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思想品德课件_法不可违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思品下册课件: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法不可违 共33张PPT)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罚
• 活动二:以案说法。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陈 正平,32岁,初中文化,系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商业村人,1992年 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陈正平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 镇经营“菊红”面食店期间,为琐事与汤山镇“正武”面食店业主陈 宗武发生矛盾。陈正平见陈宗武面食店生意兴隆,遂怀恨在心,意图 报复。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潜入“正武”面食店,将所 携带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该店食品原料内,造成300多人因食 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 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身。 • 【小组讨论】1.陈正平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 2.他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及所属违法行为的类别? • 3.陈正平的犯罪行为受到了什么处罚? • 4.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 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抢劫等四百 多种罪的处罚。
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 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 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 是要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
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胡长清案
小勤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学校
要求买校服,可家长一时拿不出钱。看到捡废品也能赚钱, 小勤决定试试自己挣钱。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些固定脚 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员 发现了,把他送到派出所。本来自尊心挺强的一个好学生,
结果在这件事上丢了个大面子。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罚
• 活动二:以案说法。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陈 正平,32岁,初中文化,系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商业村人,1992年 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陈正平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 镇经营“菊红”面食店期间,为琐事与汤山镇“正武”面食店业主陈 宗武发生矛盾。陈正平见陈宗武面食店生意兴隆,遂怀恨在心,意图 报复。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潜入“正武”面食店,将所 携带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该店食品原料内,造成300多人因食 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 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身。 • 【小组讨论】1.陈正平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 2.他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及所属违法行为的类别? • 3.陈正平的犯罪行为受到了什么处罚? • 4.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 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抢劫等四百 多种罪的处罚。
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 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 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 是要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
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胡长清案
小勤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学校
要求买校服,可家长一时拿不出钱。看到捡废品也能赚钱, 小勤决定试试自己挣钱。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些固定脚 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员 发现了,把他送到派出所。本来自尊心挺强的一个好学生,
结果在这件事上丢了个大面子。
5.1《法不可违》课件(共24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较轻 严重
民法
民事责任
三
刑法
刑事处罚
(背)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1 2 3
都有社会危害性。
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下图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1
2
3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他们这种行为违法吗?
探究分享
“定金”和“订金”混淆 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 的违约赔偿。
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探究分享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
放到网站使用。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 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
探究分享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 发表其作品。
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 了进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主要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 社会管理,轻微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其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 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 留等。行政处罚一般由单位组织、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 网,殴打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等。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民事 活动是由民法来规范的,通常包括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 婚竺。民事权利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物权、 债权和继承权)和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 婚姻自主权等)。民事处罚一般由法院来判决执行或调解。
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客观上已经违法
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
一
较轻 严重
民法
民事责任
三
刑法
刑事处罚
(背)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1 2 3
都有社会危害性。
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下图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1
2
3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他们这种行为违法吗?
探究分享
“定金”和“订金”混淆 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 的违约赔偿。
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探究分享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
放到网站使用。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 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
探究分享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 发表其作品。
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 了进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主要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 社会管理,轻微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其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 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 留等。行政处罚一般由单位组织、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 网,殴打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等。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民事 活动是由民法来规范的,通常包括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 婚竺。民事权利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物权、 债权和继承权)和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 婚姻自主权等)。民事处罚一般由法院来判决执行或调解。
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客观上已经违法
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思品(政治)下册:第七课《法不可违》课件
的表格。
1、李某等3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扰 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 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3人“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2、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 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情景二中的朱某违反了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 拒将拾得的物品交还物主,拒绝履行法律规 定的义务,他的行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3、情景三中的赵某,违反了刑法的有关规定, 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新华社报道,经拉萨市中级人民法 院依法审理,认定巴桑等30名被告人 分别构成纵火罪、抢劫罪、寻衅滋事 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妨害公务 罪、盗窃罪,一审分别判处3人无期徒 刑;7人15年以上有期徒刑;20人3年 至1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被判处无期徒刑之一的拉萨市德庆 县的僧人巴桑,因带领其他5名僧人
2 15 20 3
3.14”
4 29
5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预习导学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又 如何区别? 3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特 征? 4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情景一:行为判断
小聪、小明兄弟俩骑车上学,路上小明捡了一只苹果手机, 想一想自己没有手机,今天运气好,自己碰上了,于是决定 将苹果手机占为己有。行至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 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聪想上学就要迟到了, 又要被班主任批评,于是他就叫小明一起闯了红灯。 请思考: (1)小明、小聪兄弟两人在路上做了什么? (2)小明、小聪兄弟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有法律依据 吗? (3)预测一下他们的结局.
