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实验报告引言:植物生理实验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验的手段,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揭示植物的生命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对光照的反应,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一: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探究光照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花盆、土壤、光照计、灯具、水壶等。

2. 实验方法:a. 将小麦种子均匀撒在花盆中,加入适量的土壤。

b. 分别设置三组实验条件:光照充足组、光照不足组和黑暗组。

c. 光照充足组:将花盆放置在光照强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保持12小时以上的光照。

d. 光照不足组:将花盆放置在光照强度较低的环境中,每天保持6小时以下的光照。

e. 黑暗组:将花盆放置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不接受任何光照。

f. 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量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我们发现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小麦植物生长旺盛,株高增长迅速,叶片绿色丰满。

而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中,小麦植物的生长明显受到限制,株高增长缓慢,叶片颜色较浅。

而在黑暗的环境下,小麦植物几乎无法生长,株高停滞不前,叶片变黄脆弱。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充足的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光照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而缺乏光照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实验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探究温度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花盆、土壤、温度计等。

2. 实验方法:a. 将豌豆种子均匀撒在花盆中,加入适量的土壤。

b. 分别设置三组实验条件:适宜温度组、高温组和低温组。

c. 适宜温度组:将花盆放置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温度。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2.掌握测定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方法;3.研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植物光合和呼吸的影响。

实验器材和试剂1.叶片割断测光变色;2.2%苯酚溶液;3.高锰酸钾溶液;4.高速搅拌器;5.快速气孔导度仪。

实验步骤1.测光变色法测定植物光合速率a.取一片健康的叶片,清洗干净并将其放入植物夹,放置在一定的光照下静置30分钟;b.取出叶片,剪去主脉,用尺寸吗测量剩下的叶片面积;c.在100毫升测试管中加入60毫升的2%苯酚溶液,并把叶片放入其中;d.启动计时器,并立即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每20秒测量一次,直至溶液的吸光度不再变化;e.计算吸光度的差值ΔA。

f.根据标准曲线得到ΔA对应的氧气释放量。

a.取一片健康的叶片,清洗干净并将其放入植物夹,放置在一定的光照下静置30分钟;b.取出叶片,剪去主脉,用尺寸吗测量剩下的叶片面积;c.用快速气孔导度仪测量叶片的气孔导度;d.用高速搅拌器将叶片搅拌至均质的状态;e.在一定比例下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并盖紧容器;f.监测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变化,根据变化速率计算呼吸速率。

3.研究气孔导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分别测量三片不同大小的叶片的气孔导度;b.在充足的光照下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c.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相关性。

4.研究气孔导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a.分别测量三片不同大小的叶片的气孔导度;b.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定叶片的蒸腾速率;c.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相关性。

实验结果和讨论1.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2.实验讨论:分析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光合和呼吸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生理学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测定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方法。

我们还研究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植物光合和呼吸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的测定方法;2.研究植物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方法;3.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理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1.实验植物:选取电子秤北方菜等植物样本;2.光合速率测定仪:包含一个光合速率测定仪、一个CO2传输系统和一个气体泵;3.呼吸速率测定仪:包含一个呼吸速率测定仪、一个气体泵和一个封闭室;4.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测定仪:包含一个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测定仪、一个液状样本蒸腾槽以及一套测量仪器。

实验步骤:一、光合速率测定1.准备植物叶片并置于光合速率测定仪中;2.打开CO2传输系统和气体泵,调整CO2浓度至实验要求;3.打开光合速率测定仪,开始测定光合速率;4.连续记录测定结果,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呼吸速率测定1.准备植物叶片并置于呼吸速率测定仪中;2.打开气体泵并开始测定呼吸速率;3.连续记录测定结果,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测定1.准备液状样本蒸腾槽,并放入植物叶片样本;2.调节测定仪器,使其适应实验要求;3.开始测定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4.连续记录测定结果,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的变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光照明亮时,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增强而增加,但达到一定光照强度后开始变缓;2.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会持续进行,但白天光合速率会超过呼吸速率,而夜晚呼吸速率会超过光合速率;3.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光照明亮、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条件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会较高。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的测定方法,以及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有着显著影响。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一、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1.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过程和功能的学科,包括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运输、呼吸、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2.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揭示现象背后的机制,推动学科的发展。

