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人体生理实验报告
人体生理实验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体的生理指标和反应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量了被试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理参数,并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实验一: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运动前后被试者的心率变化情况,了解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选择三名被试者,让他们在静止状态下测量心率,然后进行约30分钟的慢跑,再次测量心率。
实验结果:运动前平均心率为70次/分钟,运动后平均心率为150次/分钟。
可以看出,运动会明显增加心率,这是为了加快血液流动,向肌肉输送更多氧气和养分,以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实验二:深呼吸对呼吸频率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控制呼吸深度,观察不同呼吸深度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让被试者进行正常呼吸,测量呼吸频率,然后让他们进行深呼吸,再次测量呼吸频率。
实验结果:在正常呼吸状态下,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5次;进行深呼吸后,呼吸频率下降至每分钟10次。
说明深呼吸可以减缓呼吸频率,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有利于氧气的吸收。
实验三:不同环境下体温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被试者的体温变化,了解环境对体温的影响。
实验方法:让被试者进入冰箱内测量体温,然后让其在温暖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再次测量体温。
实验结果:在冰箱内测量的体温为36.5摄氏度,曝晒后体温上升至37.5摄氏度。
由此可见,环境温度对体温有明显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人体的热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了解到人体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生理反应,比如运动会增加心率,深呼吸可以减缓呼吸频率,环境温度会影响体温等。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规律,为健康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生理实验报告牛蛙
生理实验报告牛蛙生理实验报告:牛蛙引言:生理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验的主题是牛蛙的生理研究。
牛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生理特点和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被广泛用于生理实验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探索牛蛙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特点。
实验一:呼吸系统牛蛙的呼吸系统与人类的呼吸系统类似,都是通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牛蛙的呼吸运动来了解其呼吸系统的功能。
实验中,我们将观察牛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结果显示,当牛蛙处于水中时,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浅;而当牛蛙处于陆地上时,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
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气含量较低,导致牛蛙需要更频繁地呼吸来获取足够的氧气。
实验二:循环系统牛蛙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为了研究牛蛙的循环系统,我们进行了心脏解剖实验。
结果显示,牛蛙的心脏有三个心房和两个心室,与人类的心脏结构相似。
通过观察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我们可以了解到牛蛙的心脏是如何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
实验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生物体内部信息传递的关键系统。
为了研究牛蛙的神经系统,我们进行了反射实验。
实验中,我们轻轻刺激牛蛙的皮肤,观察其反应。
结果显示,牛蛙对于不同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强度各有差异。
这是因为牛蛙的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到外界刺激并迅速做出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牛蛙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协调动物的行为和生理功能的。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牛蛙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牛蛙作为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生理特点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作为研究生理学的模型动物。
通过深入研究牛蛙的生理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理功能,并为人类的健康和医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结:生理实验是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实验以牛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研究,我们对牛蛙的生理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生理学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加深对生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了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1. 神经反射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和分析神经反射的基本现象,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 实验方法: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电刺激法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肌肉的收缩反应。
- 实验结果:成功观察到电刺激坐骨神经后,肌肉出现明显的收缩反应,证实了神经反射的存在。
2. 血压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学习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及其生理意义。
- 实验方法:使用血压计对实验动物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血压数据。