: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 违 规,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 法 受行政处罚。
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
度保障。
司法保障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 审判和司法执行活动,维护法律的权
威性和公正性。
执法保障
执法保障是指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和提 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和落实。
守法保障
守法保障是指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促进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05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教育
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让 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 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
社会环境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法治氛 围,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 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力量 ,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媒体宣传法律知识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普法教育
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 活动,如法律讲座、法律 咨询、模拟法庭等,让人 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守法
守法是指社会成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行 为准则行事,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和 规范。
法律的监督
法律监督的定义
法律监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 关对立法、执法、司法等各 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对 法律的制定、实施和执行进 行的监督,包括立法监督、 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等。
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
目 录
• 法律的定义与特性 • 违法行为的分类与后果 • 公民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 法律的实施与监督 •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01 法律的定义与特性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
约束力。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 维护社会秩序和平衡利益关系。
司法保障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 审判和司法执行活动,维护法律的权
威性和公正性。
执法保障
执法保障是指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和提 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和落实。
守法保障
守法保障是指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促进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05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教育
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让 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 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
社会环境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法治氛 围,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 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力量 ,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媒体宣传法律知识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普法教育
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 活动,如法律讲座、法律 咨询、模拟法庭等,让人 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守法
守法是指社会成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行 为准则行事,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和 规范。
法律的监督
法律监督的定义
法律监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 关对立法、执法、司法等各 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对 法律的制定、实施和执行进 行的监督,包括立法监督、 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等。
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
目 录
• 法律的定义与特性 • 违法行为的分类与后果 • 公民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 法律的实施与监督 •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01 法律的定义与特性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
约束力。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 维护社会秩序和平衡利益关系。
法不可违优秀课件
让我们珍惜法律,树立法治意识。
法律要平等
法律面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于法律之外。
法律要公正
法律必须体现公正和规律性,保 障社会正义和发展要求。
法律要平衡
法律要在保障个人权利和维护公 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促进社会 稳定和繁荣。
法不可违优秀课件
法律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统称,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严格遵守 法律,让其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
什么是法律?
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发布、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 是维护社会正义、纪律行为、保护人民利益的基础。
特征
法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约束力和保障作用,并 且包括一定的制定、执行和解决纠纷的程序。
法律的分类
1
宪法法律
规定国家政治体制和权利保障,是最高法律。
2
民法和民商法
规定私人之间的财产、人身、合同和侵权等民事关系。
3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规定犯罪和刑事诉讼程序,保障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涉外法律问题
• 国际贸易法和海关法 • 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 • 人权法和难民法 涉外法律问题需要关注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防止产生法律冲突和不必要的纷争。
3
保障人民权利
法律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公正和民主。
法律对个人的约束力
• 法律规定了个人行为的范畴,对个人行为进行监管和限制。 • 法律具有普遍性和强制力,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 • 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维护社会正义和规范行为。
法律对国家的作用
保障国家统一
法律规范了国内各省份、地区、 民族之间的关系,保障国家的统 一。
确保国家稳定
法律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 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法不可违课件
情景 一 二 三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课本P99,将四项相关信息填入表格,区分三种主要违法行为。
情景 一 二 三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J较轻 J较轻 K严重
违反的法律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 F刑事处罚 G行政违法 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
情景三
举案说法
1.结合材料说明刑法是怎样的一 部法律? 2.薄熙来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3. 薄熙来受到的处罚是一种行政制裁吗? 4.在判决书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应受刑罚处罚
严重的社 “2013年9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 会危害性 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
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 审判决,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结合案例,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
已经触 犯刑法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 处罚的行为。
第一,严重危害性。 第二,刑事违法性。 第三,刑罚当罚性。
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前两特征的必然后果
辩一辩
法庭对薄熙来的判刑:
2013年9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 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 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ABCD
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触犯了我国刑法
C.应该受到刑罚的处罚
D.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拓展探究
开玩笑也犯法吗?
