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篇一」一、中国人现阶段营养状况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营养不良问题。

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指出,百姓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营养素之间关系密切,补充时必须强调平衡。

但当今市场上产品的配方多来自于西方国家。

饮食习惯和体质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人所缺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西方人不同,使用西方国家配方并不科学。

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盲目补充的现象比比皆是。

建立科学补充营养素的观念,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世界营养科学联合会理事、著名营养学家葛可佑教授在20xx年9月27日的一个科学报告中有这样一段通俗易懂的比喻(木桶理论):中国人目前的营养状况是:有一些营养素不够,需要立刻补充;有一些营养素已经充足,就不需要再补了。

各种营养素在身体里是相互搭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关系十分复杂,比如:维生素A得到维生素E的保护、维生素A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维生素B群、D、E及钙、磷、锌要成一定的比例、维生素B1、B2、B6必须符合1∶1∶1的比例、维生素B2与C要成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铜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6一起增加摄入量为上。

因此,人体补充营养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达到均衡。

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背景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要求愈来愈迫切。

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1.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

也希望让青少年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时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2.时间:7月15日-------8月1日3.地点:三信超市,银座商城,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4.对象:食品安全。

5.方式:实地调查,上网调查。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1.过程:(实地调查)(1)三信超市我们小组去了三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7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2)银座商城在银座商城,我们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6%,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3)学校附近的小店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摊在街旁的地摊上,我们惊呆了。

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毕业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人,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三十多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膳食营养结构和健康状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因此,对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并掌握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才能吃得有营养,吃出健康。

关键词膳食营养结构现状健康现状调查研究目录1.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 (5)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5)2.1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 (6)2.1.1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营养结构 (6)2.1.2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的现状 (6)2.2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7)2.3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饮食疾病 (8)3.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合理的食物结构向人体提供充足且平衡的营养素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儿童青少年期良好的生长发育直到老年期高质量的健康生活,营养都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患营养不良疾病率下降。

同时,我同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篇一: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

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

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xx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

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5 膳食调查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5 膳食调查
称量结存量注意: ①若家中的结存量大,可以用小容器称出约四天食用量。 ②同一食物多个容器的都要称重。 ③食物容器和容器中放的勺子等一定要记清。 ④如果第一次入户称量时,家中现存的食物和容器一起称重,最 后一次入户称量时盛装的油或调味品用完了,应将盛具单独称量, 作为剩余量记录下来。
购进量或自产量、废弃量
油和调味品称重记帐
询问每个2岁及以上家庭 成员当日食物消费状况
连续3天24小 时膳食回顾
调查前准备工作
1. 调查之前要做好宣传工作,向被调查户的 居民说清调查目的和方法,取得支持。
2. 动员调查户辅助进行食物消费记录 3. 调查员要做好入户的准备工作,访问程序
安装、调试,访本充电并携带食物称。 特别注意:使用统一提供食物秤,最大称 量5kg,精确度1g。为了准确称量食物量,要 求调查员每天入户时均要携带食物秤。
第三天
8
9
购进 废 量或 弃 自产 量
三日合计 12
剩余 10 11 总量 总共 三日 购进 总共 或自 废弃 产量 量
消费量=结存量+总购进量-总废弃量-剩余量
食物名称、结存量
➢ 食物名称:按照实际名称填写 开放的食物名称
需要提供完整食物名称 包装食品提供食品品牌+食物名称
➢ 结存量(克):调查前食物现存的数量。
表1.家庭3天油和调味品消费量
目的:3个膳食调查日内被调查家庭油和调味品的总消费量。 包括:油脂类(动物油、植物油)
酱油、醋、酱、腐乳、香辛料、盐、味精及其它
表1 家庭3日油和调味品消费量
1
食物编 码
2
食物名 称
3
第一天
第二天
结存
量4 5 6
7
购进 废弃 购进 废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XX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XX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XX篇一: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班别:1201展示与广告设计学号:20xx26190130姓名:赵嘉雯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化蛋白比例上升。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g 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