- 实验结果:成功测量了实验动物的血压,结果显示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3. 呼吸生理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和分析呼吸运动的基本规律,了解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 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肺容积的变化,分析呼吸运动的机制。
- 实验结果:观察到呼吸肌的规律性收缩和舒张,以及肺容积的变化,证实了呼吸运动的规律性。
4. 消化生理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和分析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 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器官的活动,分析消化系统的生理过程。
- 实验结果:观察到消化液分泌的增加和消化器官的活动增强,证实了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做好实验记录表格。
2. 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和数据记录。
3. 实验观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分析1. 神经反射实验:通过电刺激坐骨神经,成功观察到肌肉的收缩反应,证实了神经反射的存在。
2. 血压测量实验:血压测量结果显示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实验动物的生理状态良好。
生理学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二-坐骨神经标本—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及腓肠肌的制备方法。
3.了解电刺激的极性法则。
二、实验原理:1、牛蛙作为实验动物的优势:离体实验是动物生理学主要的实验方法之一。
两栖动物是冷血动物,其基本生理机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其离体组织器官维持活性所需要的条件比较简单,因此它常被选为生理学实验提供离体组织或器官的实验动物。
蟾蜍或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在任氏液中可维持生理活性数小时,在其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制作神经干标本、腓肠肌标本,可用于研究肌肉收缩的特性,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传导性,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神经肌肉接头活动等生理活动及相关机制,甚至还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如抗疲劳药物的模型。
其中牛蛙人工养殖成本低产出率高,相对蟾蜍要更安全。
因此,本次实验选择牛蛙作为实验对象。
2、锌铜弓刺激检测标本活性的原理:锌铜弓在溶液中沾湿以后,锌的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而铜的表面电离出负离子,里面形成正离子。
当用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电流便沿着锌一活组织→铜的方向流动而产生刺激效应。
所以锌相当于正极,面铜相当于负极发挥刺激作用;当断开时,则发生相反的效应。
锌的金属电势比铜低,形成一定的电势差(就相当于有电压),锌铜弓是把一根锌棒和一根铜棒一端焊在一起,另一段分开,则接触样本(例如神经干)时,会引起样本局部去极化,引发动作电位。
三、实验器材:牛蛙,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金冠剪、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蜡盘,蛙板(木质或硬泡沫塑料),玻璃板,固定针,锌铜弓,培养皿或不锈钢盘,污物缸,滴管,纱布,粗棉线,任氏液。
四、实验流程和步骤:1.牛蛙的双毁髓一手握住牛蛙,背部向上。
用拇指压住牛蛙的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使头端向下低垂;另一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触划,当触及两耳中间的凹陷处(此处与两眼的连线成等边三角形)时,持针手即感觉针尖下陷,此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生理实验报告
篇一:生理学综合性实验报告本科学生实验报告学号姓名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生物科学2011级b班实验课程名称__生理学实验指导教师及职称_开课时间 2013 至_ 2014 学年_第二学期填报时间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篇二:生理实验报告生理学实验报告生理感觉实验姓名:同组成员:学号:组别:第6组室温:24实验日期:2015.5.15实验1:辐辏双眼视力要求左右眼睛里的图像合二为一。
只有当图像落在视网膜左右相应的部位置时,才能将一个物体的两个图像融合为一,否则会出现重影。
实验2:适应性调节(聚焦)眼睛能够通过改变瞳孔的形状(变焦)调节视力。
步骤:1. 挡住或者闭住一只眼睛,拿一个别针放在另外一只眼睛前面15cm处,并让这个别针与远处的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
2. 当你看远处的物体时,别针就变模糊,不在焦距内了。
3. 而当你看别针时,远处的物体变模糊了。
对近处物体(别针)的适应性调节似乎费力一些。
4. 如果戴眼镜,请取掉,挡住一只眼睛,拿一个别针,向前伸直前臂,在看着别针尖端的同时,慢慢地向眼睛处移动别针,直到模糊时。
别针被看到的最短距离就是“近视点”。
用尺子测量这个距离,将数值填写在表中,看一下你是否是近视。
结果测得的近视点如下:实验3:跳动抑制你能够看到你自己的眼睛移动吗?步骤:1. 面对着你前方30cm-60cm处的一个镜子。
2. 交替地看你左右眼睛里的图像。
3. 你能够察觉到你的眼睛在移动吗?4. 如果你们组的其他成员在你进行观察时也在看你,5. 他们察觉到你的眼睛在移动吗?结果在交替看左右眼里图像的过程中,看近处的物体较容易观察到左右眼的移动,看远处物体没有观察到眼睛的移动,当别人能观察到自己的眼睛在移动时,自己也能感觉到眼睛移动。
实验4:盲点每个眼睛的视野里都有一个盲点,称为视盘,是视网膜的一个部分,这个地方没有光感受器。
步骤:1. 取一支felt-tipped笔,笔芯为黑墨水,笔套为白色。
生理实验报告
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生理实验,探究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加深对人体生理学
知识的理解。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心率计、血压计、体温计等。
实验过程,首先,记录实验者的基础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
然后,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仰卧起坐等,记录运动后的生理指标变化。
最后,进行放松休息,观察生理指标的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运动后,实验者的心率明显上升,血压也有所增加,体温略微
升高。
而在放松休息后,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血压和体温也逐渐回落至基础水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运动后,人体的心率、血压和
体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输送氧气和养分,血管收缩增加血压以维持血液循环,身体代谢产生的热量也会导致体温升高。
而在休息放松后,这些生理指标会逐渐恢复正常。
实验启示,生理实验是加深对人体生理机能理解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我们
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生理变化,为保持健康、科学锻炼提供依据。
