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2)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简答论述题【湖北卷2110考期】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简答论述题【湖北卷2110考期】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简答论述题【湖北卷2110考期】1. 社会剖析派⼩说对社会剖析和艺术美相结合的⾃觉追求;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物,努⼒探索⾰命现实主义创作的美学特征;铸造⼤容量的艺术构架、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以及长篇⼩说的⽂体创新2. 红⾊经典⾰命历史⼩说是上世纪 50 ⾄ 60年代出现的⼩说创作潮流,即红⾊经典著作。

它以近代以来的⾰命历史为线索,⽤艺术形式再现党所领导的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昔及和宜传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

特别指《延安⽂艺座谈会上的发⾔》发表后产⽣的作品。

代表作有"三红⼀青",即《红岩》《红⽇》《红旗谱》和《青春之歌》3.⼥性写作⼥性写作的三次⾼潮分别出现在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20 世纪 70年代以后和20世纪末的90年代。

第⼀次⾼潮的主要特点是"⼈的觉醒"。

代表性作家作品主要有冰⼼的《两个家庭》、《斯⼈独憔悴》等⼩说。

第⼆次⾼潮的主要特点是"⼥性意识的觉醒"。

代表作家作品有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欣的《在同⼀地平线上》;铁凝的《麦秸垛》;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作品;第三次⾼潮的主要特点是"个⼈化写作"。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林⽩的《⼦弹穿过苹果》;陈染的《与往事⼲杯》等4. 京味风格特征⽼舍的作品⼤多取材于市民⽣活,取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具有鲜明的民族⽂学风采和⼤众风格。

多使⽤现代⽩话,注意长短句的配合,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讲究字调顿挫配合,读起来极⾔⾳乐美;北京⽅⾔的纯熟运⽤,恰当地使⽤北京⼟语,使作品加浓了地⽅⾊彩,注意⼈物对话的个性化,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

对北京⽂化⼼理结构的深刻揭⽰。

5.新时代余华先锋⼩说的艺术特⾊1.性质(1)是对 19 世纪未⾄ 20 世纪中期出现的各种患潮、流派的总称,⼜称现代丰义⽂学或现代派⽂学.(2)思想内容是表现⼈与社会、⼈与⼈、⼈与⾃然、⼈与⾃我等⽅⾯的基本关系,着重表现这些基本关系在社会现实⽭盾中的变动与异化。

最全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自考笔记(转载整理)

最全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自考笔记(转载整理)

最全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自考笔记(转载整理)第一章鲁迅一、鲁迅的思想鲁迅是在亲身经历的个人家庭的衰败和困顿、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无望从而产生的困惑、挫折和失败中,经过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和精神探索,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走向文学道路的。

鲁迅的思想重心放在“立人、立心”的“文化-精神”改造观念上。

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病方面,他猛烈抨击历代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治心”手段对人心的残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衰落的根由;同时赞扬那些历史上敢于反抗现实,特立独行的“中国脊梁式”的人物。

在借鉴、吸收外来的思想态度和实践上,他看重西方19世纪以来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现实精神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翻译介绍跳动着“真实的心”的文学作品,以期达到通过文学进行心灵交流,使中国融入世界文学和世界思想的目的。

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他也坚持不从理论、条条框框来衡量作品,而是看作品是否体现了人的本心;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样真实地表白内心,甚至“抉心自食”,以至达到了思想内容的无比深刻。

鲁迅以坚韧的“精神战士”形象,努力克服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虚无态度和绝望情绪,执着于自己经历的人生和现实,在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等方面,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作了具有经典性的杰出贡献。

二、小说创作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它以鲜明的现代小说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之后鲁迅在1918年至1925年连续创作了26篇小说,结成《呐喊》《彷徨》两部小说。

(一)题材开掘的深刻性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鲁迅的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浙东市镇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乡土世界。

他通过《故乡》、《药》、《阿Q正传》,《祝福》、〈离婚〉、《明天》等小说描述了一些农民形象。

在描述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时,正面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愚昧和在封建权势压迫下的不幸人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答案一、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一)对一些较多时代隔膜的文学史经典作品,应怎样去阅读才能深入理解?答案要点:1.建立与作品反映对象的时代与作品创作时代的背景知识结构;2.关照读者所处的时代背景;3.用历史的和审美的方法是阅读作品。

4.专业讲法和非专业的读法。

(二)汪曾祺散文化主要体现在哪里?1.增强了语言审美和意境因素;2.谈化情节;3.注意生活的体验和感悟;4.深厚睥市井风情结构。

5.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

(三)如何看待王塑作品中的“玩主形象”?1.反映经济浪潮冲击下当代年轻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2.文化与道德的颠覆;3.语言的通俗化和口语化。

