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送别典故
关于折柳的出处和典故
关于折柳的出处和典故折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典故,源出于《诗经·秦风·蒹葭》一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爱情故事,也因此成为了折柳这个典故的由来。
《诗经·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蒹葭”一词,即指柳树。
这首诗以蒹葭柳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里的“伊人”即是诗中的主人公,作者对她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伊人在水一方”一句中的“水”是指江河湖海,而“一方”则是指对岸。
在古代,江河两岸常常是人们分隔的界限,因此作者所思念的“伊人”就在对岸的水边。
而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作者采取了折柳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折柳这个动作,一方面是为了制作一个可以传递信息的信物,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作者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在古代,柳树的枝条柔软,易于折断,因此柳枝就成为了传递信息的工具。
当然,这种方式也是需要对方理解的,因为只有对方知道作者的意图,才能理解这个信物背后的情感。
古代文人墨客经常使用折柳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在古代文化中,柳树是代表忧伤和离别的象征,因此折柳也成为了表达爱情或友情的一种方式。
当时的文人们常常在离别时折一枝柳枝,送给自己的爱人或朋友,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除了《诗经·秦风·蒹葭》之外,折柳这个典故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
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在与林黛玉的别离时,折下柳枝作为信物。
他将这枝柳枝命名为“悲柳”,寄托了自己对黛玉的思念之情。
在现代文学中,折柳这个典故也被广泛运用,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形象和象征。
总的来说,折柳典故源自于《诗经·秦风·蒹葭》,通过折柳这个动作来表达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这个典故在古代文化中被广泛运用,成为了表达爱情和友情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折柳都是一种浪漫的表达方式,寄托了人们对爱情和思念的无尽情感。
白居易折柳送别的诗
白居易折柳送别的诗1.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一、“折柳”之深情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
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
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折柳送别”原始意蕴探赜(一)
“折柳送别”原始意蕴探赜(一)“折柳送别”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送别形式。
每至行人远离,送行者往往折柳相送以表惜别之情祝福之意。
这种独特的送别方式在文人墨客中颇为流行,为原本落寞惆怅凄凉伤感的离别场面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一般认为“折柳送别”发端于西周初期,而《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则被视为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到了汉代,“折柳送别”渐成风气,记录汉代京师长安社会生活的《三辅黄图》云:“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1]据程大昌《雍录》载:“汉世凡东出函关,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为别”。
“折柳送别”有固定的送别地点及具体的折柳内涵,标志着这一送别形式的定型与成熟。
到了唐代,由于实行科举制度和边疆战争频繁,普通庶民为追求功名,或远离家乡以文求仕,或远赴边塞建功立业,“折柳送别”之风大盛,成为时人送行饯别的主要方式,所谓“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者,应为离别多”。
2]多情浪漫的唐代诗人将其作为诗歌中的特定意象,引诗入词反复吟咏。
权德舆《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孤独及《官渡柳歌》:“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同时,情感表达也从抒发离别之苦拓展到了表现离别双方的相思之痛。
王建《宫中调笑》:“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
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
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领长相思,折段杨柳枝。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采用这么一种别具一格的送行方式,“折柳送别”的原始意蕴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历来不乏其人,然终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其一,礼俗说。
有人从古代的丧葬礼俗中加以解释,认为古人用柳来制作丧车丧具,是借用柳的再生功能,表现了活着的人对逝者生命再生的企盼和愿望。
再由“死别”转向“生离”,柳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远行或亲友分离时,寄托生命长在、生命平安这一类朴素愿望的吉祥物。
3]其二,生命说。
折柳送别的典故
折柳送别的典故
折柳送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送别方式,它源于诗经中的折柳诗,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在古代,折柳送别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礼仪,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离别、远行、分手等。
本文将介绍折柳送别的来历和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
一、折柳送别的来历
折柳送别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据说,当时的周文王在一次出行时,看到路边的柳树特别茂盛,于是下令将它们砍掉,以便通行。
这一举动引起了他的妻子太姒的不满,太姒认为柳树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不应该随意砍伐。
于是她便拿起一把刀,将自己的头发割下来,代表柳枝,送给了周文王,并嘱咐他要好好保护自然环境。
从此以后,折柳送别的风俗就开始流传开来。
二、折柳送别的含义
1、表达离别之情
折柳送别最初的含义是表达离别之情。
柳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而它的枝叶柔软,容易折断。
