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合作与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_经济思维导图
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合作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基于“16+1
2012年4月26日,中国与中东欧16国正式启动“16+1”合作机制,经贸合作迈入新阶段。
2013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中东欧国家热烈响应与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中东欧16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2017年5月,中国农业部联合商务部、外交部、发改委发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为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及推进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
农业也逐渐成为中国与中东欧16国经贸合作发展的新议题、新方向。
2015年6月26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宣告成立;2016年11月5日,首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在中国昆明召开;2017年7月7日,中国与保加利亚率先建立首个“16+1”农业合作示范区;“农业合作促进会”“农业部长会议”和“农业合作示范区”构成中国与中东欧“16+1”农业领域合作的“三驾马车”,有效推动农业领域合作全面发展。
中东欧地区国家农业资源丰富、耕种历史悠久、产品种类多样、特色优势鲜明,享有“欧洲谷仓”“欧洲果园”美誉。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海外农产品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合作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基于“16+1”合作机制郑国富【摘要】2012年4月26日,中国与中东欧16国启动“16+1”合作机制,经贸合作发展迈入新阶段,农产品贸易逐渐成为“16+1”合作机制的新议题和新的发展方向。
2012~2018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效,但也存在着总体规模偏小、地位低微,跌宕起伏、缺乏平稳性,国别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实证检验表明,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合作关联度较低,但互补性强、交集广、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倡议下,务实推进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也是构建“中欧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与有效路径之一。
高考一轮复习 经济-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思维导图
全
消极影响
经济的不稳定性。
球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困难和风险增加,加之难民潮、地区冲突等国际安全问
化
题和收入差距扩大、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国际上出现了质疑甚至反对全球
逆全球化
化的声音和行为。 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
第
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抢抓机遇,转危为机,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
水
合作竞争新优势。
平
开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主动参与和推动全球化进程。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
放
双循环新格局
型
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升全面开放的层次,加快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济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金融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农业安全。
十
对策
接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一
课
经
性质
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济 全 球
世
界
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等。
贸
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易
化
组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
与
织
中国与世界
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动力。
对
外
开
建立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
放
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草案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草案中国与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这16个中东欧国家在“16+1 合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在2015-2020年推进新一轮的国际合作。
一、原则和目的各国坚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原则,携手合作,责任同担,利益共享,创造双赢。
二、目标与任务“16+1 合作”旨在实现国家间共同利益,促进中国与欧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会取代现有的合作机制或平台。
三、合作平台每年举办两次国际合作会议,完善首脑会晤机制,制定详尽发展计划。
秘书长作为此次合作的协调者,将参与每个季度与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馆代表的座谈。
“16+1合作”项目无意吸纳新的长期合作伙伴,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发展为“16+1+X”模式。
四、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16+1合作”项目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盈利目标是1000亿美元。
鼓励建立电子商务和其他新式跨境贸易,鼓励中小企业合作,每两年举办一次部长级会议。
五、合作与联系各国将协助完成布达佩斯与贝尔格莱德两地间铁路的建设,同时推进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匈牙利,马其顿和塞尔维亚将会实现清关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六、工业与设备生产合作共同发展核能项目,支持罗马尼亚建立能源项目对话中心,加强新形式电力合作与设备合作,创建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链。
七、金融合作充分利用100亿美元特别信用额度,创立30亿美元投资基金,建立人民币基金。
各国之间实现当地货币结算,人民币在中东欧国家结算等政策。
同时,讨论建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投资银行的可行性,鼓励各国与亚投行、欧投行合作,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
八、农业与质量监督合作各国之间实现质量监督与检疫合作,欢迎中国进口中东欧农产品,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完善农牧业、畜牧业等发展。
九、高科技,教育与环保合作开展创新和科技国际合作论坛,加强能源和环保合作,增加留学生人数,设立奖学金,同时推进汉语普通话的学习。
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农业投资合作的探索
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农业投资合作的探索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农业投资合作是当前国际合作的热点之一。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农产品资源、农业技术和市场需求方面具有互补性,可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农业经济。
本文将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资源的优势、农业技术合作的潜力以及市场需求的拓展三个方面,探索促进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农业投资合作的可能性和前景。