(四)张爱玲小说语言的风格特点?1.新旧雅俗的完美统一;2.多姿多彩精妙的比例;3.流动自如的古今味道;4.传统和现实的交织和统一。

(五)就《阿Q正传》或其他作品为例,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六)沈从文抒情小说文体具有怎样的审美价值?二、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一)王安忆的“三恋”曾引起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如何看待王安忆这些描写性恋的小说?王安忆的内心充斥着相当强烈的矛盾,这一系列的矛盾在其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王安忆独特地将小说定义为“心灵世界的表现”,而她自己的小说则更是致力于对人性、对人的生存状况的不懈探究。

王安忆的“三恋”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的关怀。

《小城之恋》那一对几乎没有精神内涵而只受本能欲望控制的舞蹈演员,其相恋过程只源于原始欲望,这种动物本能是人性的悲哀。

《荒山之恋》的男女主角已开始具有精神的追求,在颤巍巍的天桥上,他们合二为一的身体已不仅仅是欲望的化身。

《锦绣谷之恋》在飘逸和抒情的叙述下,女性意识的复苏,昭示了女性独立人格的开始。

(二)以具体诗为例,评析穆旦诗歌“思想的复杂化情感线团化”这种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以及“非诗意”词句写诗特点。

穆旦诗歌的语言自成一格,善于锤炼现代汉语口语的辞句,极力摆脱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特色:1.认同新诗的散文化,却同时以必要的节奏和韵律。

山东自考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重点知识点

山东自考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重点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37-00812适用山东省)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要概括鲁迅文学创造的经典意义。

答:(1)题材开掘的深刻性;(2)情景结构的独特性;(3)叙事艺术的独特性;考点2: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答:(1)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特色;(2)反常规的杂文思维和犀利的杂文笔调;(3)“社会相”与形象化;(4)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考点3:简述《阿Q正传》的接受史。

答:文学经典的内涵是随着时代、读者的变化而不断被重新认识的《阿Q正传》问世以来,不同的读者以不同时代的审美规范对其作出了不同的解读。

从其主要观点和变化来看,主要有这样几个阶段: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以茅盾为代表,认为阿Q这一形象具有普遍的意义,是一个“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二、20世纪40年代,在民族救亡思潮下,强调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是“一个失败民族的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的可哀的自满”,以此提出“民族自我批判”的三、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认为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要人们吸取辛亥革命假洋鬼子“不许革命”的教训,影响深远。

四、新时期以来。

重新阐释阿Q的精神胜利法,认为其是“国民性的弱点”,由此谈及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

阿Q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

考点4:简述郭沫若突出的精神个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郭沫若突出的精神个性主要表现在:(1)郭沫若是一个追求多方位自我实现的“球形天才”;(2)郭沫若是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入世文人;(3)郭沫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型诗人;(4)郭沫若是一个主观抒情的天才。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余华1.言说绝望的最高成就,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2.马原的第一步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3.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与他前期的中短篇相比,最大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故事讲述、人物塑造、语言风格4.余华从先锋向世俗变化开始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个地主之死》5.先锋小说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以及洪峰、北村、吕新等人的作品性质和特点:反叛性、先导性、流动性、悲剧性王安忆“性题材” 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阐发王安忆的小说理论和小说观念的作品《故事和讲故事》“女性写作”的概念是发过女性注意评论家埃莱娜.西苏1975年在《美杜莎的笑声》中提出来的强调是女性身体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小鲍庄》借中国淮北一个僻远、贫困,级近乎静止状态的小村庄,来审视传统文化的自救力问题,被认为是王安忆80年代中期风格转变的标志性作品莫言莫言小说的民间性特征莫言最擅长以民间的身份描写”高密东北乡“命名的中国北方农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这是一种苦难丛生的生存状态,又是一种充满顽强和野性生命力的生存状态。

民间文化心态是莫言创作的生命之源,也是莫言小说的生命力之源。

●出身于农民的莫言,是在民间乡土文化的下成长起来的,他的潜意识中活跃着无数的民间“故事”。

农村生活经历一级民间文化的滋养培养了他与众不同的想象力。

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以及下层人民的情绪在他的小说世界中生机勃勃。

●新世纪以来,莫言的《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一系列长篇小说更是在形式和精神上像民间回归,呈现出别样的光彩。

莫言在《檀香刑》中的艺术时间接续了中国民间俗艺中最本真的叙事精神和以俗为美的民间美学理想,以“土腔土调”有力地抵抗了文学上的中产情调,将一出土得掉渣的猫腔大戏唱的铿锵有力、九曲回肠、荡人魂魄。

●民间写作的立场,在《生死疲劳》中表现的十分突出,真正的民间写作,就是莫言所提出“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就是用老百姓的视角、语言、思维方式去掂量历史,汲取民族文化、民间精神资源,去恢复历史的真实、还原具体的生存场景和民间社会的本来面目,去表现现存的民间生活史和生命史。