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功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由70%下降到61%。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3309g,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cm。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cm,女性平均低4.2cm。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未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xx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优质消费量由1992年的37g 增加到44g,脂肪功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

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

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仍然存在。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一,人类膳食的变迁历程远古时代(50万年前)人类的主要食物是野生植物旧石器时代中晚期(3--5万年前),人类开始经营采集和狩猎(包括捕鱼)经济.主要食物仍为野生植物,但也食用少量肉类.这种食物的特征是低脂肪,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C,有足够的蛋白质.这种饮食结构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前期(约1万年前)1万年前开始了新石器时代,随之而来的第一次农业革命使人类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类发明了谷类耕作和饲养动物,生产和储存食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了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的转变,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一直到2000年前人类绝大多数过着以素食为主的生活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以及紧随的第二次农业革命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革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食物的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人们开始远离素食和谷类食物,肉类食物的多少成为老百姓的追求目标和炫耀财富的标志.此外,人类的居住,交通,卫生和医疗条件也大大改善,传染病和损伤引起的死亡大大减少,人均期望寿命明显增加.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200年内(而我国发生这种改变的时间更短),与人类的进化史相比,这种变化显然太快了.这样不适应导致了许多新的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最为典型的是毛里求斯,新加坡和太平洋岛国瑙鲁瑙鲁原为一个贫穷的小岛,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使该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不幸的是几年以后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大流行,50岁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发展和富有并不等于健康和幸福.经济发展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健康和幸福. 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是有因果联系的三步曲.这一规律不断被重复和证明,无一例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流行是一种必然的联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经济发展导致不健康的生活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是完全可以改变和避免的.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动,植物比较均衡;2,高动物,低植物;3,高植物,低动物动,植物比较均衡第一种类型动,植物性食物消费量比较均衡,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膳食结构比较合理,以日本人的膳食为代表.有以下几个特点:(1)粮食消费逐年下降,1960年人均谷物消费410g/d,1980年降至312g/d,下降了24%,但到1984年仍达298g/d ,加上薯类,人均口粮(折合原粮)则达484g/d;(2)动物食品消费增加较多,但并不过量,而且水产品食用量较大.1984年,人均肉类消费量62g/d,牛奶及奶制品168g/d,鸡蛋39g/d,鱼贝类95g/d,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量的45%,水产品蛋白质又占动物蛋白质摄入量的50%(3)能量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984年2594kcal,近几年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蛋白质83g/d,无大变化,脂肪增加较多,为81g/d,但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能量的59.2%,12.8%,28.0%,膳食结构总体上仍是比较合理的.高动物,低植物第二种类型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大.谷物消费量人均仅160~190g/d;动物性食物,肉类约280g/d,奶及奶制品300~400g/d以上,蛋类40 g/d左右.能量摄入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左右,脂肪130~150g,属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所谓"三高一低"膳食模式,以欧美发达国家膳食为代表.尽管膳食质量比较好,但营养过剩.高植物,低动物第三种类型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较少,膳食质量不高,蛋白质,脂肪摄入量都低,以发展中国家的膳食为代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的人均能量摄入量为2000~2300kcal ,蛋白质50g左右,脂肪30~40g,能量勉强满足需要,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营养缺乏病仍然是这些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膳食模式,但自上世纪末叶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在大城市变化最为明显.