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地构建与实施
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 20xx 年学校工作计划,以及充分结合我校当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材之路,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厚德强能办学思想为宗旨,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认真实施高技能人材培养工程。
我校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材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便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为了一校对多企的合作局面,并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材。
(一)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硬件条件。
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材培养主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和应用。
学校加大使用教育资金,完善实训条件,进一步强化多媒体、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
(二)提供高水平双师型师资。
"打铁还须自身硬",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技能教学,为学生提升能力服务,师资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师资培训,举办"双师型"教师活动,组织观摩考察活动、并分期分批安排教师走出学校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聘任企业的高技能人材担任兼职教师。
(三)采取"定单"模式培养。
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学生学完相应的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后,输送到企业就业。
20xx 年继续推进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平台,扩大与签定企业合作面的同时将开展以下工作:(一)结合农业行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力度的加大,对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向高层次、多技能、快速应用方向发展的实际,紧紧环绕企业需求与发展,进一步结合企业现场开展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材培养。
(二)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实习设备、场地资源同企业技术资源相结合的优势,建立校企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职责功能,开展农艺工、果蔬园艺工、动物防疫员等资格认证,提升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材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对于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在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已经成为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
1. 校企合作的理念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是立足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培训。
在这一理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携手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既能够在校园中学到理论知识,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技能。
2. 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框架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框架包括学校和企业两大主体。
学校负责提供医学理论知识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训;而企业则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双方共同协作,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锻炼。
3. 具体实施步骤学校和企业可以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规范双方的合作关系。
然后,双方可以共同确定实践基地和实践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确保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学校和企业还可以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总结,不断优化和完善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1. 创新教学方式在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实施中,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实践基地和实践内容,使学生成为不同方面的专业人才。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在企业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和实训,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环境和医疗设备,真正学以致用。
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还能够培养临床思维和医学实践能力。
信息化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信息化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各行各业。
对于高校和企业而言,信息化不仅是推动双方合作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高效、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信息化校企合作将校园资源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才引进模式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打造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
2.任务:(1)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信息化团队,开发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沟通、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功能。
(2)构建校企互动交流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校企互动交流机制,加强双方沟通与合作,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共同解决合作中的难题。
(3)推动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利用信息化平台发布合作需求,推动双方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创新。
(4)建立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三、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准备:确定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组建信息化团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计划。
2.平台需求调研:开展高校和企业校企合作信息化需求调研,明确平台功能与界面设计,为开发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3.平台开发与测试: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进行平台的开发和测试,确保平台的功能齐全、稳定可靠。
4.推广宣传与培训:通过内部和外部宣传,推广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使用者的操作能力。
5.运行与管理:根据平台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和维护,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并建立运行管理机制,保证信息的安全与保密。
四、保障措施1.建设信息化团队: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信息化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确保人员专业素质与协作能力。
2.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校企互动交流机制,加强双方沟通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路径探析
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路径探析——基于职业教育的视角2005年国务院提出职业教育领域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更进一步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发展规划。
响应国家及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要求,围绕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系列实践与研究成果,同时也面临诸多瓶颈与阻力。
如何选择合理的路径、制定科学的策略,已成为推动中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诉求。
[2]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与职责。
在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 兼顾社会、企业和劳动者三方的利益诉求,实现人才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3]。
笔者基于一线教师的视角,系统梳理所在学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切身参与、观察、体会与思考,将校企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分析、归纳为供需对接、高层互动、人员交流和合作共赢四个基本步骤与环节,具体阐述如下:一、供需对接之所以要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根本动因是要解决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招聘存在脱节的矛盾和尴尬:一方面,高职院校培育的学生难以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与平台;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面对众多求职人员,难以找到满足职业活动情境挑战的适格人才。