结语,通过本次生理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认识,也对运动
后的生理变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学习,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生理学知识,为保持健康、科学运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
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引言运动是人类活动中最原始、基本的一种。
而运动生理学是运动和人体生理机能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运动生理学实验以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为运动科学提供依据。
二、实验设计1.实验对象:1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岁。
2.实验设备:心率计、血压计、呼吸频率计等。
3.实验过程:实验员详细说明实验过程,为被试身穿轻便运动服装并接受一定的热身运动后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实验员定时测量被试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4.实验方法:双盲、随机对照实验,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1.心率变化情况:在运动前、中、后分别测得被试的心率为66±5bpm、135±3bpm、72±7bpm,说明运动后心率明显升高。
2.血压变化情况:在运动前、中、后分别测得被试的血压为120/80±5/5mmHg、165/85±5/5mmHg、110/70±5/5mmHg,说明运动后血压明显升高,并在运动后迅速降至初始水平。
3.呼吸频率变化情况:在运动前、中、后分别测得被试的最高呼吸频率为18±2 breaths/min、30±2 breaths/min、20±3 breaths/min,说明运动后呼吸频率明显升高,并在运动后迅速降至初始水平。
四、实验分析1.心率:运动后心率增加是由于运动时需增加心脏排出量,以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同时,运动时肌肉会释放出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刺激心脏,使其加快跳动。
2.血压:运动时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需要心脏增加血液供应。
同时,在运动时,交感神经会被刺激,引起血管的收缩,使得血压升高。
3.呼吸频率:运动时身体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得呼吸中枢受到刺激,导致呼吸频率增加,以便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1. 引言生理学是探究生命的各种活动和机能的科学,实验是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测量人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详细描述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2.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具体包括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进而为解释和预测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变化提供依据。
3. 方法3.1 受试者选择本实验共选择了10名年龄相仿、健康无异常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以尽量减少年龄和健康状况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2 测量心率实验中使用了心率表或手机应用程序来测量受试者的心率。
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安静坐或躺在舒适的环境中,记录下的心率数值。
3.3 测量血压实验中使用了血压计来测量受试者的血压。
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坐或躺在舒适的环境中,正确佩戴血压计并记录下相应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数值。
4. 结果本实验共收集了每位受试者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在收集数据后,我们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并得出以下结果:4.1 心率变化在不同状态下,受试者的心率有所变化。
例如,身体活动时心率会明显增加,而在睡眠时心率则较为稳定。
我们还观察到一些受试者的心率会因紧张或兴奋等情绪因素而发生短暂的剧烈波动。
4.2 血压变化血压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体重、体位、心理因素等。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受试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在不同条件下有所波动。
例如,进行剧烈运动后,血压会明显升高。
5.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心率和血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生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心率和血压受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的结论。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6. 结论本实验中,我们成功测量并记录了受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心率和血压变化。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细胞膜透性研究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
实验材料:
1. 人类红细胞
2. 多种浓度的蔗糖溶液
3. 离心机
4. 显微镜
5. 显微镜计数板
6. 0.9% 等渗盐水
7. 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法:
1. 取适量人类红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2. 观察并记录红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形态变化。
3. 使用0.9%等渗盐水作为对照组,观察红细胞在等渗环境下的稳定性。
4. 利用离心机对处理后的红细胞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未透膜的红细
胞和透膜的红细胞。
5. 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计数透膜红细胞的数量。
6. 分析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实验结果:
1. 在低浓度蔗糖溶液中,红细胞形态保持正常,未见明显透膜现象。
2.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观察到红细胞逐渐出现收缩现象,透膜
现象增加。
3. 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大量红细胞发生透膜,形态不规则,甚至出
现破裂。
4. 对照组红细胞在等渗环境下保持稳定,未见透膜现象。
实验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透性受到溶液浓度的显著影响。
在高渗透压环境下,细胞膜透性增加,导致水分流失和细胞收缩。
这一现象在生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治疗某些疾病时,需要考虑细胞膜透性对药物吸收和分布的影响。