变化的特点是粮食在膳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 以上海市为例,动物性食物消费量1985年与1950年相比,肉类增加2.8倍,蛋类增加4.9倍,水产品增加2.8倍.由肉,蛋,水产品提供的能量1950年仅占总能量8.5%,1985年增至17.5%,至上世纪90年代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据1992年调查上海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消费植物性食物792g,其中谷类388g,薯类17g,豆类12g,蔬菜331g,水果44g,比1982年减少了77g,其中谷类减少114g(23%);平均每标准人消费动物性食物258g,包括肉类73 g,禽23 g,奶及奶制品43 g,蛋29 g,鱼90 g,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比1982年增加155g(2.5倍),其中奶及奶制品增加6.1倍,肉和禽增加2.1倍,蛋增加1.7倍,动物性食物增长加速,肉类消费量已超过日本,蛋类和水产品与日本相近,唯奶及奶制品仅相当于日本的1/4,这与我国经济增长状况是一致的.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能量来源分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特点是: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逐年下降,来源于脂肪的能量逐年上升.上世纪50年代初期,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能量70%~75%,80年代降至60%~65%,90年代降至59%;来源于脂肪的能量50年代为15%~20%,80年代为25%,90年代增至28%,市区高收入居民已达31.2%,超过30%.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蛋白质1982年为蛋白质总量的15.5%,1992增至36.0,膳食蛋白质质量有所改善.维生素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相比,维生素A仅达推荐摄入量(RNI)的57%,核黄素达RNI的67%,两种维生素摄入仍显不足.钙摄入量,50年代初为227mg,1992年增至502mg,但也仅达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钙适宜摄入量(AI)的50%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饮食合理膳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①能保证供给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且各种营养素间的比例平衡;②通过合理加工烹调,尽可能减少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损失,并提高其消化吸收率;③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使其多样化,促进食欲,满足饱腹感;④食物本身清洁无毒害,不受污染,不含对机体有害物质,食之无害;⑤有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定时定量,比例合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2002)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七,如饮酒应限量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我国的营养学家,生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拟订了适合中国人的饮食推荐方法一,一个水果,每天一个水果,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及纤维素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早上的水果是金,中午的水果是银,晚上的水果是铜二,两盘蔬菜其中一盘是叶绿素丰富的茎叶类蔬菜,另一盘是块根类,瓜果类三,3勺素油四,4碗粗饭每天吃4碗杂粮粗饭(或馒头)五,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或豆浆,一盘鱼或虾类,贝类,一盘肉,一盘黄豆芽或豆腐六,6种调味品每天少量酸,甜,苦,辣,咸,香等主要调味品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量(DRIs)制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在制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之后的又一项重要活动.概要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定RDA的基础.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 = EAR+2SD.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RNI = 1.2 ×EAR.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 Intakes)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摄入的目标,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因此使用AI时要比使用RNI更加小心.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如果某营养素的毒副作用与摄入总量有关,则该营养素的UL是依据食物,饮水及补充剂提供的总量而定.如毒副作用仅与强化食物和补充剂有关,则UL依据这些来源来制定. 营养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对健康影响因素40%依靠遗传和客观条件,其中:15%为遗传因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60%依靠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近年来在我国前三位死因的分析中发现,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不良生活方式与生物因素的比例为45.7:29.0;脑血管病为43.3:36.0;恶性肿瘤则为43.6:45.9.目前这三类疾病占全部死因的67.6%.换句话,目前有2/3的人死于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上海市对一组25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高危人群进行2年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指导后,使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下降20%与18%根据美国加州对6928名成年人进行长期追踪观察的结果,发现下列7项生活方式与长寿有关:(1)减少夜生活,每天吃早餐;(2)每天睡眠7—8小时;(3)一日三餐间不吃零食;(4)保持标准体重;(5)有规律的体育锻炼;(6)不吸烟;(7)不饮酒或少量饮酒.