这种矛盾和尴尬,究其本质是供求之间的矛盾,是劳动力供给方(学校)与需求方(企业)之间的矛盾。
高职教育中,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供需双方更具针对性、更为有效的信息和需求对接。
为此,校企双方首先需要以供需对接作为合作的契机与出发点。
我国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于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突出社会适应性、灵活性和区域性特征是其人才培养的特点表现。
为此,高职院校依据所在区域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灵活自主地进行专业设置,以满足和适应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求。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2019年精选文档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一、引言车联网是物联网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典型应用,是物联网和智能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要交集。
包括汽车制造商、整车厂商、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软件开发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在内的车联网生态圈的雏形已经出现。
车联网已经被国家列入重大专项课题,成为了“十三五”期间的重点研究与应用项目。
在此形势下,将车联网专业纳入高等院校教育,培养一批具备车联网核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已经势在必行。
因此,高校与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为车联网产业联合培养既有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了解相关行业背景,又能掌握车联网的专业知识,解决车联网行业的综合性技术性问题的专门性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
二、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车联网方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
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前期的认识实习,学习中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后期的专业方向实习、学生毕业前的定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依托行业背景解决企业难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发展的实践能力。
但是,本院的交通运输专业(车联网方向)是在原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方向)的基础上建设的,原有的实验实习条件和师资队伍相对于车联网方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校内实验室设备不足原有的实验设备能满足基础课程和汽车交通方面的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
针对车联网核心技术的实验实习条件不具备,没有?C诺氖笛槭液褪笛樯璞福?所以在教学中不能设计车联网方向的实验项目,难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健全没有真正的车联网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无法完善车联网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环节缺失,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师资队伍亟待加强学院原有的老师没有车联网行业背景,不具备车联网方向的工程实践能力,不了解相关企业的运行与研发过程,不能全面指导学生进行车联网方面的实践和创新。
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通用5篇)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篇1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和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为指针,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紧密结合点,积极探索开展学校与企业间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
二、合作内容1、学生校外实习:与企业签定学生校外实习协议,企业接受学校一定数量、专业对口的学生实习,学生实习结束毕业时,企业可优先选择录用学生,补充企业的生产一线人员。
2、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合作企业需培训在职职工时,学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企业培训在职职工,帮助企业提高职工素质。
培训专业、培训目标由企业确定,培训计划和内容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培训师资由学校安排或企业委派,教材由学校提供。
具体可签培训协议。
3、教师实践: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
实践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利用假期进行。
实践教师填写企业实践登记表,登记内容应包含实践内容、实践期限、实践企业评价、学校意见等,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培养、提高。
4、学校积极与企业联系,由企业每年适当安排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到学校任课,指导充实专业课教学,弥补师资的不足。
5、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教学咨询委员会,企业委派技术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参加,学校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或专业课教师参加,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为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安置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6、加强校企交流,通过联谊活动、校企互访、联办文体比赛、工学技术比武等,增进双方感情,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教学教研和学用结合,提高实用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四融通”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校企合作“华中数控维修班”为例
进 行生 产实 践 , 学校 也 难 以在实 训基
文 化理 念 ; 司多 位高 层领 导 来班 级 公 与学 生 座谈 , 绍 “ 介 以创 新 求发 展 , 以 产 业化 为 目 , 标 以振 兴 民族 数控 产业 为 己任 ” 的华 中数 控 文 化 理 念 ; 组织 学生 参 观 中国国 际机 电工 业博 览会 , 参观 宁波 华 中数控 公 司 , 了解 公 司先
术 服 务和市 场 销售 方 面的专 门人才 。 互 补 的 内在需 求 ,共 同的地 缘 环境 , 为 校企 有效合 作奠 定 了基 础 。
( ) 一 文化 引领 —— 班 级 德 育 建
设 与企 业文化 融通
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 公司依据企业岗
位需求 派专 人对 教学 计划 、 授课 内容
能深入到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 、
课程 开发 、 课程 教学 、 实训 实 习 、 技能 鉴定 、 教学 评 价 过 程 中 , 以 真正 实 难 现 校企优 势互补 。 鉴于 此 , 宁波 市 职业 技术 教 育 中
与课 时安排 进行 审订 , 对 主干 课程 并
教学 课 时 的 安排 、 用 的教 材 、 授 选 讲 的重点等 提 出具 体意 见 。
学 校 在 学 分 制 课程 管 理 的基 础
华 中数 控 维 修 班 从 建 班 伊 始 就 以追求 “ 技能创 新 ” 为班 级特 色 目标 。 学 校设 立华 中数 控企 业 文化 陈列 室 ,
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质医学人才,高职医学院校纷纷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和认可。
本文将介绍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情况。
1. 定位与目标: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首先需要明确定位和目标。
医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应明确其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
2. 教学体系创新:在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中,教学体系需要进行创新,将校园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一方面是加强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3. 专业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需要重新设计和整合医学专业课程,结合企业需求和行业趋势进行调整。
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实用性的课程,如临床实践课程、医疗技术应用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双导师制度:为了更好地将校企资源结合起来,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通常会引入双导师制度。
学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和科研任务;而在企业实践期间,则由企业导师指导,进行实际操作和技能培训。
双导师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质量。
5. 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需要建设一批符合实践要求的实践基地。
这些实践基地既可以是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和模拟诊疗室,也可以是与企业合作的临床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
实践基地的建设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机会。
6. 激励机制建立:为了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落实,相关的激励机制也需要建立起来。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XXXX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一、校企合作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要求,为进一步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更好地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服务,校企合作是加强学校与企业在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销紧密结合的先进技术信息平台,引进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先进装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重点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学和水平,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
