速增长的经济
三、“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高速增长的经济
小结:工业主要生产电子、轻工业产品,珠三角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出口基地之一。
读下图,珠江三角洲主要有那些工业部门?主要生产那些产品?
三、“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高速增长的经济
二、春潮涌动——对外开放的前沿
结合教材与地图,根据资料分析讨论(从地理位置,人文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
补充资料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1、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资2、经济体系建立起来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及外商独资企业将占最大比重。3、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劳务费、外汇管理、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5、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国家给经济特区比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一.中国的南海边的一个圈
1.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位置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一.中国的南海边的一个圈 2.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一.中国的南海边的一个圈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 温多雨,冬季 温暖少雨。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二、春潮涌动——对外开放的前沿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 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 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 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 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 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 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 为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 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 的前沿地带。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结合教材与地图,根据资料分析讨论(从地理位置,人文 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
补充资料
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有数量大, 增长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居首 要地位的特点。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 地:港澳台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小结: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完美版
四、“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城镇发展快
重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
广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返回
3 、良好的区位
• 珠江三 角洲地 区位于 我国南 部沿海, 毗邻港 澳靠近 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中 国 第 一 侨 乡
江 门
返回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的推进
第一阶段
1979—1990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时间 问题 优势
第一阶段 1979~1990年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 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 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 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
•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 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 2.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 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
• 3.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 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
•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 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 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 2、发展中国家是如何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 的? •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地区域率 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 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 业不发达,成为工 业化、城市化进一 步推进的制约因素
返回
构造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内容:
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 ,加强分工合作,构 建以香港、广州、深 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 角洲城市群 • 实施原因: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主 要靠外资推动,各城 市功能不清,结构趋 同
②与港澳的功能和结 构逐步趋同,使得工
加强规划与管理
• 内容:
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 染治理
②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查处私招滥雇,保障 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 实施原因: 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②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 通、教育和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返现回
课堂练习
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 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6题:
政策和侨乡优势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 成本低优势丧 失
工业实力较强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特 点
影响增长速度的 原因
较慢
投资规模小劳动密 集型产业附加值低
较快
投资规模扩大 高新技术产业 附加值高
2、珠三角的城市化
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 么变化? 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优势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 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 构调整时期
主导产 业
高新技术产业
(如电子信息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 原因 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返回
时间 存在的问题
优势
第一阶段
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主导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 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
原因
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第二阶段
时间
1990年以后
问题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 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 资提高)
D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 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 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 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 关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
• 4.东北模式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 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返回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P76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 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试分析其原因。
变化趋势是珠三角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长三角 的比重在上升。这种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到 了长三角的严峻挑战,由于在产业基础、科技实 力等处于劣势,后劲明显不足。
B 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问题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

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

江 外商投 三 资区位
追求降低成本
业 升 级
角 选择的

洲 转变
扩大市场规模

相 南岭阻隔 比
腹地范围较小
困 境
返回
问题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 中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村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
成 为
返回
返回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和 城

市理

水条

迅件



国际背景 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内背景 地理条件
返回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1.第二产业所占 比重不断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 重不断上升
• 2.劳动和资源密 集型产业所占比 重不断下降,技 术、知识密集型 产业所占比重不 断上升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工业区位因素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三、问题和对策
课堂练习
工业区位因素
土地
水源
劳动力
市场 运输
工业区位因素
政策
动力
原料
返回
工业化和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 工业化的概念: 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
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 城市化的概念:
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城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
市 发
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
展 村”的现象普遍。


返回
问题3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大气污染加剧


水污染严重

问 题
噪声扰民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产业结构调整
• 内容: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 广州为基地,发展 石化、钢铁、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 业和装备制造业 • 实施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