要求: 1.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小组为 单位讨论交流。 2.小组长负责搜集整理讨论交流的 结果,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课本P99,将四项相关信息填入表格,区分三种主要违法行为。
情景 一 二 三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J较轻 J较轻 K严重
违反的法律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 F刑事处罚 G行政违法 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
情景三
举案说法
1.结合材料说明刑法是怎样的一 部法律? 2.薄熙来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3. 薄熙来受到的处罚是一种行政制裁吗? 4.在判决书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应受刑罚处罚
严重的社 “2013年9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 会危害性 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
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 审判决,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结合案例,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
已经触 犯刑法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 处罚的行为。
第一,严重危害性。 第二,刑事违法性。 第三,刑罚当罚性。
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前两特征的必然后果
辩一辩
法庭对薄熙来的判刑:
2013年9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 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 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ABCD
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触犯了我国刑法
C.应该受到刑罚的处罚
D.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拓展探究
开玩笑也犯法吗?
要求: 1.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小组为 单位讨论交流。 2.小组长负责搜集整理讨论交流的 结果,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法不可违-PPT课件
程序合法。依法裁定核准被告人郑民生死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郑民生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危害?
2、郑民生的犯罪行为使他受到了什么处罚?
3、这种违法行为触犯的是我国什么法律? 是什么违法行为?
2020年9月28日
9
?
犯罪的特征
什么是犯 罪?
2020年9月28日
严重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应当归还失主。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
学生的财务,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
依据刑法我判国处刑其法有规期定徒了刑。
刑事违法行为
对抢劫等四百多种罪的处罚。
思考: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
2020么年9月法28律日 ?他们自己落得什么结果?
没收财产
独立适用
2020年9月28日
11
议一议 1、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 × )
2、犯罪行为一定违法。(√ )
2020年9月28日
12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 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对具有社 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 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 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 可能陷入犯罪的泥沼。
(民事违法行为)
2020年9月28日
17
编题自练
学以致用
材料:诈骗犯黄某,小时侯就有小偷小摸的
坏习惯,经多次批教育仍不改正,后来发展到冒 充国家干部行骗,先后被公安机关收容6次,劳 动教养3年。2003年,他利用从劳改农场保外就 医之机,继续行骗作案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 4万多元。黄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了刑 法,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1、郑民生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危害?
2、郑民生的犯罪行为使他受到了什么处罚?
3、这种违法行为触犯的是我国什么法律? 是什么违法行为?
2020年9月28日
9
?
犯罪的特征
什么是犯 罪?
2020年9月28日
严重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应当归还失主。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
学生的财务,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
依据刑法我判国处刑其法有规期定徒了刑。
刑事违法行为
对抢劫等四百多种罪的处罚。
思考: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
2020么年9月法28律日 ?他们自己落得什么结果?
没收财产
独立适用
2020年9月28日
11
议一议 1、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 × )
2、犯罪行为一定违法。(√ )
2020年9月28日
12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 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对具有社 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 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 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 可能陷入犯罪的泥沼。
(民事违法行为)
2020年9月28日
17
编题自练
学以致用
材料:诈骗犯黄某,小时侯就有小偷小摸的
坏习惯,经多次批教育仍不改正,后来发展到冒 充国家干部行骗,先后被公安机关收容6次,劳 动教养3年。2003年,他利用从劳改农场保外就 医之机,继续行骗作案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 4万多元。黄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了刑 法,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思品(政治)下册课件《法不可违》PPT
.
思 考
• 小陈的行为是否属违法行为? • 这是哪类型的违法行为? • 他将受到什么处罚?
16
练习2
2003年河南省某市公安机关侦破 了一起系列杀人案。疑犯黄勇在2001 年9月来,从网吧诱骗青少年至其家 中行凶,共杀死了17名青少年。
• 黄勇的行为是否属违法行为? 思 • 这是哪类型的违法行为? 考 • 他又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属于 一般违 法行为
属于?
犯罪/刑 事违法 行为
什么叫刑罚? 又叫刑事处罚或刑 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 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刑 罚 特 征
•刑罚只对犯罪分子适用 •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刑罚只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 法判处
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的分类)
主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17
2003年12月9日,该市中级人民法 院作出判决,被告黄勇杀害了17名青 少年,证据确凿。根据刑法的有关条 例,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黄勇死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
18
练习3
学生胡某放学回家,路过一居民楼时被 楼上跌落的花盆砸伤。胡某为此花费了300多 元医药费。治疗后,无大碍。经调查,此花盆 为居民吴某所有,吴某把花盆放在阳台上,被 风吹倒摔到楼下。胡某找到吴某要求赔偿,吴 某认为此事与自己无关,不愿作出赔偿。学生 胡某于是向法院起诉。法院查明了事实,责令 吴某赔偿胡某全部医药费,并负担本案的诉讼 费用。
吴某的违法行为属哪类违法?