此外,本实验也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膜的生物学特性和相关疾病的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生理实验报告时间限制
生理实验报告时间限制引言时间是一个无法停止的性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的流逝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感受和约束。
在生理学中,时间限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探究了时间限制对生物体的影响和生理调节机制。
本实验旨在评估时间限制对小白鼠的生理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释机制。
方法1. 实验对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20只健康的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
它们被分为两组,每组10只。
2. 实验设置两组小白鼠被分别放置在相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的笼子中。
第一组(实验组)的小白鼠每天被限制在笼子中活动12小时,随后又被允许活动12小时。
第二组(对照组)的小白鼠则没有时间限制,能自由活动。
3. 实验步骤- 步骤1:为每个小白鼠记录其每天的行为。
包括活动的时间、活动的方式和活动的强度。
- 步骤2:每周测量小白鼠体重,记录数据。
- 步骤3:在实验周期结束时,对每只小白鼠进行解剖学分析,包括检查器官状况和细胞形态。
结果1. 活动行为观察通过观察和记录小白鼠活动行为,我们发现实验组小白鼠在被限制活动的12小时内更加活跃,并且活动强度更高。
然而,在被限制活动的12小时后,它们的活动行为明显减少。
2. 体重测量在实验周期内,我们每周测量了小白鼠的体重。
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小白鼠体重增长速度较慢。
3. 解剖学分析对实验周期结束后的小白鼠进行解剖学观察后,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小白鼠器官状况相对较差。
尤其是心脏和肝脏的形态出现了异常。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时间限制对小白鼠的活动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在限制活动的12小时内,小白鼠增加了活动的强度。
2. 时间限制可能影响小白鼠的体重增长速度。
较短的活动时间限制可能导致体重增长速度的减缓。
3. 时间限制可能影响小白鼠的器官健康。
心脏和肝脏的异常形态可能是由于时间限制引起的。
时间限制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与其生物钟或生物节律相关。
生物体在约束时间内适应并调节其生理功能,但过度的时间约束可能导致负面影响。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吸收器官,其吸收功能与肠腔内物质的浓度有关。
通过改变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可以观察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效率,从而了解小肠吸收功能的调节机制。
实验材料:1. 小鼠若干只,体重约20-25克。
2. 葡萄糖溶液,分别制备5%,10%,15%,20%和25%的不同浓度。
3. 吸收瓶,用于收集小肠吸收的液体。
4. 手术器械一套,用于小鼠手术操作。
5. 显微镜,用于观察小肠黏膜细胞。
6. 实验室常规试剂和耗材。
实验方法:1. 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使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2. 对小鼠进行麻醉,并进行腹部手术,将吸收瓶植入小肠肠腔内。
3. 通过灌注的方式,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注入吸收瓶中。
4. 观察并记录小肠对葡萄糖溶液的吸收情况,包括吸收时间、吸收量等。
5. 取出小肠样本,制作黏膜细胞涂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变化。
6.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吸收曲线,比较不同浓度下小肠的吸收效率。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量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后,吸收量不再显著增加。
显微镜观察发现,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处理的小鼠小肠黏膜细胞出现轻微损伤。
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存在一定的调节范围。
在一定浓度下,增加葡萄糖浓度可以提高吸收效率,但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黏膜细胞损伤,影响吸收功能。
这可能与小肠黏膜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有关,高浓度下转运蛋白可能达到饱和状态,限制了进一步的吸收。
结论: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效率与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有关,但存在最适浓度范围。
过高的浓度不仅不能提高吸收效率,还可能对小肠黏膜细胞造成损伤。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小肠吸收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是我们周围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它们通过各种生理过程实现
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我们进
行了一系列植物生理学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数据。
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呈现出增
加的趋势。
这表明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十分显著,光合作
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实验二:水分蒸腾速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不同相对湿度下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
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逐渐降低。
这
表明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受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与水分蒸腾速
率呈负相关关系。
实验三:温度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调节了不同温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
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植物的呼吸速率也随之增加。
这表明植物的呼吸速
率受温度影响,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呼吸等生理过
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为我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