这种柔软的特性被用来比喻人类的感情,人们在离别之际,折下柳枝送给对方,表示自己的离别之情。
这种送别方式不仅表达了离别之情,也带有一种浪漫的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2、寓意生命的脆弱
折柳送别还寓意着生命的脆弱。
柳树的枝叶柔软,容易折断,这也象征着人类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需要加倍珍惜和保护。
折柳送别的礼仪,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3、表达友谊和感激之情
在古代,折柳送别也被用来表达友谊和感激之情。
朋友之间,折下柳枝相赠,表示对彼此的重视和关心;在师生之间,学生送别老师时,也常常以折柳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这种送别方式,不仅表达了情感,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折柳送别的典故和诗句
折柳送别的典故和诗句
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种送别方式,最早出现在《诗经》中。
古人临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因“柳”与“留”谐音,所以借此表达对亲友的挽留之意。
以下是一些折柳送别的诗句及其意思和出处:
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意思: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意思: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唐代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意思:扬子江头的杨柳春色,使我想起了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更加增添了心中的惆怅。
在这杨花漫天飞舞的时节,渡江人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灞桥折柳的典故
《灞桥折柳的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灞桥折柳。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叫长安的地方,有一座桥叫灞桥。
每当有人要出远门的时候,亲朋好友就会在灞桥边送别。
那为什么要折柳呢?因为柳的谐音是“留”,人们折下柳枝送给要走的人,就是希望他们能留下来,或者早点回来。
比如说,有个叫小李的叔叔要去很远的地方做生意,他的朋友们都来到灞桥送他。
大家折下柳枝递给他,说:“小李,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呀!”小李拿着柳枝,感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小朋友们,是不是很有意思?
《灞桥折柳的典故》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在古代,有个书生要去京城考试。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来到灞桥为他送行。
大家一边折柳一边说:“你要好好考试,我们等你回来。
”书生接过柳枝,心里充满了力量。
还有一次,一个将军要去打仗。
士兵们在灞桥边为他折柳,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小朋友们,这灞桥折柳是不是充满了大家的不舍和期待呀?
《灞桥折柳的典故》
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
从前,有一对好朋友,一个要去别的地方当官,另一个来灞桥送他。
他们折下柳枝,互相拥抱。
要走的那个说:“我会想你的。
”留下的那个说:“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
比如说,我们的好朋友要转学去别的学校了,我们也会很舍不得,就像古人在灞桥折柳送别一样。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灞桥折柳的典故了吧?。
灞桥柳的故事传说
灞桥柳的故事传说
灞桥柳的故事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长安成为汉唐京都的漫长岁月里,灞桥是众多外放官员离京饯别的理想之处。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折柳相送,是中国人最古老的一个离别风俗。
从《诗经》时起,古人就喜欢将离别同杨柳联系起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柳”和“留”异字同音,柳丝摇曳,总给人以招手挽留的想像。
在灞桥折柳相送的习俗中,最著名的故事传说就是关于灞陵桥的。
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询问专业研究人员。
折柳曲典故
“折柳”这一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送别文化。
在中国古代,柳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其枝叶柔韧,易于折下,因此人们常常在送别亲友时折下柳枝,以表达离别之情。
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象征,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折柳”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中有多篇诗歌提到了柳树和离别之情。
例如,《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描绘,用柳树来表达离别的哀愁和不舍。
此后,“折柳送别”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传统,被历代文人墨客所传承和发扬。
在唐代,折柳送别的习俗达到了巅峰。
当时的长安城,灞桥之畔,是人们送别亲友的重要场所。
每当友人离别时,人们就会纷纷折下柳枝,赠予即将远行的友人,以表达祝福和不舍之情。
这种习俗在当时极为盛行,不仅文人墨客们常常在诗中描绘折柳送别的场景,就连普通百姓也会在送别时折柳相送。
“折柳曲”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是一首以折柳送别为主题的歌曲,旋律悠扬,情感深沉。
在古代,人们在送别亲友时常常会唱起这首歌曲,以表达内心的离别之情。
这种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折柳”这一典故是中国古代送别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离别的哀愁和不舍,更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友情的重视。
在今天,虽然我们已经很少再看到折柳送别的场景,但这个典故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
问题: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写了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写了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折杨柳》是唐代流传至今的一首送别歌谣。
据唐诗人张籍的《送辽阳使还军》诗记载,在辽水岸边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将军率领军队出征,战士们都想留下来打扫战场,等待着与家人团聚。
但是,那些即将离开家乡的人却纷纷跑到城门外,抱住一棵大柳树号啕痛哭,并且说道:“这里的柳条再也不能被折断了!”原来,他们是担心自己离开后,家乡的柳条就会被随意地砍伐,以致于最终枯萎而死啊!