中东欧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中东欧国家的农业基础雄厚,土地资源丰富,并且拥有适宜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乌克兰以黄金农业为主导产业,拥有巨大的农业潜力;波兰是欧洲主要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农产品种类繁多;捷克以农业出口为支柱产业,农产品质量高;斯洛伐克以农产品出口为主要经济来源,拥有多样化的农业产业。
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资源与中国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为两国之间的农业投资合作提供了条件。
中东欧国家在农业技术合作方面潜力巨大。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农业科技研究、创新和技术转让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而中东欧国家在农业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和优势。
中东欧国家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尤其在种子繁育、种植技术、农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竞争力。
双方在农业技术合作上可以进行经验交流、人才培训、科技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中东欧国家的市场需求拓展是促进两国农业投资合作的重要动力。
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市场较为稳定,需求量大,供应不足,特别是一些高端农产品市场,如有机食品、食品添加剂等。
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中国的消费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相吻合。
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技术含量高、品质佳,可以满足中国市场对高品质、个性化农产品的需求。
双方可以通过贸易合作、投资合作等方式,拓展两国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买卖的双赢。
在推进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农业投资合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投资合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为投资合作提供稳定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欧的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欧的经济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经济繁荣。
中东欧地区作为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和联系纽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作用。
本文将就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欧的经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一、背景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又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通过连接欧亚大陆的经济通道,加强中亚、中东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东欧地区作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桥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因而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合作对象之一。
二、中东欧的经济潜力中东欧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水电能源和制造业。
这些资源是中东欧国家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中东欧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下、市场开放度不高等问题。
三、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欧的经济合作带来的机遇1. 市场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东欧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通过加强互联互通、降低贸易壁垒、推动投资合作等手段,为中东欧国家拓展了对亚洲市场的进出口通道,促进了经贸合作和资源共享。
2. 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东欧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和能源领域。
例如,中东欧国家可以通过共建铁路、公路和港口等交通网络,提高自身的物流效率,加快产品出口和国际贸易。
3. 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和科技交流,为中东欧国家提供了引进先进技术和知识的机会。
通过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中东欧国家可以借鉴和吸收亚洲国家在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经验,推进本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四、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欧的挑战1. 不同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中东欧国家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与亚洲国家在文化、宗教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可能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加强理解和磋商,以实现各方的共赢和协作。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2015年11月24日,中国苏州)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积极评价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以下简称“16+1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认为16+1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促进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方位、均衡发展。
17国表示,以《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为中欧关系的指导性文件,依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新闻公报》《中国关于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十二项举措》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制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
本规划旨在明确2015年至2020年的工作方向和重点,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推动16+1合作提质增效。
17国将相互尊重各自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加深对各自发展道路的理解,结合自身特点、需求和优先方向,本着平等协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落实本规划。
17国将在协商一致基础上商定其他合作方参与具体项目和活动的可能性。
各国根据各自法规,欧盟成员国根据欧盟相关法规及作为成员国应遵守的政策,开展具体合作。
领导人年度会晤将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16+1合作将努力推动重要的国别和区域项目。
16+1合作不替代现有双边合作机制或平台,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加快提升中国同16国关系水平和规模。
16+1合作将与欧盟重大倡议和规划对接,有效促进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欢迎和支持建立中欧互联互通平台。
16+1合作将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要契机,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同时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年度领导人会晤对合作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将制订年度纲要,锁定重点成果,及时解决合作进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欢迎欧盟领导人或其代表与会。