应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对今后的植物生理学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大全5篇]
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实验报告(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实验一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实验目得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得组织分离技术;2、学习与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得方法;3、了解刺激得种类。
[22] 实验原理蛙类得一些基本生命活动与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得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与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瞧到肌肉收缩与舒张一次,表明神经与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
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得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得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得规律与肌肉收缩得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就是机能学实验得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3]]实验对象蛙[[4] 实验药品任氏液 [ 5] 仪器与器械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6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 破坏脑、脊髓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得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3—1-1)。
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 次,捣毁脑组织。
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得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
针进入椎管得感觉就是,进针时有一定得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
若脑与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
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与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
图 2-1-1 捣毁蟾蜍脊髓② 剪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用左手捏住蛙得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图3-1-2),然后左手握住蛙得后肢,紧靠脊柱两侧将腹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并剪去肛门周围得皮肤,留下脊柱与后肢(图2—1-3)。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一、实验目的本次生理学实验旨在通过对反射弧的分析,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反射活动的机制。
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反射现象,探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及其在神经传导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生理学中神经反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原理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当感受器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中枢,经过中枢的整合和处理,再由传出神经将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相应的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动物:健康的蟾蜍若干只。
2、实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一套(包括剪刀、镊子、探针等)、支架、蛙板、培养皿、棉球、纱布、小烧杯、05%硫酸溶液、1%普鲁卡因溶液、毁髓针。
3、实验仪器:电子刺激器、示波器、张力换能器。
四、实验步骤1、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双毁髓法处死蟾蜍:用毁髓针从枕骨大孔处刺入椎管,捣毁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完全失去反应。
剥离皮肤:将蟾蜍仰卧固定在蛙板上,用剪刀从其背部后端剪开皮肤,然后向两侧剥离,暴露出背部肌肉。
分离坐骨神经:在蟾蜍的大腿后侧,用剪刀沿坐骨神经走向剪开肌肉,小心分离出坐骨神经,尽量保持神经的完整性,并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游离腓肠肌:在膝关节下方将腓肠肌与跟腱分离,用线结扎跟腱并剪断,游离出带有坐骨神经的腓肠肌标本。
2、连接实验装置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在支架上,坐骨神经放在刺激电极上,腓肠肌的肌腱与张力换能器相连,张力换能器与示波器相连。
3、观察屈肌反射用蘸有 05%硫酸溶液的棉球轻轻触碰蟾蜍一侧后肢的脚趾,观察其是否出现屈腿反射。
4、分析反射弧的完整性感受器破坏:用手术剪刀剪去触碰脚趾的皮肤,重复刺激,观察屈腿反射是否消失。
传入神经破坏:在坐骨神经的中段用手术剪刀剪断,分别刺激剪断处的外周端和中枢端,观察屈腿反射的情况。
生理学实验报告
南阳医专生理学实验报告(五)一、实验题目: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二、实验目的:1、学习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描记方法;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和动脉血压的影响。
三、实验对象:家兔四、实验物品:BL-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压力换能器、动脉插管、动脉夹、剌激电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实验用药品等五、实验原理:在正常机体,血压的变动并不大,而是经常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
其中最重要的反射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改变压力感受器活动或剌激反射弧的传入、传出神经会引起心血管活动的改变,进而导致动脉血压的相应变化。
在正常体内,心血管活动还受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等体液因素的调节。
通过静脉注射,改变血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也会影响心血管活动,从而使血压发生改变。
六、实验结果与简要分析:七、实验结论:心血管活动和动脉血压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南阳医专生理学实验报告(六)一、实验题目:1、呼吸运动的调节 2、胸内负压测定3、肺活量测定二、实验目的:1.学习记录哺乳动物呼吸运动的方法;观察体液中O2、CO2和H+水平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了解肺牵张反射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
