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南

合集下载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2021年9月1日修订) 编写:李吉彪审核:李庆亮批准:徐立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 2021年9月1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教学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的入门课程,教学内容以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原则.1.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2.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3.常用DOS命令的使用;4.掌握汉字编码的概念,熟练掌握一种Windows 2000下的汉字输入方法;5.熟练使用Windows2000操作平台;6.基本掌握Office 2000的主要软件Word 2000 ,Excel 2000和PowerPoint 2000的使用方法;7.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常识,熟练使用Internet,可以在网上查询信息,电子邮件;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应用. 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应用.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4学时) 教学内容:1.计算机发展历史简介;2.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3.计算机的系统概述;4.计算机系统的组成;5.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6.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7.计算机软件系统;8.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9.数制与编码; 10.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应用领域及性能指标;进制计数制的概念及数制之间的转换;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如ASCII和汉字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如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输入和输出设备等;微机系统的基本硬件配置;微机系统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 掌握:计算机的分类;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第2章磁盘操作系统 (4学时) 教学内容:1. 磁盘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磁盘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分类;3.磁盘文件;4.常用DOS命令; 5.汉字输入方法;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磁盘操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磁盘操作系统的分类,文件的概念及目录结构,DOS有关目录,文件,磁盘等常用操作命令,汉字输入方法. 掌握: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第3章 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6学时) 教学内容:Windows2000的基本概念; Windows2000安装,启动,关闭; 3.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4.Windows 2000的文件与磁盘管理;5.Windows 2000的任务管理;控制面板;6.中文输入法的设置.7. Windows XP安装,启动,关闭;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Windows 2000的安装与启动;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如桌面,窗口,对话框,任务栏,菜单,快捷方式和剪贴板的使用;W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文件管理和程序管理,如文件夹的概念,文件与文件夹管理,磁盘管理,启动与退出程序,\回收站\的使用等;控制面板的使用,如桌面设置,添加/删除程序,打印机设置,输入法设置,日期/时间等设置.掌握:Windows 2000的文件的新建,打开和保存;控制面板中的声音,添加新硬件等设置;系统工具\磁盘清理程序\磁盘扫描程序\磁盘碎片整理程序\附件\画图\记事本\的使用.了解:Windows XP的有关知识;Windows 2000面板中的鼠标和键盘,区域设置等;写字板,多媒体的简单使用.第4章 Word 2000文字处理软件(6学时) 教学内容:1. Office 2000应用程序简介;2.Word 2000的基本操作;3.Word 2000的文本录入;4.编辑Word2000文档;5.编排Word2000文档;6.Word2000页面设置与打印;7. Word2000图形处理;8.Word2000表格处理; 9.Word2000工具使用.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 汉字输入方法及特殊符号的输入;Word 2000窗口的基本组成;文档的编辑,如插入,修改,删除,查找,替换,移动,复制,自动更正和自动图文集等;文档排版技术,如字符格式化,段落处理,边框和底纹,项目符号和编号,题注,注释和书签,分栏,样式和模板的使用等;视图概念,如页面视图,普通视图和大纲视图的使用;绘制图形和图文混排,如文本框和图文框的使用等;文档管理,如文档的新建,打开和存储,文档类型的转换,文档打印,页面设置等.掌握:Office 2000的安装,启动与退出;表格处理,如建立表格,表格线的格式化处理;单元格,单元格的合并,拆分,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插入删除行和列;编辑表格的数据,设置数据的格式,设置数据在单元格中的对齐方式等;艺术字的处理.了解:office2000的概念;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第5章 Excel200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6学时) 教学内容:1.Excel 2000的基本知识及工作表操作;2.工作表的编辑;3.工作表的格式化;4.工作表的计算;5.数据管理与分析;6.图表及打印工作表.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Excel 2000的启动和退出方法;Excel 2000窗口的基本组成;工作簿的打开,保存及关闭;工作表的管理;工作表的编辑,如选择,移动,复制,删除,查找与替换,填充等;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数据格式化,如数据格式,对齐方式,条件格式的设置和自动套用格式;数据图表化,图表的建立和编辑;数据清单的创建,编辑,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的操作;页面设置,打印区域设置,打印工作表. 掌握:公式出错信息;保护工作表;样式;打印预览. 了解:Excel2000的安装和运行环境.第6章 PowerPoint 2000幻灯片制作软件(4学时) 教学内容: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2.编辑演示文稿;3.放映演示文稿;4.演示文稿的打包与打印.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PowerPoint 2000窗口的基本组成;PowerPoint提供的各种视图的特点;演示文稿的创建和编辑,包括文本,剪贴画,图形和声音的处理;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如字符格式化等;设置动画和切换效果;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超级链接和动作按钮的设置;幻灯片放映;页面设置和打印.掌握:母版,背景,设计模板,配色方案的设置和应用;设置演示文稿中对象的格式;自定义放映;排练计时;演示文稿的保存.了解:表格,图表,组织结构图的创建;演示文稿的打包. 第7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4学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概念;2.网络接入方式及配置;3.Internet概述;4.IE6.0的使用;5.FTP的下载与上传;6.电子邮件E-MAIL.7. 常用工具软件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网络的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如ISO/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TCP/TP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局域网构成,网络间互联设备;连入广域网;Internet基本知识,IP地址和域名;连接因特网;Internet上的服务;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Outlook Express的使用,如邮件的收,发等操作.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常用网络操作系统;FTP,BBS的功能和使用. 了解: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第三部分实验环节第八章操作实训 (26学时)具体操作要求按教材\第8章操作实训\进行.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7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7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7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成教学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是大学成人专科、专升本科阶段各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应用的必修课程,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