每年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各举办一次16+1合作国家协调员会议。
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农业投资合作的探索
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农业投资合作的探索近年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双方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在农业投资合作领域,双方的合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农业投资合作领域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农业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互补性。
中东欧国家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中国在农业技术和市场运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双方可以通过在农业投资合作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产品的互补与共赢。
中东欧国家有着丰富的传统农产品,而中国市场需求巨大。
以波兰为例,波兰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拥有大丰收的玉米、小麦和甜菜根,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对玉米、小麦、甜菜根等传统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
中东欧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农产品出口向中国市场的通道建设和市场推广,满足中国市场对传统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的繁荣。
中国在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方面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可以为中东欧国家的农业生产提供支持。
中国可以通过技术合作、设施投资等方式,向中东欧国家输出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帮助中东欧国家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的高效质量生产,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东欧国家在农业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和潜力,而中国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一直旺盛。
双方可以在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市场的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务,扩大合作范围,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农业投资合作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双方可以加强政府间合作,推动双边农业投资合作的政策制定和政策交流,为双方企业开展农业投资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
鼓励双方企业开展农业投资合作,扩大合作项目,提高农业投资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17+1合作”机制下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
OVERSEAS INVESTMENT & EXPORT CREDITS摘 要:“17+1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国在中东欧国家投资迅速增长,未来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面临投资分布比较集中、投资机制不够灵活、投资领域的多样化不够等诸多挑战。
未来,我国应提升民营资本的参与程度,加强对中小企业投资中东欧的支持,提升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力,以期更加有效地推进“17+1合作”机制下互利共赢的投资合作。
关键词:“17+1合作”投资合作中东欧国家中欧关系宋爽陈晓“17+1合作”机制下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又称“16+1合作”)于2012年起步于波兰华沙,随着2019 年4 月希腊的加入,“16+1合作”正式扩展为“17+1合作”。
该合作机制建立8年以来,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合作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现已扩展到贸易、投资、农业、教育等诸多领域,日益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关系与国际合作的新亮点。
投资是“17+1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领域。
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已超过100亿美元,涉及基建、金融、产能、高科技等领域。
随着欧洲摆脱债务危机阴霾,中东欧国家对吸引外资开始呈现出与“17+1合作”建立初期不同的新需求。
中国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东欧国家的诉求,与中东欧各国和欧盟增进沟通理解,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投资机制,提升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力,以更加有效地推进“17+1合作”机制下互利共赢的投资合作。
一、当前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的特征“17+1合作”建立以来,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显著增长。
从投资存量来看,2011—2018年中国对合作参与国的投资增长了55.57%。
①不过,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8年中国对中东欧16国的投资仅占中国对欧盟投资的2%,②尚有巨大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在中东欧投资的国别分布、行业构成以及投资方式均呈现比较明显的集中化特征。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研究引言中东欧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
中东欧国家的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潜力巨大,有望为双方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和互利共赢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概况中东欧国家是欧洲大陆东部的地理概念,主要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
这些国家在历史上曾受到苏联的控制,随着苏联解体和欧洲一体化的推进,它们逐渐摆脱了前苏联的影响,积极融入欧洲主流经济。
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总量逐渐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
二、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近年来,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逐渐扩大,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制造业、金融、信息技术等。
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中东欧国家政府也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的潜力分析1.市场潜力巨大中东欧国家拥有逾2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中国在制造业、消费品、科技等领域具备优势,可以满足中东欧国家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2.地理位置优越中东欧国家坐拥欧洲大陆的东大门,连接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是欧洲大陆上的物流中心。
中国通过在中东欧国家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可以更好地进入欧洲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3.产业结构互补性强中东欧国家在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等领域具备独特的优势,而中国在信息技术、汽车制造、金融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农业投资合作的探索
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农业投资合作的探索近年来,中国和中东欧(CEE)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在这些领域中,农业投资合作是一个有潜力的新兴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农业投资合作。