3.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可重复性、控制性和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实验要有明确的科学目的和科学问题;可重复性是指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可以被其他人重复验证;控制性是指实验中要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控制;操作性是指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应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实施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实验的目的和科学问题,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实验的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

2.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3.实验的操作步骤:按照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下关键的观察和测量数据。

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5.实验结论的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的内容,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三、实验示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关系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

2.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太阳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并联光电度数计、光源、植物叶片。

(2)实验操作:a.在不同的光强条件下,测量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强的关系。

b.分析测量结果,绘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曲线图。

c.讨论实验结果,解释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

3.实验结果:(1)测量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高光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高;低光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低。

4.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呈正相关关系,即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以上实验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设计。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 四、实验步骤:
• 称量瓶洗净烘干备用 土豆洗净打孔切片称重(连 瓶,两份) 一号瓶 105℃烘干直至恒重; • 二号瓶加入浓度65%-75 %蔗糖溶液 放置1-2小 时,中间经常摇动 阿贝折射仪测量蔗糖溶液浓 度。 • 五、计算:自由水含量=? • 束缚水含量=? • 组织含水量=?
E2.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
(2)酶促反应 A 向A各三角瓶加入磷酸缓冲液混合液5ml,KNO3 5ml。 B 向B三角瓶加入磷酸缓冲液混合液5ml,蒸馏水 5ml。 然后将所有试管置真空干燥器中接真空泵抽 气,直至叶片沉在瓶底。将各三角瓶置30℃下 于黑暗处保温30min,准确记录反应时间。
(3)比色 • 将各三角瓶取出静置2min,吸取上清液1ml 加入另一组试管,按标准曲线做法进行显色 测定,从标准曲线查出或回归方程计算出其 亚硝态氮含量(处理减对照),计算酶活性 (Nμg· ﹣1· ﹣1)。 g h •
• 1.外界溶液的配制与渗透作用 • ①配制 0.1~0.7 mol/L 7个梯度的蔗糖溶液各 10ml,注入7只试管中,并分别编号,作为对照组。 • ②将7只试管编号,分别从对照组中相同编号的试 管中取蔗糖溶液4ml注人各管作为实验组。 • ③用打孔器将马铃薯块茎或玉米等植物的叶片剪成 大小相同(约0.5cm)的小块,切成薄片,每管 中投人约占1/4溶液体积的样品,放置 30 min。在 此期间摇动试管数次。 • ④用针尖或牙签尖端挑取少许甲烯蓝粉末加入上述 ③各试管中,摇匀,此时溶液为浅蓝色。
量大会影响溶液浓度, 能够显色即可
• 2.等渗溶液确定
• ①用胶头细玻璃弯管从各小瓶中 依次吸取少量的浅蓝色溶液,并 用吸水纸吸掉胶头弯管外壁上的 过快会影响上 浮或下沉的观 溶液,然后将弯管伸入相同编号 察效果 的对照组试管液体中部,缓慢放 出溶液一滴,观察蓝色液滴的移 动方向(见图)。 • ②若有色液滴向上移动,表明组 织失水,使蔗糖溶液浓度降低、 比重减小;若有色液滴向下移动, 表明组织吸水,使蔗糖溶液浓度 升高、比重增大;如果有色液滴 静止不动,则表明蔗糖溶液与植 物组织水势相等,记录该蔗糖溶 液的浓度。

植物生理相关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相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验方法。

3.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叶片、黑色塑料袋、蒸馏水、无色液体石蜡、透明塑料瓶、剪刀、天平、温度计、计时器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分光光度计、酸碱滴定仪、CO2传感器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光合作用实验(1)取绿色植物叶片,用剪刀剪成小片,放入黑色塑料袋中,以减少叶片的光照。