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2.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

本课程属于课时比较多、量大面广的通识课程。

教育部早在 1994年就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制定了明确目标,为了使学生具备21世纪需要的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教育部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

由于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该门课程都普遍受到了重视。

该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及其常用办公集成软件、Internet 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并在综合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诸方面均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3.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层次:(1)具备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南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南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南1.学习须知1.1课程的性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微型进行组装与维护,能进行办公自动化处理,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具备在互联网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Ⅰ考试。

为其后续的专业课程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凸显课程基础性地位与工具性作用。

1.2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

(1)知识培养: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及安全使用方法;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多媒体、网络和Internet的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较快速度的文字录入能力;能正确组装微机,正确设置CMOS 参数,并能对硬盘进行分区和高级格式化操作,能简单的硬件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安装和维护Windows XP,能使用Windows XP进行文件管理和进行系统设置;能进行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使用,具备使用Office软件进行文字编辑、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等办公自动化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利用Internet搜索信息和进行网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3)素质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1.3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学会使用现代办公设备,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通信手段和应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类本科专业总学时/学分: 40 /2.5 理论学时:20 实践学时:20一、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础课程。

设置课程的任务是了解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不仅可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各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明确进一步学习的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常用操作方法。

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安全和计算机安全等内容。

从宏观上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课程考核办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取自学和上课相结合形式,具体如下:(1)在新生入学后,由学生本人提出免修课程考试申请,以所在学院为单位汇总报教务处,教务处审核同意后,由课程承担单位在期末考试之前对该部分学生组织考试,考试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由计算机工程学院安排教师出A、B卷(8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4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在中午或者晚上组织考试;操作题采用安徽省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考试题库中的操作部分(打字10分、windows 8分、word 18分、excel 14分、ppt 10分,共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在中午或晚上组织考试,两部分成绩合并成综合成绩,作为学生该门课程成绩,60分及格。

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修该课程,取得该门课的学分。

对未通过考试以及已经通过考试的学生对自己成绩不满意者,可以参加后期课程学习,再参加考试。

(2)对未通过考试以及已经通过考试的学生对自己成绩不满意者,可以分专业分学期在2-3学期参加该门课程学习。

理论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公布的课程教学大纲所列知识点自学,也可以学习网上课程资源;实践操作学习,计算机工程学院组织教师在晚上或周末在机房进行指导。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计算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能,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本课程将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包括打字、文件管理、网络浏览等。