经过5.5年的观察,发现遵守6—7项健康行为的人群比只遵守0—3项的人群期望寿命延长11年我国学者对100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后得出的结论也与此相似,这100位老年人平均年龄95.3岁,其中11人超过100岁.他们的经验是除以上7项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知足常乐,有自己的爱好;二是有美满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和谐的性生活.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人类健康十大危险因素(Lancet 2002, 360: 1347)①营养不良.在贫穷国家,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饥饿和贫困所造成的营养不良.②不安全性行为.在非洲,超过99%的人由于不安全的性行为,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以撒哈拉沙漠和以南地区最为严重.③不洁水源或环境和个人卫生.每年约有170万人死于使用劣质水源,以及生活在恶劣环境下或不良的卫生习惯导致的肠道传染病或与此有关的疾病.④室内烟雾(如烹调油烟,燃料烟尘).研究发现,室内烟尘可导致35.7%的人发生呼吸道感染,22%的人长期患肺部疾患,有1.5%的人发生各种类型的癌症.⑤饮(酗)酒.酒精中毒可导致每年有180万人死亡,酒精还是引发很多谋杀,车祸和自残等事件的一大因素.⑥高血压.高血压可导致每年有710万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⑦吸食烟草及其制品.WHO预测,在2020年前,每年将有840万人因为吸烟而死亡.⑧胆固醇过高.由于体内胆固醇过高导致440万人死亡,并可以诱发18%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⑨由于食入水果和蔬菜不足而引发的体内缺铁,可导致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亡⑩肥胖.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酗酒成为了最大的健康威胁.高血压则是东西欧,中亚及阿拉伯半岛人民的主要敌人.营养与肿瘤根据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主要的环境因素及其在肿瘤发生中占的权重如下:①吸烟占30%;②饮食因素平均占35%(其变化幅度为10%到70%);③生育和性行为占7%;④职业因素占4%;⑤酒精滥用占3%;⑥地理因素占3%;⑦环境和水污染占2%;⑧药物和医疗因素占1%.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10月12日)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共抽取71 971户(城市24 034户,农村47 937户), 243 479人(城市68 656人,农村174 823人).为保证孕妇,乳母,婴幼儿和12岁及以下儿童的调查人数,以满足各组样本量的要求,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本次调查总计272 023人.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其中膳食调查23 463户(城市7 683户,农村15 780户),69 205人,体检221 044人,血压测量153 259人,血脂测定94 996人,血红蛋白测定211 726人,血糖测定98 509人,血浆维生素A测定13 870人.主要结果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一)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1982,1992,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摄入量(克/标准人日) 8.410.66.5_10.715.932.5_9.012.614.2酱油12.413.913.2_10.913.311.4_12.013.912.7食盐4.133.1_5.27.710.7_4.44.75.4糖,淀粉10.58.55.6_3.84.5_8.77.15.3动物油29.917.19.3_40.232.421.2_32.722.412.9植物油24.419.26.6_44.944.221.6_30.127.511.1鱼虾类19.98.83.8_33.229.415.5_23.6167.3蛋及其制品11.23.8_65.836.19.9_26.314.98.1奶及其制品69.937.622.5_104.4 100.562_79.558.934.2畜禽类3.331.7_5.43.43.5_3.93.12.2坚果36.63224.4_69.380.168.3_45.749.2水果11.0 10.8 14.8_8.4812.1_10.39.714腌菜191.3 199.6 238_163.8 221.2 234_183.7 208.3 236.8浅色蔬菜92.8 107.184_88.1 98.168_91.5 102 79.3深色蔬菜11.46.22.9_12.911_11.87.94.5豆制品4.8410.1_2.62.36.1_4.23.38.9干豆类56.2 108228_31.94666_49.5 86.6 179.9薯类25.9 40.9 137_16.31724_23.3 34.5 103.5其它谷类141.0 189.1177_132.0 165.3218_138.5 178.7 189.2面及其制品248.4 255.8217_217.8 223.1217_239.9 226.7217米及其制品2002年1992年_1982年2002年1992年_1982年2002年1992年_1982年农村城市城乡合计982.1975.1980.3 1047.6 1077.4 1057.8164415741623.2磷(mg)23.123.823.322.425.523.438.634.237.3铁(mg) 371.8439.3390.6378.2457.9405.4750563694.5钙(mg)92.383.189.8102.695.6100.2138109129.4抗坏血酸(mg) 0.70.90.70.90.80.90.80.9核黄素(mg)1111.21.11.22.62.12.5硫胺素(mg) 450.3552.8478.8409605.5476107.8147.3119.5视黄醇当量(mg) 124.6226.5152.994.2277156.532.7103.953.8视黄醇(mg) 12.411.21214.111.613.36.8_8.1膳食纤维(g) 72.685.676.248.377.758.339.668.348.1脂肪(g) 64.969.166.164.375.16866.666.866.7蛋白质(g) 9614.2 8943.2 9428.8 9598.1 10019 9740.3 10497.7 10250.8 10423.5MJ2297.9 2137.5 2253.5 2294 2394.6 2328.3 25092450 2491.3能量(Kcal)城市全国农村城市全国农村城市全国2002年1992年1982年(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_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1,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和12.6%.