(2)将叶片放入透明塑料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叶片完全浸没。

(3)用天平称量叶片质量,记录初始质量。

(4)将叶片放入光照条件下,定时记录叶片质量变化,并计算光合作用速率。

(5)重复实验,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 呼吸作用实验(1)取绿色植物叶片,用剪刀剪成小片,放入黑色塑料袋中,以减少叶片的光照。

(2)将叶片放入透明塑料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叶片完全浸没。

(3)用天平称量叶片质量,记录初始质量。

(4)将叶片放入黑暗条件下,定时记录叶片质量变化,并计算呼吸作用速率。

(5)重复实验,分析不同温度、不同CO2浓度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关系实验(1)将绿色植物叶片放入透明塑料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叶片完全浸没。

(2)在叶片上方放置CO2传感器,实时监测CO2浓度变化。

(3)调整光照强度,观察CO2浓度变化,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合作用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叶片质量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

在较高温度下,光合作用速率也明显提高。

2. 呼吸作用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质量逐渐减少,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在较高CO2浓度下,呼吸作用速率也明显提高。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关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CO2浓度逐渐降低,表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在黑暗条件下,CO2浓度逐渐升高,表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一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一、原理将植物组织放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细胞与蔗糖溶液之间将达到平衡状态。

如果在某一溶液中细胞脱水达到平衡时刚好处于临界质壁分离状态,则细胞的压力势ψp将下降为零,此时细胞液的渗透势ψπ等于外液的渗透势ψπ′,即ψπ=ψπ′。

此溶液称为该组织的等渗溶液,其浓度称为该组织的等渗浓度,即可计算出细胞液的渗透势。

实际上临界质壁分离状态镜下很难看到,一般以初始质壁分离作为判断等渗浓度的标准。

(细胞水势=渗+压+衬,其中渗=外渗=-iCRT)(注:内外浓度差不一定质壁分离,因为外高内低才会分离)二、器材、试剂与材料1、器材:显微镜,小培养皿(60mm),载盖玻片,温度计,试剂瓶,吸水纸等。

2、试剂:1mol/L蔗糖溶液,蔗糖系列标准溶液。

3、材料:洋葱。

三、操作步骤1、取干燥、洁净培养皿9套,顺序编号,顺序加入蔗糖系列标准溶液,呈一薄层,盖好皿盖。

(为什么?)2、用镊子撕取材料内表皮(0.5cm见方即可),吸去表面水分,迅速浸入上述培养皿中,每皿4—5片。

3、经20~30min(为什么等这么长时间?因为达渗透平衡)记录室温,同时从高浓度开始依次取出材料放于载片上,滴一滴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盖上盖片,显微镜下观察。

若所有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则取相邻低浓度的材料观察,并记录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

若有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即原生质体刚从细胞壁的角隅处分离),则该浓度就是等渗浓度。

若两个相邻浓度的材料中,一个未发生质壁分离,另一个发生质壁分离数超过50%,则两浓度平均值即为等渗浓度。

4、由所得的等渗浓度和室温计算细胞液的渗透势:ψπ=ψπ′=-iCRT(MPa),其中:ψπ——细胞的渗透势,MPa;ψπ′——供试溶液的渗透势,MPa;C——供试溶液的浓度,moL/L;R——气体常数,0.008314·L·MPa/(moL·K);T——绝对温度,(273十t℃)K;i——等渗系数,蔗糖为1。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2013.3.11 一、目的用小液流法(落滴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由水势大致了解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二、原理水势表示水分的化学势,象电流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谁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插决定。