2、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使用,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排版、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

3、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安全知识,能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等。

2、操作系统: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设置。

3、办公软件:介绍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技巧。

4、网络应用:介绍常见的网络应用如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网络搜索等,并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安全知识。

5、信息安全: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的技巧和方法,如密码设置、安全浏览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上机实践等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和平时表现等。

其中,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的使用技巧和能力;平时表现则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等。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南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南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南1.学习须知1.1课程的性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微型进行组装与维护,能进行办公自动化处理,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具备在互联网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Ⅰ考试。

为其后续的专业课程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凸显课程基础性地位与工具性作用。

1.2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

(1)知识培养: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及安全使用方法;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多媒体、网络和Internet的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较快速度的文字录入能力;能正确组装微机,正确设置CMOS 参数,并能对硬盘进行分区和高级格式化操作,能简单的硬件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安装和维护Windows XP,能使用Windows XP进行文件管理和进行系统设置;能进行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使用,具备使用Office软件进行文字编辑、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等办公自动化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利用Internet搜索信息和进行网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3)素质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1.3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学会使用现代办公设备,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通信手段和应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开篇导学资料(实施方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开篇导学资料(实施方案)

[在此处键入]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施方案
2015年9月
一、课程简介:
学分情况:4学分
学时安排:理论学时48,上机学时12
二、课程性质:大连理工大学网络学院必修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高等教育必修的课之一。

这门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基础课,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课程,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详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与概念,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三、课程教材:
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冯博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3版。

2.《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大连理工大学吕盈老师讲解,请同学们予以参考。

四、教学过程:观看课件的课程讲解、自学平时作业网上课程辅导答疑(网上讨论)考试
五、教学特点:
(1)该课程是一门基础的计算机类课程,适合各层次的学生学,通过当前流行的软件版本Windows XP和Office 2003的讲解,加
深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了解。

该课程涉及面广,包括计算机
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知识、Office软件操作技术、网络基础及
应用等基础知识。

(2)这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

这门课程不但讲述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同时也详细介绍了各种操作技能,加
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环节,学习的内容可操作性强,简单
易学。

(3)这门课程需要上机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用性,通过上机练习,才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1。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学习指导一、编写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校各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指法及汉字录入、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系列软件、因特网基本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中英文录入能力、系统软件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法,能够根据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配置计算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掌握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微型机的概况和组成。

●了解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指法,熟悉两到三种汉字输入方法。

●理解中文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等的使用方法。

●理解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Office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知识,掌握网上查询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使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实践环节,多上机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掌握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适应的专业和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它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学习比较合适。

对于计算机专业可安排在第一学期学习。

4.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计算机课程的入门课程,它的后继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或《数据库·2·《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与学习指导及应用》或《VB程序设计》。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学时:90(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30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是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各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2、计算机系统组成3、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4、计算机的软件系统5、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6、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7、计算机中的数制基本概念8、数制转换方法(*)9、数据编码方法(*)10、指令与程序设计语言11、多媒体技术12、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学要求: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功能4、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5、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6、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7、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制基本概念及了解其转换方法8、了解计算机中的数字、字符及汉字的编码9、了解计算机中的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10、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及使用11、了解计算机中病毒及防治知识第二章中文Windows2000操作系统教学内容:1、W indows2000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W 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系统3、W indows2000系统环境设置4、W indows2000附件的使用5、中文输入法的设置与使用6、W indows2000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Windows2000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了解掌握Windows2000对硬件配置的要求;掌握Windows2000的启动、退出及桌面的组成。