一、三句:写折柳送别的行为习俗。
古人送客远行,往往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
因“柳”和“留”谐音,以“折柳”表示“挽留”。
所以,古人送客远行又称“折柳送行”。
后来,“折柳”又成了离别的代名词。
二、四句:写朋友“折柳”时内心的凄苦和感伤之情。
“杨柳”,本指一种树木,春天开细小黄花,随风飘扬,其枝可供攀援。
后来,人们常用它表达依恋之情或惜别之意。
如白居易《杨柳枝》云:“杨柳千条尽向西,夹江斜栽得人稀。
”李白《忆秦娥》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五、六句:想象对方来时路上和回去时难免会有折损伤残的柳枝,
从而引起对方思念自己的悲愁之情。
古人送别常折柳相赠,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挽留之意;折柳赠别,则因“柳”、“留”谐音,表示难分难离,希望对方早日归来。
【历史典故】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
【历史典故】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历史典故】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人有喜怒哀乐,月有阴晴圆”。
告别总是一个悲伤的话题。
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的不便和沟通的滞后,告别显得悲伤而隆重。
这通常是告别,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见面,所以有很多流行诗。
折柳是古人送行的重要仪式。
古人送别要折柳,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送别风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见,折柳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诗文、戏曲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
《三辅黄图?桥》中有言:“霸(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人至此,折柳赠别。
”这是有关折柳相送的最早文字记载。
折柳的起源很浪漫。
传说取自《诗经》中的《采薇》:“过去我走了,柳树和柳树;现在我想,雨和雪都在下。
”“刘”与“刘”谐音,表示恋恋不舍的感觉。
另外,俗话说,“有心种花,就活不下去;无心种柳树,就成了树荫”。
柳树生命力很强。
柳树插进土里就活了。
无论它们被插入何处,它们每年都会生存,并在任何地方成为阴。
折断柳树为你送行意味着想远行的人可以顽强地生活在其他国家。
同时,折柳赠别是对旅人安全的一种祝福。
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驱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行人带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躲开,确保旅程的平安。
送别诗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诗中有无数折柳送别的诗句:北方人的折柳之歌:“望着远处的孟津河,柳叶婆娑。
我是陆佳儿,不懂汉歌。
”他写下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无名氏的《送别诗》:“柳树翠绿下垂,白杨花开天际。
柳树折花开。
问行人是否会回来?”表达对朋友的无限思念;张九龄的诗《折柳》中写道:“用纤细的纤维折柳,拿着这个送给恋人。
一根树枝为什么昂贵?怜悯是故乡的春天。
”用柳树的礼物写下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王志寰的“告别”诗:“柳树、东风树、碧江。
最近,很难攀爬和打破,所以应该是因为有很多离别。
”写下离别的苦涩;刘玉玺的竹枝词“柳树在清江的水平,我听到朗朗的歌声在岸边。
“折柳”送别的来源
“折柳”送别的来源在古代中国,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古人频繁远行的时节。
在交通不便、路途多险、前程难卜的古代,每一次出行其实都意味着生离死别,所以古人特别重视送别。
古人送别时如何表达对远行人的祝愿?“祖饯”是怎么回事?上路前为什么要“折杨柳”相送?为什么说“折柳”送别是因为取其谐音“留”的说法欠妥?“祖饯”——先秦时期属“行祀礼”东汉郑玄注曰:“将行而饮酒,曰‘祖’”如果评选古代最有名的“送别”,唐朝诗人王维送别友人元二无疑应名列前茅。
有一年春天,王维在渭城客舍中设宴,请即将远行的元二喝酒,还写下了著名的离别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请酒送行,古谓“饯饮”,是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送别方式,至今仍流行。
这种送别方式一般在远行者上路前举行,最早源于先秦时已流行的一种叫“祖”的风俗。
所谓“祖”,原本是出行时祭祀路神的行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称:“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
”后来干脆将送行喝酒称为“祖”,东汉学者郑玄即称:“将行而饮酒,曰‘祖’。
”“祖”,又称“祖行”,在先秦时属“七祀”(或“五礼”)之一,为“行祀礼”,时人出行必不可缺。
行祀礼是怎么形成的?据说与黄帝之子纍祖有关。
纍祖远游时死于途中,于是人们为他举行了路祭活动,后来路祭逐渐流变为以饯行为主要内容的送别民俗,纍祖也变身为“行神”。
“祖行”颇为讲究,有一套成熟的程序,多在驿馆内或路边设帐,摆上酒筵,称为“祖帐”,也称“祖饯”、“祖席”、“祖筵”等。