2.观察胸内负压,3.学会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的方法。
三、实验对象:1、家兔 2、人四、实验物品:BL-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气管插管、50cm长橡皮管一条、注射器(20ml、5ml)、钠石灰瓶、肺活量计等五、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舒缩活动完成的节律性运动,该节律性运动在呼吸中枢的控制下保持正常的深度和频率。
体内、外多种剌激可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的改变。
肺牵张反射参与呼吸节律的调节,其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中,切断迷走神经将会引起呼吸节律的变化。
六、实验步骤:(略)七、实验结果与简要分析:八、实验结论:呼吸运动受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
生理学实验报告doc
生理学实验报告篇一:生理学实验报告生理学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
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
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
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生理学实验基础的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 理解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生理学实验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方法,通过对实验动物或组织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揭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验内容1. 基本操作技能(1)解剖技术:学会动物解剖、器官分离、组织切片等基本操作。
(2)手术技术:掌握动物手术、器官插管、药物注射等基本操作。
(3)生理信号采集:熟悉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注射器等实验仪器的使用。
2. 生理学实验方法(1)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动物生理现象,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2)测量法:使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等仪器,对生理指标进行定量测量。
(3)药物干预法:通过注射药物,观察药物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观察家兔心脏搏动(1)解剖家兔,暴露心脏。
(2)观察心脏搏动,记录搏动频率。
2. 实验二:测量家兔血压(1)家兔麻醉,固定。
(2)使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测量家兔血压。
3. 实验三:观察家兔呼吸运动(1)观察家兔呼吸运动,记录呼吸频率。
(2)使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测量呼吸频率。
4. 实验四:药物干预实验(1)家兔麻醉,固定。
(2)注射药物,观察药物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家兔心脏搏动频率为每分钟XX次。
2. 实验二:家兔血压为XX/XXmmHg。
3. 实验三:家兔呼吸频率为每分钟XX次。
4. 实验四:药物干预后,家兔血压、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发生变化。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生理学实验基础实训,我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 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3. 实验操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态度。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弧的分析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反射弧的分析,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反射活动的神经传导路径,以及探究反射弧完整性对反射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只有当反射弧的结构完整,并具有适宜的刺激时,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
若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到损伤或缺失,反射活动将无法进行。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实验动物:健康的蟾蜍若干只。
2、手术器械:解剖剪、镊子、眼科剪、眼科镊等。
3、实验仪器:蛙板、蛙钉、锌铜弓、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等。
四、实验步骤1、制备蟾蜍标本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失去疼痛反应。
将蟾蜍仰卧固定在蛙板上,剪开其下腹部皮肤和肌肉,暴露腹腔。
找出坐骨神经干,用玻璃分针分离并穿线备用。
2、观察屈肌反射用蘸有 05%硫酸溶液的小滤纸片接触蟾蜍左后肢的脚趾,观察其是否出现屈肌反射。
记录反射发生的时间和反应强度。
3、分析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捣毁脊髓:用探针捣毁蟾蜍的脊髓,再次用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肢脚趾,观察屈肌反射是否消失。
剪断传入神经:在左后肢大腿基部将坐骨神经剪断,重复刺激脚趾,观察反射变化。
剪断传出神经:在左后肢膝关节处剪断坐骨神经,再次刺激脚趾,观察反射情况。
破坏感受器:用手术剪将左后肢脚趾皮肤剥去,然后刺激,观察反射有无。
五、实验结果1、正常情况下,用硫酸溶液刺激蟾蜍左后肢脚趾,蟾蜍迅速出现屈肌反射,表现为左后肢收缩。
2、捣毁脊髓后,刺激左后肢脚趾,屈肌反射消失。
3、剪断传入神经后,刺激左后肢脚趾,屈肌反射消失。
4、剪断传出神经后,刺激左后肢脚趾,有感觉但无屈肌反射动作。
5、破坏感受器后,刺激左后肢脚趾,无屈肌反射发生。
六、结果分析1、正常情况下,感受器感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至脊髓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冲动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将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产生屈肌反射。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在生理学的课堂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实
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理学的知识。
在实验中,每个学生
都需要完成实验报告,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科研素养、实验能力、思维逻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一、实验设计
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课本知识,认真设计