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2,糖尿病患病增加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 000多万,另有近2 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一类农村明显高于四类农村.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3,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4,血脂异常值得关注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血脂指标异常判断标准5,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活动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种慢性病的机会最多.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从国情出发,从急需入手,以不失时机和分类指导为原则,将从政策支持,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三方面加强居民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预防工作:第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二,加强对农业,食品加工,销售流通等领域的科学指导,发挥其在改善营养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公众教育,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二,中国营养不良的现状与特征营养不良尤其是儿童营养不良,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亚洲,有大约1/3的学龄前儿童及其母亲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亚临床表现,从而导致许多死亡和残疾情况的发生(例如失明和夜盲).在过去10年中,仍有近10亿亚洲家庭,没有得到普及食盐倡议的保护,有1/3的亚洲家庭受到缺碘的困扰.缺铁性贫血影响着60%的育龄期妇女,及40-50%的学龄前儿童和一年级学生.此外,世界上有3/4的微量营养元素缺乏者生活在亚太地区.中国同样存在着营养不良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和部分儿童人群,其营养元素缺乏问题更加突出.表现为:——碘缺乏碘缺乏(IDD)是我国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一些估计资料,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IDD的危险人群约有4.25亿人.目前,甲状腺肿的患病率估计为19%.——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缺乏的患病率,在我国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在某些高危地区的一些年龄组中,此比例可高达60%.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2--5岁儿童的维生素A摄入量为RDA的44.8%--68.7%之间.但在一些最贫困的县,维生素A摄入量仅为RDA的30%.Vitamin-A DeficiencyEarly StageVitamin-A DeficiencyLate Stage——铁缺乏由缺铁造成贫血患病率的估计,是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得出的.在2岁以前贫血的患病率最高,到5岁时下降到较低水平.在城市地区女性儿童稍多,而在农村地区则男性儿童稍多.怀孕妇女中,贫血患病率为35%.在城市男孩中,仅通过膳食摄入,则所有儿童中大约16%的人会患贫血.这个百分比是和贫血率相一致的,后者估计仅稍高几个百分点.中国怀孕妇女中较高的贫血患病率加上婴儿又极易患贫血.——缺钙和佝偻病中国佝偻病常有发生.3岁以下儿童的佝偻病患病率为6%--44%.在中国北部和中部青春期的青少年中,约有7%--24%.在中国国内患病率有一个从南向北增加的梯度.而且在2--6个月的婴儿最为常见,好发于每年的冬季和春季.Normal BoneOsteoporotic bone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国家统计局估计,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率(发育迟缓是中国最主要的营养不良的表现)农村为39.1%,城市为8.9%;低体重发生率农村为17.8%,城市为4.6%;微量营养素缺乏也相当普遍,中国碘缺乏病(IDD)占全世界的40%;估计22%的5岁以下儿童患缺铁性贫血.在中国存在着大量因营养缺乏而导致的不良症状的同时,也存在着另外一种营养不良症状----由于营养摄入过度而出现的儿童肥胖症和成年人的心血管,脂肪肝,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国内一部分高收入阶层,城市以及农村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成为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有资料统计,目前国内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各类疾病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也成为各种并发症的诱因.事实上,营养不良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而且存在着地区上的差异性.根据一项调查,营养不良导致的低体重发生率,北京,上海,辽宁和天津不到10%,而海南和广西超过30%.总体上看,东北,华北地区的发生率最低,西南,西北和一些东南省区的发生率最高.中国存在的营养不良现象,反映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种发展带来的收益,包括营养在内,在国家内部并不平衡.这使得有关减轻营养不良,提高整个人口素质的社会发展任务相当繁重.营养不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国外已有资料数据证明,营养不良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尤其是儿童营养不良,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未来潜在的影响及其损失.据亚洲开发银行专家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现在世界上30%的人口正面临维生素A,铁或碘缺乏的影响.7.35亿人为这类缺乏导致的临床疾病所困扰,另有20亿人则存在亚临床症状.这类缺乏可以共同危害健康,导致死亡,影响生育,降低智力,教育和学术成就,减少劳动生产力和就业选择.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微量营养素性营养不良可以干扰儿童的生长和发育,有时甚至贻害终生.表面上看来,这类损失似乎并没有造成足够的破坏,因此很少有人计算过因营养缺乏导致的残。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