三、材料与设备植物材料:阔叶树叶片(大叶女贞)实验器具:细滴管一支;试管及指形管各五支(带塞);100mL烧杯一只;镊子、剪刀各一把;2mL、5mL移液管各一支;标签纸;钻孔器;木板试剂:1ml/L蔗糖溶液;甲烯蓝溶液四、操作步骤1.用短滴管吸取1,mol/L蔗糖液配制一系列浓度递增的蔗糖溶液(0.05,0.1,0.2,0.3,0.4mol/L)各10 ml,加入干燥刻度试管内,各管都加上塞子,充分混合,并编号。

用移液管从浓度各试管中吸取1ml注入第二指形管内,各管均加塞,并贴上标签。

2.用钻孔器(取相同部位)钻取同大小叶片。

每支指形管中放入10片,加塞,放置20~30分钟(期间摇动2~3次),到时间后,加入2~3滴甲烯蓝溶液于指形管中,使其溶液呈蓝色,以区别原来的颜色。

3.用细长滴管从各指形管中依次吸取着色的液体少许,然后伸入相同编号(原相同浓度)试管的中部,缓慢从细长滴管尖端横向放出一滴蓝色试验溶液,在无色透明背景上观察小液滴移动的方向。

如果有色液滴向上移动,说明细胞液中水分外流,试验比重比原来小;如果有色液向下移动,则说明细胞从溶液中吸收了水分,溶液变浓,比重变大;如果液滴不动,向外扩散则说明两者的浓度相等或接近,即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溶液的渗透势。

记录液滴不动的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若找不到改浓度,取在下降上升转变时量浓度的均值。

五、作业1.记录小液流在试管内的移动方向2.按下列公式计算组长的水势:ψW(细胞水势)=ψs=-CRT式中:ψs——溶液的渗透势,以Mpa为单位R——气体常数,为0.008314Mpa*L/(mol*K)。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我们使用了单子叶植物蔗糖苦苣菜(Saccharum officinarum L.)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其光合作用、光反应及水分运输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对于深入了解植物生理学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如何在内外环境的调节下进行生长和发育的科学。

通过对植物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活的基本规律。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理学特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蔗糖苦苣菜植株、草状质量秤、光谱辐射计、叶绿素荧光仪、离心机等。

2. 实验步骤:- 实验一:光合作用a. 将蔗糖苦苣菜植株放置在恒温暗房内恢复一段时间。

b. 将光谱辐射计放在适当位置,记录光照强度和光质。

c. 将一片健康的叶片置于夹层式草状质量秤上,记录叶片重量。

d. 将叶片暴露在光源下,测量一定时间内的叶片重量。

e. 重复实验步骤c和d,以获得多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 实验二:光反应a. 将蔗糖苦苣菜叶片置于叶绿素荧光仪上,等待测量稳定。

b. 记录初始叶绿素荧光(F_o)值。

c. 迅速打开强光源,记录最大叶绿素荧光(F_m)值。

d. 计算有效光能利用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qP)等参数。

- 实验三:水分运输a. 随机选取两片蔗糖苦苣菜叶片,将其离枝并切割横截面。

b. 快速将一片叶片放置在自来水中,随即用另一片叶片封住叶脉。

c. 将样品放置在离心机上,启动离心机以模拟植物体内水分运输。

d. 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的水分状态,并记录数据。

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的结果显示,蔗糖苦苣菜的光合作用明显受到光照强度和光质的影响。

光照强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快。

同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2.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蔗糖苦苣菜的光反应能力非常高,有效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淬灭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组织水势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组织水势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植物组织的水势,了解植物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水分状况和水分调节能力。

实验原理:植物组织的水势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用来描述植物的水分状态。

水势的测定是通过测量植物组织与纯水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的。

当植物组织的水势为负值时,说明组织在吸水,而正值则表明组织有排水的趋势。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取一盆植物,将其叶片切下并放入离心管中;准备一些试管和纯水。

2.测量植物组织的水势:将离心管放入测水袋中,并将测水袋连至一根透气玻璃管,然后将试管插入水槽中以保持温度恒定。

通过气压计记录水势值。

3.测量植物组织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势:可以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植物组织的水势,如在光照、温度变化或干旱条件等。