湖北自考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重点知识点汇总

湖北自考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重点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2适用湖北、陕西)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文学的主旨、艺术特色、人物的特征等。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呐喊》和《彷徨》的主题内容。

答:《呐喊》和《彷徨》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大致体现了三方面内容:(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

(2)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3)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

考点2:简述鲁迅小说在艺术格局方面的突破。

答:(1)从结构看,有三分之二是采用了“横切面”的方式,即选取几个细节或生活场面,连缀起来表现。

其余的有些也有相对完整的故事,但也不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浓缩情节,而是打破时空的顺序,按内容表现的需要去剪接场景和细节。

(2)叙述角度也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单一,不再局限于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而尝试了第一人称叙述、双线结构、反讽结构以及抒情独白体、类散文体、类独幕剧体等多种体式和手法。

考点3:简述郭沫若创作的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是五四时期。

主要作为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以《女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

第二阶段是三四十年代。

郭沫若变为“诗人——社会活动家”,由文学革命两个口号论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郭沫若因其文名被簇拥到政坛,创作告别了“五四”时期那种朝气,逐步强化了现实感,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激情也衰落了。

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身居高位,政务缠身,虽仍不时动笔,但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稍有不足。

答:(1)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2)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3)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相关。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真题答案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真题答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福建)内部资料目录第一章新潮激荡飞春燕 (3)第二章繁英绕甸竟呈妍——开创期的记叙抒情散文 (3)第三章雷鸣雨骤振林木 (5)第四章芙蓉翠盖石榴红——记叙抒情散文的兴盛 (6)第五章硝烟烽火驰轻骑 (7)第六章战地黄花分外香——记叙抒情散文的拓展 (8)第七章结束语 (9)第一章新潮激荡飞春燕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1、鲁迅在《两地书·十七》中说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2、《莽原》创刊于1925年4月,先是周刊,后改旬刊,鲁迅主编。

3、《语丝》是现代散文史上第一个专载散文的刊物,《语丝》于1924年11月17日创刊于北京;《语丝》(周刊)的发刊词的作者是周作人,他在发刊词中提出本周刊的主张提倡简短的感想、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美的生活、批评为主。

在《语丝》时期周作人的写作中心是小品文。

周作人以为小品散文应该有明净的感情,清澈的理智,坦露的性灵,超脱的雅致,他的这一种看法被一些人奉为圭臬;曹聚仁在《论幽默》中说幽默最初出现于《语丝》。

周作人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之为“美文”。

4、最早提出“文学散文”概念的是刘半农。

他的杂文名篇是《作揖主义》、《奉答王敬轩》。

5、“现代评论”派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陈西滢、唐有壬等人,其中胡适是精神领袖,陈西滢是主将。

6、傅斯年写于1918年12月的《怎样做白话文》,是专门论述白话散文的文章。

其中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认为散文包括解论、驳论、记叙、形状。

7、“随感录”最早出现在《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喉舌《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

8、《剪拂集》的作者是林语堂。

9、《絮语散文》的作者是胡梦华。

胡梦华在介绍欧美的絮语散文时,称它为“散文中的散文”。

10、杂文名篇《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之喜并祝进步》的作者是钱玄同。

其中,他痛斥封建统治者是四眼狗、独眼龙、烂脚阿二、缺嘴阿四。

钱玄同把"桐城"古文和"文选"派斥为“谬种”和“妖孽”,列为“文学革命”对象。

(全新整理)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作家余光中属于【】A.蓝星诗社B.创世纪诗社C.七月派D.九叶诗派答案:A解析:考查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浮躁》D.《归来的歌》答案:A解析:虚拟的啤酒店主妇是艾青在《慕尼黑》中塑造的形象,故选A。

3.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A.《风云初记》B.《父亲,树林和鸟》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答案:C解析:识记内容。

4.《鲁鲁》中刻画小狗鲁鲁形象的主要手法是【】A.暗示B.比喻C.拟人D.夸张答案:C解析: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小狗与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故选C。

5.“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以此作为结尾的诗歌是【】A.骆一禾的《岁月》B.曾卓的《悬崖边的树》C.绿原的《重读〈圣经〉》D.韩东的《山民》答案:D解析:识记内容。

6.《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A.喜悦B.冷漠C.激愤D.平静答案:C解析:诗人多处采用叠句式的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激愤意味,故选C。

7.台静农的《记波外翁》中波外翁的性格是【】A.孤傲嫉俗,重情义轻生死B.狂放不拘,目空一切C.唯唯诺诺,毫无主见D.随和质朴,热情开朗好动答案:A解析:作品中刻画了一个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形象,故选A。

8.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线索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答案:B解析:小说叙事写人多用白描,以人物自己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形象,故选B。

9.《春天,遂想起》中,“江南”的象征含义不包括【】A.故乡记忆B.历代诗文典籍中的描述C.早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D.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诗中“江南”的象征意味不仅有对故乡的回忆,对历代诗文典籍的描述,还象征着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故选C。