2、掌握Windows2000鼠标、键盘的操作方法;掌握Windows2000中窗口、菜单及对话框的组成及操作使用方法3、掌握Windows2000资源管理器的概念、启动及退出;掌握Windows2000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及操作使用方法;掌握Windows2000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更名及属性的设置;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及有关磁盘的操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专业学时:8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071101执笔人:李绍中审定人:贺平说明部分一、前言《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第一门接触计算机的课程,它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有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信心的培养,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所以,对计算机类专业来说,开好该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地位与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Windows下使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字表处理、数据处理和Internet应用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中文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掌握常用的DOS命令使用3.具有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4.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5.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和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进行图文处理的方法6.熟练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7.掌握中文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四、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宜采用“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模式,教学尽可能安排在机房进行。

另外,本门课程以参加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为结业考试,所以老师应认真研究往届考题,教学中加强针对性。

文本部分一、课程教学内容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2.机中信息的编码及数的表示3.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4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多媒体文件类型;5.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病毒防治;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模块二中西文录入1、正确的打字姿势;2、常用汉字输入法。

模块三中文Windows 20001.Windows 2000的特点、工作环境以及启动和退出;2.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3.Windows 2000的文件管理;4.Windows 2000中控制面板的使用;5.Windows 2000常用附件程序的使用;6.Windows 2000中联机帮助的使用7.Windows 2000中的计算机管理8.Windows 2000中的程序管理模块四WORD 20001.WORD 2000简介;2.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3.文档编辑、排版和打印;4.表格制作与处理;5.图文混排;6.邮件合并的使用;7.模板和样式的使用8.大纲视图的使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04)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04)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英文课程名称: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课程编号: 1701101总学时:64 (其中理论课学时:34 实验或上机学时:30 )总学分:4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所有本、专科学生开课单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执笔人:郭爱章审校人:李爱民一、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数据、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计算机技术概述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十、二、八、十六);信息的编码。

第四节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功能;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征;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

第五节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分类;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常见微型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第六节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概念;多媒体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第一节操作系统概述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发展、主要特性、基本功能及几种典型操作系统。

第二节 Windows2000概述介绍Windows2000的版本、特征及安装。

第三节 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Windows2000的启动和关机;Windows2000的桌面组成;鼠标器的基本操作;Windows2000的窗口组成及基本操作;剪贴板的操作。

第四节 Windows 2000的文件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命名规则;文件管理的环境(我的电脑、资料管理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磁盘管理;利用控制面板设置常用项目;Windows2000的几个常用附件的使用。

第三章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 2000第一节字处理软件概述介绍字处理软件的发展;典型字处理软件概述。

