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边塞诗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49f655f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2.png)
分析
写法
以景衬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的《石头城》
议论引发,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
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把握情感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衬托、谐音、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lí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lín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常见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古地-昔盛今衰
不畏恶劣环境的献身精神;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对戍边将士勇武之气的歌颂之情(诗人角度)。
表现手法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用典、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委婉清丽。
诗歌意境
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惜别送别诗)
内容
解说
特
点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边塞诗 教案(全国)
![边塞诗 教案(全国)](https://img.taocdn.com/s3/m/99c0760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1.png)
边塞诗教案(全国)边塞诗教案(全国)2021届一轮复习边塞诗教案(全国)一、自学目标1、掌握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技巧.2、体会边塞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控边塞诗歌品酒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边塞诗歌鉴赏能力。
二、独立自主先学(一)边塞诗词简介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居多,充份显现出来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照。
其蓬勃发展的原因,由于唐代国力强悍,不断开拓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存有若干仕途不得志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作求得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截然不同,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代莱生活经验与相同的视野,提振了写诗的启发。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二)常用意象与意境:1、事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2、地名和民族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3、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4、意境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的特点:1、就是浓烈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存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战的军队称作汉兵,将领称作汉将,边塞称作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作汉月。
不仅如此,通常的边塞诗在提到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用汉代的称呼,把激战对方称作匈奴,把其首领称作单于、左贤。
在称许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及的也就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重回。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承继,又就是对历史的打破。
2、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
描写的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
人物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戍卒、胡儿。
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天山、阴山、瀚海、轮台、疏勒等。
高中语文边塞诗词鉴赏要点
![高中语文边塞诗词鉴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026943561252d381eb6e10.png)
边塞诗词鉴赏要点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字里行间洒满斑斑血泪,令人闻之而发指……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可以用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来出一道练习题:“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请做简要的分析。
”在解答之前应抓住“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看到作者对边塞险峻山势的描写里隐含的杀机,在从全篇上加以把握,领会其主旨,然后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
其主题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
”而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妨把它看作边塞诗词的衍生作品,也可以归为同类。
例如沈佺期的《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边塞诗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鉴赏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f6be7f10bb4cf7ec4bfed067.png)
对
战城南
比 阅
塞北途辽远,课杨城堂炯南练战习苦:辛。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读 幡旗如鸟翼,战甲杨城炯胄南 似鱼鳞。 平沙塞下王日曲昌•未龄其二没,黯黯见临洮。
冻水寒伤塞北马途,辽远悲,城风南愁战苦杀辛人。 。 饮马昔渡日秋水长,城水寒战风似,刀咸。 言意气高。 寸心明白幡冻水旗日寒如,伤鸟马翼千,,悲甲里胄风暗愁似杀鱼黄人鳞尘。。 。 平 昔日沙黄长日尘城未战没足,,今咸黯黯言古意见气临,高洮白。。 骨乱蓬蒿。 2.两首诗都寸心是明边白日塞,千战里争暗黄题尘材。 的诗黄歌尘,足今请古,简白要骨乱分蓬析蒿。这两首诗不同的
• 3.边塞诗
• ①B
• ②雄豪悲壮的格调:后两句写边关照月,多少 征人骑着战马前往作战之地的苍凉、壮美的塞 外景色。
• 缠绵的情致:写征人骑在战马上望月,既表现 了征人思乡的愁情,又表现了征人戍守边关,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9.思乡怀人诗
•①D
•②两组句子均以哀景衬哀情、以动衬静。
•“空床卧听南窗雨”通过写诗人静静地躺在床 上听着南窗雨,营造出凄凉的意境,衬托词 人失去爱妻的无限哀伤。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1.两首诗都寸心选明择白日了,悲千里风暗黄、尘寒。 水、黄战尘马足今、古,黄白尘骨乱蓬蒿等。 相同的意象,
描写了秋风1凛.两冽首诗、选河择了水悲寒风、冷寒水、、黄战马沙、黄飞尘 舞等相的同苦的意寒象,萧描索写了、苍凉辽阔 的 自然景象。(4分) 秋风凛冽、河水寒冷、黄沙飞舞的苦寒萧索、苍凉辽阔 的自然景象。
带来痛苦,渴望和平
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04年江苏)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边塞诗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1dffb1347f1922791788e8d7.png)
考 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马策与刀环是战事用品,写
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通过描写边塞战事频繁、戍边生活的荒凉苦寒,表现 了征人对单调艰苦的边塞生活的厌倦及对统治者穷兵黩武 的谴责。
对
战城南
塞下曲•其二
比
杨炯
王昌龄
阅 塞北途辽远,课城堂南练战习苦:辛。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读 幡旗如鸟翼,甲战城胄南 似鱼鳞。 平沙塞下日曲•未其二没,黯黯见临洮。
下快进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全国 将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嫦娥四号在人
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 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 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李颀、李益等
凉州词(其一) 王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边 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黄沙百战穿金甲,
常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破楼兰终不还。
见
单车欲问边,
的
属国过居延。
意 象
萧关逢侯骑, 都护在燕然。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年来,国防和军队改革扎实推进,人民军队展现出
新时代强军风貌。我们进行国庆大阅兵,举行海军、空军 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首艘 国产航母正式列装。人民子弟兵永远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 城,让我们向守护家园的忠诚卫士们致敬!