最全017年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__历年真题

最全017年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__历年真题

2011年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七月派取得显著成就的两个方面是小说和()A. 散文诗B. 话剧C. 诗歌D. 报告文学答案:C2. 文坛上形成“王蒙热”是在20世纪()A. 50年代中期B. 70年代末C. 80年代初期D. 80年代中后期答案:C3. “古衣冠的小丈夫”出现于鲁迅小说()A. 《补天》B. 《理水》C. 《采薇》D. 《起死》答案:A4. 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走向成熟是在()A. 50年代前期B. 50年代后期C. 60年代D. 70年代答案:C5. 《预言》的作者是()A. 何其芳B. 李广田C. 卞之琳D. 戴望舒答案:A6. 吕宗桢和吴翠远形象出自张爱玲小说()A. 《倾城之恋》B. 《金锁记》C. 《十八春》D. 《封锁》答案:D7. 艾青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创作的诗是()A. 《煤的对话》B. 《黎明》C. 《笑》D. 《春》答案:D8. 对京派小说悲剧风格理解不正确的是()A. 微笑的悲剧B. 命运悲剧C. 社会压迫悲剧D. 人性悲剧答案:C9. 下列诗作中,艾青创作于延安时期的是()A. 《献给乡村的诗》B. 《播谷鸟集》C. 《旷野》D. 《北方》答案:A10. 徐志摩《婴儿》一诗的主题是()A. 歌颂爱情B. 歌颂大自然C. 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D.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鲁迅后期(1926年以后)创作的历史小说有()A. 《出关》B. 《采薇》C. 《起死》D. 《非攻》E. 《理水》答案:A^B^C^D^E^2. 师陀“果园城家族”中的知识分子有()A. 朱魁爷B. 葛天民C. 素姑D. 贺文龙E. 小茨儿答案:B^D^3. 王蒙下列小说中,属于“青春+革命”小说的有()A. 《青春万岁》B. 《活动变人形》C. 《最宝贵的》D. 《春节》E. 《悠悠寸草心》答案:A^C^D^E^4. 鲁迅小说中采用纯客观叙事的有()A. 《狂人日记》B. 《示众》C. 《阿Q正传》D. 《肥皂》E. 《起死》答案:B^D^E^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析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