这种送别方式在唐朝的文人中间特别盛行,张籍《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诗,记述的便是他为将去今江浙一带旅游的好友卢处士而搞的送别活动,时已“春草上高台”,张籍在驿站的楼上摆了一桌酒菜:“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风满驿楼潮欲来。
”李白的《留别金陵诸公》诗记述的则是他当年离开南京时南京友人在白下亭为他送别的情况:“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典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两句诗源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意思: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运用了"折柳"的典故。
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
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
隋末无名氏《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为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诗。
唐王之涣《送别》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韩翊《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敦煌出土唐代民间曲子抄本《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最初因相思而咏柳,后来送别时折柳以示相思。
王翰《凉州词之二》: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折杨柳)者,乃胡笳与笛之曲目名也。
其取名折杨柳,当与离人相思有关。
【历史典故】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
【历史典故】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历史典故】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送别,永远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
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和通讯滞后,送别显得伤感而又隆重,往往一别,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
而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别的重要仪式。
古人送行必须八折柳,这在当时就是一种非常广泛的送行风俗。
“此夜曲中闻八折柳,何人无力故园情”,可知,折柳在传统文化中有著非常关键的意义。
在诗文、戏曲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均存有充分反映。
《三辅黄图?桥》中存有言:“霸(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来客人至此,折柳鹧鸪天。
”这就是有关折柳相赠的最早文字记述。
关于折柳相送由来,颇有浪漫色彩。
相传是取自于《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与“留”谐音,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此外,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树生命力很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折柳送别,也就寓含着希望远行的人,能够在他乡顽强地生活下去。
同时,折柳鹧鸪天就是对旅人安全的一种祝福。
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驱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载:“正月旦挑柳枝著户上,百鬼未入家。
”行人带它,可以并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挡住,保证旅程的奈良。
送别诗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诗歌中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不胜枚数:北人的《折杨柳歌》:“遥望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家歌。
”写出了对于故乡的无限眷恋;无名氏所作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低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思念;张九龄《折杨柳》诗:“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借杨柳相赠写对故园的深切眷恋;王之涣《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写出了离别之凄苦;而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古代诗歌常用典故
古代诗歌常用典故1. 古代诗歌常用“折柳”这个典故,那可老有深意了。
“折柳”就代表着送别呢。
你想啊,朋友要走了,折下柳枝送给他,就像说:“兄弟,我舍不得你走啊!”就像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折柳曲就思乡念亲,这“折柳”的典故就像一把小钥匙,一下子打开了人们思念的大门。
2. 说起古代诗歌里的典故,“采薇”可不能忘。
“采薇”说的是隐居生活,那是一种对尘世喧嚣的逃避。
好像一个人在尘世里累了,就像一只鸟儿飞倦了,想找个安静的林子躲起来。
伯夷、叔齐不就采薇而食嘛。