为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校企合作原则1.服务原则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学校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学校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人员培训,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2.互利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通过合作,企业应达到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员工素质等目的;学校应达到增强教学实力,促进产学结合,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3.统管原则校企合作是双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一致,要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互动原则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企业,企业以经营为中心,为教学服务,以服务换服务。
合作企业具备在学校选拔学生的优先权。
三、合作企业的条件1.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2.校企合作项目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
3,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1)拟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2)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3)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校企合作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与实施路径
校企合作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与实施路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引言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用性。
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校企合作落实到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实施中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项目化教学的意义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际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项目化教学可以将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推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路径1. 企业需求调研学校需要与企业进行需求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掌握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通过调研,可以明确项目化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2. 教学内容设计在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关的小组项目,每个项目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3. 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阶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每个项目都由一名企业专家和一名教师负责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项目实施,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实际工作流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4. 效果评估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学校需要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调查学生在项目中的学习情况和收获,对项目的实施做出总结和改进。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了解项目实施的效果,为下一次项目实施做好准备。
四、项目化教学的优势项目化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 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专业性;3. 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4. 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共育,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共育,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摘要】本文围绕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共育,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展开研究。
在分别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依次探讨了校企共育模式、能力递进思路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
结论部分则总结了校企共育模式的可行性、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展望。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一种既符合学校教学需求又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桥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一研究对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企共育,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构建,实施策略,效果评估,可行性,持续发展,合作模式,教育创新,教育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在校园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能力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校企共育模式应运而生。
校企共育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企业资源的引入和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校园中与企业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发展竞争力。
这种模式不仅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获得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成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规划和逐步深化的课程设置,能力递进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发展。
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共育,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愈发显得重要和必要。
1.2 研究目的在研究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我们旨在探讨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共育,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通过分析校企共育模式和能力递进思路,我们旨在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讨与实践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程度也高。
因此深化校企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二、校企合作实现形式分析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对接产业群的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都离不开校企合作。
近年来,校企合作方式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层次不断深入,校企一体共育人才的趋势初见端倪。
校企合作形式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顶岗实习我院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第3年则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前半年是基于教学型的顶岗实习,后半年是基于就业型的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完全具备从事该岗位工作所必须的工作能力。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更是一个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的重要步骤。
2、订单培养订单培养是指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有针对性,校企共同实施专业建设,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引进企业实践教学案例、企业选派专家执教、共建企业实践环境,学生进入对应企业就业。
这种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培养的学生能够所学所用。
3、校企联合办学由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培养任务,按照企业岗位的要求共同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共享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鲁昕副部长讲,推进产教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目的就是要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并使其逐步制度化。
校企之间共同培养学生,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组织顶岗实习,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以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