第二节 Word 2000概述Word 2000的主要功能;Word 2000的窗口组成;Word 2000的联机帮助。

计算机文化基础输入和编辑学习计划

计算机文化基础输入和编辑学习计划

计算机文化基础输入和编辑学习计划1. 介绍计算机文化基础
- 计算机文化概念
- 计算机文化的重要性
- 计算机文化的主要内容
2. 输入技能培养
- 键盘布局和功能
- 正确的打字姿势和手指位置
- 盲打练习和提高打字速度的方法
- 输入法的选择和使用
3. 文档编辑基础
-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 文档的创建、保存和打开
- 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格式化
- 插入图片、表格和其他对象
4. 高级文档编辑技能
- 页面设置和版式编排
- 样式的应用和管理
- 目录和交叉引用的创建
- 文档的审阅和跟踪修订
5. 演示文稿制作
- 幻灯片的创建和管理
- 幻灯片母版和版式设置
- 插入多媒体元素
- 演示文稿的排练和演示技巧
6. 计算机文化实践
- 输入法练习和打字测试
- 文档编辑综合实践
- 演示文稿制作实践
- 小组合作项目
7. 计算机文化发展趋势
- 新兴输入技术
- 云端文档处理
- 人工智能在文本处理中的应用
- 计算机文化的未来展望
通过这个学习计划,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输入和编辑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计算机基础-和-基本操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计算机基础-和-基本操作
35
二、常用进制及有关概念 (5)
3.十进制转换为非十进制 例:将十进制数105.125转换成二进制。 1)整数部分 [取余法] 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除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直到商 为0,取其余数 。
36
二、常用进制及有关概念 (6)
第一步:将十进制数105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或十六进制、 八进制)。
计算机又被称为“电脑”,英文名称Computer。
4
一、什么是计算机 (2)
5
二、计算机的发展 (1)
1.第一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父 第一台计算机ENIAC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诞
生于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希莱和埃克等人研 制出并使用,直至1955年10月,服务9年多。
ENIAC是一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使 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和6000个开 关,耗电150千瓦,每秒钟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但是它的出 现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创举,至此,人类开始步 入信息时代。ENIAC是第一台正式投入运行的计算机,但它 还不具备现代计算机在内存储程序的主要特征。
9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计算机规模大小分类 巨型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
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10
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计算机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智能 6、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11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3
二、常用进制及有关概念 (3)
4)不同进制数的分解表示法 数 = ∑基×权
例: (1101.11)2 =1×23 +1×22 +0×21 +1×20 +1×2-1 +1×2-2 (17.8)10 =1×101 +7×100 + 8×10-1 (17.8)16 =1×161 +7×160 +8×16-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说明书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说明书
备注
1.开学一周内,班长将其姓名、联络电话、手机以e-mail传给任课老师。
2.若以e-mail与老师联络时,请于主题处注明您的班级、姓名及事由等。
3.修读本课程的同学均应准时到课,若无法准时前来,应有请假条。
系主任签名:分管教学院长签名:__________
年月日 年月日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说明书
一、主讲教师信息
姓名
性别

学历
研究生
职称
讲师
研究方向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工作单位
体育学院
讲授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史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二、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计算机文化基础
先修课程
英文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Culture
课程性质
基础课
学时/学分
32/2
三、教学资源
指定教材
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山东省教育厅组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山东省教育厅组编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教学网站
四、教学信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office2003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网络应用和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和操作水平。
3.3 Word 2003的基本操作
实实验室
周一3.4节、5.6节
周二1.2节、3.4节
第6周
第三章:字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软件Word 2003
3.4文档格式化与排版;
3.5表格制作
实实验室
周一3.4节、5.6节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一、计算机定义1、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存储、处理数据及控制机器的电子装置,是一门把逻辑思维与数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利用电子设备表现出来的实际技术。

它的核心功能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组成的,以机器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运算与控制,并可再加上某些类似人工智能的神经元网络等配件功能,可实现自动控制及自动逻辑判断。

2、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当时曾有英国人Charles Babbage等提出了提出“利用机械设备来表示及解决数学中的问题”的想法。

1939年,美国科学家Atanasoff和Berry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ABC”的研制,并在1943年完成了基本的系统设计和协作程序,使用该计算机成功解决了指数方程的计算问题。

从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创新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存储、处理数据及控制机器的电子装置,发展到实现媲美人类智能的一体化系统。

二、计算机文化1、定义计算机文化是指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应用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使计算机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化形态。

它可以包括各种新的利用计算机的方法,如计算机网络、电脑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等。

2、计算机文化的作用(1)增强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有利于普及新技术,促进社会进步。

(2)发展个人自由和社交交流能力,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获取资讯和扩展人际关系网络的机会。

(3)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计算机文化不仅发挥重要作用于现代工业生产,而且还在关键的科学研究领域发挥了积极者作用,有利于把科学技术发展到全新的境界。

(4)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从娱乐到商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文化领域的变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计算机文化的规范1、坚持原则计算机文化使用者需要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尊重他人、尊重自然,不得损害他人权利和社会公德,不得散播不良信息,律己守法、文明行事。