4.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测得的水势数值,并进行统计和比较,以检验不同条件对植物组织水势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首先,测量不同植物组织在水势上的差异。

由于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水分状况也会有差异。

比如,叶片的水势可能会更高,因为它们是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

其次,测定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组织的水势变化。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通过减少蒸腾作用和调节根部的水分吸收来保持水势平衡。

因此,测量植物组织在干旱条件下的水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对干旱的应对机制。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来研究植物的生长和适应性。

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从而改变植物的水分平衡。

综上所述,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在研究植物的水分状况和水分调节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行多方面的测定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理机制和适应性。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引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其中主要存在着叶绿素等色素,它们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以及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提取叶绿体色素,进行色素的分离、理化性质的研究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材料与方法:材料:菠菜叶片、研钵、磨杵、丙酮、乙醇、石油醚、叶绿素提取液、测色皿、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方法:1.取适量菠菜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丙酮,用磨杵捣碎成糊状。

2.将捣碎的菠菜糊状物转移到玻璃漏斗中,用石油醚冲洗3次,使叶绿体附着物进一步析出。

3.将漏斗中的上清液收集,并加入适量乙醇,振摇混合,使叶绿素慢慢析出。

4.将释放出的叶绿体颗粒通过离心机离心沉淀10分钟,收集沉淀。

5.取收集到的叶绿体沉淀,加入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乳钙酸钠解离剂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6.将其中一部分叶绿体溶液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7.将其余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方法,我们成功地提取并分离出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

加入石油醚可以去除一部分杂质,使叶绿体进一步纯化。

加入乙醇可以使叶绿素从叶绿体中溶出。

通过离心沉淀,我们收集到了叶绿体的沉淀物。

叶绿体的提取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呈现蓝色或紫色,这是由于高锰酸钾通过氧化反应将一些具有现菌酮结构的物质氧化为合成叶绿素的前体物质所引起的。

这种反应也证实了叶绿体的存在。

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后呈现蓝绿色,这是由于浓硫酸通过剥离叶绿体周围的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将叶绿素分子释放出来,产生颜色变化。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是通过与乳钙酸钠解离剂反应来进行的。

乳钙酸钠解离剂能够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叶绿素-乳钙酸钠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通过光密度的测定,可以根据比色法来测量叶绿素的含量。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小液流法)一、实验原理水总是从水势高的系统流向水势低的系统。

将植物叶片分别与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接触,蔗糖溶液浓度从小到大,开始时,植物叶片水势低于蔗糖溶液,溶液中水分向叶片转移,蔗糖溶液浓缩,蔗糖溶液密度较原始浓度升高;蔗糖溶液高到一定浓度后,蔗糖溶液水势低于植物叶片,叶片水分向溶液中转移,蔗糖溶液稀释,密度较原始浓度降低。

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蔗糖溶液的水势,水分不发生净移动,外液浓度较原浓度不发生变化上述浸泡过植物组织、浓度发生改变的蔗糖溶液为乙组。

原始浓度的蔗糖溶液为甲组。

将乙组溶液染色后,取乙组溶液一小滴(小液流),放入对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观察小液流因密度不同而下降、上升或不动的情况,记录与之相对应的甲组溶液的浓度。

二、材料与设备1.材料:植物叶片;2.仪器设备:试管、试管架、打孔器、尖头镊子、尖头针、移液管、毛细滴管;3.试剂:1M蔗糖液、甲烯蓝粉。

三、实验步骤1.蔗糖溶液配制:l)取干燥洁净试管5支,贴标签标记,用1M蔗糖母液配制蔗糖溶液,浓度由小到大分别为0.1、0.25、0.5、0.75、1M,每个浓度均配8m1,放入对应标记的试管中,作为甲组(一定要混匀)2)另取干燥洁净的指形管5支,标明0.1、0.25、0.5、0.75、1M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从甲组取相应浓度蔗糖溶液1m1置于指形管,作为乙组。