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

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

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中国营养调查报告doc

中国营养调查报告doc

中国营养调查报告篇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XX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

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

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XX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

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_2022年学习资料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_2022年学习资料

表31992与2002全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比较+-城合计和-城沛-农村和-K-1992--20 2--20021-谷类食物供能此例%中-66.8-57.0-57.4-47.4-71.7-60 7-动物性食物供能此例%-9.3-13.7--15.2-19.2-6.2-11.6-脂肪供能此 P-22-29.8--28.4-35.4-18.6-27.7
调查主要结果-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 -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 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 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 能比由70%下降到61%。
1982年-1992年-2002年-全国-城市-农村-能量Kcal-2491.3-2450-2 09-2328.3-2394.6-2294-2253.5-2137.5-2297.9-MJ-1 423.5-10250.8-10497.7-9740.3-10019-9598.1-9428. -8943.2-9614.2-蛋白质g-66.7-66.8-66.6-68-75.1-64.3 66.1-69.1-64.9-脂肪g-48.1-68.3-39.6-58.3-77.7-48. -76.2-85.6-72.6-膳食纤维g-8.7-13.3-11.6-14.1-12-11. -12.4-视黄醇(μ g-53.8-103.9-32.7-156.5-277-94.2-152 9-226.5-124.6-视黄醇当量mg-119.5-147.3-107.8-476-605 5-409-478.8-552.8-450.3-硫胺素mg-2.5-2.1-1.1-核黄素mg 0.9-0.7-抗坏血酸mg-129.4-109-138-100.2-95.6-102.6-8 .8-83.1-92.3-钙mg)-694.5-563-750-405.4-457.9-378 2-390.6-439.3-371.8-铁mg-37.3-34.2-38.6-23.4-25. -22.4-23.3-23.8-23.1-磷mg)-1623.2-1574-1644-1057 8-1077.4-1047.6-980.3-975.1-982.1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

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

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

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全国营养调查报告

全国营养调查报告

全国营养调查报告篇一: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班别:1201展示与广告设计学号:20XX26190130 姓名:赵嘉雯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化蛋白比例上升。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g 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

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功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由70%下降到61%。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3309g,低出生体重率为%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女性平均低。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未%,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下降到%;城市女性由%下降到%;农村男性由%下降至%;农村女性由%下降至%。

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XX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优质消费量由1992年的37g 增加到44g,脂肪功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

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

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仍然存在。

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率分别为%和%,贫困农村分别高达%和%。

生长迟缓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贫困农村则高达%,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目前,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

营养不足和过剩同时存在。

在某些地区和群体中,由于饮食结构和营养不良,营养不足现象仍然存在。

然而,在大多数地区,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动物性食物消费增加,植物性食物消费减少,特别是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与此同时,运动量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城区居民步行和骑车数量减少,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导致运动量不足。

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国居民身体素质下降和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加强营养教育,提高居民对合理膳食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营养教育,我们可以引导居民合理搭配食物,增加对蔬果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推广全民运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糖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