4、引企入校“引企入校”是指将企业引进学校,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由于企业将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故借此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搭建多维平台,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搭建多维平台,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摘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顶设计,细化制度措施,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保障职业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必然途径。
通过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践,提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路径、方法、措施。
深入研究国家政策法规,加强校企合作顶层设计,以学院为主导、系(部)为主体、专业为基础,构建多维校企联动平台,强化联动、保障措施,加强反馈评价机制建设,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建设职教集团、深耕产业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等,支持培育各系(部)专业(群)立足现有条件,各有侧重,百花齐放,创新合作模式,构建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构建起学院多主体协同、多元化治理、多要素融合的体制机制。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多个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1﹞,成果为同行及社会认可,为职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长效机制;职教集团;产业学院;育人模式党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教育部实施“一体、两翼、五重点”深化职业教育重大举措﹝2﹞等等,对职业教育深化产学研融合提供了方向目标及路径措施。
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通过强化校企联动、保障、反馈、评价机制建设,完善基于职业类型教育的办学质量多元多维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有机衔接,促进职业院校从根本上转变育人观念、改革育人模式、增强服务产业效能、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区域经济。
一.构建多维校企联动平台1.以共建职教集团、职教联盟为依托,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政、行、企、校”紧密合作,成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凝聚社会各方资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加强集团组织建设,政府牵头、行业指导、校企共建、成果共享、风险共担。
校企合作共建解决方案(4篇)
校企合作共建解决方案校企合作整体解决方案贯彻落实____《____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整体校企合作解决方案。
把行业先进生产技术引入高校,培养出更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帮助高校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发挥高校人才密集、数量大、范围广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在技术、销售、宣传等方面的校企合作解决方案。
1.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把行业领先企业的岗位要求、工艺流程、管理、标准、案例等制作成产业课程,并将其引入高校,使高校人才培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学以致用为宗旨,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岗位标准为依据,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2.促进企业发展校企合作解决方案人才、产品、管理、市场、资金、售后服务等是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每家企业都希望在人才选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服务提升等方面有所突破。
促进企业发展校企合作解决方案可以针对企业发展不同环节的需求提供低成本高效解决方案,扶持企业内增性成长。
共享校企合作资源服务高校2380+所合作企业24300+家校企合作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atcp认证)3.校企合作网络基础设施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线上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建立校、政、企互动交流服务平台;线下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产业园区,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为企业提供人才、科技支持,同时建立园区产业孵化基金,为创业项目孵化提供资金支持。
校企合作共建解决方案(二)甲方:乙方:签署日期:二零壹伍年月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双方本着自愿平等、合作共赢、诚实信用的原则,就(专业或方向)共建事宜,签订本协议。
一、合作背景甲方作为颇具实力的高等院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
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高职医学院校中,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可以有效地将学院和企业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和实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一、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创建1. 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高职医学院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双主体育人培养的目标和计划。
学校可以与医疗机构、大型药企等企业合作,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2. 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的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需要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制定适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和专业的知识。
3. 实习机会与就业指导校企合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指导。
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习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信息和帮助。
1.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校企合作实施方案,规范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
通过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确保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2. 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的需求,学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训教师的校企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3. 学生实习管理学校需要对学生实习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内容监督、实习报告评定等。
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实习基地的管理,确保实习环境安全和实习质量达标。
4. 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对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进行监督和评价。
校企合作计划工作方案
校企合作计划工作方案校企合作计划工作方案(精选篇1)一、合作目的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加强在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宗旨,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完善学校“美术、艺术”专业的师资力量的培养和专业教学研究。
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合作原则(一)互利原则。
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就业能力与就业机会,我公司( )在合作中提升企业文化和择优吸收优秀技能人才。
建立专业的影像动画培训班,课余培训在校和社会专业人才合作共赢利。
(二)互动原则。
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学校与我公司( )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
三、合作模式(一)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成立一个“数码运营中心”)职能:1/承接广告、媒体制作、艺术创作等商业需求2/举办培训班,给在校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技能提升培养(可分基础培训和提高培训)3/给学校的对应专业学生做实训的场所,真正的把所学习的知识利用起来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我公司在视频专业领域人员经验和各种代理厂家产品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在学校建立“苹果校园体验中心”通过建立体验中心,让学生和教师能最快速和最直接的接触到,苹果的新科技和新设计产品。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在电子艺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三)勤工俭学:给有需要的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岗前培训。
应企业要求送进企业对上岗前进行岗位上岗技能培训,解决企业招收熟练工难的问题。
在岗培训。
应企业要求送进企业,对在岗职工进行业务知识,操作知识的提升,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公司前身北京捷成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8月23日,20__年10月28日整体变更为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成股份)。
校企合作计划书