2.取样及测定1)选取生长一致的叶片,用打孔器钻取小圆片4-6片/管,将小圆片全部浸入乙组指形管溶液中,摇动20分钟;2)用针尖蘸取少许甲烯蓝粉末,分别放入乙组各指形管中,摇匀,可看见乙组指形管中溶液颜色变蓝:3)用毛细滴管吸取蓝色溶液,轻轻插入相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部,用吸耳球轻柔吹气,以帮助蓝色溶液从毛细滴管中流出。

在流出的一瞬间观察并记录液滴的升降情况;4)若液滴下降,说明组织吸水使溶液变浓,比重变大;若液滴上升,说明组织失水使溶液变稀,比重变小;若液滴静置不动,说明此溶液的溶质势与叶圆片组织的水势相等,水分交换平衡,溶液比重不变,根据溶液的浓度可计算水势:若前一浓度溶液小液流下沉,而后一浓度溶液中上浮,则组织的水势值介于两蔗糖溶液水势之间,可取平均值计算。

植物生理学 实验报告--实验1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 实验报告--实验1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1、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2、实验原理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可用水势来表示。

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

将植物组织放在已知水势的一系列溶液中,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Ψcell)小于某一溶液的水势(Ψout),则组织吸水,反之组织失水。

若两者相等,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

组织的吸水或失水会使溶液的浓度、密度、电导率以及组织本身的体积与质量发生变化。

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等水势的溶液。

液体交换法测定水势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练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并初步观察其变化情况。

小液流法测定水势的原理判据△Ψ=Ψout-Ψcell组织的水分得失外液的密度变化△Ψ>0吸水升高△Ψ<0失水降低△Ψ=0平衡不变使用器材用滴管测定外液的密度变化适用的材料叶片或碎的组织3、仪器和试剂试管,试管架,移液管,滴管,打孔机或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棉花,吸水纸;0.05-0.4mol/L CaCl2溶液,甲烯蓝;土豆4、实验步骤①将16支试管清洗干净,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编号顺序倒置于试管架上,控净水分。

②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0.05、0.1、0.15、0.2、0.25、0.3、0.35、0.4mol/L),分别注入八支实验组试管中,各10ml左右(体积约为试管的2/3处)。

再将实验组各试管溶液的2/3倒入对应编号的对照组试管中。

两组试管均加盖棉塞。

③将土豆用单面刀片切成0.5cm见方的小块。

将植物组织混匀,分成八份,放入实验组各试管中。

放置20min以上,期间多次摇动实验组试管,以促进水分平衡。

④用解剖针沾取甲烯蓝粉末给实验组各试管染色,摇匀,用滴管由低浓度向高难度顺序吸取实验组的染色液滴移入对照组对应浓度试管内,观察液滴升降变化并记录。

⑤水势计算Ψcell=Ψout=-icRT式中:为植物细胞水势;为外界溶液渗透势;i为解离系数,氯化钙为2.6;c为溶液浓度,单位mol/L;R为摩尔气体常数,0.0083 (L·MPa)/(mol·K);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即273+t,t为试验温度。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是我们周围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它们通过各种生理过程实现
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我们进
行了一系列植物生理学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数据。

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呈现出增
加的趋势。

这表明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十分显著,光合作
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实验二:水分蒸腾速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不同相对湿度下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

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逐渐降低。


表明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受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与水分蒸腾速
率呈负相关关系。

实验三:温度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调节了不同温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

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植物的呼吸速率也随之增加。

这表明植物的呼吸速
率受温度影响,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呼吸等生理过
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为我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
应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对今后的植物生理学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农学]植物生理学实验

[农学]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组织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的产生过程及其用于测定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方法。

[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细胞内的汁液与其周围某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植物细胞内的压力势为零时,细胞汁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这种渗透势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该溶液的浓度称为等渗浓度。

当用一系列梯度浓度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的等渗浓度将界于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和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的溶液浓度。