2018年10月福建省自考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福建省自考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81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四大副刊”的是A.《学灯》 B.《京报副刊》 C.《晨报副刊》 D.《每周评论》2.将封建统治者痛斥为“四眼狗、独眼龙、烂脚阿二、缺嘴阿四”的作家是A.钱玄同 B.刘半农 C.陈独秀 D.李大钊3.《巴黎的鳞爪》的作者是A.徐志摩 B.梁绍文 C.冰心 D.孙福熙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泽泻集》的是A.《故乡的野菜》 B.《荔枝》 C.《谈酒》 D.《乌篷船》5.下列鲁迅杂文集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伪自由书》②《三闲集》③《且介亭杂文》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6.下列作家中,以细菌学科学小品为大众所熟悉,《细菌的衣食住行》的作者是A.董纯才 B.顾均正 C.高士其 D.贾祖璋7.关于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质,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发生过三次争论,第二次争论发生在A.上海 B. 北平 C.南京 D.延安8.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昆明杂文作家群的是A.闻一多 B.谢觉哉 C.吴晗 D.钱钟书9.为中国30年代方兴未艾的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好范例”,该作品是捷克著名报告文学家基希的A.《未来的秘密》 B.《战地日记》 C.《秘密的中国》 D.《洪流》10.报告文学作品《海上的遭遇》、《诺尔曼。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单选1.《倾城之恋》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B 白流苏2.《雨巷》的作者是 A 戴望舒3.百花文学产生的年代主要是A 五十年代4.百科全书式地展现中原社会生活的小说是()C 《黄河东流去》5.鼓动青年巴金不断探索真理的情感动力,主要来源于西方哪种思潮:C 无政府主义6.季玉洁是哪部小说的人物 C 《美丽》7.静女士是茅盾哪篇小说的主人公D 《幻灭》8.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 A 张爱玲9.提出诗歌“三美”主张的诗人是C 闻一多10.提出诗歌“散文美”主张的诗人是C 艾青11.下列作家中,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D 戴望舒12.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 A 林徽因13.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诗歌是C 《王贵与李香香》14.张大哥是老舍哪部小说的主人公B 离婚15.张思远是王蒙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C 《蝴蝶》16.“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撰文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C 林纾17.“新辞赋体”的开创者是D 郭小川18.《补天》的作者是 A 鲁迅19.《彷徨》收入鲁迅小说共 A 11篇20.《果园城记》的作者是B 师陀21.《虹》的女主人公是A 梅女士22.《画梦录》的作者是C 何其芳23.《甲寅》周刊的创办者是A 章士钊24.《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D 林徽因25.《莫须有先生传》的作者是C 废名26.《女神》出版于 A 1921年27.《倾城之恋》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B 白流苏28.《人•兽•鬼》的作者是B 钱钟书29.《莎扬娜拉》的作者是A 徐志摩30.《诗论》的作者是A 艾青3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作者A 何其芳32.《野蔷薇》是谁的作品B 茅盾33.《雨巷》的作者是 A 戴望舒34.《月牙儿》的作者是A 老舍35.《再别康桥》的作者是D 徐志摩36.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编《晨报副刊·诗镌》所提倡的诗体是D 格律体37.艾青早期的代表作是B 《大堰河我的保姆》38.百花文学产生的年代主要是A 五十年代39.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诗人的作家是A 老舍40.标榜为人生的写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是A 文学研究会41.长篇小说《长河》的作者是D 沈从文42.创造社于1921年7月成立于D 日本43.范柳原是张爱玲哪部小说的人物B 《倾城之恋》44.鼓动青年巴金不断探索真理的情感动力,主要来源于西方哪种思潮C 无政府主义45.贯穿《围城》情节始终的人物形象是B 方鸿渐46.贯穿《围城》情节始终的重要人物形象是 A 方鸿渐47.郭小川哪部作品显示了明显的性别意识B 《女性的豪歌》48.华老栓是鲁迅哪部小说的人物B 《药》49.季玉洁是哪部小说的人物C 《美丽》50.京派小说的发轫者是C 废名51.静女士是茅盾哪篇小说的主人公D 《幻灭》52.老舍创作的寓言体长篇小说是B 《猫城记》53.鲁迅称赞其作品“画出高门巨族精魂”的作家是B 凌叔华54.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现代小说是C 《狂人日记》55.鲁迅集中描绘看客形象的小说是C 《示众》56.七月派理论上的领导人物是D 胡风57.七月派作家中最有成就的小说家是A 路翎58.钱默吟是老舍哪篇小说中的人物D 《四世同堂》59.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A 张爱玲60.沈从文表现都市“阉寺性”问题的小说是 A 《八骏图》61.师陀小说中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是B 《谷》62.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D 朱湘63.诗集《石门集》的作者是A 朱湘64.诗集《死水》的作者是B 闻一多65.诗集《鱼目集》的作者是B 卞之琳66.愫细是张爱玲哪部小说的人物 A 《沉香屑•第二炉香》67.提倡“戴着镣铐跳舞”的诗人是B 闻一多68.提出“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作家是 A 胡风69.提出诗歌“非个人化”主张的诗人是C 卞之琳70.提出诗歌“三美”主张的诗人是C 闻一多71.提出诗歌“散文美”主张的诗人是C 艾青72.万昭华是巴金哪部小说的人物 A 《憩园》73.王蒙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C 《青春万岁》74.下列哪部小说是路翎创作的C 《燃烧的荒地》75.下列哪部小说是以土匪生活为题材的B 《长夜》76.下列哪部小说属于冯沅君创作的A 《旅行》77.下列哪部作品是丰村创作的C 《美丽》78.下列哪部作品是陆文夫的作品B 小巷深处79.下列哪部作品属于宗璞的A 《红豆》80.下列作家创作有百花文学作品的是A 李国文81.下列作家中,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D 戴望舒82.下列作品,属于废名的作品是 A 《桃园》83.小说《长夜》的作者是 A 姚雪垠84.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A 林徽因85.小说《上帝之梦》的作者是 A 钱钟书86.小说《我这一辈子》的作者是B 老舍87.小说《在悬崖上》的作者是C 邓友梅88.小说集《沉郁的梅冷城》的作者是C 东平89.印家厚是下列哪部小说的主人公C 《烦恼人生》90.岳之峰是王蒙哪部小说的人物 A 《春之声》91.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诗歌是C 《王贵与李香香》92.曾树生是巴金哪篇小说中的人物D 《寒夜》93.张大哥是老舍哪部小说的主人公B 离婚9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B 《沉沦》95.庄建非是下列哪部小说的主人公B 《不谈爱情》多选题1.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 A 孙舞阳C 章秋柳E 静女士2.下列诗人属于新月诗派的有 A 徐志摩B 陈梦家E 饶孟侃3.下列作品属于“百花文学”的有 A 《美丽》 B 《悬崖上》D 《小巷深处》4.下列作品,属于沈从文的是 A 《长河》 B 《月下小景》D 《萧萧》5.巴金家庭小说的风格 A 寓激情于平淡 B 丰厚C 真切6.巴金作品中采用家庭题材的小说有A 《憩园》B 《家》D 《春》E 《寒夜》7.老舍塑造的城市贫民形象有A 剃头匠孙七B 小福子D 祥子8.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有 A 张大哥B 祁老太爷D 牛老者E 祈瑞宣9.老舍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有A 张天真B 马克同D 祁瑞丰10.鲁迅小说中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有 A 高而础C 四铭11.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 A 孙舞阳C 章秋柳E 静女士12.世界现代文学中和方鸿渐这个“围城人”相似的现代人形象有A 乔伊斯笔下的“反英雄”B 荒诞派戏剧中的“等待者”C 新小说中的“走向死亡的人”D 卡夫卡笔下的“变形人”E 存在主义文学中的“局外人”13.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有 A 杂文般的随意性 B 急促的节奏D 鲜明的主观色彩14.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编》的有 A 《非攻》C 《不周山》D 《理水》E 《出关》15.下列人物属于《围城》的有A 赵辛楣B 方鸿渐D 孙柔嘉16.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A 《我底记忆》B 《望舒草》C 《灾难的岁月》D 《望舒诗稿》17.下列诗集属于闻一多的有B 《红烛》C 《死水》18.下列诗人属于新月诗派的有A 徐志摩B 陈梦家E 饶孟侃19.下列作家属于汉园三诗人的有A 李广田C 何其芳E 卞之琳20.下列作家属于河南作家的有 A 冯沅君 B 徐玉诺E 姚雪垠21.下列作家属于七月派的有A 冀汸B 柏山 C 贾植芳D 东平22.下列作家属于现代派诗的有 A 戴望舒 B 卞之琳C 何其芳23.下列作品,属于沈从文的是 A 《边城》 B 《萧萧》 C 《丈夫》24.下列作品,属于沈从文的是A 《长河》B 《月下小景》D 《萧萧》25.下列作品属于“百花文学”的有A 《美丽》B 《悬崖上》D 《小巷深处》26.下列作品属于张爱玲创作的有 A 《封锁》 B 《沉香屑•第二炉香》 C 《流言》 D 《传奇》27.徐志摩的诗歌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 对爱情的细腻表现D对自然人生的深刻体悟 E 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批判28.徐志摩诗歌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 借助美妙意境传达诗情B 借助内在激情实现音乐美C 独特的语言风格D 诗体方面多向追求简答:1.《故事新编》的特点。