校企合作计划书校企合作计划书1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和我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内涵要求,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会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加快专业建设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一、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一)精心打造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运行载体积极广泛地开展各项合作洽谈:从政府部门到行业;从企业到专业合作社,只要有利于地方、学校、企业、学生发展的项目,以订单委培、借用场地和仪器设备、培训考证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增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建立旨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共赢互利。
在合作单位中,挑选投入多收益大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增强他们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管理积极性,形成"人才共育、合作共赢、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真正实现共同发展。
(二)认真梳理,不断更校企合作委员会4月份召开每年一度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中理事会会议,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审定年度工作计划。
通过认真梳理,对那些长期不参加理事会工作和会议的理事单位、长期以来没有校企合作意向的单位,通过召开理事会予以劝退;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给予高度支持的非会员单位,通过召开理事会予以吸纳为新的理事单位。
二、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先导,因此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势,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放到一个新的高度去加以认识和理解。
继续加强基地建设,通过走访30家校企合作企业,在原有26家紧密型基地的基础上,增加3到5家紧密型基地,开展订单培养班3个。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
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背景下,笔者通过企业调研、访谈等方式对广西各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分析现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积极探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以期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下面,笔者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例,在试点班级实施新模式,并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有效提炼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规律,从而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参考。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概述1.产教融合的含义在职业教育活动中,产教融合既是理念,又是方法,其主要指产业与教育相互配合,调和成为一体,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实施主体是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
2.校企合作的含义校企合作,主要指学校在多个方面,如课程设置、人才评价、合作生产等,与企业展开合作,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其实施主体为政府、学校、企业和相关行业。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的含义及构建与实施意义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即1个专业群+1个行业+N家企业的模式。
构建与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不但有助于丰富学校、行业、企业的合作形式,实现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优势互补,保证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相适应,还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企业在职员工职业能力,使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的构建背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三合一方案)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三合一方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三合一方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育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融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就是专业快速发展,提升办学综合实力的关键措施;就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并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领域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制订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顺应广东经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1.服务企业原则为企业服务就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关上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同意着合作胜败和成功率的多寡。
学校主动深入细致企业调研,介绍企业人才须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市场需求,积极主动为企业积极开展培训,着急企业之所着急。
2.校企互利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学校定期非政府专业理论教师至企业现场培训,恳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去学校讲座。
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教给了课堂教学科学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快速增长理论知识,同时实现理论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同时实现理论与课堂教学一体化。
三、领导非政府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正、副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改革案例一、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背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剧增,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向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靠拢,使教学与生产达成高度融合。
而实现这一融合的最佳途径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北部,是宁夏工业的发祥地。
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相继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首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三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
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抓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量递增这一契机,在宁夏率先尝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此基础上,重构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校企合作的途径将成为巩固校企合作的实施成果,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的必要举措。
二、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目标通过构建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使校企合作由原来的实训性合作拓展到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案的制定等,促成校企间的人力、物力资源共享,使在校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与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高度融合,让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需要,甚至产生经济效益,最终达成互利共赢的立体式校企合作目标。
三、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一)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为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了解我区及周边省区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状况,我们分别对宁夏及内蒙等周边省区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主要针对我区2012年经济排名50强企业展开,辐射周边的内蒙等省区,调研内容包括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未来3 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协商洽谈企业委托学校开展订单培养等事宜。
通过对企业的用人标准、用人层次,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找出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关键问题,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使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1)成立校内校企合作职能机构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与沟通,学校成立了负责校企合作的机构——校企合作处,安排专人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统筹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协调各专业部的专业建设;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2)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实施质量,学校成立了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高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学校各专业部负责人等50 多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