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其渗透势。

[器材与试剂]: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及盖玻片,镊子,刀片;实验试剂:100ml 浓度为1mol/L 蔗糖溶液:用蒸馏水配成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mol/L 的蔗糖溶液各50mL ;实验材料:洋葱鳞茎 [实验步骤]:1.取带有色素的洋葱鳞茎,迅速投入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使其完全浸入,约5—10min 。

2.从0.50mol/L 开始依次取出表皮薄片放在滴有同样溶液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

3.在实验中确定一个引起半数以上细胞原生质刚刚从细胞壁的角隅上分离的浓度,和不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浓度。

4.在找到上述浓度极限时,用新的溶液和新鲜的叶片重复进行几次,直到有把握确定为止。

在此条件下,细胞的渗透势与两个极限溶液浓度之平均值的渗透势相等。

将结果记录于表中。

测出引起质壁分离刚开始的蔗糖溶液最低浓度和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浓度平均值之后,可按下列各式计算在常压下该组织细胞质液的渗透势。

-Φs=RTiC1式中:-Φs 为细胞渗透势;R 为气体常数=0.083×105L ·Pa/mol ·K ;T 为热力学温度,单位K ;i 为解离常数,蔗糖为1;C 1为等渗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是mol/kg ;则-Φs==0.083×105×(273+t)×1×C由于实验用的蔗糖溶液浓度单位为mol/L ,因此需要按下式对其浓度进行修正。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蒸腾作用的观察与测定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现象。

2. 测定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

3. 了解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气孔以水蒸气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通过观察植物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测定叶片的蒸腾速率,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剪刀、蒸馏水、滤纸、玻璃片、温度计、秒表、透明塑料袋。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蒸馏水器、温度计、秒表、量筒、透明塑料袋。

五、实验步骤1. 将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成约1cm²的小块,用蒸馏水洗净,晾干。

2. 将叶片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密封袋口。

3. 用温度计测量叶片和塑料袋内的温度,记录初始温度。

4. 将塑料袋置于室温下,每隔一定时间(如5分钟)观察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记录气孔开闭次数。

5. 将叶片从塑料袋中取出,用分析天平称量叶片质量,记录初始质量。

6. 将叶片放入蒸馏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

7. 将吸水后的叶片重新放入塑料袋中,密封袋口。

8. 将塑料袋置于室温下,每隔一定时间(如5分钟)观察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记录气孔开闭次数。

9. 将叶片从塑料袋中取出,用分析天平称量叶片质量,记录吸水后的质量。

10. 计算叶片的蒸腾速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发现叶片在室温下蒸腾作用明显,气孔开放次数较多;在蒸馏水中浸泡后,气孔开放次数明显减少。

2.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叶片的蒸腾速率。

3. 分析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等。

七、实验结论1. 植物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温度、光照、水分等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有显著影响。

3. 本实验通过观察植物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和测定叶片的蒸腾速率,验证了植物蒸腾作用的存在。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植物组织⽔势测定(⼩液流法)⼀、实验原理⽔总是从⽔势⾼的系统流向⽔势低的系统。

将植物叶⽚分别与⼀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接触,蔗糖溶液浓度从⼩到⼤,开始时,植物叶⽚⽔势低于蔗糖溶液,溶液中⽔分向叶⽚转移,蔗糖溶液浓缩,蔗糖溶液密度较原始浓度升⾼;蔗糖溶液⾼到⼀定浓度后,蔗糖溶液⽔势低于植物叶⽚,叶⽚⽔分向溶液中转移,蔗糖溶液稀释,密度较原始浓度降低。

如果植物组织的⽔势等于蔗糖溶液的⽔势,⽔分不发⽣净移动,外液浓度较原浓度不发⽣变化上述浸泡过植物组织、浓度发⽣改变的蔗糖溶液为⼄组。

原始浓度的蔗糖溶液为甲组。

将⼄组溶液染⾊后,取⼄组溶液⼀⼩滴(⼩液流),放⼊对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观察⼩液流因密度不同⽽下降、上升或不动的情况,记录与之相对应的甲组溶液的浓度。