像王绩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觉得周围没懂自己的人,就怀念起采薇的隐士生活,这“采薇”的典故就像一阵清风,吹到那些想远离纷扰的人的心坎上。
3. 古代诗歌里“化碧”这个典故可神奇了。
它说的是忠臣蒙冤。
忠臣的心就像一块美玉,被冤枉的时候,连血都能变成碧玉。
多冤呐!你就想啊,一个好人被人冤枉得要死,那得多难受。
像苌弘就是这样,他死了血化为碧。
关汉卿在里说“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化碧”的典故就像一声怒吼,为那些蒙冤的人喊出委屈。
4. 还有“尺素”这个典故在古代诗歌里常常出现呢。
“尺素”就是书信的意思,在古代,人们想给远方的人传达思念或者消息,就靠这小小的尺素。
就好像现在我们发微信,那时候尺素就是他们的“微信”。
古乐府诗里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收到尺素就像收到了远方的爱,这“尺素”的典故就像一条情感的纽带,连接着相隔两地的人。
5. 古代诗歌中“青鸟”这个典故很浪漫。
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能为西王母传递消息,就像现在的快递员,不过更神秘。
诗人就用青鸟来指代传递书信或者消息的使者。
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想和爱人联系,就盼着青鸟能帮忙传信呢。
这“青鸟”的典故就像一个美好的梦,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6. “红豆”这个典故在古代诗歌里可代表着相思。
那一颗颗红豆就像一颗颗思念的心。
送别诗的起源
送别诗的起源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
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
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注:古人常折杨柳枝表送别。
这有另一种解释:末两句写春已归去而人未归来。
折柳,本意在赠别;今柳条折尽,则意味着离别已久,睹旧物而怀远人。
飞花,本意指春暮;今杨花飞尽,则意味着春归已久,觉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
末句直扣题旨,问夫归否;说明她已忧思满怀,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涌而出。
其气度韵味,自不寻常。
折枝送柳典故
折枝送柳典故
【成语】折柳送别
【拼音】shé liǔ sòng bié
【解释】折柳送别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
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
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
【寓意】“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
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
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折柳相送的典故和意义
《折柳相送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折柳相送的故事哟!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刚。
他们感情特别好,总是一起玩耍、学习。
可是有一天,小刚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小明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和小刚告别。
就在小刚要走的时候,小明从路边折下了一根柳枝,送给了小刚。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吗?因为柳和“留”同音,折柳就是希望朋友留下来,也是告诉朋友,就算分开了,也会一直想着他。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感人吗?《折柳相送的意义》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了解折柳相送的意义呀!当我们和好朋友要分开的时候,折柳相送是一种很特别的方式。
就好像在说:“我不想让你走,但是我又没办法拦住你,这根柳枝代表我的心,你要记得我哦。
”比如说,你的小伙伴要搬家去别的城市了,你折一根柳枝送给他,他看到柳枝就会想起你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
折柳相送也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希望离开的人一路上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小朋友们,以后如果你们和朋友分开,也可以试试折柳相送哦。
《说说折柳相送》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折柳相送的事儿。
以前呀,人们在分别的时候喜欢折柳送给对方。
有个叫小花的姐姐和小兰姐姐是好朋友,小花要去远方了,小兰就折了一根柳枝送给她。
这柳枝呀,代表着小兰不想小花离开,希望她能留下。
小朋友们,这就是折柳相送,是不是很有意思?《折柳相送的含义》小朋友们,咱们一起看看折柳相送有啥含义哟!折柳相送是一种很温柔的告别方式。
想象一下,你的好朋友要去别的学校读书了,你折下一根柳枝送给他。
这就像是在说:“虽然你走了,但我会一直想你,祝你一切都好。
”而且呀,柳树生命力很强,折柳也是希望朋友不管到哪里都能坚强快乐。
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折柳相送的典故
折柳相送的典故
《折柳相送》
嘿,你们知道吗,我最近经历了一件和“折柳相送”有关的超有趣的事儿呢!