《计算机文化基础》开篇导学资料(学习方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开篇导学资料(学习方案)
22周考试
周次
课 程 内 容
辅导资料
参 与 学 习 环 节
章节
知识点
每周上传一篇
作业环节
答疑环节机
1
第一章
第1节
(2学时)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应用范围
第六周发布三次在线作业
根据学院统一安排
课程论坛答疑
2
第一章
第2—3节
(2学时)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软硬件的关系,二进制
15
第四章
第1节
(3学时)
计算机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结构,网络协议三要素,TCP/IP协议,域名
16
第四章
第2节
(3学时)
通过局域网连接Internet,测试TCP通信
17
第四章
第3节
(3学时)
电子邮件的收发,搜索引擎工作的方式
1学时
18
课程难点内容总结
对课程中重点难点内容归纳总结
19-
21
答疑与总复习
1学时
9
第三章
第2.1—2.2节(3学时)
Excel窗口,Excel的启动和退出,工作薄的建立,工作薄的编辑
1学时
10
第三章
第2.3—2.4节(3学时)
单元格的设置,行高和列宽的设置,条件格式的设置,函数和公式的使用方式
1学时
11
第三章
第2.5—2.7节(3学时)
数据筛选,数据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图表的设置,工作表的打印
3
第二章
第1—2节
(2学时)
Window XP的启动,文件与文件的操作,窗口和对话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指南1.学习须知 (2)1.1课程的性质 (2)1.2课程的教学目标 (2)1.3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2)1.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3)2.学习指南 (3)2.1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3)2.2课程的实施方案 (4)2.3课程的学习要求 (4)2.4课程的学习思路与方法 (4)2.5学习路径与模式 (5)2.6课程资源导航 (7)2.8学习网站 (10)1.学习须知1.1课程的性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微型进行组装与维护,能进行办公自动化处理,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具备在互联网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Ⅰ考试。

为其后续的专业课程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凸显课程基础性地位与工具性作用。

1.2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

(1)知识培养: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及安全使用方法;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多媒体、网络和Internet的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较快速度的文字录入能力;能正确组装微机,正确设置CMOS 参数,并能对硬盘进行分区和高级格式化操作,能简单的硬件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安装和维护 Windows XP,能使用Windows XP进行文件管理和进行系统设置;能进行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使用,具备使用Office软件进行文字编辑、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等办公自动化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利用Internet搜索信息和进行网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3)素质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1.3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学会使用现代办公设备,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通信手段和应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及拆装、局域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微机系统的简单维护。

(3)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Windows的基本概念以及Windows 的安装和基本操作。

(4)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具备现代办公自动化的基本要求和能力。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了解Internet网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浏览器浏览和下载相关信息;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为适应不同需要,会配置浏览器中的常用参数。

(6)了解常见网络服务与应用,会申请电子邮箱,能收发送电子邮件;进行网络论坛和撰写你的博客;能使用网络电话和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能进行网上学习、网上购物、网上求职和网上银行等。

1.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做本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很大程度上是进行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是作为本专业开设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前期入门课程。

同时,本课程也是实用性十分强的应用性课程。

除必要的基本知识外,十分强调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以参加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考试为考核标准。

建议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Ⅰ级。

2.学习指南2.1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由基础模块与差异化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教学学时为80学时。

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可根据不同专业具体要求进行内容选择,调整教学学时。

2.差异化模块是根据本专业需求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或专项能力的训练,采用实训专用周的形式进行教学,时数为30学时。

2.2课程的实施方案本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2.3课程的学习要求(1)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要点(2)学会知识的归纳与总结(3)加强实践训练,规范地和安全地操作计算机,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4)多做市场调查, 结合实际,学以致用(5)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开展自主性学习2.4课程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从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不仅课程内容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还在教学方式上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点,课程在教学中更多的基于行动导向,设计了典型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多媒体手段、电子教案、课程网站等手段进行教学,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程中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主动学习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身为主、主动学习、强化能力、服务专业、适应社会”的思想意识,注重学习主动和学习方法的融合,融“学、做”为一体,以自身为主,将教师的给出工作任务作为是对整个学习或工作的过程进行发动,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实践空间。