⼆、材料与设备1.材料:植物叶⽚;2.仪器设备:试管、试管架、打孔器、尖头镊⼦、尖头针、移液管、⽑细滴管;3.试剂:1M蔗糖液、甲烯蓝粉。

三、实验步骤1.蔗糖溶液配制:l)取⼲燥洁净试管5⽀,贴标签标记,⽤1M蔗糖母液配制蔗糖溶液,浓度由⼩到⼤分别为0.1、0.25、0.5、0.75、1M,每个浓度均配8m1,放⼊对应标记的试管中,作为甲组(⼀定要混匀)2)另取⼲燥洁净的指形管5⽀,标明0.1、0.25、0.5、0.75、1M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从甲组取相应浓度蔗糖溶液1m1置于指形管,作为⼄组。

2.取样及测定1)选取⽣长⼀致的叶⽚,⽤打孔器钻取⼩圆⽚4-6⽚/管,将⼩圆⽚全部浸⼊⼄组指形管溶液中,摇动20分钟;2)⽤针尖蘸取少许甲烯蓝粉末,分别放⼊⼄组各指形管中,摇匀,可看见⼄组指形管中溶液颜⾊变蓝:3)⽤⽑细滴管吸取蓝⾊溶液,轻轻插⼊相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部,⽤吸⽿球轻柔吹⽓,以帮助蓝⾊溶液从⽑细滴管中流出。

在流出的⼀瞬间观察并记录液滴的升降情况;4)若液滴下降,说明组织吸⽔使溶液变浓,⽐重变⼤;若液滴上升,说明组织失⽔使溶液变稀,⽐重变⼩;若液滴静置不动,说明此溶液的溶质势与叶圆⽚组织的⽔势相等,⽔分交换平衡,溶液⽐重不变,根据溶液的浓度可计算⽔势:若前⼀浓度溶液⼩液流下沉,⽽后⼀浓度溶液中上浮,则组织的⽔势值介于两蔗糖溶液⽔势之间,可取平均值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

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适应策略。

本实验采用了盆栽植物的生长观察和测量方法,结合实验室中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得出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学的结论。

1. 引言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科学,它涉及植物的生理过程、代谢调节、信号传导等方面。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植物在不同环境条
件下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为植物的生产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选取了常见的盆栽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包括绿萝、仙人掌和吊兰。

为了
模拟不同环境条件,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组:阳光组、阴影组和干旱组。

每组
实验设置五个重复,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生长观察
在阳光组中,绿萝的叶片呈现出深绿色,茂密且向阳生长;仙人掌的刺变得更
加粗壮,颜色也更加鲜艳;吊兰的叶片展开较大,叶色浅绿。

而在阴影组中,
绿萝的叶片变得较为苍白,茂密度下降;仙人掌的刺变得细长,颜色较为暗淡;吊兰的叶片展开较小,叶色深绿。

在干旱组中,绿萝的叶片开始出现萎蔫现象;仙人掌的刺变得干瘪,颜色变得暗淡;吊兰的叶片开始卷曲,叶色变黄。

3.2 生理指标测量
我们通过测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来进一步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变化。

在阳光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较高,蒸腾速率也较高;仙人掌的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也较低;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处于中等水平。

而在阴影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明显;仙人掌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停止;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有所下降。

在干旱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急剧下降;仙人掌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停止;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有所下降。

叶绿素含量的测量结果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

4.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更加茂盛,叶片颜色更加鲜艳。

2) 植物对于阴影的适应策略是减少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以减少水分和能量的损失。

3) 植物在干旱环境下会出现生理性萎蔫,以减少水分的蒸腾和光合作用。

4)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是反映植物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5. 总结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揭示了植物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

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深入探索植物生理学的更多问题,为植物的生产和保护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