前几天我去参加了一个朋友的送别会。
我的这个朋友呀,因为工作原因要去外地啦。
送别会是在一个小公园举行的,那场面,可热闹了。
我们一群人围在那儿,嘻嘻哈哈地聊着天。
朋友笑着说:“哎呀,我这就要走啦,你们可别太想我哟!”我们就打趣他:“想得美,谁会想
你呀!”但其实心里都挺舍不得的。
这时候,我突然看到旁边有几棵柳树,哎呀,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折柳相送”嘛!我灵机一动,跑过去折了一根柳枝下来。
我拿着柳枝回到
朋友身边,说:“来,给你根柳枝,就当是我们送你的啦!”朋友先是
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说:“你还挺有创意啊!”其他人也都笑了。
我笑着说:“这可是有典故的呀,折柳相送,代表着我们对你的不舍呢!”大家纷纷点头,然后一起把柳枝递给朋友,朋友接过柳枝,眼里
也有了些感动的神色。
“行啦行啦,别这么肉麻啦!”朋友故作嫌弃地说,但我们都看得出他其实很感动。
后来,朋友就带着我们送的柳枝踏上了旅程。
我想,这根柳枝会一直陪伴着他,就像我们的友情一样。
现在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会忍不住笑起来。
这就是我经历的“折柳相送”的故事啦,虽然简单,但充满了欢乐和温情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元曲中,借柳抒发离情,或以柳写景的曲调,也很普遍。只是单独以柳写情写景的曲调很少,往往是柳,桃,杏,梅杂写。这大概是基于说唱的需要,描写的情景复杂化的缘故。以柳为主景的曲调也有。“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泼漾漾。阳关旧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断肠。”“垂杨翠丝千万缕,惹住闲情绪。和泪送春归,倩水将愁去,是溪边落红昨夜雨。”“长门柳丝千万结,风气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复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眼,月圆人未圆。”而,大多曲调是多景杂以柳景。“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碧草茸茸铺四野,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浓淡峰峦,高低杨柳,远近桃花。”“柳外莺声碎,花低隹人醉。携将酒去,载得诗归。”和以往大不同者,以往诸代,杨柳都是离别或美丽袅娜的代名词,而在元曲中,开始有歪写柳情的倾向。“与怪友狂朋寻花柳,时复间和哄消愁”。又有“攀花折柳”,“眠花卧柳”字样也常见于曲中。这反映出元代社会现实中,青楼妓的出现。歪写烟柳情意,实在是对烟柳文学的污损行径。
明清时期,烟柳文学继续传承,仍然具备寄托离情和煊饰美景的特点。汪绎“一种风流得自持,水村天与好腰支,月残风晓无穷意,说与桃花总不知。”李永淇“一春强半是春愁,浅白长红付乱流。剩有垂杨吹不断,丝丝绾恨上高楼。”
现代文学中,烟柳文学也时有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自然环境越来越美,许多地方,打造了绿水湿地景观,而柳荫成了主要景观之一。历史沿延至今的灞桥柳,曲江柳,西湖柳,苏州柳,湖州柳,更加姿韵袅娜。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又有一些描写柳烟美景的散文和诗篇出现。近年里,对灞桥柳色的描写和颂扬,乃是传统烟柳文学的继续和发展,像《春来灞上柳色新》《灞桥柳色》《灞桥柳》等,为烟柳文学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何以能形成折柳送别的习俗,欧阳修有诗:“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是说,柳树的天然特性,对送别环境有适应性,因而成了赠别的寄情物。柳树,是非常容易栽植的树种。柳絮,带有种子,轻盈的飞翔四面八方,遇到雨水,就发芽出苗。春来,折一枝条插在潮湿的泥土里,就能成活,生长迅速。柳树,在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常用的筐.箕.篮.簸,多用柳条制作。自古以来,人们随处种植柳树,特别是多在村口,河岸,桥头,井边,亭旁,植柳成荫置景,柳树存在范围极广。柳树,枝条繁茂婆娑,久折不衰,诗经里,就有“折柳樊圃”的诗句。亲友送别,携手到了村口,或桥头,或河岸,或长短亭,总会停下来话别一番。这时,随手攀抚柳条,终了,忍心折取一枝,递与亲友,以示留念,作伴,招摇之意,犹如今日人们间的握手,招手之形式,这种现象,是必然的也很自然,久而久之,便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
的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隋堤”,“霸陵”“霸桥”“洛阳桥”即是。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从“折柳赠别”漫话烟柳文学
黄煜宝
古代,人们对远行亲友送别,有一些寻常的方式,置酒饯行,曲艺欣赏,吟诗放歌,折柳话别等。“后夜并州月千里,南窗尊酒且留连。”“念此一筵别,分为两地愁。”是置酒饯行的诗句。“琵琶行”是曲艺欣赏送别。“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骊歌又几年。”是吟诗放歌送别。而折柳话别,是古代最流行的送别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间很普遍。