实验。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等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和实验材料,确
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注意实验步骤和装置的使用方法。
如果不确定,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根据实验目的分析数据和结果的意义。
此外,还需要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确保
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三、实验报告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文字简洁精炼,同时确保报告内容科学、合理和完整。
四、实验意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将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有效提高其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同时,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让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和逻辑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总之,生理学实验报告是生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报告,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人体血压测量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血压计的使用技巧。
3. 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生理学实验室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性别不限。
实验材料:1. 血压计2. 听诊器3. 记录表4. 受试者实验方法:1. 受试者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身高、体重,记录基本信息。
2. 受试者取坐位,放松手臂,将血压计袖带置于受试者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
3. 打开血压计,充气至袖带内压力高于受试者收缩压约30mmHg,然后缓慢放气,速度为每秒2-3mmHg。
4. 当袖带内压力下降至收缩压水平时,袖带内的空气开始释放,此时收缩压即为袖带内压力的数值。
5. 当袖带内压力下降至舒张压水平时,袖带内的空气继续释放,此时舒张压即为袖带内压力的数值。
6. 重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为受试者的血压值。
实验结果:1. 受试者基本信息如下:- 年龄:20岁- 身高:170cm- 体重:60kg- 性别:男2. 受试者血压测量结果如下:- 收缩压:120mmHg- 舒张压:80mmHg实验讨论:1. 血压是动脉血压的简称,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测量是临床诊断和健康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本实验采用袖带式血压计测量受试者的血压,通过观察袖带内压力的变化,可以判断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3.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
本实验中受试者的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其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
4. 血压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因此,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量了受试者的血压,掌握了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受试者的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其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实验报告(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 实验目的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2.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3.了解刺激的种类。
[2] 实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
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机能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3] 实验对象蛙[4] 实验药品任氏液[5] 仪器与器械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6]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破坏脑、脊髓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3-1-1)。
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次,捣毁脑组织。
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的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
针进入椎管的感觉是,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
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
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
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和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
图2-1-1 捣毁蟾蜍脊髓②剪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用左手捏住蛙的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图3-1-2),然后左手握住蛙的后肢,紧靠脊柱两侧将腹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并剪去肛门周围的皮肤,留下脊柱和后肢(图2-1-3)。
图2-1-2横断脊柱图2-1-3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③剥皮一只手捏住脊柱的断端(注意不要捏住脊柱两侧的神经),另一只手捏住其皮肤的边缘,向下剥去全部后肢的皮肤(图2-1-4)。
将标本放在干净的任氏液中。
将手及使用过的探针、剪刀全部冲洗干净。
图2-1-4 剥去皮肤④分离两腿用镊子取出标本,左手捏住脊柱断端,使标本背面朝上,右手用粗剪刀剪去突出的骶骨(也可不进行此步)。
然后将脊柱腹侧向上,左手的两个手指捏住脊柱断端的横突,另一手指将两后肢担起,形成一个平面。
此时用粗剪刀沿正中线将脊柱盆骨分为两半(注意勿伤坐骨神经)。
将其中一半后肢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中备用,另一半放在蛙板上进行下列操作。
⑤辩认蛙后肢的主要肌肉蛙类的坐骨神经是由第7、8、9对脊神经从相对应的椎间孔穿出汇合而成,行走于脊柱的两侧,到尾端(肛门处)绕过坐骨联合,到达后肢背侧,行走于梨状肌下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内,到达膝关节腘窝处有分支进入腓肠肌。