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00812

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00812

全国自考2010年4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朱湘C. 徐志摩D. 戴望舒答案:B2. 《梦之谷》是下列哪个作家的作品【】A. 萧乾B. 废名C. 师陀D. 汪曾祺答案:A3. 翠翠是沈从文哪部小说的主人公【】A. 《长河》B. 《牛》C. 《丈夫》D. 《边城》答案:D4. 鲁迅小说《示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A. 看客形象B. 农民形象C. 知识分子形象D. 卫道士形象答案:A5. 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是【】A. 东平B. 路翎C. 柏山D. 贾植芳答案:B6. 曾树生是巴金哪部小说的主人公【】A. 《家》B. 《憩园》C. 《寒夜》D. 《第四病室》答案:C7.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徐志摩C. 何其芳D. 废名答案:B8. 《烦恼人生》的作者是【】A. 池莉B. 王蒙C. 邓友梅D. 宗璞答案:A9. 下列哪部小说是陆文夫创作的【】A. 《红豆》B. 《在悬崖上》C. 《美丽》D. 《小巷深处》答案:D10. 《金锁记》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A. 白流苏B. 曹七巧C. 葛薇龙D. 曼桢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编》的有【】A. 《非攻》B. 《理水》C. 《奔月》D. 《铸剑》E. 《起死》答案:A^B^C^D^E^2. 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A. 《我底记忆》B. 《石门集》C. 《望舒诗稿》D. 《灾难的岁月》E. 《三秋草》答案:A^C^D^3. 下列属于师陀创作的小说有【】A. 《谷》B. 《无望村的馆主》C. 《桃园》D. 《结婚》E. 《马兰》答案:A^B^D^E^4. 《围城》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A. 方鸿渐B. 赵辛楣C. 唐晓芙D. 孙柔嘉E. 白流苏答案:A^B^C^D^5. 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有【】A. 赵四B. 张大哥C. 李子荣D. 钱默吟E. 丁二爷答案:A^C^D^E^6. 茅盾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A. 孙舞阳B. 章秋柳C. 慧女士D. 赵惠明E. 梅女士答案:A^B^C^D^E^7. 京派小说家的风格有【】A. 浓厚的传奇性B. 深沉的抒情性C. 微笑的悲剧D. 强烈的社会批判E. 歌颂英雄行为答案:A^B^C^8. 巴金描写封建性大家庭的小说有【】A. 《激流三部曲》B. 《憩园》C. 《寒夜》D. 《火三部曲》E. 《第四病室》答案:A^B^9. 艾青作品中属于"土地"系列的诗篇有【】A. 《死地》B. 《复活的土地》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 《我爱这土地》E. 《火把》答案:A^B^C^D^10. 下列作品属于张爱玲的有【】A. 《传奇》B. 《十八春》C. 《流言》D. 《秧歌》E. 《结婚十年》答案:A^B^C^D^三、填空题1. 《第七连》是的作品。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第一章鲁迅: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第二章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第三章老舍小说的市民世界 第四章巴金的家庭小说 第五章新月派诗人研究第六章忧郁的诗魂:艾青的诗歌创作第七章京派小说研究 第八章现代派诗人研究第九章张爱玲的生存体验及其小说创作第十章病态文明的病态产儿:《围城》的现代性分析 第十一章七月派小说的研究 第十二章《重放的鲜花》研究 第十三章郭小川诗歌研究 第十四章王蒙小说研究 第十五章池莉小说研究第十六章20世纪河南小说研究年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笔名,在日留学期间,初步形成了立人和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思想,1923年15篇小说《呐喊》,1926年11篇小说《彷徨》,1936年8篇小说《故事新编》,另有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2、启蒙主义思想使鲁迅走上了文艺道路,成为他创作小说的出发点,使现代小说从根本上摆脱了小说作为闲书和传统角色,也使现代小说避免走上为艺术而艺术的歧路。