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 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阅兵方阵威武 雄壮,群众游行激情飞扬,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大江南北 披上红色盛装,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和我的祖国》在 大街小巷传唱。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 起民族的脊梁。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 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
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边塞诗总结资料
![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边塞诗总结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3cd06d102de2bd9605888e.png)
边塞诗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句解:(1)首联:战局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金色鱼鳞一般闪耀着。
(2)颔联:秋色中,遍地响起了号角声,凝结在塞上的深红血迹在暮色中如同紫色。
(3)颈联:部队行进在易水边,风卷动红旗,浓霜凝住战鼓,鼓声低沉。
(4)尾联: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将士们)甘愿高举宝剑,战死沙场。
注释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黑云:厚厚的乌云。
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
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
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
据说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临:抵达。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塞上”一作“塞土”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君王。
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赏析《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
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后称“乐府诗”。
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
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
![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https://img.taocdn.com/s3/m/9b36326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1.png)
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出塞》是王昌龄的经典作品,一共有两首,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篇1《出塞》原文: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7、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8、沙场:指战场。
9、震:响。
《出塞》译文:其一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其二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出塞》创作背景:《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2f43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7.png)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2021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边塞诗
![2021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ca2f2c7d84868762cbaed549.png)
贰
常 见 意 象
自然景物类
大漠、秋月、长烟、落日、孤烟、云海、 黄沙、雨雪、孤城、雁飞、沙碛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战事器具类
金鼓、旌旗、烽火、羌笛、胡笳、琵琶、 辕门、刁斗、画角、剑、戟、刀等
点 好击 课关 不注 断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刘克庄《军中乐》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陆游《关山月》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地域关隘类
雁门关、玉门关、轮台、瀚海、夜郎、楼 兰、阴山、天山、凉州、古道、荒城、阳 关等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边塞诗」的特点 思想性最深刻 想象力最丰富 艺术性最强
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 用乐府旧题翻新创作
「边塞诗」的发展阶段
汉魏 南北朝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 《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隋朝
隋炀帝《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
——
唐朝用乐初盛中晚府旧《初盛中晚题出唐唐唐唐翻塞边边边边新》塞塞塞塞诗诗诗等诗创的的的。的作主主主主导导导导风风风风格格格格是是是是郁豪苍萧勃雄凉飒。。。。骆李。宾颀王、《 送 魏 万 之 京 》、高李颀陈适空令岁月易蹉跎。子、昂岑莫见长安行乐处,参
思想情感总结
1.描绘边塞雄奇பைடு நூலகம்丽的独特景观 2.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 豪情壮志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穷兵 黩武,对边关将士同情
古代诗歌的题材之边塞征战诗-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古代诗歌的题材之边塞征战诗-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d4ef89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e.png)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李 白
——《塞下曲》 卢 纶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征人 怨 》柳中庸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3、C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考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古代诗歌阅读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14. 古代诗歌的题材之 边塞征战诗
考点精讲
金戈铁马征战事 大漠秋风慷慨情
边塞征战诗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征战诗的常见意象、 情感、手法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 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征战诗的语言多 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 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 家卫国的决心。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 (岑参)
•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word版 有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word版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e0b1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8.png)
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①钱起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②。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陈琳③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④。
【注】①掌记:唐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省称。
②卢龙塞:位于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为古代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③陈琳:“建安七子”之一,初仕袁绍,后归曹操。
④汉皇年:汉皇时代,此处以汉指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描写隆冬季节,寒风裹着雨雪,三军从黑山外长驱而来,直扑卢龙,同时暗示战事紧急。
B.五,六句把韦掌记比作陈琳,夸赞其文采优秀,料敌如神,巧于设兵,表现了对韦掌记的赞美、勉励和期望。
C.七、八句写有圣主的支持,唐军会取得更大的胜利,唐皇会有更多的封赏,表现出诗人对战争胜利的信心。
D.诗歌运用了渲染、象征、夸张、用典、对比等多种技巧,既有歌行体古诗韵律流转的特点,又不乏近体诗的对仗工整。
2.请从意境、炼字和风格特征简要赏析诗歌的第三四两句。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③,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 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天骄:指匈奴,这里代指敌人。
③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④霍嫖姚:指霍去病。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急迫的紧张氛围。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和“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人营寨空无一人,战争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去病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对当政者的讽刺之意。
常见边塞诗
![常见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af36c82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6.png)
1、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李颀古意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4、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祖咏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6、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7、王维老将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边塞诗鉴赏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边塞诗鉴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77276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6.png)
诗歌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 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 七万多人。
古来战几人回
边塞诗鉴赏
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应 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 (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华, 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 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 观的边塞诗派。
适)
•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 的景物对照,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 3.虚实结合: •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 空的对照。
• 4.用典故: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 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抒发将士们 思乡念亲的乡愁。)
边塞诗 教案(全国)
![边塞诗 教案(全国)](https://img.taocdn.com/s3/m/8f7b489ae53a580216fcfe87.png)
2017届一轮复习边塞诗教案(全国)一、学习目标1、掌握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技巧.2、体会边塞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边塞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塞诗歌鉴赏能力。
二、自主先学(一)边塞诗词简介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
其兴起的原因,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1、事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2、地名和民族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3、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4、意境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的特点:1、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