首先,应该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
中东欧国家的农业技术、行业数据、市场信息等方面与中国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需要加强两国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使双方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合作。
政府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可以组织一系列农业合作交流活动,包括农业技术展、农业产品展、农业投资论坛等,以促进两国农业相关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合作。
第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合作。
在世界范围内,农业领域的科技研究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热点之一。
中东欧国家在农业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而中国则拥有更为先进的科技手段。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中东欧国家和中国都有相应的优势和发展机遇。
中东欧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的农业科技开发模式,同时为中国提供更加开放的研究环境,共同研究和创新农业技术。
第三,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之一,而中东欧国家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随着两国间经贸关系的日益发展,双方农产品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东欧国家可以将优质的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而中国则可以通过优质的农产品加强自己的食品安全战略,同时为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第四,加强农业投资合作。
中东欧国家的农业向来以小规模经营为主,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而中国农业投资实力雄厚。
因此,在中东欧国家的农业发展中,中国的投资有望为中东欧国家提供新的机遇和资金支持。
同时,由于中东欧国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
综上所述,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农业领域有很多合作机会,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交流沟通和合作探索。
希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通过这些探索,实现双方共同利益,为世界农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一带一路规划学习之六哥版(思维导图法)
一带一路规划学习之六哥版(思维导图法)一带一路规划学习之六哥版(思维导图法)一带一路规划学习之六哥版(思维导图法)作者= 陈其斌=主干一/前言。
分支一,丝绸之路定义(贸易与人文通路)。
分支二,丝绸之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此处可用逆向思维法加深理解,同时提高警惕,不让我们的大脑成为他们的跑马场。
如和平是打出来的和平,不是东郭先生的和平。
如互利互赢作为最后一个原则,虽然是目的,但指向性太直白,有点急功近利,图穷匕见的味道。
这种精神的提炼,似乎有必要咨询杨先生(建新)的意见,先生是国内较早深入研究丝绸之路文化的大学者,一贯高屋建瓴,提炼出来的精神应该更加全面凝练含蓄优美。
分支三,丝绸之路意义(文明进步,繁荣发展,合作象征,历史文化遗产)。
个人以为,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列第一个,由文化而文明而合作而发展。
分支四,建设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主干二/时代背景。
分支一,发展问题严峻。
分支二,目的(区域经济合作)。
这是不带老美玩的亚欧区域经济合作。
分支三,意义。
与前文有重复,似乎可以不要。
分支四,中国担当。
此节最大的硬伤是将“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如此语重心长的终极价值没有放到最后,个人觉得是大败笔。
建议放到此节最后。
主干三/主干三:共建原则。
分支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抬出联合国宪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赞一个。
分支二,开放合作。
分支三,和谐包容。
分支四,市场运作。
分支五,互利共赢。
个人觉得原则缺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则,一个是以人为本,一个是文化优先。
丝绸之路是一条民族融合之路,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离开民族也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互通,其他原则就都是政治原则(如国际法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经济原则(如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没有人文关怀的规划,胸怀和境界就难以宽广和深远。
“16+1”合作机制下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
56
《国际商务财会》2020 年第 10 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heory 理论
的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了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 和保加利亚等国。来自中国的投资使中东欧 16 国的资金 短缺状况得以有效缓解,促进了中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 自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框架提出以来,我国与中 东欧 16 国的双边贸易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双边贸易额 2011 年之后快速增长,其中双边贸易额最高的是波兰、 其次是捷克、再次是匈牙利。
的结论,如项本武(2009)研究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对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负向影响,东道国工资水平的影 响并不显著。因此,本文选择了各国国内生产总值、贸 易依存度、各国劳动力数量、失业率和固定资本形成总 额等反映东道国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和劳动力资源 变量作为自变量。
图 1 2004—2017 年中国对中东欧 16 国直接投资额(万美元)
*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 OFDI 投向、效率及风险防范研究”,(17ZGC017)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 项资金预研项目 ,“PHEIC 对中国跨国投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为例”(3162020ZYE01)的阶段性成果。
理论 Theory
“16+1”合作机制下中国对中东欧国家 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 *
付韶军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副教授)
【摘要】2011 年中国与中东欧 16 国开启了“16+1”合 作的序幕,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中 东欧国家的积极响应,我国对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取得了 长足进步。文章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研 究中国对中东欧 16 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 双边关系往来对中国投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国对中东欧 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市场寻求特征,东道国 GDP、劳动 力数量和贸易依存度促进了中国投资的发展,但东道国固定 资产投资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创办企业天 数这个反映政府效率的负指标阻碍了中国 OFDI 的进入。为 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共同福祉,促进中国在中东 欧各国投资的快速健康发展,应加强与中东欧 16 国的多双 边合作;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投前环境评 估和投后运营跟踪管理,有效防范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