也有折它枝送别的事例,宋代刘克庄《别敖器之》,“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奇一枝。”宋代姜夔《送李万顷》,“别路恐无青柳折,到家应有小桃开。”是说,也有折梅或以桃赠别的形式,但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这说明,折柳赠别所以成为习俗,最主要的原因,是柳树的普遍性,适应了送别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
对于折柳送别的含义,还有一些美好的说法。一说,“柳”者“留”也,赠柳表示留念,不忍分别,永不忘怀。另一种说法,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人之去乡犹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无疑,这些都属于对折柳送别缘故的合理解释,都属于折柳赠别含意中的美妙部分。确且的说,这是逐渐融进折柳赠别美景的离别心理,这些心理的融入,使古人送别的这种形式,更具有仁爱意义,更具有哲理性。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在各个方面,普遍存在着不断融入新思想新理念,使它更丰富更绚丽的发展现象。如像我国一些传统的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含义,最初,也当是人们对于气候季节变化,与生活生产之的影响关系的认识,做的标记性的庆祝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融进了许多理念,使这些节日显得内容更丰富更有意义。折柳送别含义的丰富,也是送别文化发展的必然。
唐代,咏柳和以折柳赠别为题的诗句,像杨花一样纷繁缭绕,天花乱坠,所有的诗人都作有柳枝词,而且首首精美绝伦。白居易《杨柳枝》,“苏家小女久知名,杨柳风前别有名。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刘皂《边城柳》,“一株新柳色,十里断孤城。为近东西路,长悬离别情。”......而最使人动情者,要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以说,唐代,把折柳送别以及柳色美景的诗歌,发展到顶峰。唐代,经济社会的繁荣,社会交游范围广阔,人们往来送迎平凡。这些现实,为折柳送别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个时期诗中烟柳文学的离别情特别浓重,悲怆,切切。“杨柳青青着地重,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折柳送别成为习俗,进而成为文化典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经里的名句,描写西北边塞战士之苦,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西北人们的离别,就有了拿杨柳寄情的习俗。秦穆公为彰显霸业,改滋水为霸河,又在霸河沿岸遍植柳树,形成霸柳胜景。此后,长安人送行,多到霸岸折柳别过。秦王为征伐六国的军队送行,也到的霸岸而止。汉代,沿用秦代习俗,也到灞岸折柳赠别。到汉代,折柳赠别已经普遍化。“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三辅黄图》一书,说明,此前,折柳赠别习俗已经形成。由此可见,折柳送别,最早始于春秋时代的秦国,而霸岸折柳赠别,由来已久,诸多描写离别情的诗句中,“霸岸”,“灞桥”,“灞陵”字词最多,这表明灞桥柳,是折柳赠别这一典故的故里。自隋炀帝开凿运河,沿岸遍植杨柳以后,隋堤依柳话别也很常见。刘禹锡《杨柳枝》,“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泼中水鸟栖。”郑谷《送张逸人》,“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隋堤上,……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都是隋堤折柳送别的纪实。此外,还有洛阳柳,苏州柳,西湖柳,湖州柳等,都是送别的寄情物,宋,汪元量《湖州歌》,“柳摇花谢人分散,一向天涯一海涯。”即此。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古来,人们以折柳赠别为题吟诗,以柳色胜景为题作文,成就了烟柳文学。烟柳文学,在我国历史悠久,若繁星灿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这一文学胜景,源于春秋,成于魏晋,盛于唐诗宋词,沿延到清晚。《诗经》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最早以杨柳,离别为主题的诗句,它美莫能及。西汉枚乗《忘忧馆柳赋》是第一篇柳赋。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折柳枝》《杨柳枝》等乐府诗,梁,简文帝《折杨柳》“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是第一篇咏柳诗。《宋书,五行志》载,“晋太康末,凉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唐书,乐志》也载,北朝南朝都演唱鼓角横吹《折杨柳枝》辞,“上马不着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渡江人”它源出北朝。
《蓟北旅思》:“客《兰陵王》:“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折尽向南枝”“折尽边城路旁柳”和“应折柔条过千尺”等诗句看,无论在北国南疆,边塞内地,折柳送别是普遍的习俗。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