启蒙主义的观点决定了鲁迅在取材上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对(1)以单个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出现,身份通常是农民(雇工、帮工),如闰土、祥林嫂、阿Q 、爱姑;下层市民,如华老栓;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封建知识分子,如孔乙己、陈士成。

(2)以群像形式出现的看客,他们赏玩咀嚼他人的苦痛,与封建权势者一道形成有着荒诞意味的无主名杀人团,如《药》里面的看客,《明天、祝福、孔乙己》中的鲁镇人,示众则集中描绘了看客们的丑恶嘴脸。

启蒙者是铁屋中的少数觉醒者,被愚昧民众视为狂人,其具体身分是革命者、先进知识分子。

封建卫道士形象,如《高老夫子》高尔础、《肥皂》四铭,他们鼓吹封建三纲五堂、三从四德。

封建官僚、地主、乡绅等权势者形象,如赵太爷、鲁四老爷、七大人、丁举人,他们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与体现者,以手中权势对下层民众进行残酷侮辱与迫害。

具有了乡土品格。

在小说中,鲁迅不但展示他们外部生活的艰辛与不幸,更揭示出他们精神上的病痛;在表现封建政治经济制度施加给他们肉体的伤害外,更关注封建意识形态对他们精神上更严重的侵害。

10月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子夜》出版于哪一年?A. 1928年B. 1932年C. 1933年D. 1936年2. 翠翠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 《子夜》B. 《边城》C. 《神巫之爱》D. 《长河》3. 萧红最后一篇小说作品《小城三月》完成于A. 1935年B. 1938年C. 1940年D. 1940年4. 下列哪一部作品称得上是分析心理小说?A. 《金锁记》B. 《在其香居茶馆里》C. 《梅雨之夕》D. 《子夜》5. 散文《匆匆》的作者是A. 周作人B. 冰心C. 朱自清D. 俞平伯6. 以长篇小说《桥》而被周作人大为称道的小说家是A. 废名B. 俞平伯C. 沈从文D. 老舍7. 曾经评价《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是大胆的描写,至少在中国那时的女性作家中是大胆的”的作家是A. 鲁迅B. 茅盾C. 瞿秋白D. 林语堂8. 发表于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并收入小说集《呐喊》的鲁迅作品是A. 《故乡》B. 《孔乙己》C. 《阿Q正传》D. 《伤逝》9. 小说集《南行记》是下列哪位作家创作的?A. 柔石B. 老舍C. 萧红D. 艾芜10. 下列创作了散文集《空山灵雨》的作家是A. 废名B. 沈从文C. 萧红D. 许地山11. 《昨日之歌》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集?A. 徐志摩B. 冯至C. 闻一多D. 卞之琳12. 下列哪一位诗人是“九叶”诗派的诗人?A. 卞之琳B. 牛汉C. 郑敏D. 绿原13. 欧阳予倩《屏风后》是一出A. 独幕剧B. 三幕剧C. 四幕剧D. 五幕剧14. 诗篇《沉钟》的作者是A. 艾青B. 郑敏C. 袁可嘉D. 冯至15. 赵树理小说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创作于A. 1942年B. 1943年C. 1945年D. 1947年16. 元茂屯是下列哪一部小说中故事展开和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A.《林家铺子》B.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暴风骤雨》D. 《春桃》17. 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最初发表于A. 《小说月报》B. 《创造》季刊C. 《创造周报》D. 《现代》18.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运用了“哲理剧”形式创作的散文?A. 《乌蓬船》B. 《山中避雨》C. 《汽车》D. 《过客》19. “我们的意志如烟囱般高耸,我们的团结如皮带般坚韧,我们转动着地球,我们抚育着人类的运命!”以上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之手?A. 殷夫B. 闻一多C. 田间D. 臧克家20. 刘向高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名优之死》B. 《春桃》C. 《超人》D. 《梅雨之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精讲6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精讲6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精讲6(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第十四章王蒙小说研究王蒙的代表作品【P294/选择】1、《小豆》(1955)、《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1956)。