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2、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
描写的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
人物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戍卒、胡儿。
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天山、阴山、瀚海、轮台、疏勒等。
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等。
部编版教材边塞诗
![部编版教材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e162ff3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d.png)
部编版教材边塞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衍生注释:1.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2. “问边”:到边疆去察看。
3. “属国”:一种官职名称。
这里是诗人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4.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5. “孤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这里指的是唐朝边防军队使用的平安火。
6. “长河”:指黄河。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孤独、飘零之感以及在塞外的所见所闻。
情感方面,既有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和抑郁,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自比征蓬和归雁,流露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又有看到壮丽大漠景色时的豁达豪放。
表现手法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堪称绝笔。
“大漠”“长河”描绘出边疆沙漠浩瀚无边、黄河横贯其间的雄奇景色。
“直”写孤烟,劲拔坚毅,“圆”写落日,给人以亲切温暖又苍茫的感觉。
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腻描写,画面感十足,将叙事、写景与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
四、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
他的诗歌擅长绘景,意境宏远,有“诗佛”之美称。
其前期的诗歌积极昂扬,反映边塞生活等不同主题。
而后期多写山水田园,表达闲适恬静的心境。
这首《使至塞上》反映出他边塞之行中的种种遭遇和感受。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次户外探险中,小李和同伴们深入西北的大沙漠。
那漫天黄沙,一望无垠,只有远处一小缕浓烟笔直地升向天空,黄河蜿蜒而过,落日熠熠生辉。
小李不禁感叹道:“此时此景,真可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啊。
王维描述的边塞景色,今日亲见,才知道是多么的震撼和壮美啊。
”例子二:小王毕业去边疆支教。
刚到那里时,望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心中充满孤独感。
在给家人的信里写道:“我现在就像那‘征蓬出汉塞’,一个人来到这遥远的地方,但这里独特的景色,又像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透着一种宏大的美,我想我会慢慢爱上这里的。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0ad6deede80d4d8d05a4fef.png)
1.(1)特点:自然环境险恶(1分);军情紧 急(1分)。作用:营造了萧杀的氛围(1分) ,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 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 铺垫”也可)(1分)。
(2)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 的边将形象(2分)。表达了对战争给边塞将 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1分),对从古至今延 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1分),寄寓了诗人渴 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分)。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①“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
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1)①对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 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 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 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 的情感。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 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 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 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 胡笳、芦管、角、鼓。
乐曲:《折杨柳》《落梅花》《关 山月》等。
边塞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1、歌颂将士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 情。 2、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 酷。 3、抒发征人念远思归、思念亲人的哀 愁。 4、表达对戍边将士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5、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 伤。 6、赞美塞上奇异的风光,歌颂祖国的大好河 山。
——边塞诗鉴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其一》 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杜甫《后出塞》其二) 委婉清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 是玉关情。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 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朝朝马策与刀环 怨气候酷寒, 三春白雪归青冢 怨景色单调。 万里黄河绕黑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11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课堂小结
内容
景——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艰苦生活 人 将士 报国(杀敌)豪情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当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 问题。( 10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 说明。
(2)、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C 项是( )(3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 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 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 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 “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燕歌行》高适
六、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
《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五、表现的思想感情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其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在唐代,由于边塞战争频繁,统治者重 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科举考 试而进身容易得多,再加上盛唐那种积极用 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奇情壮彩的边塞 征战诗便大大发展起来。
三、主要特点:
、浓郁的汉代情结。 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 汉兵,将领称为汉将, 边塞称为汉塞, 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表达效果: 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 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 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李 白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 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陈陶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 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 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3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 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 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 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一、边塞诗
以描述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 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主要内容的 诗歌。
二、背景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 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 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 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 两千余首。
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 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
表达效果: 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 对比。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其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西汉时,楼兰国与匈奴联合,屡次刺杀汉朝 派往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计刺杀 楼兰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
(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 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 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5分)
相同点: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 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 之情。 不同点: 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 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 鬓衰的悲愤情怀。
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 景——思乡、幽怨的情, 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 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 情)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尽),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二》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塞下曲》李白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征人怨》柳中庸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岑参
、鲜明的边地风貌。 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 瀚海、轮台、碛西 、夜郎、关山单
四、常见意象
景观: 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 器物: 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 地点: 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
瀚海、轮台、碛西 、夜郎、关山 人物: 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音乐: 羌笛、胡笳、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