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根据企业生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提出建议;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指导学校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选派企业技师、高级技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接收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3)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专家、企业技能大师为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定期召开会议,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4)形成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前期调研,深入了解相关企业的管理、生产、发展前景等情况,确定校企合作的范围和基本思路;经校企双方协商,达成合作协议,明确合作项目,制定合作方案,签订校企合作管理细则,建立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管理机制,最终形成校企双向互动,融实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案设计、招生就业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为一体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
(二)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1、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合力(1)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为服务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方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广泛了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招收“冠名班”与企业联合培养与企业对口的技能型人才。
天地奔牛集团是全国煤炭综采设备生产的大型骨干企业,主要生产刮板输送机、破碎机等煤矿综采设备。
近年来,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全年生产总值24 亿元,随着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对数控操作工、焊接等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学校主动与企业洽谈,为企业培养数控专业高级技工,招收高级技工班,冠以“天地奔牛班”,学制三年,毕业时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第三年到订单企业顶岗实习,为使教学和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实现无缝对接,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引入企业生产工艺,根据企业产品开展项目教学和一体化教学。
为使企业文化渗透于教学当中,订单企业为冠名班学生提供了企业工服,在冠名班设立奖学金,每学期进行评选,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
2014年,学校又与宁夏共享集团、舍弗勒(宁夏)有限公司、中色(宁夏)东方集团等区内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委托培养协议。
(2)制定相关制度,扎实做好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学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手册》、《学生实习协议书》、《学生实习安全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预案》等规章制度,在学生实习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制度,实习管理日趋规范。
各专业学生在第三年或第六学期均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天地奔牛班”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全部安排到公司减速器分厂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等岗位实习,企业支付学生相应报酬。
企业为每名学生安排一名师傅指导学生操作,学校安排实习带队教师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为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企业安排企业培训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讲授机械制图和公差配合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弥补学生在识图能力上普遍存在的不足。
(3)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均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和高级技师共同参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根据企业行业用工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发挥学校、企业自身优势共同开发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使学校发展始终紧跟行业需求。
近年来我校的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学期都召开专家论证会,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计划。
(4)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课程改革是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学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减少一些理论性较强且生产实际中应用较少的内容,淡化理论推导,强调知识应用,努力把教学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目标相结合,把教学培养目标与企业用工标准相结合,着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和焊接技术专业与天地奔牛集团、共享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发校本教材8 本。
(5)校企共同参与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一方面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技师、高级技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同时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每学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由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培训,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国外进行培训,近年来,我校共选派五名教师到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进行了培训进修。
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实践能力。
(6)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提高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我校焊接专业和机电技术专业建立了吴作斌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彭发荣技能大师工作室。
吴作斌是宁夏天地奔牛集团焊接高级技师、德国焊接工程师、自治区金牌工人,彭发荣是国电大武口发电厂电工高级技师、自治区金牌工人。
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培、练、赛”和“传、帮、带”培训过程为依托,不断强化对学生和教师的培训力度。
(7)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校企合作处通过定期走访合作企业、召开企业座谈会、向企业发函等形式向企业通报学校毕业生情况,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定期召开校园招聘会,搭建学生与企业沟通平台,向企业输送了大批毕业生。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2、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成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改变了以往单纯的实习与生产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种措施,达成了校企间的全方位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目前,我校与宁夏天地奔牛集团、共享集团、舍弗勒(宁夏)有限公司、中色(宁夏)东方集团、石嘴山星海湖宾馆、海华国际酒店等7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学生就业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上与企业实际需求达成了高度融合。
学校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自治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自治区“技能人才培养奖”、“教育强县(区)先进集体”、2011年度“自治区创双优十佳企事业单位”、“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2012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立项学校;“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四、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与实施的条件保障1、政策保障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 57号)、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及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部署,学校将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改革的重点。
2、制度保障为确保校企合作的有序实施,学校先后出台了《校企合作处工作职责》、《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作章程》、《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制度。