民事违法行为
19
练习4
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 园内一棵树上刻了几个字。结果因违 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公安 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请 思 考
行政违法
20
法不可违(公开课)PPT课件
制定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法律风险,提供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建议,降低法律 风险带来的损失。
提升法律素养
强调提升个人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包括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 意识和培养法律思维等。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法律体系概述
介绍了国家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组成部分,包括宪法、刑法、民 法等。
法不可违原则
建议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包括听讲、记笔记、参与课堂讨论、观看 相关视频等,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建议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同时,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 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02 法律基础知识
阐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 尽的义务。
违法行为及后果
详细讲解了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如罚款、 拘留、刑事责任等。
学习成果与收获
掌握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们对法律体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增强了自觉遵 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
法律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上位 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
法,新法优于旧法等。
03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违法行为定义
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违法行为分类
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 ;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课程内容和结构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法律责任等基础 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违法行为的危 害性和法律后果。
针对不同法律风险,提供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建议,降低法律 风险带来的损失。
提升法律素养
强调提升个人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包括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 意识和培养法律思维等。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法律体系概述
介绍了国家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组成部分,包括宪法、刑法、民 法等。
法不可违原则
建议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包括听讲、记笔记、参与课堂讨论、观看 相关视频等,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建议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同时,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 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02 法律基础知识
阐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 尽的义务。
违法行为及后果
详细讲解了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如罚款、 拘留、刑事责任等。
学习成果与收获
掌握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们对法律体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增强了自觉遵 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
法律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上位 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
法,新法优于旧法等。
03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违法行为定义
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违法行为分类
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 ;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课程内容和结构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法律责任等基础 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违法行为的危 害性和法律后果。
《法不可违》PPT优秀教学课件
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怎么避免?
提示:①小了法律,其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因此被送到了派出所。 ②能避免。我们应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遵守法律的意识。
3 探究一 为什么法不可违
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思考法律有什么作用?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
目录
01 违法无小事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03 课堂小结 04 课堂练习
1 新课导入
材料解读:近日,在天津市部分区域组织的全域核酸检测中,有123人因逃避核酸检
测被训诫,有8人拘留或警告。
在核酸结果查验及相关排查工作中发现,极少 数人谎称“不在津”故意逃避核酸检测,对全 区疫情防控工作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 影响。
行政违法行 为
社会
刑事违法行 为
不分对象
后果严重 吗?
较轻
较轻
严重
谁来处罚?
向对方负责 行政机关 国家机关
举个例子
欠钱不还 阻拦高铁
贩毒
3 探究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讨论一下:违法就是犯罪,这种说法对吗?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 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 我们常说的犯罪。 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5 练一练
1、下列四种情形的违法性质和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A.冷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拒不赔偿。--属于行政违法, 打“110”报警
C B.刘女士与白大爷发生纠纷,在火车站大吵大闹。--属民事违法,
向检察院控告 C.张某将手机落在出租车上,司机拾到后不归还。--属民事违法, 向法院提起诉讼 D.明明因与亮亮有矛盾,到处造谣亮亮考试作弊。--属刑事违法, 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不可违》PPT精品课件
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拾得遗失物,应当归 还失主。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 法规定,对扰乱公共 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 以处罚。
镜头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 他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自身承担主要责任,同桌饮酒者共
后果
同承担次要赔偿责任。
意外坠河身亡
违 法 行 为
民事违法行为
注意啦!民事责 任包括停止侵害, 消除危险,返还 财产,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消 除影响、恢复名 誉,赔礼道歉, 等等。
思考: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 落得了什么结果?同桌饮酒者承担什么责任?
请你判断
1.在十字路口闯红灯。 2.持刀抢劫他人财物。 3.欠钱不还。 4.某人开玩笑说:“地震了。”引起恐慌,导致他人受 重伤。 5.打架斗殴。 6.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
民事违法行为: 3、6 行政违法行为: 1、5 刑事违法行为: 2、4
违法无小事
Nothing is illegal
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违法行为的分类
:
.
/
k
e
j
i
a
n
/
d
i
l
i
/
历 史 课 件 : . / k e j i a n / l i s h i /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近日判决一起生命权
纠纷案件。因霍某在两次饭局中大量饮酒致
意外坠河身亡,其亲属将同桌饮酒者告上法 庭。法院最终判决霍某自身承担主要责任,
危害
同桌饮酒者共同承担次要赔偿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