为了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行动。

开展营养健康培训,提高居民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

可以在社区、学校、单位等场所组织培训讲座,向居民普及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

建设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服务。

通过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我们可以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健康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营养教育和推广全民运动等措施来改善现状,提高居民的营养与健康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另外,也需要强调个人在营养与健康方面的责任和意识。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搭配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也需要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健康问题。

我们呼吁广大居民自身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减少医疗成本,提高生命质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备受。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前言健康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了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和问题,本次调查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健康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

2.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情况,以明确当前中国人民的健康问题和需求。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覆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

调查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其中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调查内容涵盖了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运动状况、吸烟和酗酒情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4.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身体健康状况-中国人民整体健康状况良好,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或一般。

-调查发现,饮食习惯不健康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度依赖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运动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城市居民中。

(2)心理健康-调查发现,近年来中国人民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压力大、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普遍存在。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3)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吸烟和酗酒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加大相关宣传和干预力度。

-调查还发现,很多人晚睡晚起,作息不规律,对健康非常不利。

-一些农村居民饮食结构不均衡,缺乏营养。

5.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向政府和社会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认识。

政府可以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加强运动促进。

政府可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鼓励人们多参加体育锻炼。

(3)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政府可以发布相关政策,鼓励健康饮食和作息规律,并加大对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管理和宣传力度。

(5)加强农村健康教育。

政府可以加大农村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改善他们的饮食结构。

6.结语本次调查为我们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数据和信息。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工作规范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工作规范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 状况调查技术工作规 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 录



施调 查





义调 查





和调 报查
告结
撰果
写分

目录

围调 查





法调 查





和调 应查
用数




律调 问查
题伦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调查目的和意义
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健 康状况
发现营养不良和健康问题
为制定营养政策和健康干预措 施提供依据
提高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 活质量
了解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 况
调查意义
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现营养不良和健康问题,为制定 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三章
调查对象和范围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开展调查:按照调查 计划进行现场调查, 收集数据和资料
添加标题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 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 理、分析和报告撰写
添加标题
结果反馈:将调查结 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 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和措施
添加标题
总结和评估:对整个 调查过程进行总结和 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和建议
质量控制和监督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人 员、设备、方法、流程等

中国公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公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公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尊敬的读者:本期报告旨在呈现中国公民的健康状况,通过整理、分析以及比对相关数据,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报告从多个方面对公民的健康进行评估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中国公民的整体健康状况。

一、健康状况总览通过对全国各地区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的数据显示,中国公民的健康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肥胖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有关。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在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产生了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疾病。

二、饮食与营养状况饮食和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础,然而,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国公民的饮食结构存在问题。

过多的油脂和糖分摄入导致了肥胖和代谢疾病的增加。

因此,我们建议公民们合理膳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并减少油炸和高糖食物的消费。

三、运动与体力活动目前,中国公民整体的体力活动水平偏低。

根据调查数据,只有少数人坚持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

因此,我们倡导公民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以改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

四、慢性病与健康管理调查还显示,中国公民普遍存在慢性病的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与此同时,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我们建议公民们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如今社会节奏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调查数据表明,很多公民存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的问题,导致了情绪不稳定和心理疾病的增加。

我们鼓励公民们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并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和建立支持系统来减轻压力。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预防意识和健康知识的普及十分重要。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健康宣传与教育力度,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宣传栏等形式,让公民们更加了解健康知识,提高预防意识,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语: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们对中国公民的健康状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鼓励公民们关注自身的健康,根据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

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

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篇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xx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

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

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xx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2009年采血调查问卷)
一、一般情况 (请在采血前询问调查对象并在选项上画圈)
1.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地址:
2. 个人编号: T0
3. 出生日期:_ _ _ _ 年 _ _ 月 _ _ 日 (尽量用阳历,并与住户调查表上的日期一致。

)
Y1 4. 出生日期是阳历还是阴历? Y2 1 阳历 2 阴历 5. 年龄_ _ _ 岁(实足年龄)(如果是18.00-18.99 岁,则记录018, 依此类推。