2、复出之后,连续出版了小说集《深的湖》、《冬雨》、《在伊犁》、《星球奇遇记》、《我又梦见了你》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等。

一、从“初恋的情诗”到“深沉的布礼”:艺术主张及其变化(一)王蒙小说两个创作阶段内容与风格的变化以1978年为界,可以把王蒙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1、王蒙创作前期的“青春+革命”风格【P295/选择/简答】(1)第一类以《青春万岁》为代表,其中包括短篇小说《小豆》、《春节》等作品。

这一类作品的风格与《青春万岁》里的那一群天真烂漫的青年学生非常相似,身上奔突着青春的激情,给人突出的感觉是单纯、透明而热情。

(2)第二类作品以《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为代表,其中包括复出后创作的《悠悠寸草心》等作品。

这一类作品的风格跟《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的林震、赵慧文的性格极为相似,也具有单纯、透明、热情的特征,但由于他们涉世更深,见识更广,思想也更趋成熟,因此,在他们的思绪中常常流溢出一些淡淡的“惆怅和困惑”。

2、1978年以后王蒙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P295-P296/选择/简答】王蒙认为自己创作的真正起步是从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布礼》之后。

在经过一番寻找之后,王蒙把自己的一批新作掷向文坛,《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春之声》、《海的梦》、《蝴蝶》等作品像一连串的炸弹,在文坛上掀起一阵轩然大波,尤其是在青年读者中引起了更加强烈的反响。

(二)王蒙艺术主张的变化【P297/简答/论述】1、文学的社会功能(1)青年时代的王蒙对“文学干预生活”说法是极力推崇的。

(2)后来王蒙认为文学非但不能干预生活,而生活却常常干预文学。

文学的功能只能“干预”人的心灵,它的作用只有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之后才能显示出来。

2015年10月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2)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2015年10月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2)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2015年10月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2)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81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最早提出“文学散文”概念的是A.林语堂B.周作人C.刘半农D.钱玄同2.鲁迅在《两地书》中说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A.社会批评B.艺术批评C.恶俗批评D.真话批评3.《语丝》创刊于A.1921年B.1922年C.1923年D.1924年4.下列作品中,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的是A.《燕郊集》B.《听潮梦语》C.《北方的原野》D.《还乡记》5.“杂志年”是指A.1933年B.1934年C.1935年D.1936年6.庐隐和李唯建的书信集是A.《云鸥情书集》B.《南归情书集》C.《昨夜》D.《择偶记》7.冰心、郭沫若、徐祖正、郑振铎都写过的一部同题作品是A.《往事》B.《归航》C.《山中杂记》D.《乡村杂记》8.现代散文史上,较早反映东北问题的散文是王统照的A.《离散集》 B.《北国之春》C.《青纱帐》D.《城下集》9.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A.萧军B. 鲁彦C.萧红D.李辉英10.1933年在《申报》首倡传记文学的是A. 闻一多B.巴金C.郁达夫D.盛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卷
(课程代码00812)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最早提出“文学散文”概念的是
A.林语堂B.周作人C.刘半农D.钱玄同
2.鲁迅在《两地书》中说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
A.社会批评B.艺术批评C.恶俗批评D.真话批评
3.《语丝》创刊于
A.1921年B.1922年C.1923年D.1924年
4.下列作品中,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的是
A.《燕郊集》B.《听潮梦语》C.《北方的原野》D.《还乡记》5.“杂志年”是指
A.1933年B.1934年C.1935年D.1936年
6.庐隐和李唯建的书信集是
A.《云鸥情书集》B.《南归情书集》C.《昨夜》D.《择偶记》
7.冰心、郭沫若、徐祖正、郑振铎都写过的一部同题作品是
A.《往事》B.《归航》C.《山中杂记》D.《乡村杂记》8.现代散文史上,较早反映东北问题的散文是王统照的
A.《离散集》 B.《北国之春》C.《青纱帐》D.《城下集》
9.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
A.萧军 B. 鲁彦C.萧红D.李辉英10.1933年在《申报》首倡传记文学的是
A. 闻一多B.巴金C.郁达夫D.盛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王统照把散文称为“纯散文”,并把它分为下列哪几类?
A.叙述的散文B.描写的散文C.激动的散文D.说明散文E.时代的散文12.冰心作品的表现主题主要有
A.母爱 B. 儿童爱C.自然爱D.人生哲理E.家国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