⑥游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用蛙钉或左手的两个手指将标本绷直、固定。
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但不要伤及神经,其分支待以后用手术剪剪断。
同样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
⑦剪去其它不用的组织,操作应从脊柱向小腿方向进行。
(a) 剪去多余的脊柱和肌肉将后肢标本腹面向上,将坐骨神经连同2~3节脊椎用粗剪刀从脊柱上剪下来。
再将标本背面向上,用镊子轻轻提起脊椎,自上而下剪去支配腓肠肌以外的神经分支,直至腘窝(图3-1-5A),并搭放在腓肠肌上。
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并将股骨刮净,用粗剪刀剪去股骨上端的1/3(保留2/3),制成坐骨神经-小腿的标本。
(b) 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脊椎和坐骨神经从腓肠肌上取下,提起腓肠肌的结扎线剪断跟腱。
用粗剪剪去膝关节以下部位,便制成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3-1-5B)。
⑧检验标本用镊子夹持坐骨神经中枢端,如腓肠肌发生迅速而明显的收缩,说明标本的兴奋性良好。
标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备用。
图2-1-5 分离坐骨神经(A)和坐骨神经腓肠标本(B)[7]注意事项①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
②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
[8] 实验图像[10]结果及分析①捣毁脑脊髓后的蛙应有何表现?②制备好的神经肌肉标本为何要放在任氏液中?③如何判断制备的神经肌肉标本的兴奋性?[11] 思考题①用各种刺激检验标本兴奋性时,为什么要从中枢端开始?②刺激有几种形式?实验二心脏灌流[1][实验目的]1.学习蛙离体心脏灌流方法。
2.观察Na+、K+、Ca2+、H+、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2][实验原理]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内环境(如Na+、K+、Ca2+等的浓度及比例、pH 值和温度),而内环境的变化则直接影响到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
在体心脏还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速度加快,心率加快;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传导速度减慢,心率减慢。
将失去神经支配的离体心脏保持于适宜的理化环境中(如任氏液),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和收缩。
而改变任氏液的组成成分,离体心脏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3][实验对象]蛙[4][实验药品]任氏液、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5][仪器与器械]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或二道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蛙类常用手术器械一套、玻璃分针、蛙板、蛙钉、蛙心插管、蛙心夹、试管夹、滴管(7支)、试剂瓶(7个)、烧杯、双凹夹、万能支架、细线。
[6][实验方法与步骤]1.标本的制备(1)离体蛙心标本制备(斯氏蛙心插管法)取蟾蜍一只,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在主动脉干下方穿双线,一条在左主动脉上端结扎作插管时牵引用;另一根在动脉球上方打一活结备用(用以结扎和固定插管)。
玻璃分针将心脏向前翻转,在心脏背侧找到静脉窦,在静脉窦以外的地方做一结扎(切忽扎住静脉窦),以阻止血液继续回流心脏(也可不进行此操作)。
图3-4-1 插管进入心室示意图左手提起左主动脉上方的结扎线,右手持眼科剪在左主动脉根部(动脉球前端)沿向心方向剪一斜口,将盛有少许任氏液、大小适宜的蛙心插管由此开口处轻轻插入动脉球。
当插管尖端到达动脉球基部时,应将插管稍向后退(因主动脉内有螺旋瓣会阻碍插管前进),并将插管尾端稍向右主动脉方向及腹侧面倾斜,使插管尖端向动脉球的背部后方及心尖方向推进,在心室收缩时经主动脉瓣进入心室(见图3-4-1)。
注意插管不可插得过深,插管的斜面应朝向心室腔,以免插管下口被心室壁堵住。
若插管中任氏液面随心室的收缩而上下波动,则表明插管进入心室,可将动脉球上已准备好的松结扎紧,并固定于插管侧面的钩上,以免蛙心插管滑出心室。
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轻轻提起插管和心脏,在左右肺静脉和前后腔静脉下引一细线并结扎(参考图3-4-1),于结扎线外侧剪去所有相连的组织则得到离体蛙心。
此步操作中应注意静脉窦不受损伤并与心脏连结良好。
最后,用任氏液反复换洗插管内的任氏液,直到插管中无残留血液为止。
此时,离体蛙心标本制备成功,可供实验。
②左手拉住腹主动脉上结扎线头,于动脉球上剪一小口,将装有鱼用生理盐水的的蛙心套管插入动脉球,并顺势推入心室,此时可以看到套管内的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上下移动。
用滴管不断更换套管中的灌流液,冲洗心室直至没有血液为止,束紧备用线连同套管尖端一起结扎,并将线头系在套管壁上的小突起上,达到固定作用。
最后剪断腹主动脉,提起心脏用线尽量远离静脉窦将其他血管结扎。
在结扎外方剪断各组织。
此时心脏完全离体,借灌流液而正常搏动。
2.实验装置连接按图3-4-2将蛙心插管固定于支架上,在心室舒张时将连有一细线的蛙心夹在心脏舒张时夹住心尖,并将细线以适宜的紧张度与张力换能器相连。
张力传感器的输出线与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或二道生理记录仪的输入通道相连。
图3-4-2 蛙心灌流的记录仪描记装置3.实验项目(1)记录心脏在只有任氏液时的收缩曲线,观察心率及收缩幅度,并将其作为正常对照。
(2)Na+的作用:用吸管吸出插管中的任氏液后,换以等量的0.65%氯化钠溶液,记录并观察心跳的变化。
有变化出现时,应立即将插管内液体吸出,并以等量任氏液换洗2~3次,至心跳恢复正常。
(3)Ca2+的作用:将1~2滴2%的氯化钙溶液加入灌流液中,记录并观察心跳变化。
有变化出现时,应立即以等量任氏液换洗数次,至心跳曲线恢复正常。
(4)K+的作用:将1~2滴2%的氯化钾溶液加入灌流液中,记录并观察心跳变化。
有变化出现时,应立即以等量任氏液换洗数次,至心跳曲线恢复正常。
(5)肾上腺素的作用:将1~2滴1:10000肾上腺素加入灌流液中,记录并观察心跳变化。
有变化出现时,应立即以等量任氏液换洗数次,至心跳曲线恢复正常。
(6)乙酰胆碱的作用:将1~2滴1:10000乙酰胆碱加入灌流液中,记录并观察心跳变化。
有变化出现时,应立即以等量任氏液换洗数次,至心跳曲线恢复正常。
[7][注意事项]1.制备离体心脏标本时,勿伤及静脉窦。
2.蛙心夹应在心室舒张期一次性夹住心尖,避免因夹伤心脏而导致漏液。
3.每一观察项目都应先描记一段正常曲线,然后再加药并记录其效应。
加药时应在心跳曲线上予以标记,以便观察分析。
4.各种滴管应分开,不可混用。
5.在实验过程中,插管内灌流液面高度应保持恒定;仪器的各种参数一经调好,应不再变动。
6.给药后若效果不明显,可再适量滴加,并密切注意药物剂量添加后的实验结果。
给药量必须适度,加药出现变化后,就应立即更换任氏液,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K+,H+稍有过量,即可导致难以恢复的心脏停跳。
7.标本制备好后,若心脏功能状态不好(不搏动),可向插管内滴加1~2滴2%CaCl2或1:10000肾上腺素,以促进(起动)心脏搏动。
在实验程序安排上也可考虑促进和抑制心脏搏动的药物交换使用。
8.谨防灌流液沿丝线流入张力传感器内而损坏其电子元件。
[8] [问题与解释]1.插管插入后,管中的液面不能随心脏搏动而波动,或波动幅度不大,影响结果的观察。
(1)插管插到了主动脉的螺旋瓣中,未进入心室。
(2)插管插到了主动脉壁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夹层中。
(3)插管尖端抵触到心室壁。
(4)插管尖端被血凝块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