) Y3 6. 性别? Y4 1 男 2 女
7. 民族:_ _ 01 汉族; 06 苗族; 09 布依族; 11满族; 15 土家族; 20 其他; -9 Y5 8. 身高:___. _ 厘米 . Y6 9. 体重:_ _ _. _ 公斤 . Y7 10. 血压:_ _ _ (收缩压)/ _ _ _ (舒张压) mmHg / Y8 11. 臀围:_ _ _. _ 厘米 . Y9 12. 腰围:_ _ _. _ 厘米
. Y10 13. 在过去的24小时中,你是否得过病,如伤风、流感、发烧、呕吐? Y11 0 否 1 是
14. 在过去的24小时中,你是否出现过以下症状? (1) 发烧、咽痛、咳嗽、哮喘 0 否 1 是 9 不详 Y12 (2) 腹痛、腹泻 0 否 1 是 9 不详 Y13 (3) 头痛、头晕、关节痛、肌肉痛 0 否 1 是 9 不详 Y14 (4) 出疹子、皮炎 0 否 1 是 9 不详 Y15 (5) 心脏病/胸痛 0 否 1 是 9 不详 Y16 (6) 其他感染性疾病 0 否 1 是 9 不详 Y17 (7) 其他非传染性疾病 0 否 1 是 9 不详 Y18 15. 你最近在吃什么药? Y19 0 否(请跳至问题17 ) 1 是
16. 你正在服用哪些药物?列出所有的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在过去的24小时中,你是否喝过咖啡、茶或酒(啤酒、葡萄酒、白酒)? Y20 0 否 1 是
18. 在过去的24小时中,你是否服用过任何维生素或钙片等补充剂? Y21 0 否 1 是
19. 你在此刻以前最近一次吃东西(包括糖和口香糖)是什么时候? 日期: _ _ _ _ 年 _ _ 月 _ _ 日 Y22 时间: _ _ 点 _ _ 分 : Y23 20. 在过去的24小时中,你最近一次喝饮料(除白开水和不加糖的茶以外)是什么时候? 日期: _ _ _ _ 年 _ _ 月 _ _ 日 Y24 时间: _ _ 点 _ _ 分 : Y25 21. 你昨晚什么时间开始睡觉的? (_ _点_ _分) : Y26 22. 你今早什么时间起床的? (_ _点_ _分) : Y27 23. 你全身有不明原因出血点或有出血紊乱的症状吗? Y28
0 否 1 是 9 不详
调查员姓名: 调查员编号:
Y29
二、采血
1. 是否所有血液样本都已采集完成? Y30
0 否,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是
2. 止血带束臂时间是否超过两分钟?Y31
0 否 1 是
3. 什么时间采血的?( _ _点_ _ 分)? : Y32 采血员姓名: _______________ 采血员编号: _________ Y33
(以下由血样处理人员完成)
4. 是否分离了血点样本? Y34
0 否 1 是
5. 血常规检测准备工作是否已完成? Y35
0 否 1 是
6. 血生化检测准备工作是否已完成? Y36
0 否 1 是
7.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准备工作是否已完成? Y37
0 否 1 是
8. 样本1(EDTA抗凝血试管)何时离心?( _ _点_ _ 分)? : Y38
9. 样本2(血清分离管×2个)何时离心? ( _ _ 点_ _ 分)? : Y39
10. 样本何时4℃冷藏保存?( _ _ 点 _ _ 分)? : Y40
血样处理人员姓名: _______________ 血样处理人员编号: _______ Y42 处理日期: _ _ _ _年 _ _月 _ _日Y43
三、血样检测结果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编号:
Y44
检测日期: _ _ _ _年 _ _月 _ _日
Y51 检验人员姓名: ____________ 检验人员编号: __________ Y52 审核人员姓名: ___________
审核人员编号: __________
Y53
*请将原始报告单粘贴在以下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