(2)依托典型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清楚自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专项能力从实际问题出发,对给出的典型的学习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注意弄清完成任务时,自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专项能力,形成循序渐进。

(3)熟悉课堂教学采用“六步教学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课程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线”的原则。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构建“工作过程完整” 的学习过程,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学习过程。

教学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为:咨询:了解任务的要求;决策:明确实现任务手段与方法;计划:制定完成任务的步骤;实施:按制定完成任务的步骤进行操作;检查:分阶段验证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对完成任务进行评价。

(4)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中应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利用教学中提供的具有一体化功能教室或实训室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主动学习,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能主动深入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操作真实,结果可检验,达到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效果。

当然,还可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可根据需要通过课程网站学习有关的内容。

课程网站建立了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单元综合实训、经典案例、论坛讨论、自主学习园地、单元练习、实训课件等教学资源。

(5)明确考试方式,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课程采取开放的过程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职业技能的考核,考核成绩由过程评价(50%)及终结性评价(50%)两部分成绩组成,过程考核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方法、专项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终结性考核包括系统知识、综合技能、项目制作和项目技术报告等方面的考核。

在课程考试完成后,要求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鉴定Ⅰ级。

(6)认识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与作用,熟悉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明确课程的实施方法和进度,课程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以学习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学知识,练技能。

2.5学习路径与模式1.课程知识学习路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由基本模块和差异化模块两大模块组成,基本模块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学习,达到大学生计算机的通识教育,差异化模块主要是针对不同专业涉及到本专业所需的相关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进行设计的。

课程学习路径采用任务牵引,带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一方面是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模式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应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式,在校学生可选择在校学生学习模式,自学者可选择网络学习模式。

①在校学生学习模式在校学生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导课堂教学的学习模式,具体的学习路径如下图所示:②网络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模式主要是为社会学习者、企业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提供的一个自主式学习平台。

具体的学习路径为:2.6课程资源导航资源名称资源链接使用对象资源类型课程简介单击进入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doc文档学习指南单击进入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doc文档课程标准单击进入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doc文档教学日志单击进入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doc文档课程整体设计单击进入教师doc文档说课单击进入教师、学生mp4文档教学单元设计单击进入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doc文档电子教材单击进入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doc文档、swf文2.7参考书目1.教学辅助材料1)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教学基本文件2)主教材(1)《计算机应用基础》国家级精品课配套, 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宇等主编(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国家级精品课配套, 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敬国东主编3)课程所涉及教材内容:学习情境一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参考张宇等老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主教材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基本训练和应用实践参考敬国东等老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辅助教材第一部分基础训练篇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训练1 认识计算机,第二部分应用实践篇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训1 电脑体检、实训2 录制你的声音、实训3编辑你的视频(Windows Movie Maker)。

学习情境二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参考张宇等老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主教材第二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的内容,基本训练和应用实践参考敬国东等老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辅助教材第一部分基础训练篇第二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训练1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网上市场调查、训练2 打字训练,第二部分应用实践篇第二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实训1微机组装、实训2硬件检测。

学习情境三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参考张宇等老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主教材第三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内容,基本训练和应用实践参考敬国东等老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辅助教材第一部分基础训练篇第三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训练1 中文Windows XP桌面与窗口操作、训练2 资源管理器操作、训练3 设置系统环境与常见故障处理、训练4 应用程序操作,第二部分应用实践篇第三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实训1数据恢复、实训2磁盘整理、实训3安装打印机、实训4 备份与恢复系统。

学习情境四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参考张宇等老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主教材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3的内容,基本训练和应用实践参考敬国东等老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辅助教材第一部分基础训练篇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3训练1 自荐信的创建、训练2 自荐信的修饰与页面排版、训练3 个人简历的表格处理、训练4 制作个人简历的封面、训练5 批量制作个人简历的信封,第二部分应用实践篇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3实训1 功课表制作、实训2 月历制作、实训3 组织结构图制作、实训4 名片制作、实训5 毕业论文的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